流行病学方法学总结剖析教材
中医院校《流行病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医院校《流行病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预防的思想与我国中医文化中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高度一致,凸显了在中医院校开设预防医学相关专业课程对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国内各中医院校已将预防医学相关课程纳入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中,而《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也在逐渐普及。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疾病预防以及中医药学领域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本校多个专业均开设了《流行病学》课程,根据各专业特点进行必要调整,为临床医学和中医药专业的选修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作者结合本校《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中医院校中《流行病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流行病学与统计学、医学基础课程关系非常紧密,如: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会用到大量统计学的率、比等1/ 7指标;调查研究设计时样本含量大小的估算需要运用统计学知识;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传染病相关知识。
这些学科是熟悉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的必要前提,故流行病学课程开设之前先修统计学和医学基础课程才能保证更好的学习效果。
然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专业方向和其他医学专业不同,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先修课程中缺乏传染病、微生物学等重要基础学科的支撑,在流行病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筛检和诊断试验的评价、医院感染、传染病防治等相关知识学习效果较差。
此外,中医院校《流行病学》课时相对较少,是各中医院校共同的特点,与西医院校相比严重不足,无法系统讲解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
2、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从本校课时安排上看,课程总学时为32,其中实践课时仅为6学时,这无疑是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大大削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流行病学方法概括与选择详解优秀课件
流行病学方法的概括
§3 流行病学方法的分类
三、实际防病工作中流行病学方法的应用 (一)病例调查 next (二)爆发调查 next 实例 (三)专题调查
(一)病例调查
病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
➢ 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属及周围环境进行的 流行病学调查
以肺癌与吸烟的关系为例,三类常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示意图
食物中毒???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sectional study
1. 卫生领域常见的调查方法 2. 获得结果较快 3. 在病因分析时,通常只能对病
因提出初步线索,不能得出因 果关系的结论
Characteristics of case-control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缺点 比较的几个方面
• 多种暴露 • 罕见的暴露 • 罕见的jibing • 多种结局 • 危险度测量 • 因果关系 • 潜在的偏倚 • 费用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vention study
1. 它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从一
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
2. 措施由研究者所控制 3. 研究人群的分组是随机的 4. 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5. 能够检验假设
流行病学方法的概括
§3 流行病学方法的分类
二、流行病学方法的类型
按设计类型分 next 按工作性质分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工作性质分类)next
病例(病家)调查
﹛传染病
爆发调查
﹛ 非传染病 现况调查 专题流行病学调查
Characteristics of cohort study
医学流行病学课件总结
(医学)流行病学课件总结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数理,…,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1.群体观点2.比较的观点3.概率论的观点,2,,病因研究方法,(一)建立病因假设应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帮助提出病因假设。
逻辑推理方法:求异法、求同法、共变法、类推法、排除法(二)检验病因假设应用分析性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三)证实病因假设应用实验性研究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证实病因假设。
,3,因果推断,,暴露与疾病存在统计学联系,只说明两者的联系排除了随机误差的干扰,并不一定存在因果联系。
(一)排除虚假联系和间接联系(二)判断因果联系,病因模型,1.三角模型2.轮状模型3.病因网络,因果联系方式,1.单因单果2.单因多果3.多因单果4.多因多果,4,因果推断的标准1.联系的时间顺序(必要条件)2.联系的强度:RR、OR3.联系的特异性:暴露与疾病一对一、联系强度大4.联系的一致性(重复性)5.剂量-反应关系6.分布的一致性7.联系的合理性(生物学言之有理)8.实验证据:动物实验、人群实验,5,二、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一)率和比的概念,2.比,1.率,(二)疾病指标,1.发病率,6,2.罹患率: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与发病率的区别: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
死亡率粗死1.(三)死亡指标,续发率,7,5.感染率,4.患病率,3.亡率、死亡专率,2.病死率,用途:通常用于急性传染病,8,3.存活率,用途: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等的远期疗效。
,应用该指标时,应确定随访开始日期和截止日期。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1.散发(sporadic):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地区2.流行(epidemic):大流行,隐性流行3.暴发(outbreak):短时间:该病的最长潜伏期,9,疾病的分布(一)疾病的地区分布描述疾病地区分布的术语(1)地方性(endemic)①统计地方性②自然地方性③自然疫源性(2)输入性疾病(外来性疾病)(二)疾病的时间分布1.短期波动2.季节性3.周期性4.长期趋势,10,(三)疾病的人群分布1.年龄分布分析年龄分布的方法:①横断面分析(crosssectionalanalysis):特别适用于潜伏期短和病程短的急性病。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的因素,借以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流行病学、观察流行病学(分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
【观察性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队列研究、疾病对照研究。
【实验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
【疾病的分布:是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群的分布现象,即三间分布。
【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的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散发用于描述较大范围、人群的某病流行强度。
【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爆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称爆发。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包括:散发、流行、爆发。
【描述疾病地区分布的常用术语:自然地方性、统计地方性、自然疫源性。
【自然地方性:主要指一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疟疾等)因传播媒介受自然环境影响,表现为只在一定地区生存,使该病分布呈地方性。
【统计地方性:由于生活习惯、卫生条件或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而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在某些地区长期显著的高于其他地区,这种情况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无关。
【自然疫源性: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仅靠人,而且依靠自然界野生动物或家畜来蔓延繁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传染人。
【短期波动:又称爆发或时点流行,是指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
【季节性: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频率升高的现象,称为~。
严格的季节性,是指一些疾病的发生严格局限于一年中的特定季节,而其他季节不发生,多见于由节肢动物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季节性升高,指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不同月份发生频率可出现较大差异,如呼吸道传染病—冬季,肠道传染病—夏秋;无季节性:指疾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升高现象,表现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如结核、乙肝、麻风等。
流行病学总结
一、绪论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 控制和消灭疾病即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3、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1) 群体的观点 (2) 比较的观点 (3) 概率论的观点 (4) 社会医学的观点 (5) 多病因论的观点、疾病的分布1、疾病的分布:是指某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及不同时间的发病、死亡及患病水平等2、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1)发病指标1) 发病率 (IR) : 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①计算公式: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xk K=100%、10000/ 万或100000/10万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患病时,则应多次计为新发 病例数,如流感、腹泻等暴露人口数: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数②意义:发病率是用来衡量某时期某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病危险性大小的指标 发病专率:某病的发病率还可以按年龄、性别、职业及地区等不同特征分别计算2) 罹患 率(A R) : 与发病率一样是测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与发病率相同之处是分子均 为新发病例数,不同之处是罹患率一般多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频率,是以月、周、 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①计算公式: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x k K=100%、10000/ 万或100000/10万②优点: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几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或食物中毒、 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的情况3) 患病率 (P R) : 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 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所占的比例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究流,观察法;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临床试验 实验法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理论法{流行学方法学理论流行病学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行学研①计算公式:患病率=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x kK=100%、10000/ 万或100000/10万②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③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与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与病程三者的关系是:患病率=发病率X 病程,即P=IxD③意义: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发生或流行情况4) 感染率(IR): 是指在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的感染人数所占的比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①计算公式: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x100%②意义:可估计某病的流行趋势,也可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5) 续发率(SAR) : 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出现的百分率①计算公式:续发率=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数x100%②意义:可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以及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等(2)死亡指标1) 死亡率 (M R): 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①计算公式: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xkK=100%、10000/ 万或100000/10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所以通常被称为粗死亡率②应用:用于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指标,反映一个人群的总死亡水平,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死亡专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或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2) 病死率 (FR ): 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①计算公式:病死率=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人数x100%②应用: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用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疾病的严重程度)3) 生存率 (S R): 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n 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①计算公式:n 年生存率=随访满n 年尚存活的病例数/开始随访的病例数x100%②应用:反映了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如癌症及心血管病等的远期疗效3、疾病的流行强度(1)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2)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3)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4、疾病的地区分布:一方面可按行政区域划分,另一方面可依据自然地理因素进行地区划分(1)疾病在国家间的分布1)有些疾病只发生在世界某些地区,如黄热病只在非洲及南美洲流行,登革热则流行于热带、亚热带2)有些疾病虽然在全世界均可发生,但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不一(2) 疾病在国家内的分布:疾病在国家内的分布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一方面表现为某些疾病的分布在一个国家内具有严格的地区性(3)疾病的城乡分布:许多疾病在地区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别,这与城乡间各种环境因素、人们生活习惯等因素不同有着密切关系5、疾病的时间分布(1) 短期波动:又称暴发或时点流行,是指在一个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某病发病数突然增多的现象;多见于传染病、食物中毒、化学毒物中毒等情况(2) 季节性: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频率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表现形式:1) 严格的季节性:指一些疾病的发生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年四季的特殊季节里,而在其他季节不发生;多见于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2) 季节性升高:疾病在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但在不同的月份,疾病的发生频率可出现较大的差异3) 无季节性:指疾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升高现象,表现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3) 周期性: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称为周期性;在无有效疫苗使用之前,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均可表现出周期性流行的特点(4) 长期趋势:又称为长期变异,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病原体种类及宿主等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6、疾病的人群分布:疾病的发病率常随人群的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种族、民族及婚姻状况等不同而有差异(1)年龄分布: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免疫水平、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对致病因子暴露的机会不同,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年龄有关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1) 横断面分析:适用于分析潜伏期和病例程短的急性病或传染病的年龄分布2) 出生队列分析:适用于分析潜伏期长的慢性病的年龄分布(2)性别分布:描述疾病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一般是指比较男女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决因素:1)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2)遗传、生理解剖及内分泌等因素不同(3) 职业分布: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其疾病的分布可能有所不同(4) 种族和民族分布:许多疾病的分布常常会表现出种族和民族上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种族和民族间遗传、地理环境、国家、宗教、生活习惯、卫生水平及文化素质有所不同(5) 婚姻和家庭状况:婚姻状况的不同可影响疾病的分布特征(6) 社会阶层:由于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因素有关,而社会阶层又正好能够体现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因此,研究疾病在不同社会阶层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有助于发现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7)行为:不同行为人群其疾病的分布特征可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具有不良行为的人群7、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五、队列研究1、队列研究:是将研究人群按照是否暴露于某个因素或暴露的程度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追踪观察并比较两组成员在特定时间内与暴露因素相关结局(如疾病)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2、特点:(1) 时间上是前瞻性的(2) 属于观察性研究(3) 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进行分组(4)是从“因”到“果”的研究3、类型(1)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队列研究的基本形式,即在研究开始时,根据每个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此时研究结局还没有出现,需要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收集每个研究对象研究结局发生情况的信息(2) 历史性队列研究:也称回顾性队列研究,是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已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个时点暴露状况的历史资料进行分组,研究的结局在研究开始时已经发生,不需要前瞻性观察(3) 双向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常常因为追踪的历史太短,结局还没有充分显现,需要继续对研究对象前瞻性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即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此即双向性队列研究4、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确定研究目的(2)确定研究因素及研究因素的定义(3) 选择研究对象1) 暴露组的选择: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2) 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多重对照(4)确定样本含量(5) 确定结局(6)资料的收集与随访1)基线资料的收集:队列研究在选定研究对象之后,必须详细收集每个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时的基线资料,包括①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等)以及可能的混杂因素信息,②暴露因素信息③结局指标信息2)随访:就是通过定期的访问或检查获取研究对象预期结局事件发生的情况或观察结局指标的变化,同时收集有关暴露和混杂因素变化的资料目的:1、确定那些人尚在观察之中,哪些已死亡,哪些已无法追踪,即弄清楚率的分母的信息2、确定终点事件的发生,即确定关于率的分子的信息观察终点:指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研究结局失访:由于随访对象多,时间长,不可避免会有中途不知不落的成员,也可能有拒绝继续受观察的人或因其他原因而死亡的人,这样就产生了失访5、资料整理及分析(1)首先要将所得资料整理成基本四表格形式:组别发病人数未发病人数合计累积发病率暴露组a b a+b=n a/n₁非暴露组 C d c+d=ne c/no合计a+c=m; b+d=mg a+b+c+d=n mjn(2) 结局发生率的计算1) 积发病率(CI) : 当观察人群的数量比较多,观察人口比较稳定(即固定队列)时,无论观察时间长短,以开始观察时的人口数为分母,整个观察期内发病人数为分子,计算该观察期的累积发病率;同理可计算累积死亡率(CM)计算公式:累积发病率=观察期内发病人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xk2) 病密度 (ID) : 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失访等均可造成每个研究对象被观察的时间不一样,这样的队列即为动态队列,此时应以人时为单位计算发病密度计算公式:发病密度=观察期内的发病人数/观察人年数xk(3) 关联强度的估计1) 相对危险度(RR) : 相对危险度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或死亡)关联强度的最常用指标,也叫率比 (RR) 或危险度比(RR), 是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之比①计算公式:RR=11/10②意义:R R=1 表示两组的发病(或死亡)率没有差别RR>1 表示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高于非暴露组,暴露可增加发病(或死亡) 的危险性,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RR<1表示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低于非暴露组,暴露可减少发病(或死亡) 的危险性,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护因素RR 值离1 越远,表面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2) 因危险度(AR) : 又叫特异危险度、率差(RD) 和超频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发病(或死亡)率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由于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人群发病(或死亡)率增加或减少的程度①计算公式:AR=11-I0②意义:说明暴露者中完全由于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或死亡率的高低3) 因危险度百分比(ARP,AR%) 又称病因分值(EF), 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那部分发病(或死亡)率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率的百分比计算公式:AR%=(11-10)/11×100%4)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 是指总人群发病(或死亡)率归因于暴露的部分计算公式:PAR=It-10(It 代表全人群的发病(或死亡)率)5)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PARP%) : 也称人群病因分值 (PE F), 是指总人群发病(或死亡)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率的百分比计算公式:PAR%=(lt-I0)/tx100%6、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1)优点1)暴露资料较正确2)可计算发病率及危险度3)可同时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表 2 2型糖尿病一般遗传模式估计
项目
q(%)
s(%) s/q
理论值
1/2q
1/4g
遗传模式估计 2.32(3) 7.92 3.312 21.533 10.767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32
2型糖尿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6,14(1):12-14
先证者: 来自某时间段内的某医院住院或门诊病例, 所有病例均经 WHO推荐的标准确诊为2型 糖尿病,并长期居住在本地区,排除其他 内分泌病症。
一级亲属:先证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39
(二)遗传度及其估计
遗传度:遗传对易患性所起作用的大小程度 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中的作用越重要。 计算公式: Falconer法
表 1 2型糖尿病遗传度估算表
项目
总人数A q(%) 等 a
b h²
Vi Se(h))
一般人群
30921 718 2.322 1.955 2.369
如工资、私生活等; (7)调查表拟订后,要预调查,反复修改后定稿。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概述
调查方法 (1)询问包括面询、函询、电话询问、自填问卷。 (2)查阅记录包括出生、疾病死亡、健康体检记录等。 (3)测量包括测量各种指标,如机体、环境的测量,区
域、个体采样器监测、生物监测,血清学、组织学分 析等。 (4)现场观察根据研究需要,赴现场观察,收集有关信 息。
33
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
对先证者及其一级亲属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包括人 口学资料、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用药史、个人习惯( 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运动等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诊 断年龄及诊断依据、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等。
实习六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流行病学教材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合作, 相互学习,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职业素养提升
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学会了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作效 率。
实习期间,我更加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 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深化专业知识
建议进一步深入学习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相关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未来展望
未来队列研究将更加注重研究的长期性和深入性,拓展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为人类健康 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02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研究对象的选取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是队列研究的关键步骤,需要考虑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资源和可行性等因 素。
详细描述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需要考虑其代表性、可及性和可行性。代表性是指研究对象能够代表目标人群的 特征和状况,可及性是指研究对象的获取是否方便和可行,可行性则是指研究对象的数量、质量和 究条件的满足程度。
特点
队列研究能够提供病因和疾病联系的 直接证据,并可估计暴露因素的相对 危险度,适用于长期观察和大规模人 群研究。
队列研究的重要性
病因研究
01
队列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的病因,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
依据。
疾病监测
02
通过队列研究,可以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变化,为制定公共
卫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药物研发
数据采集方法
采用科学、可靠的方法采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质量控制
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对数据进行核查、 校对和清洗,避免误差和偏倚。
数据存储与备份
妥善存储数据,并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 坏。
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摘录,以下是其中几个:
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学科,也是临床医生、卫生管理人员和政策制 定者的重要工具。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流行病学的重要性。流行病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流 行趋势、病因和预防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也为 卫生管理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合理,各章节内容丰富、连贯且具 有深度。通过真实的流行病学案例,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 方法,还展示了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对于学习和研究流 行病学的人来说,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学习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阅读感受
《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深化理论,实践智慧
《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这本书是由徐望红所著,由人民卫生社的。作为医药 卫生领域的专业书籍,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实践操作提供了 宝贵的指导。定价为00元,对于学习和研究流行病学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 一份极为重要的资料。
流行病学作为一个涵盖广泛的学科,不仅涉及到基础理论,还注重实践应用。 在这本书中,徐望红通过精心挑选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流行病学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以及在面对复杂健康问题时所需的策略和方法。每个案例都经过了 深入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实践。
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流行病学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观察性研究是通过收集数 据并观察其分布情况来了解疾病的情况,而实验性研究则是在人为控制下,对 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并观察其效果。
统计分析是流行病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句话强调了统计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 将收集到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
流行病学方法学总结..
SPMR举例:
–某年某城市A区死亡500人,其中癌症死亡 50人,该城市癌症的死因构成比为5%。求A 区癌症的SPMR?
A区预期癌症死亡数:500*5%=25 SPMR=某病实际死亡人数/标准人群预期死亡数 SPMR=50/25=2 这表明……
实验流行病学 (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
反映真实性的其他指标
假阴性率(漏诊率)(1-灵敏度) 假阳性率(误诊率)(1-特异度) 似然比(LR)
–阳性LR(+LR=灵敏度/误诊率) –阴性LR(-LR=漏诊率/特异度)
一致性(与调整一致性) 正确指数
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
灵敏度、特异度与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的关系?
– 分析性研究:
设计:
– 描述性研究:无预先设计的比较组 – 分析性研究:有预先设计的比较组
偏倚:选择、信息、混杂
描述流行病学的研究类型
过去
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况研究
(描述疾病与研究因素在 一个时点上的相互关系)
将来
历史回顾法
(描述既往疾病与研究 究因素的相互关系)
随访研究
(描述将来疾病与研 究因素的相互关系)
疾病监测
– 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手机疾病冬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该知 道的人,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流行病学方法学总结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 胡永华. 2012,12
总结的要点
各类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需重点掌握基本内容(原理、概念…) 各类研究方法的对比 流行病研究方法中的偏倚与控制
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ppt 42页)(共41张PPT)
非常简便、 快速
--- 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
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资料
例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某单位研究胸膜间皮瘤与接触石棉 的关系,资料见下表。试对其进行分析。
组别 间皮瘤病例
对照 合计
表 1 胸膜间皮瘤与接触石棉的关系
mcci 3 16 3 30
| Controls
|
Cases
| Exposed Unexposed | Total
-----------------+------------------------+----------
Exposed |
3
16 |
19
Unexposed |
3
30 |
33
-----------------+------------------------+----------
Crude | 2.747456 2.011688 3.743611
(exact)
M-H combined | 2.914544 2.143308 3.963297
-------------------------------------------------------------------
Test of homogeneity (M-H)
1.526627 28.56284 (exact)
b+c≥40
b+c < 40
结果解释
OR=5.33,其95% CI为(1.53, 28.56)。 本例样本例数较少,应计算确切概率。P = 0.004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接触 苯氧乙酸或氯酚者发生软组织肉瘤的危险性 为不接触者的5.33倍。
流行病学方法学总结
影响筛查方法可靠性的因素
个体本身的差异 测量仪器、试剂等实验条件所致的变异 观察变异 自测量员间 测量员本身
筛检工作的收益的评价
1.检出新病例的能力(数量) 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2.干预后对结局的影响(病死率 、生存率… ) 3.经济效益分析
预测值与患病率的关系
患病率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 成正比关系。 若要提高阳性预测值,增加检出的病例 数量,应选择高患病率的人群进行筛检。 前提:筛查方法本身的真实性 (Sen. Spe.)不变
抽样调查的样本问题
抽样方法?特点?
– 单纯随机、系统 – 分层 – 整群 – 多级 误差:整群>单纯随机>系统>分层
样本大小的影响因素?
– 频率? – 均数?
影响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研究对象的个体变异程度(患病率或标准差)。 调查所需的精确程度(允许误差大,精确度 低)。 欲达到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差异的 统计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I类错误,α)。
Q N=K × P
tα S 2 N =( ) d
生态学研究
概念: 以群体为观察与分析单位,研究群体的疾病 或健康与各种环境因素暴露的相关性的一种方法。 特点: – 以群体为观察单位 – 暴露和效应的测量为平均水平 – 属于相关性研究 类型:? 优缺点:? 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
各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队列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区别? 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实验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与控制
什么叫偏倚? 偏倚的主要类型? 常见选择偏倚的种类? 非特异性错误分类偏倚的一般特点? 错分偏倚的校正方法? 混杂因子? 控制混杂的方法?
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例 号
病 例
四个 对照 平均
病例
对照
病例 对照 病例 对照 病例 对照
1
25
32
有
2/4
否
0/4
有
1/4
有
0/4
2
30
30
有
3/4
否
0/4
有
1/4
有
0/4
3
22
31
有
1/4
有
0/4
否
1/4
有
0/4
4
33
30
有
3/4
有
0/4
有
0/4
有
0/4
5
22
27
有
3/4
否
1/4
否
1/4
否
0/4
6
21
29
有
3/4
有
2.成组匹配(frequency matching)
01
亦称群体匹配、频数匹 配,即要求某种或某些 因素(匹配因素)在对 照组与病例组总的分布 相同。
02
如病例组中男性的比例 为50%,则选择对照中, 男性的比例也为50%。
01
如果所研究的是罕见病,或所 能获得的合格病例数很少,则 采用个体匹配的设计方法;
2.对照的来源
自然人群:从产生病例的自然人
A
群中选择,或选取病例的邻居、
亲属、同事或配偶作为对照等。
B
医院对照:选取与病例同一医院 的其他疾病患者
(三)样本含量的估计
所允许犯假阳性错误 的概率α;
所希望达到的检验把 握度(1-β);
病例组的暴露率 (P1 )和对照组暴 露(P0 );
流行病学实训课程总结报告
一、引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流行病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学科,其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对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我校特开设了流行病学实训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地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公共卫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现将本次实训课程总结如下。
二、实训课程内容1. 实训目标(1)使学生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2)培养学生运用流行病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2. 实训内容(1)流行病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指标等基本概念,使学生建立对流行病学的初步认识。
(2)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讲解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调查类型、调查工具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疾病监测与控制:介绍疾病监测的意义、方法、指标和策略,结合我国疾病监测实际,分析疾病控制措施。
(4)健康风险评估:讲解健康风险评估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如何进行个体和群体的健康风险评估。
(5)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介绍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描述性分析、推论性分析等,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练。
(6)流行病学论文撰写:讲解流行病学论文的写作规范、结构要求和写作技巧,指导学生撰写一篇合格的流行病学论文。
三、实训课程实施1. 实训方式本次实训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课堂讲授: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授课,讲解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流行病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使学生熟悉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4)论文撰写:指导学生撰写流行病学论文,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
流行病学课件总结PPT课件
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分析
步骤:
• 1.将资料整理成四格表或列联表;
队列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 病例 暴露组 非暴露组 合计 对照 合计 发病率
a c m1
b d m0
n1 n0 N
a/n1 c/n0
2.率的计算
• 1)累积发病率 (CI):用于研究人群数量较多、
失访率低、资料较完整的封闭队列研究
各组观察期内发病(或 死亡数) 累积发病率= 研究开始时各组的人数
现况研究特点
• 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在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特定时点或时 期收集资料 • 不能得出有关因果关系的结论 • 不适用于病程较短的疾病研究 • 相关因素的选择和解释存在一定限制,暴 露因素最好是持续不变的。 • 一般不设立对照组
• 普查(census) 定义 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 (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暴露 有 无 合计 病例组 a c a+c 对照组 b d b+d 合计 a+b c+d a+b+c+d
OR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与RR一样,优势比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 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
如果能满足2个条件 ①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5% ②病例对照研究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
OR≈RR
• 难以证实因果关系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二)病例与对照匹配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又称成组比较法,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 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对照, 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对照的数量 应等于或多于病例。
(二)病例与对照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筛检试验方法的评价
真实性(validity) 是反映筛检试验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吻 合程度。
可靠性(reliability) 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 的稳定程度。
评价筛检试验真实性的资料归纳表
自测量员间 测量员本身
筛检工作的收益的评价
1.检出新病例的能力(数量) 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2.干预后对结局的影响(病死率 、生存率… ) 3.经济效益分析
预测值与患病率的关系
患病率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 成正比关系。 若要提高阳性预测值,增加检出的病例 数量,应选择高患病率的人群进行筛检。
分析流行病学
人的能力。是试验检出阴性的人占已知非病人总数的比数, 也称真阴性率。
反映真实性的其他指标
假阴性率(漏诊率)(1-灵敏度) 假阳性率(误诊率)(1-特异度) 似然比(LR)
–阳性LR(+LR=灵敏度/误诊率) –阴性LR(-LR=漏诊率/特异度)
一致性(与调整一致性) 正确指数
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探索病因假设 检验病因假设
设计:
– 描述性研究:无预先设计的比较组 – 分析性研究:有预先设计的比较组
偏倚:选择、信息、混杂
描述流行病学的研究类型
过去
现在
将来
历史回顾法
(描述既往疾病与研究 究因素的相互关系)
现况研究
(描述疾病与研究因素在 一个时点上的相互关系)
随访研究
(描述将来疾病与研 究因素的相互关系)
流行病学方法学总结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 胡永华. 2012,12
总结的要点
各类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需重点掌握基本内容(原理、概念…) 各类研究方法的对比 流行病研究方法中的偏倚与控制
流行病学方法学分类
描述流行病学 观察性研究
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性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
理论性研究 …… 略
临床随机化对照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试验
队列研究
现在
将来
病例 非病例
暴露 非暴露
病例对照研究
患病? 患病?
病例对照研究
设计思想? 为什么要选择新病例? 如何选择对照组? 样本大小的影响因素? 主要偏倚与控制?
队列研究
设计思想? 设计类型? 暴露队列的类型?比较队列(对照)的
类型? 样本大小的影响因素? 为什么要用暴露“人时”?利弊? 主要偏倚与控制?
纵向研究
现况研究
筛查(普查) 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一人群中的每个成员进 行调查或检查,以了解该人群某种疾病的患 病率或健康状况。
抽样调查 指仅调查人群中部分有代表性的人群,即统 计学上称为样本的人群,根据调查结果推断 该人群的总体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横断面研究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
– 暴露与结局的联系?
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 灵敏度、特异度与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的关系? 灵敏度与特异度与患病率的关系? 灵敏度与特异度与一致性的关系? 灵敏度与特异度正确指数的关系? 灵敏度与特异度与方法的联合使用的关系?
影响筛查方法可靠性的因素
个体本身的差异 测量仪器、试剂等实验条件所致的变异 观察变异
筛检试验结果
病人
非病人
阳性
A
B
阴性
C
D
总数
A+C
B+D
合计 A+B C+D A+B+C+D
灵敏度(sensitivity): 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
病人的能力。是试验检出阳性的人占已知病人总数的 比数,也称真阳性率。
特异度(specificity): 指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病
生态学研究
概念: 以群体为观察与分析单位,研究群体的疾病 或健康与各种环境因素暴露的相关性的一种方法。
特点: – 以群体为观察单位 – 暴露和效应的测量为平均水平 – 属于相关性研究
类型:? 优缺点:?
筛查(筛检)Screening
概念:? 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
– (1)目的不同:筛检试验是用以区别可疑患者与可能无病者。诊 断试验是用来区别患者与可疑有病但实际无病的人。
分析流行病学 又称:流行病学分析法 核心: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比分析暴
露与结局的关系(求同、求异、共变、归纳、 演绎…),预设特定的比较组。 方法:
– 由果及因,由因到果(纵向观察) – 分组:按是否患病?(CCS)
按是否暴露?(CS) – 前瞻性与回顾性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基本类型
过去
暴露? 暴露?
检验的显著性水平(I类错误,)。 失访率? 若为整群抽样,抽样效率 deff ?
n ( t S )2 d
PPS抽样方法的原理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 –是指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 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 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 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
观察性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区别
观察:客观观察,描述,比较异同 实验:人为干预,随机分组
用途:? 设计:? 偏倚:? 病因研究时结论的可信度:?
描述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区别
用途:
– 描述性研究:
了解疾病的患病频率 揭示健康相关问题的分布与动态变化情况 提供因素分析的线索
– 分析性研究:
– (2)观察对象不同:筛检是以健康或表面健康的人为观察对象。 诊断试验是以患者或可疑患者为观察对象。
– (3)试验的要求不同:筛检试验要求快速、简便、灵敏度高,最 好能检出所有患者;诊断试验要求科学、准确,特异度高,最好 能排除所有非患者。
– (4)所需费用不同:诊断试验常常使用医疗器械或实验室方法, 一般花费较高;筛检试验则应使用简单、价廉的方法。
– 时序关系的相对性?
抽样调查的样本问题
抽样方法?特点?
– 单纯随机、系统 – 分层 – 整群 – 多级 误差:整群>单纯随机>系统>分层
大小的主要因素 nsrs
t2 P1
d2
P
nclu deff nsrs
研究对象的个体变异程度(患病率P 或 标准差S)。 调查所需的精确程度d(允许误差大,精确度低)。 欲达到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差异的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