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奶粉生产工艺优劣
奶粉的3大工艺利弊是什么
奶粉的3大工艺利弊是什么奶粉是一种通过将牛奶或羊奶等动物乳液进行加工处理得到的粉末状食品。
在制造过程中,奶粉经历了多道工艺流程,以达到预期的食用安全和品质标准。
下面将介绍奶粉的三大工艺,以及各自的利弊。
1. 脱水工艺脱水是奶粉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艺步骤之一。
这个过程通过蒸发牛奶中的水分,将牛奶浓缩成粉末。
脱水工艺有以下几个利弊:利:- 延长奶粉的保质期。
脱水可以去除奶粉中大部分的水分,减少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和条件,从而延长奶粉的保质期。
- 方便存储和运输。
奶粉的脱水过程将牛奶浓缩成粉末,大大降低了体积和重量,方便存储和运输。
同时,脱水过程也减少了奶粉发霉或变质的风险。
- 方便消费者。
脱水奶粉可以长时间保存,方便消费者根据需要储备和使用。
弊:- 可能导致营养损失。
脱水过程中,与水分一起去除的还有牛奶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如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因此,脱水奶粉在营养上可能相对新鲜牛奶稍逊一筹。
- 需要高温处理。
脱水过程需要高温处理,可能会对牛奶中的一些热敏性物质产生不利影响,如部分酶活性的丧失和部分维生素的破坏。
2. 灭菌工艺灭菌是奶粉生产中的关键工艺,通过高温处理杀灭奶粉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以确保奶粉的食用安全。
灭菌工艺的利弊如下:利:- 消除细菌和微生物。
灭菌工艺可以有效地杀灭奶粉中的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降低食品中细菌感染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 增强奶粉的稳定性。
灭菌能够破坏细菌的代谢活性,并杀死已经存在的微生物,从而增强奶粉的稳定性,延长奶粉的保质期。
弊:- 可能导致营养损失。
高温杀菌会使部分热敏性物质(如部分维生素和氨基酸)损失,降低营养价值。
- 可能对奶粉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高温杀菌会改变奶粉的颜色、味道和质地,有时甚至会给奶粉带来焦糊或烧焦的味道。
3. 包装工艺包装是奶粉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艺环节,直接与奶粉的保存和质量密切相关。
包装工艺的利弊如下:利:- 保护奶粉。
包装可以有效地保护奶粉不受外界污染、潮湿和氧化的影响,从而确保奶粉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湿法工艺的婴儿奶粉
湿法工艺的婴儿奶粉
湿法工艺是一种生产婴儿奶粉的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添加水和其他成分,将粉状的奶粉原料变成糊状或膏状,然后再通过干燥技术将其变为粉状。
湿法工艺相比于干法工艺,可以更好地保留奶粉中的营养成分。
在湿法工艺中,首先将奶粉原料与水混合,形成糊状或膏状,然后通过加热、杀菌和脱水等步骤,将水分蒸发,最终得到粉状的奶粉产品。
湿法工艺中的脱水过程通常采用喷雾干燥技术或滚筒干燥技术。
湿法工艺能够更好地保留奶粉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使奶粉更加接近母乳的成分。
湿法工艺生产的奶粉质地细腻,容易溶解于水中,方便宝宝摄入。
然而,湿法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生产过程相对复杂,对设备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高。
此外,湿法工艺中加入的水分会增加奶粉的容重,降低其储存稳定性。
总的来说,湿法工艺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婴儿奶粉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保留奶粉的营养成分,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消费者在选择婴儿奶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宝宝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适合的选择。
奶粉干法工艺
奶粉干法工艺是一种将所有原辅料成分在干燥状态下经称量、杀菌、混合、包装得到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工艺。
它的优点是可以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但缺点是元素的混合均一性比较差。
干法工艺的流程如下:
原辅料:包括奶粉、乳清粉、乳糖、脱脂奶粉、蛋白粉、维生素粉、微量元素矿物质、益生菌等。
备料:将原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称量,分别放入不同的容器中,备用。
进料:将原辅料从容器中输送到配料系统中,进行预混。
配料:将预混后的原辅料按照配方要求进行精确的投料,得到最终的混合物。
混合:将混合物在高速搅拌下进行均匀的混合,使各种成分充分分散。
包装:将混合好的奶粉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包装,封口,贴标,检验,出库。
干法工艺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生产工艺,但是对原料质量和生产环境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企业的严格把关以保证产品质量。
干法工艺与湿法工艺相比,有各自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合适的奶粉。
婴幼儿配方乳粉干法生产混合工艺介绍
1 2 5
DHA变异 系数 ( C V值 )( %)
1 . 7 7
1 . 2 1
ARA变异系数 ( C V值 )( %)
2. 0 7
1 . 5 4
1 6 0
1 . 8 6
1 . 7 8
使用二维运动混合机或三维运动混合机。 二维运动混合机工作 六烯酸( D HA) : 二 十碳 四烯酸 ( ARA) = 5 . 0 : 4 . 7 : 3 . 4 比例分 别
行验证。
关键词 : 混合 均 匀度 干法生产 婴 幼儿配 方乳粉
中图分 类号: T S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5 3 3 6 ( 2 0 1 3 ) 1 0 — 0 0 5 5 — 0 2
.
Abs t r ac t : I t i s a b o ut t he d r y—m i x p r o c e s s i n I n f a n t f o r mu l a p r od u c t i o n. t o t e s t he t mi xi n g t i me a nd t h e l o a d i ng r a ng e o f he t pr e —mi x i ng
以供 同行 参考 。 方乳粉生产包括三种 工艺, 即湿法工 艺、 干法工艺及干湿法复 产工的混合工艺 ,
合生产 。 对于干法生产和干湿法复合生产 , 其加工过程都包括 1粉粒体混合的机理 粉粒体混合工序 。 所谓粉粒体混合 , 是指把两种或两种 以上不 同成分组成 的粉粒体 , 依靠 外加的适当操作 , 尽量使各成分 的 浓度分布达到均匀化的一种操作。 混合均匀度是评价混合加工 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 也是生产厂家定期检测加工设备运转性
如何分辨奶粉的干湿工艺
如何分辨奶粉的干湿工艺奶粉的干湿工艺是指加工过程中是否使用水分的区别。
根据奶粉加工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两种。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不同的工艺特点和区别。
一、干法工艺干法工艺是指在奶粉的加工过程中不添加水分。
这种工艺通常适用于含脂奶粉、不含水分和脆性奶粉的生产。
1. 原料处理:在干法工艺下,原料首先需要经过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分离油脂和其他固形物质。
2. 杀菌处理:干法工艺下,杀菌处理非常重要,目的是杀灭奶粉中的微生物,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3. 低温干燥:在干法工艺中,低温干燥是主要的加工步骤。
这是通过将奶粉在低温条件下连续干燥来实现的。
这种低温干燥有助于保留奶粉中的营养成分,并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4. 粉碎和筛分:在干法工艺中,奶粉会经过粉碎和筛分的步骤,以确保获得均匀的颗粒大小和质量。
5. 包装:干法工艺会将奶粉包装在密封容器中,以保持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和新鲜度。
二、湿法工艺湿法工艺是指在奶粉的生产过程中加入水分,并形成奶浆,再经过干燥来获得奶粉。
这种工艺通常适用于婴儿奶粉和特殊配方奶粉的生产。
1. 原料处理:湿法工艺下,原料也需要经过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提取乳脂肪。
2. 搅拌和加热:在湿法工艺中,预处理后的原料会被搅拌和加热,形成奶浆,以便更好地分离乳固体和乳液。
3. 分离和浓缩:在搅拌加热后,奶浆会通过分离和浓缩步骤,将乳固体和乳液分离,并使乳固体浓缩成奶糊。
4. 干燥:奶糊通过干燥工艺来去除多余的水分,并形成奶粉颗粒。
5. 粉碎和筛分:湿法工艺下的奶粉同样需要经过粉碎和筛分来确保质量和颗粒均匀。
6. 包装:最后,湿法工艺下的奶粉会被包装在密封容器中,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加水的步骤上。
干法工艺中不添加水分,主要通过低温干燥来得到奶粉;而湿法工艺中添加水分,然后经过搅拌、分离和干燥步骤来得到奶粉。
这两种工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消费者在购买奶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合适的产品。
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差异
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差异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奶粉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产品,在消费者中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就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差异进行探讨。
一、生产工艺差异国内奶粉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通常以牛乳为原料,通过细菌菌种培养、发酵、浓缩、干燥等步骤进行加工制作。
而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则更加复杂,采用优质的生鲜牛奶作为原料,并引入先进的乳蛋白分离、浓缩、干燥等技术,以确保奶粉质量和口感的稳定性。
二、原料选择差异国内奶粉通常采用常规奶源,如牛奶等。
国外奶粉则更注重原料的选择,一般采用高品质的优质生鲜牛奶作为主要原料,以确保奶粉的品质。
此外,国外奶粉还有可能加入其他辅助原料,如植物油、乳蛋白等,以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
三、生产设备差异国内奶粉的生产设备一般相对简单,多采用传统的生产线和设备进行生产。
国外奶粉则侧重于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质检标准差异国内奶粉的质检标准相对国外奶粉来说相对宽松,存在一定的监管缺失。
国外奶粉则严格遵循相关质量标准,如欧盟、FDA等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五、加工技术差异国内奶粉的加工技术相对简单,常见的加工技术有喷雾干燥法、滚筒干燥法等。
国外奶粉则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采用一些新兴的加工技术,如过滤浓缩法、喷冻法等,以提高奶粉质量和营养价值。
六、品质差异由于生产加工技术的差异,国内奶粉在品质方面与国外奶粉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外奶粉更注重产品口感的细腻和自然,而国内奶粉在口感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粗糙感。
此外,国内奶粉的营养成分可能相对简单,而国外奶粉在添加营养物质和调整配方方面较为灵活。
综上所述,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加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外奶粉在质量标准、原料选择、生产设备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更加注重科学、精细、先进。
然而,国内奶粉也在不断进步和改良,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干湿法优劣势整理
湿湿法工艺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具备有牧场2.必须有牛奶3.必须具备奶粉加工厂湿法工艺的好处:1.奶粉新鲜2.奶粉营养均衡3.奶粉减少二次污染优势:奶粉新鲜-从鲜奶到加工制成奶粉一般不超过12小时。
奶粉营养均衡-营养物质先溶解于奶液,经喷雾干燥后一次成粉。
技术含量高,从始至终在密封环境中生产,防止在生产中受到污染。
牛奶中的活性物质活性及营养不易流失。
奶粉易溶解,易吸收。
颗粒之所以大,是因为每一个颗粒由N个微小颗粒附在一起,整个大颗粒中间则为空心。
虽然颗粒大,但易溶于水。
奶粉空心遇水之后,迅速分散开,且颗粒较大,表面更容易被水分湿润,从而溶解性更好。
速溶性好更有利于宝宝消化吸收,吸收全面营养。
劣势:企业生产成本高,生产工序复杂,必须使用多道过滤工序,设备投入资金高。
干便宜价格进口乳清粉加全脂奶粉,工艺变得很简单,费用也变得极低,以每年生产约2亿产值的产品来算,其耗电不到50万元,用水也就1万元左右。
优势:制作方式简单便捷,企业生产成本低,生产设备简单。
劣势:奶粉中的营养素不均匀(存在两罐相同的奶粉营养素含量有差别),基粉的来源不稳定,新鲜度无法保证(主原料基粉生产日期早于混合后的包装日期),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奶粉溶解度差。
干法工艺为了追求混合均匀度,所采购的原料一般颗粒比较细小,溶解性不如湿法工艺。
工艺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溶解性:奶粉的溶解性与奶粉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较大的奶粉,奶粉颗粒表面更容易吸收水分湿润,从而溶解性更好。
干法工艺为了追求混合均匀度,所采购的原料一般颗粒比较细小,溶解性不如湿法工艺。
2.色泽:干法工艺的奶粉颜色偏白,湿法工艺的奶粉颜色偏黄,是因为干法工艺中脂肪等物质是单独加入的,加入后还是单独的颗粒,而湿法工艺中一些脂溶性的色素如叶黄素会溶解在脂肪中,在喷雾干燥时脂肪会附着在蛋白质颗粒表面而呈现蛋黄色。
3.混合均匀度:湿法工艺是在溶液中混合,一般混合均匀度较好,干法工艺是将粉体混合,混合过程中受机械力的破坏作用、原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颗粒的容积密度等影响,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的现象。
配方奶粉生产工艺特点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配方奶粉生产工艺特点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胡小苗 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近年来,配方奶粉一直是社会公众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配方奶粉的生产技术也在逐渐发展成熟,这就使得人们对奶粉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过去所使用的生产工艺以及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新产品的质量生产标准。
并且过去使用的生产工艺非常容易导致后期的奶粉污染、微生物的超标以及所添加的微量元素不均匀的情况出现。
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研究总结出适用于配方奶粉生产的工艺原理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各工艺部门之间的衔接与管理,以便有效的协调好生产配料以及工厂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提升配方奶粉品质。
配方奶粉的工艺特点生产配方奶粉的原料投入以及稀释。
在进行配方奶粉生产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投入量的准确程度,有效的减少投入量的误差。
通常情况下来讲,对原料进行加水稀释的时候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所加入的水温需要在40~45℃之间;(2)假设工厂中拥有每天处理能力在40t的烘干塔,则需要做到的是加水稀释后的料液需要达到八百公斤。
一般来说,搅拌的时间在20min左右,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将搅拌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八十转到每分钟100转之间。
这主要是因为在搅拌的过程中如果选用的转速较低就会出现物料打不开的情况,在进行净乳操作的过程中就会随着净乳机排渣而排掉,这就会给工厂造成损失。
净乳的降温。
在进行净乳的操作之前,一定要充分的对混合的物料进行过滤,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净乳机所受到的阻力。
在进行净乳过程结束以后,需要将最终的温度控制在六到八摄氏度。
均质。
根据生产能力控制均质机流量(按日处理40 t烘干塔计算),一般情况下均质后物料存量在3 000kg左右。
如存贮量过多,生产速度慢物料温度会自然上升,易造成酸度偏高影响产品质量。
均质后物料在存贮罐内,要求存贮罐内搅拌转速不能低于每分钟80转,否则会起到剪切作用,使均质后脂肪重新上浮。
生产各工序之间的连接。
婴幼儿奶粉干法和湿法工艺
婴幼儿奶粉干法和湿法工艺嘿,宝妈宝爸们!今天咱来聊聊婴幼儿奶粉的干法和湿法工艺,这可关系到宝宝们的口粮大事呢!你们知道吗,这干法工艺就像是个魔法盒子。
原料们就像一群小精灵,在这个盒子里被巧妙地混合在一起。
不用水哦,直接把各种粉末状的原料倒进去,然后搅拌搅拌,嘿,奶粉就出来啦!就好像我们做饼干,把面粉、糖、鸡蛋等干性材料混一混就行。
这样的工艺呢,比较简单快捷,能快速地生产出奶粉来。
不过呢,就像做饼干有时候会有没搅匀的地方,干法工艺可能在营养混合的均匀度上会稍微差那么一点点哦。
再来说说湿法工艺,这可厉害啦!就像是一场盛大的魔法秀。
先把奶液当成舞台,各种营养成分是舞台上的主角,它们在奶液里欢快地舞蹈、融合。
然后呢,通过一系列神奇的步骤,变成了宝宝们爱喝的奶粉。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煮汤,把各种食材放到锅里煮,煮出一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汤。
湿法工艺能让营养成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就像汤里的味道浑然一体。
但是呢,湿法工艺相对来说更复杂一些,成本也会高一点哦。
那我们该怎么选呢?这可不能马虎呀!要是宝宝喝了不合适的奶粉,那可不得了。
就好像给宝宝穿了一双不合脚的鞋子,他能舒服吗?咱得好好琢磨琢磨。
如果看重奶粉的营养均匀度,那湿法工艺的奶粉可能更合适。
毕竟人家是在奶液里就把营养都融合好啦。
但如果觉得干法工艺的奶粉也不错,而且价格更实惠,那也可以考虑呀。
哎呀呀,选奶粉可真是个技术活!咱当爸妈的可得睁大眼,好好研究。
可不能随随便便就给宝宝选了口粮。
要像选宝贝的衣服一样,精心挑选,让宝宝吃得健康,吃得开心。
总之呢,干法和湿法工艺都有它们的特点和优势。
咱得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需求来选。
不管选哪种,都是为了宝宝能茁壮成长呀!咱当爸妈的,不就是希望宝宝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嘛!所以呀,在选奶粉这件事上,可不能含糊,要认真对待,给宝宝选最适合的奶粉!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奶粉制作工艺湿法和干法哪种好
奶粉制作工艺湿法和干法哪种好湿法流程:验收、净化、储存、调配、均质、巴氏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包装。
巴氏杀菌一般88-92摄氏度干法,主要是把所有成分混合,然后包装。
应该湿法更好,对牧场和周围的环境等要求都比较高,以保证原奶的质量。
、湿法和干法是目前并存的两种奶粉生产工艺。
其中湿法工艺更能保证最终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而采用“湿法”生产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做到的,这个主要是受到奶源地和生产厂的距离所决定的,有些号称奶源进口的企业宣称采用了“湿法”生产,由于其远离奶源地,所以采用的“湿法”只能是将乳粉回溶再生产,背离了国家政策。
由于乳粉是国外进口,所以奶源不可控更是不利于建立追溯制度,给最终产品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飞鹤乳业采用的湿法工艺,则是鲜奶直接喷雾干燥加入营养成分,不仅不存在乳粉回溶等中间环节,而且采用多道过滤工序,杜绝安全隐患,充分保证各种营养均衡。
由于飞鹤采用的全产业链模式,奶源地自有更是保证飞鹤的产品可以直接追溯到奶源地。
切实保证一“贯”好奶粉的优质品质。
柯志雄北京报道 核心提示:中国乳业从业人员跳开国际通行的正规做法,找到了一条“捷径”,以便宜价格进口乳清粉加全脂奶粉,制造成为婴幼儿奶粉,形成所谓“干法”,并以此“独门绝技”特立独行——中国是唯一“干法”婴幼儿奶粉大国。
对于不熟悉她的人来说,杨佳身份让人迷惑。
她经常出入医院,跟医生非常熟稔,有时要为挺着大肚子的妈妈们讲课,有时也要发放宣传单,偶尔还要像文员一样填写表格,比如医院覆盖情况一览表。
她的职位叫“营养代表”,这个温文尔雅的职位名称将她与同行的强烈碰撞遮盖得云淡风轻。
本报记者8月17日获得一份医院覆盖情况一览表,在杨佳所负责淮北平原中部这个县城,她要在自己覆盖的24个医院为公司“狙击”十个其他婴幼儿奶粉品牌,由此赢得5200多名新用户。
1995年颁布的《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使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保证母乳育婴、免于受婴幼儿奶粉销售推广的影响,反讽的是,15年后这些机构在婴幼儿奶粉公司里获得专门名称——“医务渠道”,并成为最重要销售渠道之一。
奶粉生产工艺
奶粉生产工艺奶粉生产工艺奶粉是一种由鲜牛奶或羊奶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乳制品。
它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品,广泛应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那么,奶粉的生产工艺是怎样的呢?首先,奶粉的生产过程从鲜牛奶或羊奶的收购开始。
新鲜的牛奶或羊奶要经过初步的筛选和去除污染物等处理,确保牛奶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然后,收购到的牛奶或羊奶会被送入加工车间。
在这个过程中,牛奶要进行灭菌处理,以消除病原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主要的灭菌方式有高温灭菌和超高温灭菌。
高温灭菌是将牛奶加热到75℃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以杀死细菌;超高温灭菌则是将牛奶加热至135℃以上,然后迅速冷却。
接下来,经过灭菌处理的牛奶会被送入浓缩设备进行浓缩。
牛奶中的水分通过加热蒸发的方式被蒸发出去,使牛奶变得更加浓缩。
浓缩后的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会更加丰富。
然后,浓缩后的牛奶会被送入喷雾干燥装置进行干燥。
喷雾干燥是一种常用的牛奶干燥方法,它通过将牛奶喷雾到热空气中,使其迅速蒸发,形成粉状奶粉。
喷雾干燥能够保持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和风味,使奶粉更易于储存和运输。
最后,干燥后的奶粉会通过筛分和包装装置进行筛分和包装,并进行质量检测和包装密封,最终成为最终的奶粉产品。
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奶粉的湿度、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等指标的检测。
奶粉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热处理时间、温度、水分含量等参数,以保持奶粉的营养成分和质量稳定。
此外,生产工艺中的设备要保证干净卫生,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消毒,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总结起来,奶粉的生产工艺包括收购、灭菌、浓缩、干燥、筛分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检测,可以生产出优质的奶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食品选择。
国内奶粉生产工艺与国外奶粉生产工艺的区别
国内奶粉生产工艺与国外奶粉生产工艺的区别随着人们对营养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奶粉作为一种方便、富含营养的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然而,在国内奶粉市场中,也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这与国内与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国内奶粉生产工艺与国外奶粉生产工艺的区别。
一、原料选择与采购1.1 国内奶粉生产工艺国内奶粉的原料多数来自国内的牧场。
然而,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内牧场的面积相对较小,养殖管理也相对较为困难。
因此,在原料选择与采购方面,国内奶粉生产企业面临一些挑战。
有些国内企业为了保证供应,可能会选择添加一些质量不佳的原料,这将影响奶粉的质量和口感。
1.2 国外奶粉生产工艺相比之下,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更注重原料的选择与采购。
国外奶粉企业通常选择在原料丰富、环境优越的地区建立牧场,以确保奶牛获得高质量饲料的供应。
此外,国外奶粉企业往往会与当地农民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
二、生产过程与工艺2.1 国内奶粉生产工艺国内奶粉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原料预处理、混合与调制、杀菌与灭菌。
然而,由于一些企业生产设备的限制和工艺水平的局限,国内奶粉生产工艺与国外相比存在一些差距。
在原料预处理方面,一些国内企业可能没有严格的原料质检流程,导致一些不合格的原料进入生产环节,影响奶粉的质量和口感。
在混合与调制过程中,一些国内企业可能没有足够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无法确保奶粉中各种成分的充分混合,从而影响了奶粉的均匀度和稳定性。
此外,一些企业在杀菌与灭菌环节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导致细菌等有害物质没有完全被杀灭。
2.2 国外奶粉生产工艺相比之下,国外奶粉生产工艺更加先进和严谨。
国外企业通常投入较大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在原料预处理环节,国外企业严格执行质检流程,并且有自己的原料采购标准。
在混合与调制过程中,国外企业通常采用高效均匀的设备,确保奶粉中的各种成分充分融合。
国内奶粉与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对比
国内奶粉与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对比随着人们对婴幼儿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奶粉作为一种重要婴幼儿营养食品备受关注。
然而,在国内市场上,有不少消费者对国内奶粉的质量表示担忧,而更愿意选择国外进口奶粉。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于国内奶粉与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国内奶粉与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奶粉的生产过程。
一、原料选择与采购无论是国内奶粉还是国外奶粉,选择优质的原料都是保证奶粉质量的关键。
在原料的选择上,国外奶粉更加注重选择生源地可追溯、品质有保障的牧场牛奶原料,例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纯天然牧场奶源。
而国内奶粉在原料采购上相对不够严格,对于奶源的控制不够严谨,导致了一些奶源的质量问题。
二、生产工艺流程1. 原料检验与储存国外奶粉厂商会在原料到厂进行严格的质检,检测原料是否符合国家和企业的标准要求。
原料会通过质检后,进行配料混合后再进行储存。
而国内奶粉厂商对原料的质检和储存环节相对薄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2. 奶粉生产国外奶粉的生产通常采用乳浆式喷雾干燥工艺,这种工艺是将高温的乳汁雾化成微小的液滴,并通过干燥室内的热空气使其水分蒸发,最终获得奶粉。
这种工艺在保留奶粉营养的同时,防止了过高的温度破坏营养成分。
而国内奶粉则普遍存在着低温喷雾干燥工艺,这种工艺在保留奶粉味道的同时,却会让部分营养成分受到破坏。
3. 包装国外奶粉的包装通常采用氮气包装技术,将奶粉包装在无氧环境中,减少氧气的存在以延长保质期。
而国内奶粉的包装则相对简单,往往无法达到国外奶粉的保质效果。
三、食品安全保障体系1. 质量控制国外奶粉厂商通常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采用国际标准化的生产线和生产流程,并通过严格的质检措施确保产品的质量。
而国内奶粉厂商在质量控制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2. 监管体系国外奶粉的生产过程受到国家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及各国标准。
而国内奶粉的监管体系相对滞后,监管措施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奶粉有几种生产工艺
奶粉有几种生产工艺
奶粉是通过将鲜牛奶或羊奶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乳制品。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奶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浓缩奶粉:浓缩奶粉是将鲜牛奶或羊奶经过浓缩处理而制成的奶粉。
其主要工艺包括脱水、脱脂和干燥等。
浓缩奶粉在制作过程中会去除部分水分,使得奶粉更加浓缩。
浓缩奶粉通常用于制作冷饮、糕点、饼干等食品。
2. 全脂奶粉:全脂奶粉是将鲜牛奶或羊奶中的脂肪成分完整地保留在奶粉中的一种奶粉。
其生产工艺包括脱水、脱脂和干燥等。
全脂奶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浓厚的奶香味,常用于直接饮用或用于制作乳制品、烘焙食品等。
3. 脱脂奶粉:脱脂奶粉是将鲜牛奶或羊奶中的脂肪成分去除后制成的奶粉。
脱脂奶粉通常先进行脱脂处理,去除大部分脂肪,然后进行脱水和干燥等工艺。
脱脂奶粉相比全脂奶粉脂肪含量更低,适合需要低脂饮食的人群。
4. 低糖奶粉:低糖奶粉是针对糖尿病患者或需要限制糖摄入量的人群而生产的一种奶粉。
在制作低糖奶粉时,通常会采用特殊工艺和添加剂来减少奶粉中的糖分含量。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奶粉生产工艺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奶粉生产工艺,如婴幼儿奶粉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以及添加益生菌、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功能性奶粉等。
这些奶粉产品在生产工艺上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和步骤。
不同的奶粉生产工艺会影响奶
粉的营养成分、口感和品质,消费者在选择奶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奶粉产品。
奶粉干混工艺,湿混工艺,湿干双重工艺的区别
奶粉干混工艺,湿混工艺,湿干双重工艺的区别
配方奶粉加工有三种方法干混工艺,湿混工艺,湿干双重工艺。
这三种工艺有何区别呢?
1、制作方法
干混工艺:直接将牛奶基粉与配方混合而制成,主要设备为混合机,包装机
湿混工艺:是将有机鲜牛奶直接喷雾干燥加入营养成分制成的。
需要的设备较多,前处理主要的设备是净乳机,均质机,最好有杀菌机,浓缩设备、干燥设备、包装设备,及一些附属设备,还要有锅炉、污水处理等
湿干双重工艺:前期用湿混方法添加配方,制作成基粉,然后用干法,添加热敏性营养素,制作成成品奶粉。
加工复杂,基本上要满足干混和湿混两种生产环境
2、生产条件
湿法工艺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具备有牧场
2.必须有牛奶
3.必须具备奶粉加工厂
而干混没有这些要求
3、优缺点
优点:
干法:生产简单、价格便宜,热敏性营养素易于添加
湿法:产品均一性好,各种营养素分布均衡,理化指标稳定,宝宝易消化
湿干双重工艺:关键营养素新鲜度最好
缺点:
干法:颗粒粗糙、营养不均衡,溶解性差,容易挂壁,宝宝易上火
湿法:关键营养容易被破坏
湿干法:无
从质量上来说,湿干双重工艺比湿混,干混质量都要好。
奶粉的低温湿法喷粉工艺
奶粉的低温湿法喷粉工艺
奶粉的低温湿法喷粉工艺是一种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在奶粉加工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工艺通过低温湿法处理奶粉,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更加均匀、干燥,提高了奶粉的品质和口感。
在这种工艺中,奶粉首先被加入到喷雾干燥器中,然后喷洒出一层薄薄的水雾。
随着水雾蒸发,奶粉逐渐变得更加干燥。
这种湿法喷粉的工艺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奶粉中的营养成分、口感和香味更加保持得完好。
相比传统的奶粉生产工艺,低温湿法喷粉工艺的优点包括:1. 更加节省能源;2. 更加高效地去除水分,提高了生产效率;3. 保持了奶粉的营养成分、口感和香味;4. 减少了奶粉的氧化程度,延长了
储存时间。
总的来说,低温湿法喷粉工艺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奶粉生产工艺,其优点不仅在于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同时也更加环保和节能。
- 1 -。
辨别奶粉生产工艺小窍门
通过包装上的配方表辨别三种不同工艺生产的婴幼儿奶粉
1.干法工艺
单纯使用“脱脂奶粉”作为奶粉原料。
大多数此类型的婴幼儿奶粉所使用的“基粉”也就是配方表中的“脱脂奶粉”是由制造商从别处购买,导致来源不稳定,每个批次的质量也会有偏差,另外这种类型的奶粉的生产日期一般都是加工完最后封装时打上的日期,而不是“基粉”的生产日期,因此新鲜度无法保证。
生产成本低是此项工艺的特点。
2.干湿复合工艺
使用“生牛乳”加“脱脂奶粉”作为原料。
此种类型的婴幼儿奶粉具备有自己的奶源,但是因为需求过大而“生牛乳”不够用,只能加入“脱脂奶粉”以满足产能需求,此类工艺多被国内一些大品牌采用,存在与“干法工艺”同样的弊端。
3.湿法工艺
单纯使用“生牛乳”作为奶粉原料。
此种类型的婴幼儿奶粉通常具备自己的奶源。
进口奶粉基本都是采用此种工艺,国内一些品牌也使用这种工艺。
此种工艺是目前三种工艺中生产条件最严苛安全性最高的生产工艺,另外设备昂贵,占地面积大,牧场与工厂距离不能过远等条件也直接导致生产成本过高。
干湿复合工艺和干法工艺
干湿复合工艺和干法工艺
干湿复合工艺和干法工艺是奶粉生产的两种不同工艺。
干湿复合工艺结合了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的特点,先将大部分原辅料混合在液体状态下进行处理与混合,干燥后再采用干法工艺添加另一部分干燥配料。
这种工艺可以确保营养素的混合更均匀,并使一些热敏性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益生菌等保持活性。
但国家规定这种工艺要求湿法工艺生产的基粉和添加部分配料的干混在同一个厂区完成,这对一些小型企业来说是一项挑战。
相比之下,干法工艺以大包粉为原料,在干燥状态下进行称量、杀菌、添加各类营养物质、混合和包装。
这种工艺对车间的要求较高,一般采用GMP车间。
干法工艺便于调整,能有效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利用率,而且短期成本低。
但相比湿法工艺,干法工艺加工的奶粉在新鲜度和均一性上可能不如湿法工艺,容易出现奶粉中的营养物质混合不均匀等问题。
总的来说,干湿复合工艺和干法工艺各有其优缺点,选择哪种工艺取决于具体的生产需求和条件。
国内与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差异
国内与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差异奶粉作为婴幼儿的重要食品,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国内和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与国内外的生产标准、监管要求、技术水平等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原料选择、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回顾和比较国内与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差异。
一、原料选择国内奶粉的原料多数来自本土牧场,如新鲜牛奶、植物蛋白等。
国外奶粉则多源自于国内外的进口乳粉,常见品牌如荷兰、新西兰、德国等。
国外乳粉的原料选择相对较为严格,在牧场环境、饲养方式、奶牛品种等方面都有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保证了国外奶粉原料的质量与安全,但也导致了其成本相对较高。
二、生产流程国内奶粉的生产流程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混合、灭菌、喷雾干燥等步骤。
由于国内奶粉厂商较多,产品类型繁多,因此生产工艺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产品的成分和口感等。
而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主要包括原料筛选、质量检测、预处理、浓缩、喷雾干燥、成品筛选等多个环节。
国外厂商对奶粉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控制要求,确保产品符合高标准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三、质量控制国内奶粉厂商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原料审查不够严格、生产过程监控不足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一些国内奶粉质量不稳定,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
相比之下,国外奶粉对质量控制更加重视。
在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记录和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国外奶粉在成品上市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充分保证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四、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对奶粉的需求量较大,产品类型繁多,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国内奶粉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口感、功能、营养等方面的竞争力。
而国外市场相对较为稳定,主要以婴幼儿奶粉为主。
国外奶粉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以及科学的配方研发,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综上所述,国内与国外奶粉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奶粉生产工艺优劣
依据《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6版)》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工艺包括干法工艺、湿法工艺和干湿法复合工艺。
在此次新政审核中,圣元、澳优等13家新兴企业均标为干法工艺,飞鹤、摇篮、等27个品牌的老工厂则采用湿法工艺,包括贝因美以及飞鹤、惠新厂等在内的42家企业采用的则是干湿法复合工艺。
在羊奶粉品牌中,除了欢恩宝采用干法工艺以外,其他企业基本都采用湿法工艺。
那么,既然这三种加工工艺所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均符合国家标准,为什么大家还是对三种工艺意见纷呈,导致整个舆论导向也是变化反复,莫衷一是?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起底行业内幕,深入对比、科学分析,看看到底哪种工艺才真正代表了行业的未来。
湿法工艺
所谓湿法工艺指在鲜奶中进行各原辅料混合,经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包装得到婴幼儿配方乳粉,其流程为原料乳→净乳→杀菌→冷藏→标准化配料→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流化床二次干燥→包装。
许多宣传湿法更好的企业,都在强调一点,那就是湿法奶粉用鲜奶为原料生产,更为新鲜,奶粉均一性更好。
但是
不可回避的是,湿法工艺存在热耗损的缺陷,高温干燥导致热敏性成分被破坏,这是湿法必须面对的问题。
目前,湿法工作主要通过提高添加量来弥补热耗损,使营养成分达到一定的范围值,这与国家“标明准确含量值”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
另外,我们从奶源方面来考虑,牛奶的产量会因为多种因素产生波动,产奶量更不可能因为市场销量迅速增加而快速变动,三鹿事件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产生的。
这个问题,在羊奶粉行业则是更为明显,因为奶牛或奶山羊只有产小牛(羊)后才能泌乳,奶牛的繁殖特点为全年散发性交配和分娩,所以奶源供应相对稳定,而山羊的繁殖具有季节性,以秋季最为集中,产奶期为7-9个月,5-7月是产奶高峰期,每年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不产奶。
所以在这个阶段内,多数湿法工艺企业都会采用全脂奶粉或脱脂奶粉复溶于水生产婴幼儿配方羊奶粉,较之以鲜羊乳为原料生产的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以复原羊乳生产的婴幼儿配方羊奶粉经过两次高温处理,营养成分损失更大。
所以,无论是从商业还是营养的角度,湿法工艺必然将被逐步淘汰,关于这一点,从此次审核中大量未通过的企业名录中可以得到有力佐证。
而湿法工艺企业升级的趋势,也是目前行业内最普遍的工艺,便是干湿法复合工艺。
干湿法复合工艺
所谓干湿法复合工艺是指在鲜奶中进行大部分原辅料
混合,经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后,再添加部分辅料,经包装得到婴幼儿配方乳粉,其流程为原料乳→净乳→杀菌→冷藏→标准化配料1→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流化床二次干燥→标准化配料→包装。
虽然在此次审核过程中,标注为“干湿法复合工艺”的企业数量最多,但是事实上其中的大部分企业将在三年以后变更为干法工艺。
因为这次乳业重审细则中明确规定:干湿法复合工艺,其湿法工艺生产的基粉和添加部分配料的干混,应在同一厂区完成,在过渡期内允许同一集团的湿法和干法工艺在不同厂区。
换言之,一些在A地收购小型牧场,B地建造大型工厂的生产企业将无法再钻政策的漏洞。
而这也就引出了干湿法复合工艺的问题所在。
正如前文所说,比如雅培在嘉兴的工厂、贝因美在余杭的工厂等,由于技术、物流、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大型生产企业不可能全部临近奶源地。
再加上湿法工艺中存在产奶量、产奶时间等问题同样会对生产企业产生影响,在自产奶源无法满足生产企业所需的情况下,再加上企业对自产奶源的自检流程,必然就存在着“以次充好”、“以牛充羊”等隐患。
干法工艺
所谓干法工艺指所有原辅料成分在干燥状态下经称量、杀菌、混合、包装得到婴幼儿配方乳粉,其流程为原辅料→
备料→进料→配料(预混)→投料→混合→包装。
干法工艺在营养上的最大优势在于不经过二次高温处理,仅通过提高生产车间的洁净度、隧道杀菌和臭氧杀菌等控制微生物污染,可以达到国家的标准值要求,营养成分损失较小。
从这个方面来讲,干法工艺优于湿法工艺。
而干法工艺作为全球化时代中当代商业模式发展的产物,目前已经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不仅摆脱了产奶季节、产奶量等不可控因素地影响,其胜出的核心优势在于更为简洁的商业流程有利于生产企业对奶源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更便于在全球范围内筛选优质奶源。
所以,只有真正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洞察行业发展未来,就会看种种满是粉饰的观点,并且真正理解:纯干法生产工艺才是在全球化布局的必然产物,因为只有干法工艺才能够整合全球范围内的各种优势资源,干法工艺也是未来大中型乳企集约化生产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