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汇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 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规范仅对荷载作出规定。
第1.0.5条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第1.0.6条建设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第2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1 术语第2.1.1条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第2.1.2条可变荷载va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在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第2.1.3条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第2.1.4条荷载代表值repr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第2.1.5条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第2.1.6条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第2.1.7条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第2.1.8条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这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第2.1.9条准永久值quasi-permane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第条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第条荷载效应load effect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第条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第条基本组合fundam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第条偶然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的组合.第条标准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条频遇组合frequ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条准永久组合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条等效均布荷载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下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其要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的均布荷载.第条从属面积tributary area从属面积是在计算梁柱构件时采用,它是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它应由楼板的零线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作适当简化.第条动力系数dynamic coeffcient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的最大动力效应与相应静力效应的比值.第条基本雪压reference snow pressure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第条基本风压reference wind pressure第条地面粗糙度terrain roughness风在到达结构以前吹越过2km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2.2 符号第2.2.0条 G 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Q k---可变荷载的标准值;G 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 Q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S A---顺风向风荷载效应;S C---横风向风荷载效应;T---结构自振周期;H---结构顶部高度;B---结构迎风面宽度;R e---雷诺数;S t---斯脱罗哈数;s k---雪荷载标准值;s0---基本雪压;w k---风荷载标准值;w0---基本风压;νcr---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α---坡度角;β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ψ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f---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ψq---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ξ---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ν---风荷载脉动影响系数;φz---结构振型系数;ζ---结构阻尼比.第3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第3.1.1条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针对建筑物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荷载问题而制定的规范,它规定了建筑物在不同情况下所承受的力量和重量,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以下是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一些解读。
首先,该规范明确了建筑物所需承受的各种荷载类型,包括永久荷载、临时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永久荷载是指长期存在于结构中的重力荷载,如建筑物自身重量和固定设备的重量等。
临时荷载是指具有瞬时性的荷载,如人员活动、设备维修和施工等荷载。
地震荷载是指建筑物在地震时所受到的水平力和垂直力。
根据规范中给出的荷载计算方法,工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建筑物所需承受的荷载大小。
其次,该规范还规定了荷载的作用位置和传递路径。
荷载可以作用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如墙体、柱子和屋顶等。
规范要求工程师在设计结构时考虑荷载的传递路径,确保荷载能够逐级传递至地基或其他承重部位,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规范还包含了荷载组合的计算方法。
不同类型的荷载会同时或单独作用在建筑物上,规范提供了荷载组合的方法,以确定建筑物在不同组合荷载下的承载能力。
这样可以确保建筑物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安全承受荷载。
规范还考虑了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使用情况,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要求。
例如,对于住宅建筑,规范规定了最大风荷载和最大地震荷载等。
而对于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规范则考虑了人员活动和设备使用等因素,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要求。
最后,规范还对结构荷载进行了安全系数的规定。
为了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结构安全性,规范对荷载进行了系数修正,以考虑设计和施工的不确定性。
这些系数包括荷载系数和材料抗力系数等,通过对荷载进行调整,工程师可以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总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建筑物所需承受的不同类型荷载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
只有遵循规范的要求,工程师才能够设计和建造出具有足够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建筑物。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设 甲类 防 乙类 分 丙类 类 丁类
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抗震次要建筑
2023/12/5
35
2.抗震设防措施
抗震措施:除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 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2023/12/5
9
2023/12/5
10
2023/12/5
11
2)群体风压体型系数
对建筑群,尤其是高层建筑群,当房屋 相互间距较近时,由于漩涡的相互干扰, 房屋某些部位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为 此,《高层规程》规定,当多栋或群集的 高层建筑相互间距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 互干扰的群体效应。一般可将单体建筑的
措
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
施
抗震措施。
丙类 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度的要求
丁类 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 不应降低
较小乙类建筑:工矿企业的变电所、空压站以及城市供水水源的泵房等。
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
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2023/12/5
32
3.“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 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
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结构按规定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第二阶段: 对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
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产生地面运 动,并通过房屋基础影响上部结构,使结 构产生的动态作用,这就是地震作用。地 震波会使房屋产生竖向振动和水平振动, 一般对房屋的破坏主要是由水平振动造成 的,因此设计中主要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只有震中附近的高烈度区或竖向振动会产 生严重后果时,才同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2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24
一、背景
二、主要内容
1.荷载种类和组合:对不同种类的荷载进行了分类,并提供了相应的组合方式。
荷载种类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地震作用等。
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荷载组合形式。
2.荷载计算方法:规范中详细规定了荷载计算的方法和要求。
通过对荷载的数量、分布和作用方式进行计算,确定在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大小和位置。
3.荷载标准值:规范中提供了各种荷载的标准值和设计要求。
这些标准值是基于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的,可以作为设计时的参考。
4.结构各组件的荷载计算:规范中要求对建筑结构中的各个组件进行荷载计算。
这些组件包括墙体、柱子、楼板等,通过荷载计算确定其在设计过程中的尺寸和材料。
5.地震作用计算:规范中提供了地震荷载计算的方法和要求,将地震作用考虑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
根据地震区划和结构性能等级,可以确定适用的地震荷载。
三、应用
该规范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
它规定了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荷载计算和设计要求,使得建筑结构能够充分承受外部荷载的作用,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不发生结构性破坏或失稳现象。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 50009一2023局部修订条文及条文阐明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2 荷载组合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旳设计值 S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旳组合:∑=++=ni Qik Ci Qi k Q Q Gk G S S S S 211ψγγγ (-1)式中 γG ——永久荷载旳分项系数,应按第 条采用;γQ i ——第 i 个可变荷载旳分项系数,其中 γQ1 为可变荷载 Q 1 旳分项系数,应按第 条采用;S Gk ——按永久荷载原则值G k 计算旳荷载效应值;S Q i k ——按可变荷载原则值Q i k 计算旳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 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 i ——可变荷载Q i 旳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各章旳规定采用; n ——参与组合旳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旳组合:∑=+=ni Qik Ci Qi Gk G S S S 1ψγγ (-2)注:1 基本组合中旳设计值仅合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旳状况。
2 当对S Q1k 无法明显判断时,逐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S Q1k ,选其中最不利旳荷载效应组合。
3 (取消此注)。
基本组合旳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永久荷载旳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构造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旳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旳组合,应取1.35;2)当其效应对构造有利时旳组合,应取1.0。
2. 可变荷载旳分项系数:—一般状况下应取1.4;—对原则值不不大于4kN/m2旳工业房屋楼面构造旳活荷载应取1.3。
3. 对构造旳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荷载旳分项系数应按有关旳构造设计规范旳规定采用。
4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旳原则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应按表4.1.1旳规定采用。
表4.1.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原则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注:1. 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合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或状况特殊时,应按实际状况采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规范仅对荷载作出规定。
第1.0.5条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第 1.0.6条建设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第2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1 术语第2.1.1条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第2.1.2条可变荷载va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在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第2.1.3条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第2.1.4条荷载代表值repr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第2.1.5条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第2.1.6条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第2.1.7条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第2.1.8条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这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第2.1.9条准永久值quasi-permane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第条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第条荷载效应load effect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第条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第条基本组合fundam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第条偶然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的组合.第条标准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条频遇组合frequ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条准永久组合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条等效均布荷载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下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其要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的均布荷载.第条从属面积tributary area从属面积是在计算梁柱构件时采用,它是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它应由楼板的零线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作适当简化.第条动力系数dynamic coeffcient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的最大动力效应与相应静力效应的比值.第条基本雪压reference snow pressure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第条基本风压reference wind pressure第条地面粗糙度terrain roughness风在到达结构以前吹越过2km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2.2 符号第2.2.0条G 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Q k---可变荷载的标准值;G 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 Q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S A---顺风向风荷载效应;S C---横风向风荷载效应;T---结构自振周期;H---结构顶部高度;B---结构迎风面宽度;R e---雷诺数;S t---斯脱罗哈数;s k---雪荷载标准值;s0---基本雪压;w k---风荷载标准值;w0---基本风压;νcr---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α---坡度角;β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ψ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f---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ψq---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ξ---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ν---风荷载脉动影响系数;φz---结构振型系数;ζ---结构阻尼比.第3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第3.1.1条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GB 50009-20123 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1.1 建筑结构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包括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等。
3 偶然荷载,包括爆炸力、撞击力等。
3.1.2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对不同荷载采用不同的代表值:1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2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3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 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
3.1.4 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采用。
3.1.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规定的荷载组合采用荷载的组合值或标准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1.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
可变荷载的频遇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3.2 荷载组合3.2.1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
3.2.2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Sd——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Rd——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国家标准,也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规范。
它主要用于指导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合理确定和应用荷载参数,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可靠。
以下是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详细介绍。
一般规定主要包括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荷载与构件的相关要求等内容。
这些一般规定为后续的具体荷载规定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前提条件。
荷载的种类和组合方面,主要规定了建筑荷载的分类和等级。
荷载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
永久荷载是指建筑物自身的重量以及与建筑物永久连接的设备、构件的重量等。
可变荷载是指建筑物使用阶段可能出现的荷载,如人员、设备、储存物品等。
在荷载组合方面,荷载的组合有多种情况,规范中给出了不同种类荷载组合的计算方法,以确保能够合理地考虑建筑物运行时各种荷载的影响。
荷载参数方面,规范中对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永久荷载涵盖了建筑物自身重量、使用负荷、设备、固定构件等参数,而可变荷载则涵盖了人员、设备、储存物品等参数。
规范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对不同的荷载参数提出了具体计算要求。
荷载的计算方面,规范中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要求。
通过考虑不同荷载组合、荷载系数和抗震设防状况等因素,规范提供了一套能够满足不同建筑物需求的计算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重要性,规范中还给出了特殊结构和特殊建筑物的荷载计算要求。
这些特殊规定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特点和安全需求。
总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指导建筑物设计、施工和使用的重要规范。
通过合理应用其中的荷载参数和计算方法,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守该规范,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注重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规范意识和技术水平,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整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 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1.1 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 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3 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注:自重是指材料自身重量产生的荷载(重力)。
3.1.2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 永久荷载标准值,对结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
对于自重变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如现场制作的保温材料、混凝土薄壁构件等),自重的标准值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状态,取上限值或下限值。
注:对常用材料和构件可参考本规范附录A采用。
3.1.4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中的规定采用。
3.1.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组合规定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作为代表值。
可变荷载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1.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频遇值、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
可变荷载频遇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频遇值系数。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3.2 荷载组合3.2.1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3.2.2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γoS≤R (3.2.2)式中γo——结构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建筑结构荷载要求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结构设计。
第 1.0.3条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规范仅对荷载作出规定。
第1.0.5条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第1.0.6条建设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第2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1 术语第2.1.1条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第2.1.2条可变荷载va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在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第2.1.3条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第2.1.4条荷载代表值repr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第2.1.5条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第2.1.6条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第2.1.7条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第2.1.8条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这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第2.1.9条准永久值quasi-permane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第2.1.10条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第2.1.11条荷载效应load effect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第2.1.12条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第2.1.13条基本组合fundam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第2.1.14条偶然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的组合.第2.1.15条标准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6条频遇组合frequ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7条准永久组合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第2.1.18条等效均布荷载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下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其要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的均布荷载.第2.1.19条从属面积tributary area从属面积是在计算梁柱构件时采用,它是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它应由楼板的零线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作适当简化.第2.1.20条动力系数dynamic coeffcient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的最大动力效应与相应静力效应的比值.第2.1.21条基本雪压reference snow pressure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第2.1.22条基本风压reference wind pressure风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的风速,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按公式(D.2.2-4)确定的风压.第2.1.23条地面粗糙度terrain roughness风在到达结构以前吹越过2km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2.2 符号第2.2.0条G 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Q k---可变荷载的标准值;G 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 Q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S A---顺风向风荷载效应;S C---横风向风荷载效应;T---结构自振周期;H---结构顶部高度;B---结构迎风面宽度;R e---雷诺数;S t---斯脱罗哈数;s k---雪荷载标准值;s0---基本雪压;w k---风荷载标准值;w0---基本风压;νcr---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α---坡度角;β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γ0---结构重要性系数;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ψ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f---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ψq---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ξ---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ν---风荷载脉动影响系数;φz---结构振型系数;ζ---结构阻尼比.第3章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第3.1.1条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确定建筑结构设计荷载的重要标准,它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主要规定了建筑物在不同工况下所承受的荷载类型以及荷载大小。
根据规范,建筑结构的荷载可以分为自重荷载、活荷载和附加荷载三类。
自重荷载是指建筑物所具有的重力荷载,包括结构本身的重量以及固定设备等。
活荷载是指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所承受的荷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
附加荷载是指除自重荷载和活荷载之外的其他荷载,如地震荷载、风荷载、温度荷载等。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了不同类型荷载的设计值。
设计值是指在设计和施工中所选取的荷载数值,它是根据规范中给出的相应荷载系数和荷载组合条件计算得出的。
荷载系数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类型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的,它反映了建筑物所承受荷载的大小和安全性要求。
荷载组合条件是指在不同工况下,各种类型荷载组合的方式和计算方法。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还规定了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的安全系数要求。
安全系数是指建筑物在设计使用寿命内能够承受荷载的能力与实际承受荷载之比,它反映了建筑物的安全性水平。
根据规范的要求,建筑物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1.5,这意味着建筑物在实际使用中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要大于设计值。
总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在设计使用寿命内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依据。
它规定了建筑物在不同工况下所承受荷载的类型和大小,规定了荷载的设计值和安全系数要求。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结构的过载和失稳问题,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遵守和实施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汇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汇总1.0.1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1.0.3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1.0.4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规范仅对有关荷载作出规定。
1.0.5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 年。
1.0.6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
2.1.1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2.1.2可变荷载variable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2.1.3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2.1.4荷载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2.1.5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6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2.1.7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2.1.8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应用: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是建筑 结构设计、施工 和使用过程中必 须遵循的规范对 于保证建筑结构 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目的: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制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 制定过程:专家论证、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等 修订周期:根据技术发展和实际需求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靠
施工图设计:根据结构设计 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结构详
图、节点大样等
施工实施:根据施工图设计 进行施工实施确保结构安全
可靠。
施工阶段:根据荷载规范进行结 构设计确保结构安全
荷载规范在施工中的作用:指导 施工人员正确施工避免错误操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验收阶段:按照荷载规范进行荷 载试验确保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定义: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是指对 建筑结构在设计、 施工和使用过程 中所承受的各种 荷载进行规定和 限制的规范。
作用: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是为了 保证建筑结构的 安全性、稳定性 和耐久性防止因 荷载过大导致结 构破坏或倒塌。
内容: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包括荷 载的分类、荷载 的标准值、荷载 的组合、荷载的 传递和分配等。
智能建筑: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将鼓励使用智能建筑技术如智能控制系统、 智能监控系统等。
汇报人:
国际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经验借鉴: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抗震、抗风等 自然灾害的防护经验
发展历程:从1978年《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发布至今经历了多次 修订和完善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 结构荷载规范将更加注重环保、 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建筑结构载荷规范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对于建筑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进行规定和标准化的技术文件。
载荷是指外界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各种力和荷载,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温度荷载等。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的制定,旨在确保建筑结构在使用寿命内能够安全、稳定、经济地承受和传递各种荷载。
一、垂直荷载规范建筑结构承受的垂直荷载包括自重、活载和附加荷载等。
自重是指建筑结构自身的重量,这是一个基本的垂直荷载。
活载是指建筑结构上的可变荷载,包括人员、家具、设备等。
附加荷载是指建筑结构所承受的临时荷载,如施工荷载等。
垂直荷载规范根据荷载的性质和作用方式,将其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种。
永久荷载是指持久性荷载,通常是建筑结构承载的自重和常驻设备的重量。
可变荷载是指变化性荷载,如活动荷载和临时荷载等。
垂直荷载规范中还规定了不同场所和结构的特殊要求。
例如,在住宅建筑中,规定了不同房间和楼层的荷载标准。
在公共建筑中,还规定了各种功能区的荷载标准。
此外,对于特殊结构如桥梁和塔楼等,还有相应的专门规范。
二、水平荷载规范建筑结构承受的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风荷载规范根据建筑结构的高度、形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了相应的风荷载标准。
地震荷载规范根据建筑结构所在地的地震烈度和结构的抗震性能等因素,规定了相应的地震荷载标准。
水平荷载规范还规定了建筑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设计要求。
例如,在抗风设计中,规定了建筑结构风振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在抗震设计中,规定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塑性变形能力等。
三、温度荷载规范温度荷载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应力。
建筑结构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内,由于温度变化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而产生荷载。
温度荷载规范根据结构的材料和尺寸等因素,确定了相应的温度荷载标准。
温度荷载规范还规定了建筑结构的温度设计要求。
例如,在大型桥梁设计中,规定了桥梁温度变形补偿和温度应力控制的要求。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载荷规范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和稳定承受各种荷载的重要标准。
文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文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建筑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规范,对建筑结构计算和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和意义。
一、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概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指规定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类载荷的性质、大小及作用条件的规范。
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分类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通常包含静态荷载规范和动态荷载规范两个方面。
1.静态荷载规范静态荷载指结构在恒定作用下的载荷,包括自重、雪载、风载、温度变形和沉降等。
静态荷载规范主要关注结构固有荷载和可变荷载两个方面。
(1)固有荷载固有荷载是指结构自身的重量和荷载,如混凝土、钢材等材料的重量、基础的重量等。
荷载规范对于不同的结构材料和用途有不同的规定。
(2)可变荷载可变荷载是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员活动、设备设施和储存物品等引起的荷载,如人员荷载、储存荷载等。
荷载规范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确定可变荷载的设计值。
2.动态荷载规范动态荷载是指结构在非恒定作用下的载荷,主要包括地震荷载、爆炸荷载和震动荷载等。
动态荷载规范主要关注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意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1.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明确了各类荷载的性质、大小和作用条件,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结构发生局部或整体的破坏。
2.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地震荷载规定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要求,通过科学的计算和设计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3.优化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制定是基于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结果,对结构的计算和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合理的应用荷载规范可以优化结构的设计方案,提高结构的性能和经济性。
四、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更新与发展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根据工程实践和科学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修订和更新的。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指用于确定建筑物结构设计时所需考虑的荷载标准和要求的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包括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两个方面,静态荷载是指结构在静止状态下所承受的荷载,主要包括自重荷载、活载和附加荷载;动态荷载是指结构在运动状态下所承受的荷载,主要包括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等。
一、自重荷载自重荷载是指建筑物各部分或构件本身的重量对结构产生的荷载。
建筑物的自重荷载应按照具体建筑物材料的密度和构件的尺寸计算得出,并根据荷载组合的要求施加在结构上。
二、活载活载是指建筑物中预计会变化的荷载。
活载一般分为人工活载和设备活载两种。
人工活载包括建筑物中的人员、家具、机械设备等产生的荷载;设备活载包括建筑物中的机电设备、管道等产生的荷载。
活载应根据不同建筑物功能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计算,并在设计时按照相应的荷载系数施加在结构上。
三、附加荷载附加荷载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临时荷载。
附加荷载包括施工阶段的荷载、雪荷载、温度荷载等。
施工阶段的荷载是指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由于施工活动引起的临时荷载,应按照具体施工活动的性质和要求进行计算和施加。
雪荷载是指建筑物上积雪所产生的荷载,应根据具体地区的积雪厚度和密度进行计算。
温度荷载是指建筑物在不同温度变化下产生的热胀冷缩的荷载,应根据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进行计算。
四、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所承受的地震力。
地震力的大小与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地震区域的地震烈度等因素有关。
地震荷载应按照国家地震规范的要求进行计算和施加,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时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
五、风荷载风荷载是指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所承受的荷载。
风荷载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形状、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
风荷载应根据特定地区和建筑物的风压系数进行计算和施加,以确保建筑物在强风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用于指导建筑物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需考虑的荷载标准和要求,根据不同的荷载类型和地区情况进行评估和计算,并在设计时按照相应的荷载系数施加在结构上,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荷载情况标准规范资料
民用建筑荷载标准值(自重):住宅办公楼旅馆医院标准值2.0 KN/m2食堂餐厅 2.5 KN/m2礼堂剧场影院 3.0 KN/m2商店车站3.5 KN/m2健身房舞厅 4.0 KN/m2书房储藏室 5.0 KN/m2KN是千牛kg是千克。
1KN=1000N,1Kg=9.81N。
纠正以下kn指节(用于航海).在物理中牛顿(Newton,符号为N)是力的公制单位。
它是以发现经典力学的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命名。
般住宅就用两种级别规格的板就可以了,就是所说的一级板和二级板,一级板就是说可以承受的活荷载是1KN/M2,二级板,可以承受的活荷载是2KN/M2,西南地区已经规定了最小为四级板,即可以承受活荷载是4KN/M2。
商品楼一般是10CM的厚度,200KG/M3的承重设计,280KG/M3的安全系数还是有的,但是实际上可以承重多少就不知道了,至少我们没有听说过谁家来了10多个客人把楼板踩塌的新闻。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东西放上去不塌,不代表楼板就可以承受这种重量,长期承受超过楼板负载的重量肯定会导致楼板开裂变形的。
另外每平方米200公斤的承重是平均承重不是一点上的承重能力,不然的话一个50KG的人单脚站立的话就该把楼板踩踏了,按照我的理解这应该是一个空间内每方米都承受200KG的重量后中心点所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
如果有比较沉重的东西,比如说浴缸、大书柜什么的只要靠承重墙摆放还是比较安全的。
PS:以上纯属个人理解,非专业一般情况下住宅楼板板厚最小取100mm(视楼板跨度大小有可能取更厚,一般楼板板厚是取 1/40 的楼板跨度)。
除阳台,卫生间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50 KG/m^2。
其他房间的楼面布活活荷载标准值均为200KG/m^2。
活荷载设计值=1.4x活荷载标准值所指荷载为均布荷载。
注意均布二字牛顿是一个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它是由kg•m•s−2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在建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法规和标准之一,它规定了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要承受的各种荷载。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能够安全可靠地承受各种外部力的作用,包括自重、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
首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会规定建筑物的自重荷载。
自重荷载是指建筑物本身的重量及其构件(如墙体、梁柱、楼板等)的重量所产生的荷载。
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自重,以确保其在重力作用下不会产生变形或破坏。
其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还规定了建筑物所能承受的活载荷载。
活载荷载包括建筑物中的人员、家具、设备、雨水、积雪等非固定负荷。
规范会给出不同房间和部位的活载荷载标准,以确保建筑结构能够承受这些活载荷载而不会发生失稳或损坏。
第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也包括了风荷载规范。
风荷载是指建筑物所承受的风力作用及其产生的荷载。
规范会以地理位置、建筑高度、形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为基础,给出建筑物所需承载的最大风荷载,并规定相应的抗风设计要求和参数。
此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还包括了地震荷载规范。
地震荷载是指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荷载。
规范会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和设计地震水平,确定建筑物必须承受的地震荷载,并提供相应的设计要求和防震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最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还会考虑其他荷载,如温度荷载、雪荷载、脆性冻融荷载等。
这些荷载会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规范会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和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安全运行。
总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可靠运行。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遵守规范的要求,对各种荷载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建筑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也要遵守规范的规定,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建筑物能够始终在规定的荷载范围内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汇总1.0.1 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1.0.3 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1.0.4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规范仅对有关荷载作出规定。
1.0.5 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 年。
1.0.6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
2.1.1 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2.1.2 可变荷载variable 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2.1.3 偶然荷载accidental 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2.1.4 荷载代表值representative values of a load 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2.1.5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 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6 标准值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 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2.1.7 组合值combination 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2.1.8 频遇值frequent 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2.1.9 准永久值quasi-permanent value 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2.1.10 荷载设计值design value of a load 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2.1.11 荷载效应load effect 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
2.1.12 荷载组合load combination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同时出现的各种荷载设计值的规定。
2.1.13 基本组合fundamental combinatio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
2.1.14 偶然组合accidental combinatio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的组合。
2.1.15 标准组合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6 频遇组合frequent combination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7 准永久组合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8 等效均布荷载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 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不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其在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荷载。
2.1.19 从属面积tributary area从属面积是在计算梁柱构件时采用,它是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它应由楼板的剪力零线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作适当简化。
2.1.20 动力系数dynamic coefficient 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的最大动力效应与相应的静力效应的比值。
2.1.21 基本雪压reference snow pressure雪荷载的基准压力, 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年一遇最大值确定。
2.1.22 基本风压reference wind pressure风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 高度处10min 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 经概率统计得出50 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的风速,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按公式(D.2.2-4) 确定的风压。
2.1.23 地面粗糙度terrain roughness风在到达结构物以前吹越过2km 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的等级。
G—永久荷载的标准值;Q k —可变荷载的标准值;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 o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S A —顺风向风荷载效应;9—横风向风荷载效应;T—结构自振周期;H—结构顶部高度;B—结构迎风面宽度;Re-雷诺数;St —斯脱罗哈数;S —雪荷载标准值;S o —基本雪压;3 k—风荷载标准值;3 0—基本风压;U cr —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a —坡度角;卩z —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卩gz —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Y0—结构重要性系数;Y 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Y Q—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2 c—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2 f —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2 q—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口 r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1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1 s —风荷载体型系数;& —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E —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 v —风荷载脉动影响系数;■'—结构振型系数;S —结构阻尼比。
3.1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1.1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3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注:自重是指材料自身重量产生的荷载 (重力)。
3.1.2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永久荷载标准值,对结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 算确定。
对于自重变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如现场制作的保温材料、混凝土薄壁构件等),自重 的标准值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状态,取上限值或下限值。
注:对常用材料和构件可参考本规范附录 A 采用。
3.1.4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中的规定采用。
3.1.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设计时, 对可变荷载应按组 合规定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作为代表值。
可变荷载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频遇值、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 载的 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
可变荷载频遇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频遇值系数。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3.2.1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 (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3.2.2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 (效应)组 合,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工式中丫 0—结构重要性系数; S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F —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S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323-1}式中Y 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第 3.2.5条米用;Y Qi —第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应按第3.2.5 条米用;3.2.3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ik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i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W ci —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各章的规定采用;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JH1&二旳”肚牛工治陀再卯(323*2)注:1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当对Sik无法明显判断时,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Sik ,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3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荷载。
324对于一般排架、框架结构,基本组合可采用简化规则,并应按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W皿(3-2,4)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仍按公式(323-2)式采用。
3.2.5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 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 1.35 ;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 1.3。
注: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按建筑结构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3.2.6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各种情况下荷载效应的设计值公式,可由有关规范另行规定。
3.2.7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应按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S< C (3.2.7 )式中C—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例如变形、裂缝、振幅、加速度、应力等的限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3.2.8对于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按下式采用:S = $世* “的:+工学(328)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3.2.9对于频遇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按下式采用:3 =儿it + Pfi 屜x式中W f1 —可变荷载Q1的频遇值系数,应按各章的规定米用;W qi —可变荷载Qi的准永久值系数,应按各章的规定采用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