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霍乱监测方案试行

合集下载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霍乱作为一种传染病,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控制和预防霍乱的传播,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霍乱监测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提高疾病预警能力,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霍乱爆发的情况。

一、监测策略为了全面了解霍乱疫情的动态变化,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霍乱监测网点的建立。

这些监测网点覆盖了各个地区,包括城市、农村和边远地区。

监测网点负责对疑似霍乱病例进行实时监测和报告,并向上级部门反馈疫情信息。

同时,还建立了霍乱病例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时必须及时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二、疫情监测在霍乱病例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各个地区还进行了疫情监测工作。

通过对疫情的动态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疫情的变化趋势,并对可能爆发的霍乱疫情进行预测。

这样可以为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阻止疫情蔓延。

三、疫苗供应和接种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疫苗供应和接种系统。

在监测到疫情爆发的时候,及时调集足够的疫苗供应,并按照预定计划,对疫情高发地区进行疫苗的紧急接种。

这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霍乱病例的发生。

四、卫生教育和宣传除了对霍乱进行监测和控制外,全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卫生教育和宣传活动。

宣传旨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引导人们养成勤洗手、饮用安全水源、保持环境清洁等良好卫生习惯。

同时,还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霍乱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保障人们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五、国内外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了国内各级卫生部门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通过信息交流和技术支持,吸取国际上先进的霍乱防控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的防控能力。

同时,还加强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形成合力,共同应对霍乱疫情。

六、全员参与霍乱监测方案的实施需要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

不仅仅是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整个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共同抗击霍乱。

公民应积极主动参与卫生宣传和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霍乱弧菌国标标准方法

霍乱弧菌国标标准方法

霍乱弧菌国标标准方法
霍乱弧菌是一种引起霍乱的弧菌属细菌。

为了有效防控霍乱疫情,国家制定了
相关的标准方法来监测和检测霍乱弧菌的存在和潜在威胁。

以下是关于霍乱弧菌国标标准方法的介绍。

霍乱弧菌国标标准方法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和结果解读三个方面。

1. 样品采集:根据国家标准方法,样品的采集需要遵循严格的卫生规范。

一般
来说,水样、食物样品和环境表面样品是常见的采集对象。

采集时需要使用无菌容器,避免样品污染。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和采样点,确保能够准确反映被测对象的情况。

2. 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是判定霍乱弧菌是否存在的重要环节。

通常采用培
养法进行分析,包括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温度和时间等。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其他细菌的污染,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也可以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检测方法进行快速和准确的分析。

3. 结果解读:根据国家标准方法,对于从采集到的样品中检出霍乱弧菌的,应
根据相应的标准或参考值来进行解读。

结果解读需要根据实验室分析的结果,结合相关的卫生标准来判断是否存在风险,以及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霍乱弧菌国标标准方法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检测霍乱疫情的重要手段。

准确采集样品、实验室分析和结果解读是该方法的关键步骤。

通过执行国家标准方法,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霍乱弧菌的传播,从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霍乱调查处置应急预案及流程

霍乱调查处置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霍乱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霍乱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2. 保障疫情控制、救治、预防工作的有序进行。

3. 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影响。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在霍乱疫情发生、发展和处置过程中,组织开展的调查、处置、救治和预防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指挥部预案指挥部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主要职责是:(1)统一领导和指挥霍乱疫情应急处置工作;(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处置行动;(3)决定应急处置工作的重大决策。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1)组织开展霍乱疫情的调查、监测和评估;(2)制定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方案;(3)组织开展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预防工作;(4)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5)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和追踪观察。

3.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负责:(1)对疑似病例进行临床诊断和隔离治疗;(2)对确诊病例进行救治和隔离;(3)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霍乱的诊疗水平。

4. 相关部门相关部门负责:(1)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疫情调查、监测、救治和预防工作;(2)负责物资保障、交通管制、环境整治等工作;(3)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霍乱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报告(1)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按照规定程序报告;(2)报告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诊断结果等;(3)接到报告后,相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核实疫情,并报告预案指挥部。

2. 疫情调查(1)预案指挥部根据疫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疫情调查;(2)调查内容包括: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接触史、生活环境、水源等;(3)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检测,确诊后立即报告。

2024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2024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2024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注:这个问题是一个虚构的情景,所以下面的回答是对2024年的虚构预测。

2024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二)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疫情防控技术不断发展。

根据2024年霍乱疫情爆发的情景,我们提出了一套完善的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预警系统、替代性医疗手段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引言: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命性。

为了处理未来可能发生的霍乱疫情,采取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2024年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一、预警系统:为了提前发现霍乱疫情,我们将建立一套有效的预警系统。

1. 数据监测和分析: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监测人口流动、水质、疾病指标等数据,识别出潜在的疫情风险因素。

2. 快速反应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快速响应。

建立一个可迅速调动资源和人员的机制,确保在疫情爆发后立即采取行动。

3. 宣传和教育:通过广告、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传递或更新相关信息。

二、替代性医疗手段:1. 远程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远程医疗平台,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和诊断服务。

这将减少医院的负荷,防止交叉感染。

2.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利用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现对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

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自动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1. 移动应用:开发一款移动应用程序,提供疫情的实时数据更新和防控指南。

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获取当前区域的疫情信息,接收重要通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大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大量的病例数据和疫情趋势,可以及时发现并预测可能的疫情风险区域,以便启动相应的防控措施。

3. 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疫情数据的透明和安全性。

区块链可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追溯性,减少信息篡改和造假。

结论:根据2024年霍乱疫情发生的情景,我们提出了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霍乱疫情现场调查处理方案

霍乱疫情现场调查处理方案

霍乱疫情现场调查处理方案霍乱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我xx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为规范霍乱疫情现场调查处理工作,提高霍乱疫情调查处理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迅速查明爆发的原因,采取紧急措施,控制爆发,防止疫情蔓延。

二、疫情报告霍乱是我国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控机构报告;同时,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登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http://218.247.198.113/或http://202.106.123.35/)”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控机构。

三、调查处理(一)工具准备个案调查表或一览表,工具书(如霍乱防治手册等),采样工具(拭子、吸管、试管、水样瓶、食品采样袋、油性笔等),采样登记表,个人防护用品(医用工作服、帽、隔离衣、口罩、乳胶手套、长筒橡胶鞋等),常用消毒剂(漂精片、碘伏等),常用预防治疗药物(氟哌酸、强力霉素等),开展工作用的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照相机等)。

(二)病例的调查处理1.个案调查按“霍乱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附表1)详细收集病例的个案资料,主要包括:病例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班级或宿舍、发病日期、临床表现等;病前5 天食物史(附表2),可疑食物来源,加工处理和食用方法(附表3)。

是否参加聚餐,聚餐地点和食物;病前5天外出史;吐泻的地点及处理方法,污染衣物等的丢弃地点;既往健康史、服药史(是否胃酸缺乏、服抗酸剂)等。

2.样品采集(1)水样便采1-3ml,成形便采指甲大小。

肛拭将拭子插入直肠内3-5cm 处,旋转一周(必须看到有粪便粘附)。

呕吐物:1-3ml。

(2)采得的标本应立即接种于培养基。

不能立即检查的,要放入碱性蛋白胨水或文腊二氏保存液或插入Cary-Blair 二氏半固体保存培养基中,常温送检。

霍乱应急预案附则

霍乱应急预案附则

一、适用范围本附则适用于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霍乱疫情发生、发展、处置过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的霍乱应急预案。

二、预案启动条件1. 确认霍乱疫情发生后,病例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可能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2. 霍乱疫情可能引发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3. 霍乱疫情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预案实施步骤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霍乱疫情的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报告疑似病例。

(2)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对疑似霍乱病例及时报告。

2. 疫情调查与控制(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来源、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

(2)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包括消毒、隔离、封锁等。

3. 应急物资保障(1)各级政府要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包括药品、防护用品、消毒剂等。

(2)根据疫情发展,及时调拨应急物资,确保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4.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加强舆论引导,正确引导公众科学防治,消除恐慌情绪。

5. 社会动员与支持(1)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等。

(2)鼓励社会各界捐赠物资、资金,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6. 疫情评估与总结(1)对疫情处置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四、附则1. 本附则由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解释。

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本附则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霍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 在霍乱疫情应急处置过程中,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4. 本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试行)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试行)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试行〕一、概述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涉及范围广为特征,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也将其列为检疫传染病。

我国从1961年第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开始便受到涉及,除西藏无病例报告外,其余各省〔市、区〕均有疫情发生。

1993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也相继发生O139霍乱的局部爆发与流行。

随后出现了多菌群〔型〕混合流行的局面。

霍乱弧菌经水和食物传播,流行规律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引起霍乱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依然存在。

沿海水域、河口和内陆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是霍乱弧菌的自然生境,在自然水体中霍乱弧菌依附浮游生物生存,监测研究发现霍乱的爆发流行与气候和水温、浮游生物的繁殖有高度的关联。

在我国这些水域同时也分布着海水、淡水产品〔本方案统称为水产品〕养殖基地。

霍乱病人粪便常污染人群生活邻近水体。

这些水体中以及水产品携带的产毒霍乱弧菌在人群霍乱的发生和传播中发挥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霍乱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新病例、识别爆发、确定传染源,同时进一步了解霍乱弧菌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变化以及环境水体和食品污染与流行的关系,掌握霍乱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特制订本方案。

二、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霍乱病例,掌握疫情动态,早期识别爆发疫情,分析流行因素;2、掌握我国霍乱菌株的型别、分布、毒力、耐药性变化情况,监测菌型变迁与流行的关联性;3、了解霍乱弧菌在我国水体中存在和动态变化情况、以及与沿海和内陆霍乱流行的关系。

三、监测定义1、腹泻病例指每日排便三次或以上,且具有大便性状异常的病例。

2、疑似病例具有以下三项之一者:〔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病例。

霍乱防制工作方案

霍乱防制工作方案

霍乱防制工作方案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消化道传染病,传播迅速,致死率较高。

为了控制霍乱的传播,需要制定严密的防制工作方案。

以下是一份针对霍乱的综合工作方案,以确保对疫情的迅速应对和有效控制。

一、疫情监测与报告体系1. 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包括监测霍乱的病例数量、分布情况、传播途径等重要信息。

2. 加强与相关卫生机构和实验室合作,及时收集和交换疫情信息。

3. 建立疫情报告机制,手段包括电话、短信、网络等多途径报告疫情,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流通。

4. 建立与其他地区、国家的疫情交流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分享经验和技术,加强合作与协调。

二、公众教育与宣传1. 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公众教育计划,包括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途径向公众传达霍乱防治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

2. 制作并广泛传播霍乱预防知识的宣传材料,包括海报、宣传册、视频等。

3. 举办公众培训班,包括培训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净水设备,保持个人卫生等。

4. 打造网络宣传平台,强化信息共享和互动,回应公众关切和质疑。

三、环境卫生管理1. 加强对饮用水的监测和管理,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性和消毒工作的持续进行。

2. 加强对医疗机构、学校、公共场所等的环境卫生监管,确保卫生条件良好,消毒工作到位。

3. 加强对食品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4. 加强对霍乱病例的病房隔离和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疫情扩散。

四、社会动员与行动计划1. 制定并落实相关的行动计划,包括确诊病例的隔离和治疗、密切观察的人员的隔离措施等。

2. 加强社会动员,组织志愿者参与霍乱防治工作,包括协助宣传、调查病例、救助患者等。

3. 加强对霍乱疫苗的研发和推广,通过广泛的接种活动来预防病例的发生。

4. 加强对患者家庭的扶助,包括提供治疗费用、精神支持等。

五、国际合作与援助1. 建立与霍乱疫区国家的合作和援助机制,包括技术交流、医疗队派遣、物资支持等。

2020年霍乱源监测实施方案

2020年霍乱源监测实施方案

2014年霍乱源监测实施方案2020年霍乱源监测实施方案为了巩固我县连续十多年无霍乱疫情防治结果,强化预防为主的防治计谋,到达早期发明疫情,减少发病、不死亡、杜绝二代病例和食源性发作疫情的防治目的,严防霍乱传入性疫情产生,根据四川省疾控中心2020年指令性工作计划及四川省霍乱源监测点的要求和《凉山州2020年霍乱源监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2020年霍乱源监测实施方案》,请各医疗单元根据认真构造实行,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并定时上报监测效果。

一、监测目的1.点人群康健带菌环境观察;2.明霍乱源传入的高伤害人群和传入渠道;3.早发明和控制霍乱疫情,落实“早、小、严、实”的防治原则,进一步降低和控制霍乱产生和盛行,将霍乱盛行控制在最小范畴。

4.我州霍乱防治计谋的订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对象1.泻病人:所有腹泻门诊具有腹泻病史的就诊病人;2.点人群:流动生齿会合的打工场合、重点工程建设工地、饮食、旅游行业办事职员、城乡出租房暂住生齿;3.活饮用水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水源(江河水、井水、塘水、泉水、沟水等);4.级以上医院排污口5.市污水排污口6.型娱乐场所和交通要道公共厕所;7.来海产品;8.食制品、凉菜及散装饮料。

三、监测时间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四、监测任务1.泻病人的监测所有前往各级医疗机构腹泻门诊就诊的有腹泻病史的病人。

***100人(按照要求,以乡为单位,每乡监测期间每月上报病例不少于1人,县医院为全部腹泻门诊病人)。

2.市流动人口、餐饮、娱乐、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城乡暂住生齿等重点人群。

全县监测人数不少于200人。

对农家乐和烧烤饮食加工人员监测数不少于200人。

(由县疾控食品卫生科完成)3.源监测选择城市自来水和重点地区内的生存饮用水水源,每月定期监测2次。

水源的选择细致多样性,除自来水外,选择肯定数目江河水、塘水、溪水、泉水、沟水等为监测工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等4种传染病监测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等4种传染病监测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等4种传染病监测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5.19•【文号】卫办疾控[2006]93号•【施行日期】2006.05.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等4种传染病监测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2006]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加强我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针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风病等4种传染病的常规监测,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全国麻风病监测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六年五月十九日附件1: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为进一步落实《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更好地发挥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监测系统的作用,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2.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4.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一)监测病例定义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

1. 简介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疾病,其特点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

为了及时发现和迅速应对霍乱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制定全国霍乱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全国霍乱监测方案的目的、内容和执行流程,以提高全国范围内对霍乱疫情的掌握和应对能力。

2. 目的全国霍乱监测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全面、实时、有效的霍乱疫情监测体系,以及快速响应和应对霍乱疫情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 确保对霍乱病例的及时报告、收集和分析,及时预警和监测疫情动态; - 加强霍乱疫情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提高对霍乱疫情的风险评估和预测能力,科学制定应对措施; - 促进各级卫生部门和相关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形成合力应对霍乱疫情。

3. 内容全国霍乱监测方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3.1 霍乱病例报告和监测点建设为了确保及时获得霍乱疫情信息,各地要建立健全的霍乱病例报告和监测点体系。

具体要求包括: - 严格规定诊断标准和报告要求,明确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职责; - 建立完善的报告机制,确保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在各级卫生机构和重点场所设立霍乱监测点,定期收集样本进行检测; - 建立信息系统,实现病例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共享。

3.2 霍乱疫情监测和评估为了全面了解霍乱的传播状况和趋势,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疫情监测和评估工作。

具体要求包括: - 对病例的发病情况、地理分布、年龄性别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监测霍乱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途径的变化;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全国霍乱疫情监测系统; - 建立评估模型,对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风险进行预测。

3.3 霍乱疫情应急响应一旦发现霍乱疫情,各级卫生部门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采取措施控制病情扩散,保障公众安全和卫生。

具体要求包括: - 迅速组织专家团队,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析; - 启动紧急病例追踪,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和观察; - 加强卫生宣教,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行为; - 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通气、治疗资源的调配。

霍乱监测与防控ppt课件

霍乱监测与防控ppt课件

亚洲国家2011年霍乱疫情
•亚洲15 个国家共报告38298例病例,占全球报告病例数的6%.也门(31789 例)、阿富汗(3733例)、伊朗(1187例)报告病例居前三位
我国霍乱发病和暴发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甲鱼等水产品 聚餐 在外就餐
污染原因 未煮透,生熟交叉污染
风险 +++
农村地区丧宴自加工不卫生
经常性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腹泻病门诊(感染性疾病科) 疫情监测与报告 流动人口的管理 农村群体性聚餐卫生管理 防治能力建设(队伍、技术、设备等) 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安全 霍乱疫苗预防 专项监测
预防接种是有效防控霍乱疫情的特异性措施。
口服霍乱疫苗:一类是灭活菌体加霍乱毒素B亚 单位,另一类仅含灭活菌体。
控制措施
隔离治疗点消毒工作
病人吐泻物、垃圾、废物必须严格消毒, 病人使用过的衣物、被褥等要进行消毒或曝晒, 食品及餐具应消毒或煮沸,严禁喝生水,生活用 水加氯消毒,病区所有污水必须消毒后方能排放
接到霍乱疫情或疑似疫情报告后 应进行的处理工作
核实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调查或暴发调查) 采取防治措施:
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注意:要遵循边调查,边处理的原则 到达现场后,根据当时掌握的信息就要采取措施
霍乱的流行病学调查
疫区基本资料的收集
1、自然地理、水系分布、卫生设施、交通情况及 各种主要气象资料等

个案调查的主要内容
对每一个病例或带菌者填写流行病学个 案调查表(详见《霍乱防治手册》P117)
对疫点、疫区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及时开 展病原检索工作
画出病例(或带菌者)分布的简要地图, 标出病人和带菌者的地址(发病地点)、发 病日期、附近水源和交通等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1. 引言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严重的病情。

为了及时控制和防止霍乱的传播,全国范围内的监测和报告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全国霍乱监测的方案,旨在建立一个高效、准确的监测系统,以协助政府及时响应和采取措施,保护公众健康。

2. 监测目标和指标2.1 监测目标监测目标是及时发现和报告霍乱病例,了解疫情动态,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相关干预措施。

2.2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霍乱病例总数:按地区、年龄、性别等统计病例数量。

- 霍乱发病率:计算每年每10万人口中发病的霍乱病例数量。

- 霍乱死亡率:计算每年每10万人口中因霍乱而导致的死亡数量。

- 霍乱疫情分布:按时间和地理位置展示霍乱疫情分布情况,包括疫点、疫区等。

- 霍乱病原学检测:对疑似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霍乱弧菌阳性结果。

3. 监测方法和程序3.1 监测方法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 病例报告:医疗机构应及时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疑似和确诊的霍乱病例。

- 实验室检测:对于疑似病例,要采集相应标本进行霍乱病原学检测,以确认诊断。

- 数据收集和录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负责将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录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数据分析和报告: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向上级机构和公众发布疫情报告。

3.2 监测程序监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疫情监测计划制定: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根据国家相关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的霍乱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目标和指标。

2.监测网络建设: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霍乱监测系统,确保各级医疗机构的数据可以实时上传和共享。

3. 疫情报告和发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进行疫情报告,并及时向上级机构和公众发布疫情动态。

4. 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收集到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疫情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肠道传染病是影响我镇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多年来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的高速运转,人口密度大、居住和生活条件拥挤,人流物流频繁等因素的存在,有利于肠道传染病传染源和病原体的扩散。

本方案旨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宝塔镇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监测和防制工作网络及运行机制,科学监测,及时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为我镇社会经济建设和居民生命健康服务。

一、病种界定本方案中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以下法定传染病:1。

霍乱;2。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3. 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戊肝);4.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5。

伤寒和副伤寒;6.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7。

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以外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以下简称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二、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3。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4. 《全国伤寒副伤寒监测方案》5。

《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三、目标1。

早期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例,识别和预警可能的暴发,掌握疫情动态和流行因素;2. 建立健全腹泻病例监测报告网络,提高监测报告质量;3. 建立健全腹泻病原体检测网络,提高病原微生物实验检测水平;4. 掌握霍乱菌株的型别、毒力和耐药性,了解霍乱弧菌在水体、中存在和动态,明确菌型变迁与流行关系;5。

动态监测伤寒副伤寒、菌痢的病原变异、菌株耐药性的变迁情况;6。

建立良好的、适合各级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常规化运行机制;7. 建立一支锻炼有素、反应迅速的肠道传染病防控队伍,完善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贮备。

四、实施原则依法实施;政府主导;综合防治。

五、工作任务(一)疫情监测1。

网络疫情监测1。

1 监测网络组成疫情监测网络包括常规国家疫情网络、肠道门诊监测网络及发热门诊监测网络。

霍乱监测实施方案

霍乱监测实施方案

霍乱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饮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

霍乱疫情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霍乱疫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目标。

1. 及时发现和报告霍乱疫情的发生情况;2. 分析疫情的传播规律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 监测疫情的变化,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三、监测内容。

1. 监测地点,重点监测人口密集地区、易发生霍乱疫情的地区和疫情高发区;2. 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包括居民、流动人口、职业暴露人群等;3. 监测指标,监测指标主要包括病例报告、病原学监测、病毒基因测序、环境监测等。

四、监测方法。

1. 病例报告,建立完善的病例报告制度,对疑似病例进行实时报告和登记;2. 病原学监测,对疫情高发地区和易发生疫情的地区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发现病原菌的变异和毒力变化;3. 病毒基因测序,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病毒的变异情况,为疫苗研发和防控策略调整提供参考;4. 环境监测,对饮用水源、食品加工场所、医疗机构等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五、监测措施。

1. 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实现疫情监测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2. 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设备的精准度;3. 加强监测宣传教育,加大对公众的监测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霍乱监测工作的重视和参与度。

六、监测评估。

1. 定期评估监测工作的效果和成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2. 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 不断完善监测方案,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七、总结。

霍乱监测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卫生部门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霍乱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技术支持体系,加强监测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疫情的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

霍乱源监测实施方案

霍乱源监测实施方案

霍乱源监测实施方案
一、背景
霍乱是由弧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用被此细
菌污染的水源引起。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霍乱每年导致50万-100
万人死亡,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针对霍乱的防控工作中,源头
监测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以尽早发现水源、食品或环境中存在的这
种细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二、实施方案
1、监测对象
本方案主要针对公共饮用水源、饮食水源、以霍乱患者污染带
菌的环境、物品等水源。

2、监测内容
(1)采集样品:按规定采集源头、水质标准的污水和处理后的
水样,样品应经过空气消毒处理,采样时间和方法应有明确的规定。

(2)实验室检测:样品送至专业指定实验室检测,检测内容包
括灭活状态、感染性菌量等,监测结果应不低于水平限,同时应保
证检测可靠性。

3、监测频次
(1)饮水水源:每日监测,如有发现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2)饮食水源:每周监测一次。

(3)环境、物品等:随时监测。

4、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当包括监测内容、检测方法、结果分析和处理措施,并通过正式渠道向相关部门报告。

5、处理措施
一旦发现有霍乱菌出现,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细菌的灭活和去除,同时对环境、物品等进行消毒和清洗。

三、总结
源头监测是预防霍乱疫情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加强对监测内容
和频率等方面的把握,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及时公告和处理措施的落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霍乱疫情。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为预防和控制霍乱的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霍乱疫情造成的危害,控制其蔓延,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徐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国霍乱监测方案(试行)》和《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1、医院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霍乱防治领导小组,负责霍乱病人的医疗救治,并做好病人隔离、院内消毒、疫(病)情报告等工作。

成立相应的应急处置专家小组:⑴医疗救护专家小组。

主要由传染(感染)科、内科、儿科、急诊科等专科的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和完善医疗救治方案,参与病人的医疗救治。

⑵预防控制专家小组。

由流行病学、消杀和卫生监督等专业人员组成,参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

⑶检测技术专家小组。

由病原学等方面检验专家组成,负责病原学、血清学样本的采集、运送、检测及结果的判定。

2、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协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个案调查。

3、感染性疾病科或肠道门诊负责完成门诊和住院腹泻病人的登记、样本采集、检索和报告。

预案启动条件在霍乱流行季节(5-10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启动预案。

1.以省为单位每年出现的首发病例。

2.以市为单位每年出现的1例以上的暴发点时。

二.流行范围1.流行范围波及2个或多个县的称为大范围暴发流行。

2.范围仅局限于数个乡(镇)的称为局部暴发流行。

3.范围仅局限于个别自然村的称为点状暴发流行。

三..诊断标准2.疑似病例: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的首发病人,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居室或护理),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可作为疑似病人报告。

四..疫情报告1.门诊医生在流行季节发现有霍乱典型症状时,应随时报告感染办,感染办立即报告宛城区卫生防疫站。

2.宛城区卫生防疫站在接到报告后随时对有可能出现霍乱暴发流行或突发疫情进行调查、迅速查明暴发原因和传播特征并作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试行)一、概述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也将其列为检疫传染病。

我国从1961年第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开始便受到波及,除西藏无病例报告外,其余各省(市、区)均有疫情发生。

1993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也相继发生O139霍乱的局部暴发与流行。

随后出现了多菌群(型)混合流行的局面。

霍乱弧菌经水和食物传播,流行规律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引起霍乱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依然存在。

沿海水域、河口和内陆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是霍乱弧菌的自然生境,在自然水体中霍乱弧菌依附浮游生物生存,监测研究发现霍乱的暴发流行与气候和水温、浮游生物的繁殖有高度的关联。

在我国这些水域同时也分布着海水、淡水产品(本方案统称为水产品)养殖基地。

霍乱病人粪便常污染人群生活邻近水体。

这些水体中以及水产品携带的产毒霍乱弧菌在人群霍乱的发生和传播中发挥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霍乱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新病例、识别暴发、确定传染源,同时进一步了解霍乱弧菌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变化以及环境水体和食品污染与流行的关系,掌握霍乱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特制订本方案。

二、监测目的1、及时发现霍乱病例,掌握疫情动态,早期识别暴发疫情,分析流行因素;2、掌握我国霍乱菌株的型别、分布、毒力、耐药性变化情况,监测菌型变迁与流行的关联性;3、了解霍乱弧菌在我国水体中存在和动态变化情况、以及与沿海和内陆霍乱流行的关系。

三、监测定义1、腹泻病例指每日排便三次或以上,且具有大便性状异常的病例。

2、疑似病例具有下列三项之一者:(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病例。

(2)霍乱流行期间,与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有密切接触史,并发生泻吐症状者。

(3)出现无痛性腹泻或伴有呕吐,且粪便或呕吐物霍乱弧菌快速辅助诊断检测试验阳性的病例。

3、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三项之一者均可视为临床诊断病例:(1)疑似病例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者;(2)疑似病例的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菌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者;(3)在一起确认的霍乱暴发疫情中,具有直接暴露史且在同一潜伏期内出现无痛性腹泻或伴呕吐症状者。

4、实验室确诊病例(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样品培养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者。

(2)在疫源检索中,粪便或肛拭子样品检出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6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5、带菌者指无腹泻或呕吐等临床症状,但粪便中检出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

6、临床分型(1)轻型:仅有腹泻症状,极少伴呕吐,大便一天少于10次,大便性状为软便、稀便或黄水样便,个别患者粪便带粘液或血,皮肤弹性正常或略差,大多数患者能照常进食及起床活动,脉搏、血压、尿量均正常。

(2)中型:腹泻次数一日10~20次,精神表现淡漠,有音哑,皮肤干而缺乏弹性,眼窝下陷,有肌肉痉挛,脉搏细速,血压(收缩压)儿童<(70mmHg),成人12~(90~70mmHg),尿量每日<400mL,脱水程度相当体重儿童为5%~10%,成人为4%~8%。

(3)重型:腹泻次数一日20次以上,极度烦躁甚至昏迷,皮肤弹性消失,眼窝深凹,明显发绀,严重肌肉痉挛,脉搏微弱而速,甚或无脉,血压(收缩压)儿童<(50mmHg),成人<(70mmHg)或测不到等循环衰竭的表现,尿量每日<50mL或无尿,脱水程度儿童相当于体重10%以上,成人8%以上。

(4)中毒型(干性霍乱):为一较罕见类型,起病后迅速进入休克状态,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

四、全国常规监测(一)疫情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霍乱确诊病例后,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疫情,并向相应单位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确诊病例必须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和报告。

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辖区内霍乱病例报告后,立即对病例(和带菌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见附表1),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监测信息反馈”上传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5-10月霍乱流行季节,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周三前将上周霍乱疫情监测情况(见附表2)通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监测信息反馈”上传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括零报告)。

(二)腹泻病人检索1、肠道门诊的设立霍乱多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霍乱流行季节须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设立规范的感染科(肠道门诊),包括诊疗室、观察室、药房以及专用厕所,指派专(兼)职医、护、检人员,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药械以及采集粪便标本的棉签和放置标本的碱性蛋白胨增菌液,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及隔离消毒制度。

并按要求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逢泻必登。

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确因人员与房屋条件不能单独设立时,也应在门诊指定专人负责或专桌诊治。

2、病原学检测各地必须做到逢疑必检,即对每一霍乱疑似病例必须采集粪便或/和呕吐物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

在霍乱多发地区,以县为单位每年对腹泻病人的病原菌分离检索率不低于腹泻病人总数的10%。

3、工作职责样品采集: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负责采集病人、疑似病人的粪便和/或呕吐物,保存于碱性蛋白胨水中,并及时送抵相应的实验室检验。

样品的检验:具备条件的实验室按《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开展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菌株的血清分型。

其他病原学分析检测工作由地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

菌株的上送:霍乱弧菌菌株管理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的规定与要求进行保存、运送与管理。

各实验室必须设立霍乱菌株记录数据库,填写霍乱菌株登记表(见附表4),记录菌株的来源与去向(包括上送及销毁等)。

各医院临床实验室分离的霍乱菌株必须立即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鉴定。

各县(区、市)的首发病例菌株必须立即上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其余菌株在一周内逐级上送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与保存。

各级医疗单位、研究所及省级以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卫生部批准均不得保存。

所有菌株在上送的同时,须按要求(见附表4)提供菌株来源信息。

(三)暴发疫情监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霍乱暴发、流行疫情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级别的要求进行报告。

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过程中要加强主动搜索,及时发现带菌者,对所有病例和带菌者进行个案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见附表1),将个案调查表录入数据库,在上报疫情总结报告时,一并上报数据库。

暴发疫情处理结束后,要及时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详细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疫情概况、首发病例或指示病例的描述、流行基本特征、暴发原因、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病原分型、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等。

在疫情控制工作结束后7天内完成结案报告。

(四)外环境及食品监测1、外环境监测在霍乱多发地区,根据当地霍乱疫情形势,开展环境水体监测。

环境水体包括淡水和海水养殖场、亚热带地区沿海水域、水产品码头、医院污水排放口、下水道排放口、肉联加工的出厂水、与人群生活关系密切的河流、池塘、湖泊、水井以及乡镇自来水厂源水等。

2、食品监测在霍乱多发地区,开展水产品以及其它食品的监测。

监测的重点包括市售水产品以及生冷、卤制食品。

在流行季节,各地按月定期开展外环境和食品的监测工作。

各省可根据本省情况确定监测工作量。

外环境及食品监测的细菌分离培养由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完成,分离菌株应及时上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上送菌株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环境和食品监测阳性标本填写“霍乱弧菌环境和食品监测阳性标本登记表”(见附表5)。

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将监测结果整理录入霍乱弧菌环境和食品监测统计汇总表(见附表6)按月上报。

(五)病原学监测1、菌株的常规鉴定对获得的所有霍乱弧菌菌株均必须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O1或O139群血清学分群(型);以县(区、市)为单位的首发病例的菌株必须进行系统的生化鉴定、试管凝集试验、生物学分型、噬菌体-生物分型、药敏试验等项目;其余菌株的鉴定项目由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实际情况确定。

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部菌株的毒素基因(CT)检测(按《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第82页的引物序列及PCR扩增方法),不具备检测条件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3、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PFGE的检测工作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有条件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PulseNet China要求的标准方法完成。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选择代表性菌株开展菌株的PFGE分析。

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对当年菌株的分离和分析情况,按“霍乱菌株实验室检测结果汇总表”(见附表7)的项目进行汇总,按年逐级上报。

4、耐药性分析各省由地市级或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分离菌株耐药性进行分析,每季度选择一定数量代表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药物种类必须至少包括:强力霉素(DOX)、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复方新诺明(SMZ)、丁胺卡那霉素(KAN)五种药物。

应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检测,依照《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关于菌株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操作。

每次药敏试验必须用ATCC 25922大肠杆菌做质控。

只有当质控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在允许范围内测试菌株的结果才可以报告。

ATCC 25922的结果必须与测试菌株同时记录和报告在附表8中。

各省药敏结果按季汇总,并将附表8、附表9按季度逐级上报。

5、菌株的管理霍乱弧菌菌株管理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与要求进行保存、运送与管理。

各级医疗机构实验室分离的霍乱菌株,应送交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复核。

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必须设立霍乱菌株登记本,记录菌株的来源与去向(包括上送及销毁等)。

所有分离的霍乱弧菌菌株必须送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