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科学《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登月之旅

教学设计

课题:登月之旅

教材分析:本科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分为四个教学内容,第一,介绍人类对月球的逐步认识,这是学习月球知识的基础;第二,解释

环形山的形成;第三,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了解月球概况;第

四,介绍祖国的航天成就。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

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内容理解上要稍难一些,所以帮助学生利用资料整理人类观察研究的历程,使学生懂得人们对月球的了解是逐步深入、全面的,

引导学生结合月球的特点,收集更多的关于月球的资料和所要研究的

问题。

教学目标: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形成。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

3、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

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

4、能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写不一的石子、尺子、玻璃棒、手电筒等。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和有关人类对月球认识的资料。

一、谈话引出古人对月球的认识

师:同学们,每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就是月亮。大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发出这样的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所以,从古时候起,美丽的月亮就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于是就编造出许多神话故事,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

生: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出示神话故事图片)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古人的梦想来一次登月之旅吧。(板书:登月之旅)二、模拟实验,探究新知

(一)了解月球表面的形状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月亮吧。

(大屏幕出示月亮美景图片,并伴有优美的古筝音乐)

同学们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啊?

过渡:是啊,月亮真的很美,它宁静美丽而神秘。

师: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亮神秘的面纱。(投影出示)早在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了月球,他看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投影出示)科学家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坑称为环形山;阴暗的部分称为“月海”。其实月球一滴水也没有,只是远远望去,

就像一片海,所以,就叫月海了。而把这些光亮的、突起的部分叫月陆。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凹凸不平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小行星撞的,我认为应该是外星人留下的,我认为应该是和其他天体撞的…

师:大家说的真棒,那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说的。

大约50年前,科学家得出了新的结论: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板书:环形山----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教师演示:老师在这里用沙盘模拟月球表面,用石子模拟陨石。看,陨石撞击月球啦!

(二)了解环形山的形成的实验

那么这些环形山为什么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他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与陨石大小,高度,陨石撞击的速度、不同的陨石可能撞击同一位置等。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环形山的大小可能与陨石的大小、下落高度等有关。要判断我们提出的前两个假设是否成立,同样需要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证明。

1、讨论实验方案:如果我们假设:环形山的大小和陨石的大小有关。你打算怎么来设计实验方案?如果我们假设: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下落的高度有关。又怎么来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2、汇报:

(1)假设环形山的大小和陨石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就将大小不同的石子从同一高度(50厘米)丢下,测量在沙盘上形成的坑的宽度和深度。

(2)假设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下落的高度有关。实验时就将大小相同的石子(或同一石子)从不同的高度(比如30厘米、60厘米,1米)丢下,测量在沙盘中形成的坑的宽度和深度。(始终用“石子的同一个面”实验)。

3、孙子兵法上有云:谋定而后动。我们还要来商量一下,做实验时还要注意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实验效率。

学生交流

(1)石子下落时用注意力度,自然下落;

(2)重复实验时,用直尺把沙盘抹平;

(3)取石子时要小心,不能破坏沙坑。

教师的实验提示:

(1)测量沙坑深度,可用玻璃棒垂直插入沙坑,再放在直尺上量;

(2)实验时分工要明确,有观察,有记录,有操作;

(3)为了节省时间,单号组选择第一种假设进行实验,双号组选择第二种假设。

(4)最后形成的沙坑放在那儿,不要抹平。

4、学生分组实验,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既快又好。

5、汇报交流

(1)哪些小组选择的是第一种假设实验。说说你们得到的数据和结论?还有那个小组也是选择的第一种假设实验。你们的数据和结论又是什么?其他选择这种假设实验得到的结论和他们一致吗?现在我们可是说:环形山的大小和陨石的大小有关。假设是成立的。

(2)哪些小组选择的是第二种假设实验。说说你们得到的数据和结论?还

有那个小组也是选择的第二种假设实验。你们的数据和结论又是什么?其他选择这种假设实验得到的结论和他们一致吗?现在我们可是说: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下落的高度有关。假设是成立的。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环形山的形成和陨石的大小及陨石下落的高度有关。还有其他的因素,同学们可以课后继续研究。

(三)观察环形山影子变化的实验

师:我们知道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是通过反射太阳光后,我们才能看见月亮,观察到月亮上的环形山。那么,如果我们要来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应该选择什么时机呢?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来观察环形山影子的变化。

现在就请小组长用手电筒光模拟太阳光直射“环形山”,同学们观察影子,然后再斜射“环形山”再观察环形山影子有什么变化。每个同学都试一试。谁来说一说。

生:我们发现手电筒直射时沙坑和它周围的沙子都很亮,坑看上去不太明显,没有影子;而斜射时,沙坑就会形成影子,明暗非常明显,沙坑也就看得很清楚。

师:所以太阳斜射时,观察环形山最清楚。那你们知道,阳光直射月球是什么时候?斜射月球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吗?

师:每月农历十五这天,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环形山的阴影;而农历的初七、初八和22、23左右,阳光斜射的角度刚好,环形山明暗分明,立体感强,所以这些天是观察环形山的最佳时机。

三、了解月球知识,感受探月工程的巨大而伟大

师:科学家不仅仅研究了月球上的环形山,他们还发现月球像地球的卫士一样绕着地球环形,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越是27.3天。看来月球上还有很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那么,要发现这些秘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生:登月。

师: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来一次登月之旅吧!(投影播放)

亲历了月球之旅,人们登上月球后还有哪些发现?学生根据教材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

虽然美国早在1969年就实现了载人登月,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探月工程。(投影播放)师:同学们,登月是一项巨大而伟大的工程,是我们走进宇宙的刚刚开始,它将引领我们继续探索宇宙。

板书设计:

登月之旅

环形山——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