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
第2节预防传染病侨声中学授课教师:尤祖倾〖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1)通过查找某些传染病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某一传染病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2)让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1、传染病概念的构建及描述传染病的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教学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思路〗本节的内容由3部分知识构成,第一部分――传染病概述,第二部分――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第三部分——认识几种传染病。
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
所以,传染病概述在本节中具有知识铺垫的重要作用,学生能认识到什么是病原体,能描述什么是传染病,那么对于后两个知识点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以及认识几种传染病不仅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而且关系到能否顺利自主地获得知识。
本节课提倡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讨论、交流与合作等自主活动构建对传染病概念的认识。
〖教学设计〗一、引入2005年以来,我国共发生35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共有19.4万只禽发病,死亡18.6万只,扑杀2284.9万只。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能够在家禽之间传播,并会传染给人类,我们福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共发现2例感染禽流感病例,死亡一人。
还有2003年全球非典流行期间,冠状病毒造成世界范围内8098人感染,774人死亡。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A3版含参考答案)全文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限制或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D.以上均是2、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3、传染病防控期间,落实晨、午(晚)检的对象包括:( ) A.学生 B.老师 C.保洁人员 D.食堂工作人员E.以上都是 4、不须予以隔离治疗的疾病病人是?( )A.痢疾病人B.艾滋病病人C.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D.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E.霍乱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5、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性措施错误的是?( ) A.只需要在儿童1岁时进行一次免疫接种 B.使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常规接种C.在流行季节,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减少集体活动D.定期开展对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流腮知识宣传 6、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依据? ( )。
A.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B.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C.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或疱疹性咽峡炎。
7、红眼病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空气飞沫传播B.接触传播C.粪-饮水-口传播 8、水痘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B.秋冬季C.冬春季D.春夏季9、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 )天。
A.3 B.5 C.7 D.9 10、以下关于正确洗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在流动水下洗手B.洗手应持续至少20秒C.七步洗手法可简记为“内、外、夹、弓、大、立、腕”D.洗手后要用纸巾或专用擦手巾擦干E.以上均是 11、咳嗽或打喷嚏时不正确做法是?( )A.低头或转身避开他人B.如无纸巾需手肘挡住口鼻C.无遮拦直接咳嗽或打喷嚏D.及时用流动水或免洗消毒液洗手E.纸巾掩住口鼻,之后妥善丢弃纸巾12、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要保持环清洁和通风。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3章《健康地生活》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3章《健康地生活》知识点第一节传染病和免疫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4、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5、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6、预防传染病的三个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①控制传染源: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措施,包括:隔离病人、疑似病人,对急性传染病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将患病的动物杀死、焚烧、掩埋等。
②切断传播途径:将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过程进行处理,包括:打扫卫生;清洁消毒;开窗通风;海关检疫;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消灭媒介生物,勤洗手。
③保护易感人群:对未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措施,包括:增强身体体质;接种疫苗;不让易感人群接触到传染病病人。
17、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破坏的是许多病菌的细胞壁。
3、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
4、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各种病原体都有预防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5、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6、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7、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包括:2病原体、异物、器官等。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这三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才能形成流行过程。
如果缺乏某一环节或阻断三者的相互联系,流行过程就会被中断。
一、传染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病人病人是重要传染源,有些病的病人是惟一传染源,如麻疹等。
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传染期的长短因病种而异,是决定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由于病人的症状明显,受隔离治疗所限,虽然其传染性强,但活动范围小,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如病原携带者大。
2.病原携带者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可分为病后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两种。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不仅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时间,更为重要的是与他们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个人卫生习惯及卫生防疫措施等因素关系密切。
3.受感染的动物人对部分动物传染病也具有易感性,这类传染病称为人畜共患病,如鼠疫。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危险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与受感染动物接触机会和接触的密切程度,还与动物种类和密度等因素有关。
二、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至侵入新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道路称为传播途径。
传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1.空气传播病原体借助于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类型的微粒飘浮在空气中。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有以下流行特征:①传播迅速;②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较高);③以儿童发病较多。
影响空气传播的因素有很多,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者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三:者有关。
2.经水传播经水传播包括经饮水和疫水两种传播方式。
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①有饮用同一水源或接触疫水历史;②常呈爆发或流行形式;③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④停止饮用或接触疫水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疾病流行。
3.经食物传播引起食物传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如绦虫等);另一种是食物在不同条件下被污染。
中考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
中考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1.概念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就终止。
针对传染病的特点,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
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要及时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这样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对易感人群来说,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重点一传染病1.某单位组织员工体检时,发现四名员工分别患有结膜炎、胃溃疡、色盲和沙眼。
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的健康人,最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A.结膜炎、胃溃疡B.结膜炎、沙眼C.胃溃疡、色盲D.胃溃疡、沙眼【参考答案】B2.传染病的特征是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B.有传染性,但不会死亡C.有的由病原体引起,有的由体虚引起D.都由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答案】D重点二传染病的预防的是3.下列对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分类,不正确...A.将患病学生送回家治疗——控制传染源B.按规定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C.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D.饭前便后洗手——保护乙肝人群【参考答案】D4.春、秋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时期,老年人和儿童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传染病流行的三个
第2节预防传染病侨声中学授课教师:尤祖倾〖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1)通过查找某些传染病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某一传染病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2)让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1、传染病概念的构建及描述传染病的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教学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思路〗本节的内容由3部分知识构成,第一部分――传染病概述,第二部分――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第三部分——认识几种传染病。
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
所以,传染病概述在本节中具有知识铺垫的重要作用,学生能认识到什么是病原体,能描述什么是传染病,那么对于后两个知识点传染病的流行与预防以及认识几种传染病不仅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而且关系到能否顺利自主地获得知识。
本节课提倡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讨论、交流与合作等自主活动构建对传染病概念的认识。
〖教学设计〗一、引入2005年以来,我国共发生35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共有19.4万只禽发病,死亡18.6万只,扑杀2284.9万只。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能够在家禽之间传播,并会传染给人类,我们福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共发现2例感染禽流感病例,死亡一人。
还有2003年全球非典流行期间,冠状病毒造成世界范围内8098人感染,774人死亡。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第二章禽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一、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
具体来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禽和带菌(毒)动物。
动物受感染后,可以表现为患病和携带病原两种状态,因此传染源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1)患病动物:病禽是重要的传染源。
不同病期的病禽,•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
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禽因能排出病原体且具有症状,尤其是在急性过程或者病程转剧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因此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也最大。
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禽是否具有传染源的作用,则随病种不同而异,它们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将在病原携带者中述及。
病禽能排出病原体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不同传染病传染期长期不同。
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制订的。
为了控制传染源,对病禽原则上应隔离至传染期终了为止。
(2)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如已明确所带病原体的性质,也可以相应地称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等。
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不及病禽,但因缺乏症状不易被发现,有时可成为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如果检疫不严,还可以随动物的运输散播到其他地区,造成新的暴发或流行。
研究各种传染病存在着何种形式的病原携带状态不仅有助于对流行过程特征的了解,而且对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蔓延或流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病原携带者一般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即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在这一时期,大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数量还很少,同时此时一般没有具备排出条件,因此不能起传染源的作用。
但有少数传染病在潜伏期后期能够排出病原体,此时就有传染性了。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一般来说,这个时期的传染性已逐渐减少或已无传染性了。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
类 型。
家 畜传染 病的基本特征是 能在 家畜之 间直接接触传染 或 间接地通 过媒介物 ( 生物或非生物 的传播媒介 ) 互相传染 , 构 成流行 。家畜传染病 的流行过程 , 就是从 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
件, 即传染 源、 传播途径及易感 的动物 。这 3个条件 常统 称为 传染 病流行过程的 3个基本环节 ,当这 3 条件 同时存 在并 个 相互联 系时就会造成传染病 的发生 。因此 , 掌握传染 病流行过
程 的基本条 件及 其影响因素 ,有 助于我们制订 正确 的防疫措
量毒力强大 的病原体 , 因此作为传染源 的作用也最大 。潜伏期 和恢复期 的病畜是具有传染 源的作用 , 则随病种不 同而异 。
毒 。猪 气 喘病 重 在 预 防 ,可 用 盐 酸林 可 霉 素拌 料 饲
喂 , 吨料加 05千 克 , 每 . 轮换 用 药 预 防 , 泰 乐霉 素 也 用
可 以预 防 。
在 治 疗 病 猪 方 面采 取 的 原则 是 抗 菌 消 炎 、止 咳 平 喘 。可用 6%三 氯异 氰脲 酸粉 ( 50) 天 2次 1 1: 0 每 带 猪 喷 雾 消 毒 ; 1 氯 异 氰 脲 酸 粉 ( 4 0) 猪 6 %三 1: 0 对 场食 槽 、 料槽 进 行 消 毒 。对 病 猪 进行 严 格 隔离 消 毒 。 土霉 素 碱 按每 千 克体 重 4 ~ 0毫 克克 , 花 生 油 10 05 用 0 毫升 ( 菌过 ) 入土霉 素碱 2 灭 加 5克 , 匀 混 合 , 均 在 颈 、背 两 侧行 深 部 肌 肉分 点 轮 流 注射 ,小 猪 12毫 - 升, 中猪 3 5毫 升 , 猪 5 8毫 升 , 隔 3天 1次 , ~ 大 ~ 每 5 次 1 程 。重病 猪可 进行 2 3 疗 程 , 疗 —个 可获 得 良好 效 果 。林 可霉 素 每 吨饲料 加 入 2 0克 , 喂 3星期 , 0 连 或
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
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不会发生,不可能形成流行。
1.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1)病人在大多数传染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然而在不同病期的病人,传染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尤其在发病期其传染最强。
(2)病原携带者包括病后病原携带和无症状病原携带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3)受染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
分为四种传播方式。
(1)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
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
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3)虫媒传播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
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
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
(4)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
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
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病流行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
它可在人群中传播,造成流行。
旧社会,由于鼠疫、霍乱、天花、血吸虫病、伤寒等传染病的猖厥流行,我国人民贫病交加,人均寿命只有35岁。
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一些烈性传染病已在我国绝迹,1989年9月1日,我国又贫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许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但当前,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仍占年总发病率的第一位,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大众的防病意识,达到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
夏秋季是胃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在《医学常识》栏目中将连续刊出传染防治的一般常识。
传染病在人群人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这三个环节是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生物学基础,只有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传染病才可能造成传播与流行,而只要切断其中的任一五一节,传染病就不能传播与流行。
例如,接种疫苗就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从而不得传染病。
一、传染源是指受了传染的人或动物传染源体内一定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不时地排出体外,感染别人。
传染源包括了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体内带有病原体,但没有临床表现的人)和受感染的动物。
(一)病人传染病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体内的病原体数量多,而且病人的症状有利于病原全向外播散,如病原体可通过病人的咳嗽、喷嚏、呕吐、腹泻等方式排出体外。
一般传染病在发病初期的传染性最强,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
有些传染病如白喉、伤寒在恢复期还有传染性。
(二)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疾病的表现而携带病原体的人。
病原携带者可分为三类:潜伏期携带者、病后携带者、“健康”携带者。
由于这些病原携带者都没有临床症状和表现,但可不断排出病原体,所以不容易被人发现,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传染源。
(三)受感染的动物人类有许多传染病来自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其中以鼠类最为重要,因为它能传播多种疾病如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在传染病流行的过程中,有三个基本环节起着关键作用: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本文将以这三个环节为主线,详细阐述传染病流行的全过程。
传染源是传染病流行的起点。
传染源可以是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也可以是携带病原体的动物或植物。
传染源的主要特点是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病原体,使之在环境中传播。
例如,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感染者的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的人。
传播途径是传染病流行的桥梁。
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从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的路径。
传播途径有很多种,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昆虫叮咬等。
以埃博拉病毒为例,它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如血液、呕吐物等,传播给其他人。
再次,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目标。
易感人群指的是那些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该病原体的人群。
易感人群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传染病的传播。
例如,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或功能衰退,更容易感染传染病。
在传染病流行过程中,这三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传染源的活跃程度、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和易感人群的规模,都会影响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为了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流行,我们必须针对这三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
针对传染源,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防止其释放病原体。
例如,在流感疫情爆发期间,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传染源的监测和科研,了解其病原学特性,为防控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传播途径,我们需要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体到达易感人群。
这可以通过改善卫生条件、加强个人防护、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等方式实现。
例如,在埃博拉疫情爆发期间,加强对感染者的隔离和护理,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针对易感人群,我们需要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降低其感染风险。
这可以通过疫苗接种、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条件等方式实现。
例如,在我国,为了预防儿童感染结核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结核病防治政策,包括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提高儿童的免疫力。
初二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试题答案及解析1.传染源指的是A.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被污染了的环境C.能够传播的病原体D.病人的排泄物或分泌物【答案】A【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饮食传播、空气飞沫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2.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A.乙肝病毒的携带者B.艾滋病病毒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D.流感患者【答案】B【解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患病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题干中的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流感患者、患手足口病的儿童都属于传染源;艾滋病病毒属于病原体。
【考点】传染源。
3.(3分)今年,我国部分省份相继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该病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
专家介绍说:“对于所有的流感,我们都建议两条预防原则:两勤三早。
”“两勤”就是勤洗手、勤通风,“三早”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治疗。
目前,为预防H7N9禽流感,科研人员正努力研制疫苗。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
(2)预防禽流感,要做到“三早”,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3)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研制疫苗。
利用接种疫苗使人体获得免疫,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免疫属于免疫。
【答案】(1)H7N9禽流感病毒(2)控制传染源(3)特异性【解析】(1)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H7N9禽流感病毒被称为病原体.(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预防禽流感,要做到“三早”,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3)疫苗是由减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1)H7N9禽流感病毒(2)控制传染源(3)特异性【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4.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鸡死亡。
流行病学9.3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有些疾病是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并由 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称为人畜共患疾病。
牛、绵羊:炭疽、布鲁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 山羊:布鲁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 马、驴、骡:炭疽、狂犬病、放线菌病等; 骆驼:炭疽、狂犬病、鼠疫、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猪:布鲁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旋毛虫 病等;
1~2天,危害严重者按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予以
留验和检疫。
③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以确定免疫接种 时间。
如当人被犬严重咬伤(或伤口近头部)时,
于72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效果较佳;
④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以帮助判断受感 染的时间,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从发病的高峰时间往前推一个该病的平均 潜伏期,即可能为受感染的时间,随即可进一 步追查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②易感人口的迁入,外地人员对流行区内的某些 传染病缺乏相应的免疫力,其迁人使流行区内的 人群易感性升高;
③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人们通过患病后 所获得的免疫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即会逐渐降低, 从而使人群易感性升高;
④免疫人口的死亡,会使人群中非免疫人口比例 上升,人群易感性相应升高;
⑤病原体发生变异,人们对病原体的新变异株缺 乏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
受飞沫传播的对象主要是传染源周围的密切 接触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 均可经此方式传播。
(2)经飞沫核传播:
飞沫核是飞沫表层水份蒸发后干燥形成的 残余部分。壳内含有病原体。直径约1µm的飞 沫核在空气中悬浮形成气溶胶,并可经气流飘 至较远处。
麻疹、水痘和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均可经此 方式传播。
③健康病原携带者,即指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 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的人。
传染病护理概述
一、传染及传染过程的表现
(二)传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2.病原携带状态
5.显性感染
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流行过程: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 发生、蔓延的过程,即病原体从传 染源体内排出后,经过一定的传播 途径,侵入易感者体内形成新的传 染,并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不断 发生发展的过程。
传染病病程发展通常分为:潜伏期、前驱 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了解 潜伏期,有助于传染病的诊断和确定接触 者的检疫期限。
传染病常见临床表现有:发热、发疹、毒 血症状及肝、脾、淋巴结肿大。
传染病的预防
1.叙述对传染源的管理措施、疫 情报告方法及对易感人群的保 护措施。
2.描述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 3.能解释概念:预防接种、特异
高热者给予降温, 以减轻病人的痛 苦。
(六)出疹的观察和护理
(六)出疹的观察和护理
注意皮疹性质、出疹时间、部位及顺序。 保持皮肤清洁,衣服柔软干爽,修剪指甲,
防止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如皮疹已破或感染时,可局部涂2%甲紫或
消炎软膏。 皮肤剧痒者可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止痒。 皮疹结痂后不要强行撕脱。可常用温水洗
传染病护理工作的 特殊性及基本内容
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⑵准确报告疫情 ⑶注重心理护理 ⑷密切观察病情 ⑸开展健康教育
传染病的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二.身心状况
1.症状、体征
机体而出现的中毒 症状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疹或长期卧床患者发 生压疮有关
(四)生活护理
1.环境的要求:安静、整洁、舒适。
2.活动与休息:急性期症状重,代谢增加, 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消耗,减轻 病损器官的负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传染病题库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总论一.选择题A型题1.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需的三个环节是DA.病原体,人体及其所处的环境B.病原体,自然因素,社会因素C.病原体毒力,数量及适当的侵入门户D.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2.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是BA.是否有病原体B.是否有传染性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D.是否有发热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3.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不包括EA.侵袭力B.毒力C.数量D.变异性E.机体的免疫功能4.关于接触传播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仅传播呼吸道传染病B.仅传播消化道传染病C.既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又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D.可传播血吸虫病E.可传播蛔虫病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DA.二大类25种B.二大类35种C.三大类25种D.三大类35种E.三大类30种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应在发现甲类传染病后多少时间内上报疫情?A.6小时内B.6小时和12小时内C.12小时内和24小时内D.6小时内和24小时内E.12小时内7.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CA.隔离治疗病人B.隔离治疗带菌者C.切断传播途径D.疫菌苗接种E.接触者预防服药8.对于病毒性疾病来说,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通常是DA.隔离治疗病人B.隔离治疗带病毒者C.切断传播途径D.疫苗接种E.被动免疫9.严重毒血症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一治疗属于DA.病原治疗B.特效治疗C.支持治疗D.对症治疗E.康复治疗10.伤寒患者经氯霉素治疗体温正常,1周后又发热,血培养阳性属于AA.复发B.再燃C.重复感染D.混合感染E.再感染11.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但未降至正常,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阳性,属于BA.复发B.再燃C.重复感染D.混合感染E.再感染12.下面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CA.病原体被消灭B.病原携带状态C.隐性感染D.潜在性感染E.显性感染13.隐性感染增多的主要临床意义是DA.显形感染增加B.潜在性感染增加C.病原携带状态增加D.免疫人群扩大E.轻症患者增多14.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特异性免疫功能C.注射疫苗D.增强体质E.预防用药15.传染病的早期诊断主要是检测血清中哪个抗体CA.IgGB.IgAC.IgMD.IgEE.IgD16.抗原抗体复合物属于哪一型变态反应CA.Ⅰ型B.Ⅱ型C.Ⅲ型D.Ⅳ型E.Ⅴ型17.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免疫措施是BA.免疫激活剂B.减毒疫苗与菌苗C.丙种球蛋白D.高价免疫球蛋白E.中药预防18.为预防传染病,降低人群易感性主要通过CA.病后免疫B.隐性感染免疫C.人工主动免疫D.免疫人群移入E.病原体变异19.掌握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CA.助于诊断B.预测疫情C.确定检疫期D.推测预后E.判断病情严重程度20.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传染病的CA.最短潜伏期B.平均潜伏期C.最长潜伏期D.传染期E.前驱期21.下列哪一种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最严重C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血症E.变应性亚败血症22.使用抗毒血清发生过敏休克时首选的抢救药物是CA.氢化可的松B.去甲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麻黄素23.转移因子属于哪类免疫制剂DA.特异性免疫血清B.类毒素C.抗毒素D.细胞免疫促进剂E.细胞免疫抑制剂24.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CA.健康携带者B.慢性携带者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潜伏期携带者2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的病毒性传染病是CA.流行性感冒B.流行性腮腺炎C.流行性出血热D.风疹E.水痘26.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的是B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C.潜伏性感染D.健康携带者E.恢复期携带者27.通过虫媒传播的传染病是BA.血吸虫病B.登革热C.流行性感冒D.棘球蚴病E.华支睾吸虫病28.下列哪种制品用于被动免疫AA.破伤风抗毒素B.卡介苗C.麻疹疫苗D.白喉类毒素E.伤寒疫苗29.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首先遭到哪种非特异免疫因素的作用CA.抗毒素B.中和抗体C.吞噬细胞D.致敏T细胞E.调理素30.最常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传染病是BA.重型肝炎B.流行性出血热C.乙脑D.登革热E.狂犬病31.开始接种麻疹疫苗的适宜年龄是CA.3个月以上B.6个月以上C.8个月以上D.10个月以上E.1年以上32.接种麻疹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水平最高的时间是BA.接种后2周时B.接种后1月时C.接种后1.5月时D.接种后2月时E.接种后3月时33.接触了水痘的易感儿至少应停止检疫BA.7天B.10天C.14天D.21天E.30天34.麻疹传染性最强时期为CA.潜伏期B.前驱期C.出疹期D.恢复期E.发热后2周内35.哪种传染病通过粪—口传染DA.麻疹B.白喉C. 百日咳D.甲型病毒性肝炎E.乙型病毒性肝炎36.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从出疹日计算,应隔离几天B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37.麻疹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AA.肺炎B.喉炎C.中耳炎D.心肌炎E.麻疹脑炎38.有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从出疹日计算,应隔离几天CA.5天B.7天C.10天D.12天E.14天39.幼儿急疹的病因是A.柯萨奇病毒B.埃克病毒C.腺病毒D.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E.轮状病毒40.先天性风疹患儿排毒的时间可达DA.3个月B.6个月C.1年E.2年41.哪项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BA.马、牛、驴B.猪C.蝙蝠D.鸡、鸭、鹅E.候鸟42.麻疹前驱期主要诊断依据CA.发热3-5天B.呼吸道卡他症状C.口腔粘膜Koplik斑D.有麻疹接触史E.耳后发际的斑丘疹43.关于猩红热说法不正确的是DA患猩红热可再患B.具有发热、咽峡炎、皮疹三大特征C.皮疹为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疹间皮肤正常D.猩红热、丹毒均为链球菌感染E.以上都不对4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常见并发症是 DA.肺不张B.褥疮C.金葡菌败血症D.支气管肺炎E.泌尿系感染45.确诊乙型脑炎的主要血清学检测方法是DA.中和试验B.血凝抑制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特异性IgM抗体E.特异性IgG抗体46.猩红热患儿应隔离到DA.患儿体温正常B.患儿症状消失C.咽拭子连续3次培养阴性后D.患儿症状消失,咽拭子连续3次培养阴性后E.青霉素肌注7-10天后47.百日咳最常见的并发症CA.肺不张B.肺气肿C.支气管肺炎D.百日咳脑病E.心肌炎48.以下哪项检查用于发现伤寒带菌者AA.Vi抗体阳性B.BO抗体效价≥1:80C.伤寒H抗体效价≥1:160D.伤寒H凝集素效价递增E.伤寒H凝集素效价恢复期上升4倍以上49.小儿伤寒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DA.伤寒肝炎B.中毒性心肌炎C.肠出血D.支气管肺炎E.肠穿孔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传染即感染B.感染性疾病即传染病C.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D.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传染过程E.传染过程的不同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51.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BA.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B.所有免疫反应对机体都是有利的C.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E.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反应52.关于病原体在传染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BA.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力成正比B.在同一传染病中,潜伏期的长短一般与病原体感染的量成正比C.病原体的毒力与致病力成正比D.病原体的侵袭力与致病力成正比E.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相差很大53.在下列传染病中,感染性休克最少见的是DA.细菌性痢疾B.霍乱C.败血症D.流行性出血热E.流性性脑脊髓膜炎54.关于特异性抗体在传染病诊断中的意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A.一般来说,特异性抗体检查具辅助诊断价值B.特异性IgM检查可用于早期诊断C.恢复期特异性抗体转阳或效价升高2倍以上即有重要诊断价值D.免疫功能缺陷者,特异性抗体可为阴性E.感染早期,特异性抗体可为阴性55.接种下列制剂可获主动免疫,除外DA.活疫苗B.灭活疫苗C.菌苗D.抗毒素E.类毒素56.关于抗菌药物应用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应用抗菌药物(病情严重者除外)B.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C.提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D.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E.应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5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应除外EA.有病原体B.有传染原C.有流行病学特征D.有感染后免疫E.有发热58.下列均可作为传染源,除外C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潜伏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受感染的动物59.关于潜伏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CA.病原体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而不出现症状B.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C.潜伏性感染是重要而危险的传染源D.潜伏性感染仅见于部份传染病E.疟疾,结核,单纯疱疹可有潜伏性感染60.关于隐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CA.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B.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C.不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D.有的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E.有的传染病几乎无隐性感染61.下列均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除外AA.伤寒B.流行性出血热C.钩端螺旋体病D.鼠疫E.恙虫病B型题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62.对多数传染病来说,最常见的传染过程的表现是B63.对多数传染病来说,最少见的传染过程的表现是C64.上述五种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65.人体被感染后,仅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临床不出现任何症状,称为BA.重复感染B.再感染C.交叉感染D.机会感染E.混合感染66.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引起葡萄球菌性或真菌性肠炎,称为D67.某些因素导致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性损伤,使体内正常微生物离开固有寄生部位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所引起的感染,称为D68.某一传染病在痊愈后,经长短不等的时间再次染同种病原体,称为B69.某些传染病尚在进行中,同种病原体反复侵袭感染,称为AA.第1天B.第2天C.第3天D.第4天E.第5天F.第6天G.第7天70.水痘,风疹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A71.麻疹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D72.天花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C73.猩红热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B74.斑疹伤寒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E75.伤寒的皮疹多出现于病后F二.填空1.大多数病原体与人体宿主之间相互斗争的后果表现为各不相同的感染谱,即传染过程的不相同的表现,它们是:、、、、。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总1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A)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因素D、传染源传播途径社会因素2、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C )A、经水传播B、经食物传播C、经空气传播D、经土壤传播3、某些传染病患者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潜伏在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原症状再度出现,这种现象称为(A )A、复发B、重复感染C、再燃D、后遗症4、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用途的时期为(B )A、症状明显期B、潜伏期C、出疹期D、发热期5、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为(B )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无症状期6、传染源及其排除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C )A、疫点B、疫区C、疫源地D、传染区7、传染病的共同表现为( A)A、发热B、发疹C、毒血症D、以上都是8、当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多例症状相同的病人时称为(B )A、散发B、暴发流行C、流行D、大流行9、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应包括(A )A、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B、病原体致病力C、人群易感性D、人群免疫力10、传染源一般包括(D )A、病人B、病原携带者C、受感染的动物D、以上都是1、引起霍乱的主要原因是(A )。
A、霍乱肠毒素B、血凝素C、霍乱内毒素D、神经氨酶2、霍乱患者大便形状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米泔水样B、泥浆样C、黄水样D、脓血便3、下列哪项有利于霍乱诊断(D )。
A、疑似病例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者B、疑似病例的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菌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者C、在霍乱暴发疫情中,具有直接暴露史且在同一潜伏期内出现无痛性腹泻或伴呕吐症状者D、以上均是4、霍乱并发症不包括(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病流行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
它可在人群中传播,造成流行。
旧社会,由于鼠疫、霍乱、天花、血吸虫病、伤寒等传染病的猖厥流行,我国人民贫病交加,人均寿命只有35岁。
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一些烈性传染病已在我国绝迹,1989年9月1日,我国又贫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许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但当前,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仍占年总发病率的第一位,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大众的防病意识,达到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
夏秋季是胃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在《医学常识》栏目中将连续刊出传染防治的一般常识。
传染病在人群人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这三个环节是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生物学基础,只有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传染病才可能造成传播与流行,而只要切断其中的任一五一节,传染病就不能传播与流行。
例如,接种疫苗就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从而不得传染病。
一、传染源
是指受了传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体内一定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不时地排出体外,感染别人。
传染源包括了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体内带有病原体,但没有临床表现的人)和受感染的动物。
(一)病人传染病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体内的病原体数量多,而且病人的症状有利于病原全向外播散,如病原体可通过病人的咳嗽、喷嚏、呕吐、腹泻等方式排出体外。
一般传染病在发病初期的传染性最强,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
有些传染病如白喉、伤寒在恢复期还有传染性。
(二)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疾病的表现而携带病原体的人。
病原携带者可分为三类:潜伏期携带者、病后携带者、“健康”携带者。
由于这些病原携带者都没有临床症状和表现,但可不断排出病原体,所以不容易被人发现,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传染源。
(三)受感染的动物人类有许多传染病来自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其中以鼠类最为重要,因为它能传播多种疾病如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炭疽、布氏菌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这些动物性传染病可以由动物传染给人,但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相互传染(鼠疫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使易感者感染的途径。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空气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飞沫、尘埃等传播。
常见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白喉等。
(二)消化道传播医学上也称“粪一口传播”,是消化道传染病的共同传播途径,包括经水和经食物传播。
手和苍蝇也是使食物受到污染的重要因素。
常见疾病如痢疾、霍乱、伤寒、甲肝、脊髓灰质炎等。
夏秋季气温较高,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在水和食物中生长繁殖。
苍蝇、蝉螂、臭虫活动频繁。
所以,夏秋季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三)接触传播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
前者是指病原体与人的皮肤粘膜直接接触造成的传染,如多种皮肤传染病与性病、狂犬病等;后者是指接触了被病原体污染的餐具、日常生活用品也造成的传播,如肝炎、白喉、沙眼等也可能经间接接触传播。
(四)虫媒传播是指通过蚊、蝇、虱、蚤等节肢动物传播的方式。
虫媒传播又可分为吸血传播和机械传播,前者指节肢动物通过吸血而传播传染病,如蚊子通过吸血可传播乙脑和疟疾,跳蚤通过吸血传播鼠疫;后者是指节肢动物通过其虫体、爪、翅等机械地运载、传播传染病,如苍蝇和蝉螂一般并不吸血,而是通过它们的身体携带病菌传播到食品、饮水中,引起痢疾、伤寒等传染病。
(五)其他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相当复杂,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土壤传播(如破伤风)、血液传播(如乙肝)、经胎盘传播(如风疹)等。
三、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群。
我们平时接种各类疫菌就是为了提高易感人群和易感者对某些(或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