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线段图解决和差倍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48-49及P52练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学会画线段图,掌握画图的基本技巧,并知道用线段图能够协助理解题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进而解决和倍、和差、差倍等实际问题及相关的数学变式问题。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题意画出准确线段图,并能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
一、新课导入:1、导入:出示:小宁和小春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共有72枚,小宁和小春各有多少枚邮票?提问:一齐读题。
会解决吗?请你说。
那老师把条件改一下,再读一读。
(例如题)2、激疑:这道题与上一题相比,条件有什么变化?3、揭题:两人邮票枚数不一样多了,数量关系变复杂了。
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4、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让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更加清楚直观吗?还有哪些同学也想到了画线段图?那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教学例题1、交流线段图的画法:(1)因为是小春和小宁比,所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画小宁的线段)小宁的邮票数。
根据题意,想一想表示小春邮票数的线段图怎样画?你说,画得长一些?为什么?(2)(画小春的线段)那仔细观察,表示小春的线段能够看成几局部?这两局部分别表示什么?(3)根据题意,你能将剩下的条件和问题在线段图上补充完整吗?看着线段图,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1)仔细观察,有了线段图的协助,要解决小春和小宁各有多少枚邮票,你能想到解题方法吗?以4人为单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思路一:(2)你来汇报,同学们认真听,你的意思是:把小春比小宁多的12枚邮票先减去,因为小春的邮票数减少了12枚,两人的邮票总数也由72减少12枚,得到60也就是小宁邮票数的2倍,先求出小宁的邮票。
教案和倍、差倍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A册第六讲和倍、差倍问题教学内容:和倍、差倍问题教学目的:1、在倍的基础上理解和倍和差倍的意思。
2、熟练运用和倍和差倍的公式解决问题。
3、能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根据题目意思画出线段图。
2、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分析清楚数量关系。
2、能找出两个数的和或者差以及倍数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准备:PPT教学建议:本讲知识是新授课,在教学时要注意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倍差倍的意思,教会学会画线段图,能准确的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线段图列出算式。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举事例,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课时建议:复习,例1-例4为第一次课;例5-例8为第二次课。
第一次课四基导入同学们,大家好,又见面了,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倍的认识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跟倍有关的知识——和倍、差倍问题。
先来复习一下我们上节课的知识,看大家有没有忘记。
(放PPT,四基导入,并请同学回答问题)看来大家对倍的知识还很熟练,接下来我们看到今天的新内容,首先看第一题。
精例分析例1、小精灵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精灵的4倍,小精灵有几岁?妈妈有几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个题目,并且说一说,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信息?生:小精灵和妈妈的年龄和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精灵的4倍。
师:非常好,还记得之前我们怎么做的吗?生:小精灵是1倍量,妈妈是4倍量,加起来是5倍量。
和是40岁,可以求出1倍量。
师:真不错,能列出算式吗?生:40+ (1+4) =8 (岁),8W=32 (岁)。
生:还可以是40-8=32 (岁)。
师:大家说的都是正确的,习惯用哪一种方式就用哪一种,这类题型,大家学会了吗?生:学会了。
领悟思想构建数模师小结:像这样,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他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我们统称为和倍问题,数量关系可以这样表示:两数和+ (倍数+1) =1倍量师:你们学会了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下面的练习,看看哪位同学算的最快最准。
四年级差倍问题(一)教案
差倍问题(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差倍问题的结构特点,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借助图来分析确定解题思路。
2、熟练运用差倍关系,沟通差倍问题与和倍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构建解题模型。
3、通过探索、交流、反思,培养学生与他人相互交流、合作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画线段图,确定解题思路。
难点:准确分析出题中存在的“差”与“倍”熟练运用差倍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对比引出差倍问题。
1、王老师在5年前的年龄与乐乐11年后的年龄相等,王老师与乐乐相差多少岁?2、甲乙的和是36,甲是乙的2倍。
甲乙各是多少?3、妈妈比女儿大28岁,妈妈年龄是女儿的5倍,妈妈和女儿各有几岁?比较上面三题,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猜猜什么是差倍问题,一般数量关系是什么?小结:差倍问题即已知两数之差和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出两数。
公式:差÷(倍数-1)=小数;小数+差或小数×倍数=大数。
(二)探究新知(例题精析)例题1、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
小明买苹果和梨各多少个?思路导航:将梨的个数看作1倍数,则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3倍。
如下图: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苹果的个数比梨多了3-1=2倍,梨的2倍是18个,所以梨有18÷2=9个,苹果有:9×3=27个。
解:梨的个数是:18÷(3-1)=9(个)苹果的个数是:9×3=27(个)或18+9=27(个)【习题1】学校合唱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4倍,女同学比男同学多42人。
合唱组有男、女同学各多少人?解:将男生的人数看作1倍数,则女生的人数就是这样的4倍。
如下图男生的人数是:42÷(4-1)=14(人)女生的人数是:14×4=56(人)或14+42=56(人)例题2、被除数比除数大252,商是7,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思路导航:根据“商是7”可知,被除数是除数的7倍,把除数看作1倍数,被除数就是这样的7份,比除数多6份。
应用题——利用线段图解决及倍差倍问题
应用题——利用线段图解决及倍差倍问题线段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用来解决各种计量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问题,即如何利用线段图解决及倍差倍问题。
通过分析线段图上的长度关系,我们可以得到满足题目要求的解答。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应用线段图解决及倍差倍问题。
一、线段图的基本概念在开始介绍如何应用线段图解决及倍差倍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线段图的基本概念。
线段图由多个线段组成,每个线段表示一个数值。
线段的长度代表相应数值的大小。
线段图可以用来展示不同类别或不同变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使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二、及倍差倍问题的定义及倍差倍问题是一类常见的数学问题,通常涉及到人口增长、物体搬运等领域。
具体而言,及倍差倍问题要求我们在已知某个数值的前提下,求解相对于该数值的倍数增长或倍数减少的另一个数值。
三、利用线段图解决及倍差倍问题的步骤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如何利用线段图解决及倍差倍问题的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收集已知信息并绘制线段图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已知信息,并按照线段的长度进行绘制。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线段的长度代表的数值,并在坐标轴上进行标注。
2. 分析线段长度接下来,我们要分析线段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题目要求,判断哪些线段表示及倍差倍关系。
通常,及倍差倍关系的线段长度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3. 计算未知数值在分析线段长度之间的关系后,我们可以利用已知数值推导出未知数值。
根据线段的比例关系,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求解未知数值。
4. 检验答案最后,我们应该检验所得的答案是否满足题目要求。
将求得的未知数值代入题目中进行验证,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四、应用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应用线段图解决及倍差倍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
假设某城市人口在2000年为500万,按照每年人口增长20%,我们需要求解该城市在2020年的人口。
首先,我们根据已知信息绘制线段图。
将2000年的人口表示为一条线段,长度为500万。
差倍问题(三)
课题差倍问题(三)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熟练地运用线段图解决差倍问题,清楚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解决应用题。
教学重点
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再画图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然后求出另一个数,最后再写出验算和答题。
教(学)法
两数差÷(倍数-1)=小数(1倍数)
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
板书设计
差倍问题(三)
两数差÷(倍数-1)=小数(1倍数)
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前面讲了应用线段图分析“和倍”应用题,这种方法使分析的问题具体、形象,使我们能比较顺利地解答此类应用题.
2.甲框苹果的千克数是乙筐的3倍,如果从甲筐拿12千克放入乙筐内,那么两筐苹果重量相等,甲、乙两筐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3.甲、乙两人的存款相等,甲取出60元,乙存入40元,乙的存款是甲的3倍,两人原有存款各多少元?
思路回眸: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解决差倍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找准1倍数以及两个数的差所对应的倍数的差,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多媒ຫໍສະໝຸດ 课件授课教案备课内容
你能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题吗?请先画图,弄清条件之间的关系,再解题。
知识导航:所谓差倍问题就是知道两个数的差以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分别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差倍问题有什么规律呢?怎么解答?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差倍问题。
1.小丁和小东一起去郊外钓鱼,小丁比小东多钓6条,小丁钓的是小东的2倍。小丁和小东各钓多少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和倍”“差倍”问题》第三课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和倍” 差倍”问题》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39页教学目标:1、能准确分析问题中的和倍差倍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答问题。
2、能运用分数和倍相关知识,合理选择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决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问题,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六年级举行篮球比赛,六(1)班全场得了42分,其中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
六(1)班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阅读理解已知条件:①六(1)班全场得了42分。
②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
问题:六(1)班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2、分析解答(1)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上半场得分= 下半场得分×2下半场得分= 上半场得分×1/2和的关系:上半场得分+ 下半场得分= 全场得分(2)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列方程解决问题方法一:解:设下半场得X分,上半场得2x分。
上半场得分+ 下半场得分= 全场得分X + 2x = 423x = 42x = 42 ÷3x = 1414 ×2 = 28分方法二:解:设上半场得x分,下半场得1/2x分。
上半场得分+ 下半场得分= 全场得分X + 1/2x = 42(1 + 1/2)x = 423/2 x = 42x = 42 ÷3/2x = 42 ×2/3x = 283、检验题目中的两种等量关系。
14 ÷1/2 =28分28 + 14 = 42分答:上半场得28分,下半场得14分。
符合题目中的两种等量关系,说明结果正确。
4、方法对比。
(1)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依据倍数的关系和和的关系,都能列出x + 1/2x = 42和x + 2x = 42这两个方程。
即使方程是相同的形式,思路也是不一样的。
(2)这些方程之间有没有相同点?对比两种方法,都是依据倍数的关系,表示出另一个未知量,依据和的关系,列出方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等奖创新教案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等奖创新教案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这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画线段图或列表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介绍小宁和小春邮票数量的有关信息,要求学生求出他们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教学目标1、会判断什么样的应用属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2、会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难点:通过线段图分清数量之间的份数关系。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只列式,不计算:(1)山羊有16只,绵羊的只数是山羊的3倍,绵羊的只数是()。
(2)王明34张船票,比李华少15张,李华有()张船票。
张红比王明多13张,张红有()张船票。
2、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对小朋友,他们的爱好就是邮票。
教师出示例1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看看题目中有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有没有关系?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题,整理信息,解决问题。
(1)、从题目中你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或列表的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
(3)学生汇报,交流整理信息的方法,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进一步把画图、列表这两种方法完善,并画出线段图列表整理出来。
(4)根据整理的信息,让学生想要求“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应该先算什么?”(5)学生独立解答,提问:谁来把你列的算式说给大家听?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第一种解法:小宁的邮票数量:(72-12)÷2=30(枚)小春的邮票数量:30+12=42(枚)第二种解法:小春的邮票数量:(72+12)÷2=42(枚)小宁的邮票数量:42-12=30(枚)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计算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2、教学练一练(1)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题目。
问题: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我们算什么?(2)指名板演写出算式,教师集体讲解。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八第1、2、10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课题名称:解决问题的策略(一)1、知识目标: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过程目标: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含重、难点):重点: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具准备:(含多媒体设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想让学生会做题目固然简单,但要想让孩子建立策略意识,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我觉得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要会画图,会用图简要、完整地呈现题目中的信息。
其次,要会用图,能利用图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到数量关系,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对画图要有感情,要喜欢画图,不能让画图成为一种累赘,一种麻烦,而要让它成为一种需要,一种解题策略。
这节课通过画线段图理解题意、体会画图的优点等活动,感受“策略”——画线段图的优势。
从而进一步建立策略意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本48-49页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画线段图表示倍数关系,用列表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画线段图”来呈现条件和问题,并借助线段图直观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已知两个量的和差求这两个量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应用题——利用线段图解决和倍差倍问题
用线段图解决简单的和倍差倍问题一、内容概括本讲为三年级较易接受且重要思维训练内容,本讲通过线段图来掌握和差倍问题,线段图是小学阶段数学中重要内容.掌握线段图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和数学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知识导航1.和倍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的应用题,它是常见的典型应用题之一.要想顺利地解答和倍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正确迅速地列出算式.小数:大数:数量关系式可以这样表示:两数和÷(倍数+1)=一倍量两数和—小数=大数2.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解答差倍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与差相对应的倍数差,从而求出一倍数,再求出其它的数.解题时,我们一般也是先借助线段图帮助自己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小数:大数:数量关系可以这样表示:两数差÷(倍数-1)=一倍量两数差+小数=大数课前热身1.7的四倍是(),48是()的6倍,57是3的()倍.2.泡泡有91颗黑色的巧克力豆,是白色巧克力豆的7倍,问泡泡的白色巧克力豆有多少颗3.二班有图书60本,一班的图书本书是二班的的3倍,求一班有图书多少本4.哥哥种了72棵树,哥哥种的数是弟弟的3倍,问兄弟两人共种多少棵树三、例题精讲基础部分例题1.小华和爷爷今年共72岁,爷爷的年纪是小华的8倍,问小华和爷爷各多少岁【练习1】1.泡泡和小新一共做了300道计算题,泡泡做的题目数量是小新的2倍,泡泡和小新各做了多少道计算题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例题2.小白兔和小灰兔共有50个萝卜,小灰兔的比小白兔的2倍多2个,小白兔和小灰兔各有多少个萝卜【练习2】新东方小学三年级共有32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还多7人,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例题3.小猴子聪聪和明明共有28个桃子,聪聪的桃子比明明的2倍少2个,聪聪和明明各有几个桃子【练习3】数学兴趣小组共有成员30人,其中女生比男生的2倍少3人,问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例题4.李爷爷家养的鸭子比鸡多18只,鸭子的只数是鸡的3倍,你知道李爷爷家养的鸭和鸡各有多少只吗【练习4】小新的课外书比迈斯多30本,小新的课外书是迈斯的4倍.问小新和迈斯各有课外书多少本例题5.新东方学校买来的白色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箱,白色粉笔的箱数比彩色粉笔的4倍少3箱.新东方买来的白色粉笔和彩色粉笔各有多少箱【练习5】妈妈的年龄比泡泡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比泡泡的3倍少2岁,问妈妈和泡泡今年各多少岁例题6.新东方学校买来的白色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箱,白色粉笔的箱数比彩色粉笔的4倍还多3箱.新东方买来的白色粉笔和彩色粉笔各有多少箱【练习6】爸爸的年龄比小新大30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比小新的3倍还多2岁,问爸爸和小新今年各多少岁四、拓展部分例题7.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392棵,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求桃树、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作业1.填空题1)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有()岁,妈妈有()岁.2)生产队养公鸡、母鸡共404只,其中公鸡是母鸡的3倍,公鸡养了()只,母鸡养了()只.3)小明买大单和小单线共25本,其中大单线的本数比小单线的本数的2倍多4本,大单线的本数有()本,小单线的本数有()本.4)师傅和徒弟共生产零件190个,师傅生产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少10个;师、徒各生产()个.2.两个数的和是84,大数是小数的6倍,求这两个数3.甲乙两个生产队人收桔子1000千克,甲队收的是乙队的3倍,甲、乙两队各收了桔子多少千克4.大村有两个粮仓共存粮食300吨.已知甲仓存粮比乙仓的2倍还多57吨,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5.书店运来一批书,其中科技书和文艺书390本,科技书比文艺书的3倍少10本,科技书、文艺书各多少倍6.足球是排球的3倍,足球比排球多18只.足球和排球各多少只7.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今年比去年多41人,今年人数比去年的3倍少3人.今年有多少人参加8.山坡上有一群羊,其中有绵羊和山羊.已知绵羊比山羊的3倍多55只,已知绵羊比山羊多345只,两种羊各有多少只。
画线段图解决和差倍问题
画线段图解决和差倍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解答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进一步实践并体验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和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线段图辅助解决两步计算的和倍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昨天妈妈带小明去人民公园玩,在公园门口他遇到这样的问题,他想知道这一天公园一共接待游客多少人?你们愿意帮助小明吗?设计说明:数学教学应以生活为原型,数学教学的内容应体现学生的社会生活。
这样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会让学生感到数学课堂的亲切, 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呈现例题,弄清题意1. 教学例题。
(1)课件出示例题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2)理解题意。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追问:你能理解“下午接待游客是上午的3倍, 这一天一共接待游客多少人?”的意思吗?设计说明:先呈现例题中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把理解题意的重点放在“下午接待游客是上午的3倍,这一天一共接待游客多少人?”这句话的含义上,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能使接下来的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解答问题提供了支持。
三、运用策略,探寻思路1. 引导:怎样解决“这一天公园一共接待游客多少人?”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①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上午接待游客人数。
上午: 365人②下午接待游客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同桌合作画画) 引导:下午接待游客是上午的3倍,要画这样的 3份(指名板演)下午:下午接待游客是上午的3倍2. 想一想,算一算。
《“和倍”“差倍”问题》教学设计
《“和倍”“差倍”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1~42页例6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会通过线段图明白得题意,并依照关键句弄清数量关系设未知数,能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那个数”的实际问题,明白得解答思路,把握解题方法。
2.从解题过程中切实明白得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3.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予以选择、加工,进而解决问题,感悟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那个数”的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那个数”的实际问题,明白得解题思路,把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问题1.依照题意,写出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2)美术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3)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4)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一半。
2.依照线段图,列出方程想一想:线段图相同,列出的方程什么缘故不同?你什么缘故如此列方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两幅线段图中甲和乙的关系吗?3.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那个数”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预备题的设置,是从学生已有知识体会动身的。
一方面复习了找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和如何列方程,分解了本课的重难点;另一方面,为后面环节的对比分析、沟通联系做好铺垫。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一)出示例61.课件出示例6图片。
2.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1)明白了我们班全场的总得分;(2)明白了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
3.想一想,依照已有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4.请学生概括图片信息,编出完整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概括:六(1)班参加篮球竞赛,全场得分为42分,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
(完整)差倍问题教学设计
尚书堂培训学校 2019 年秋季教案学科数学授课时间:课题差倍问题授课教师:课型新授主编人:课案第六章(讲) 第一课时详案审核人:教学内容编辑人:教学目标1。
理解“差倍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2。
感受“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掌握解答差倍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差÷(倍数-1)=1倍数(较小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个性化调整或补充教学重点理解“差倍问题”的意义,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找出差倍问题中差与份数差的对应关系。
课前检测检查上一个章节内容掌握情况。
新课导入1、复习解答和倍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倍数+1)=1倍数(较小数)2、练习:仓库里存放着大米和面粉两种粮食共11500千克,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2 倍还多100千克,问仓库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解答并检验:(11500—100)÷(2+1)=3800(千克)3800×2+100=7700(千克)或11500—3800=7700(千克)检验:3800×2+100=7700(千克) 3800+7700=11500(千克)3、谈话导入:如果把练习题中的一个条件“大米和面粉两种粮食共11500千克"改成“面粉比大米多3900千克”,这个题该怎样解答呢?例1:仓库里存放着的面粉比大米多3900千克,面粉的重量比新知探究大米的2 倍还多100千克,问仓库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1、我们首先要审题,弄清楚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这道题有两个已知条件,第一个已知条件是“面粉比大米多3900千克",也就是告诉了我们两个数的差;第二个已知条件是“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2 倍还多100千克”,也就是告诉了我们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要求的问题是“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2、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我们可以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以便于我们找到解题的途径,从“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2 倍还多100千克”这个条件中可以知道,是把大米的重量看做1倍数,所以我们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大米,“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2 倍还多100千克”,我们再画一条线段(是上一条线段的2倍再多画一小段)表示面粉.它们的差是3900千克,要求的问题是“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3、那么这道题该怎样思考呢,我们可以这样想:把大米看做1倍数,面粉是大米的2倍还多100千克,两种粮食的重量差对应的是它们的2-1倍多100千克,也就是1倍多100千克。
四年级《差倍问题》奥数教案
师:被除数怎么求呢?生:用除数加上被除数比除数多的数就可以求出除数为多少了。
师:想一想被除数还可以用别的方法解决吗?生:(可以用除数×商=被除数,也可以求出被除数。
)252÷(7-1)=4242+252=294答:被除数是294,除数是42。
师:感谢同学们帮助阿派完成这个问题,但老师不知道你们掌握没掌握这个知识,调皮的阿派也给大家准备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家自己去尝试一下吧。
【课件出示练习四,请两位中上的学生上台板书,并请他们讲解自己的思路,台下学生解答时,教师应多走动走动,指导不会的学生领会、理解。
】练习四:(7分)被除数比除数大168,商是9。
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分析:根据“商是9”可知,被除数是除数的9倍,把除数看作1倍数,被除数就有这样的9份。
被除数比除数大的168正好相当于除数的(9-1)倍,用168÷(9-1)=21就可得到除数,21+168=189就可得到被除数。
168÷(9-1)=2121+168=189答:被除数是189,除数是21。
(三)例题五(选讲):仓库存有面粉和大米,已知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3倍多700千克,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师:我们每天都要吃的东西是什么?师:没错是大米对不对,我们离不开这个食物,但这些主食需要储存,现在我们就来解决一下关于面粉和大米的问题。
请看例题五。
并找出有用的已知信息。
生1: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
师:很好,请坐。
还有其他信息吗?生: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3倍多700千克。
师:你感觉这道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面粉的重量比大米的3倍多700千克。
主要是多了700千克。
师:说一说你觉得该怎么解决?生:把多的700千克减去就变成了和前面一样的差倍问题了。
师:怎么解决呢?生:用多的4500千克减去多余的700千克,剩下面粉就是大米的3倍了。
师:真棒,同学们想法不错,然后呢?。
六年级上册数学和倍差倍问题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说明
通过情境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把学生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观察思考、自由讨论、发现创新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在枯燥无味。
(4)试着列方程解答。
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1)讲清楚分别根据哪句话列的等量关系式。
(2)根据哪个关系式设的未知数?
(3)所列方程每一部分的意思。
3.质疑点拨(课件演示)
(三)归纳列方程解答和倍、差倍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一)阅读与理解:
1.仔细观看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2.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分析、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答 “和倍、差倍”的实际问题,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
环节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一)组织学生阅读与理解: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6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引导学生解答例题:
1.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1)你能根据题中的两个关键句子分别写出两个等量关系式吗?
(2)用线段图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怎样设未知数?
《差倍问题》教学设计
差倍问题教学内容:解决差倍问题教学目的:通过分析条件和问题,通过画线段图,找到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差及对应的具体的量,分别算出两个来同的量。
教学重点:找出单位“1”的量,并画出相应的线段图。
教学难点:根据线段图找出倍数差所对应的具体量。
教学过程1.引入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差倍问题。
所谓差倍问题就是已和两个数的差与它们的倍数关系,分别求这两个数是多少。
解决这数问题与和倍问题相似,找到两个数的差与它们对应的份数,先求出1份数是多少。
2探索新知(1)下面我们就结合例题来学习差倍问题。
请看例题,先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条件1: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40本,甲乙两班图书本数的差是40本;条件2: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乙班的图书本数是1份数,甲班的图书本数是3份,问题是: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2)根据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先画1份量乙班的图书本数,再画3份,甲班的图书本数;甲乙两班图书本数差40本对应的份数差是(3-1)=2份。
由此,我们可以先算出1份数(乙班的图书本数)列式为40÷(3-1)=20本,那么甲班的图书本数就是20×3=60本(或用乙班的图书本数加上差40本也可以得出甲班的图书本数是60本。
(3)孩子们,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的解题过程:分析条件和问题,找出1份量,画出线段图,找到甲乙两班图书本数的差是40本,40本对应2份,先算出1份量乙班的图书本数,再算甲班的图书本数。
由上面例题我们可以得出解决差倍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和÷(倍数-1)=小的数(1倍数)3练习巩固孩子们,关于差倍问题的解题过得和等量关系式,你们明白了吧?会解决这类问题了吗?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1)请看题(试一试)果园里桃树和棵数是杏树的3倍,桃树比杏树多20棵。
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孩子们,请先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找出1份数,并画出相应的线段图,试着解决。
(2)孩子们你们完成了吗?请看正确的解题过程,对照检查一下,看看是否做正确了?我们先看线段图:杏树是1份量,先画出杏树的棵数,再对照杏树画出桃树的棵数。
四下教案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四下教案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2022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8~49页,练一练与练习八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线段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合理的解题思(2)会判断什么样的应用题属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并会利用线段图解决此类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在不断反思中,使学生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线段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2)回顾、掌握并熟练运用“其他解题方法或者把结论当成已知条件,采用倒推的方法”这两种应用题的检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正确画出线段图并运用线段图整理有用的数量及数量关系,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路,成功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画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直尺或三角板、苹果12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对线段图画法、对解题的帮助及意义的回忆。
1、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提问:说说上面运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追问:你会画线段图吗?生:会。
指名同学板演,并说说画线段图的顺序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余学生用直尺或三角板在草稿纸上画。
师巡视指导。
最后用ppt动态展示画线段图的一般流程及注意事项。
师:我们在哪些方面运用过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生1:三年级上册,关于绿花、黄花、红花之间关系,求红花朵数。
生2:在路程方面,求相遇时间或两者距离。
生3:师根据回答情况,简练其答案,有困难的可以适当提示,最后师生共同小结。
师:画线段图有什么作用?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生1:可以让题目一目了然,很清楚。
生2:整理数据,分析数量关系。
生3:想解题思路。
生4:师根据回答情况,简练其答案,有困难的可以适当提示,最后师生共同小结。
精品文档 (19)《“和倍”“差倍”问题》教学设计
《“和倍”“差倍”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1~42页例6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会通过线段图理解题意,并根据关键句弄清数量关系设未知数,能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解答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2.从解题过程中切实理解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3.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予以选择、加工,进而解决问题,感悟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问题1.根据题意,写出关系式。
(1)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2)美术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3)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4)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一半。
2.根据线段图,列出方程想一想:线段图相同,列出的方程为什么不同?你为什么这样列方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两幅线段图中甲和乙的关系吗?3.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准备题的设置,是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的。
一方面复习了找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和如何列方程,分解了本课的重难点;另一方面,为后面环节的对比分析、沟通联系做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出示例61.课件出示例6图片。
2.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1)知道了我们班全场的总得分;(2)知道了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
3.想一想,根据已有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4.请学生概括图片信息,编出完整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概括:六(1)班参加篮球比赛,全场得分为42分,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线段图解决和差倍问题》教学设计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小学尤学武范美容林慕燕马伟豪教学内容:运用线段图解决和差倍问题教材分析:和差倍应用题是中年级数学课本后面的思考题,安排得比较分散,如果按教材出现一题讲解一题,就题说题的话,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探究的过程,感悟不了“和差倍”这种典型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不了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我们认为采用适当归类、集中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对两数倍数关系的理解基础上,把小学中年级关于“和差倍”问题的思考题归类教学,掌握“和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并让学生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自己理解数量关系,为学生在高年段学习应用题打下方法基础。
学情分析:和差倍问题思考题的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中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如果教师一味的从字面去分析题意,用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虽然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难以理解掌握,事倍功半。
即使是学生理解了,也只是局限于会做某个题目而已。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特别是和差倍问题中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分析和解答复杂关系的和差倍应用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运用线段图解决和差倍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简单的和倍、差倍、和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2、学会借助线段图理解和差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画线段图的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3、通过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让学生经历从抽象的文字到直观的再创造,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线段图理解和倍、差倍、和差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理解和倍、差倍、和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情景引入1、情景导入:为了迎接亚运会的到来,园林工人叔叔要用黄菊花和白菊花装饰一个花圃,在装饰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帮他们吗?(设计意图:结合亚运的元素,对学生进行爱我广州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2、出示线段图: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话把图意表达出来,并列式计算。
师:看着线段图能解决问题,反过来,给出问题我们能不能用线段图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呢?(设计意图:学生已学习过“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在这里用线段图的方式出现,一方面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用线段图解决问题作引入。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黄菊花和白菊花共125盆,黄菊花比白菊花多25盆,黄菊花和白菊花各多少盆?师生共同探究:师生一起画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在中年级教材思考题中有关和差倍问题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可以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它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出发,利用线段图的桥梁作用,可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因而直观性强,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采用“扶”的方式,先由老师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解决简单的和差问题,让学生领悟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构,理解和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例2、尝试练习,汇报交流(1)黄菊花和白菊花共125盆,黄菊花是白菊花的4倍,黄菊花和白菊花各多少盆?(2)黄菊花比白菊花多45盆,黄菊花是白菊花的4倍,黄菊花和白菊花各多少盆?(设计意图:从“扶”到“放”,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线段图表达题意,把抽象的文字表达形象化,然后让学生根据线段图帮助自己理解“黄菊花”和“白菊花”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另外,把和倍、差倍问题放在一组里学习,更能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之处,更好地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
让学生体验画线段图理解题意的优越性。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基础练习:找朋友:把题目与相应的线段图用线连起来(1)妈妈买来的苹果的重量是雪梨的2倍,雪梨和苹果共12千克,果店运的苹果和雪梨各是多少千克?(2)妈妈买来的苹果的重量是雪梨的2倍,雪梨比苹果少12千克,果店运来的苹果和雪梨各是多少千克?(3)妈妈买来的雪梨比苹果少2千克,苹果和雪梨共12千克,果店运来的苹果和雪梨各是多少千克?(设计意图:利用同情景,同数据,不同数量关系的题组,再一次形象地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简单的“和差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差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这里采用连线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另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提高学生的兴趣。
)2、提高练习:先补充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1)果园里有梨树、苹果树和桃树共1800棵,其中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
求梨树、苹果树和桃树的棵数。
(2)甲乙两人共有196元,如甲给乙16元后两人的钱相等,两人各有多少钱?(设计意图:在前面两轮的简单“和差倍应用题”的学习后,学生应该有能力独力解决这两题稍复杂的和倍、差倍应用题,因为比起前面的题目稍微复杂了一些,因此采用了补充线段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降低了难度。
其中第(2)题,估计不少同学会画错,教师要利用学生产生的资源,通过观察线段图形象地理解题目数量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画线段图理解题意的优越性。
)3、拓展练习:借助线段图列式解答:(1)长方形操场的长与宽相差80米,小红沿操场跑一周400米,这个操场的长与宽各是几?(2)父亲比儿子的年龄大28岁,3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儿子现在的年龄是多少岁?(设计意图:这两道是较复杂的和差、差倍应用题,是对简单和差倍应用题的一个拓展,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应用。
另外对线段图的画法也有多种,只要能帮助自己理解都可以,所以不做统一的要求,但在反馈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资源,好好利用。
)四、全课总结。
《运用线段图解决和差倍问题》教学反思一、对开设本节课教学的思考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以及新课标和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学教学应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灵活。
以前义务教育的教材和目前各种版本新课程的教材,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上,教材中编选了大量的思考题,这些思考题作为课程资源,为教师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很好的可利用的材料。
思考题教学历来为教师所重视,但有些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用不上。
这不但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把学生解数学思考题的兴趣和创造性给抹杀了。
因此,对数学思考题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应是广大教师关注和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节课我们是利用中年级教材中出现的和差倍应用题的资源,调整后,集中、系统地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和差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对在教学中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思考郑毓信先生说“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突出强调,应当说是数学教育特别是数学课程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特征。
新课改由唯一重视数学知识金额技能转而采取了更为广泛的视角,最重要的当然是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正是在这教育改革的精神指导下,我们设计了这节课,在数学教学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中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如果教师一味的从字面去分析题意,用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虽然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难以理解掌握,事倍功半。
即使是学生理解了,也只是局限于会做某个题目而已。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个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思想方法。
和差倍问题思考题的文字叙述比较抽象,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而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特别是和差倍问题中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分析和解答复杂关系的和差倍应用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了思维的发展,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此本节课我们采用了借助线段图的方法解决和差倍应用题。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思考、讨论等方式,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解题思路。
使大多数学生都能体会到解决思考题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线段图的特点是从抽象的文字到直观的再创造、再演示的过程。
画线段图的作用:1、借助于线段图解题,可以化抽象的语言为具体、形象、直观的平面图形。
2、借助线段图,可以化难为易,准确判断。
3、借助线段图,可以化繁为简,发展学生思维。
4、借助线段图,可以化知识为能力,从而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学生能正确地画出线段图,正确的标出题中的条件与问题,就表示儿童理解了题意,为正确写出解答过程奠定了基础。
三、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考1、结合广州举办亚运会,加入亚运的元素,对学生进行爱我广州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2、采用题组设计,借助线段图,在对比中自主探究“和差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
掌握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体会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成功的乐趣。
3、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组织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4、课堂中注意利用学生产生的资源,推动课堂的教学。
《运用线段图解决和差倍问题》学业质量测评方案一、测评指导思想: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测评目的:1、通过测评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累计、生活技能的提高、学习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能力。
2、要通过测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心,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测评的依据: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数学课程标准》。
四、测评对象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五、测评的原则:1.评价内容多维化。
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的内容更多地指向:“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
数学任务更多地需要有意义的“做数学”过程,更多地暴露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2.评价主体多元化。
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的评价,也要有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形式、手段和方法,可以是考试,动手操作,撰写数学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小组实践活动等等;自我评价、面谈、提问、日常观察、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