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3《过秦论》教案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3《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学习目标导航]学习提示1、知识目标: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能力目标: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本文文质兼美,可读性很强,应加强诵读训练;本文的结构很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背景知识互动]知识积累一、写作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
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
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
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
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二、作家作品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
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
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
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
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
死时仅33岁。
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解题《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
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是给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时提供借鉴。
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论述秦统一天下之后,导致灭亡的过失,因此篇名《过秦论》。
识记要点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重要著作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教材优化全析]整合感悟一、内容详解结构网络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5篇
语⽂《过秦论》教学教案5篇《过秦论》是贾谊政论⽂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全⽂从各个⽅⾯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
下⾯是⼩编整理的语⽂《过秦论》教学教案5篇,欢迎⼤家阅读分享借鉴。
语⽂《过秦论》教学教案⼀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欣赏⽂章铺张扬厉、⽓势沛然地进⾏说理的艺术特⾊2、过程与⽅法:从诵读中体会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特点,感受政论⽂磅礴的⽓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教学重点:分析⽂章⽓盛的原因,感受⽂章的⽓盛教学难点:欣赏⽂章铺张扬厉、⽓势沛然地进⾏说理的艺术特⾊⼀、导⼊: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意,检查⼀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品读⽂本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过:指责推究……的过失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师:齐读课⽂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章的语⾔特点⽣:有⽓势或⽓势酣畅、磅礴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章⽓盛请找出你认为⽓盛的句⼦来,并思考为什么⽓盛呢?可从句⼦在语⾔表达上的特⾊和效果来回答⽣: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荒之⼼(你读⼀读,读出⽓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增强⽓势)师:⽂中多处运⽤了这种⼿法,请同学们试着找⼀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读)(⽤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扩张,国⼒⽇趋强盛的⽓势)⽣: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忠信,宽厚⽽爱⼈,尊贤重⼠,……之伦制其兵(有同学说这⼏句⼈名太多,读起来很拗⼝,虽然有铺叙但似乎⽓势不够酣畅嘛!)(这些⼈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铺陈排列在⼀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然很有⽓势)(这种排⽐铺陈⼿法读起来⾃然很有⽓势,我们⼀起读出这⼏句的⽓势来)⽣:振长策⽽御宇内,吞⼆周⽽亡诸侯,履⾄尊⽽制六合,执敲扑⽽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势,这情景和唐朝诗⼈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句再读⼀读,读出这⼏句的⽓势来)⽣:陈涉之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之君也;锄耰棘矜,⾮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军⽤兵之道,⾮及向时之⼠也(你来读⼀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易举,感觉秦从强⼤⽆敌⾛向崩溃的⼀泻千⾥和迅速,显得有⽓势)师:秦孝公⼀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上升时的⽓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 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陈涉“⾮尊于”、“⾮铦于”、“⾮抗于”、“⾮及向时” 让我们感觉秦从强⼤⽆敌⾛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句式⼜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富有⽓势和节奏感这种极尽铺陈排⽐和渲染夸张之能事的写法,就是赋的写法150多年的历史,众多的国家、君主、⼈物和事件作者写来游刃有余这种赋的⼿法使⽂章纵横捭阖,⾃由驰骋,酣畅淋漓,⽂采飞扬,增强了论证⼒量,⽂章⾃然⽓盛⽓势充沛了,⾃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挡,咄咄逼⼈,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且有欲罢不能之感由此我们知道了⽂章⽓盛的原因,⽤⼀句话概括就是:⽤写赋的⼿法来写说理散⽂[板书]师:贾谊作为政论家,他知道仅凭飞扬的⽂采还不⾜以深深触动汉⽂帝他还⽤什么⼿法来说理?⽣:对⽐⼿法师:很好!为了使⽂章更具有说服⼒和震撼⼒,贾谊还运⽤表现⼿法中最具有冲击⼒和震撼⼒的对⽐⼿法⽂章运⽤对⽐的哪些地⽅让汉⽂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汉⽂帝哪些地⽅会让你警醒和震撼?⽣:陈涉与九国的对⽐;(你把这⼏句话读⼀读)(第六段,突出了双⽅的尊卑、才能、军队和武器的悬殊,强调陈涉之弱)(唉,不够有味道,再读,读出味道来)⽣:秦朝与陈涉的对⽐;(你把这⼏句话读⼀读)(第五段,极写陈涉的条件之差,再写他亡秦之速,和前两段秦之强形成鲜明的对⽐,以陈涉之弱反衬秦更弱)⽣:秦与九国的对⽐;(齐读)(第⼆段先写六国⼈才之多,⼠兵之多,后写他们在秦⼈⾯前的窝囊相,对⽐反差⾮常强烈,写诸侯之强,反衬秦国实⼒更强)⽣:秦国本⾝的对⽐(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秦的勃兴与速亡形成对⽐;借助于史实本⾝的前后对⽐,秦在“攻”去取天下过程中,⼏乎所向披靡,⽽在守卫天下时挡不住斩⽊为兵、揭竿为旗的陈涉之众)(恐惧——镇定从容;秦⽆亡⽮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师:各⽤⼀个形容词来概括双⽅的特点当你读到这,你会想些什么?⽣:尊与卑,⼤与⼩,强与弱,败与成,攻与守[副板书]⽣1: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或强⼤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或仁义不施⽣2:强⼤的九国输给了秦国,强⼤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秦国赢得了天下,天下并没有变⼩变弱,秦朝却丢了天下,强秦却亡于微不⾜道的陈涉之⼿,因为仁义不施,作为皇帝应该以警醒和震撼师:很好尊的、强的⼀⽅输给弱的、⼩的⼀⽅,对⽐的结果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答案令⼈信服相信这些鲜明的对⽐给了汉⽂帝以警醒和震撼,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景之治师:我们⾃然也就知道了⽤这么多对⽐,⽤意是⽣:希望汉⽂帝以秦为鉴,施⾏仁政,与民休养⽣息,使国家长治久安告诉汉⽂帝打天下可以⽤武⼒,⽽守天下却必须靠仁义(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师:本⽂从九国与秦国、陈涉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秦国本⾝攻时的形势与守时的形势,多侧⾯、多⾓度地反复进⾏对⽐这⼀时期的历史本⾝就是惊⼼动魄的,加上⼏种对⽐不仅交织在⼀起,⽽且贯穿⽂章的始终,使得⽂章结构宏伟,⽓势磅礴跌宕起伏,震撼⼒强语⽓激昂有⼒,⽂章⽓势酣畅⽂章⽓盛的原因,仿照前⾯概括⼀下:⽤全篇对⽐到底的⼿法写出论点,这也正是本⽂精彩之处[板书]把⼀种对⽐写好已属不易,作者把⼏种对⽐写得清晰更见作者功⼒⼀种对⽐已经让⼈震撼,四种对⽐更是振聋发聩强烈鲜明的对⽐不仅给了汉⽂帝⽽且给读过⽂章的⼈以警醒和震撼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朝代更替,历朝历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难跳出这⼀“兴亡周期律”的怪圈,这种现象让⼈深思这也是本⽂成为千古传诵名篇的原因之⼀语⽂《过秦论》教学教案⼆教材分析本书节选的《过秦论》是西汉贾谊论述秦国政治得失的《过秦论》其中⼀部分,主要从秦孝公开始,到陈胜吴⼴起义推翻秦王朝暴政结束。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过秦论》的作者及文章的背景。
2. 理解文章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
3. 学习运用对比论证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
2. 难点:学习运用对比论证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讲述《过秦论》的作者及文章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过秦论》的作者是谁吗?
2.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析文章的结构,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 深入研读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对比论证,如秦与六国的对比、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等。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来论证“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
4.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5.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布置作业:背诵文中的重点段落。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过秦论》的作者及文章的背景,理解了文章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中心论点,并学习了运用对比论证的写作手法。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人和事,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优秀教案
过秦论课题:科目:语文班级:课时:计划4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
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三、学生特征分析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
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课文《过秦论》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并理解课文《过秦论》的内容;(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过秦论》的历史背景和作者贾谊的生平等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的内容和写作特点;(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优美语言和精彩辞藻;(3)提高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作者忧国忧民、强国富民的爱国情怀;(2)认识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学会客观分析问题,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过秦论》的背诵与理解;2. 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 分析课文的内容和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中某些长句和难句的理解;2. 古代散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3. 对课文中所阐述的政治观点的领会。
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字词、历史背景等;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4. 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今中外相关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及其历史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并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字词;3. 讲解重点:针对学生勾画出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和解释;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关键点;5. 合作探讨: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共同分析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背诵课文,并做好相关练习。
六、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1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1课时: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讲解重点字词;第2课时: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难点;第3课时: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观点;第4课时:情感教育,领会作者爱国情怀;第5课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第6课时:作业反馈,讲解课文难点;第7课时: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写作特点;第8课时:案例分析,联系现实思考课文内容;第9课时: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第10课时:布置作业,要求背诵课文。
高二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过秦论》教案3(可编辑修改word版)
《过秦论》教案 1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
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
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
如第 2 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ft”,而第5 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ft”。
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ft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
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
其次,第 2 段还列出 20 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
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 3 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 1、2 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 3、4 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 5 段。
预习安排1.朗读课文 2—3 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ào)函膏腴(yú)合从(zò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òng)翟景之“翟”读zhá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í(名)召(shà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贾谊过秦论教案优秀篇
贾谊过秦论教案优秀篇贾谊过秦论教案(优秀篇)《过秦论》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自读篇目,该文论述了贾谊关于秦朝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分析,指出其关键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该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古代的议论性散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于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础的文言语法知识,学习如何清晰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教学目的:1,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脉络。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
教学重难点:1,认识“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诵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
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中古装剧占了很大的成分。
其中有不少是以秦汉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如香港拍摄的《寻秦记》、以及内地的电视剧《秦始皇》和电影《秦颂》、《英雄》。
这些影视作品在塑造历史真实的同时也加入了导演和编剧们的艺术创造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过秦论》却是离秦代最近的朝代汉朝的文人的作品,那么让我们穿越历史,在文字中了解秦亡的真实原因。
请同学介绍作者。
(李商隐诗《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洛阳人。
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
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为梁怀王太傅。
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
《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品。
二,诵读预习。
这篇文章比较长,相信在课前认真预习过的同学并不多,那么老师在这里带着大家一起来完成这个预习的工作。
老师讲课文范读一遍,在老师读的时候,同学们做两件事。
一是注意课文的断句,把难都字的字音注在字的旁边;二是运用学习过的文言知识找出本科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文言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于《过秦论》的理解,了解《过秦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分析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分析文本来进行文学欣赏。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发表个人的见解和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文本中的论点和论证方法,认识和理解《过秦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课件和PPT。
2.课外阅读材料。
3.课堂练习和作业。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通过PPT介绍《过秦论》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对作品有初步了解。
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谈论他们对于《过秦论》的初步印象,并集体讨论。
第二步:展示分析1.分组讨论,并在PPT上展示各自对于文本中论点、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的分析结果。
2.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分析文本内容进行维度分析。
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过秦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其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
第三步:独立撰写1.提供几个问题供学生独立撰写练习。
2.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四步:课堂总结1.引导学生对于本次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分享他们的理解和看法。
2.教师对于学生没有打开的方向和深度进行补充说明。
五、课后作业1.作文: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结合《过秦论》中论点和论证方法,阐释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2.阅读《过秦论》相关的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该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并撰写小结。
3.自主拓展:通过搜索、阅读、思考等方式,探寻当前社会和时代背景下、以及国内外的其他相关文化产品的异同,摘要发表。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能够更深入理解《过秦论》的重要性和深刻内涵,同时,此次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高中语文《过秦论》教案五篇(精编版)
高中语文《过秦论》教案五篇贾谊在《过秦论》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
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就是整理的《过秦论》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过秦论》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_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
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
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
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
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
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
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
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高中《过秦论》语文教案
高中《过秦论》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过秦论》的背景和作者贾谊。
1.1.2 分析《过秦论》的论证结构和论点。
1.1.3 掌握《过秦论》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1.1.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2.1 《过秦论》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1.2.2 课文逐段讲解,分析论证结构和论点。
1.2.3 重点词汇和句式的讲解和练习。
1.2.4 课堂讨论和思考题的设置。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论证结构。
2.1.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
2.1.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2.2 教学手段2.2.1 投影仪:展示课文和相关资料。
2.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2.2.3 学习软件:使用学习软件进行词汇和句式的练习。
第三章:教学安排3.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需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2 教学流程3.2.1 第一课时导入:《过秦论》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课文讲解: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论证结构和论点。
词汇和句式讲解:重点讲解和练习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3.2.2 第二课时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评价和反馈4.1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过秦论》原文和相关注释。
5.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学术研究。
5.3 网络资源:相关的学习网站和在线资源。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情况。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贾谊的生平和《过秦论》的写作背景。
2. 学习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3. 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分析文章结构。
2. 难点: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通过回顾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或变法,引出《过秦论》的主题。
2. 作者及背景介绍(5 分钟)
简要介绍贾谊的生平及《过秦论》的写作背景。
3.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10 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查字典,读准字音。
教师领学生跟读整篇文章,注意字音和断句节奏。
4. 精读文章,理解文意(15 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文章,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5. 课堂讨论(10 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秦亡的原因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6. 课堂小结(5 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7. 布置作业(2 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全文。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过秦论》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使学生掌握《过秦论》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学欣赏和评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过秦论》的内容和意义。
(2)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创新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情感。
(2)通过对《过秦论》的欣赏和评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过秦论》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过秦论》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学欣赏和评论。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过秦论》的内容和意义。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的秦国,引出《过秦论》的话题。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过秦论》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 《过秦论》,了解其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过秦论》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以及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讲解《过秦论》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
高中语文《过秦论》教案
高中语文《过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领悟作者观点,培养辩证思维。
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领悟作者观点。
2.教学难点:文言词汇的积累与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贾谊及其作品《过秦论》。
(2)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主题。
2.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疏通文言文,解释难懂词句。
3.分析课文结构(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2)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辩证思考。
4.领悟作者观点(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秦朝兴衰的论述。
(2)讨论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5.文言词汇积累(1)讲解重点文言词汇,让学生掌握其用法。
(2)进行文言词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实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贾谊的《过秦论》。
贾谊是西汉初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那么,《过秦论》到底讲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2.阅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尽量理解文章的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疏通文言文,解释难懂词句。
3.分析课文结构(1)同学们,请你们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构,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论述秦朝兴衰的?(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各部分内容,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4.领悟作者观点(1)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什么观点?你们是如何理解的?(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5.文言词汇积累(2)教师讲解重点文言词汇,进行练习。
6.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分析了文章的结构,领悟了作者的观点。
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课后作业1.熟读《过秦论》,理解文章内容。
高中《过秦论》语文教案
高中《过秦论》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过秦论》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2. 分析并欣赏《过秦论》的文辞特色和修辞手法。
3. 深入理解《过秦论》的核心思想和教育意义。
4.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翻译:让学生熟悉《过秦论》的文辞,理解其大意。
2. 文学特色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过秦论》的文辞特色和修辞手法。
3. 思想内涵探讨:深入探讨《过秦论》的核心思想,理解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 写作技巧训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习并实践《过秦论》的写作技巧。
第二章:课文朗读与翻译2.1 教学目标1. 能够流畅地朗读《过秦论》。
2. 理解并翻译《过秦论》中的难点句子。
2.2 教学方法采用分角色朗读、集体翻译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辞的韵律美,在翻译中理解文意。
2.3 教学步骤1.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集体翻译课文,重点解释生僻词和难点句子。
第三章:文学特色分析3.1 教学目标1. 认识并理解《过秦论》的文学特色。
2. 学会分析并欣赏《过秦论》的修辞手法。
3.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文段中感受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的魅力。
3.3 教学步骤1. 分析《过秦论》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 讨论《过秦论》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3. 学生举例分析并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第四章:思想内涵探讨4.1 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过秦论》的核心思想。
2. 探讨《过秦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并内化《过秦论》的思想内涵。
4.3 教学步骤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过秦论》的核心思想。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过秦论》的思想内涵。
第五章:写作技巧训练5.1 教学目标1. 学习并实践《过秦论》的写作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过秦论-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过秦论-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过秦论》这篇文言文的基本意思;
2.了解《过秦论》这篇文章对古代中国巨变的影响;
3.熟练运用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过秦论》这篇文言文的基本意思;
2.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三、教学内容
1. 课前预习
1.让学生先读一遍《过秦论》这篇文章,初步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过秦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 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我介绍自己所读过的文言文篇目,了解同学们在文言文方面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过秦论》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3. 讲授新课
1.教师在白板或投影仪上展示《过秦论》这篇文章,依次讲解文章的主要部分、情节和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过秦论》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4. 讲解重点难点
1.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教师对比现代汉语和文言文的用词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5. 总结回顾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过秦论》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
2.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阅读和口语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解-演示-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互动讨论和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和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7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7篇课文《过秦论》教案设计篇一一、教法建议【抛砖引玉】1、这是千古名篇,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文采上,都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除课本要求的背诵以外,其他部分也要熟能成诵。
2、学习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论证语言的特色。
3、了解本文常见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4、体会本文巧妙的巧思,缜密的结构,精当的铺垫。
【指点迷津】重点:1、了解作者贾谊。
2、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3、文章的主旨和结构:《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
分上、中、下三篇,本文选自《新书》,是上篇,内容是总论天下的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是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指陈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危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上篇的中心思想是在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施行仁政。
本文共5个自然段,分五个部分。
(大意略)4、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
本文作者作了几项对比:一是将秦国的实力与山东九国对比,实力远远大于九国;二是将秦国的实力与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朝对比,秦朝的实力大于原秦国十数倍自不待言;三是将陈涉的实力与九国对比,陈涉的实力则小到“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
陈涉〈九国〈秦国〈秦朝最后交锋的却是最弱小的陈涉与最强大的秦朝,而结果却是秦王朝的灭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行文至此已水到渠成,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从语言的运用看,文章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浑然揉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琅琅上口。
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优秀范文三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高中必修三《过秦论》教案优秀,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局限。
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
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
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3教时。
第一教时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新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教训,古为今用。
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
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
高中语文《过秦论》教案(5篇)
高中语文《过秦论》教案(优秀5篇)高中语文《过秦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汉语特殊句式。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课时安排】3课时【预习设计】1.借助《名师一号》了解及相关背景;2.读课文、明确字音,结合解释、通译全文,完成《名师一号》自主落实部分;3.查古汉语字典,掌握重点字词。
固席包囊拱手因爱致叩延亡北烈履却愚弱瓮绳云响景小弱序朝【问题思考】1.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是怎样用事实证明其论点的?2.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请找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诗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
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
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1.字音崤(xiáo)函?膏腴(yú)合从(zòng)?陈轸(zhěn)逡(qūn)巡遗?镞(zú)?鞭笞(chī)?系(jì)颈?黔(qián)首?隳(huī)瓮牖(yǒu)?氓(méng)隶?猗(yī)顿景(yǐng)从锄櫌(yǒu)棘矜(qín)铦(xiān)铩(shā)2.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
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
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掌握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和原因。
2. 理解并分析《过秦论》这一经典文献的主旨和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掌握论证和辩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过秦论》的中心思想以及其在秦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理解并运用论证和辩证的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核心教材:《过秦论》2. 辅助教材:秦朝历史资料、笔记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秦朝的历史背景,如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秦国的强大崛起等,激发学生对该时期的关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是什么吗?第二步:阅读理解(20分钟)让学生阅读并理解《过秦论》这篇文章。
指导学生注意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对秦朝统一的意义和影响的分析。
注意,不要过多纠结于生字生词,重点是理解文章的内涵。
第三步: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1. 《过秦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 作者对秦朝统一的评价如何?3. 从《过秦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有哪些?第四步:整体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整体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引导学生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和总结。
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过秦论》中的论证和辩证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进行合理的论证。
第五步:辩论活动(30分钟)在课堂上组织一场辩论活动,主题为:“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大于秦朝的暴政”。
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展开辩论。
辩论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指导学生从正反两方的观点中得出结论。
第六步:扩展阅读(10分钟)给学生推荐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史记》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秦朝的历史。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辩论的内容,写一篇500字的读后感,并结合历史资料进行论证和分析。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过秦论》这一经典文献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分析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过秦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过秦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过秦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过秦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过秦论》是中国古代名著之一,是西汉时期的韩非所写,反映了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的政策,探讨了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问题,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代表作之一。
该文适合高中生进行阅读和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达到以下目标:1. 学习《过秦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了解历史变迁对人类政治制度的影响。
2. 提高学生的政治思考和理论建构能力,培养学生对人类政治制度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献解读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能进行文本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通过引入秦始皇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及其对人类政治制度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片等方式,展示一些有关秦始皇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变迁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2. 阅读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答互动、示范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背后的意义。
教师可以将文本分成多个部分进行逐一解读,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分析。
3. 互动探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文本内容的互动探究,让学生能够自主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和分享答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意义和背后的思考。
4. 总结小结在阅读和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进行总结和小结,帮助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文本内容和背后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2. 问题提出式教学法。
通过问题提出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学习目标导航]学习提示1、知识目标: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能力目标: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本文文质兼美,可读性很强,应加强诵读训练;本文的结构很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背景知识互动]知识积累一、写作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
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
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
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
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二、作家作品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
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
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
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
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
死时仅33岁。
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解题《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
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是给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时提供借鉴。
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论述秦统一天下之后,导致灭亡的过失,因此篇名《过秦论》。
识记要点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重要著作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教材优化全析]整合感悟一、内容详解结构网络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
这是秦孝公时的事。
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自孝公开始。
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
秦孝公在位24年(前361至前338年),其间商鞅专秦柄约为15年,可见这个时期不长。
又,“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
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事。
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
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多重排比,气氛热烈。
辞赋中往往铺锦列绣,排红叠翠,排比句如鳞次栉比。
可是因为句式少变,致使文字板滞僵直。
《过秦论》则变化其用,以多组排句复合,从而犹如繁弦急管般热烈,增强了艺术效果。
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先以“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句式排比,显示“合从缔交”的广。
接着以“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词组排比,显示上述四君子的谋略才干。
再以“……中山之众”,“……杜赫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赵奢之伦制其兵”四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力量。
最后更以“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强国请伏,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秦乘胜前进夺天下,摧枯拉朽攻诸侯的声势。
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奔放,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则整齐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文章便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了。
作者为了集中排比,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的对比条件,着力渲染,且有言过其实之弊。
据《史记•六国表》载,周慎靓王三年(前318)有“五国共击秦,不胜而还”之事,并没有“九国之师”齐出动的情况。
作者简单概括了战国时代所有的人才,且加以排比,突出了声势浩大的气氛,和秦日后的崩溃作了鲜明对比。
《过秦论》中多用排比,而句式多变,组合有异,这也是本文格高调响的一个原因3.秦始皇统一全国(第3段)。
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
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第3段写秦始皇:野心与实力,兼而写之。
但第3段与第2段还不一样。
第2段是用正反对比手法两面写,第3段却全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和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愈写愈足,愈写愈神气。
甚至到了第4段开头处,还要找补两句:“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吴闿生夹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
”这就像给皮球或车轮打气,打到最大限度,再加上两下,自然球胎或轮胎就非爆裂不可了。
然后一下子反跌下来,改从陈涉方面写起,却又处处对陈涉寓褒于贬,这就更加写出秦之灭亡实有自取其祸之道了。
同义叠句,气势酣畅。
为了突出某种意思,不惜重复数句。
作者写秦始皇时之强盛:“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四句只一意,说始皇践帝位奴役天下之人。
我们在学习这一段时,要加强朗读。
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
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
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
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
重点是写陈涉起义。
用低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
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
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
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
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
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
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
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
“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
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技巧鉴赏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
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
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衡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
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
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2.对比论述。
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说明。
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
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
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3、语言特色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不是赋,然而语言上却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
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象。
行文又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
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甚至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些骈语是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如此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技巧拾零文言文解题技巧1、以题解文。
文言文阅读相对是难点,一般同学往往读了一遍不很懂。
此时,要迅速浏览一下试题要求,特别是最后的内容概括判断题,仔细阅读,能够了解全文大致内容,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一项不符原文,其他三项都正确,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
那么通过解读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原文,就会事半功倍,化难为易。
2、以文解文以文解文,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
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例如1994年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
“白粲”即白米,因为上文有“月俸得白米……”。
三、体裁知识古人著书基本上是不加标点的,古代的文章(不论哪种体裁)基本上是没有标点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有标点的文言文,其中的标点都是今人填加上去的。
因此说,我们要阅读文言文,就要靠自己断句、加标点,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技巧艺术。
这样,填加标点、断句就成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古人把读文断句加标点叫“句读(dòu)”,句末处用“。
”断开,叫“句”;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处用“,”断开,叫“读”。
古人也是讲究断句的,不能正确地断句,也是无法读懂文章的。
句读虽说是一门“小”学问,但它也包含许多知识,也是不可轻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