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f4476a3c1ec5da51e2703f.png)
中西差异一:
当我们还在不断强化专制集权制度时,西方已经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资产阶级革命, 国王被拉上了断头台。
广州十三行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 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捕风捉影—文字狱
我是小 判官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一把心肠论浊清。
案例
雍正时,查嗣庭出任江西主考官, 以《诗经》中“维民所止”为题考学生。 查嗣庭因此冤死狱中,死后还被戳尸示众。
维一 、 止 一
案例
庄廷龙《明史》案,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 语句,株连70—120人。此前,庄廷龙已 死,仍然被劈棺戮尸。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军机大臣的苦恼
背景 1)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前且 旦作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洲费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设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类章,从而绕开议 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的设立
问题探究
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它有何 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不可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影响:1、(积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 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 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 程。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 ,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 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统计,查抄的黄金有 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 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 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年查抄清 单中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 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 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cf5f085a8102d276a22fe1.png)
康熙时期: 开放宁波、漳 州等地,作为 对外通商口岸。
顺 治
康 熙
乾隆时期: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乾 隆
江 浙
粤广州 闽
四口 通商
一口 通商
广州十三行(洋货行)
四、闭关锁国政策
4 影响
利: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 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问问他们
弊: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 有好打东! 西 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 要不要? 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 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敲 不了 开半 门天 , 不 咋给 办开 ?
四、闭关锁国政策
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
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200公 斤左右,美国接近1000公斤; 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1/10,不 及英国1/40。
以史为鉴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 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4 文化专制政策的表现
纪
晓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岚
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 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 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 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 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 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 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练习巩固
C 1.你认为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制约(
)
A.中书省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2.“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
B 南书房翰林院视草。”采取此种统治措施的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28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28张)](https://img.taocdn.com/s3/m/5b506f61f01dc281e53af0bf.png)
《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主持 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 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 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 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然 后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3、文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实 行专制政策。
秦朝、西汉、明朝、清 朝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据统计: 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12次, 雍正帝17次,乾隆帝130次。
相关史事
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史 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参 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死, 总共处罚了200多人。大臣胡中藻写的诗 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 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 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 也受到牵连。
联系当前中国对外 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 法。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 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经济、 科技等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 作,取长补短。
开放兴国
强化
军机处
君权
文字狱
控制
思想
文化专
制政策
巩固
闭关
统治
锁国
政治
清
腐败
朝
社
危
君 主
会 矛
军事 无能
机 重
专 制
盾 加
财政 重
危机
的
剧
强
化
民众
困苦
历代君臣仪式的变化
秦朝 坐而论道
宋朝
清朝
站立议政 跪受笔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 强化
一、对内:强化君主专制
议 政 清 王 康熙 初大 臣 会 议
南 雍正 军
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共4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10b00cf111f18583d05ae1.png)
四.闭关锁国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 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 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 帆出海”。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 ,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 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 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四.闭关锁国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
二、(旁白:雍正皇帝正在上朝)
• 大臣A:启奏陛下,近日臣听闻徐骏写了一首诗,“明 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 大臣B:陛下,微臣以为徐骏分明是蓄意诽谤朝廷。这“ 明月”是怀恋明朝,“清风”是影射大清。
• 皇帝:岂有此理!来人,徐骏居心不良,依大不敬律斩 立决。
(旁白:大臣A带着一众衙役去徐骏家抓人)
相关史事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的重 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 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 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 籍贯等;船只 预先规定往返 日期,每人每 日只许带米两 升。
广州十三行
四.闭关锁国政策
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 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 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的西方国 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清廷 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 闭塞[sè] ,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 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 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 危害: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 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
列表比较秦朝、西汉、明朝、清朝 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2b7e3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d.png)
8.(史料实证)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之一。通过解读以下图片你能获得的信息是,清朝后期( B )
A.各级官员结党营私 B.广大民众生活困苦 C.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 D.政府存在财政危机
★知识点四:闭关锁国政策 9.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 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 准入浙江海口”。材料反映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C ) A.重农抑商 B.对外开放 C.闭关锁国 D.重文轻武
★知识点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4 . ( 2022 黑 龙 江 ) 清 朝 翰 林 官 徐 骏 在 奏 章 里 把 “ 陛 下 ” 的 “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 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A ) A.大兴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厂卫制度 D.推行闭关锁国
牙、玳瑁、银等 草 画 将 不 同 种 鱼 的 代表格兰特 。1868年,
不同材质雕刻制 细节都一一清晰描 美国船长阿门在广州
作而成的名片盒,绘 , 非 常 写 实 。 很 定制一套餐具送给格 讲解词
具有中外合璧的 多欧洲人对中国的 兰特将军夫妇。当这
外销风格,深受 动植物物种非常感 套餐具抵达美国时,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历史解释)
素养目标
(2)通过《清代农民卖儿卖女图》、广州十三行等图文史料, 了解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和闭关锁国政策,分析当时中
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到开放有利于社会经济繁荣发展,闭关自守必然导
致落后。(家国情怀)
(1)清朝初期,__议__政__王__大__臣__会__议____作出的决定,连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3138f4a5e9856a561260e4.png)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知道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微课的形式解决基本史实。
通过表格整理归纳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不同,通过材料探析军机处帮助皇帝巩固统治的特点,理解军机处为什么能加强皇权。
2•通过探究文字狱、文化专制措施的材料理解这些措施的目的和影响。
3•通过与同时期英国的发展情况作对比,深入理解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发展的阻碍作用,理解封建专制统治已经走向末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清朝加强统治的措施,了解清朝矛盾重重的社会环境,深刻理解封建专制统治走向末路的事实,通过与同时期欧洲发展情况的对比,意识到只有不断变革、敢于开放、勇于接纳新鲜事物才能保持社会发展的活力。
通过对国家历史命运的思考,初步树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意识。
导入:1793年是乾隆五十八年,这一年乾隆皇帝迎来了一群英国使者,领队的叫做马戛尔尼。
他们以代表英国政府为乾隆皇帝祝贺八十大寿为名来到中国。
马戛尔尼是个中国迷,这次有机会来到中国这个传说中遍地是黄金,堪称文明典范的国度,他非常兴奋。
可是在中国游历了一番后,他在日记本上留下了这样的评价:他们(清朝人)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马戛尔尼在中国经历了什么?他观察到了一个怎样的清王朝?让我们跟随他的记录来了解。
一、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师:马戛尔尼乘坐的船叫做狮子号,船停靠在舟山港口时,邀请了清朝社会各界人士上船参观。
狮子号的船舱里挂着一幅乾隆皇帝的画像。
上船的中国人一见皇帝的画像,立马诚惶诚恐地跪拜磕头,英国使者团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为了加强皇帝权力,清朝前期统治者对中央辅政机构进行了变革。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内容进行梳理:清朝初期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设立军机处,乾隆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只保留军机处。
问题:通过和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比,你能说说军机处主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了皇帝权力吗?材料一:思路:在组成人员方面,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更加容易控制在决策方面,军机处没有决策权,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https://img.taocdn.com/s3/m/c91f6555f7ec4afe04a1dff0.png)
和珅府
2.军队腐败
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 备废弛。将士接受骑射检 阅,竟然‚射箭箭虚发, 驰马人坠地‛
八旗的子弟更是百无一能,好 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就是 养鸟斗鸡,十分颓废。
相关史事
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 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时,仅为 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 的1∕6。
3.财政危机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 但在康乾时期,社会经 济发展,财政收入不断 增加,国库充盈, 尚能承受庞大的运转费用。 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皇帝好大喜功,花费无 度,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尤其是各级官吏的贪 污,截留税款,大大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4.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社会危机重重
清朝中期以后,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 手段地兼并土地。 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变成地主的佃户和 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的地租。很多农民变为流 民,以乞讨为生。一 ຫໍສະໝຸດ 维、止 止一
相关史事
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 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 ‘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 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徐骏,雍正帝时的进士。雍正八年十月,和故 友重逢,对月畅饮之后即将分别,便对故人吟了 一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结果被人告发、被判斩立决,他的所有文稿也被 烧毁。
相关史事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 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 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 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 、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 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 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优秀课件(共23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优秀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1b8450cf84b9d528ea7a1b.png)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案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的诗集中有“清风不识 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 风无意不留人”的诗句。 后果:雍 正知晓后 认为他这 些诗句是 对朝廷的 大不敬,
在乾隆朝组织编写《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一些不符合 统治者要求的书籍被大量删除或者篡改,被销毁的书籍 将近 3000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所收书的数量相等, 持续了将近20年,对古代文献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不开门咋办?
根本原因:清朝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稳定 性、封闭性。
闭关锁国政策
表现:
(1)颁布“禁海令”: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
严厉限制海上贸易,不准片帆出海; (2)限制通商口岸——多口通商
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
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
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
庄廷龙《明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 史》案 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戴名世《南 300多人 山集》案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 吕留良案 反对清朝统治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 株连族人 胡中藻案 指为侮辱清朝。 祸及师友
案名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事由
株连人数 70--120
徐骏案
康熙 雍正
乾隆
影响:军机处的设置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 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议政王 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撤销议政王 大臣会议
大兴文字狱
什么叫文字狱?为什么要实行文字狱?
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 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 罪状,制造大量冤案。叫做)目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品课件(共29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品课件(共2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9b8332a98271fe910ef9e9.png)
文化专制政策的表现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2.开展查书、禁书、毁书活动
通过在政治和思想上强化君主专制,清
鲁迅评价此书说: “清人纂修
《四库全朝书统》治而者古书是亡否矣得! 到...他..所毁,想要的结果?
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 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确立
完善
秦
皇帝制度 郡县制
隋 唐
三省六部制
强化
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
明 明:废丞相
清
清朝统治者 采取哪些措 施来加强君 主专制?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
军机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设立的?
清初 议政王大臣会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品课件(共29 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品课件(共29 页PPT)
别有用意的鸿篇巨著——文字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品课件(共29 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品课件(共29 页PPT)
➢查嗣庭在江南主持科举时,出了一 入狱自杀,戳尸
道考题:“维民所止”。
枭示,满门抄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品课件(共29 页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精品课件(共29 页PPT)
知识分子的怕——文字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86a39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c.png)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是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皇帝制度、科举制度、文字狱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級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清朝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人物关系等方面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如皇帝制度、科举制度等。
2.掌握清朝君主专制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及其特点。
2.清朝君主专制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清朝君主专制的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3.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创设清朝君主专制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讲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如皇帝制度、科举制度等,并分析其特点。
3.操练(20分钟)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文字狱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分析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清朝君主专制的看法,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清朝君主专制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评价清朝君主专制?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清朝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https://img.taocdn.com/s3/m/f58405d2cc22bcd126ff0cce.png)
【误区】历代王朝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表现容易混淆。 警示:秦朝时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西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明朝时实行八股取士,禁止发挥 个人观点;清朝时大兴文字狱,压制反清思想,大量销毁和删改古典文献, 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对应训练答案:1.B 2.D 3.C 4.D 5.A
【问题2】如何正确地认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探究:(1)含义:闭关锁国政策指的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非完全断绝 往来。 (2)原因: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物 产丰富,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②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 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商人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自己的统治。
3.(2016·广东)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 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B )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4.“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可谓是清代文人学者的真实 写照。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 D )
A.政治领域的专制 B.经济领域的专制 C.军事领域的专制 D.思想领域的专制
5.清朝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充分说明 了( C )
A.俸禄丰厚 B.土地集中 C.贪污成风 D.铺张浪费 6.统治集团吏治腐败,财政匮乏,军备废弛,土地集中,赋税繁重,各 地人民起义不断。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开始于( C ) A.康熙后期 B.雍正后期 C.乾隆后期 D.嘉庆前期
(3)评价:①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切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使中国 错失了向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阻碍了中国经济文 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26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26张)](https://img.taocdn.com/s3/m/c1e7801c51e79b8969022613.png)
通有无。”
接
2.嘉庆皇帝的上谕 说:“天朝富有四 海,岂需撮尔小国 些微货物哉?”
见 英 国 使
者
• 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 • 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 • 中国赠给英国的礼物: • 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
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 规定:
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 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 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 发给印票。
抄家死于狱中
大兴文字狱原因:
为了加强专制统治, 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文字狱之影响?
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禁锢了思想,不敢过问政治。 3.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 进步。
(二)文化专制政策 1.清朝文化专制的目的和表现是什么?
2.文化专制的后果是什么?
读史料:
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大清 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 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 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除了焚毁 书籍,大清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 了销毁。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其余 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已经 全部被销毁了。除了销毁书籍和档案 外,大清还系统的对残存书籍和档案, 进行篡改。
闭 关
锁
国
”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
藉((1)借自助给)外自夷足(的外自国然)经货济物不以通需有要无外。来特商因品天 朝也所可产以茶自叶我、供瓷给器(、丝根绸本等原为因西)洋。各国及尔国必
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2)材清料朝二统:治“者天认朝为富天有朝四地海大,物岂博需,尔无小所 不国有些,微不货需物要?”同—外—国嘉进庆行帝经的济敕交谕流。
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完美版)
![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3c6efa4b73f242326c5f16.png)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PPT课件
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 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并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清朝统治者是 怎样实行文化专制统治的?清朝走向衰败有哪些表现?
背景:
一、军机处的设立
清朝初期,还保留着由满族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经决定,连皇 帝也不能改变。
以下清朝皇帝在位时期,在中央开始设立军机处的是( C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人教统编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
谢谢您的聆听
教学PPT课件
使用 说明
此课件下载后
背 景 图 片 可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以 一键修改编辑
失量 图标
目的: 加强君主专制。
设立: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直接 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 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军机处是辅助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 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成写文,经皇帝审阅同 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后果:经济衰退,国力越来越虚弱。
四、闭关锁国政策
思考:什么是“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是清朝封建政府实行对外交通、贸易的严格限制的 外交政策。
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
①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 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 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 ③ 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https://img.taocdn.com/s3/m/5cc428c1856a561253d36f0e.png)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君权强化的标志
军机处
军机处值班房
军机处的设立,提 高了办事效率,有 好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立军机处,官员们 什么都得听皇帝的, 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 创造精神都没有了, 一点好处也没有。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 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提高大臣办事效率等作用。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 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 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
秦 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西 汉
明 朝 清 朝
3.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据《清朝野史大观· 和珅家财》等野史 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 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 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而 强”。
清朝军备废弛
清政府给予旗人各方面的优待, 致使诸多八旗子弟凭借自己或 祖辈的功劳领取朝廷傣禄,过 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 众多官员更是“妄事奢靡,相沿 成风”,扰乱社会秩序,胡作非 为。军队将领不理营务,只知 克扣军响;士兵不事操练,却 吸食鸦片成瘾,致使骨瘦如柴。 连嘉庆帝都觉得“不忍形诸纸笔”。 骑射尚武之风由此大为衰减, 出现八旗官兵:射箭,箭虚发; 驰马,人坠地,一时成为笑谈。
清 朝 君 主 专 制 的 强 化
军机处的设立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闭关锁国政策
1.下列历史事件叙述错误的是( B) A.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 B.1636年皇太极在上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C.康熙帝册封了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472fedba0d4a7302763ac7.png)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军机处设立的目的与职责,理解其设立的影响;知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的史实,掌握清朝实行文化专制的目的、表现和危害;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统治下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及清朝实行该政策的原因、表现,理解其深远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通过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分析和对“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泄露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上图便是军机处的外景,它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
你知道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什么吗?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1.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史料解读。
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3.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设立的基本情况、作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答案提示:(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f25c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d.png)
——龚自珍
目标2.通过阅读课本,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活动:回顾历史还有哪些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件?
朝代
秦朝
事件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禁锢 思想
巩固 统治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目标2.通过阅读课本,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活动:阅读课本,找出文字狱的目的及特点。
目的: 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特点: 规模大,次数多,处罚严酷
清前期文字狱统计
乾隆帝时,文字狱则达 到顶峰,共发生一百三 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 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 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 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 以上者连坐立斩。
目标2.通过阅读课本人,教理版七解年清级朝下实册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17外93国年进乾行隆经致济英交国流国王书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
皇上,居住在 这样的国家多
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 及自己的统治。
安全啊!老百 姓都丰衣足食。
根本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小 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稳定性。
目标3.通过阅读课本,描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为中国是“世界中心”,在处理对外关系上不注重实际,追求“天朝”的虚荣,对 外来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描述了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 B.真实反映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传统政策 C.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小农经济 D.统治者的认识为闭关政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a0b22902020740be1e9bae.png)
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一、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
马戛尔尼乘坐的船叫做“狮子 号”,停泊于舟山港口时,邀请清 朝各界人士上船参观。船舱里挂着 一幅乾隆皇帝的画像。马戛尔尼发 现,上船的中国人看到画像立马诚 惶诚恐地跪拜磕头。英国人深受震 撼,也开始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皇帝 至高无上的权威……
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
军机处
满洲贵族
皇帝选派亲信大臣
职能
讨论一切军国大事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是否拥有决策权
是
否
问题1:将军机处与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进行对比说
明:军机处为什么能加强皇权?
组成人员方面,军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更加容易控制
在决策方面,议政王大臣会议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制约皇权。军 机处没有决策权,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冯尔康《乾隆பைடு நூலகம்间下层民众生活状况、心态与皇帝崇拜》
和珅,曾担任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 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等 数十项重要职务。他聪明能干,尤其擅长揣 摩乾隆皇帝的心理,深得乾隆宠信。随着权 力的增长,和珅的私欲也日益膨胀。比如他 身为吏部尚书,掌握官员升迁、调动权力, 便向官员索取贿赂,而每天上门求和珅办事 的官员也络绎不绝。最后清点和珅被查抄时 的家产,发现他聚敛的财富竟然比清朝每年 国库收入高出数倍。
——乾隆致英国国王
乾隆的态度背后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底气”是什么?反映 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心态?
自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与外国经济交往
狂妄自大
根据课本内容回答,闭关锁国政策是否完全断绝与 外界交流?为什么?
没有完全断绝,仅保留广州十三行一处负责对外贸 易。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知道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微课的形式解决基本史实。
通过表格整理归纳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不同,通过材料探析军机处帮助皇帝巩固统治的特点,理解军机处为什么能加强皇权。
2.通过探究文字狱、文化专制措施的材料理解这些措施的目的和影响。
3.通过与同时期英国的发展情况作对比,深入理解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发展的阻碍作用,理解封建专制统治已经走向末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清朝加强统治的措施,了解清朝矛盾重重的社会环境,深刻理解封建专制统治走向末路的事实,通过与同时期欧洲发展情况的对比,意识到只有不断变革、敢于开放、勇于接纳新鲜事物才能保持社会发展的活力。
通过对国家历史命运的思考,初步树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意识。
导入:1793年是乾隆五十八年,这一年乾隆皇帝迎来了一群英国使者,领队的叫做马戛尔尼。
他们以代表英国政府为乾隆皇帝祝贺八十大寿为名来到中国。
马戛尔尼是个中国迷,这次有机会来到中国这个传说中遍地是黄金,堪称文明典范的国度,他非常兴奋。
可是在中国游历了一番后,他在日记本上留下了这样的评价:他们(清朝人)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马戛尔尼在中国经历了什么?他观察到了一个怎样的清王朝?让我们跟随他的记录来了解。
一、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师:马戛尔尼乘坐的船叫做狮子号,船停靠在舟山港口时,邀请了清朝社会各界人士上船参观。
狮子号的船舱里挂着一幅乾隆皇帝的画像。
上船的中国人一见皇帝的画像,立马诚惶诚恐地跪拜磕头,英国使者团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为了加强皇帝权力,清朝前期统治者对中央辅政机构进行了变革。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内容进行梳理:清朝初期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设立军机处,乾隆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只保留军机处。
问题:通过和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比,你能说说军机处主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了皇帝权力吗?思路:在组成人员方面,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更加容易控制在决策方面,军机处没有决策权,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着皇权。
问题:通过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比较,我们发现军机处让皇帝的权力比清朝初年了更大的强化。
那么清朝皇帝的权力与其他时期进行比较,是否也得到了加强呢?请大家研究一下老师提供的两则材料,概括说明军机处在加强皇权方面还有哪些特点?材料二:(马戛尔尼记录陪同官员)“一路同行,吾见其每日必收发文书多件……至于华人传递文书之迅速,则诚有出吾欧人意料之外者。
大约为程一千五百英里,费时不过十日或多至十二日”。
……军机处的公文,依据其内容的重要性,制定出每日发送历程,或三百里、四五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
关于接待英使的事,乾隆帝给有关督抚及接待钦使徵瑞叠发上谕,此类公文,不止一次地下令“将此由五百里各传谕知之”。
——冯尔康《乾隆年间下层民众生活状况、心态与皇帝崇拜》材料三:从前做皇帝,外面送给皇帝的公事,先送到六部,皇帝拿出来的公事,六部也一定得先看。
……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
譬如是有关经济财政问题的,送给江苏巡抚,连户部大臣也不能看。
……如是则一切事情,全国中外各长官,都直接向皇帝发生关系,其他旁人全都不知道。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思路:命令传达效率高、保密性强、帮助皇帝直接操纵各级官员。
师:通过军机处,清朝皇帝牢牢控制了帝国的权柄。
有人将中国古代君臣对话的姿势进行对比发现,秦汉时期君臣之间尚可坐而论道,到了两宋大臣变成站着和皇帝说话了,明清时期官员只能跪着上奏,清朝尤其是军机大臣,只有跪受笔录的义务。
姿势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地位的变化,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而皇帝的权力越来越高。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到达了顶峰。
二、一个禁锢思想的牢笼师:马戛尔尼对清朝政府曾经做出这样一个判断: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想凌驾于各国之上,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
问题:清政府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止“人民智力的进步”?大兴文字狱、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编纂书籍。
收缴销毁对清朝不利的书籍。
让我们来看两个文字狱的例子:材料一:翰林院学士徐骏写有一句赠别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被乾隆皇帝认为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统治。
徐骏被杀。
材料二:大臣胡中藻写的一首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
乾隆皇帝看了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被牵连。
问题1:请根据这两个案例,给文字狱下一个定义。
你认为文字狱的特点是什么?问题2:我们不妨开一个脑洞,假如李白生活在清朝前期,他的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能被如何曲解?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清朝会诞生如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吗?为什么?思路:在文字狱的阴影下,清朝文人只能小心翼翼地遣词造句,揣摩统治者的想法,不能随意发挥,更不敢针砭时弊。
师:在文化方面,清朝依然尊孔崇儒,并且在科举考试中沿袭了明朝八股取士。
乾隆命人收集整理全国书籍,编成《四库全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整理做出了贡献,但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也毁禁了很多了书籍。
举两个例子:明朝军事著作《军器图说》罗列了各种火器,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等,因涉及明末抗清内容而被焚毁。
《水浒传》被乾隆以“诱以为恶”为名列为禁书,禁止翻译为满文。
问题:你认为清朝实行这些文化专制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又会产生哪些影响?目的:控制人们思想,培养顺民,防止叛乱,维护清朝统治。
影响:将会阻碍学术、思想、科技的发展,阻碍知识的传承。
三、一个问题重重的社会师:在清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之下,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秩序井然,马戛尔尼认为清朝政府就像一架庞大机器一样,运转有序。
但是英国使团在和清朝官员接触的过程中很快发现了这架机器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马戛尔尼的经历。
材料:马戛尔尼离京之际,将自家所乘之车派人送给和珅(时任军机大臣),和珅回信拒收,但是并没有将马车发还,马戛尔尼乃去函索要,却没有得到回音。
这就是和珅收礼的高超伎俩。
收受外宾贿赂是极其诡秘之事,一般不会败露。
介绍和珅的贪污情况(作为主管官员人事的吏部尚书收受贿赂)。
补充材料:乾隆时期官员尹壮图:“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经过各省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
”提问:问题2:下级官员为什么要贿赂和珅?引导: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这个国家中,权力是自上而下授予的,下级官员想要获得更好的仕途必须仰赖上级官员。
越接近皇帝的人,越能得到皇帝信赖的人拥有的权力越多,因此,所有官员的眼睛都是向上看的,如何获得上级的欢心成为大部分官员的目标。
对于官员们而言,讨皇帝一人欢心可比讨天下百姓欢心容易的多。
对于官员来说,他们最惧怕的又是谁?是皇帝。
可皇帝高高在上,只是一个孤家寡人,皇帝两只眼睛可看不到所有官员的问题。
蒙蔽皇帝一人也比蒙蔽天下百姓容易得多。
于官员眼中不再有黎民苍生,所以官场相互勾结,对上欺瞒朝廷,对下压榨百姓。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搜刮的那都是民脂民膏啊。
腐败的不仅是个别官员,而是整个官僚体系。
谁应该为此负最终的责任?皇帝?皇帝也只不过是制度的产物,最终的责任应该归咎于让皇帝拥有近乎无限权力的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师:贪官污吏就像蛀虫一样寄生在这个国家的机体上,他们膏肥体壮,吸取的都是百姓的血汗、国家的财富,时间一长,清朝的财政一定会出现严重问题,国力必然走向衰退。
除了政治腐败之外,英国使团还记录了这样一些现象:材料一:使团成员巴罗这样描绘他所见到的中国军队:在一些地方,士兵列队出来迎接英国特使。
如果天暖,他们手中操练的会是蒲扇而不是火枪。
在另一些地方,我们看到士兵单列成队,非常自如地双膝跪地迎接特使,在他们的长官下令起立之前,他们都保持这种姿势。
如果我们的到访是出其不意,他们总是一片慌乱,匆忙从营房中拿出节日礼服。
他们穿上这些服装后,与其说像战场武士还不如说是跑龙套的演员。
他们的绣花背心,缎面靴子和蒲扇看起来笨拙不堪又女气十足,与军人气质格格不入。
材料二:斯当东说,他在中国所见到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
“所经过的地方以及河的两岸,大多数房子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
也有很少一些高大、油漆装饰的房子,可能是富有者的住所。
很少看到中等人家的房子。
”材料三:“他们的房屋是四面泥墙,屋顶铺芦苇、稻草或高粱杆,房屋外一般都是土墙围绕,或者说结实的高粱杆篱笆屋内用草席分成两间,每间墙上开一小孔通风和进光线。
……(冬天)缺乏燃料、衣服,甚至无庇护所,据说成千上万的人被冻死饿死。
”问题:这些材料反映了哪些严重问题?思路:军备废弛,军纪涣散、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广大民众生活困苦。
四、一个自我封闭的国策师:马戛尔尼在避暑山庄见到了乾隆皇帝,除了向乾隆贺寿外,还要求扩大与清朝的贸易往来,并代表英国政府提出六项请求。
乾隆全部拒绝。
乾隆皇帝的回复是这样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
”问题1:乾隆皇帝态度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问题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底气”是什么?反映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心态?思路: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是一种妄自尊大的心态。
问题3:根据课本内容回答,闭关锁国政策是否完全断绝与外界交流?为什么?思路:不是完全断绝,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清朝保留广州十三行负责对外贸易。
出示材料:材料一: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又将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乾隆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乾隆问题1:通过材料探究,清朝统治者担心开放沿海会产生什么后果?思路: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统治。
问题2: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思路:维护统治问题3:乾隆皇帝的担心是否有道理?结合材料分析材料:英国的请求(部分):1.将贸易扩展到舟山、宁波和天津。
2.照俄罗斯人之先例,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所货栈,以销售货物。
3.于舟山附近指定一未经设防的小岛供英国商人居住、存放货物及停泊船舶。
思路:有道理,第三点请求有明显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意图。
引导:拒绝这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抵御西方殖民侵略的作用。
师:马戛尔尼的请求被拒绝了,乾隆最后也不耐烦地让英国使者赶紧离开中国。
他对马戛尔尼带来的科技产品背后的科学知识茫然无知,并且毫无兴趣。
至于英国人为什么如此迫切地想要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清朝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