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公司案例分析
雀巢案例分析
![雀巢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5cfc73783e0912a2162a89.png)
雀巢案例分析1420100401 行政1401 朱辉(一)成长历程1866年,美国人查尔斯和乔治˙佩奇建立英瑞炼乳公司,并在瑞士开设了欧洲首家炼乳厂。
1867年,亨利˙雀巢研发了一种突破性婴幼儿食品“farine lactée”,并创办雀巢公司,在韦威设立工厂。
也开始使用标志性的“鸟巢”标志。
1875年,亨利˙雀巢将位于韦威的公司和工厂出售给当地三位商人。
他们雇佣化学家和技术工人来帮助扩大生产及销售。
1878年,雀巢和英瑞两家公司因生产销售对方独创产品:炼乳和婴儿米粉,产生激烈竞争。
1882年,英瑞公司扩展到美国。
1904年,雀巢公司开始推出巧克力产品。
1905年,雀巢公司与英瑞公司合并,组成现在的雀巢公司,成为世界食品级巨头1947年,雀巢公司与瑞士美极公司合并,使公司的销售额从8.33亿瑞士法郎提高到13.4亿瑞士法郎。
1984年,雀巢公司耗费30亿美元收购美国食品巨头三花公司,是迄今为止金额最高的食品业并购案之一。
同年,并购美国生产高质量巧克力的保罗˙本奇公司,以7500万瑞士法郎的价格收购美国同样生产巧克力的沃德约翰逊公司。
1988年,雀巢公司和东莞糖酒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东莞雀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速溶咖啡及相关产品。
1988年,收购了意大利公司堡康利。
1988年,雀巢收购了生产奇巧(Kit-Kat)和聪明豆(Smarties)巧克力的英国糖果公司能得利(Rowntree Macintosh)。
1999年秋天,雀巢成功收购中国知名的调味食品企业太太乐。
2001年,收购拥有108年历史的宠物食品专业品牌—普瑞纳,成为世界第一大宠物食品制造商。
2002年8月6日,雀巢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厨师公司(ChefAmerica)。
2003年,斥资5、6亿欧元收购香港和记黄埔旗下屈臣氏子公司的水业务,此举巩固了雀巢在全球瓶装水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1年,出资21亿新加坡元收购糖果制造公司—徐福记60%的股份。
雀巢案例分析
![雀巢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cbff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9.png)
雀巢案例分析
雀巢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营养、健康和健康生活方式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雀巢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健康和美味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雀巢的成功离不开其卓越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成功的案例分析。
首先,雀巢在产品创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雀巢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针对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消费者群体,雀巢推出了一系列低糖、低脂的健康食品,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此举不仅提升了雀巢的品牌形象,也拓展了其市场份额。
其次,雀巢在营销策略上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雀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多样化的营销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包括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进行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
同时,雀巢也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举办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忠诚度。
此外,雀巢还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全球性企业,雀巢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项目,为当地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雀巢也致力于减少环境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配方,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雀巢作为全球领先的食品和饮料公司,其成功离不开产品创新、营销策略和社会责任的综合作用。
雀巢的成功案例为其他食品和饮料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高质量、健康和美味的产品。
希望雀巢能够在未来继续保持创新精神,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和美味。
雀巢奶粉案例分析+收集
![雀巢奶粉案例分析+收集](https://img.taocdn.com/s3/m/47549fd8c1c708a1284a4447.png)
雀巢——婴儿奶粉事件思考题:1、在这类情况下,公司的责任如何?2、雀巢本来应该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避免受到“杀害第三世界国家婴儿”的指控?3、鉴于雀巢的经历,你对雀巢或其他公司有何建议,让他们在未来进行自我保护?4、假设你是那个做最后决定是否在第三世界国家促销和销售雀巢婴儿奶粉的人。
阅读第五章,“合乎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决策”一节,并借此看一看所运用的营销方法和促销手段中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问题。
这些决策对社会负责吗?符合伦理规范吗?5、针对艾滋病病毒经母乳传染这一新问题,你对雀巢有什么新的建议?1、在这类情况下,公司的责任应该是对公众负责,对公众的健康和利益着想,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利益。
此案例下的雀巢公司,虽然没有明确说奶粉比母乳好,但是大量的促销活动,让第三世界的家长大量购买奶粉,不规范的奶粉使用,对婴儿造成的极大伤害,是雀巢公司理所应当承受的责任。
2、正确的引导消费者使用雀巢奶粉,正确的传达母乳和奶粉的配合使用。
3、若要跨国开展促销活动,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并且配置正确的产品使用方法,避免顾客的误用滥用,可以先在小地区内先行,看下效果,如果可以,再规模性应用。
4、不负责,不符合伦理规范。
5、在第三世界普遍推行医疗改进,进行艾滋病体检。
正确引导大家使用奶粉,对于艾滋病患者的家长,给予资金补贴,并且想办法给予其他母乳支持,不单单提供雀巢奶粉。
雀巢奶粉其他事件:一、雀巢喜宝等品牌婴儿食品检出有毒物质砷英媒称雀巢喜宝等品牌婴儿食品检出有毒物质砷。
虽说这事已过去两年,但不得不提醒,家有宝宝的家长朋友们,在选购宝宝食品时,再多一点细心。
详情如下(以下内容摘自于网易新闻):在土壤中发现的少量砷以及其他有毒物质,已“渗入”到一些畅销婴儿食品中,其中就包括雀巢以及喜宝(Hipp)等品牌英国《每日邮报》今晨报道称,尽管制造商们坚称,上述物质在婴儿食品中含量很低,不足以对健康构成威胁,但是科学家以及一些食品积极人士呼吁,要将这种有害物质从婴幼儿食品中根除。
案例分析:雀巢“碘超标”事件
![案例分析:雀巢“碘超标”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08120d50e2524de5187eeb.png)
案例分析:雀巢“碘超标”事件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黑龙江双城雀巢有限公司生产的“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
26日,雀巢中国公司迅速反应,给媒体发布声明称,雀巢碘检测结果符合《国际幼儿奶粉食品标准》。
并称碘超标是由于牛奶原料天然含有的碘含量存在波动而引起的,并且该成分的含量甚微,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
27日,雀巢称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儿童碘摄入量的安全上限为每日800微克。
因此,上述检测中所提及的碘含量不会带来任何安全和健康问题。
但是业内有关专家指出,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只是公布了儿童碘每日摄入量的安全上限,这个衡量标准与雀巢奶产品本身应遵守的国家标准,没有直接联系。
继全国各大超市将“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全面撤柜后,部分超市开始无条件退货,但雀巢中国公司表示对“问题奶粉”目前尚不实行召回。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金牌成长3奶粉出事,连带雀巢几乎所有产品都受影响。
28日,SOHU、SHINA等网站在所做的调查中,八成网民:暂不买或今后再也不用“雀巢”。
28日,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才正式对外公布,出现碘超标质量问题的奶粉批次为:2004.09.21。
雀巢公司虽然声称清楚生产数量及销往哪些市场,但拒绝向公众透露具体信息。
2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雀巢早知奶粉有问题》。
30日,越来越多知情的消费者到超市要求退货,然而大部分消费者的退货要求却遭到了拒绝。
雀巢方面依然没有就问题奶粉事件给出关于召回或者退货的进一步答复,导致大部分消费者退货无门。
6月1日,雀巢营养谷物早餐部门联合“心系好儿童组委会”,启动了“儿童营养配餐知识”教育第二阶段活动,向家庭进行均衡营养教育和强调钙质在儿。
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剖析
![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f22ac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5.png)
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剖析雀巢危机——案例剖析: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一、雀巢公司背景简介和案例回忆(一)雀巢公司标志“”的意思是“小小”,那个温馨的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
它源自于其创始人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le)先生的名字Nestle。
实际上,内斯特尔(Nestle)英文的含义是“舒适安顿下来”和“依偎”,而雀巢图形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慈爱的母亲培育婴儿的情景。
它代表着雀巢公司的理念:关爱、安全、自然、营养。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秉承一贯的理念和原则,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带来美好生活。
(二)雀巢公司历史1867年,雀巢公司创始人,一位居住在的家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le)先生。
用他研制的一种将与麦粉科学地混制而成的婴儿奶麦粉,成功地挽救了一位因母乳不足而营养不良的婴儿的生命,因此他以他的名字Nestle为其产品的品牌名称,并以鸟巢图案为商标图形,创立了育儿奶粉公司,从此开创了雀巢公司的百年历程。
1905年,雀巢育儿奶粉公司与现在雀巢公司另一源头英瑞炼乳公司合并,取名雀巢英瑞炼乳公司,成为当时世界级食品巨头。
1949年与瑞士美极公司合并,改为现名雀巢食品公司。
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
雀巢危机:,和等地不断有婴幼儿因喝过雀巢公司出产的而生病,人数包括死亡的人每年达到1000万人。
为此,美国等地的消费者从起发起了一场长达十多年的拒买雀巢食品的运动。
直到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宣布抵制运动结束。
(三)雀巢公司现状目前,雀巢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77亿美元以上,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规模之大已到了无法确切统计其产品种类和数量的程度。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雀巢-(完整)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雀巢-(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efe1ae27b90d6c85ed3ac602.png)
一、
经营多元化
五、开创食品科技 六、任人惟能,注重人才培训 七、关注市场 八、统筹管理
企 业 文 化
二、拓国际化财源
三、本土化策略
四、严格的质量控制
雀巢中国人力资源及培训部 总监陈云雀表示,雀巢的员工是 “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是体现雀巢 精神的灵魂和载体,是企业至为宝 贵的财富”。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启 发
谢谢观赏!
4.跨国公司搞综合多种经营的形式
启 发
•横向型水平型多种经营。 •垂直型多种经营。 •混合型多种经营。 •以开发新技术推动跨国公司的发展
二、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一)在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上——“战略高度”意识与“顾
客导 向”理念 (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上——多 Nhomakorabea面机制相结合
启 (三)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上——管理信息化、网络化 发 (四)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上——扁平化
•饮品
•烹饪食品
雀巢美极鲜鸡粉 雀巢美极香菇粉
经 营 战 略
雀巢茶语原味奶茶 雀巢冰爽茶
•美禄
美禄含麦片
•巧克力
雀巢威化 雀巢精选滋味威化巧克力
模块组合 营销战略
•奶制品
雀巢全脂奶粉 雀巢儿童奶粉系列
•糖果
雀巢趣满果 雀巢宝路
•成人麦片
雀巢优麦高钙配方 雀巢优麦高纤配方
•冰激凌
雀巢卡布奇诺杯 笨nana
•抗风险能力
雀巢的模块组合战略是从企业组织角度考虑抗风险能力的一条可选途径。模块组合强调 各模块相对独立的运作于各自的市场,根据各自市场来自竞争者、顾客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调 整,而企业其他各部分可以无须调整,从而具有了灵活、应变、抗风险性。
雀巢案例分析-领导方面111
![雀巢案例分析-领导方面111](https://img.taocdn.com/s3/m/2fab64a4b4daa58da1114a16.png)
雀巢高钙奶细菌超标事件始末雀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已经不是一两次了,早在2005年,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雀巢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
而近段时间出现的高钙奶细菌超标事件,更使得它的品牌名声不断下降。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上周末发布的6月份食物安全报告显示,雀巢一款脱脂高钙牛奶被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超标近130倍,饮用后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而雀巢公司就巴氏高钙牛奶细菌含量超标一事通过中国经济网做出说明,表示被抽检产品的问题源于零售贮存不当,与奶源和加工过程无关。
被抽检的该款产品在香港生产并专供香港市场,目前雀巢在中国内地尚不生产和销售巴氏液体奶。
而雀巢公司这样的解析明显比较牵强,有关专家表示,“不合格样品属于个案”的说法值得商榷,毕竟采样有一定的随机性,出事的概率小并不能排除此款脱脂高钙牛奶或者是雀巢旗下其他款式牛奶再次出现类似质量问题的可能,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切实查找“超标样品属于个案”的真正原因所在,而不能以“超标样品属于个案”为由息事宁人。
雀巢影响扩大的原因1、雀巢公司已经出现过很多关于食品质量方面的问题,而这次高钙奶细菌超标的问题,无疑给消费者、媒体以抨击的导火索。
2、雀巢公司产品多样,并且在中国有较大的市场,国内政府为挽救我饮用奶市场,有意无意地借用媒体来打击外国奶制品企业。
3、出现质量问题后,雀巢公司并没有第一时间承认生产漏洞,也没有道歉,甚至在如今的媒体压力下还没有做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处理措施。
雀巢公司的质量处理机制“Goodfood,goodlife”(优质食品,美好生活)是雀巢的使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公司理念在雀巢,质量、安全永远高于一切。
质量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由消费者决断出来的,安全和遵守法规是雀巢两个不可讨价还价的质量原则。
雀巢的质量管理体系集公司愿景、价值观、研发、生产流程及创造共享价值与一身。
优质承诺的决定因素:1.拥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愿景或使命2.为了实现公司的愿景,营造了一种能够促使公司员工愉快而努力工作的特殊文化氛围3.拥有非常完善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涵盖了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甚至涉及了市场、财务、供应链管理等公司运营的各个层面)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1.保证产品品质从产品研发就开始:a.首先要由质量部门从质量的角度提出研发这款产品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的保质期、包装形式、营养素强化情况等;同时研究技术法规的相关人员会从法规、标准的角度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雀巢公司案例分析(1)
![雀巢公司案例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029cabfeba0d4a7302763a78.png)
雀巢公司战略分析
•
•
• 综上所述,雀巢公 司在这一行业优势 还比较大,但是在 中国目前面临的威 胁很大,企业应以 开拓市场,寻找市 场为目标制定战略。 应当 "扬长避短,趋 利避害"。
启 示
制作人: 学 号:
目
1.公司简介 2.公司产品 3.营销策略 4.市场分析与竞争者分析 5.成功与失败 6.启示
录
公司简介
• 雀巢公司,由亨利· 内斯特尔于1867年创建, 总部设在瑞士,是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公司遍布五大洲。 • Nestle在英文中有: • 舒适安顿和依偎的含义 • 代表雀巢公司的经营理念 • 关爱 自然 安全 营养 • 精神标语:优质食品、美好生活
竞争者分析
品牌形象
雀巢 温馨、休闲
竞争策略
单一品牌、多产品竞 争;新产品研发先于 竞争对手 所有品类的价格较低; 塑造浪漫 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 需求的产品
麦斯威尔 摩卡
温馨、人情、 分享 青春活力
成功与失败
• • • 成功 • 失败 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 雀巢失败的媒体应对 :掩 饰 言语前后不一致 逃避 雀巢这一品牌被列为世界 新闻发言人在媒体前的 十大著名品牌之一 “失礼” “中国营养产业百强企业” • 近期雀巢食品被检测出致 公布,雀巢公司位列十强 癌物超标 超标品种涉及薯 雀巢成功狙击达能 118.5 片、速溶咖啡和薄脆饼干 亿美元夺下惠氏 等。
雀巢咖啡1+2系列案例分析
![雀巢咖啡1+2系列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9933d4c1c708a1294a4407.png)
雀巢咖啡1+2系列原味包装设计案例分析一、企业分析企业名称:雀巢公司企业理念:关爱、安全、自然、营养。
企业简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雀巢公司手巴西政府的委托,为其过剩的咖啡寻找保存方法。
雀巢公司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技术上的挑战,雀巢公司的权威-马克思·摩根特尔立即跟他的研究队伍着手研究一种只需要用热水冲调就能保持咖啡天然香浓的原味的方法。
经过在瑞士实验室长达七年的研究,最终他们找到了答案。
这项新产品被命名为NESCAFE(雀巢咖啡),寓意雀巢与咖啡的完美结合。
总部位于瑞士的雀巢咖啡,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历史。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消费者已经非常熟悉并信任雀巢品牌,因为早在上世纪的1908年,雀巢公司就在上海开设了它在中国的第一家销售办事处。
雀巢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商之一,对中国有着坚定的承诺。
八十年代初,雀巢就开始与中国政府商谈在中国投资建厂,并将其在营养品和食品加工方面的世界上顶尖的专有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转让给中国。
1990年,雀巢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合资厂开始运营,随后又建了多家工厂。
雀巢通过利用本地原材料在本地制造同等高品质的食品,替代进口产品,帮助中国在这方面节约了大量外汇。
现在雀巢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中99%是在本地制造的。
系列产品:1+2系列特调系列醇品/咖啡伴侣即饮系列尊赏系列礼盒系列二、调研的目标产品目标产品:雀巢咖啡1+2原味·雀巢咖啡1+2精心调配咖啡伴侣植脂末和糖。
·方便携带,冲调简单,随时随地给您香醇感受。
·专为喜欢香醇原味咖啡的您研制,咖啡香醇,比例匀称,口感丝滑。
三、雀巢咖啡1+2原味包装设计分析“包装”不仅指的是为产品披上件外衣,而是指在与消费者接触的各类场合,把产品的个性特征,以各种载体形式进行塑造和推广的行为。
通过对超市里面各种咖啡包装设计的调研,我们可以分四个方面来分析它:A、包装形式咖啡的包装可分为两大类:大包装和小包装,大包装主要用于运输、装卸方便;小包装则主要用于保护、销售、使用、观赏价值和传达信息。
雀巢危机
![雀巢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6c8f30254b35eefdc8d3335b.png)
雀巢危机——案例剖析: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一、雀巢公司背景简介和案例回顾(一)雀巢公司标志“Nestle”的意思是“小小鸟巢”,这个温馨的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
它源自于其创始人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le)先生的名字Nestle。
实际上,内斯特尔(Nestle)英文的含义是“舒适安顿下来”和“依偎”,而雀巢图形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慈爱的母亲哺育婴儿的情景。
它代表着雀巢公司的理念:关爱、安全、自然、营养。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秉承一贯的理念和原则,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带来美好生活。
(二)雀巢公司历史1867年,雀巢公司创始人,一位居住在瑞士的化学家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le)先生。
用他研制的一种将牛奶与麦粉科学地混制而成的婴儿奶麦粉,成功地挽救了一位因母乳不足而营养不良的婴儿的生命,于是他以他的名字Nestle为其产品的品牌名称,并以鸟巢图案为商标图形,创立了育儿奶粉公司,从此开创了雀巢公司的百年历程。
1905年,雀巢育儿奶粉公司与现在雀巢公司另一源头英瑞炼乳公司合并,取名雀巢英瑞炼乳公司,成为当时世界级食品巨头。
1949年与瑞士美极公司合并,改为现名雀巢食品公司。
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
雀巢危机:20世纪70年代,非洲和南美等地不断有婴幼儿因喝过雀巢公司出产的乳制品而生病,人数包括死亡的人每年达到1000万人。
为此,美国等地的消费者从1973年起发起了一场长达十多年的拒买雀巢食品的运动。
直到1984年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宣布抵制运动结束。
(三)雀巢公司现状目前,雀巢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77亿美元以上,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规模之大已到了无法确切统计其产品种类和数量的程度。
跨国公司雀巢咖啡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雀巢咖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d221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b.png)
跨国公司雀巢咖啡案例分析1. 公司概述雀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
总部位于瑞士,雀巢的业务遍布全球190个国家。
该公司以生产和销售各类产品而闻名,包括咖啡、奶粉、巧克力、糖果和矿泉水等。
在咖啡领域,雀巢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公司之一,并拥有多个知名的咖啡品牌,如NESCAFÉ和Nespresso。
2. 公司发展历程2.1 创立和早期发展雀巢成立于1866年,由瑞士化学家亨利·内斯脱勒创办。
最初,该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婴儿食品,如婴儿奶粉。
随着时间的推移,雀巢逐渐扩大了其产品线,进入了咖啡、巧克力和其他食品领域。
2.2 跨国扩张和国际化战略20世纪初,雀巢开始实施跨国扩张战略,并逐步进入不同的国家市场。
该公司通过收购和合并等手段,扩大了其全球业务的规模。
雀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运营不同的子品牌,以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
2.3 咖啡业务的发展雀巢在咖啡领域的发展非常成功。
公司推出的NESCAFÉ品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即溶咖啡之一。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咖啡的需求增加,雀巢推出了另一个成功品牌Nespresso。
Nespresso以其独特的咖啡胶囊系统和高端咖啡机而闻名,并逐渐成为高端咖啡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3. 公司战略3.1 品牌多元化雀巢通过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品牌,实现了品牌多元化战略。
该公司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如NESCAFÉ、Nespresso、KitKat和Milo等。
这些品牌在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3.2 持续创新雀巢注重产品的持续创新和研发。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研究咖啡和其他食品的科学和技术,以提供高质量和创新的产品。
例如,Nespresso咖啡机和胶囊系统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咖啡的消费方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3.3 全球化战略作为一家跨国公司,雀巢实施了全球化战略。
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分销网络,以确保产品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并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雀巢公司 - 管理学案例分析
![雀巢公司 - 管理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5a650a0740be1e650e9a66.png)
公司名片
雀巢公司 由亨利·内斯特莱(Henri Nestle)于1867 年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 (Vevey),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在全 球拥有500多家工厂,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 制造商。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 儿食品起家,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 名遐迩。
Nestle & 企业文化
小组总结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挑战,竞争日趋激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发展下去,须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 力。现在企业多从竞争对手角度来考虑,进行企业联合、兼并,以加 大企业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而雀巢的模块组合战略是从企业组织角 度考虑抗风险能力的一条可选途径。模块组合强调各模块相对独立的 运作于各自的市场,根据各自市场来自竞争者、顾客等方面的变化进 行调整,而企业其他各部分可以无须调整,从而具有了灵活、应变、 抗风险性。
小组总结
雀巢公司的决策层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已使企业营销活动和 组织机制由过去的“大块”结构变成了“模块”结构的事实, 从而将其工作重点转向组合模块,实施模块组合营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营销文化
市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市场的划分越来越细和越来越个性化两个方面。从市场 营销学的角度看,企业的盈利机会都是以消费需求为转移的,因此,消费需求 的变化必然潜藏商机。雀巢公司在结构和组织上遵循“权限彻底分散”的原则。 这也是雀巢公司里”市场大脑所表达的就是想法要和市场实况连接在一起,采 取的行动和手段都力求能合乎当地的需要和要求。正因为此,公司产品中仅雀 巢咖啡就有100多个品种。各模块基于自己的市场具有独立性,但又与其他模块 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企业的“大块”结构。雀巢公司将其总市场分成各模块市 场,每一模块市场由相应模块来负责,从而可以更准确的把握市场动态,提高 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满足。 反应灵活
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剖析(doc 8页)
![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剖析(doc 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7de46d36edb6f1afe001fa8.png)
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剖析(doc 8页)雀巢危机——案例剖析: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一、雀巢公司背景简介和案例回顾(一)雀巢公司标志“”的意思是“小小”,这个温馨的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
它源自于其创始人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le)先生的名字Nestle。
实际上,内斯特尔(Nestle)英文的含义是“舒适安顿下来”和“依偎”,而雀巢图形自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
雀巢危机:,和等地不断有婴幼儿因喝过雀巢公司出产的而生病,人数包括死亡的人每年达到1000万人。
为此,美国等地的消费者从起发起了一场长达十多年的拒买雀巢食品的运动。
直到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宣布抵制运动结束。
(三)雀巢公司现状目前,雀巢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77亿美元以上,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规模之大已到了无法确切统计其产品种类和数量的程度。
8500种食品、饮料和医药用品均使用雀巢这一品牌,加上各种不同的包装、规格,雀巢公司产品的种类已多达22,000余种。
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
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二、雀巢的国际化战略和危机的产生雀巢20世纪七年十年代的危机主要是由于其国际经营活动尤其是其错误的国际销售战略所造成的,以下从跨国公司经营活动对东道国的影响以及雀巢国际销售战略的角度具体分析其危机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升级的。
(一)跨国公司经营活动对东道国的影响跨国公司大部分经营活动都不是在自己的注册地,而是在海外。
其海外的经营活动会给东道国带来各个方面的影响,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如下表。
(二)雀巢公司经营活动对东道国的影响分析雀巢作为一家食品公司,在世界上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00多个工厂,产品销售遍布全世界,是食品王国里的巨头。
雀巢咖啡广告案例分析
![雀巢咖啡广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f7ebd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e.png)
雀巢咖啡广告案例分析雀巢咖啡·广告案例分析“啡”诚勿扰1、啡品背景与文化2、啡常营销与运作3、啡之香浓创意杯4、啡浓不怕比比看一、“啡”品背景与文化成立于1867年的瑞士雀巢集团,以创始人亨利·雀巢(Nestle)的名字命名,德语意思是小小雀巢。
如今,小小雀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食品公司的代名词。
1994年,雀巢被美国《金融世界》杂志评选为仅决于可口可乐和万宝路的全球第三大价值最高品牌。
26>000年,雀巢集团净利润超过30亿美元。
雀巢在81个国家建立了479家工厂,全球员工总数约为221>.5万名,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之一。
–“啡品”故事——爱,开始的旅程1867年,瑞士籍化学师亨利??雀巢先生率先发明了世界第一种婴儿食品:牛奶麦片。
一天,一位当医生的朋友带来一个早产了一个月的婴儿。
他吃不下东西,身体极度虚弱,因而被遗弃了。
“啡品”故事——爱,开始的旅程。
亨利??雀巢先生收留了这个孩子,喂他吃自己开发的牛奶麦片。
小生命获救了。
这个好消息很快在当地传开来,被妈妈、助产士和医生们所知晓。
后来,雀巢的“神奇产品”传到世界各地并大受欢迎,成为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优质食品,引领他们走向美好生活。
“啡”品文化内斯特尔(Nestle)英文的含义是“舒适安顿下来”和“依偎”;而雀巢图形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慈爱的母亲哺育婴儿的情景。
雀巢咖啡代表的不仅仅是品牌,而是一种主流的消费文化,进入中国20年来,雀巢不仅改变了中国人对咖啡口味不适应的传统习惯,而且以高达80%的市场份额成为咖啡的代名词。
二、“啡”常营销与运作步步为“赢”“啡”你莫属“啡”样包装“啡”美广告“啡”常品质“啡”爱公关步步为“赢”1速溶咖啡的想法,最初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不要说在茶文化深厚的亚洲国家不能接受,就连平日里,素以咖啡风尚自居的欧美消费者,也不能接纳这种不经过烹制就能喝的咖啡。
“从最基本的方面开始做,一步一步发展咖啡文化。
雀巢案例分析
![雀巢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844434a26925c52cc5bf80.png)
危机沟通案例分析
——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
雀巢奶粉碘超标风波案例描述:
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儿童食品质量抽捡报告,其中国际知名品牌雀巢的金牌成长3+奶粉被查出碘含量超标。
对于奶粉,国家标准是每百克碘含量应在30微克到150微克之间,而雀巢的这种产品被发现碘含量达到191微克到198微克,超过国家标准的上限40微克。
据食品安全专家介绍,碘如果摄入过量会发生甲状腺病变,而且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因碘过量导致甲状腺肿大。
5月26日,雀巢中国公司做出反应:承认碘超标事实,解释碘超标是由于牛奶原料天然含有的碘含量存在波动而引起,并且该成分的含量甚微,又声称该项碘检测结果符合《国际幼儿奶粉食品标准》。
5月27日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以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参照,称儿童碘摄入量的安全上限为每日800微克为参照,因此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
5月28日,雀巢正式对外公布,出现碘超标质量问题的奶粉批次
为:2004.09.21。
但却拒绝透露生产数量及销往哪些市场。
事实上雀巢在事件正式曝光前15天便已经知道了流向市场的不合格奶粉的批次和流向。
5月28日,与雀巢公司的推三挡四、故意拖延却无实质性措施对照,家乐福等部分经销商开始对雀巢奶粉进行自发下架处理。
5月2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专题:《雀巢早知奶粉有问题》。
6月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表态支持消费者起诉雀巢,并公开指责雀巢公司明知奶粉有问题仍然任其上市销售,不能自圆其说。
并购案例分析(雀巢收购徐福记)
![并购案例分析(雀巢收购徐福记)](https://img.taocdn.com/s3/m/d1905172168884868762d690.png)
徐福记
创始于1978年,创办者徐氏兄弟, 徐福记是由来台湾的 徐氏兄弟——曾分别在台湾经营徐记食品,徐福记食品、 安可食品、巧比食品等知名品牌,被誉为”二十年金字招 牌。是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果企业之一。它于1992年 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注册创立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 凭借33年(1976-2009)成功的市场销售经验,开拓新局, 快速获得成长扩展。 1997年徐福记与新加坡汇亚集团(TRANSPAC)及仲 华海外投资基金共同合资,为集团带来崭新思维及理念, 共同成立BVI徐福记国际集团,并注册成立东莞徐记食品 有限公司,专事经营徐福记品牌在中国糖点领域的永续发 展。2000年,徐福记正式涉足现代渠道的经营管理。 为集团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大步拓展,扎下厚实的根基。 2008年徐福记在中国拥有100家销售分公司,超过33000 个直接管控的终端零售点,成为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 点企业之一。
(五)收购后的协同效益
徐福记最大的优势在于散装营 销,被雀巢收购前已经对散装糖 果商构成威胁;而雀巢擅长定量 包产品,徐福记被收购后应该会 向定量包产品发展。他认为,徐 福记和雀巢两者结合将颠覆定量 包糖果类企业格局 。 雀巢收购 徐福记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未来两三年,在销售额上雀巢将 能坐二望一,其利润将会有一个 质的飞跃。
7月7日,雀巢三月内两起并购,分析称对民族品牌 威胁大; 7月8日,雀巢收购徐福记,垄断动机明显前景不被 看好;
7月9日,徐福记承认雀巢洽购
7月11日,雀巢已和徐福记签协议,拟17亿美元购60% 股份;
7月12日,雀巢中国公司称111亿控股徐福记获批有望。
12月7日,徐福记国际集团在新加坡交易所发布公告宣 布,商务部昨天已经批准了雀巢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徐 福记60%股权的交易。雀巢计划把徐福记从新加坡交易 所摘牌。摘牌时间将另外公布。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雀巢咖啡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雀巢咖啡](https://img.taocdn.com/s3/m/3cbcd962b90d6c85ed3ac604.png)
2.公司的理念
•
“Nestle”的意思是“小小鸟巢”,这个温馨的
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自然会使人们联想
到慈爱的母亲哺育婴儿的情景,深受消费者熟
悉和喜爱。
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 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 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 公司1990年销售额达333亿美元,主要产品为速溶咖啡、炼乳、奶粉、 婴儿食品、乳酪、巧克力制品、糖果、速饮茶等数10种。其中的雀巢咖 啡销量最大,主要是因为产品质量过硬,而且品牌名称使得消费者在饮 用时也确实体会到“舒适”、“依偎”的感觉。1991年,据美国兰通公司的 调查结果,雀巢咖啡这一品牌被列为世界10大著名品牌之一,品牌价值 1994年被确定为115.49亿美元。
(2)当前全球化日渐成熟,中国政府对跨国集团态度既欢迎也监督,而 雀巢的本土化战略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增加大量政府税收(09 年各类总和为1.2亿元),受到热烈追捧,雀巢在中国的扩张也就有 了强劲的支持。
(三)经济环境
(1)自1998年起,中国咖啡消费市场的人均年消费量以30%的速度递 增,远远超过6%的世界咖啡消费年增长率。中国巨大的咖啡消费市 场导致从咖啡的种植到连锁零售店都成了中国本土企业和投资者追逐 的对象,各大国外品牌也纷纷抢滩登陆,中国咖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咖啡的总销量在2009年增长10%,达到33000吨以上。在09年全球 咖啡豆产量减少的前提下,中国市场消费量却持续增长。
• 产品定位策略:雀巢咖啡以我的灵感一刻•我的雀 巢咖啡 这一类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标语和形象 来告知消费者雀巢的咖啡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雀巢公司案例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公司如何实现在成熟市场中持续增长前言我们小组共有六名成员,按照发挥和兼顾各位同学优势和特点的原则,并通过小组会讨论做了合理的分工,我们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战略管理》 (第8版)概念与案例中选择了“雀巢, 在成熟市场持续增长”的案例,充分运用了战略管理工具,回顾分析雀巢公司八年来战略的成功以及存在的不足,我们在参考学习了相关模板的基础上,经过小组成员反复讨论修改而形成本报告。
全文共分为雀巢公司发展情况、背景分析、存在问题、战略分析、发展战略及举措、案例总结及启示七个部分。
目录一、雀巢公司发展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雀巢公司战略背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案例分析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1997年雀巢公司外部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1997年雀巢公司内部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战略分析与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布拉贝克的重要战略措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战略举措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案例总结及启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雀巢公司发展情况雀巢公司1866年创建于瑞士,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该公司最初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后来发展到速溶咖啡、炼乳、奶酪、巧克力制品等数10种,2005年销售额高达910亿瑞士法郎。
1982-1997年间,雀巢公司在CEO穆特·毛赫尔带领下,成功实现了从一家完全植根于欧洲的奶制品和咖啡制造商转变成为一家真正多元化的全球性食品公司,在世界食品行业占据领导地位。
毛赫尔主要通过并购来发展雀巢,在这16年间,并购花费超过331亿瑞士法郎,销售增长了一倍多,利润是原来的3倍,年均总股东报酬高达17%。
1997年6月,彼得·布拉贝克-莱特马斯接任雀巢公司新CEO。
此时,雀巢面临一个基本挑战: 如何使公司在成熟市场上有机增长重新焕发活力。
当时外部扩张的局限性令布拉贝克认识到公司战略再定位的必要性。
1997-2005年间,布拉贝克通过战略再定位对公司实现了内部及外部的有机增长,9年间总销售额增长30%,年销售额达910亿瑞士法郎,利润达到80亿瑞士法郎,净收入增长一倍,但员工人数仅增加11%。
实现140岁得食品巨人得以重生。
二、雀巢公司战略背景分析㈠1997年到2005年,雀巢公司总销售额及净收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总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
由此可见,2002至2004年期间,公司总销售额和净收入出现明显的下滑,2005年尽管两项指标在,但股权收益率却不及1997年。
㈡虽然公司CEO布拉贝克非常重视创新,且研发费用在9年间增加了93%,但是直到2005年真正为雀巢带来近70%主营收入的生意还是传统的成熟市场。
可见,公司研发成本的大量投入并没有发挥显著的成效。
㈢雀巢公司的产品种类多,分布广,适合任何国家任何年龄阶段的消费者。
但是,这样则导致其竞争对手也非常的多,市场推广压力将会很大。
三、案例分析目标回顾雀巢公司八年的发展,我们重新思考雀巢公司在成熟市场中如何实现了持续增长,各种策略是否存在改善的空间。
因此,我们重点围绕五大问题展开分析:1. 1997-2005年,布拉贝克如何制定战略并采取有效行动实现雀巢公司在成熟市场的稳定发展?2.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布拉贝克的战略不能彻底执行存在那些原因?3.布拉贝克战略存在那些利弊,是否有改善空间?4.总结提出一家公司要在成熟市场持续增长,可以采取怎样的战略及行动来实现目标。
四、1997年雀巢公司外部环境㈠机遇1.随着广大消费者的收入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2.在许多国家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覆盖率还是很低;3.技术的变革.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㈡挑战1.竞争者实力强大.每个产品所在的行业竞争激烈;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发生了转变,不在是简单的生理和味道需要,还需要安全、营养、健康;3.农业原料成本上升迅速,替代品抢占市场销售额。
五、1997年雀巢公司内部条件㈠优势1.企业的规模效应,成本上有绝对的优势,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2.雀巢原来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良好的商业信誉;3.企业资金实力雄厚;4.雀巢作为老牌企业,强大的渠道优势.在市场扩张方面,有这相对丰富的成功运作经验。
㈡劣势1.市场成熟且趋于饱和,市场成长空间有限;2.前任CEO通过并购发展集团,各子公司有各自系统,相互不兼容;3.市场产品多样,竞争激烈。
4六、战略分析与选择㈠SWOT 分析 剥离公司里低利润和有限增长空间的业务,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品,提升竞争力; 成立风险基金,用来获得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提供给研发额外的推动力; 技术的变革,提高产量,降低原材料成成功有效的收购战略;加强产品创新,持续增大研发投入;提升供应链的生产力、优化计划、评估开支并降低生产复杂性。
竞争者实力强大,每个产品所在的行业竞争激烈; 农业原料成本上升迅速,替代品抢占市场销售 加大亚洲地区等新兴市场推广;战略品牌整合,推行全球卓越计划,建立资源统一共享平台; 进行组织变革,提升协同效率,提高人 提升食品高附加值,导入营养和健康概念; 提升中小城市市场覆盖率;创造地区性的制造网络提高运营绩广大消费者对于健康营养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许多国家的中小城市市场以及农村市场覆盖率市场成熟且趋于饱和,市场成长空间有限; 前任CEO 通过并购发展集团,各子公司有各自系统和品牌,相互不兼容;市场产品多样,竞争激烈。
企业规模效应、成本绝对优势、技术实力雄厚、质量控制体系完善; 品牌影响力强大,商业信誉良好; 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七、布拉贝克的重要战略措施分析㈠成本领先战略降低原材料成本和优化生产,5年关闭165家工厂,97-02年节约40亿瑞士法郎,处于低成本的位置,可有效抵御竞争对手的进攻,拥有成本领先者的有利位置,竞争对手很难在价格上与其竞争。
㈡提升运营效率1.创造地区性制造网络提高运营绩效,02-04年,节约30亿瑞士法郎2.全球卓越计划,提升供应链的生产力、优化计划、评估开支并降低生产复杂行,05年底,该计划应用到30%的业务,带来总计30亿瑞士法郎的节约.活动提高管理流程效率作为补充,节约10亿瑞士法郎(公司未涉足领域)㈢品牌协同、集中将万种产品归进为6个战略品牌,降低营销风险,战略品牌带来更高的利润,占据更多的货架,帮助零售商实现高速增长。
这种多元化战略提升雀巢总体价值,同时降低管理风险,避免内部竞争,提高市场影响力。
㈣识别新的增长领域(高附加值)雀巢从提供食品的公司转变为提供食品、营养和健康的公司(增加健康和营养元素)。
瞄准两个战略目标:营养、保健作为附加价值特征,强化公司在特定营养食品领域领导地位。
如集团健康部和雀巢营养部。
㈤持续创新1.为研发活动设置挑战性目标,每年对1/5的产品进行创新或者更新2.预算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公司运行效率的提高是研发可以实现这些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研发开支从97年的亿瑞士法郎上升到05年的15亿瑞士法郎。
3.一系列的组织变革被用来改善研发部门同雀巢所在市场之间的连接。
最相关的就是产品技术中心,本土应用中心和聚集群的成立。
㈥外部增长1.成功有效的收购战略。
2.成立两个风险基金,用来获得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提供给研发额外的推动力。
收购并用来加速有机增长,在内部挖潜同时扩大并购,作为激发和保证内部增长的方法,也是为了占市场份额。
成功的收购增强了雀巢的战略竞争力,成功收购也体现在雀巢对创新的重视,对研发活动的持续投入。
收购效果容易被估计,比较精确,比自己开发风险小。
㈦剥离剥离公司里低利润和有限增长空间的业务。
7㈧布拉贝克的战略成效8八、战略举措建议结合SWOT分析,我们对雀巢公司战略举施提出以下建议:㈠重视亚洲市场,加大亚洲地区的市场推广(05年销售额亚洲地区占总额的13%,远远落后于欧美地区)。
㈡慎重决策是否加大研发的投入,(研发费用在9年间增加了93%,但是为雀巢带来近70%主营收入的生意还是传统的成熟市场)㈢重视中小型城市及农村你市场,提高其市场覆盖率,寻找新的领域扩大市场份额。
九、案例总结及启示㈠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单纯的通过收购进行外部扩张战略的局限性(盈利能力降低等)将显现;㈡即使是行业中的老大,也需要居安思危,通过对内外部环境分析(五力、SWOT、资源、能力、核心专长等)找准自身的战略定位,进行适当的战略调整(公司、经营、职能级),从而建立自己的核心专长,形成持续的竞争力优势(保住江湖地位);㈢只要进行适当的战略转型,实现企业在成熟市场的有机增长是可能的;㈣企业内部效率的提升,成本预算的节约是实施一系列提升公司内部有机增长战略的基础;㈤战略制定后,需要有效的战略实施(承诺坚定、决策科学、行动迅速且创新)才能最终收获成功。
在本案例中,建立三方面保障体系(计划、职能支持、决策保障)对战略有效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㈥在经过了企业系列内部战略调整后(价值链优化、建立了核心专长),适时推行企业向相关行业多元化的战略转型,外部增长又成为内部增长的平台,成就了最终战略目标(成熟市场的有机增长,利润提升)的实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