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计学串讲讲义

合集下载

《审计学》讲义(1-8)

《审计学》讲义(1-8)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诚信诚实、守信。

二、独立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

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

三、客观实事求是、没有偏见。

四、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一)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既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

(二)应有关注注册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勤勉尽责,认真仔细,保持合理怀疑。

五、保密在公众领域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不能在没有取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泄露任何客户的商业秘密。

以下情况可以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1.取得客户的授权;2.根据法规要求,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以及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3.有义务披露:(1)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2)答复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询问和检查;(3)为自己辩护;(4)遵守执业准则。

六、职业行为不得有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不夸大宣传,不贬低别人。

第二节职业道德概念框架一、内涵二、威胁及防范措施可能威胁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情形包括自身利益、自我评价、过度推介、密切关系和外界压力等。

三、道德冲突解决第三节职业道德框架的具体运用一、对道德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一)自身利益1.在鉴证客户中存在直接经济利益;2.过分依赖某一鉴证客户的收费;3.担心失去某项业务;4.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5.对鉴证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6.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7、发现事务所人员以前的重大错误。

(二)自我评价1.事务所为客户设计财务系统,为系统有效性出具鉴证报告;2、事务所为客户编制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3、鉴证小组成员现在或最近曾经是鉴证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4.鉴证小组成员现在或最近曾经受雇于客户,且对鉴证对象产生重大影响。

审计学讲义(DOC 136页)

审计学讲义(DOC 136页)

审计学讲义(DOC 136页)第一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诚信诚实、守信。

二、独立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

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

三、客观实事求是、没有偏见。

四、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一)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既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

(二)应有关注注册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勤勉尽责,认真仔细,保持合理怀疑。

五、保密在公众领域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不能在没有取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泄露任何客户的商业秘密。

以下情况可以披露客户的有关信息:1.取得客户的授权;2.根据法规要求,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以及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规行为;3.有义务披露:(1)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2)答复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询问和检查;(3)为自己辩护;(4)遵守执业准则。

六、职业行为不得有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不夸大宣传,不贬低别人。

第二节职业道德概念框架一、内涵二、威胁及防范措施可能威胁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情形包括自身利益、自我评价、过度推介、密切关系和外界压力等。

三、道德冲突解决第三节职业道德框架的具体运用一、对道德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一)自身利益1.在鉴证客户中存在直接经济利益;2.过分依赖某一鉴证客户的收费;3.担心失去某项业务;4.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5.对鉴证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6.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7、发现事务所人员以前的重大错误。

(二)自我评价1.事务所为客户设计财务系统,为系统有效性出具鉴证报告;2、事务所为客户编制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3、鉴证小组成员现在或最近曾经是鉴证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4.鉴证小组成员现在或最近曾经受雇于客户,且对鉴证对象产生重大影响。

(整理)审计学讲义.

(整理)审计学讲义.

审计学基础讲义关于本课程的几点说明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审计监督越必不可少!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过程(培养计划)中,尤其是审计专业,具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及作用。

1.通过《审计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有初步的审计基本方法的运用能力。

2.通过《审计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审计作为一门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经济监督学科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现实作用。

3.通过《审计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明确《审计学基础》课程在整个审计学学科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地位以及它在整个审计学学科体系中所起到的重要的基础作用。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的就业拓宽渠道例:据中华英才网预测未来十种高薪职位全曝光注册会计师:年收入将在10万元左右国内目前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

每年包括德勤、毕博在内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招收的高校毕业生月薪大都在五六千元,再加上每年丰厚的奖金,收入会超过10万元。

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注册会计师位居榜首,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人才更为抢手。

注册会计师有望成为高人气“金领”族。

职业薪酬:现在,拿到内地注册会计师资格,整体薪金水平可以达到每年5万到10万元人民币;而拿到一个洋证书,则意味着平均50万元,甚至超百万的年薪。

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ACCA资格)——中国最值钱的五大证书之一(IT审计师资格(CISA资格,CISA是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简称,又称IT审计师;北美精算师资格(FSA资格);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CFA资格);注册金融策划师资格(CFP 资格))如今的会计行业早已不是拿着算盘打天下的账房先生了。

电算化是必备的武器,而本土的上岗证对会计师而言就像身份证那样平常:没有,则立即驱逐出境;有了,也难保拥有一方沃土。

审计学串讲

审计学串讲

审计学串讲审计学第一章审计概论第一节审计工作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工作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审计的主体审计工作主体,就是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即为审计工作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二)审计工作的许可者(或委托者)?审计工作的许可者泛指国家审计工作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许可,单位主管机构和有关领导的许可,它就是针对国家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而言的。

?(三)审计工作的客体(对象)?审计工作的客体(对象)就是被审计工作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整体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四)审计工作依据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五)审计工作的目的审计的目的,就是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的。

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六)审计的本质审计工作的本质应当归纳为具备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鉴证活动。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登记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拆分第三节审计工作的分类和审计工作方法一、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工作主体分类审计主体,即审计的执行者,按审计主体分类,可以将审计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类。

1、政府审计工作政府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学讲义一

审计学讲义一

审计学讲义十第六章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1、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和作用(1)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

(2)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充分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固有限制。

2、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内部控制可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授权控制、职责分工控制、会计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的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

3、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是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和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做出评价。

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时,审计人员首先要了解和描述内部控制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评价和符合性测试。

审计人员应根据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确定符合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性、合理性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审计人员在完成符合性测试以后,应根据其测试的结果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再次评价,以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第一节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一、内部控制度的意义所谓内部控制制度即指各级管理部门在本单位、本部门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具有控制作用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予以规范、系统化、制度化、由此所形成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机制,也称为内部控制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按其控制的范围和控制的手段,可以基本上划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内部会计控制,另一类称为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主要运用会计的手段以及它与会计有关的方法对财务会计系统所进行的控制;内部管理控制是采用会计以外的方法对管理系统进行的控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保护资产的安全的完整;(二)保证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三)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四)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五)有利于实现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三、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其固有限制(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

会计类《审计学》串讲讲义

会计类《审计学》串讲讲义

《审计学》考试辅导串讲一、《审计学》试题题型、题量2010年《审计学》考试的题型以2009年《审计学》考题为例,说明目前题型、题量的分布状况;2010年按照这个题型应试:二、2010年《审计学》考试大纲有所变动,教材变化幅度大.《审计学》教材框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审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三章)第二部分: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第四章----第六章)第三部分:财务报表审计实务(第七章----第十二章)三、命题规律1.以“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理论结合实务”为命题原则2.考核审计准则3.考核财务报表审计实务4.注重风险导向审计5.考核审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四、复习思路1.通读指定教材,突破重点和难点2.结合财务报表审计实务,掌握审计准则3.结合企业会计准则4.强化应试练习,掌握答题技巧5.历年考题为应试复习重点第一章审计概论【学习重点】审计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掌握)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熟悉)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含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审计的主体(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四)审计的依据(五)审计的目的(六)审计的本质二、审计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一)独立性①机构独立;②业务工作独立;③经济独立。

(二)权威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体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

审计学专业课讲义全-73页word资料

审计学专业课讲义全-73页word资料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一、审计的概念关于审计定义的不同观点:中国审计学会1989年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中国审计学会1995年定义:“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美国会计学会(简称AAA)在1972年给审计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并评价与各种经济活动及事项的申明有关的系统过程,以便查明这些申明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将其结果传达给各有关利害关系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准则公告第一号》中,给审计下了一个较为狭义的定义:“独立人员对财务报表加以检查,搜集必要证据。

其目的是对这些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化情况表示意见。

”上述各项定义所包括的共同含义是:(1)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2)审核检查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3)审计对象必须明确;(4)审计工作过程是收集和整理证据,以确定实际情况;(5)审计工作必须有对照的标准和依据,才能从中引出审计结论;(6)审计结果向各有关利害关系人报告。

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关于独立审计的定义作如下表述: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

第二节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二、审计的对象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监督的客体,即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的概括。

(一)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二)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审计的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审计学讲义最新

审计学讲义最新

审计学讲义第一章学习提要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明确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掌握审计的本质属性。

本章主要内容:一、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三、审计的本质重点与难点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对象、目的、独立性。

内容讲解一、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首先,私有制是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财产所有者与财产经营者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另一个客观条件。

(二)官厅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它产生于奴隶社会的末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之一。

职位,宰夫。

官厅审计在我国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审计是股份制的产物。

世界上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是1720年受英国议会委托,负责清查南海公司破产事件的查尔斯·斯内尔。

1853年在苏格兰成立的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审计执业团体。

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先生;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谢霖创办)——“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四)审计工作在我国的必要性1、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和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4、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5、对外开放政策,决定了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二、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职能是审计的本质属性,指的是审计所具有的固有功能,审计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

审计的职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正确认识审计职能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对审计提出一定的要求,就构成了审计的任务。

审计的任务是人们赋予审计去完成的,因此是主观的产物。

完成了审计任务,就发挥了审计的作用,可见,审计的作用是完成审计任务后的结果。

(一)审计的职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1、经济监督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指的是,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审计学基础串讲0830

审计学基础串讲0830

1.1.2 审计概念的把握P1
审计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审计主体 审计的主体是审计人,即“专门机构和人员”。“独立的专门 机构”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独 立的专门人员”是指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我国现行的会计审 计
1.1.2 审计概念的表述P2
体制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只能是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因此,独 立的专门人员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1.1.2审计概念的表述P2
5.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目的,就是审计工作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审计的目的取 决于审计的职能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本书 是以内部审计为例证线索,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 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 现。
1.1.2 审计概念的表述P2
1.1.2 审计概念的表述P2
3.审计对象★★★ (2)被审计单位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 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确定、证明和监督其他资料,如会计报表、 会计账簿凭证等会计资料以及计划、预算、统计、合同、章程等 相关资料。
1.1.2 审计概念的表述P2
4.审计依据★★★ 审计的依据,就是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评价和判断,据以提出 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按照审计依据的性质和内 容不同分类,审计的依据可以分为4大类。
1.1.2 审计概念的表述P3
5.审计的特征 (3)公正性 与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审计的公正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 公正性,也就不存在权威性。审计的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 本要求。
1.1.2 审计概念的表述P3
5.审计的特征 审计人员只有同时保持独立性、公正性,才能取信于审计委托 人以及被审计人,才能真正树立审计权威的形象。

审计学培训讲义(PPT 90页)

审计学培训讲义(PPT 90页)
开司法审计之先河。
宋代专门设置“审计司〞,是为我国“审计〞的正 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财政监督的专
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开展
4.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
元代取消比部,户部兼管会计报告的审核,独立的 审计机构即告消亡。
明清设置都察院,但其行使审计职能,却具有一揽 子性质。
5.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
催化剂:1721年 英国“南海公司〞 破产事件
根本案情
当时“南海公司〞以虚假的财务信息诱骗投资人上当,泡沫经济使“南海公司〞破 产。股东和债权人损失沉重。英国议会聘请会计师查尔斯·斯耐尔对“南海公司〞审 计,斯耐尔以会计师的名义提出了“查账报告书〞,从而宣告独立会计师——注册 会计师审计的诞生。
〔三〕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开展
• 西方CPA审计起源 • ——16世纪意大利的合伙企业制度 • 西方CPA审计形成 • ——18世纪英国的股份制企业制度 • 西方CPA审计开展 • ——20世纪美国兴旺的资本市场
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形成
时间:18世纪下半叶 英国
背景:在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促使英国 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开展,政治及经济生活发生了 深刻变化,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企业的规 模不断扩大,而后股份公司在英国兴起,使企业所 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别离。由于其经营活动日趋复 杂,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更多专业知识。绝大多数 股东〔所有者〕雇佣经理人员管理日常经营活动, 自己逐渐脱离经营管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们 非常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以作出是否继续持有公 司股票的决定。〔产生了对企业会计记录或会计报 表审查的必要性〕
4、CPA考试教材?审计?提法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那么第1101号——财务 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那么?对审计概念描述为:

《审计学》串讲讲义.doc

《审计学》串讲讲义.doc

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学习重点】审计证据的含义及来源(掌握)审计证据数量与质量特性(掌握)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熟悉)审计工作底稿含义和性质(掌握)第一节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来源(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包括: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信息。

(二)审计证据的来源内部证据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但如果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得到其他单位的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外部证据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

虽然一般情况下外部证据的可靠性高于内部证据,但是审计工作不可能甩开内部证据而只依靠外部证据,相反,注册会计师还是需要大量的内部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

二、认定与审计证据(一)认定(同P100)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三、审计证据数量与质量特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关注: 判断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应考虑的因素(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相关性和可靠性1.相关性①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②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③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2.可靠性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下列原则考虑审计证据的可靠性:①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②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③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④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⑤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会计类《审计学》串讲讲义

会计类《审计学》串讲讲义

《审计学》考试辅导串讲一、《审计学》试题题型、题量2010年《审计学》考试的题型以2009年《审计学》考题为例,说明目前题型、题量的分布状况;2010年按照这个题型应试:二、2010年《审计学》考试大纲有所变动,教材变化幅度大.《审计学》教材框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审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三章)第二部分: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第四章----第六章)第三部分:财务报表审计实务(第七章----第十二章)三、命题规律1.以“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理论结合实务”为命题原则2.考核审计准则3.考核财务报表审计实务4.注重风险导向审计5.考核审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四、复习思路1.通读指定教材,突破重点和难点2.结合财务报表审计实务,掌握审计准则3.结合企业会计准则4.强化应试练习,掌握答题技巧5.历年考题为应试复习重点第一章审计概论【学习重点】审计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掌握)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熟悉)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一、审计的含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审计的主体(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四)审计的依据(五)审计的目的(六)审计的本质二、审计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一)独立性①机构独立;②业务工作独立;③经济独立。

(二)权威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体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

会计类《审计学》串讲讲义

会计类《审计学》串讲讲义

会计类《审计学》串讲讲义一、《审计学》试题题型、题量2010年《审计学》考试的题型以2009年《审计学》考题为例,说明目前题型、题量的分布状况;2010年按照那个题型应试:二、20102010年《审计学》考试大纲有所变动,教材变化幅度大.《审计学》教材框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审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三章)第二部分:审计差不多理论与方法(第四章----第六章)第三部分:财务报表审计实务(第七章----第十二章)三、命题规律1.以“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理论结合实务”为命题原则2.考核审计准则3.考核财务报表审计实务4.注重风险导向审计5.考核审计专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四、复习思路1.通读指定教材,突破重点和难点2.结合财务报表审计实务,把握审计准则3.结合企业会计准则4.强化应试练习,把握答题技巧5.历年考题为应试复习重点第一章审计概论【学习重点】审计的定义和特点(把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进展(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把握)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熟悉)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点一、审计的含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同意托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治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判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爱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治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白得:(一)审计的主体(二)审计的授权者(或托付者)(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四)审计的依据(五)审计的目的(六)审计的本质二、审计特点----独立性和权威性(一)独立性①机构独立;②业务工作独立;③经济独立。

(二)权威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进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进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进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体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串讲讲义前言【字体:大中小】【打印】第一部分试题分析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合计题量20 20 2 2 1 3 38分值20 20 4 10 10 36 100二、课程内容概述本门课程共设十四章内容可归纳为4篇,也就是4个组成部分,分别是:(一)审计的概述,包括第一、二、三章相关内容;(二)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审计理论框架),包括第四、五、六、七、八章相关内容;(三)报表审计的实务操作,包括第九、十、十一章相关内容;(四)其他审计工作,包括第十二、十三、十四章相关内容。

其中,占分值较为突出的是第二、三部分内容,一般会涉及到70——80分的题量,但是仍以第二部分尤为重要。

该部分是整个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基础理论部分,也是其他审计工作的基础依据,所以报表审计的实务操作是要以本内容为指导来实施的。

因此,在多年审计自考试题中不难发现,虽然“案例分析题”的分值36分,但是其中直接涉及审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就有一半分值。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涉及选择题,分值在15分左右。

考试分值最低的部分是第四部分,一般只占到8分左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审计学》自考试题的出题理念是“全面掌握、重点学习”。

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内容相结合,做到“以理论引导实践”。

第一章绪论【字体:大中小】【打印】第二部分各篇内容的考试重点、难点第一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1.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

私有制是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

财产所有者与财产经管者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另一个客观条件。

二、官厅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我国最早审计的形式以及发展历程。

审计的最初形态是官厅审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之一。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经设立负责审计的官员,称为宰夫。

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审计监督制度——上计制度。

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我国的审计机构由“诸军诸司专勾司”更名为“审计院”,为“审计”一词的起源。

辛亥革命以后,北京的北洋政府在1914年设立“中央审计处”,南京的国民政府在1920年设立“审计院”(后改为审计部隶属监察院)。

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社会审计形式的产生标志。

1853年在苏格兰成立的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审计执业团体。

我国的社会审计起源于1918年。

谢霖在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社会审计组织——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第二节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的职能。

(一)经济监督经济效益审计中缺少严格的客观标准和明确的非界限。

经济效益不具有监督的职能。

(二)经济评价(三)经济监证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指的是,通过鉴别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和有关资料的性质,然后作出书面证明。

社会审计是体现审计鉴证职能最明显的例子。

三、审计的作用(一)制约作用(二)促进作用(三)证明作用第三节审计的本质审计的本质、对象、目的、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的对象审计的对象是指审计所要审核检查的客体。

二、审计的目的审计通过审核检查要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以及反映经济活动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做出判断。

三、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受到外来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一)不参与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二)与被审单位在经济上没有利害关系(三)与被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伦理上没有亲密关系审计是由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委托人三方面的关系人组成。

图1-1第二章审计的分类【字体:大中小】【打印】本章重点考虑选择或多选题审计的基本分类包括几种,区分各自目的和特点。

第一节审计的基本分类一、按照审计的内容分类(一)财政财务审计。

是指审计机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和反映其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进行的审计。

其目的主要是判断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包括财政和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

(二)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又可根据审查内容的不同分为业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两个分支。

(三)财经法纪审计。

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部门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所进行的专项审计。

进行财经法纪审计的目的在于维护财经法纪,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二、按照审计主体分类审计的其他分类有哪些,辨别其不同的适用范围。

(一)国家审计。

也称政府审计。

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

国家审计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法定审计,对于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被审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执行。

(二)社会审计。

也称注册会计师审计。

1.审计的独立性。

2.审计的委托性。

3.审计的有偿性。

(三)内容审计。

1.审计范围的广泛性。

2.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3.审计目的的内向服务性。

4.审计时间和经常性和及时性。

第二节审计的其他分类一、按照审计工作进行的时间分类事中审计一般适用于内部审计。

事后审计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主要审计形式。

二、按照审计的范围分类审计按其范围分类,可分为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

局部审计。

也称部分审计或专题(案)审计。

这类审计一般都有其特定的目的。

不定期审计。

根据司法机关的委托,对某项案件进行专案审查。

就地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和专题(案)审计。

就地审计按照不同的情况,又可分为:1.驻在审计。

2.巡回审计。

3.专程审计。

通知审计。

也称预告审计。

一般适用于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

不通知审计。

也称突击审计。

第三章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审【字体:大中小】【打印】计准则第一节审计机构一、设置审计机构的原则(一)审计机构的设置必须保证其拥有较强的独立性(二)审计机构的设置必须保证其拥有较高的权威性二、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机关是代表国家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审计监督权的机构,是实施国家审计的主体,它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威性。

当前,世界各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按其组织形式和领导关系。

1.审计机构的类型:(一)属于议会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

如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

(二)属于政府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

如菲律宾。

(三)属于财政部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

匈牙利和波兰等国。

2.国家审计机关的类型以及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

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分为国务院和地方两级。

我国最高国家审计机关设置在国务院,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

我国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局,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

三、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类型。

(一)由企业董事会或其所属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

(二)由企业总裁或总经理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

(三)由企业主管财务的副总裁或总会计师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

四、社会审计组织社会审计组织的特点以及我国社会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

1981年1月1日上海成立了恢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后的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会计师事务所。

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实施。

(一)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二)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三)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四)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第二节审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一、审计专业队伍的构成(一)国家审计人员(二)内部审计人员(三)社会审计人员二、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审计人员素质是指审计人员自身应达到的标准,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审计职业道德是具有审计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是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1997年7月1日,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定,财政部批准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正式开始施行。

(一)一般原则1.独立原则。

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

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如与客户存在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利害关系,应向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声明并实行回避。

(1)曾在委托单位任职,离职后未满两年的;(2)持有委托单位股票、债券或在委托单位有其他经济利益的;(3)与委托单位的负责人和主管人员、董事或委托事项的当事人有近亲关系的;(4)担任委托单位常年会计顾问或代为办理会计事项的;(5)其他为保持独立性而应回避的事项。

2.客观原则3.公正原则(二)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与技术规范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时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此外专业胜任能力不ㄆ谝笞⒉峄峒剖Σ坏贸邪觳荒苁と蔚囊滴窈椭葱幸滴窆讨杏Χ灾砣嗽钡墓ぷ鹘兄傅肌⒓喽胶图觳椤?BR> 技术规范要求注册会计师:1.不得以其职业身份对未审计或其也未鉴证事项发表意见;2.不得对未来事项的可实现程度作出保证;3.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反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相关技术规范的事项,应当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适当处理。

(三)对客户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对客户所负有的责任包括:1.按照业务约定履行对客户的责任,按时按质完成委托业务;2.对在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3.除有关法规允许的情形外,不得以或有收费形式为客户提供鉴证服务。

(四)对同行的责任3.会计师事务所不得雇用正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不得以个人名义同时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五)其他责任3.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

第三节审计准则一、审计准则的意义和作用审计准则的发展现状和作用。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客观标准。

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正式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制订。

1996年12月9日,审计署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的国家审计准则。

经财政部批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注册会计师法》拟定的第一、第二、第三批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分别于1996年1月1日、1997年1月1日和1999年7月1日开始施行。

二、我国的国家审计准则基本内容我国社会审计准则的框架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一般准则(二)作业准则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3日前应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三)报告准则审计报告一般应在实施审计终了后15日内由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

(四)处理、处罚准则审计机构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将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并在此后的三个月内监督其采纳、执行情况。

三、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独立审计的基本准则;第二层次,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三层次,执业规范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