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意象酒意象 ppt课件
李白诗中的酒与月PPT课件
![李白诗中的酒与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4de3e216fc700aba68fc5d.png)
谢谢您的观看!
第26页/共26页
——《宣州谢眺楼
揽月
饯别校书叔云》
――体现豪迈与洒脱
第18页/共26页
寄月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寄月 ——体现愁情与怀念
第19页/共26页
问月
青天又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如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静夜思》
却下水晶帘, 玲珑忘秋月。
——《玉阶怨》
望月 ——寄托思念
第16页/共26页
邀月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邀月 ——体现孤独与寂寞
第17页/共26页
揽月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第22页/共26页
第23页/共26页
• 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 • 李白嗜酒,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
不得已放浪形骸,借酒消愁,酒不醉人人自醉, 不过是聊以遣怀,以浇胸中块垒。
第24页/共26页
•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 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 摆在李白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 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 苦。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 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 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 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 狂是脊梁。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PPT演示课件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8e0fc5551810a6f52486aa.png)
6
残酷而又富有魅力的魏晋时代,产生 了一个特殊的名士群体。 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潇洒不群、飘 逸自得的精神气质,被后人称之为魏 晋风度。 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道具和象征之物, 就是“酒”。 是否饮酒甚至成为判断一个人能否称 得上“名士”的标准。
7
《世说新语.任诞篇》有这样的记载: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 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 便可称名士。” 这句话虽然颇有些调侃的味道, 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饮酒的重视 程度。
20
还有一首诗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杜甫的《饮 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 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 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 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 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 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 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 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这首诗将各具神态的 饮中八仙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生动传 神。这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借助于酒,在 醉中获得的最大的自由,可以“天子呼来不 上船”。
41
七 绝 诗酒文化 诗满金船花满枝 酒成苏武思何辞 文章立事重刀笔 化作灵山百世基
42
四、与“酒”有关的诗词曲赋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43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焙酒,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44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3
酒是宋词所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无论是宋词的大家, 还是为数众多的一般词作者, 在他们的词中都要写到酒, 写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酒活动。
浅谈古诗词中的“酒”意象
![浅谈古诗词中的“酒”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ac28e83789eb172ded63b7f7.png)
浅道古诗词汇中的“酒”意象之阳早格格创做纲要:尔国古代的很多诗人皆细心于诗歌“酒”意象的创制,使其诗具备下度的思维取艺术价格.共时也通过坐意选象,其下峻的人格战洒降的胸怀也得以完好的彰隐.诗人们或者借酒怡情,或者解忧记忧,或者支友饯止,或者书籍写人死,叹息现真.诗人们用他们那被醉人的的酒香熏染的、裹挟着情思的诗句碰打着咱们的心灵让悠近的诗韵飘集正在千百年的岁月的沧桑里.闭键词汇:借酒怡情;解忧记忧;支友饯止;书籍写人死,叹息现真意象是情感战局里的分离,是寄意于象,把情作用为不妨感知的局里标记,为情感找到一个客瞅对付应物,使情成“象”.中华民族自古便取酒结下不解之缘,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仄民百姓,祭天天要用酒,祭列祖列宗要用酒,庆歉支胜利要用酒,迎去宾接伙陪要用酒,婚丧娶娶、凡是宴乐更离不启酒.尔国古代的很多诗人皆细心于诗歌“酒”意象的创制,使其诗具备下度的思维取艺术价格.共时也通过坐意选象,其下峻的人格战洒降的胸怀也得以完好的彰隐.“酒”意象正在古代诗词汇中职位举脚沉重,它展示了尔国古代文人死计的局部秘闻以及对付死命的明黑.越收到了唐宋时期,很多诗人借镜、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给予“酒”意象歉富的审好内涵,进而大天里歉富了尔国古代“酒诗词汇”的骨力微风姿,使之正在尔国古代诗坛下贵溢出醉人的芳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一、借酒怡情——一死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遇须辞倒酒能帮兴,酒能激励灵感,活跃局里思维.酒后吟诗,常有好句.“启轩里场圃,把洒话桑麻”那是诗人孟浩然正在《过故交庄》中的诗句,浅斟缓饮中既欣赏了农村特有的自然风貌,又教会了事农桑的有闭知识,酒成了最佳的载体.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莫笑农家腊酒一浑,歉年留客脚鸡豚”形貌出农家人的敦朴杂朴无公.陶渊明“秋秋多好日,登下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过门辄呼,无须士大妇之间拜会邀请的真礼;做风村家,更觉去往的随便.大呼小喊,毫掉臂忌止道举止的风采,语气细朴,反睹情意的真率.“常记溪亭日暮,重醉不知归路”——《如梦令》中晚年的李浑照死计得那样无忧无虑,郊中家游也能启怀痛饮.“少风万里支秋雁,对付此不妨酣下楼”李黑的《宣州开朓楼饯别校书籍叔云》描画了秋下气爽,大雁振翅,登楼吟咏,怎么能缺少那激励豪性的玉液琼浆呢?苏轼启一派豪搁词汇风,得意浓然,得意泰然.正在《江乡子稀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启弛,鬓微霜,又何妨”酒中可睹其过人的豪气!两、解忧记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黑,是尔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下峰,世称“诗仙”,又由于饮酒成性,又称“酒仙”.李黑仕途崎岖,政界得意,现真中,他时常借酒消忧,果此,他的许多做品中皆有酒气冲天,喜收冲冠的局里,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付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尔身.久陪月将影,止乐逆及秋.尔歌月徘徊,尔舞影整治.醉时共接欢,醉后各分别.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题中一个“独”字,讲出了李黑的孤寂,引出的即是他饮酒的情节,酒即是诗的一个线索,酒果、酒前、酒时、酒后,一个个片断似被“酒”字串成了一串珠.《把酒问月》也是诗人孤独得意处境的写照,诗中写讲:“昔人今人若流火,共瞅明月皆如许.唯愿当歌对付酒时,月光少照金樽里.”正在现真中李黑体验到的多是热遇,非常得视、孤独的情绪正在诗中可睹一斑.“今宵酒醉那边?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那尾《雨霖铃》写离忧别绪,达到了情景接融的艺术地步.“酒醉那边?”标明做家离情之深、之浓、之重,酒进忧肠,化做相思泪.三、支友饯止——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闭无端人伙陪将要告别了,饯止饮酒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宴席之上,饮酒赋诗,共话友情,不啻为文人常干之事.“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取羌笛”是曾参正在《黑雪歌支武判官归京》中形貌的饯止宴上的局里.王维的《支元两使安西》“渭乡往雨浥沉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闭无端人”诗句道话朴真,局里死动,讲出了人人公有的依依惜别之情.李黑的《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谦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去相支,欲止不可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火,别意取之谁短少?”描画了正在秋光秋色中江北火乡的一家酒肆,诗人谦怀别绪酌饮.黑居易《琵琶止》“浔阳江头夜支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仆人下马客正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可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告别自己便喊人不快,酒宴前再不个歌女侍应,天然便越收隐得寥寂易耐了.贾至的《支李侍郎赴常州》“今日支君须尽醉,明往相忆路漫漫.”寓情于景,情景接融,诗歌表面写挚友分别后忧绪谦怀,本质上是写做家支别魏两时一刀两断的情感.四、书籍写人死,叹息现真——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中尘“兰陵好酒郁金香,玉碗衰去琥珀光”,细好的玉器,浓烈的琼浆,浮现出的是死命活力的光芒战喜悦的人死状态!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黑了人们对付好谦团圆的探供战希视.陶渊明“携幼进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讲出了惟有下天阔天的自然,才容得下是人的自由,也惟有酒的洒脱,才明黑诗人的坐崖岸.李益的“不堪身中悲前事,强背杯中寻旧秋.”是历经世事回尾往昔的独酌,凄凉感触,恍然如梦.李浑照“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秋似人将老.”是一尾感时伤世之做,写出了人之无奈.唐代李商隐“心断新歉酒,销忧斗几千.”恣意倾诉了仄死的孤独、凄凉、忧忧战苦闷,寄寓自己死不遇时、有志易酬的怨愤战不仄.山河破碎,强敌虎视,欲挥戈杀敌却报国无门,愤恨忧忧郁积正在心,时代的“大忧”既然无法用剑刺破,便只可用一樽浊酒弥合心中的“小忧”. 弛孝祥用“万里中本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辛弃徐用“醉里挑灯瞅剑,梦回吹角连营”等词汇句勾画出慷慨悲壮、豪迈强健的身影!李黑《将进酒》便透暴露天赐英才却无人赏识的怨愤,虽自尔抚慰“天死尔材必有用”,却易免有得降之感.“古去圣贤皆寥寂,惟有饮者留其名”,李黑便正在“但是愿少醉不复醉”中,独饮着自己的那份对付人死忧苦取无奈.古诗中酒意象纪录着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诗人们的情感体验.意象是客瞅的,但是却浸进诗人特殊的主瞅色彩.酒意象,既书籍写了诗人们特殊的情感体验,也昭示着诗人对付于死命自己的审视.小小杯中物尽隐文人之性格、性情、志趣.诗人用一般的意象投射思维的灵光,为天下文教史删加了许多灿烂的色彩.参照文件:李太黑齐集[M].中华书籍局,1977.萧涤非.唐诗观赏词汇典[M].上海辞书籍出版社,1983文教培养 2008.12 古诗词汇中酒意象的审好内涵袁战仄李浑照词汇中的酒意象浅析--《大家》2010年16期古诗词汇中酒意象的审好内涵—《文教培养下半月》—2008年第12期。
《饮酒》PPT优质课件
![《饮酒》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13a52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8.png)
【材料二】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参考答案] 【示例】我看到了
一个顺应天性、坚守本 真、洒脱恬淡、崇尚自 然的诗人形象。
素养提升
结合本诗内容及下面的两则材料,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
的诗人形象。
【材料一】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有一次,郡
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郡
守面前汇报时,工作的好坏全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
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
典型考题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名句。
(1)在诗文创作中,情与景的自然融合,是文人们追求的艺术境界。 陶渊明的“_山__气__日__夕__佳__,_飞__鸟__相__与__还__ ”[《饮酒》(其五)]借 山气、飞鸟表达自己返璞归真的情趣;王湾的“_乡__书__何__处__达__? _归_雁__洛__阳__边___”(《次北固山下》)借家书、大雁表达自己的思乡怀 亲之情;刘禹锡的“_苔__痕__上__阶__绿__,_草__色__入__帘__青__”(《陋室铭》)
指此时此地
指自然之趣
的景和情。
和人生真谛。
直接抒情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明恬适的田园生活的乐 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化用《庄子·齐物论》“辩也者,有不辩也。…… 大辩不言”和《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 意而忘言”。
赏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不流于世俗的高尚品德,
析 点明了全诗主旨。
古诗中的酒文化PPT课件
![古诗中的酒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a4d6fb915f804d2a16c13f.png)
李白诗篇赏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曾多次隐居学道,野山 深林之中,“倾 事幽酌,顾影还独尽”,这时他往往乐
于独斟自饮,飘然来去。如要寻酒友,凡夫俗子是不得入 座的。 “幽人”,想必是一位与之气味相投,仙风道气
陶渊明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将诗与酒“攀亲
结缘”,并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
的诗人,“忘忧物”的指称,便是他的发 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 中古清高自洁的大诗人。在其现存174篇诗 文中,有56篇写到饮酒,约占40%!诗酒联 袂,寄意遣怀,既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
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这个传统,
的高士。从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看,李白确实得到了陶渊 明“任真”的嫡传。
杜甫诗篇赏析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 士乳酒一瓶
山瓶乳酒下青云, 气味浓香幸见分。 呜鞭走送怜渔父, 洗盏开尝对马军。
【解读】杜甫是一位现实主 义诗人,他在“安史之乱” 中颠沛流离,后寓居四川近 十年。他的咏酒诗写实的成 分居多。蜀中酿酒素有传统, 青城山道士秘酿尤为著名, 今日还留传其名酿“洞天乳 酒”。杜甫受酒后,即与邻 翁、渔父等乡老朋友分享, 一面下棋消遣,一面品尝美 酒,其田园乐趣于此可见。
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
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
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 的潜在影响。
陶渊明诗篇欣赏
• 饮酒诗(之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df5084a32d7375a51780b4.png)
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意象:传递诗意 表达诗情 构建诗境
二、思想感情
诗词既反映现实,体现其社会作 用,又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 出其抒情性,情与志是并重的。
首先是知人。
1.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 比如:“建安风骨”、陶渊明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花间派”温庭筠 “婉约派”李清照、周邦彦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
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夭》
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 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 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荷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 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层层递进中的深沉诗意: 做客思乡的一般含义——羁旅的孤独——悲秋的情感—— 多病的苦闷——离乡万里——人在暮年
悲壮慷慨
感情悲壮,出语高昂,充满 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 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 结、愤慨不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四讲 诗情生命
一、高洁的品性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 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 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 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中考复习—古诗词之意象.ppt
![中考复习—古诗词之意象.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ec19e6b84ae45c3a358c80.png)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似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0.芳草——离别与离恨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 中喻离恨
王孙游兮不归,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 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春草生兮萋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楚辞·招隐士》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甚独抱清高,
顿成凄楚。 王沂孙《齐天乐》
它们都是用蝉喻指一种高 洁的人品。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宋 柳永《雨霖铃》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 “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 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 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 氛。
7.鸿雁 ——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
欣赏
伤 也问归雁生相似,
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曲》)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 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诗歌鉴赏之意象
1
学习目标
1.理解古代诗歌意象的概念。 2.理解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猜一猜 他和它?
•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 到他和他的这篇作品。
• 它极其出色的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 它是一篇抒情作品,仅有28个字。
• 它生动的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子 的悲哀。
• 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 曲四大家”。
初中阶段古诗中的意象 课件(共30张PPT)
![初中阶段古诗中的意象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5f351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a.png)
青鸟——在古代传说中,“青鸟”是 仙人的信使,在诗词中常常被借用指 代情人的使者。
李白《相逢行》“愿因 三青鸟,更 报长相思”和李商隐《无题》“蓬 此 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都表示 这个意思。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 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 敬仰与赞颂。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岁寒三友之一。
宋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 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 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 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 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 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 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 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 《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
柳——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 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 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 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 情。
东篱——表现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高 雅、疏淡、飘逸的情趣和洁身自好的品格。
陶渊明的《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 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
《诗经》中酒文化的描写ppt课件
![《诗经》中酒文化的描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8212b25a8102d277a22f63.png)
《小雅·楚茨》是西周强盛时期太师一类文臣歌 颂大奴隶主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的乐歌、在诗中, “ 酒食”是祭祖祭神的物品:
楚楚者茨, 言抽其棘。自昔何为? 我艺黍援。我 黍与与, 我援奚翼。我仓既盈, 我庚维亿。以为酒 食, 以享以祀, 以妥以信, 以介景福!
15
三、《诗经》中的酒与社会政治道 德评价
2、 《小雅·北山》、 《小雅·宾之初筵》、《大雅·荡》、 《大雅·抑》则是以统治者的纵酒失度来抨击政治紊乱, 人 欲横流, 君臣昏昧。
18
从这些作品, 我们依稀可见先秦时代活泼生动
的生活场面, 能了解崇尚中和适度的时代道德风尚。
总之, 《诗经》中有关酒习俗的篇章, 内容丰 富多彩, 酒浆倒映出绚丽的民俗文化风貌、政治社 会风尚和具有汉民族特点的饮食文化色彩。酒成 为血缘关系、社会人际关系、男女情爱关系乃至 人神关系的重要润滑剂。上升到社会道德评价, 《诗经》中这些有关酒习俗的描写对铸就汉民族 含蓄尚中的性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7
《诗经》中, 涉及酒的有关社会政治评价的诗作有 《邺风·柏舟》、《小雅. 大东》、《小雅·北山》、 《小雅·桑扈》、《小雅·宾之初筵》、《大 雅·荡》、《大雅·抑》等七首作品。按照内容这 七首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 《邺风·柏舟》、《小雅·大东》、《小雅·桑扈》发出 无奈的叹息声, 借酒及酒器的比喻来发泄情绪评论政治;
2
❖ 《诗经》中酒浆折射出先秦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姿, 反映出历 来为儒家经世文学观所掩盖而《诗经》本身所具有的鲜活的生 活气息和淳厚的生活艺术韵味。 ❖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吧~
3
一、《诗经》中描写的宴饮活动
❖ 先秦时代, 中国的饮食文化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 平。 ❖ 《诗经》中列举的酒类就有醴、冻醪( 春酒) 、旨酒、 清酒、丽酒等名近10 种, 同时, 对饮食理论也有了如《论 语》中“ 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 唯酒无量, 不及乱” 等概括论述。酒在这个时期成为调和人际关系、人神关 系的重要媒介。
酒的意象在古诗中
![酒的意象在古诗中](https://img.taocdn.com/s3/m/669280d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a.png)
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最含糊的术语。
它指的范围是从读诗者所能经历的心象一直到构成这首诗的各种成分的总和。
刘易期在他的《诗的意象》中是这样阐述的:“就是一幅以词语表现的画;一首诗可能本身就是由多种意象组成的意象。
”意象一词,就所有这些意义而言,使诗歌具体而不抽象。
从广义上来讲,所谓意象,就是指诗歌或其它文学作品所涉及所包孕的一切感觉物象和读者所能经历的一切知觉心象的总和。
从狭义而言,所谓诗歌意象,就是创作主体的主观心象和客观物象在语言中的融汇与具现。
如同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中的“气象”、“兴象”、“意境”等词一样,意象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可以作联合词组来看,它包括抽象之“意”和具体之“象”两个方面,即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和谐统一体。
所谓意象, 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事物的影象。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其中一类诗便将酒搀合到诗歌中,令诗歌芳香醉人,酒形象临风若仙。
诗歌发展到唐宋,盛大壮观,登峰造极,酒文化在唐诗宋词中也是酝酿充分,品醇味久。
酒在众多诗人的众多名篇中已屡见不鲜,诗人借用同一物象“酒”却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如欢悦、得意、失意、愁苦……这里酒就可以称为意象群。
因此,唐诗宋词中的酒文化很值得每一位“酒民”兼文人细细品味,不然,枉此一生矣!现在我想就诗中酒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
提到酒就不能忽视饮酒的顺序:先是“饮”:如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其次是“醺”(微醉):如韦承庆《江楼》“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醺”。
再次是“酣”(酒喝得畅快淋漓,尽兴后浓睡状):如孟浩然《听郑五弹琴》“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古典诗歌的意象分析课件(22张ppt)
![古典诗歌的意象分析课件(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299246fad6195f302ba63f.png)
• (2)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 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 亭晚”等。
• (3)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 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等。
• (4)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 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 《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 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
(5)杜鹃鸟。(也叫“子规”)
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 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 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苦啼,至于口 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 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 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 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3、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 染凄冷、悲凉气氛)
• (1)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 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2)芭蕉。
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 绪相联系。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儿》中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 股脑儿倾吐出来。
古典诗歌的意象
•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 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 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 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 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 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 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 帮助。
•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 别后思念)
李白诗歌中的酒和月PPT课件
![李白诗歌中的酒和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895eb50242a8956bece4f4.png)
.
20
二、月亮文化的今日遗存
精神文化现象有历史继承性,不可能立即消亡。 月亮文化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月亮文化的今 日遗存,表明中国人心中有割舍不断的“月亮情结”。
.
21
[一]音乐
1、古曲
“彩云追月”、 “二泉映月”、 “平湖秋月”、 “汉宫秋月”、 “月儿高”、 “春江花月夜”;
.
22
2、民歌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半个月亮爬上来” “小河淌水” “敖包相会” 等等;
象征——富贵;长寿;
《说文》:“桂,江南之木,百
药之长。”
《酉阳杂俎》:“月桂高五百丈,
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即合。”
.
36
9、嫦娥——中国的探月计划叫“嫦娥计划”
原为“恒娥”,永恒的女性;后避讳西汉皇帝刘恒, 改称“嫦娥”。
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死后又奇 异地再生。
追求永恒,像月亮一样不朽,但不可能——
林语堂:“在中国人看来,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这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幸 福观在建筑上的体现。
.
25
[三]成语
“月光如水”、“月落乌啼”、“月满花香”、 “闭月羞花”、“月貌花容” ——美女美貌 “月缺花残”“月坠花折”——美女衰老、死亡 “花前月下”、“风花雪月”——恋爱 “月下老人”——牵线搭桥 “月满则亏”——谦虚,“谦受益,满招损” “月中折桂”——金榜题名 “披星戴月”——日理万机 “众星拱月”——胡锦涛为月亮,其他为星星 “烘云托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岸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时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
37
四、中国月亮文化的哲学意义
1、自然崇拜; 2、生命永恒; 3、阴柔之“道” 4、禅意绵绵
关于酒的诗句赏析ppt课件
![关于酒的诗句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4136230b4e767f5acfce44.png)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 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 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3
《
多 少 楼 台
17
把酒问月-李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8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 吹 柳 花 满 店 香, 吴 姬 压 酒 唤 客 尝。 金 陵 子 弟 来 相 送, 欲 行 不 行 各 尽 觞。
请 君 试 问 东 流 水, 别 意 与 之 谁 短 长?
8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举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 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 在斜阳外。
生!
16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南 朝 四 百
水 村 山 郭
古诗词中的意象-酒意象(课堂PPT)
![古诗词中的意象-酒意象(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934682cc7931b764ce1578.png)
羁旅长堪醉,
相留畏晓钟。
——戴叔伦
27
酒,或清冽,或温醇,到了 诗中,都能把诗人的感情进行 发酵,使喜愈喜,悲愈悲,愁 愈愁,读起来自然“酒不醉人 人自醉了”。诗中有酒,酒中 有诗。作者醉酒,诵者醉诗。 郁郁酒香溢满浓浓诗意,穿越 时空,纵扬千古。
28
29
25
东篱把酒 黄昏后,有暗香 盈袖。莫道不消 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重九饮酒赏菊,本是诗 人雅兴。如今,美酒无人共 饮,好菊只能独赏。不言其 愁,但愁在其中,但这只是 一种淡淡的忧伤
26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
欲持一飘酒,
远慰风雨夕。
——韦应物
22
23
细草翻惊雁, 残花伴醉人。
——李商隐
这是晚唐的残酒, 凄冷混浊,流露出 乱世人低迷彷徨、 醉生梦死的悲
24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以酒御寒,而酒敌 不过寒,借酒消愁, 酒又不能解愁。此 时的菊花满地堆积,虽言 其盛,却已憔悴凋零,它隐 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精美的玉器浓烈的琼浆呈现出的是生命活力的光泽和喜悦的人生状态
郭 昭 君
旬 邑 中 学
“酒”在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象
1
2
3
4
5
置酒高堂, 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 逝如朝霜。
— 陆机
—
赫悠
赫悠
时往
戴 叔 伦
名 扇 外 尘
事 杯 中 物
古诗词中的意象 酒意象31页PPT
![古诗词中的意象 酒意象3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0dd5be5022aaea988f0f1a.png)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古诗词中的意象 酒意象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唐宋诗词中的酒意象
![唐宋诗词中的酒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2a64731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3.png)
唐宋诗词中的酒意象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唐宋诗词更是灿烂夺目,同时中华古国也是一个酒香浓郁,充满酒文化的文明之邦。
我们不妨走进唐诗宋词,掬一捧千年琼浆去感受诗人的才气,酒气,去领略诗人的豪情愁绪。
传说酒的发明者是杜康,因而人们称之为“酒圣”。
自从有了酒,人们的生活似乎也随之丰富起来,情感也被激活了。
你看:李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而又“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贺知章正“金龟换酒”,杜工部“潦倒新停浊酒杯”,岑参“中军置酒饮归客”,苏轼“把酒问青天”,“一樽还酹江月”,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再听:有人在呼喊“将进酒,杯莫停”,有人在“劝君更尽一杯酒”,有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有人则“一曲新词酒一杯”,有人在询问“今宵酒醒何处”,也有人在谈说“醉里吴音”。
酒朦胧了醉眼,让英雄失去展示的舞台,是酒充满着愁肠,让抑郁苦闷得以排遣,也是酒壮足了英雄的胆魄,使人崛起。
酒与诗人或多或少的联系着,从而使诗韵里夹杂着酒香。
今天饮酒似乎不要太多的理由,可是,千百年来从诗歌中看酒的功能却存有太多的变化,可以把戏助兴,可以解闷,可以设宴,可以出营,可以浇愁,可以陶醉于山野,一般会揭起诗情……酒的功能是这样的丰富,难怪人们总爱举杯。
在诗歌海洋中,酒似乎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让各种情感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因而跟许多题材紧密相连。
一、送行诗与酒从军,仕途的坎坷,游历及出使送人多设酒饯行,或以酒表示对亲友的祝愿或表劝慰或寄离愁,让别离在酒气中朦胧以致消散。
盛唐,北宋送行诗歌存有许多。
李白存有《宣州谢眺楼私宴校书叔云》,白居易《琵琶行》,王维《送来元二并使安西》等,宋代柳永存有《雨霖铃》等。
其中当以王维《送来元二并使安西》圣塞雷县。
后因谱入乐府挑首句二字题并作《渭城曲》,又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此诗入乐后沦为社会上盛行的歌辞,别席离宴的绝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或清冽,或温醇,到了 诗中,都能把诗人的感情进行 发酵,使喜愈喜,悲愈悲,愁 愈愁,读起来自然“酒不醉人 人自醉了”。诗中有酒,酒中 有诗。作者醉酒,诵者醉诗。 郁郁酒香溢满浓浓诗意,穿越 时空,纵扬千古。
—杜甫
狂豪 放气 不纵 羁横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
这两句看似 脱口而出的劝 酒之辞,却是 作者强烈、深 挚的惜别之情 的集中映现。 既有依依不舍 的惜别之情, 也有对友人处 境与心态的深 刻体察,还寓 有前途珍重的 恳切祝愿。
茫 ,这 愁是 绪离 在别 胸的
酒 , 前 路 渺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__王维 这是青春时代少年 游侠的豪饮,侠气干云, 放荡无羁 ,富有浪漫 主义气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把借酒浇愁写得 激情澎湃,具有大 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杜甫
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州。
____李白
这是盛唐的美酒,酒 香浓烈,洋溢着唐帝 国雄健开朗、自信乐 观的民族豪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怀。
——杜甫
闲暇无事与朋友对 饮,其乐也融融。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李白
细草翻惊雁, 残花伴醉人。
别醉
——
时不
茫成
白 居 易
茫 江 浸 月
欢 惨 将 别
。,
—
岸今 ,宵 晓酒 风醒 残何 柳月处 永。,
杨 柳
这是千古传诵 的名句,表面上 是在写离人酒醒 之后,看到岸边 萧疏的杨柳,残 月在天,清光如 水,更加触发了 离别的伤感。而 其中的意蕴却不 止于此,它甚至 使人联想到,人 生的许多痛苦在 人的清醒之时, 将会愈发感到痛 苦,所以不如不醒。
东篱把酒 黄昏后,有暗香 盈袖。莫道不消 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重九饮酒赏菊,本是诗 人雅兴。如今,美酒无人共 饮,好菊只能独赏。不言其 愁,但愁在其中,但这只是 一种淡淡的忧伤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 欲持一飘酒, 远慰风雨夕。
——韦应物 羁旅长堪醉, 相留畏晓钟。
旬
“酒”在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象
邑
中
学
置酒高堂, 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 逝如朝霜。
— 陆机
赫悠
赫悠
—
时往
戴 叔 伦
名 扇 外 尘
事 杯 中 物
恍昔这 然的是 如独历 梦酌经 。凄世
凉事 感回 慨首 ,往
强不
向堪
—
杯身
李 益
中 觅 旧
外 悲 前
春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精美的玉器,浓烈的琼浆,呈现出的是 生命活力的光泽和喜悦的人生状态!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这是思乡的酒,家园迢迢,感叹唏嘘
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 ----欧阳修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 ____储光曦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陆游
相聚总是一种欢乐,人 生喜相逢。酒在这时充分 展现了相聚的心境。
——李商隐
这的悲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候,最难将息。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以酒御寒,而酒敌 不过寒,借酒消愁, 酒又不能解愁。此 时的菊花满地堆积,虽言 其盛,却已憔悴凋零,它隐 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