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四个阶段

合集下载

企业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

企业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

企业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企业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初级管理阶段、标准化管理阶段、专业化管理阶段、网络化管理阶段、创新型管理阶段和全球化管理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挑战,但也是企业逐渐从初级发展到全球化的必经之路。

首先,初级管理阶段是企业管理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企业刚开始创立或发展初期,管理职能相对简单。

企业管理者主要是创业者本人,他们负责整个企业的运营和决策,并与员工直接沟通。

此时,管理者需要具备较高的领导才能和全面的管理知识,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接下来是标准化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实施一系列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以确保企业的运作规范和效率。

管理者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定,并向员工传达和执行。

此时,企业开始注重组织建设和员工培训,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随后是专业化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由创始人的个人能力转向依靠专业管理者的能力。

企业开始招聘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例如财务、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士。

此时,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动力和创造力。

网络化管理阶段是企业管理的又一重要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开始应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来实现管理的优化。

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员工培训、沟通和合作,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创新能力。

此时,管理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化技能和全球化视野。

创新型管理阶段是企业在管理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注重创新和研发,并将创新纳入企业的核心战略之中。

管理者需要搭建创新的组织文化,鼓励员工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是全球化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业务。

管理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管理和国际化经验,了解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和法律法规,以有效地进行全球化运作。

此时,企业管理需要面对全球化竞争和风险,需要持续创新和改进。

总之,企业管理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成长期是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的规模和收入都在持续增长。

他们成功地建立了市场份额,产品或服务受到广泛认可,并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

企业需要加大与客户的互动和市场推广,以继续增加销售额,并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成长期,企业也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管理团队和流程,以应对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

衰退期是企业发展的下降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面临困难和挑战。

可能是由于市场变化、技术进步、竞争加剧或管理失灵等原因。

企业会经历收入下降、利润减少,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在衰退期,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战略、降低成本、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并且可能需要引入新的投资者或合作伙伴来实现企业的复苏和重生。

总结来说,企业的发展阶段是一个不断前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从创业期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和衰退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挑战和机会。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市场的需求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才能实现持续的发展和成功。

企业制度的演变历程

企业制度的演变历程

企业制度的演变历程
企业制度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起源阶段:在工业革命之前,企业制度几乎不存在。

商人或手工业者通常是私人经营,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2. 家族企业阶段:在工业革命初期,一些企业开始逐渐发展为家族企业。

企业主通常是家族中的一员,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在家族内部传承。

3. 管理职能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企业逐渐面临管理困境。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运作,开始出现专门的管理职能部门,如财务、人力资源和生产管理部门。

4. 分权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增大,集中式管理模式逐渐无法满足需要。

企业开始实行分权制度,将权力下放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实行分散决策和自主管理。

5. 规范化阶段: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风险,企业开始建立一系列规范,如工作流程、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等。

这些规范使得企业运作更加有序和可控。

6. 灵活化阶段: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企业制度也面临着调整和变革的压力。

一些企业开始尝试灵活的制度安排,如弹性工作时间、远程办公和项目制管理等。

总体来说,企业制度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企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
过程。

从最初的家族经营到现代的规范化和灵活化管理,企业制度不断适应和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

中国企业管理30年的五个阶段与三条主线

中国企业管理30年的五个阶段与三条主线

中国企业管理30年的五个阶段与三条主线《企业参考》消息:研究发现,30年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3年左右,以扩大生产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

管理目标:增产节约,增收节支。

第二阶段:1984-1991年左右,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

管理目标:提高效率,扭亏为盈。

第三阶段:1992-1998年左右,以抢占大众市场份额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

管理目标:面向市场,提高竞争力。

第四阶段:1999-2004年左右,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

管理目标:面向顾客,价值最大化。

第五阶段:2005迄今,以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

流行词汇:公关第一,广告第二;蓝海战略;长尾理论;责任竞争力。

同时,在30年的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历程中,另外还有三条主线不容忽视,第一条主线是1977从美国、日本引入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与方法。

第二条主线是信息化管理。

第三条主线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在新形势下的重新解读。

这三条主线带给我们一个共同的启示就是,中国企业的管理,不是来自对国外管理模式的简单的粘贴复制,不是来自对国外管理工具的直接套用,而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定向吸收借鉴国外管理思想、理论和实践中对自己有启发、有帮助的那部分内容。

这虽容易理解,但难以操作,其中受挫案例众多,值得我们警醒。

中国企业未来转型的思路分析《企业参考》消息:新奥集团管理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席、新奥投资副总裁胡晓明对中国企业未来转型做了如下分析:第一点,在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单纯的出口导向,难以维系,未来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国本土并放眼全球,而且是内外兼修的企业才会渡过寒冬。

第二,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单纯依靠消耗资源发展的产业难以维系,只有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循环的绿色产业才能够渡过寒冬,才能有光辉的未来。

第三,过去单纯依靠占有和控制上游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的产业难以维系,未来只有发展紧紧贴近终端市场的需求,为终端市场服务的产业,才能渡过寒冬。

企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管理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管理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管理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企业生命周期的重要性 (3)2. 管理分析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角色 (4)二、企业生命周期概述 (5)1. 企业生命周期的定义 (6)2. 企业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7)创立期 (8)成长期 (10)成熟期 (12)衰退期 (13)三、创立期的管理分析 (14)1. 创立期的战略选择 (16)2. 创立期的财务管理 (18)3. 创立期的组织结构设计 (19)4. 创立期的市场营销策略 (20)四、成长期的管理分析 (21)1. 成长期的市场扩展 (22)2. 成长期的研发与创新管理 (24)3. 成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 (25)4. 成长期的风险管理 (26)五、成熟期的管理分析 (28)1. 成熟期的市场地位巩固 (29)2. 成熟期的成本控制 (30)3. 成熟期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 (32)4. 成熟期的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 (33)六、衰退期的管理分析 (34)1. 衰退期的市场定位调整 (35)2. 衰退期的资产重组与优化 (36)3. 衰退期的企业再造与重生 (38)4. 衰退期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39)七、结论 (40)1.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管理分析的总结 (41)2. 对企业生命周期管理的建议与展望 (42)一、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四个主要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所面临的管理挑战与机遇。

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独特的管理问题,需要企业家和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

企业面临着资金筹集、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等关键问题。

管理上需要注重创新思维,构建强大的团队,并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

进入成长期,企业开始快速扩张,但同时也可能面临管理滞后的问题。

此阶段的管理重点应放在优化组织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

到了成熟期,企业往往表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但也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

中国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企业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汇思达管理咨询公司朱晋博中国真正的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对于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变化过程,按照不等级发展的观点,虽然不需要经历所有西方国家企业所经历的管理过程,但我认为有四个大的阶段是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以下的四个阶段:初级阶段:属于蜕变化过程;中级阶段:科学规范化过程;高级阶段:管理精益化过程;超越阶段:管理引领化过程。

在前三个过程中,是以学习为主,创新为辅。

而在第四个阶段,将是以自创为主,借鉴为辅。

汇思达管理咨询公司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原理,设计了不仅从6个维度来评价企业各管理阶段中各职能模块的现状,还从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量化数据库来界定组织的竞争力水平。

通过这套首创的企业管理健康体检系统,使企业负责人和管理团队清晰了解自身组织每个阶段所具有的独特企业管理发展内容和实施方式,并针对于相应的需要尤其是管理水平阶段的不同来针对性的解决运营管理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发展-初级阶段:蜕变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原来的国有企业来讲,是企业的市场化过程,解决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的问题,要解决的是企业的政治身份向市场身份的转变。

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内容股权改制、领导人机制改变、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要探索国家所有者行使出资人权力的途径和方式,建立明晰的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关系,明确委托代理双方的职、责、权、利;二是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确立公司法人财产制度和投资者有限责任制度;三是要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监管国有资本经营职能的分开,并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的专门机构;四是要实现国家所有者职能到位,使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所有者(代表)进入企业,并在企业内行使所有者职能;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讲,要解决的问题是从混沌市场的投机获利行为转向为规范市场的管理获利行为转变。

实际上也是民营企业从个人英雄主义发展模式向集体主义发展模式的过渡。

企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管理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管理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管理分析企业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1)初创阶段:初创阶段是指某一行业创立的阶段。

(2)成长阶段:进入成长阶段,行业的产品已较完善,顾客对产品已有认识,市场迅速扩大以及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迅速增长。

(3)成熟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后,市场已趋于饱和,销售额已难以增长,行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间的合并、兼并大量出现,许多小企业退出。

(4)衰退阶段:到了衰退阶段,市场萎缩,行业规模缩小,这一阶段的行业就是“夕阳行业”。

企业所处不同周期的战略选择:针对不同的周期应采取不同的战略,可将企业的总体战略划分为如下三种:发展型、稳定型和紧缩型。

1、发展型战略,又称进攻型战略。

使企业在战略基础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发展,该战略宜选择在企业生命周期变化阶段的上升期和高峰期,时间为6年。

2、稳定型战略,又称防御型战略。

使企业在战略期内所期望达到的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战略起点的范围和水平。

宜选择在企业生命周期变化阶段的平稳期实施该战略,时间为3年。

3、紧缩型战略,又称退却型战略。

它是指企业从战略基础水平往后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战略。

采取紧缩型战略宜选择在企业生命周期变化阶段的低潮期,时间为3年。

周期法的核心是将产品或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分为不同的阶段,从而明确每个阶段的成本和价值,以便更好地进行预算和决策。

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产品或项目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来计算相应的成本和价值。

通常情况下,生命周期法包括以下阶段:开发阶段:该阶段是产品或项目的设计、开发和测试等工作正在进行的阶段。

相关的成本可能包括研发费用、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等。

生产阶段:该阶段是产品或项目已经正式投入生产的阶段。

相关的成本可能包括原材料采购、设备维护、人员工资等。

维护阶段:该阶段是产品或项目已经交付给用户,需要进行维护和支持的阶段。

相关的成本可能包括技术支持费用、维修费用、更新升级成本等。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企业管理的形成和发展分为4个阶段:1、18世纪末~19世纪末的传统管理阶段。

 企业管理学发展的传统管理阶段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历了一百多年。

在18世纪80年代的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各国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工厂的大机器生产开始逐渐代替手工作坊生产。

这一阶段出现了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的分离,管理工作由资本家个人执行,其特点是一切凭个人经验办事。

这个时期主要理论和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他对管理理论发展的贡献之一是劳动分工理论。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的《轮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着重论述专业分工与机器使用的关系。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是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驱者。

欧文提出,要重视工厂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工厂应该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放和投资。

欧文于1800~1828年间在苏格兰自己的几个纺织厂内进行了空前的试验。

人们有充分理由把他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2、20世纪20~40年代的科学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了资本家同管理人员的分离,管理人员总结管理经验,使之系统化并加以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W.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在该书提出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该书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是企业管理从经验向科学过渡的标志。

中国企业管理不等级阶梯发展----四个阶段

中国企业管理不等级阶梯发展----四个阶段

中国企业管理不等级阶梯发展----四个阶段日本企业在学习美国企业治理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自身民族文化的特性以及自身的创新,创立了众多的治理理论和技巧,进而塑造了众多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和日本国家经济的奇迹。

象全面质量治理、丰田生产模式、企业文化治理(企业文化是美国治理学者在研究日本企业成功的基础上得出的治理理论)等等。

如果我们扫瞄一下世界经济进展的历史,能够看到下面的规律。

从资本主义社会显现以来,引领全球经济的国家都与引领世界的治理过程相对应,英国在工业革命引领全球经济,靠的是多;美国在技术创新时代引领全球经济,靠的是新;日本在质量治理时代引领全球经济,靠的是好;那么以后中国在信息时代引领全球经济,将要靠的是什么呢?是快,快速的变化和适应。

中国真正的市场经济下企业的治理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关于中国企业的治理变化过程,按照不等级进展的观点,尽管不需要经历所有西方国家企业所经历的治理过程,但我认为有四个大的时期是中国企业的治理进展必须要经历的:既以下的四个时期:初级时期:属于蜕变化过程;中级时期:科学规范化过程;高级时期:治理精益化过程;超越时期:治理引领化过程;以上的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专门的治理内容和实施方式,并针关于相应的需要解决的咨询题。

在前三个过程中,是以学习为主,创新为辅。

而在第四个时期,将是以自创为主,借鉴为辅。

一、初级时期:蜕变化时期。

这一时期的要紧需要解决的咨询题,关于原先的国有企业来讲,是企业的市场化过程,解决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咨询题,要解决的是企业的政治身份向市场身份的转变。

采纳的要紧方法是内容股权改制、领导人机制改变、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要探究国家所有者行使出资人权力的途径和方式,建立明晰的国家所有权托付代理关系,明确托付代理双方的责权益;二是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确立公司法人财产制度和投资者有限责任制度;三是要实现政府的公共治理职能与监管国有资本经营职能的分开,并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和谐的专门机构;四是要实现国家所有者职能到位,使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所有者(代表)进入企业,并在企业内行使所有者职能;而关于民营企业来讲,要解决的咨询题是从混沌市场的投机获利行为转向为规范市场的治理获利行为转变。

企业民主管理(讲稿)

企业民主管理(讲稿)

企业民主管理第一讲一、企业民主管理的历史发展在我国企业民主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有70多年的历史。

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后期的“三人团”和工人大会阶段。

(1929年——1948年)也可以称作是企业民主管理的萌芽时期,“三人团”由厂长、党支部书记、工会委员会组成。

工厂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许多问题必须经过“三人团”会议共同研究决定。

工人群众参加工厂的管理,一方面是通过工会委员会参加“三人团”来体现,另一方面是通过工会召开工人大会,审议生产计划,讨论如何完成生产任务来实现。

第二阶段,建国前后一段时间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阶段(1948年——1956年)。

这种民主管理制度比“三人团”和工人大会,在民主管理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发展,也可称作是企业民主管理的确定时期。

在这个时期企业民主管理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1953年以后,由于我们缺乏经验,照搬苏联的做法,推行“一长制”,削弱了党对企业的领导,民主管理制度一度中断。

1955年以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批评了推行“一厂制”中的错误做法,恢复了企业中实行的民主管理制度。

第三阶段,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阶段(1956年——1986年),也可称作企业民主管理的探索时期。

在1956年党的“八大”会议上,中央提出在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1957年又提出,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的同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作为职工参加企业管理和监督行政领导的权力机关。

并且明确规定了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比解放初期的职工代表会议有新的发展:一是代表实行常任制,在职工代表大会闭会后仍然发挥作用;二是扩大了权力,由原来的咨询和监督性组织成为职工群众参加企业管理、监督行政领导的权力机关;三是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工会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主持日常工作。

1958年,在大跃进的“左”的思想影响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曾受到冲击。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趋势

1、战略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 用
战略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五力模型可以帮助企 业分析行业竞争格局,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SWOT分析可以协助企业明确 自身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平衡计分卡等工具可以 帮助企业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绩效指标,从而更好地衡量和管理战略实施 效果。
这个时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已经相当成熟,开始形成了多个学派和多种理论体 系,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企业需要更加全面、系统地思考 和应对各种问题,战略管理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趋势
当前,企业战略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趋势和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趋势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未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将更加丰富多样。例如,可以通过研究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发掘更为普 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同时,可以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如经济学、 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以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战略管理理论。 此外,将有更多的学者和企业实践者共同参与到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 来,推动战略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 20世纪80年代):成熟期
这个时期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科学等都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在这种 情况下,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战略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核 心内容。
4、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 今):完善期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和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四个阶段

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四个阶段

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四个阶段中国真正的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对于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变化过程,按照不等级发展的观点,虽然不需要经历所有西方国家企业所经历的管理过程,但我认为有四个大的阶段是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必须要经历的:既以下的四个阶段:初级阶段:属于蜕变化过程;中级阶段:科学规范化过程;高级阶段:管理精益化过程;超越阶段:管理引领化过程。

以上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企业管理发展内容和实施方式,并针对于相应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前三个过程中,是以学习为主,创新为辅。

而在第四个阶段,将是以自创为主,借鉴为辅。

一、企业管理发展-初级阶段:蜕变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原来的国有企业来讲,是企业的市场化过程,解决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的问题,要解决的是企业的政治身份向市场身份的转变。

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内容股权改制、领导人机制改变、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要探索国家所有者行使出资人权力的途径和方式,建立明晰的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关系,明确委托代理双方的责权利;二是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确立公司法人财产制度和投资者有限责任制度;三是要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监管国有资本经营职能的分开,并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的专门机构;四是要实现国家所有者职能到位,使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所有者(代表)进入企业,并在企业内行使所有者职能;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讲,要解决的问题是从混沌市场的投机获利行为转向为规范市场的管理获利行为转变。

实际上也是民营企业从个人英雄主义发展模式向集体主义发展模式的过渡。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民营企业的领导问题。

在民营企业创业阶段,对企中的重大决策问题实行“我说了算”,的确是一种高效率,曾经可能起到过良好的效果,但民营企业发展后,实力不断扩充,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而民营企业领导或许在某一行业它是佼佼者,但对于有些行业,他是一个弱智。

如果民营企业主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说一不二,独断专行,这样的企业难免不倒。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企业管理的形成和发展分为4个阶段:1、18世纪末~19世纪末的传统管理阶段。

企业管理学发展的传统管理阶段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历了一百多年。

在18世纪80年代的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各国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工厂的大机器生产开始逐渐代替手工作坊生产。

这一阶段出现了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的分离,管理工作由资本家个人执行,其特点是一切凭个人经验办事。

这个时期主要理论和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他对管理理论发展的贡献之一是劳动分工理论。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的《轮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着重论述专业分工与机器使用的关系。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是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驱者。

欧文提出,要重视工厂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工厂应该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放和投资。

欧文于1800~1828年间在苏格兰自己的几个纺织厂内进行了空前的试验。

人们有充分理由把他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2、20世纪20~40年代的科学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了资本家同管理人员的分离,管理人员总结管理经验,使之系统化并加以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W.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在该书提出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该书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是企业管理从经验向科学过渡的标志。

企业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

企业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

企业管理发展的六个阶段企业按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现出来的管理水平和所处的阶段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

在每一阶段企业会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也会产生相应短板。

这种短板的突破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两点:一是企业经营者自身修为的突破,一是企业在管理实务上的突破。

阶段一:无管理阶段企业的焦点完全在经营上研发出了市场对路的产品,却面临销售的问题;或者有好的产品或创意,却打不开市场.创业期的企业,大多表现在这个阶段.面对市场机会的招手,企业经营者一方面需要赚取足够的利润来积累资本,一方面又要面对其他同业的竞争。

拥有优秀销售人员和销售手段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赚取第一桶金.但经营企业,经营一个商业性的组织差别就在于要把整个价值的创造流程固化下来并能健康持续的运作下去.靠销售,只能解决交易问题,解决不了市场问题,企业需要系统化的营销解决思路。

营销而不是销售,是客户导向而不是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只有把客户孝敬好了,客户才会给我们更好的养育.只有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对待客户,为客户多想想,为客户多做一些,给客户他们想要的价值,始终的坚持下去,企业的价值创造才能够固化下来并持续的运作。

诚信经营,重视信誉。

当经营者具有善恶感,诚信做事,承担一个企业公民的基本义务时,企业就能在这个阶段中生存下来.无管理阶段的企业,虽可以依靠诚信、系统的营销解决思路解决生存危机,但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基础管理。

A企业是一家典型的此阶段企业。

企业有十多年的历史,在某市从事家具零售业务。

企业的核心团队主要是老板家族人员:老板负责公司整体经营,老板娘管财务,老板的侄儿负责采购,老板的堂弟负责物流,老板的外甥负责仓库,老板的姐夫负责售后,老板姐姐负责统计和工资核算。

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管理制度,家族成员一个人盯着一块,依靠人盯人来管理。

企业创业以来一直都比较稳定,该老板的一站式解决创意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十多年来的专注经营积攒了一批稳定的客户,从老板家乡的中专、技校等招聘过来并持续培养的年轻人组成了忠诚的销售团队。

中国管理的四个历史时期

中国管理的四个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计划管理时期,自由管理时期,点子策划管理时期以及模式管理时期。

中国管理的四个历史时期计划管理时期特征:国家统筹,按量生产,定点销售。

优点:减少市场经济资源浪费的弊端,避免经济危机。

缺点:在执行中被异化,生产效率低、物资贫乏、短缺经济。

计划经济孰是孰非?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学习和实施了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

从1953年到1980年,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五个五年计划,被称为计划经济时期。

当时,企业属国家所有,人员由国家劳动局统一调配,依据国家下达的指标实行计划生产,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

应该说,实行计划经济的初衷陧没错的,甚至是美好的。

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也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种种内在矛盾和社会弊端后提出来的。

然而,社会的现实远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为自己生产,可为什么越来越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资源由国家通过计划直接配置,生产根据生活的需要来组织,可为什么效益越来越低、物质越来越贫乏?人们不能不对这些看似浅显的问题感到困惑不解。

当理想遭遇现实研究前苏联以及中国八十年代之前实施计划经济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就会发现计划经济实际上在执行过程中被异化了,违背了人们的美好初衷。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真正实现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科学平衡发展,是谁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科学”的计划经济意味着:要将国家的经济资源了如指掌,对众多人口的生活习惯和消费需求都能全部掌握,对国家、企业及广大农村的生产技术和能力算得清清楚楚,还要把交通运输、仓储保存等动态可变因素、相关因素都考虑在内,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严密、丝毫不差的经济计划,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实现绝对的供求平衡。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者大多刚从山沟里走出来,从来没见识过社会化的大生产,没有全国统一的市场,工业化程度很低,信息技术不发达,这样的条件能制定出什么样的国民经济计划就可想而知了。

企业发展必经的四个阶段

企业发展必经的四个阶段

企业发展必经的四个阶段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发展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或衰落期)。

1) 在创业期,企业组织和流程不正规,但大家高度团结,创业的核心人物能够对每个人施加影响,因此效率很高,企业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和产品的创新。

2) 在成长期,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由单一产品转向多个产品线;人员大量增加,跨部门的协调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复杂和困难;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组织均衡成长和跨部门协同。

3) 在成熟期,由于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渐渐淡薄,企业组织和流程的僵化日趋严重,流程运作困难,效率低下;大部分企业由此走向衰落,也有极少数企业经过剧烈的业务变革,进入持续发展期,实现永续经营的追求(如IBM和通用)。

一、企业发展必经的四个阶段现代企业的发展都遵循着相近的规律,企业发展的过程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企业面临着不同的阶段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在企业的创业期,一切工作都会围绕着生存和盈利展开,在摸索的过程中,企业找到各自的独有的生存的方法和业务发展模式,促使自己尽快走入成长期。

在成长期,企业不断的扩大产品线和业务规模,促使盈利幅度和品质提升,走向良性的发展,在此期间,企业工作焦点围绕销售和产品两大职能展开,各种资源也进行了大幅度的倾斜。

待各方面的发展态势不断的走向成熟和定型后,企业就进入了扩张期,工作重点就是组织裂变,为了能够复制母体的成功过程,规范和管理便成为了关键。

经过了这一阶段后,企业进入了成熟期,为了让体系内的各个经营组织,能够共同持久的成功经营,服从企业发展方向,凝聚企业发展力量,战略和文化会逐步提上主日程,成为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二、企业培训需求的发展和演变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对于各种管理职能的需求重点也不尽相同,同样,企业对于培训的需求也是随着阶段任务的不同而演变。

企业的培训需求,自创业期就开始产生,有着随机性,单一性的特点。

中国企业管理的前世今生

中国企业管理的前世今生

中国企业管理的前世今生从1991年开始,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审定工作已开展了12届,一共评出了813项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

如果加上各地区、各行业审定的区域性、行业性成果,所涉及的企业数已经接近上万家。

这么长的历史跨度,这么多的企业,参与这么大规模的管理创新活动,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和经验值得总结?它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它能为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带来哪些启示?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相一致,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起点低,进步快,前期带有明显的“仿效”色彩,近期开始致力自主创新。

总体看,走的是由“后发”到“争先”的路子。

“后发效应”明显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初,二十多年,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六五”期间),为准备阶段。

这个时期流行一个关键词,叫“全面整顿”。

因为“文革”的灾难,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都被破坏了,有章不循、无章可循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要整顿。

那时国家经委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全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进行“整顿”,把被破坏的生产秩序恢复过来。

当时还顾不上管理现代化,也不知道什么叫管理现代化。

八十年代中后期(“七五”期间),为预演阶段。

这个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的倡导和推广。

这是中国的企业与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对于刚刚从打开的大门看世界的中国的厂长、经理们,“全面质量管理”无疑是中国企业接受管理现代化教育的第一堂启蒙课程,新鲜而且富于成果。

从此,企业现代化管理提上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人的日程。

整个九十年代(“八五”、“九五”期间),为模仿、学习阶段。

“七五”、“八五”期间《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企业管理现代化已经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纳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成为政府和全社会有组织推动的一场企业素质提升运动。

在此期间,企业的管理提升和机制、体制变革交替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