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规
大学生就业政策须知
一、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
(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政策 《通知》提出了完善落实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工作要求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清理影响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主要是包括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 职称评定及权益保障等方面,要认真清理现行制度,简化手续,做好服务工作,形成高校毕业生 到企业就业的有利环境。 2)取消落户限制。对企业招用非本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 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3)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这里的“ 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主要是指就业困难人员,扶持政策包括对企业的社会保险补贴,以及定额 税收减免政策;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规定的比例,可享受最高200万 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1)企业人才聘用制度 随着人才聘用制度的实施,我国国有企业人才资源配置已由传统的行政计划配置转变为 市场配置。国有企业实行专业技术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公开竞争、择优上岗。除少数应 由出资人管理和应由法定程序产生或更换的企业领导人员外,企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招 聘各类人才,包括到高等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凡招聘人员,都要签订劳动(聘用)合 同。企业在人才流动中发生争议,由有关当事人按劳动(聘用)合同规定的条款协商解 决;协商不成,可向政府劳动人事部门申请仲裁。
一、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
(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及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为提高骨干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和科研项目质量,对于有技术专长的优秀高校毕业生等,要采取相 应的鼓励政策。《通知》提出三项措施: 1)鼓励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要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 毕业生。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企业要集中吸纳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掌 握现代化知识和技术,符合这类单位的用人需求,因此《通知》提出要鼓励吸纳毕业生以加强人 才培养使用和储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鼓励措施。 2)鼓励困难企业更多保留高校毕业生。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企业减负稳岗的措施中, 应支持困难企业更多地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 3)鼓励科研项目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一是给予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经费由项 目经费列支;二是参与项目期间,毕业生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人才交流机构;三 是聘用期满,可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聘用期间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高校毕业 生参与科研项目,既可以促进科研的发展,又可以延长毕业生学习和研究时间,对缓解当前的就 业压力有积极作用。
大学生就业中的就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大学生就业中的就业政策与支持措施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和教育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本文将从就业政策与支持措施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其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是指政府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法规、政策,旨在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目前,我国的就业政策体系相对完善,包括就业优惠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首先,就业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机会。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如就业见习、实习津贴、高校毕业生补贴等。
这些政策旨在鼓励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
其次,创业扶持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激励。
政府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领域,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门槛,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克服困难,实现自身价值。
二、支持措施除了就业政策以外,教育机构也积极推行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首先,大学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
学校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职业规划、招聘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
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提升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其次,学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提前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企业也能够借此更好地挖掘人才资源,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三、问题与改进建议尽管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支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就业政策实施不够精准。
由于大学生就业面广,就业政策需要更加具体和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
其次,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支持。
最后,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立更加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中的就业政策与法规解读
大学生就业中的就业政策与法规解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人数的逐渐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多项就业政策和法规,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和法规进行解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环境和权益保障。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指各级政府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培训与指导:政府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
各高校也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服务。
2. 就业创业扶持:政府给予创业者一定的启动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同时,大学生创业者还可享受一系列培训、指导和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风险。
3. 就业信息发布平台:政府建立了各种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供大学生浏览就业岗位,提高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就业暂住证政策: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后的户口迁移问题,一些城市出台了就业暂住证政策,方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享受相应福利。
二、劳动法与用工规定劳动法与用工规定是指对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提供合法用工环境。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受到这些法规的保障。
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雇佣双方约定劳动条件、权益和义务的法律文件。
大学生在就业时应签订与雇主的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
2. 最低工资标准:政府设定了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的报酬。
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获得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待遇。
3. 工时和休假:劳动法规定了每天和每周的工作时间,以及法定假日和年假等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理工作时间和休息权益。
4. 劳动保险和社会保障:政府要求雇主按规定为员工购买劳动保险和缴纳各项社会保障费,保障劳动者在工作期间的安全和福利。
三、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除了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大学生在就业中还需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第八章 就业政策与法规
劳动合同的特点
1.国家干预下的意思自治 2.合同双方的当事人之间强弱对比悬殊 3.劳动合同具有人身性 4.劳动合同具有隶属性
二、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的责任。 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关于试用期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期限 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 一年以上不满三年 三年以上和无固定期限合同
试用期期限 不得超过一个月 不得超过二个月 不得超过六个月
关于无效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劳动法》第十八条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
劳动合同的期限
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况
下面三种情形,当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 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 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可以被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的情形,再续订合同的,就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劳动合同的期限
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情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以完成单项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例如,企业要求员工完成一个单项工作的时候, 就可以用这种方式与员工签订合同。 (2)以项目承包方式完成承包任务的劳动合同。如果某个项目采用承包方式,要求员工完成 承包任务的,企业也可以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3)因季节原因临时用工的劳动合同。有些企业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如生产雪糕的企 业,一到夏天就进入销售旺季,一到冬天就进入销售淡季。存在这种情况的企业,会在旺季的 时候增加一些工人,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期限来订立合同,这是法律允许的。 (4)其他双方约定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只要双 方当事人同意,就可以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来作为劳动合同的期限。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相关政策法规
一、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相关政策法规大学生可以享受哪些就业扶持政策?1 社会保险补贴(1)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可享受最长3年的全额补贴;(2)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可按市级缴纳的2/3给予不超过2年的补贴。
2 公益性岗位补贴吸纳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区和公益性劳动组织,可按5000元/人的标准享受最长不超过3年的公益性岗位补贴。
3 就业见习补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见习企业(单位),可享受最高1200元/人/月的就业见习补贴。
4 暑期带薪实习参与暑期实习的大学生,可享受每人每天不低于50元的实习补助。
5 求职创业补贴毕业年度内的重庆高校城乡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可享受每人8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大学生参加培训,有什么优惠政策?1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四方联动”就业培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四方联动”就业培训,可按规定享受2000元/人的培训补贴。
2 GYB创业意识培训在渝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参加GYB创业意识培训,可按规定享受500元/人的培训补贴。
3 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参加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参加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成功创业的按规定享受1500元/人培训补贴,未创业的按规定享受900元/人培训补贴。
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哪些鼓励政策1 创业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或合伙经营企业可分别申请最高15万元和100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以申请最高200万元贴息50%的贷款。
2 创业大赛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或企业可参加“泛海扬帆杯”重庆创业大赛、“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以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可获得2-10万元不等的资助金。
3 创业孵化基地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或企业可以申请入驻各级创业孵化基地,享受创业指导场租减免、代办注册及代账等服务。
大学生常见就业政策法规材料
大学生常见就业政策法规材料1. 基本介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规,以确保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材料,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2. 就业政策材料2.1《就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法》是我国为了促进就业而制定的基础法律文件。
该法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义务,明确了就业服务机构的组织和职能,规定了就业歧视的禁止和惩罚措施,以及鼓励创业、支持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
大学生应该了解《就业促进法》的相关内容,以便在就业过程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2.2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条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条例》是专门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而制定的法规文件。
该条例规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的组织和管理,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的职责和义务,以及扶持创业、提供就业信息等政策措施。
大学生应该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条例》的具体内容,以便在毕业后能够得到相关的支持和帮助。
2.3《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法律,其中也包括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该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明确了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和方式。
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劳动合同权益,并在就业过程中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常见问题解答和建议3.1 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大学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以便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和策略。
•提升个人技能: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增加实习经验: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实习,通过实习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建立联系,并参加各种就业招聘活动和行业展览会,扩大自己的人脉圈。
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
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确就业政策的重要性,了解一些与大学生就业息息相关的就业政策及在就业中应注意的一些政策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国家就业政策法规教学内容:1、就业政策法规含义2、就业政策法规的作用3、国家的就业政策法规4、地方的就业政策法规5、学校的就业政策法规具体教学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任务艰巨复杂的工作,为保证它的顺利进行,也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一、就业政策法规含义就业政策法规是指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及高等院校,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制定的基本原则、具体的实施程序、实施办法、权益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等等。
主要包括国家教育部及其他有关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培养学校、为大学生就业工作颁布的有关文件。
这是为我们大学毕业生制定的,我们就应学会用政策法规保护自己,使自己在求职时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少遭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令人遗憾的是,毕业生往往对这方面的信息不够重视,只有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争议或者自己受到伤害时,才想起有关的政策、法规条文。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
二、就业政策法规的作用1、少走弯路,提高就业成功率我们在求职之前,应先掌握就业政策法规,它可以指导你按正确的方向去求职,减少失误,节约你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也可以帮你了解国家的相关奖励或优惠政策,让你更理性的选择,这样毕业生在就业政策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求职择业,就能保证就业的有效性,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案例] 小赵是上海某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02届毕业生,他来自安徽,毕业后想留在上海发展。
大学四年,他成绩优秀,凭着过硬的专业功底,上海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向他发出录用通知。
到公司报到后,公司老总对他很器重,在大四的最后一学期的6月份就开始上班了,先实习三个月,三个月后到了02年9月底,小赵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该公司与他签订的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接着他就忙于负责公司交给他的新项目。
第二讲—就业政策与法规
7.社会保障政策 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就业工作整体规划,在宏观调控
和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积极组织实施“毕业生职业 资格培训工程”和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为毕业生自主就业创造条 件;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 为高校毕业生择业提供更多帮助;加强失业登记和组织管理,对未 就业和生活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在失业、求职期间给予生活和就业 方面的帮助;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 的环境。
推荐书目:
描绘你的未来远景图 推荐书目《今天怎样上大学》
用人单位眼中的大学毕业生 推荐书目《我们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
愿大家珍惜时间
成就美好 人生!
谢谢,再见
毕业生的调配派遣规定
1、调配派遣规定 2、接收毕业生的有关政策 3、档案及毕业生户口关系迁转 4、志愿去艰苦行业或地区的毕业生就业规定 5、自费毕业生的规定 6、应届毕业生申请自费出国的规定 7、毕业生报到期限的规定 8、毕业生报到后工资、工龄的规定
两项计划
所谓两项计划,是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 务省内欠发达地区计划。两项计划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到欠发达地区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2)职业方面的就业准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
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 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 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
3.招考录用政策 主要指在选拔毕业生的过程中的一系列关于招考上的规定。
6.创业扶持政策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
[2005]18号)规定,“对高校毕业生从事除国家限制的行业以外的 个体经营的,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 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 门要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咨询等信息 服务,对其中有贷款需求的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对 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学生, 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就业政策与法规解读
大学生专业就业的就业政策与法规解读大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职场,专业就业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与法规。
本文将对大学生专业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解读。
一、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政策与法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是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石之一。
为此,国家鼓励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确保毕业生能够做到“马上就业、稳定就业、好就业”。
在此方面,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如《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条例》等。
这些政策和法规规定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方式和要求,包括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提供就业咨询和信息服务等。
二、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与法规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国家积极推行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具体政策包括制定职业技能培训方案、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
例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并要求高校积极参与培训工作,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
三、就业歧视禁止政策与法规国家对于就业歧视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态度,并发布了相关的禁止就业歧视的政策与法规。
这些政策和法规主要保护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受歧视待遇,确保他们能够依法享有平等的就业权益。
相关政策包括《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等,明确了雇主不得因民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等因素而歧视求职者的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四、创业就业扶持政策与法规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就业的政策与法规。
这些政策主要从资金支持、创业培训、税收减免等多方面提供帮助,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潜力。
相关政策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支持办法》等,提供了创业培训、创业资金和创业场所等方面的支持。
五、大学生就业市场监管政策与法规为了规范就业市场秩序,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国家加强了对就业市场的监管。
相关政策和法规包括《就业中介服务管理规定》等,明确了就业中介的资质和行为规范,并对违法行为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大学生的合法就业权益保护
大学生的合法就业权益保护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日益庞大,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合法就业权益,相关法律和政策日益完善。
本文将从劳动法律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的合法就业权益保护。
一、合法就业权益的内涵合法就业权益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享有的合法权益和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
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平等就业权益:大学生享有与其他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不受性别、种族、宗教、出身等因素的歧视。
2. 工作机会平等:大学生有权在符合自身专业背景和能力的前提下,获取与其所学专业相符的工作机会,不受非理性的限制与排斥。
3. 合理薪酬保障:大学生在工作中享有合理的薪酬待遇,不得被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水平。
4. 劳动安全保障: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享有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并受到完善的劳动保护措施。
5. 合法权益保护: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有权享受与其他劳动者相同的法律保护,包括但不限于工伤保险、社会保险以及劳动争议解决等。
二、相关法律和政策保障我国法律和政策重视大学生的合法就业权益保护,并对此作出了一系列规定。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法》: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2. 职业教育法规:职业教育法规为大学生提供了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的政策支持,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 就业优惠政策:政府对大学生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创业扶持、就业补贴等,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4. 劳动保护政策:大学生在工作中享受与其他劳动者相同的劳动保护政策,包括工时限制、休假制度、工伤保障等。
三、大学生合法就业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尽管我国已经有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对大学生的合法就业权益进行了保护,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就业歧视问题:部分用人单位存在对性别、户籍、学历等因素的歧视,限制了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益。
大学生就业权益与法规政策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毕业生不分民族、 性别、宗教信仰,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
6 被推荐的权利
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订就业协议后, 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毁约。
如果用人单位擅自毁约,毕业生有权要求对方严 格履行就业协议,否则毕业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 进行违约赔偿。
即劳动关系的试验阶段
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的途径
(一)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保护
(二)学校的保护
(三)毕业生的自我保护
熟悉和了解有关法律常识及规定,自觉提高毕业生个人法律意识。 签好就业协议书,充分发挥就业协议书的作用。
查明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是否合格 有关协议条款明确合法 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要合乎程序 写明违约责任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
毕业生的情况 及意见
用人单位的情 况及意见
学校意见
在毕业生的意见一栏中,由毕业生 填写自己的应聘意见,要求毕业生对是 否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表明白己的意见, 同时也应将与用人单位在洽谈中达成的 有关约定写明,以避免日后发生争议。
用人单位的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单 位隶属、联系人、联系电话、所有制性 质、单位性质和毕业生档案转寄详细地 址等。在用人单位意见一栏中包括两方 面的内容:用人单位的意见和用人单位 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对用人单位的要求
规定用人单位要如实介绍本单位的情况,明确对毕业生的要求及使用意图做好各项接收工作。 凡取得毕业资格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以学习成绩为由提出违约,未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生,本协议无效。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
(二) 就业协议书的主要内容
1. 内容及要求
对学校的要求
学校作为签约的一方要实事求是地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情况,做好推荐工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校 具有管理职能,该职能要求学校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学校的规定,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进 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审核,做好派遣工作。
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规
凡机要局无法寄递的单位,可由就业单位持介绍信来校领取毕业生 档案。
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应在档案寄递后一周内到寄到用人单位,毕业可向就业 单位的人事部门查询,如较长时间没有收到档案,应向学院就业主管部门 申请查询。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二十五分。
4 大学生就业法规常识
4.1 劳动合同书
劳动合同,也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它是指劳动者同企业、事 业、机关单位等用人单位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 义务的协议。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 的百分之八十。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二十五分。
4 大学生就业法规常识
4.2 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规定
4.加班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 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 是法定的标准工作时间。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 秋节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日,用人单位必须安排劳动者休假,国家 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对加班进行限制性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应 严格控制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度,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 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 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二十五分。
4 大学生就业法规常识
第二章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就业政策
第⼆章⼤学⽣就业制度与就业政策第⼆章⼤学⽣就业制度与政策(2学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及教育体制改⾰的不断深⼊,⾼校毕业⽣就业制度正朝着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向发展。
⽬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完善,经济结构发⽣了很⼤变化,对⼈才的需求也相应地发⽣了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校毕业⽣就业出现了暂时的结构性困难,尤其是1999年全国⾼校⼤规模“扩招”以来,毕业⽣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虽然“双向选择”、“⾃主择业”是当前⼤学⽣就业的基本制度,但“⾃主择业”并⾮⾃由择业,不同⾪属关系的学校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毕业⽣在就业途径和就业规定等⽅⾯都略有差异,不同地区接受毕业⽣的办法也不尽相同。
因此,掌握毕业⽣就业政策和制度,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是⼤学⽣毕业⽣顺利就业的前提条件。
只有把握了就业政策、就业制度和就业市场动态,才能提⾼求职命中率,少⾛弯路,顺利实现⾃⼰的职业理想。
第⼀节⼤学⽣就业制度⼀、就业制度的含义就业制度(Employed system)是指国家对⼈们合法取得就业岗位、维护社会就业⾏为的根本性规定,是党和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才、⼈⼒供需状况及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为充分利⽤劳⼒、⼈⼒资源和实现供需平衡⽽确定的指导劳动就业⼯作的⾏为规范和⼯作标准体系。
⼤学⽣就业制度是国家整体劳动⼈事制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发展、改⾰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
⼆、我国⾼校毕业⽣就业制度的历史沿⾰⼤学⽣就业制度作为⾼等教育体制的组成部分,必须与我国的⽣产⼒和经济、政治体制以及其他体制改⾰相适应,并随着各项体制改⾰的深化⽽不断深化。
毕业⽣就业制度与⽣产⼒发展、经济政治体制以及其他各项体制之间的⽭盾,是推动毕业⽣就业制度改⾰发展的基本因素。
1、“统包统配”到“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1977年- 1984 年)1977 年恢复全国统⼀的招⽣考试制度,4年后的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等《关于改进 1981年普通⾼等学校毕业⽣分配⼯作的报告》,确定在国家统⼀计划下,对毕业⽣分配实⾏“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等《关于1983年全国毕业研究⽣和⾼等学校毕业⽣分配的报告》,决定实⾏学校与⽤⼈单位直接见⾯的就业办法,即“供需见⾯”,使培养、分配与使⽤更好地结合起来。
2024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例
2024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例
一、普遍就业服务
1. 政府负责提供就业相关信息和政策指导。
2. 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协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规划。
3. 学校和企业合作,举办就业招聘活动。
二、就业促进
1.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
2.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3. 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
三、就业信息公开
1. 学校公开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政策。
2. 学校与企业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方便学生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四、就业保障
1. 学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
2. 学校鼓励优秀毕业生参加公务员招录、就业见习计划等就业保障项目。
五、就业监测和评估
1. 学校普遍进行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测,了解就业情况。
2. 学校评估就业培养方案的有效性,为调整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六、保障权益
1. 学校依法保护学生的择业自由权益,禁止就业歧视。
2. 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适应职场环境。
【注意】以上内容为根据____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例总结得出,具体2024年的就业工作条例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最新动态。
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
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大学生在保护自己的就业权益时要做到的很重要的两点就是了解有关就业政策和法律规定,增强法律意识以及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因此在了解了就业权益的基本内容后,大学生还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与就业相关的法律常识,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知道用相应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一)《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
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必须掌握该法律的有关内容,才能避免自己的权益遭到侵害。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法》还对劳动者工作时间以及延长工作时间等做了相应的规定。
鉴于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做了很多的规定,此处不再赘述。
(二)《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法律。
毕业生正式报到后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也应符合《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因此,在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前,应对《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解,特别是订立阶段的有关注意事项,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其调整对象和适用主体,从相关法条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调整通过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即凡是通过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由劳动合同法调整,其他的则不予调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只有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才适用劳动合同法。
其次,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大学生就业政策和法规最新版(2)
大学生就业政策和法规最新版(2)2. 国家对引导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哪些政策措施?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4〕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和《关于做好2013-2014年国有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分配〔2013〕37号)等文件规定:(1)承担对口支援西藏、青海、新疆任务的中央企业要结合援助项目建设,积极吸纳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
(2)建立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推动实现招聘信息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
(3)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涉密等特殊岗位外,要实行公开招聘,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要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报名时间不少于7天;对拟聘人员应进行公示,明确监督渠道,公示期不少于7天。
3. 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享受什么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规定,对各类企业(单位)招用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包括企业(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根据《就业促进法》有关规定,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规定。
企业(单位)按季将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人员的缴费情况单独列出,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申请材料应附: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人员名单及《身份证》复印件、《就业创业证》复印件、劳动合同等就业证明材料复印件、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出具的社会保险费明细账(单)、企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等凭证材料,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支付到企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大学生就业工作管理法规
大学生就业工作管理法规一、引言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为了保障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公平、合法和有序进行,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是必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大学生就业工作管理法规的相关内容。
二、法规内容1.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为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以性别、种族、宗教、政治立场等非法因素歧视大学生就业,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2. 就业信息公开:相关就业信息应当及时公开,包括就业市场需求情况、招聘信息、职业发展指导等内容,以方便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进行自我规划。
3. 就业指导和培训: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应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包括职业规划、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4. 就业实习管理:规定就业实习的程序和要求,保障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权益和安全,加强对实习单位的监管,建立实习质量评估机制。
5. 大学生创业支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创业培训、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6. 用人单位责任: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招聘和管理大学生员工,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三、法规执行1.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2. 对于违反大学生就业工作管理法规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等。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工作管理法规的知晓率,引导大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四、总结大学生就业工作管理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协作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毕业生签约及报到程序
6.3.1 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 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一般为一式三份(部分省市为四 份),用人单位、学生、学校各一份(如果就业协议书为 四份,第四份一般由学校或用人单位保存备查)。是明确 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 的书面表现形式。也是学校编制就业计划和毕业生派遣依 据。
2、大学毕业生一般的报到程序 (1)已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报到程序 ① 报到时需要的材料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毕业证书(本科及以上学历需准备学位证); 户口迁移证; 就业协议书(接收函或接收证明); 党(团)组织关系介绍信。根据党章规定,党员因工作等原因调动
必须转移正式组织关系,参加组织活动,行使党员权利,履 行党员义务。 ② 报到程序 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持报到证等相关材料到用人单位报到。
6.3 毕业生签约及报到程序
6.3.4 报到证及报到程序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 业报到证”,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 部门签发,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 证件。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 转接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口。报到证一人只能一份,毕业 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凡自行涂改、撕毁一律作废。毕业
6.2 大学生就业政策
6.2.2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职责及工作程序
时间安排
工作内容
11月份
11月中下旬开始到5月中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 2、统计毕业生基本情况及毕业生资格审核; 3、进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培训; 4、就业咨询与就业指导。
1、举办校园招聘会; 2、鉴证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书》。
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 规
6.1 大学生就业的挑战与机遇
6.1.2 大学生就业的机遇
• 首先,党和政府极其关心大学生就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 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 工作,并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 其次,高校的“一把手工程”已经深入人心。自2003年以来,国 家逐步把毕业生就业纳入高校考核的重要指标,突出强调毕业生就 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并严格要求高校的 “一把手”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 实,不论是在硬件投入还是在软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第三,经济发展势不可挡。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还 得依靠经济的拉动和促进。近年来,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 长的“火车头”,这对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起到了决定性 的作用。
• 第四,基层大有可为。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从 制度层面上固化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标志着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6.3 毕业生签约及报到程序
6.3.2 签订协议时应注意的问题
6.3 毕业生签约及报到程序
6.3.3 签订协议书违约的问题
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协议前后要熟悉就业的有关法律、法规 和政策,要清楚用人单位的情况和自己的权利义务,要认 识到违约行为是对自己乃至学校诚信度的减损,而不仅仅 是双向选择的问题,应慎重签约。同时,在大学生遭遇用 人单位违约的时候,要依法维护利益,及时调整心态,寻 找别的工作机会。学校应帮助毕业生维权和克服困难,继 续就业。学校应利用自己在资金、设备、信息等方面的优 势帮助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有关情况,防止毕业生上当 受骗。
回生源所在地由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帮助推荐就业。 省内各市生源,原则上派回地级市人事局、教育局,由各市人
事局或教育局帮助推荐或安排就业。 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在离校前也须转出组织关系。一
般情况下,可将组织关系转往居住地(街道、乡镇)的党组织 。
6.3 毕业生签约及报到程序
3、报到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改派 毕业生派遣后原则上不予改派,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改派的,按下
• 第五,政策环境更加宽松、有力。近年来,围绕推动和促进高校毕 业生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 制度保障、政策保障和工作保障。
6.2 大学生就业政策
6.2.1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发生了较大的 转变。
通过一系列文件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具体归纳为:国 家计划统招毕业生在国家政策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一般通 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落实就业单位; 逐步实现“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 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定向和委托培养的毕业 生按合同就业。
1、核对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书》情况; 2、收集、整理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书》; 3、编制毕业生就业建议方案。
6月份 7月份
1、填写《毕业生登记表》; 2、整理毕业生档案; 3、办理离校手续。
1、发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等; 2、学校机要毕业生档案; 3、处理毕业生就业遗留问题。
列原则办理: ①在本省(市、自治区)范围内调整的,由本省(市、自治区)
生无论是否落实工作单位,均可办理报到手续。
6.3 毕业生签约及报到程序
1、报到证的主要作用 (1) 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2) 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方案的 学生; (3) 凭报到证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人事档案、户口 迁移手续等; (4) 具有毕业资格;
6.3 毕业生签约及报到程序
6.3 毕业生签约及报到程序
(2)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报到程序 毕业生毕业时暂未找到接收单位,要求档案派遣回原籍的 ① 报到时需要的材料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毕业证书(本科及以上学历需准备学位证); 户口迁移证; 就业协议书(接收函或接收证明); 党(团)组织关系介绍信 ② 报到程序 省外生源毕业生可根据各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要求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