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分型及治疗
拇外翻(大脚骨)
![拇外翻(大脚骨)](https://img.taocdn.com/s3/m/afbd7ad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0.png)
拇外翻(⼤脚⾻)⾜拇趾外偏⼤于15度即可定义为拇外翻,该诊断以临床症状得名,俗称脚孤拐,⼤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们⽣活的⽇益提⾼,各种各样鞋⼦的出现,拇外翻的发病⼈数也是与⽇俱增。
总的发病率在2~4%(即使在不穿鞋或⾚脚⾛路的情况下),但在穿鞋特别是⾼跟鞋的情况下,发病率可增加⾄48%。
其中妇⼥的发病率较⾼约占85%。
拇外翻畸形的青少年(在⼉童时期发病)通常与遗传因素相关,其中72%由母系遗传。
在患有拇外翻的⼈群中,仅有不到⼀半的患者进⾏就诊,因为在发病早期,患者⼀般⽆⾜部疼痛症状。
随着年龄的加⼤,畸形逐渐加重,⾜部⾻骼结构改变明显,超出代偿。
出现疼痛,前⾜变宽,拇趾以外的其他⾜趾畸形,⾻性关节炎等等。
最终难以⾏⾛。
如上图所⽰:拇外翻⾓⼤于15度即可称为拇趾外翻——拇外翻,正常⼈跖⾻间夹⾓⼩于8度。
拇外翻患者通常会⼤于12度。
如图所⽰,拇外翻患者拇趾外翻,对第2趾造成挤压,前⾜增宽,内侧缘有⼀较⼤⾻突,与鞋帮内侧摩擦,产⽣肥⼤、红肿拇囊。
⾜底局部有肥厚的⽼茧,⾛路⾏⾛疼痛,需定期清除。
拇外翻发病因素:内在病发因素主要有两种:遗传与脚的结构。
遗传学因素:较为复杂,⽬前具体原因不清,可能与韧带发育异常有关。
脚的结构异常:如内侧序列过长,包括第1跖⾻较长或近节趾⾻较长;外侧第2跖⾻较短,或第1趾外伤缺失外在病发因素:⾼跟鞋、尖头鞋、⾼跟尖头鞋、外伤等其他因素:类风湿等病发机制:拇趾外偏后,通过第1跖趾关节铰链机制,将第⼀跖⾻推向内侧—第1跖⾻内翻,因第⼀跖⾻连接前后两个关节:第⼀跖趾关节;第⼀跖楔关节。
跖⾻内翻的结果造成第⼀跖楔关节在⽔平⾯活动度加⼤,同时拇趾进⼀步外翻,甚⾄1/2或2/1趾骑跨。
另外第⼀跖⾻内翻造成前⾜增宽,使得⾜底的拇收肌进⼀步牵拉拇趾,拇趾外翻加重。
两者通常互为因果。
这种结构性改变⼀旦发⽣,通常是不可逆的。
严重拇外翻及x线照⽚拇趾长期处于外偏,第⼀跖趾关节内侧关节囊及关节侧副韧带变得松弛,外侧挛缩。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a5ad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1.png)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拇外翻,又称为“拇外翻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通常指大脚趾向外侧偏移,与其他趾相叠。
这种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行走。
因此,寻找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拇外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治疗拇外翻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矫形鞋垫和按摩等。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畸形的发展,并帮助患者延缓手术的时间。
然而,对于严重的拇外翻畸形,手术治疗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治疗拇外翻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现代的微创手术。
传统的开放手术通过切开皮肤和骨头来矫正畸形,但术后恢复期长,创伤大。
而微创手术则是通过小切口和内固定器械来进行矫正,术后恢复快,创伤小。
因此,现代的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拇外翻的首选方法。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X光检查、足部功能评估和术前准备等。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恢复足部功能。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以帮助恢复足部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手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走路、定期进行足部保养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延缓畸形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治疗拇外翻的最佳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而严重畸形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拇外翻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46d7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f.png)
拇外翻最佳治疗方法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它会导致足部外翻,影响行走和站立的稳定性,甚至引发其他足部问题。
因此,了解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于早期拇外翻,非手术治疗是首选。
这包括物理治疗、矫形鞋垫、矫形器等。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加强足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来改善足部的稳定性,减轻疼痛感。
矫形鞋垫和矫形器可以通过调整足部的姿势和减轻足部的压力来改善症状。
这些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拇外翻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然而,对于一些严重的拇外翻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矫正足部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来改善足部的外翻情况。
常见的手术包括软组织重建、骨骼截骨术、关节复位术等。
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足部外翻情况,恢复足部功能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的康复和恢复也非常重要。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比如足底筋膜按摩、足部瑜伽、运动治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足部的柔韧性和力量,来改善拇外翻的症状。
虽然这些方法可能需要长期坚持,但它们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症状。
总的来说,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是多样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拇外翻,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矫形鞋垫等来控制症状;而对于严重的拇外翻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此外,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值得尝试。
最终,患者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守医嘱,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拇外翻治疗与护理
![拇外翻治疗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835dc504a1b0717fd5ddaf.png)
病理
① 拇外翻,跖趾关节半脱位 ② 第一跖骨内翻,拇囊炎 ③ 第2、3跖骨头胼胝 ④ 第2趾锤状指 ⑤ 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
鞋的推挤及不平衡的肌力是拇外翻的可能诱因,它们均 会加重拇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和第一跖骨籽骨关节脱 位。
临床表现
① 好发于成年人
② 女性多于男性
③ 症状最多为拇囊炎、 疼痛
个案分享
患者:陈宝美,女,60岁,诊断:双足拇外翻。 病史:患者诉多年前逐渐出现双足拇趾轻度外翻,伴有疼痛,
活动尚可,自予局部中药贴敷等保守治疗,局部疼痛稍缓解, 6个月前感双足第一跖趾关节外侧疼痛明显加重,畸形加重, 活动略受限,不能穿鞋,影响日常生活,休息后无明显减轻, 来我院就诊,门诊阅片以“双足拇囊炎,双足拇外翻”收入 我科。 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双足 部肿痛,活动受限,无发热畏寒,平素纳可,夜寐安,二便 调。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无手术, 输血史。
致病因素
① 遗传 (1)有专家研究报道:63%患者有家族史 (2)有家族史患者在发病年龄,病情加重上都要早于无 家族史患者。
② 鞋袜因素 (1)85%患者有穿高跟、尖头皮鞋习惯,但无确切证据。 有专家研究认为对于功能正常的足,并没有证据表明穿高 跟、尖头皮鞋就能够引起拇外翻畸形。 (2)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穿高跟鞋的人都出现拇外翻, 有一些没有穿高跟鞋的人也出现了拇外翻。因此,穿鞋并 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原因,它可能只是加重了某些病理 变化。
(3)足拇的跖趾关节轻度脱位
正
正
常
常
拇
的
外
第
翻
1,
角
2
HVA
跖
≤
踇外翻
![踇外翻](https://img.taocdn.com/s3/m/c8b1e535580216fc700afd3a.png)
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一、畸形复发
二、拇内翻:矫正过度
三、爪形趾畸形
爪形趾是指跖趾关节过伸,趾间关节
屈曲畸形,主要是做软组织矫形手术后拇
趾内在肌平衡失调,通常继发于双侧籽骨
曲肌力丧失,拇长伸肌、拇短屈肌和拇
长屈肌力量增强。
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四、拇趾过伸:手术时损伤拇长屈肌 五、跖趾关节活动障碍:手术时误伤跖趾
4.X线摄片术:(1)第一、二跖骨夹角大于 9度以上;(2)各跖骨头张开,第一跖骨头 跖面的籽骨向外移位;(3)第一跖趾关节内 侧关节附近处可有骨赘形成,严重者可产 生骨性关节炎;(4)足踇的跖趾关节轻度脱 位。
四.诊断
四.诊断
按照临床表现、X线片改变将踇外翻分
为四阶段:
可逆阶段:大踇趾外翻10度左右,影响美观, 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 行走.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三.发病机制
⑤第1跖趾关节骨关节炎:踇跖趾关节 处于半脱位的位置,在长时间不正常 应力的作用下,逐渐出现骨关节炎, 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变硬。
四.诊断
1.患者常合并有平足症,部分有家族史或 长久站立工作或经常穿尖头鞋史。
2.足踇趾外翻、旋转畸形,局部疼痛,行 走困难。
3.第二趾锤状趾,第二、三跖骨头跖面形 成胼胝,第一跖趾关节突出部形成足踇囊 炎。
手术治疗
③矫正第1跖骨内翻截骨术,或同时施行软 组织手术和(或)骨切除术;
④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 ⑤小切口手术。
各种手术包括的主要操作有:①矫正拇趾 近节趾骨外翻畸形;②切除第1跖骨头的骨 赘,必要时切除滑囊;③矫正第1跖骨内翻 畸形;④矫正紧张的拇长伸肌腱;⑤矫正前足 的其他畸形,如锤状趾等,
拇外翻的表现症状及危害有哪些治疗拇外翻最佳方法
![拇外翻的表现症状及危害有哪些治疗拇外翻最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af16f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6.png)
拇外翻的表现症状及危害有哪些治疗拇外翻最佳方法症状一:拇趾外翻畸形后会导致足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拇外翻后会导致第一跖骨内翻,足掌前部增宽。
足的负重点发生改变,足部常感疲劳。
由于第一跖骨内翻,第一跖骨头常受到摩擦、挤压等刺激,形成骨赘,表面形成假性滑囊。
皮肤增厚,形成胼胝体。
因常受到持续性摩擦作用,会出现滑囊炎,皮肤可出现溃疡、感染。
这时,疼痛较重,影响行走。
拇趾外翻畸形不断加重,会出现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及骨性关节炎。
这时,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导致关节功能受限。
这是中老年拇外翻的主要特点。
症状二:某线片显示,拇趾向外偏斜,第一、二跖骨间距增大。
第一跖骨头内侧形成骨赘。
晚期,第一跖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周围骨质有增生。
患者多数是在青年时期形成的,中老年患者在预防方面主要是防止畸形加重,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症状三:拇趾向外偏移,挤压第二趾,使第二趾抬高,位于拇趾之上,形成槌状趾。
第二趾上方皮肤由于穿鞋的摩擦增厚,或形成溃疡。
拇趾根部内侧突出,皮肤增厚、压痛。
出现滑囊炎时局部肿胀、发红,压痛明显。
因足的负重点改变,足掌受压,皮肤增厚、疼痛。
晚期第一跖趾关节出现骨性关节炎,活动受限,疼痛加重,行走受到影响。
拇外翻的三大危害1、由于拇外翻患者的拇趾向外侧偏斜,将第2趾背起,其余足趾受到来自鞋外侧的挤压,造成2-4足趾像鸡爪子一样的畸形,这样足趾背侧受摩擦后,可形成鸡眼,最多见于2、4足趾背侧;同时,由于足趾畸形,将跖骨头压低塌陷,又会在跖骨头足底部形成脚垫,这种情况最多见于第2趾骨头足底部。
鸡眼、脚垫会有严重疼痛,并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的。
这是拇外翻的危害表现之一。
2、由于前足变宽,横弓塌陷,行走时或多或少会出现拇外翻的情况,这样,导致踝关节负重面的改变,会造成踝关节的创伤性炎症,出现疼痛,甚至影响到膝关节、髋关节以至腰部。
这也是由于拇外翻的危害所致。
3、同样,由于拇外翻患者的前足变宽,横弓塌陷,足部缓冲震荡以及足部弹跳能力下降,这些人的运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拇外翻的概念与分型
![拇外翻的概念与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bf728d6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3.png)
轻度
中度
重度
拇外翻的分型
(三)六型分类法
• I型:以IPA增大为主而 PASA、IMA均正常
• II型;单纯HVA增大, 其它角度在正常范围
• III型:以PASA增大为主, IMA可正常或轻度增大
拇外翻的分型
• IV型:以IMA增大为主,其中又分两亚型 IVa 型: 10° IMA 15° IVb 型: IMA >15°
拇外重叠,横弓塌陷.鸡眼.脚垫.扁平足.后跟疼痛 .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
大拇趾畸形阶段
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脚趾使命结束,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 足弓塌陷,难以行走
拇外翻的各个年龄段的表现
重度拇外翻合并锤状趾
拇外翻合并胼胝体
拇外翻的分型
(一)按物理检查分型: • I 度:外翻的趾与其它的趾不发生挤压 • II度:外翻的趾与其它的趾发生挤压 • III度:外翻的趾与第二趾相互重叠
CT:
第一跖骨头与第二跖骨间距离增大 ,第一跖骨头籽骨关节脱位
拇外翻的分期
拇外翻可逆阶段
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行走 .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拇外翻挛缩阶段
大拇趾外翻10-20度,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 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
拇外翻的概念与分型
概念
拇外翻(hallux valgus)也 叫大脚骨或脚孤拐
是指拇趾向外偏斜移位超过正
>15度
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多
见于中老年妇女,是目前最常见
的足病之一。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
1︰9~1︰15。
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8ec964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b.png)
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1.非手术疗法早期病变,疼痛较轻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穿着前部宽大的跟高不超过2.5cm的鞋、按摩、搬动拇趾向足内侧,在沙土上赤足行走,锻炼足肌,热敷,休息等。
体操矫正拇外翻也有一定疗效,即在两侧第1趾上套橡皮带做左右相反方向牵引动作,2次/d,每次5~10min。
设法减轻对骨突的压力和摩擦,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骨突周围放一软的垫圈,如果疼痛局限于拇囊炎或跖趾关节,可行痛部穿刺排液,局部注入类固醇剂。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纠正畸形,适用于中晚期病人。
有些拇外翻畸形很严重,但并不痛,则不需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已报道的有200多种,可归纳为5类:①软组织手术:主要将拇收肌在近节趾骨的止点切断,移位于第1跖骨头的腓侧,以McBride手术为代表;②骨切除术:切除部分骨骼,使挛缩的软组织松弛,解除症状常用的有Mayo手术和Keller手术;③矫正第1跖骨内翻截骨术,或同时施行软组织手术和(或)骨切除术;④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⑤小切口手术。
各种手术包括的主要操作有:①矫正拇趾近节趾骨外翻畸形;②切除第1跖骨头的骨赘,必要时切除滑囊;③矫正第1跖骨内翻畸形;④矫正紧张的拇长伸肌腱;⑤矫正前足的其他畸形,如锤状趾等,介绍几种常用的术式:(1)第1跖骨头骨赘切除术(Mayo手术):①适应证:拇囊炎明显而跖骨间角和拇外翻畸形不严重,疼痛局限于第1跖骨头内侧拇囊炎年轻者。
②手术要点:A.在第1跖趾关节背面沿拇长伸肌腱内侧做突向背侧的弧形切口,其部位应避开被鞋帮压迫摩擦之处。
将拇背胫侧皮神经以及与之伴行的静脉牵向外侧,在拇囊炎背缘将关节囊弧形切开,滑囊关节囊瓣向远侧翻开,显露出跖骨头的唇样增生骨,使拇趾向腓侧半脱位,自胫侧关节软骨沟处向近侧切除,跖骨头内侧的骨赘修平,向近侧拉紧滑囊关节囊筋膜瓣,使拇趾与跖骨干长轴平行一致,纠正外翻,与近侧骨膜缝合,但切勿内翻缝合。
脚指外翻的治疗方法
![脚指外翻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ebc4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1.png)
脚指外翻的治疗方法
脚指外翻,也称为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
治疗方法因患者具体情况不同,需要根据拇外翻的畸形程度、疼痛表现及病理改变来给予针对性的治疗,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 一般治疗:患者在急性期应该注意休息,减少患病部位频繁活动,以免刺激疼痛发作。
平时适当进行按摩、放松患病部位。
轻度拇外翻可在第1、2
趾骨间夹层棉垫,改变穿鞋习惯。
2. 药物治疗:适用于急性期及术后的患者,如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尼美舒利分散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配合外用药物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3. 矫正治疗:症状稍重,影响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的患者,建议进行矫正治疗。
可以穿戴拇外翻矫形器、分趾垫等,有助于关节力学的恢复,改善畸形进展以及脚趾的受力状况,缓解行走时的疼痛症状。
4. 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或拇外翻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建议考虑手术治疗。
如软组织手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等,可以改善疼痛、纠正畸形、恢复足的正常功能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拇外翻手术介绍
![拇外翻手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b0f4d33ec3a87c24028c4bd.png)
3、关节融合:
1、第一跖趾关节融合 将拇趾固定在功能位,背屈20-30 度,用于严重关节病变、关节不稳者,
3、关节融合:
2、第一跖楔关节融合 第一跖骨楔骨关节过度活动、足内 旋畸形和足纵弓塌陷时可考虑运用。
4、关节成形:
1、第一跖趾关节成形,Keller 手术简单,截除近节拇趾基底部, 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较严重的第一跖趾 骨关节炎,第一跖趾关节僵硬, 因缩短拇趾,将出现拇趾无力,加重 前足底疼痛,应严格指征。
应许多临床骨科医生的要求,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冯建书主任将自己的经验以及和其他医生交流的手术经验汇总,才有这样的 一个学习班.欢迎您来参加.
冯建书:石家庄第三医院(石家庄市骨科医院)副院长 手足外科主任
拇 趾: 重要的承重、推 进结构,强大的 拇长屈肌腱及完 整的跖骨籽骨滑 车装置是拇趾功 能结构稳定性的 保证
拇长屈肌腱
第一跖骨过度活动,跖楔关节不稳
第一跖骨抬升、内翻、内旋;跖骨籽 骨关节脱位;足横弓功能性塌陷
足横弓结构性塌陷及各种典型拇外翻 病理改变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 足横弓
足横弓的三维形态
4、关节成形:
2、第一跖趾关节假体置换 全硅胶假体、金属假体、
手术经验:
1、年龄越轻,手术效果越好 2、手术越少涉及拇趾关节,效果越好 3、尽量避免做关节融合或成形术。 4、尽量避免改变跖趾关节软骨接触面,否则
易加快关节软骨退变。 5、手术损伤关节囊、韧带越严重,越易产生
拇强直。 6、使跖骨相对增长的手术易产生跖趾关节强
微创治疗大脚骨特点。局部麻醉、1个仅1厘米小切口、不留瘢痕、不打钢 针、不打石膏、不缝合愈合快、痛苦小、随治随走,术后即可下床活动的优 点,治疗期间生活能够自理,手术时间短,一对足约为20分钟,安全无痛 苦。一次性治疗即可达到高标准矫形和美足之目的。解决了传统手术创伤 大,痛苦大,恢复慢与微孔手术存在的弊端。每病例成本20元,常规收费3-7千 元.项目适合于大中小型医院,整形美容机构、走穴大夫、及零医疗运作经 验的个人。市场前景广阔,地市级专科月利润超过10万元。
骨科精读拇外翻的诊治,看这篇就够了!
![骨科精读拇外翻的诊治,看这篇就够了!](https://img.taocdn.com/s3/m/f58555e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7.png)
骨科精读拇外翻的诊治,看这篇就够了!1.拇外翻的病因1.遗传因素约有一半的拇外翻患者在 20 岁以前即出现畸形,而出生至 20 岁正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至成熟的时期。
先天遗传因素对拇外翻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2.鞋袜因素穿鞋因素并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因素,可能只是加重了某些结构不良足的病理变化。
穿尖头鞋前后足部 X 线对比3.骨性结构异常第1 跖骨内翻:一些学者支持跖内翻为原发,拇外翻为继发。
第 1 跖楔关节:拇外翻可能与第 1 跖楔关节活动度过大有关。
籽骨系统:当各种原因引起跖骨籽骨系统发生附着肌群的力量失衡,拇趾逐渐倾斜于外侧,改变了正常力线,如图所示。
第1 跖骨头形态:有三种形态,其中方形和方形带嵴较稳定,较少发生拇外翻。
4.其他因素包括肌力失衡、炎症性及神经肌肉性因素、创伤性因素、韧带松弛、激素水平等。
2.病理表现1.拇外翻2.第 1 跖骨内翻合并跖骨头内侧骨赘增生和拇囊炎3.第 1 跖趾关节半脱位或合并骨关节炎4.第1 跖骨籽骨系统脱位及退行性改变5.前足横弓塌陷及足底疼痛性胼胝体6.拇内收肌及外侧关机囊过度紧张7.第 2 足趾向背侧半脱位,锤状趾畸形8.第 1 跖楔关节下移、过度活动3.x线检查匹配关节不匹配关节1.拇外翻角(HVA):第一跖骨纵轴线与第一趾近节趾骨纵轴线之夹角,正常< 20°。
2.跖骨间角(IMA):第一、二跖骨纵轴延长线之夹角,正常6°~12°。
3.趾骨间角(IPA):第一趾近节趾骨与远节趾骨纵轴延长线之夹角,正常11°~18°。
4.近侧关节固定角(PASA):第一跖骨远侧实际关节面连线的垂线与该骨纵轴线之夹角,正常3°~8°。
5.远侧关节固定角(DASA):第一趾近节趾骨近侧实际关节面连线的垂线与该骨纵轴线之夹角,正常1°~7°。
6.跖楔角(MCA):第一跖骨近侧实际关节面连线的垂线与其纵轴线之夹角,正常6°~15°。
纠正拇外翻的方法
![纠正拇外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34978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0.png)
纠正拇外翻的方法
1、经常规律性做一些能够起到复健作用的动作:复健的动作主要是在地面上平铺一张卫生纸或者床单,让脚步平放在床单或卫生纸上,用大脚趾的位置一次一次将卫生纸或床单抓起,能够提升脚部骨骼的力量以及肌肉的力量。
这样的方式主要起到预防和治疗轻度的拇指外翻症状,需要长期的坚持,见效比较缓慢。
2、搭配校正器进行治疗:校正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外力对于骨骼进行牵拉,从而让骨骼恢复成原本的样子。
矫正的器械可以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购买,也可以去商店进行购买。
常见的校正器有附着在大脚趾位置的校正器,也有具有校正功能的鞋垫。
3、使用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校正:目前来说,这是最有效的治疗拇指外翻的方式,通过手术切割以及治疗直观的将骨骼外翻的情况进行调整。
在进行手术前,要科学的判断拇指外翻的程度以及观察拇指外翻的具体情况。
拇外翻演示课件
![拇外翻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eeb0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6.png)
拇外翻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穿鞋不当、风湿性疾病、创伤、炎症等 。其中,穿鞋不当是拇外翻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尖 头鞋等,使得前足紧紧地被包裹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导致拇趾外翻。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拇外翻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拇趾向外偏斜、第一跖骨头向内 侧突出、疼痛、红肿等。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步态异 常等症状。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深入研究拇外翻的遗传因 素
尽管我们已经知道拇外翻与遗 传有一定关系,但具体的遗传 机制和基因位点仍需进一步研 究,以便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 个性化治疗。
探索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探 索更多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如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为 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完善手术治疗技术
影像学评估指标和意义
拇外翻角(HVA)
第一跖骨和近节趾骨干中轴线的交角,用于评估 拇外翻畸形的程度。正常值为15°以内,超过此范 围即为拇外翻。
籽骨位置
籽骨位于拇长屈肌腱内,其位置改变可反映拇外 翻畸形的严重程度和软组织平衡情况。籽骨向外 侧移位提示拇外翻畸形加重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02 03
提出了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针对拇外翻患者,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如矫形支 具、理疗、药物治疗等,这些方法在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方面取得了显 著效果。
建立了完善的手术治疗体系
对于严重拇外翻患者,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手术治疗体系,包括术前评估 、手术方案设计、手术技巧及术后康复等,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效果和患 者生活质量。
静脉
静脉负责将血液从足部回流至心脏 。拇外翻时,静脉回流可能受阻, 导致足部水肿和淤血。
03
拇外翻(李昕宇)分析
![拇外翻(李昕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092917581b6bd97e19ea07.png)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手足科 李昕宇
拇外翻是一种疾病
拇外翻与其它疾病有很大的不同。 拇外翻本身是一种软组织失衡, 同时伴有骨结构畸形的疾病 成人治疗以截骨固定为主要治疗 方案。 这个畸形核心是跖骨内收,也就 是那个突起的包,房屋的根基出 现倾斜,上面的拇趾当然会歪。 所以,从治疗上,关键不在拇趾 的歪直,而在于那个包,也就是 关节的对合。当然力线也很关键。
一些错误的保守治疗
临床上没遇到一例使用下列方法有效果的患者,相反患者 大多由于使用后疼痛不适而无法坚持,真正支持下去的, 都出现畸形或症状加重反而不得不手术了。 原因很简单:拇外翻是双方向的畸形,在 你拉直拇趾的同时,将下面的跖骨头也拉
松了,从而畸形加重。
所以拇外翻不要选择下面这些方法了。
最常见的两个畸形加重期 (不做手术的要注意保护)
老人术后矫正度丢失也多于年轻人。
其它趾的疼痛和畸形也大多需要一次手术解决,老人的手 术机会不多,手术方案要更加全面彻底,万不能贪图创伤 小,做姑息手术。
横弓塌陷与转移性跖痛
我们的脚是有足弓的,这个弓会让我们走路负重缓冲力量, 有弹性,不然会不舒服,会有疼痛。我们的脚是有足弓的, 这个弓会让我们走路负重缓冲力量,有弹性,不然会不舒 服,会有疼痛。拇趾短了,受力点后移,在后移时一般都 会有抬高,那么本来应该是主要受力点的拇趾,突然减少 了很多的受力,那么2、3趾的负担就突然增加了,这种情 况导致的横弓塌陷往往是很严重的,有的患者甚至疼痛无 法正常行走,高跟鞋就更不用说了,本来拇趾小趾的主要 受力,都跑到2趾上受力了,2趾能不疼吗?
外观中度畸形 关节对合可、跖间 距离大于跖骨头直 径 Scarf+Akin术
拇外翻
![拇外翻](https://img.taocdn.com/s3/m/b49d30362f60ddccda38a0e4.png)
拇外翻随着现在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俗话说“脚是第二人体”,足部的一些疾病同样也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
下面说的是足部一种常见的疾病-----拇外翻。
拇外翻俗称“大脚骨”是一种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的生理角度(一般我们认定是15º)的足部畸形。
多与遗传(约占80%),穿鞋不适有关。
拇外翻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影响人脚步行的美观程度,患者常伴有拇囊炎、疼痛,还并发有胼胝、鸡眼爪形趾和一些其他脚趾畸形等。
拇外翻好发于女性朋友(男女比例约1 :30 )的一种常见足部畸形,多呈对称性。
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足拇趾斜向外侧,第一跖骨内翻,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增大,跖拇关节轻度半脱位;第一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因长期受鞋帮的摩擦,局部皮肤增厚,严重时红肿发炎,即形成我们所说的拇囊炎。
严重时,第二趾可被拇趾挤向背侧,形成锤状趾。
拇外翻的发病跟遗传有关,另外经常穿尖头鞋或高跟鞋站立过久、行走过多也是造成拇外翻的常见病因。
经常穿尖头鞋或高跟鞋,由于尖头鞋的前部呈三角形,迫使脚前部强塞入一个窄小的三角形区域内,再加上鞋面为皮革没有弹性,脚拇趾被迫外翻,小趾则内翻。
而高跟鞋又使得脚部承受的压力加大,关节处的韧带过分拉长,结果脚拇指外翻。
大约一半的患者是因为遗传因素而出现拇外翻的。
脚拇外翻的发生,虽然与鞋子不合适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由于构成脚部的骨骼、韧带、肌肉存在某些缺陷而引起的。
而穿鞋不适只是加重了某些结构不良足的病理变化,加快了外发畸形,并不是一起外翻的外部原因。
然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肌肉、韧带的退化,拇外翻也会加重。
随着年龄增长,拇外翻畸形程度的加重,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拇囊炎肿、爪形趾、鸡眼、脚垫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足部功能,而且会产生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拇外翻畸形加重,第1跖骨内翻也越来越严重,第1跖骨头处受挤压、摩擦加重,局部滑囊增厚,骨赘增生形成大骨拐。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17421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b.png)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拇外翻,又称为“拇外翻畸形”,是指大脚趾向外侧偏移,导致趾骨关节突出,与其他脚趾相叠,形成鸡爪状畸形。
这种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引起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行走。
那么,针对拇外翻,有哪些最佳的治疗方法呢?首先,对于早期拇外翻畸形,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矫形鞋来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足底肌肉的加强训练和按摩,以及趾间的功能训练,通过加强足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逐渐纠正畸形,改善步态。
同时,选择合适的矫形鞋,可以有效减轻足部的压力,缓解疼痛,防止畸形的进一步恶化。
其次,针对中期拇外翻畸形,可以考虑进行矫形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骨切割、软组织松解、韧带修复等方式,来纠正畸形,恢复趾骨关节的正常位置,使足部功能得到恢复。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促进足部功能的恢复和畸形的纠正。
最后,对于晚期严重的拇外翻畸形,可以考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方式,通过人工关节的置换来恢复趾骨关节的功能,解决畸形带来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这种手术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并且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拇外翻畸形,最佳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早期畸形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矫形鞋来进行治疗,中期畸形可以考虑进行矫形手术治疗,而晚期严重畸形则可以考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在进行治疗选择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摆脱拇外翻畸形的困扰,重拾健康的足部功能。
(最新整理)拇外翻分型及治疗
![(最新整理)拇外翻分型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5939467680203d8cf2f2467.png)
• 改善畸形效果有限,往外侧推1mm,改 善IMA角1º
• 一般只能推3-5mm,达到直径的 1/3-1/2
2021/7/26
46
第一跖骨基底截骨
• 1901年Loison首先描述了第一跖骨基底 形截骨术,纠正第一跖骨的过度内收( 翻)
• 此后基底截骨术虽有了一些改进,但80 年来几乎没有明显变化
除HVA外,负重位IMA等均大于非负重位。
2021/7/26
非负重位
负重位
19
拇外翻的分型
2021/7/26
20
(一)按物理检查分型:
• I 度:外翻的拇趾与其它的趾不发生挤压 • II 度:外翻的拇趾与其它的趾发生挤压 • III度: 外翻的拇趾与第二趾相互重叠
2021/7/26
21
(二)按X线片有关角度测量分型:
2021/7/26
65
关节炎
• 跖趾关节融合 • 人工关节
2021/7/26
66
拇外翻手术治疗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
建议术前拍负重位X线片。我们研究发现 负重位X线片除HVA 外, IMA等的度 数均大于非负重位。
2021/7/26
非负重位
负重位
67
问题
: 选择合适的术式 术前应根据X线的测量选择合
2021/7/26
4
拇外翻的病因
• 遗传因素:患者中60%-70%有家族史,18 岁以前如果没有踇外翻,一般认为没有家 族史。遗传特殊的生物力学结构功能。
• 关节炎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 神经肌肉性 • 创伤性 • 穿鞋习惯
2021/7/26
5
拇外翻的病理
(一)直接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拇外翻的病理
(一)直接变化
• 第一跖骨内收(翻)或/伴旋前,严重者跖骨头上抬 • 第一跖骨头内侧形成骨赘 局部形成滑囊 滑
囊炎,此时称为拇囊炎; • 第一趾外展、外翻、外旋; • 拇趾外侧关节囊、拇内收肌与拇短屈肌外侧头挛缩
,进而使腓侧有时伴胫侧籽骨向外侧移位。
(二)继发变化
前足增宽(因第一跖骨内收) 前横弓减弱或 消失 第二跖骨头负重加大 第二跖骨 头下胼胝 第二趾锤状趾。
手术治疗
• 拇外翻以手术治疗为主。 • 手术方法可分为软组织手术与骨性手术,据称
有200种以上。 • 手术方法如此之多说明拇外翻的治疗较复杂,
影响疗效的因素较多,故术前应认真研究,因 人而异,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手术方法
软组织手术 骨性手术 • 趾骨截骨术 • 跖骨截骨术 • 关节成型术 • 关节融合术
Hiss手术(1931年) • 切除内侧骨赘与滑囊
• 把拇展肌腱止点从跖侧抬高 移止背外侧
• 同时切断拇内收肌腱。
Dalton手术(1993年)
• 实际是改良McBride手术
• 拇内收肌腱切断
• 在跖骨颈处从背侧关节囊 下方穿过缝到内侧关节囊 和胫侧籽骨韧带上。
骨性手术
概念:指需要对跖骨或趾骨进行截骨 的手术。
(二)按X线片有关角度测量分型:
IMA角 HVA角
轻度: 15°以下
中度: 15~20° 重度:
20°以上
轻度: 25°以下
中度: 25~30°
重度: 35°以上
拇外翻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穿合适的鞋子:宽、松、平 • 贴垫疗法:在拇趾远端套一
趾垫使拇趾内收并防止鞋子 挤压第一跖骨头
保守疗法效果不佳!!!
第一趾近节趾骨基底楔形截骨术(Akin手术)
适应症: •关节面匹配 •矫正严重的远端关节角 •矫正拇指外展
第一跖骨截骨
主要用于纠正IMA角过大 • 远端截骨 • 近端截骨 • 跖骨干截骨
第一跖骨远端截骨
• Reverdin(1881)手术: 在关节内楔形截骨,适 用于PASA增大者。
• 改良Reverdin手术,也 叫Reverdin-Greed Laird手术。
X线片测量
关节面匹配情况
匹配关节
不匹配关节
• 拇外翻角
• Hallux Valgus Angle HVA • 第一跖骨纵轴线与第一趾近节Fra bibliotek趾骨纵轴线之夹角
• 正常 < 20°
X 线片测量
• 跖骨间角 • Intermetatarsal Angle IMA • 第一、二跖骨纵轴延长线之夹角 • 正常6~12°
X 线片测量
• 远侧关节固定角 • Distal Articular Set Angle DASA • 第一趾近节趾骨近侧实际关节面连
线的垂线与该骨纵轴线之夹角 • 正常1~7°
X 线片测量
• 跖楔角 • Metatarsal Cuneiform Angle MCA • 第一跖骨近侧实际关节面连线的
• 同时纠正IMA及PASA角 • 短缩仅1mm,需内固定
Chevron截骨术
• 与Austin手术区 别是不做内侧楔 形截骨
• 只改善IMA角
• 目前应用广泛
• Kramer截骨(1990)术式:
• Hohmann截骨 (1951)术式:
拇外翻
拇外翻的英文书写
• Hallux valgus(HV) • Hallux abductus(HA) • Hallux Abductovalgus(HAV) • 最后一个是国外最多使用的,
意为拇趾有外展、外翻两个 畸形,此处外翻指拇趾有扭 弯的含义。
拇外翻的概念
• 50年代:拇趾斜向外侧 • 70年代:拇趾向外倾斜,伴有第一跖骨内收 • 80年代:拇趾过度外偏,第一跖骨头向内侧移位高起,
X 线片测量
• 趾骨间角 • Interphalangeal Angle IPA • 第一趾近节趾骨与远节趾骨
纵轴延长线之夹角 • 正常11~18°
X 线片测量
• 近侧关节固定角 • Proximal Articular Set Angle
PASA • 第一跖骨远侧实际关节面
连线的垂线与该骨纵轴线 之夹角 • 正常3~8°。
Mitchell(1958)手术: • 从跖骨颈上切除梯形骨质 • 同时保留头端折块的外侧部分 • 用缝线固定 • 弊端:固定不牢靠,有短缩
Wilson(1963)手术: • 跖骨颈斜形外移截骨 弊端: • 有短缩,转移性跖骨痛 • 内在稳定性差,需内固定
Austin(1981)手术:
• 在跖骨头颈交界处作侧 方的V形外移截骨
前足增宽,前横弓减弱或消失。
• 90年代以后:IMA(第I、II跖骨间角)10~12°,
HVA(拇外翻角) 20 °,伴有明显 拇趾外翻畸形或拇囊炎。
拇外翻的病因
• 遗传因素:患者中60%-70%有家族史,18 岁以前如果没有踇外翻,一般认为没有家 族史。遗传特殊的生物力学结构功能。
• 关节炎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 神经肌肉性 • 创伤性 • 穿鞋习惯
软组织手术
概念:学者们把手术中不行跖骨或趾骨截 骨的手术称之为软组织性手术
Silver拇囊肿切除术(1923年) • 把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与滑囊切除。
改良Silver手术(1928年) • 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滑囊 • 切断拇内收肌与拇短屈肌联合腱
Mc Bride手术(1928年):应用广泛
垂线与其纵轴线之夹角 • 正常6~15°
X 线片测量
• 跖骨内收角 • Metatarsal Adducent Angle MAA • 在跗骨内外侧缘的连线上各作中点
;然后把两点连成线,在此线上作 垂线;垂线与第二跖骨纵轴延长线 之夹角 • 正常8~12°
X 线片测量
第一、二跖骨远端长度差
• 正常情况下第二跖骨稍长 于第一跖骨约2 mm。
X 线片测量
籽骨位置 • 可通过胫侧籽骨在第一跖骨
平分线的位置确定胫侧籽骨 的位置,共分7种,第一种 为正常,2~7示向外移位的 程度。
X 线片测量
•
足负重与非负重位X线片测量:
除HVA外,负重位IMA等均大于非负重位。
非负重位
负重位
拇外翻的分型
(一)按物理检查分型:
• I 度:外翻的拇趾与其它的趾不发生挤压 • II 度:外翻的拇趾与其它的趾发生挤压 • III度: 外翻的拇趾与第二趾相互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