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全面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齐白石十大名画介绍

齐白石十大名画介绍1. 《花鸟画册》《花鸟画册》是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首部个人画集。
这幅画册由齐白石于1936年创作,共有30页,收录了他的花鸟画作品。
每页都有一幅精美绝伦的作品,展示了他在花鸟画领域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
这本画册以其写实而不拘泥于传统技法的风格而闻名。
齐白石擅长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花鸟的形态,并以大胆而生动的色彩填充细节。
他注重捕捉自然界中物体的神态和气息,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
《花鸟画册》不仅在技艺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万物的深入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2. 《虾》《虾》是齐白石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创作于1949年,被誉为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
画中的虾被绘制得栩栩如生,仿佛可以从画面中爬出来一样。
齐白石在《虾》中运用了他独特的创作技法。
他使用了大量的水墨和颜料,同时运用湿笔和干笔的技巧,使得画面既有细腻的线条表现,又有丰富的色彩层次。
这幅画以其写实而不失艺术感的风格而受到广泛赞赏。
齐白石通过对虾身体每个细节的入微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界万物深入观察和对艺术表达的独特见解。
3. 《竹石图》《竹石图》是齐白石十大名画之一。
这幅画创作于1953年,是他晚年创作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竹石图》以其简约而富有力量感的风格而闻名。
齐白石运用流畅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竹子和山石的形态,并以淡墨渲染出丰富而质感强烈的笔墨效果。
这幅画在构图上注重平衡和对比。
竹子和山石交错排列,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齐白石通过对竹子和山石的精心描绘,展示了他在表达自然界中物体气息和神态方面的卓越能力。
4. 《鸡犬图》《鸡犬图》是齐白石创作的一幅十分有趣的作品。
这幅画创作于1955年,以其生动有趣的表现方式而受到广泛赞赏。
《鸡犬图》展示了齐白石在描绘动物形象方面的才华。
他通过简洁而富有活力的线条勾勒出鸡和狗的形态,并以大胆明亮的色彩填充细节。
这幅画以其夸张而有趣的风格而闻名。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国画艺术——齐白石的绘画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而举办的中国艺术大展,包括了“齐白石画展”,由这些作品虽难以窥其全貌和最高水准,但也可以看出齐白石艺术之一斑。
齐白石是大器晚成的艺术家,约65到95岁(1927-1957),是他最成熟、最富创造力的30年:题材、体裁、形式、表现手段高度成熟与稳定,作品不仅数量多,且精气弥满。
(1)本文从作品的选材、精神意义、创作机制与风格特色诸方面,对其盛期作品略加分析。
经验世界古往今来的中国画家,所画农村题材之丰富,未有超过齐白石者。
根据远不完全的统计,其作品中,具名花草约80种,蔬果约40种,树木约15种,鱼虫50余种,禽鸟30余种,家畜走兽约15种,工具什物约30种,具名人物鬼神(不算肖像等)50余种,具名山水风景约40种。
上述题材,画家经验过的占绝对多数。
到盛期,现实题材几乎占百分之百。
因此,齐白石画中的世界,基本是一个“经验的世界”(2)。
齐白石一生为家庭生计奔波劳碌,从来就着眼于现实,不沉湎于幻想和虚妄。
晚年画题多源自回忆。
重视直觉经验,是他和临摹画家的根本区别。
有意思的是,这一特色也拉开了他与写生画家的距离;后者常常只强调对景描绘,脱离了直观对象(模特儿)就手足无措。
临摹家和写生家虽然很对立,但在轻视直接经验这点上,却是一致的;他们不是缺乏经验,而是缺乏将昔日经验化为视觉图像和艺术形态的能力或努力。
齐白石画一草一木也联系着自己的经历。
“拟画借山老梅树,呼儿同看故园花”,“隔院黄鹂声不断,暮烟晨露百梅祠”,“借山馆”和“百梅祠”都是他在家乡时的居所,画梅引起的是乡情和“故园”之思,这和“梦绕清溪三百曲,满天风雪一人孤”(边寿民题画梅)的情致是大不同的。
画荷亦如此。
齐白石的家乡多水塘,盛产莲子,种荷、采莲是农家劳动生活的重要内容。
他晚年画荷莲的冲动,大多与这些劳动记忆有关。
画藤亦如此。
齐白石画瓜果菜蔬,相伴随的更是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如《题画扁豆》:“篱豆棚阴蟋蟀鸣,一年容易又秋风。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作品赏析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作品赏析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作品赏析
齐白石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其代表作品有许多。
其中,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晚年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
此画作风格清新明快,形态简约,富有大自然的韵味,为人们呈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蛙声十里出山泉,即齐白石在晚年创作的一幅画,其画面中心是一群欢腾的小蛙。
画面背景以淡雅的浅黄为底色,用黑线依次勾画出蓝色的小蛙、深棕色的小山和白色的山泉。
就整体画面而言,蛙声十里出山泉虽然采用了传统的国画表现手法,但其画风却十分独特。
究其原因,是齐白石在晚年的创作中将西方绘画理念与中国画传统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更加清新、自由且流畅的表现状态。
除了其独特的画风,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内容也十分吸引人。
这幅画极其生动地展现了蛙们活泼欢跃的场景,以及自然山泉的流水声。
这些动物形象都富有鲜明的个性和动感,同时也富有自由、活跃的气息,自然山泉的流水声也跃然于画面之中,随风传到人们耳边,仿佛让人置身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此外,蛙声十里出山泉还寓意着多种人生哲理,这些哲理从不同层面上演绎着我们的人生。
比如,画中欢腾的小蛙象征着年轻的朝气蓬勃,自然的山泉则传递着生命的力量,也可以理解为资源的珍惜与生态的保护。
总之,蛙声十里出山泉以鲜明的色彩和富有节奏感的笔触,刻画出了自然界中活泼生动的小蛙和清新流畅的山泉,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和希望的赞美。
最后,我们一定要学会欣赏这幅画品和其中的人生哲理,也要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去拥抱每一个属于我们的时间和空间。
齐白石的简介和作品鉴赏

齐白石的简介和作品鉴赏
齐白石作为中国现代画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艺术成就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齐白石的生平及其经典作品鉴赏。
一、生平简介
齐白石,字佩玉,号翠岩,浙江绍兴人。
生于清朝光绪十九年,逝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第九年。
五十岁时开始从事绘画创作。
二、艺术成就
齐白石以其独特的画风、丰硕的艺术成就和充满人文精神的画作而闻名于世。
他善于用淡泊清雅的意境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尤其擅长花鸟画创作,其用笔雄浑、精细,墨色淡雅、清丽,尽显其勇于创新、博采众长的艺术特色。
三、作品鉴赏
齐白石的作品涉及花鸟、山水、人物等多个方面,其中代表作品不胜枚举,这里列举几幅经典之作:
1.《烟雨江南图》
此幅作品突出表现烟雨笼罩的江南,令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幽静和悠然的美丽之美。
画中烟雨蒙绕,笔调幽静,墨色细腻,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恭敬和心灵的震撼。
2.《蒿庵诗稿》
此幅作品是表现蒿庵的清雅与诗情以及自然风光的结合。
画面布局严谨、笔墨独特、内涵深刻,现代人也常从这幅画作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笔墨丹青》
此幅作品是齐白石晚年所作,却给人不同于早期作品的感觉。
画中墨色丰富,山水宏阔,意象独特,表现出了齐白石画艺日益熟练、境界日益高妙的艺术追求。
四、总结
齐白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墨韵,为中国画的现代化和新时代艺术的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艺术作品给后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画坛的不朽经典。
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位大师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之美。
蛙声十里出山泉鉴赏

关童、吴韫曦 、林怡轩
《齐白石· 蛙声十里出山泉》恭题 吴震启 2009年8月6日 黑白写乾坤, 丹青万古存。 无中生妙有, 大匠本无门。
齐白氏的艺术特色与主张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 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 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 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 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齐白石80岁之后,画虾技术颇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齐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 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 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 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 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 张神,要自己画出他们的面目。
他不是直接去描写那些鼓腮鸣叫的 青蛙,这说明白石老人对待诗与画 的表现功能是掌握和运用得十分准 确的。 在对‘远山’、‘山涧’、‘急 流’、‘蝌蚪’的处理上,齐白石 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驾驭得 游刃有余。 由于齐白石对‘时’、‘空’领域 的熟练掌握,才在画面上表现那样 胜似“闲庭信步”。 生动的传达了“诗情画意”
生动的传达了诗情画意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恭题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
齐白石
(1864-1957)
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 十大画家之一,现代绘画大师, 世界文化名人。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 的代表作之一,是公认的杰作, 是齐白石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 学家老舍画的一幅水墨画。诗 句是由老舍指定的。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齐白石山水画简述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齐白石山水画简述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着多件著名的书画作品,其中包括齐白石的山水画。
齐白石,号称“齐地”,书法家、画家,清朝末期著名文学家,山水画艺术家,被誉为“中国书画
之祖”,他的山水画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山水思想,描绘出乡间的自然风景,捕捉到大自然
里光影变化的微妙美感。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山水画作品数量较少,但各具特色,艺术水准极高。
比如,《应中里山水》,山水淅沥,雅致圆润,清淡典雅,乃齐白石山水画的典型代表之作。
另外,还有齐白石的毛笔山水画作品《清明雨上汕头》,水尺寸分小,形态秀美,层
次分明,配上简洁动人的体裁,展现了清新静谧的自然风景,给人一种恬淡自然的情感,
令人生出真善美的感悟。
此外,还有齐白石题诗作画的山水画《洞庭湖》,采用黑、白灰色调,捉摸到自然的
微妙变化,到处点缀拙朴的水墨画,生动而真实描绘出洞庭湖的自然乡村,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品《送还南山》,以笔墨为切入点,融合自然奇妙的光影变换,
勾勒出优美动人的山水画面,层次多变,令人大为折服。
总之,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品深植中国传统美学,反映了一个和谐的自然世界,其精细
而又完美的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齐白石山水画作品,表现出
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独特风采,其精湛的画艺,细腻的笔法,
令人非常惊叹。
齐白石三虾美术赏析

齐白石三虾美术赏析齐白石(1864-1957),字白石,号白石居士,浙江绍兴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
他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被誉为“白描宗师”,其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齐白石的作品以其写意的风格和独特的笔法而著称,尤其是他的“三虾”作品更是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齐白石的“三虾”作品是他在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艺术生涯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创作于1952年,当时齐白石已经年过八旬,但他的艺术创作依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这幅作品以三只虾为题材,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展现了齐白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写意的表现手法。
首先,从构图上看,齐白石的“三虾”作品采用了极为简洁的构图方式。
整幅作品以虾为主题,画面上只有三只虾和一根葱,没有其他多余的装饰或背景。
这种简洁的构图方式使得整幅作品更加纯粹和集中,使观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虾的形态和神韵上。
同时,这种构图方式也体现了齐白石的写意风格,他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了虾的形态和动态,同时又留有观者想象的空间。
其次,从笔墨上看,齐白石的“三虾”作品展现了他精湛的笔墨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这幅作品中,齐白石运用了极为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通过一笔一墨的写意手法,表现出了虾的形态和神韵。
他对虾的描绘既保留了虾的外形特征,又通过简洁的笔墨和流畅的线条,表现出了虾的灵动和生气。
同时,他还通过淡雅的色彩和简洁的构图,营造出了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氛围,使整幅作品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此外,从意境上看,齐白石的“三虾”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
在这幅作品中,齐白石通过对虾的描绘,表现出了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他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展现出了虾的灵动和生气,使虾在画面上仿佛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动感。
同时,他还通过对虾的描绘,表现出了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的赞美,使整幅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索。
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齐白石山水画独特性辨析

几无见识 的齐 白石能 做些什么呢 但有意 思的
是,在 龙 山七子 图》上除两方姓名章外,还 有
一 颗 白文 闲章 “求真”。即使在学画之初,也
持 “说话要说 人家听得悄 的话,画画要 画人 家
看见过 的东西” ,多 次说过 “绝 不面我没 见
过 的东西”的农村工匠出身的画家,从一 开始, 就 自发地坚持 自然朴质的选 材观 念。齐 白石这 种朴质的选材观 念及相 应的写实的画 法,与!O 世纪写实主义 思潮吻合,既赢 得n}匕后徐悲鸿
宁圜萄目 - 啤 近现代专题
: 【 F ^INI I Gl ^L R 1 T
编者按:近期 “胸中山水奇天下—— 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专题展 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 出,此次 展 览联 合了故 宫博 物 院、中国美术馆 等 十 家 国 内重量 级 文博 单位 及 艺术 机 构共 同主 办,共展 出齐 白石 山水 画作 逾 160件 套,汇聚 了齐白石 一生中最重要 的 山水 作 品,是 齐白石山水 画精品 最 大规 模 的展 出。齐白石的 山水 画相对 于花 鸟 画而言.一度 不被 时人重 视 和 认可,这也 是 齐 白石 的山水 画体 量较 少 的原 因。但恰 恰 是这 些 山水 画最能 显 现 齐白石艺术 的独 创性 与超 时代 的革新 性 。本 期专 题特 约 四篇 齐白石 山水 画 的研 究性 文章,从 不 同角度 分 析 齐 白石 山水 画的创 作 历程 及 特点 ,重 新 认识 齐白石山水 画 的特 色、价值 与意义 。
但齐 白石山水画何以大异常 格 还得从 多 方 面致的 山水画取材
齐白石习山水与常人一样,也是从 芥子 园
≥
' . ‘
一0
画传 起家的。从辽宁博物馆藏齐 白石lg92年30
郎绍君品析齐白石《山水册》

郎绍君品析齐白石《山水册》《古木寒鸦》《放牛图》《荷塘游鱼》《雨后》《朝阳》《月明人静时候》齐白石盛期精品《山水册》上周以1.94亿元问鼎嘉德2011秋季拍卖。
《山水册》的题材,大体源于白石老人的远游印象和家乡记忆,画法则来自在前人图式和写生基础上的创造。
郎绍君齐白石山水册,作于1931年(辛未,69岁)秋。
每开31.5×35厘米,被藏家分别裱作斗方。
白石老人在《朝阳》一页的题跋中说:“此册廿又四开”。
我们见到的是十二开,另一半不知落在何处。
中国嘉德(微博)1994年秋季拍卖会此册即创造齐白石作品拍卖最高纪录,17年过去,如今重归嘉德2011秋季拍场。
此册自署标题者八幅,即《朝阳》、《放牛图》、《苍海烟帆》、《阳羡山水》、《月明人静时候》、《雨后》、《荒山残雪》、《柳浦秋殅》。
未署标题的四幅,根据内容可命名为《古木寒鸦》、《荷塘游鱼》、《沙渚鸬鹚》、《山上人家》。
册页的题材,大体源于白石老人的远游印象和家乡记忆,画法则来自在前人图式和写生基础上的创造。
《阳羡山水》画的是阳朔。
1905年,齐白石游阳朔,留下了深刻印象,曾有诗纪其事:“桂林时候不相侔,自打衣包备小游。
一日扁舟过阳羡,南风轻葛北风裘。
”桂林山水与齐白石独具一格的山水创造有很大关系。
他曾写道: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
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
曾经阳羡好山无,峦倒峰斜势欲扶。
一笑前朝诸巨手,平铺细抹死工夫。
意思说,他画山水不承宗派而师造化,也不喜欢清代画家的“平铺细抹死工夫”。
他胸中自有“甲天下”的山水,而这胸中“丘壑”多来自桂林和阳朔。
《沙渚鸬鹚》是齐白石爱画的题材之一。
这可以追溯到1904年。
那年,他跟随老师王湘绮游江西,在途中见到沙洲上的鸬鹚,以后就常画这种水禽了。
鸬鹚俗称“鱼鹰”,能潜水捕鱼,各地渔人都喜欢饲养它们。
白石画鸬鹚,大抵配以秋水、沙渚,有时还以柳岸、农舍、远山、落日作背景,是山水画,又兼容了花鸟画的因素。
齐白石山茶花作品赏析

齐白石山茶花作品赏析齐白石(1864-1957),字白石,号白石道人,晚号石泉,浙江绍兴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被誉为“白描大师”。
齐白石山茶花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齐白石的山茶花作品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善于运用白描技法,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明快的笔墨,勾勒出山茶花婀娜多姿的形态,展现了花朵的飘逸和生动。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山茶花盛开的场景,花朵的形态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开如意,有的花瓣飘洒,给人以一种生动、自然的感觉。
在齐白石的山茶花作品中,他对花朵的细节处理非常考究,通过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层次感,使得花朵的形态更加立体和生动。
他善于运用淡墨、浓墨、干笔、湿笔等不同的技法,使得作品在层次和质感上更加丰富。
在他的作品中,山茶花的花瓣、叶子、茎干等部分都被处理得十分细腻,给人以一种仿佛可以触摸到花朵的感觉。
除了对花朵本身的描绘,齐白石的山茶花作品还常常融入了一些意境和情感。
他善于通过花朵的姿态和环境的渲染,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他的作品中,山茶花常常被描绘在青山绿水之间,或者是与蝴蝶、蜜蜂等昆虫相伴,给人以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齐白石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齐白石的山茶花作品不仅在绘画技巧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艺术表现力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花朵的描绘,更是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诠释,给人以一种超越现实的美的享受。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齐白石的山茶花作品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人所推崇和传颂。
总的来说,齐白石山茶花作品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他通过精湛的白描技法,勾勒出山茶花婀娜多姿的形态,展现了花朵的飘逸和生动。
他对花朵的细节处理非常考究,使得作品在层次和质感上更加丰富。
同时,他的作品融入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齐白石渔翁作品赏析

齐白石渔翁作品赏析齐白石(1864-1957),字白石,号白石居士,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
他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白石先生”。
齐白石的画风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意境和格调,同时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构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以花鸟画和山水画为主,尤以渔翁画最为著名。
渔翁是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以渔翁为题材,表现了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艺术境界。
齐白石的渔翁画作品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渔翁》和《渔翁钓叟图》。
这两幅作品都展现了齐白石对渔翁这一题材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表现。
《渔翁》中,画面上一个孤独的渔翁,手持渔竿,独自垂钓于江边,背景是一片宁静的水面和远处的山峦。
画面简洁明快,渔翁的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韵,展现出齐白石对于孤独、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而《渔翁钓叟图》则更加丰富多彩,画面上不仅有渔翁垂钓,还有山水、花鸟等元素,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通过对渔翁的描绘,齐白石表现出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艺术境界。
齐白石的渔翁画作品不仅在题材上具有独特性,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着独到之处。
他的渔翁画作品以简练、清新、明快的笔触和色彩为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构图上,他善于利用空白和留白,使画面更具张力和韵味。
在用色上,他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感,以简单的色彩和线条勾勒出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运用写意的技法,以简练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出渔翁的形象和生活状态。
这些都使得齐白石的渔翁画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除了艺术表现上的独到之处,齐白石的渔翁画作品还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他通过对渔翁这一形象的描绘,表现出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展现了他对人文精神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
渔翁在他的画作中往往是一个孤独、宁静、淡泊的形象,他通过对渔翁的描绘,表现出了自己对于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和追求。
齐白石十大名画介绍

齐白石十大名画介绍
齐白石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他的绘画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其
中十大名画更是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将介绍
齐白石的十大名画:
1.《蝴蝶》:这幅画中的蝴蝶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画面细腻,
充满生气。
2.《猫头鹰》:齐白石笔下的猫头鹰非常神秘,精细的笔触表现
出深邃的眼睛和毛茸茸的羽毛,展现出神秘的面貌。
3.《葫芦图》:这幅画中葫芦的造型与颜色非常传神,表现了齐
白石对复杂形态的描绘,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美感。
4.《高山流水》:这幅画中表现出了高山流水间的宁静与美丽,
山水融合在一起,使人心情平静。
5.《葛石图》:这是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中葛石形态奇特,线条流畅,形象传神,表现出了齐白石独特的艺术风格。
6.《拂士图》:这幅画中的画面简洁明快,古朴洒脱,笔墨简洁而又强有力,展现了齐白石的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7.《六骏图》:这幅画描绘了六匹劲马奔腾欲飞,力度十足,神韵澎湃,极富动感。
8.《竹石图》:这幅画中的竹子形态各异,风格纯粹,表现了齐白石画竹之精髓。
9.《龙虎图》:这幅画中的龙虎形象神秘而又瑰丽,表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神话氛围。
10.《石榴图》:这幅画中的石榴果实鲜艳欲滴,也表达了生命的力量和无限的生机。
以上就是十大名画的简单介绍。
齐白石的画作深受人们的喜爱,他在笔墨上的独具匠心和艺术感染力都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
他的画作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也为我们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金条版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纪念大全

金条版·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纪念大全《山水十二条屏》,齐白石风格转型期里代表性的山水作品。
作品由《江上人家》、《石岩双影》等十二条屏组成。
1925年,齐白石为送给民国年间北京名医陈子林作为贺寿礼创作《山水十二条屏》。
自1958年开始被白石老人的入室女弟子郭秀仪与其夫黄琪翔收藏。
1925年,齐白石为送给民国年间北京名医陈子林作为贺寿礼创作了《山水十二条屏》。
《山水十二条屏》为齐白石1925年所绘,每一条屏画
面尺寸纵180厘米,横47cm,共计十二条。
山水十二条屏分别为:“《江上人家》、《石岩双影》、《板桥孤帆》、《柏树森森》、《远岸余霞》、《松树白屋》、《杏花草堂》、《烟深帆影》、《杉树楼台》、《山中春雨》、《板塘荷香》、《红树白泉》。
”文章由中藏联盟编辑整理。
在十二条屏中,可以见到齐白石笔下的美好家园情景——长天照日、
桂林山水、浮萍山影、小桥流水,是中国人世代相守的、文人内心里无限向往的精神家园。
该画作承载着历代文人山水家园的情怀,画法是以石涛、徐渭的笔法为主,写湖南家乡和桂林的真山真水,其眷眷之心完全是沉浸在东方式的美好家园中,与观者内心共鸣。
金市场上的投资品种主要分为实物黄金投资和在实物黄金基础之上派生出来的黄金投资衍生品,衍生品主要有黄金期货、黄金期权等等,而实物黄金投资则主要有金条、金币和金饰品等等。
齐白石简介和作品赏析

齐白石简介和作品赏析齐白石(1864-1957),字白石,号白石居士,江苏苏州人。
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艺术成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白描巨匠”,其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画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齐白石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酷爱书法和绘画。
他的父亲是一位书法家,对他的艺术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家庭的熏陶下,齐白石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赋。
他的绘画技艺深受古人的影响,尤其是唐代的韩干和宋代的文同。
齐白石还深受明代画家陈洪绶、文征明的影响,他的画风古朴、秀逸,富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在绘画上,齐白石擅长白描花鸟,他的作品形神兼备,笔墨淋漓尽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画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技艺而著称,被誉为中国画坛的“白描巨匠”。
他的作品《葡萄石榴图》、《鹤图》、《虾图》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展现了他对花鸟画的独特见解和精湛的技艺。
除了花鸟画外,齐白石还擅长山水画和人物画。
他的山水画以泼墨写意见长,富有变化和张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人物画则以传神的笔墨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见长,展现了他对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力。
在书法方面,齐白石也有着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和楷书见长,笔法遒劲有力,气势磅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齐白石体”,对后人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绘画和书法,齐白石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他的诗作以清新、婉约见长,富有诗情画意,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他的诗作被誉为“白石诗”,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被誉为“白描巨匠”,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艺术风格独特,作品精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齐白石作品的欣赏评述

对齐白石作品的欣赏评述
齐白石(1864-1957),字星白,号白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尤以花鸟画而闻名。
以下是对齐白石作品的欣赏评述:
1.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齐白石的作品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但又不拘泥于古典的规范,融合了他个人的创新和现代审美。
他以传统的题材,如花鸟、山水,创造出极具现代感的作品,塑造了独特的画风。
2. 精湛的技巧:齐白石的画技非常高超,他的笔墨运用极为娴熟。
他能够以精细的线条和浓郁的色彩表现出花鸟的生动和细腻之美。
他的作品在细节处理上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3. 生动的表现力:齐白石的花鸟画作品充满生气,他善于捕捉花鸟的特征和情感,使这些生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画布上。
他的画作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和美丽。
4. 极简主义的审美:齐白石的画作常常追求极简主义的审美,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构图,达到画面的平衡与和谐。
他的作品给人以静谧、悠远的感受,不拥挤、不杂乱,却充满深意。
5. 文人情怀:齐白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常常伴随着诗文,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感悟和情感。
这使他的画作更加丰富和富有内涵。
总的来说,齐白石的作品代表了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巅峰,他的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吸引了广泛的观众,不仅在中国受到喜爱,也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绘画技巧的高超,还传递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最新齐白石作品鉴赏

齐白石作品鉴赏------------------------------------------作者xxxx------------------------------------------日期xxxx井研中学高一九班—齐白石作品鉴赏组长:彭自强成员:翁静潘琴朱琴枚周丹汤敬梁小琴梅懿袁丽铭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男,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创作赏析以形写神《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中,并非仅仅将对象的外形在画面上进行惟妙惟肖的再现,而是紧紧的抓住对象的性格,把它反映出来,即写物的神。
画面中山川、河流、蝌蚪无不生动鲜活。
而齐白石先生着重的是通过画面本身的生动。
显然齐白石先生是经过了深入的、准确的分析,所以对于所画的对象就能够非常熟悉,充分地体会和掌握对象的特殊本质及其特征,作画的时候,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表现的对象中去,迁想妙得,提笔一挥,才能够把对象的形和神真实生动的表现出来.空间灵活《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上,留有大块的空白,即天和水的地方不着墨色,留出白纸。
这样的表现使画面虚实相生,使主体更加突出,更加富有层次,布局更加合理。
画面却给人一种立体感和真实感。
山峦由近及远,河流由远及近,仿佛蛙声也从远处传来,让人如身临其境。
由于齐白石对“时”、“空”领域的熟练掌握,才在画面上表现那样胜似闲庭信步。
讲究意境《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在对远山、山涧、急流、蝌蚪的处理上,齐白石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驾驭得游刃有余,诗情画意榫凿相吻,水乳交融,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先生的这幅画就是秉承中国画“重墨不重色”的特点,巧妙而娴熟的用墨,使画面有了色彩的感觉.墨即是色,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可以使人有不同的色彩的感觉。
大美无言——齐白石山水画的创作特点赏析

引言经历了社会大变革的齐白石,在1949年之前一直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这也使其绘画生涯一波三折。
齐白石并非一开始就选择了绘画之路,而是以雕刻谋生,因此早期书画作品未能获得认可,直至卖出了第一幅画作才让其绘画创作的信心变得越发坚定。
当然,齐白石之所以能在绘画上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与之对绘画的深沉热爱及执着追求不无相关。
而他能在山水画方面尤为见长,正是源自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锤炼出了与自然山水完美契合的构图、构思等绘画创作技巧,进而开创出了自我风格鲜明的山水画。
一、至简写意 留白构图齐白石在山水画创作方面始终奉行着以简胜繁的原则,这可从其画作中窥见一二。
在齐白石的山水画作品中,几乎见不到过于琐碎的笔触,笔锋过处点到即止,尽管是寥寥数笔,画作整体却毫无单薄之感,这便是将笔墨简练到了极致方能达成的效果,其意境可谓丰厚且深远。
正如齐白石自述:“咫尺天涯几笔涂,一挥便了忘工粗。
”这种将“凡格”净数扫除的技法,使得他笔下无论构图、色彩、造型皆变得更为新奇,也让画作整体呈现出了粗中有细、拙中有奇的特点。
[1]纵观齐白石诸多著名的山水画作也可看出,大量留白的构图和几笔简略粗放的勾染也能鲜明地凸显出物象主题,其中所蕴含的深厚功力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
齐白石常以写意的笔法来描绘山水,用笔虽简练,但并不拘泥于俗套。
观其作品整体,画中仿佛有一股磅礴之气,透过笔墨喷薄而出。
而在细节之处,灌注童真与童趣的造型又为画作增添了新的情趣,更显生动自然。
如其《夏月晨桥》,画家单刀直入下笔,两座厚润的山峰便已成形,随即几笔干净利落地勾画出山峰周围的狭小土坡与树林,虽然没有刻意地对枝叶细节进行勾勒,却让人产生了丛林密布之感,甚至纵览全图还能隐约有种立于轻烟薄雾之中,俯瞰世间万物的朦胧之感。
而在《中流砥柱》中,虽然初看画面似乎极为简单,擎天的石柱仅以三五笔就勾勒而成,浩渺的湖面也是仅用了数条细线去描绘,但再细看,一轮红日从远处升起与湖面、石柱遥相呼应时,便会不禁赞叹齐白石笔墨的简练精到,而且在构图上实现了点、线、面的完美结合,整个画面显得精妙无比,甚至以壮观来形容也毫不违和。
齐白石《山水楼阁图》赏析

中国的山水画以散点透视为主,是按照画面物体的移动来设定不同的视点,这样就容易把具体的与抽象的东西结合在一起。白石老人正是具备这超凡结合能力的顶极高手。巍然不动的山峰,因低矮的树林而映衬得无比高大;而汤汤水波被白石老人安排成动势,他处理“平远”实在是用的“平淡天真之法”。他挥去了透视中的景物排列,在笔墨之中似又不在笔墨之中,似在山水之间,又超乎山水之间,他的真意在笔墨与观者的巧妙共鸣之间激发。白石的山水是对自然山水的本能体现,又是画家心中的“超以像外”,而这种超然,却极大地能被读者品尝到其个中滋味。
齐白石《山水楼阁图》赏析
作 品 详 解
齐白石
《山水楼阁》
设色纸本立轴
84×34cm
白石先生对山水画下过功夫,创作也多,但只要画则都是经心之作,其格调是平朴浅显的,不讲究寓意和象征,却充满着生活气息;他的用笔创自己的笔墨和造型,更接近他心中的自然,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迥异于时人的面貌。
齐白石山水画赏析

齐白石山水画赏析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近现代书画大师。
齐白石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我们将通过这篇文章,来欣赏齐白石的山水画,如下:芭蕉书屋图近现代齐白石题识:芒鞋难忘安南道,为爱芭蕉非学书。
山岭犹疑识过客,半春人在画中居。
余曾游安南,由东兴过铁桥,道旁有蕉数万株绕其屋,已收入借山图矣。
齐璜并题记。
莲池书院图近现代齐白石题识:莲池书院图。
吾曾保阳之莲花池游,观莲花池上有院宇,闻为挚甫老先生曾掌教,大开北方文气之书院也。
去年秋,北江先生赠吾以文,吾故画此图报之,以补挚甫老先生当时未有也。
癸酉春二月,时居旧京。
齐璜并记。
秋山图近现代齐白石岱庙图近现代齐白石绿天野屋图近现代齐白石此画布局独特,一片密密麻麻的芭蕉从近景到中景,包围着几间野屋,一直伸延到远景,与几座山峰连接,作者将十多年前所见的而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美好景观,用线和墨巧妙地重现于读者眼前,美不胜收。
松窗闲话图近现代齐白石题识:欲寻邻叟下山腰,因避时贤居最高,人寿百年几闲日,松荫窗户话王乔。
齐璜并题新句。
山水人家图近现代齐白石竹圃晴岚图近现代齐白石春山图近现代齐白石题识:宋人郭熙有云;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予每写四时山水皆以此古训,为镜鉴,齐璜。
芙蓉阁仙家图近现代齐白石题识:芙蓉城里满城花,传说人间事可夸。
满地红云绕楼阁,此中缘只住仙家。
长沙芙蓉阁昔有仙女,时佑乡人,至今传闻。
希龄乡先生雅正,齐璜白石山翁制于旧京。
芭蕉书屋近现代齐白石竹映书屋图近现代齐白石题识:万竹参差屋数间,门前池鸭与人闲,一春荷锸行挑笋,犹见层层屋后山。
己巳秋七月,为云松先生制,齐璜居旧京时也。
枫藤幽居图近现代齐白石题识:霜叶如花缀晚霞,豆棚藤架野人家,朝朝垂着疏帘幕,时听书声出户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最全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2015-02-05 国历书画国历书画点上面蓝色小字加关注,宜分享,且看且收藏。
山水手卷设色布本 1897年作乘云注雨立轴设色纸本1922年作题识:乘云注雨。
祥止仁弟从游借山,已越二载暑寒,明日学成还蜀,予以此数十年不画之作,依依赠行,小兄齐璜制于京华。
钤印:木人、白石相赠、门人半知己、一息尚存书要读此《乘云注雨》图为齐白石鲜有的题材。
白石舍弃了传统的形象,以简朴的稚拙感把龙刻画出来,线条流畅,笔墨淋漓尽致。
画中的上款‘祥止’为齐白石门生,四川书画篆刻家罗祥止。
临沈周山水立轴己未(1919年)作雪溪高士图立轴1939年作龙山七子图立轴设色纸本 1874年作款识:龙山七子图。
七子者,真吾罗斌,醒吾罗羲,言川王训,子诠谭道,西木湖栗,茯根陈节暨馀也。
甲午季春过访时园,醒吾老兄出纸一幅,属余绘图以纪其事。
余亦局中人,不得置之度外。
遂于酒後驱使出山灵以为点缀焉。
滨生弟璜并识。
钤印:齐伯子、名璜别号濒生、求真《龙山七子图》是研究白石早期山水及诗友交游的重要画作。
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借湘潭五龙山大杰寺为址成立龙山诗社,被推为首任社长,龙山七子为:齐白石、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谭子荃、胡立三。
齐白石学诗的老师较多,有诗人胡沁园(27岁拜师)、王湘绮(37岁时拜师)、诗人文学家樊曾祥(40岁时认识),受他们的影响较多。
也曾向陈少蕃学《孟子》、《唐诗三百首》与唐宋八家古文。
1924年出版有《白石诗草八卷》、《老萍诗草》,逝后又出版《白石诗集》等。
他的诗都是白话诗,抒发感想。
《龙山七子图》是齐白石诗、画结合最为典范的代表作品。
齐白石21岁时得《芥子园画传》,在松油灯下勾影描摹,初悟画理画法,齐白石的山水画集中他的早期创作中,传世作品极为罕见。
最初他是根据勾摹的《芥子园画谱》认识传统山水的,后来,受到“清四王”及八大山人的影响,山水多作简笔,用墨水份不多,山石皴擦少,有深远的意境,但显得比较稚拙。
齐白石进入八十岁後,年事愈高,基本上不再作山水画。
此件为筹建龙山诗社之际的作品,且为画龙山七友题材仅有的一件作品。
松林待饮镜心设色纸本(1500万元,2012年12月北京保利)此画是齐白石山水画中比较工细的一幅精品,这既体现在铺满全画五分之四面积的赭石既是地面,也是山体;也体现在细笔勾画的松树树干、松针;亦体现在房屋的窗格与屋顶的瓦棱。
此画无年款,惟署“齐璜”。
齐白石作画署款有一定的规律,早年多署“阿芝”,“齐璜”,1918年55岁之后则以字行,署名为“白石”,由此推测,此画作于1918年前,再结合绘画风格,很可能在齐白石1909年“五出五归”后所作。
齐白石的山水多为简笔大写意,这在盛行“四王”画风的清代与民国,自然是被归入粗鄙一类,但是20世纪30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要求,这幅山水又拥有了特定的美术史意义与价值。
因此,齐白石山水之魅力不仅在於其对当时社会盛行的摹古风潮背离,也在於从齐白石的山水中蕴含的民间意味、粗放下的豪情,以及简略之中散发出的一股浓厚的文人气质。
垂钓图立轴设色纸本款识:此乡一望青菰蒲,烟漠漠兮云疏疏。
先生之宅临水居,有时垂钓千百鱼。
不惧不闷鱼自如,高人轻利岂在得。
赦尔三十六鳞游。
江湖游,江湖翻,踟蹰却畏四面飞鹈鹕。
曲江外史本,白石翁。
钤印:齐大(朱文)、齐白石(白文)《临江垂钓图》是齐白石早期作品之一,为追仿金农的重要代表作。
《临江垂钓图》仅见二幅,其中一幅原为王方宇旧藏,其上款题:“江涛涛,山巍巍,故乡随好不容归;风斜斜,雨霏霏,此翁又欲之何处?流水桃园今已非。
”是他的一种离乡别绪的独白。
后又有一跋:“看着筠篮有所思,潮干海涸欲何之;不愁为有明朝酒,窃恐空篮征税时。
”对渔翁生活极为同情。
齐白石笔下的老翁分为寿翁、渔翁、村夫等,各具特色。
他早年在湖南湘潭时,就专门为“龙山七子”的长辈们和自己的师长们画过寿翁,诸如为恩师胡沁园所绘《沁园夫子小像》、为其父所画《齐以德像》等。
到八十岁以后多喜画《矍烁翁》、《老当益壮》等,晚年几乎不再画这类人物。
竹霞洞口借山图之四镜心 1913年作题识:1、竹霞洞口去古潭一百里,乃借山图之四。
此图为朝日未出,月犹未落时也。
白石老人画。
2、此幅乃予五十岁后不画山水时所为,虽世人不许可亦有我法,未为惭愧。
八十三岁题记。
白石老人。
3、余在此图内借居七年,初入其室时,日记云予由星塘老屋移家来此,光绪春二月始,借莲花山下百梅词居焉。
庚子至今壬辰五十三年,予年九十二矣。
白石记。
钤印:白石翁(白)、齐大(朱)、白石老人(白)、白石题跋(白)、恐青山笑我今非昨(白)图中所画竹霞洞口是白石老人借山馆附近之一景。
据白石老人自述,他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38岁时为一位江西盐商画了一个南岳全图,作为这位大财主的游山纪念,六尺中堂12幅。
盐商特别满意,送润笔320两银子,用这笔巨款,白石就典住了梅花祠,这比他星斗塘的老屋宽敞多了,白石将梅花祠改名百梅书屋,又在祠内的空地盖了一间书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借山吟馆”,所谓借山意思是“山不是我所有,我不过借来娱目而已”。
后来去掉“吟”字而只署“借山馆”,至1906年典住期满,白石在此住7年。
在白石老人后来的山水画中这是一个较多的画题。
此画中83岁时题记言“此幅乃予五十岁以后不画山水时所为”,据白石另幅《雪山策杖》题款“余数岁学画人物,三十岁后学画山水,四十岁后专画花卉虫鸟,今冷厂先生一日携纸要画雪景,余与山水断续二十余(年),何能成画?然先生之意不可却,虽丑绝,不得已也。
戊辰冬十月,齐璜记”不画山水云云,两个题款正同,互相印证,则此画自当作于1913年之后的数年间。
画中题款有“借山图之四”字样,借山图作为白石的一个保留性节目,当是一个固定的山水组合,此之借山取义借山娱目,非必旧家附近山水,诸如祝融峰、洞庭君山都在所借之内。
对借山图白石颇自得意,前后有数本。
如今存其1927年《洞庭君山》题款云:“洞庭君山。
借山图之七。
余自以大写意笔画借山图册。
”白石老人自30岁后学画山水,其初山水也是近于四王一路,当是染于时风。
旋即改辙,取法八大、石涛,尤于八大会心颇多,此幅构图亦颇新颖,用笔圆润真朴,既有八大的影子,但又见得出他自家风格的端倪,故白石颇自矜我法。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画的题款和补款。
白石早期于金农书法极力模拟,此幅原款即用金体写成,樊樊山在给白石《借山吟馆诗草》作序时即指出“濒生书画,皆力追冬心,今读其诗,远在花之寺僧之上,真寿门嫡派也。
”则言白石诗书画皆与金农有渊源。
83岁时补题则挥洒自如,无所顾忌,乃熟见之白石面目。
92岁补题则不免力有不逮,略见颓唐之态。
这三段题款不仅在内容上相互补充,见出白石对此幅作品的眷顾,其书法所反映出的年龄特征,尤使人览之而生沧桑之感。
小孤山借山图之十六镜心陶然亭图借山图之十五镜心洞庭君山图借山图册(二十二开之一)1910年,齐白石把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重画编成《借山图卷》,共计52幅(现存22幅),后又画成《石门二十四景图》。
1927年,齐白石自临《借山图册》,记有“有柳图”、“滕王阁”、“小姑山”、“雁塔坡”、“华岳三峰”、“竹霞洞”、“独秀山”、“洞庭君山”、“祝融峰”等众多图画,再一次的为这册《借山图册》在绘画手段上更上层楼做出了最后的完美努力。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齐白石用他已经枝叶伸展的天才手段,画出了这一套《借山图册》。
全册图画书法共计二十三帧,全款全印。
图册布局曼妙而起伏跌宕,笔墨润泽,书法老到,脱出古人窠臼,具有完整而轻盈柔美的自我风格。
是他在“五进五出”数十年后在心灵深处吟颂的“山水诗歌”。
齐白石把山水、人物、房舍、鸬鹚、楼宇芦苇、小船动物,柳树和山峦、红日与清风,都夸张而随性地表现出了一种共同而有趣的癖好,把神灵的世界、也把绘画的艺术手法变成了一种浪漫的组合游戏。
把真实山水世界的具体形状,描绘成了一目了然的“谎言”,却又始终让人们相信那才是山际水边的确凿故事和佯装羞怯的绘画真理。
这些被具象掩盖的虚构情节的魅力并不来自于齐白石“五进五出”的实践本身,也不来自画中对地理特征的描绘和具体称谓的指认,更不来自于齐白石日后辉煌声誉在历史过往中的巨大影响,魅力仅仅来自于齐白石朴素的绘画手段。
借山图立轴设色纸本1902年到1909年齐白石“五出五归”期间创作的《借山图册》,原有52幅,现北京画院作为馆藏重器藏存22幅,其余不知所终。
齐白石一生非常喜爱并多次自临《借山图册》,1927年自临借山图册页赠杨泊庐。
齐白石《借山图册》这个系列的作品是中国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之一,是中国新文人画的开端。
齐白石45岁后,游历中国大江南北,沿途饱游卧看,在1910年系统地把勾写的手稿重画了一遍,一共52幅,与传统的山水画作品有着天壤之别,具有极强的现代视觉意义。
《借山图》的现代意义体现在几个方面:皴法的解放,大众的口味,写生的注重,数量的累积,色彩的突破,个性的强化。
齐白石的山水画有非常强烈的人文生机,充分融入了自身的感情,从他的诗书画印的结合中能领会到他与众不同的独特的风格特征。
这一点是中国山水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最重要的方面。
《借山图》是齐白石山水画的主要代表,它标志着齐白石山水画的转折,也预示了他晚年山水画的基本取向:重视直观经验,注入生活气息,多勾少皴,敢于用色,构图简约,善于造境。
在风格、技法上更加成熟泼辣。
这件作品与北京画院藏存的作品相比,略有构图笔墨的变化,带有再创造的性质,考究其印章、称谓,属齐白石二、三十年代作品。
夏山图立轴纸本 1922年作款识:致坡将军喜余画山水,以此赠之。
壬戌冬十月,弟齐璜白石。
辅臣先生于厂肆见此幅乃友人罗君之物,以价得之,甚喜。
嘱予题记,癸未夏,八十三岁白石。
钤印:白石翁、白石老人齐白石的山水画较之花鸟画数量少,但每一件作品却都是弥足珍贵,这件《夏山图》便是代表作之一。
当时齐白石最为大众接受的是他的花鸟画,唯有徐悲鸿对其山水画欣赏有加。
1931年,他在一本山水册上题字“吾画山水,时流诽之,故余几绝笔。
”他的山水画多作于20年代,后难得一见,40年代后几乎绝笔。
此幅作品创作于1922年,为齐白石五十九岁时所作,可谓山水画创作高峰时期的难得之作。
烟雨人家水墨纸本1922年作雨后烟云立轴款识:不教磨墨苦人难,一日挥十日闲。
幸毫有杨枝慰寒寂,一春家在雨中山。
壬戌四月,白石山翁制并题。
钤印:白石翁白石老人对于祖国河山有着深厚的思想感情,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常言:“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
其作品常具有独特的风格,也突出了他独立的创造性。
此帧水墨淋漓,雨景山水,一气呵成。
远处画云山,近景画丛树村舍,再配以小桥,层次分明。
山外烟雨蒙蒙,为整幅山水格外增添了生气。
白石老人的山水画是参入了花鸟篆书笔法写成,气势雄浑,趣味高古;而且他的构图,大胆奇绝,又新颖绝伦,展出出人意料的奇想,其艺术成就绝不亚于他的花鸟草虫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