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细菌感染治疗原则血流感染

合集下载

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 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 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因此有 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 者应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 (尤其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 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据此调整抗菌药 物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 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灶控 制或完全消散。但血流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 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B组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 炎、侵袭性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 愈,并减少或防止复发。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 抗菌治疗原则
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主要内容
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四、腹腔感染 五、急性感染性腹泻 六、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七、骨、关节感染 八、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九、口腔、颌面部感染 十、侵袭性真菌病 十一、血流感染
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治疗原则】 1.抗菌治疗应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等。 2.疗程7~10天,以减少复发。 3.中耳有渗液时需采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病原治疗】 1.初治可口服阿莫西林。如当地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
酶菌株多见时,也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2.其他可选药物有第一代或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 3.用药3天无效的患者,应考虑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可选用

医院感染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ABSI)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导管是为了给予患者药物输液、静脉输液、血液透析等治疗服务而插入人体的管道,但如果不适当使用和维护,在插管部位滋生细菌,就会引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本文将着重探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病因、检测、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内容。

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插在血管内的导管引发的细菌感染,与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主要包括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VC-BSI)、动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Arterial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C-BSI)和腹腔导管相关血流感染(Intraperitoneal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PC-BSI)等。

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因包括导管插入时操作不严谨,无菌技术不到位,导管留置时间过长,血液透析操作不规范等。

此外,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等也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因素。

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检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血培养、导管末梢分泌物培养、导管滚动法培养等。

其中,血培养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要注意采样时的无菌操作,以避免误诊。

四、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

医院需建立严格的感染控制制度,培训医护人员正确的导管操作技术,加强对导管留置时间的监控,以及注意卫生消毒等措施的落实。

患者也应积极参与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在使用导管时遵循医生指导。

五、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2023各类感染的经验抗菌治疗原则(最全版)

2023各类感染的经验抗菌治疗原则(最全版)

2023各类感染的经验抗菌治疗原则(最全版)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

本文涉及的感染包括: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Y细菌性前列腺炎、急性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腹腔感染、骨、关节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口腔、颌面部感染、眼部感染、阴道感染、宫颈炎、盆腔炎、性传播疾病、侵袭性真菌病、分枝杆菌感染、白喉、百日咳、猩红热、鼠疫、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布鲁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莱姆病、立克次体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因内容较多,可采用搜索页面内容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快速定位,推荐收藏本文,以备随时可用。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所致,有时也由肠道病毒所致,病程多为自限性,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少数患者可原发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抗菌药物仅限于出现细菌感染症状,如咳脓痰或流脓涕、白细胞增高等时才应用。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的病原菌主要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C组或G 组溶血性链菌。

治疗原则1 .针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选用抗菌药物。

2 .必要时给药前先留取咽拭子培养,有条件者可做快速抗原检测试验(RADT)作为辅助病原诊断。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治疗】
1.给予抗菌药物前留取清洁中段尿,做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经验治疗时按常见病原 菌给药;获知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后,根据经验治疗效果及药敏试验结果酌情调整。
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患者,首选口服用药,宜用毒性小、口服吸收好的抗菌药 物,疗程通常为 3~5 天。
3.急性肾盂肾炎伴发热等明显全身症状的患者应注射给药,热退后可改为口服给药,疗 程一般2 周。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患者疗程需更长,并应特别关注预防措施。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细菌感染时,最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 血杆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见星形诺卡菌、曲霉、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及分枝杆菌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 【治疗原则】 1.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以及是否需要入住 ICU,并尽
早给予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2.注意结合当地病原体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选用抗菌药物。 3.住院患者入院后应立即采取痰标本,做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体温
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获病原学检测结果后应根据治疗反应 和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3.初始治疗时需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或肌内注射。
骨、关节感染
骨、关节感染包括骨髓炎和关节炎。急性骨髓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如 1 岁以上小儿亦可由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老年患者可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需要注 意的是慢性骨髓炎患者窦道流出液中分离出的微生物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感染的病原体。
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 最为常见,少数为 A 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治疗】 1.初治可口服阿莫西林。如当地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 酶菌株多见时,也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2.其他可选药物有第一代或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 3.用药 3 天无效的患者应考虑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可选用 大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口服或头孢曲松静脉滴注。 4.疗程 7~10 天,以减少复发。

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定义
• 导管相兲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 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
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
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 • 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 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 果的致病菌。
内容概要
• 概念 • 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变迁
• 危险因素及诱因
• 临床表现、诊断不治疗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概述 • 血流感染不斯沃
BSI危险因素及诱因
• 机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破坏
• 手术、创伤、烫伤、静脉留置针、动、静脉导管、气管插管等
• 有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因素
• 医源性因素: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秱植、免疫抑制剂等 • 非医源型因素: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此外昏迷、营养 丌良、高龄等
应当兲注此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致力于早期认识,及 时干预,以期中断或逆转其病理的发展变化,提高疾病的治 愈率。
血流感染发病率高
• 发病率高:尽管新型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丌断更新,但BSI 的发病率、死亡率并未得到相应的控制。发病率从1986 年的1.6%增至2006年的3.1%,年度增长率为0.1%,病
• 危险因素及诱因 • 临床表现、诊断不治疗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概述
• 血流感染不斯沃
BSI流行病学
• 近年来,血流感染(BSI)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尤其ICU高发 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受到重视
• 文献报道,在英国血流感染1990年共发生30000例,1998年增加

血流感染标本和呼吸道标本操作规范及临床意义

血流感染标本和呼吸道标本操作规范及临床意义

血流感染标本和呼吸道标本操作规范及临床意义一、血流感染标本操作规范血流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原体可通过血液侵入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血流感染病人的标本采集和操作应该十分慎重并符合规范。

1. 采集时间:应在病人症状出现后尽早进行,最好在发热的第二至第三天采集。

避免在病人用抗生素治疗前开展采集工作。

2. 采集方式:采用消毒后的无菌转移管。

3. 采集部位:采用正常细胞计数管采集静脉血,避免使用针头,同时应收集5至10毫升血样。

4. 标本运送:血样要立即送到实验室,血液先用质量较好的抽滤纸擦拭干净,然后用无菌瓶密封,保证标本安全。

5. 质量控制:取血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污染和混杂,同时要注意控制文化试验条件,保证操作过程中的质量。

6. 操作步骤:准备好工具和消毒液,消毒采血部位的皮肤,然后开始采血。

血样采集后,将血样慢慢注入细胞计数管,注意保持采血針稳定。

收集样本到细胞计数管后,打印标签将标签粘贴到细胞计数管上。

最后将标本交由负责实验室的人员。

二、呼吸道标本操作规范呼吸道标本中包含多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准确采集和操作呼吸道标本可有效提高病原体的检测率及病情的诊断。

1. 采样时间:应在病人症状出现后立即采集,以便尽早发现问题。

2. 采取方式:选择化学加压法,即用生理盐水冲刷口咳分泌物,将其于无菌容器中收集起来。

3. 采取部位:不同的病原体可通过不同的部位采样获取,如细菌可通过口腔、喉咙或鼻腔采集,而病毒则可通过鼻咽部或鼻腔采集。

4. 标本保存:采集的标本需要立即送入实验室进行及时处理。

5. 操作步骤:采用化学加压法,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采样区域。

在采集每个样本之前,需要更换手套和无菌冲洗液。

每次采集后要清洗好采集器,更换消毒液。

在正式采样前,应将采集物减少到赛尿盘大小。

最后将标本交由负责实验室的人员。

三、临床意义规范的标本采集,是实现临床快速诊断及治疗的必要前提。

标本操作规范和标本质量与诊断和治疗结果密切相关,同样地,其临床意义还有如下几点:1. 为正确诊断提供可信的数据,将疾病原因和相关信息准确反映在检测结果中。

按感染源的医疗机构感染病谱系

按感染源的医疗机构感染病谱系

按感染源的医疗机构感染病谱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医疗机构感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医疗机构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和健康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与原来健康状态不一致的感染。

根据感染源的不同,医疗机构感染可以分为多种疾病谱系。

本文将就按感染源的医疗机构感染病谱系进行探讨。

一、由细菌感染源引起的疾病谱系细菌是医疗机构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谱系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手术部位感染、血流感染、尿路感染等。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指在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中出现的肺炎感染,其中细菌感染最为常见。

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出现的感染,细菌是其主要感染源。

血流感染主要是由细菌通过血液传播而引起的感染。

尿路感染则是细菌通过尿道进入尿路引起的感染。

二、由病毒感染源引起的疾病谱系病毒也是医疗机构感染的重要感染源之一,其感染谱系主要包括:流感、呼吸道病毒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医疗机构感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常见于儿童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

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均是由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三、由真菌感染源引起的疾病谱系真菌感染在医疗机构感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感染谱系主要包括:念珠菌感染、曲霉菌感染、组织胞浆菌感染等。

念珠菌感染多见于皮肤和黏膜处,如口腔、阴道等部位。

曲霉菌感染则常见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如白血病和器官移植患者。

组织胞浆菌感染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真菌感染。

四、由寄生虫感染源引起的疾病谱系医疗机构感染中寄生虫感染相对较少,其感染谱系包括:甲状腺虫病、血吸虫病等。

甲状腺虫病是由虫卵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疾病,主要存在于水体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存在于某些地区的淡水体内。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感染根据感染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谱系。

血流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血流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MRSA发生率较高的医院推荐使用万古霉素进行经验性治疗,在多数MRSA
分离株的万古霉素MIC>2 μg/mL的医院,则应使用其他药物,如达托霉素;
经验性治疗不应选择利奈唑烷(即对于怀疑但未确诊的CRBSI患者) 金黄色葡萄球菌CRBSI患者应拔除感染导管,并接受4-6周的抗生素治疗
Karchmer. Clin infect Dis,2000,31(suppl4):s139-143 Fluit AC, et al. Clin Infect Dis,2000,30:454-46 Warren DK, et al. Clin Infect Dis,2001,33:1329-1335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es and Management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2009 Update by IDSA
对于非复杂性肠球菌CRBSI,如果保留长期留置导管且使用抗生 素封管治疗,或拔除短期留置导管后,推荐抗生素疗程为7-14天
Diekema DJ, et al. Int Marsilio MK,J Antimicrob Agents,2000,13:257-271 Baine WB, et al. Ann Epidmiol,2001,11:118-126.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es and Management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2009 Update by IDSA
血流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Bloodstream Infection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

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医生会根据其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讨论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并为您提供相关信息。

一、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1. 精确诊断:准确诊断细菌感染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细菌需要采用不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通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医生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进一步鉴定出具体致病菌的类型。

2. 个体化治疗:因为每个人对细菌感染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妊娠状态以及基础健康情况等个体差异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对治疗反应的评估来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时间。

3. 细菌耐药性监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细菌对某些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医生必须考虑到细菌耐药性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有效控制细菌感染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确定具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相互作用以及可能引发的过敏反应等因素。

同时,应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二、细菌感染药物选择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常被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青霉素可广泛应用于对链球菌敏感性较高的感染,如肺炎球菌引起的喉头部感染等;而头孢菌素则可用于耐青霉素的致病菌感染,如肺炎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产大肠杆菌属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等。

2. 革兰阳性细菌特定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等,对革兰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例如,其中的万古霉素常被用于治疗产葡萄球菌属细菌引起的血液感染。

3. 二代或三代头孢噻肟类抗生素:这些抗生素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感染。

例如,头孢噻肟可治疗胃肠道产大肠杆菌属细菌引起的胃肠感染。

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等,可治疗严重继发于其他原因感染的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知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知识

总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一种常见但危害性较大的医院感染, 主要发生在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中。临床上要重视其诊断 和治疗,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同时,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和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病因学
1.细菌感染:导管置入后,可通过导管外或导管内污染的途径进入人体,导致 导管周围或导管内部产生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肠球菌属 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常常发生在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上,常见的致病菌 有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病理生理学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导管周围的细菌感染和导管 内的细菌定植有关。导管置入后,细菌可在导管表面形成 生物膜,防御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形成难以清除的感染 源。同时,导管的置入也会使局部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使 细菌容易通过导管的通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血流感 染。
目录
01. 病因学 03. 临床表现 05. 治疗 07. 总结
02. 病理生理学 04. 诊断 06. 预防
概述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是指 导管置入后,导管周围或导管内部产生细菌感染,引起血流感染的一种严重的医院 获得性感染。该感染形式常见于各类导管的使用,如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导管、 动脉导管等,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和医疗经济负担。下面,将就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的相关知识做一个详细介绍。
0 4
血,导管护理时可发现。
5.血液学变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
0 5
蛋白等均可出现异常变化。
6.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0

血流感染课件

血流感染课件

5.6%
2.9% 3.9% 2.9% 1.9% 1.9%
6.3%
3.0% 2.0% 2.7% 2.0 1.1%
7.2%
4.3% 5.9% 3.2% 2.4% 1.5%(厌)
病原菌
新生儿组 (n=610)
婴儿组 (n=540)
儿童组 (n=384)
凝阴葡萄球菌
肠球菌 金葡菌 链球菌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孢菌 克雷伯菌菌属 产碱杆菌 沙门菌属 不动杆菌
初次有效治疗后72小时内热退
无迁徙病灶的依据

复杂性血流感染的定义
◦ 血培养阳性,并不符合以上标准

血流感染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多趋势
◦ 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 各种操作技术的开展

发病率:0.34%~2.8%
综合性医院、ICU及接受骨髓移植受者可达1%
血流感染:引起死亡原因第13位
◦ 菌血症(bacteremia):细菌短暂入血,无毒血症
◦ 毒血症(toxemia):细菌毒素所致,伴全身症状,细菌
可以buruxue ◦ 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入血大量繁殖,伴毒血症表 现 ◦ 脓毒血症(sepsis):由于感染导致宿主反应异常,引起
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

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包括以上

青霉素敏感株 ◦ 大剂量青霉素或氨苄西林

低度耐药或中介株 ◦ 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 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亦可选用大剂量青霉素(≥1000万u/d)或氨苄 西林(阿莫西林) ◦ 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呋辛亦有效 ◦ 新氟喹诺酮类亦具良好作用

高度耐药株 ◦ 万古霉素±利福平或新氟喹诺酮类 ◦ 新氟喹诺酮类体外有效

最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和原发性血流感染

最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和原发性血流感染

最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和原发性血流感染原发性和血管内导管相关的血源性感染(CA-BSIs)是重症监护室(ICU)中的重要临床疾病,与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相关。

本综述的目的是在ICU特定背景下,研究最近发表的CA-BSI和其他原发性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管理数据。

最新发现在危重病人中,现代研究的综合患病率表明,原发性血源性感染primary)和CA-BSI的患病率分别为19.7%-40.7%和26.4%-37.3%o未能实现源控制(即在CA-BSI中拆除导管)与死亡率升高相关。

高严重程度评分和ICU住院时间和导管置入时间是CA-BSI的已知危险因素。

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使用预防集束化管理可将CA-BSI发病率从每IOOo中心静脉导管日的4个减少到1.6个。

配对血培养阳性时间的差异可能有助于CA-BSI的诊断。

总结ICU中常见原发性BSI,且对预后影响不佳。

对ICU入院患者进行BSI监测对于提供医疗服务、设计预防措施、跟踪耐药性和检测新出现的病原体至关重要。

介绍血流感染(BSI)与严重的患病和死亡率有关。

虽然新的分子技术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病原体,但至少需要在一个或多个血培养标本中生长微生物才能诊断BSI o索引培养(indexcu1ture)是每例患者每一病期的第一个阳性培养物。

院内发病的BSI是指索引血液培养在入院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生的情况。

社区发作BSI是指在门诊患者中发生的或在入院后<48h首次发现的BSI,在有显著医疗接触史的患者中可进一步分类为医疗相关BSI z否则为社区相关BSI e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病的BSI是指BSI 索引在入住ICU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被确认的院内发病的特殊情况。

尽管微生物可以从不同的通道侵入血液循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被认为是与其他身体部位感染相关的继发性感染。

然而,无法确定原发病灶的原发性BS1同样频繁发生。

一些研究也将静脉内导管相关的BSXCABSI)归类为原发性。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方案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方案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方案背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常见但可预防的医疗并发症之一。

它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并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因此,制定和实施预防控制方案至关重要。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减少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预防控制措施以下是预防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措施:1. 严格手卫生在处理血管导管操作前后,医务人员应始终进行标准手卫生。

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手消毒液有效清洁双手。

2. 皮肤消毒在插管前,清洁皮肤应使用适当抗菌剂,例如氯己定或碘酒。

确保皮肤干燥后再进行插管。

3. 导管插入确保使用无菌技术和设备,在插入导管时遵循以下步骤:- 医务人员应佩戴无菌手套、面罩和帽子。

- 选择适当大小和类型的导管,并确保适当的清洗和消毒。

- 在插入导管之前,请确保导管及其周围皮肤彻底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4. 导管固定确保导管固定牢固,以减少摩擦和移动,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使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以便定期检查插管部位是否有渗出等异常情况。

5. 随访和评估定期检查导管插管部位,注意有无红肿、渗出或疼痛等感染迹象。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6. 治疗原则对于已发生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患者,应立即启动治疗。

治疗方案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细菌敏感性进行个体化定制。

总结通过严格执行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这将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医疗护理,以及更好的治疗结果。

以上所述只是一份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方案的概要。

详细方案应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定制和实施,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效果。

参考文献:[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 2011.。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急性细菌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患者扁桃体有渗出物、颈淋巴结肿大、发热伴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有助于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诊断。

如患者已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则可诊断为细菌性感染。

急性细菌性咽炎和扁桃体炎的主要病原体为A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C或Gβ溶血性链球菌。

【治疗原则】一种是根据β抗生素选择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给药前先留取咽拭培养,有条件者可做快速抗原检测试验(radt)作为辅助病原诊断。

三是因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会出现非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所以抗菌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病灶中的细菌,疗程为10天。

【病原治疗】首选一种青霉素,可选用青霉素G,也可肌肉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口服青霉素V,或口服阿莫西林,疗程10天。

一些依从性差且预计难以完成10天疗程的患者可以单剂量肌注苄星青霉素。

2. 青霉素过敏患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疗程10天。

3.其他可选药物包括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10天,但不能用于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

此外,磺胺类药物不易清除咽部细菌,而a组溶血性链球菌对四环素类药物更具耐药性,因此不应选择这两种药物。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与不使用抗生素的轻度中耳炎合并。

然而,如果出现急性耳痛、听力损失、发热、进行性充血和鼓膜肿胀,或鼓膜穿孔伴液体,则应考虑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并可给予抗菌治疗。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是急性细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占病原体的近80%;少数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血流感染诊断标准

血流感染诊断标准

血流感染诊断标准血流感染是指细菌、真菌或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血流感染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科学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血流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心率加快、低血压、全身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

在特定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局部感染症状,如皮肤红肿、脓肿等。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因此在诊断时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培养。

血流感染的诊断金标准是通过血培养检测到病原微生物。

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进行两次不同部位的血培养,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在进行血培养前,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细菌的外源性污染。

2. 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

CRP和白细胞计数是常规的炎症指标,对于判断炎症的程度和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项指标并不具有特异性,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作为血流感染的唯一诊断依据。

3. 心肌标志物。

在血流感染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肌损伤,因此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对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灶、感染范围和并发症等具有一定的帮助。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CT、MRI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的常规检查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检查、尿常规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血流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不能依赖单一指标或检查。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诊断方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

余为复杂性
3


4
(一)病原体
总体情况 多数:需氧菌 少数:厌氧菌、真菌 更少:病毒、分枝杆菌、支原体
5
(一)病原体
医院获得性BSI 前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 属 G-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 厌氧菌:拟杆菌属
社区获得性BSI>医院获得性BSI 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菌属、 奇异变形杆菌
血流感染 blood stream infection
1


2
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 BSI)
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血流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 应综合征,血培养+。
菌血症、败血症
菌血症:病原微生物迅速被机体防御系统清除,呈一过 性,无明显毒血症状或症状轻微
导管相关BSI: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48h内出现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 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微 生物学检查: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从导管段和外周血 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6
(一)病原体
败血症:病原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病原微生物及其毒
素引起明显的毒血症状;高热、寒战,部分患者出现血 压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
原发性、继发性
非复杂性、复杂性
非复杂性:无心内膜炎,无人工装置,血培养于治疗后
2~4日内转阴,经有效治疗后72h内退热,无迁移性感 染灶的患者。
医院感染者 耐药程度高

医院感染的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的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的血流感染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源性感染或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住院治疗过程中,患者因与医疗活动相关而感染上的疾病。

其中一种严重的类型是血流感染,即细菌或其他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的感染。

血流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血流感染是如何发生的呢?它通常发生在患者的血液途径被细菌感染时。

这些细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患者的体内,如手术操作、导尿、中心静脉插管等。

一旦细菌进入患者血液循环系统,它们会迅速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快速心率、低血压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流感染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那么,如何预防医院感染的血流感染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医护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部卫生,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消毒剂彻底清洁双手。

患者和访客也应重视个人卫生,保持双手的清洁。

2. 规范使用导管:插管是血流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医护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使用无菌技术插管并定期更换导管。

患者应注意保持导管干燥和清洁,避免不必要的移动。

3.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耐药菌产生的一大原因。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培养结果合理开具抗生素处方,并遵循抗生素使用的指导原则。

4. 加强环境清洁: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对于预防血流感染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用品和病房,确保无菌操作。

5. 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他们应受到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感染预防指南和操作规范。

6. 加强患者教育:患者和家属应得到及时的教育,了解血流感染的危险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合作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之,医院感染的血流感染是医疗机构中一种严重的感染类型,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使用导管、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环境清洁、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加强患者教育,可以有效降低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金葡菌,亦可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等。

重症患者及机械通气、昏迷、激素应用等危险因素患者的病原菌可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及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等。

【治疗原则】1.应重视病原检查,给予抗菌治疗前先采取痰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体温高、全身症状严重者同时送血培养。

有阳性结果时做药敏试验。

2.尽早开始经验治疗。

首先采用针对常见病原菌的抗菌药物。

明确病原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3.疗程根据不同病原菌、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因素而定。

宜采用注射剂,病情显著好转或稳定后并能口服时改用口服药。

【病原治疗】见表4.5。

表4.5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治疗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克林菌素有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宜用头孢菌素类甲氧西林耐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与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不宜单用肠杆菌科细菌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或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通常需联合用药不动杆菌属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重症患者可联合氨基糖苷类真菌氟康唑,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联合用药)厌氧菌克林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硝唑肺脓肿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金葡菌、肠杆菌科细菌及厌氧菌(主要为口腔厌氧菌)等,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胸腔积液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确定病原诊断、指导抗菌治疗有重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各种大手术开展(心血管等)、皮质激素、广 谱抗生素、烧伤创面、气管插管、切开、静脉 导管、肝硬化、糖尿病等
发病及诱因( 2)
? 静脉导管留置 ? 医院耐药葡萄球菌感染重要因素( MRS )
? 导尿管留置 ?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 机械通气 ? 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沙雷菌属等 GNB
? 静脉输液等 ? 肾上腺皮质激素
常见细菌感染治疗原则
吴菌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 引起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及其变迁 ? 血流感染的诊断及治疗 ? 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
变迁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感染治疗原则及治
疗方案
血流感染
? 菌血症(bacteremia ) ? 细菌短暂入血,无毒血症
术或操作后
社区获得性肺炎
医院或社区 社区
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及其伴随情况
病原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等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柠檬 酸菌属、沙雷菌 属等肠杆菌科 不动杆菌属、铜 绿假单胞菌
脆弱拟杆菌
念珠菌属
感染源及可能的入侵途径
尿路感染,腹腔,胆道感染,生殖系 统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腹腔,胆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人工呼吸装置,泌尿 生殖系统,腹腔,胆道感染
血流感染
? 血流感染是第 13位引起死亡的原因 ? 血流感染的死亡率为 20%-50% ? 美国医院血流感染的发病率为 25000/ 年 ? ICU 血流感染的影响 ? 死亡率为35% ,延长住院天数〉 24天,每治
疗1例患者需要支付医疗费用〉 40000 美元
? Monthly Vital Statistics Report 1995;43:5-7. ? Pittet D. Prevention &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3rd ed.
1%
SCOPE,1995-2001 n=23,655
NBSI 病原菌
金葡菌、CNS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其它肠杆菌科 铜绿等假单胞 肠球菌属 不动杆菌属 窄食单胞菌 黄杆菌属 脆弱拟杆菌 白念珠菌等真菌
CBSI 病原菌
肺炎球菌等 大肠埃希菌 金葡菌、CNS 草绿色链球菌 沙门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 肠球菌属 厌氧菌 真菌(较院内明显少见)
Gram (+) 65%
序号 病原菌
1
凝阴葡萄球菌
2
大肠
3
金葡
4
克雷伯菌属
5
肠杆菌属
6
伤寒杆菌
7
8
铜绿假单孢菌
9
不动杆菌属
10 草绿色链球菌
%
39.3%
12.1% 9.5% 7.3% 4.1% 4.1% 4.0% 3.6% 2.7% 1.7%
Shanghai,1995-2001 n=4006
病原菌
? 真菌败血症 ? 广谱抗生素
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及其伴随情况
病原
表葡等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
感染源及可能的入侵 途径
静脉留置导管,体内 人工装置
发病场所 医院
备注
医院内获得者多为 甲氧西林耐药株
金葡菌
外科伤口,蜂窝织炎 医院或社区 医院内获得者多为
疖,烧伤创面感染
甲氧西林耐药株
肠球菌属 肺炎链球菌
尿路感染,留置导尿 管,腹膜透析伴腹膜 炎,泌尿生殖系统手
1997:711-769. ? Pittet D et al. JAMA 1994;271:1598-1601.
病原学
细菌 需氧菌 90% ±
厌氧菌 5-7%
真菌
1-2%
院内外感染病原不同
Microbiology
Gram (-) 26%
Fungi 9%
SCOPE,1995-2001,N=23,655
白色念珠菌 ? 下列病原菌血培养阳性〈 5%考虑血流感染 ? 棒状杆菌、座疮丙酸杆菌 ? 肠球菌阳性约 78% ? 草绿色链球菌约 38%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5%
血培养阳性者的临床意义
? 血培养符合下列情况者考虑污染: ? 仅从单一血培养标本中获该菌 ? 患者并无血管内留置导管或其他植入装置 ? 原有感染类型并不像由该菌所引起 ? 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诊断: ? 两次血培养获同一病原菌 ? 或血培养结果与脓液、胸、腹水等标本结果为
%
1 凝凝凝阴凝阴葡萄 30% 球菌阴葡萄球菌
2 S. aureus
17%
3 Enterococci
12%
4 Candida spp
8%
5 E. coli
6%
6 Klebsiella
5%
7 Pseudomonas
4%
7 Enterobacter
4%
8 Serratia
2%
9 Acinetobacter
金葡菌、表葡菌
肺炎链球菌 肠球菌属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克、肠杆菌科、不动杆菌 厌氧菌 真菌
发病及诱因(1)
? 发病处所
? 院内、院外病原菌不同 ? 院内 不同科、病室不同 ? 病室内流行菌株因时而异
? 免疫功能缺陷
? 常见粒细胞缺乏症 ? ANC<500/mm 3以下者,BSI 发病明显? ? 急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移植术后
? 毒血症(toxemia ) ? 细菌毒素所致,全身症状
? 败血症(septicemia ) ? 细菌入血大量繁殖,毒血症表现
? 脓毒症(sepsis )
? 病原菌入侵人体任何部位引起感染,同时机体出现 全身性并有介质、细胞因子参与的炎性反应
败血症和菌血症、脓毒症均称之为血流感染 (bloodstream infection)
? 临床毒血症表现
? 畏寒、寒战、发热及毒血症状
? 诱因或原发灶的存在可辅助诊断 ? 病原菌种类需血培养证实 ? 尽早留取血标本、投予抗菌药前即应留取,
连续3次,每次至少10ml (≤30ml ),间 隔1h ,疑有厌氧菌、真菌送特殊有关培养
血培养阳性者的临床意义
? 下列病原菌血培养阳性 90% 考虑血流感染 ? 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
医院获得肺炎,人工呼吸装置,复杂 性尿感,留置导尿管,烧伤创面感染 腹腔,盆腔感染
免疫缺陷(如中性粒细胞减少),广 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应用,静脉 留置导管,严重烧伤创面感染
发病场所
社区多于医院
备注
医院多于社区 医院多于社区
医院感染者 耐药程度高
医院感染者 耐药程度高
医院
社区或医院 医院
血流感染的诊断
病原菌变迁
?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葡萄球菌败血症增 多(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近年来肠球菌感染增多 ? 真菌败血症增多,90年代院内感染
占第4位,为80年代的2-4倍
入侵途径
血管导管(静脉、动脉) 皮肤软组织 外科手术部位 呼吸道 呼吸系 胃肠道、泌尿生殖道 泌尿生殖道、胃肠道 呼吸系、泌尿生殖道 胃肠道、腹腔、胆系等 腹腔、盆腔 肺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