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终极测验考卷

合集下载

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本科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能量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积累理论D. 阶级斗争理论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 资本主义社会B. 社会主义社会C. 共产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4.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次要动力D. 社会发展的非主要动力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标准C. 认识的唯一目的D. 认识的唯一手段6.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7.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A. 夺取政权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D. 消灭私有制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占主导地位B. 按需分配C. 消灭阶级D. 以上都是9.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人的全面发展B.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C.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D. 以上都是10.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决定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无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属性包括()A. 客观实在性B. 可知性C. 运动性D. 多样性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生产过剩B. 资本积累C.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3.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A.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D. 消灭阶级差别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A. 公有制占主导地位B. 按劳分配C.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 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5.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人的全面发展B.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C.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D. 阶级差别的消灭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套典型的马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同学们进行复习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

A.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立场B.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矛盾C.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资本主义参考答案:A.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立场2.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

A. 实证分析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心主义D. 经验主义参考答案:B. 辩证唯物主义3.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 民主社会主义B. 和谐社会C. 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D. 资本主义参考答案:C. 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2.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历史的产物?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历史的产物,因为私有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通过私有制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阶级分化的历史阶段,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当今世界的贫富分化问题进行思考和阐述。

参考答案:在当今世界,贫富分化问题愈发严重,这背后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和剥削压迫。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造成贫富分化问题的本质根源,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消灭私有制和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最终消除贫富分化,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共同富裕。

结语以上是关于马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马原试题及答案

马原试题及答案

马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商品B. 价值C. 剩余价值D. 资本答案:C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D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科学技术D. 人的意志答案:B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消灭了阶级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现途径。

7. 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这一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8. 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

这种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周期性的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节机制。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整理版】马原测试题和参考答案

【整理版】马原测试题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于(D)
A.18世纪中叶
B.19世纪中叶
C.20世纪初
D.19世纪40年代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3.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C)
A.绝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D.诡辩论
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B)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
D.时空性
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C)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6.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B)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D)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C)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欢迎共阅。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试卷

马克思基本原理考试试题+详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答案】B【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教材6页。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答案】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教材39页。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材35页。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教材48页。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答案】B【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教材51页。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教材56页。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答案】D【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

大学马原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是由谁创立的?A. 卡尔·马克思B.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C.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D. 亚当·斯密答案:C2. 下列哪部著作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自然辩证法》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学、法学、人类学C.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D. 文学、艺术、宗教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阶级斗争答案:C6.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实现社会公平C. 实现共产主义D. 实现世界和平答案:C7.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其中剩余价值是指?A. 工人创造的价值B. 工人工资C. 资本家从工人那里获取的额外价值D. 资本家的利润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学技术C. 生产方式的变革D. 文化传承答案:C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A. 唯一动力B. 重要动力C. 根本动力D. 不是动力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宗教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ACD)A. 科学性B. 抽象性C. 革命性D. 实践性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BC)。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考大作业B及答案

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考大作业B及答案

20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B・、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济,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

答: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体现的是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同时,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乂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因此,同一性和斗争性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侦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者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者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卜FJ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I可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一是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定条件下,以各自的对立面作为存在的前提,即“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

二是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Ii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存在的互动关系是双方都能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便是如此。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试题及答案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卷一材料分析题(100分):材料: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

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同请华佗看病。

经华佗望色、诊脉后,给李延开了解表发散药,给倪寻开的是泻药。

正当二人疑惑之际,华佗解释道:李延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

倪寻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

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

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1、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70分)答:材料中所叙述的案例华佗两个府吏倪寻和李延看病,华佗经过望闻问切之后,虽然二人都是得了感冒,但是,华佗给他们药物却迥然不同,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

华佗的解释是,二者都是感冒,但生病的原因不同,而且通过望闻问切后发现生病的病理不同,所以,开了不同的药物。

这里的案例用的原理是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③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华佗针对症下药正是对二者病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结果。

④体现了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材料中,两个患者的病症都是有各自的原因引起的,华佗正是认识到了其病因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正视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古今中外一直都有人展望未来,对未来理想社会作过绘形绘色的描绘。

在中国古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描绘千古传颂,传为佳话。

期末考试马原必考试题

期末考试马原必考试题

期末考试马原必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___。

A. 唯物辩证法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物主义D. 辩证法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是____。

A. 辩证法唯物主义B. 唯物辩证法C. 辩证唯物主义D. 唯物主义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____。

A. 辩证法B. 非辩证法C. 实证法D. 形而上学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问题主要是解决___问题。

A. 知识和认识的一般问题B. 辩证法问题C. 实验的一般问题D. 思维的一般问题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根本问题是____。

A. 辩证法和庸俗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B. 方向问题C. 基本问题D. 应用问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庸俗唯物主义是哲学的___。

A. 形而上学B. 真理C. 修养D. 表面现象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盲点是_____。

A. 概念问题B. 方法问题C. 应用问题D. 价值问题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是______。

A. 总量和对量结构的规定B. 实践的规定C. 唯物辩证法的规定D. 社会性的规定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_______。

A. 物质的B. 精神的C. 主体性的D. 自然的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论认为论证的依据是______。

A. 假设证明B. 真理C. 经验D. 大量事实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问题主要包括______。

A. 人的价值B. 价值观C. 社会价值D. 伦理价值12. 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含义是_______。

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表现和构建B. 社会发展的一般法则C. 指导各个国家和民族全部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D. 自然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结合13. 马克思主义崇尚的立场是______。

A. 实证主义B. 权威主义C. 自由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14. 正确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特点的是______。

A. 只能看到事物的现象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B. 从开始的地毯式思考到全面统筹思考C. 脱离社会实践和阶级斗争D. 跳跃性的思维方式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规律的研究取得的基本原理是______。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答案:B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A. 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B. 工人的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C. 工人的劳动时间等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D.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答案:A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过剩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C. 消费能力的不足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答案:B4.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结构D. 社会关系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2. 解释什么是“异化”以及马克思如何理解异化。

答案: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从而失去了自我。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也表现在人的精神和社会关系上。

3.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马原终极测验考卷

马原终极测验考卷

马原终极测验考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2. 下列哪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商品经济B. 资本主义经济C. 社会主义经济D. 人口问题3.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科学社会主义是()。

A. 理论基石B. 实践基础C. 哲学基础D. 政治立场4. 下列哪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阶级性C. 科学性D. 系统性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A. 共产主义B. 社会主义C. 资本主义D. 封建主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生产关系。

()3.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4. 马克思主义主张全盘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______。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____。

3.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

4.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_____。

5.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______来实现社会主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结合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

3. 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论D. 经济危机理论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个人奋斗D. 科技进步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主观的B. 实践是客观的C. 实践是理论的D. 实践是抽象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的D. 随机的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唯物主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答案:ABD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马原考试题库题库及答案

马原考试题库题库及答案

马原考试题库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多样性B. 物质性C. 客观性D. 规律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目的C. 认识的唯一标准D. 认识的唯一动力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 社会基本矛盾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是()。

A. 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存在的决定C. 社会存在的基础D. 社会存在的条件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

A. 历史的创造者B. 历史的旁观者C. 历史的推动者D. 历史的旁观者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随机的D. 任意的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B. 社会历史发展的次要力量C. 社会历史发展的非决定性力量D. 社会历史发展的无关力量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形态是()。

A. 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存在的决定C. 社会存在的基础D. 社会存在的条件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是()。

A. 经济独立B. 政治自由C. 思想解放D.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的体现。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出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即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3. 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都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主要的阶级斗争形式,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阶级社会。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意义。

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交换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二重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价值的形成和转移过程。

这一理论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积累和剥削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此外,资本主义经济的无计划性、竞争和资本积累也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案例:某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 直线上升的B. 螺旋式上升的C. 波浪式前进的D. 静止不变的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资本积累理论C. 劳动价值论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理论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5.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产主义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实现共同富裕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此处省略15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二是辩证法,即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此处省略2题)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

答: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为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同时导致劳动者失业和贫困化,加剧了贫富差距,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 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优越性。

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按劳分配原则、人民民主专政等。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化大生产的优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请解释它的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包括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认识实践。

认识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认识通过实践得到验证和发展。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特点和规律,对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题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什么?简要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它认为社会的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社会形态的更替。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社会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组成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运动规律。

•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形态的更替所决定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社会矛盾的激化和革命的爆发所引起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的革命性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对于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题3.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什么?简要阐述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一种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理论,它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终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个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物质、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

•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和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现代社会为基础的,只有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人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以上都是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多样性B. 物质性C. 可知性D. 规律性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A. 创造者B. 旁观者C. 领导者D. 被领导者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 客观性B. 能动性C. 社会历史性D. 直接现实性答案:D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符合客观B. 主观创造客观C. 客观符合主观D. 客观创造主观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个人奋斗C. 英雄人物D. 人民群众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财富的积累B. 个人地位的提升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 个人对自然的征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生产力D. 生产关系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A. 政治法律思想B. 道德观念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答案:ABCD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过程包括()A. 感性认识B. 理性认识C. 从实践到认识D. 从认识到实践答案:ABC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A. 个人的努力B. 社会的支持C. 历史的机遇D. 自然的条件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这一著名论断表明C(A)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C) 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D)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D(A)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 扩大改革开放,成为社会的主人(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 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B(A) 有“高尚的理想”(B) 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 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D) 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C(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D)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5.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A(A)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 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C) 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D) 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6.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D(A) 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B) 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C) 存款利息低于贷款利息的差额(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7.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B(A)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B)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C) 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D)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8.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C(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货币的出现(C) 商品交换的实现(D) 社会分工的存在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A) 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 国家调节经济(C) 国家自然垄断经济(D) 公私合营经济10.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这种观点表明C(A) 劳动可以创造一切(B) 人在实践中可任意获得自己想得到的成果(C) 意识具有能动性(D) 它是一种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11.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C(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B)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C) 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12.恩格斯提到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一观点说明实践D(A) 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 使认识具有科学性(C) 为认识提供了可能(D) 产生了认识的需要13.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错误的说法有B(A) 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B) 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就意味着认识是被实践决定的被动的因素(C)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D)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1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A)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 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C) 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1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D(A) 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状况的基本因素(B) 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的根本因素(C) 决定社会进化的速度的基本条件(D)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B(A)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 劳动力成为商品(C)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17.下列能够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资本是Q )D(A) 商品资本(B) 流动资本(C) 货币资本(D) 生产资本18.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C(A) 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B) 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C) 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1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 《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C) 十月革命的胜利(D) 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20.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C(A) 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B) 降低其生产成本(C) 扩大了贸易逆差(D) 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21.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D(A) 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 金融风险加大(C) 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D) 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B(A) 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 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C) 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D) 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23.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A(A) 矛盾分析法(B) 客观分析法(C) 调查研究法(D) 具体分析法24.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在使用过程中B(A) 能转移和保存自身的价值(B)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C) 能转移自身的价值(D) 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就消失25.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看到其缺点,看优点与缺点要分清主次。

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根据是D(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2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D(A) 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D)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2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C(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B)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D)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8.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是A(A)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B) 人民当家作主(C) 人民代表大会制(D) 按劳分配29.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D(A) 实际体现(B) 客观体现(C) 真实体现(D) 根本体现3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D(A) 不断发生量变的过程(B) 波浪式发展的过程(C) 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D) 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31.在世界历史上,19世纪经济落后的德国却成为欧洲最先进思想的发源地,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社会意识D(A)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 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C)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一致的(D) 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32.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是D(A) 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B) 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街的政治机制(C)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D) 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33.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D(A) 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B) 科学性(C) 阶级性(D)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4.真理的一元性是由B(A) 真理的多样性决定的(B)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的(C) 真理的主观性决定的(D) 真理的相对性决定的35.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D(A) 生产资料私有制(B) 人民当家作主(C)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D) 生产资料公有制36.“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这表明B(A)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绝对性真理走向相对性真理的过程(B)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C)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观点(D) 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观点37.资本周转速度B(A)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D)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38.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B(A) 生产国际化(B) 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C) 新科技革命(D) 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39.“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D(A) 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B) 人类精神需要的产物(C) 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D) 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40.下列命题中反映规律客观性的有B(A)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D)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41.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C(A)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B)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4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D(A)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B)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 历史是客观的合规律的过程(D)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43.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A(A) 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B) 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C) 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D) 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44.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表明意识具有B(A) 绝对性(B) 创造性(C) 永恒性(D) 无限性45.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A(A) 最终目标(B) 长期目标(C) 艰巨目标(D) 伟大目标46.“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A)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B) 否认真理的主观性(C)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47.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分别由原来的100%变为A(A) 150%,300%(B) 150%,100%(C) 100%,200%(D) 150%,200%4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 运动(B) 可知性(C) 时间和空间特性(D) 客观实在性49.在论述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时,马克思先后提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这两个思想之间的关系是B(A) 后者否定前者(B) 有内在联系,前者讲客观必然性,后者讲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C) 各自独立的(D) 相互矛盾的50.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C(A) 殖民地和宗主国(B)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C) 国际垄断同盟(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51.“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