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

合集下载

郭思乐的 生本教育

郭思乐的 生本教育

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体系‛是华南师范大学教科所郭思乐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经过近8年的实验而总结出来的一套‚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与师本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教育方法,她从教材、教法、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全面改革了师本教育的做法。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数学才考了十多分,哪怕是还拖着鼻涕,哪怕是字写得曲曲妞妞,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作为人类的一代,他们都像长江一样,‘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

在他们后面的,是人类50万年进化发展的历史;在他们前面的,是正在展开的现代社会,他们将会居于今后所有事情的核心。

‛‚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儿童在某种考虑其天性的教育条件下,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他们在学习中如此兴奋不疲,他们不让老师下课,为的是要让他有机会讲述从书上看到的故事。

‛‚在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孩子是最为如饥似渴的学习者‛——蒙塔古‚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都变得简单。

‛——克莱恩两种教育体系:‚基础教育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互相牵制,如果你想在教法改革的某一个阶段有所成就,就必须牵动教材、教法、教育管理及评价,进而指向人的观念的更新。

‛‚生本教育体系就有这样几个特点:1。

它力图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满足于局部改革,而是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因为具有彻底性;2。

它把过去的教育基本上看成是师本的,在对比的基调上揭示生本教育的存在和意义,因而较此前的相关研究有更多的根本性和鲜明性。

3。

它提出相应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框架,因而较有可操作性。

‛‚‘为教师的设计’就是‘为学生的设计’吗?......为教师的设计忽视学生的生命实在,因而进行的是虚体设计,而不是以活生生的学生为对象的实体设计。

‛‚教师的意志就是学生的意志吗?‛‚旧的教育体系截断了知识的来源,其原因是对教师来说灌注知识比产生知识、强调知识过程要容易得多,然而,对学生来说,没有来源的知识却是难以接受的。

俯首甘为孺子牛——教师做学生的“仆人”

俯首甘为孺子牛——教师做学生的“仆人”

2014-05理论创新参考文献:[1]张志坚.“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8(Z5).[2]梁启华.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善于利用乡土资源[J].大众科技,2010(07).[3]杨树夫.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薄弱环节[J].新课程:教研版,2009(08).[4]朱佳娴.东风“无力”百花残:思想品德教学“无力感”之管见[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Z2).[5]张一平.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9).[6]李会年.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刍议[J].学周刊,2011(23).(作者单位山西省万荣县汉薛镇第一初级中学)•编辑薛直艳《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我们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生本教育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的许多缺陷和误区,一再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生本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规律,具有前瞻性、彻底性、总括性、核心性和可操作性,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师本教育的旧局面,带来了一种教学上的新气象,带来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资源、新方法。

基于语文学科特点的认识,要让素质教育走进中学语文课堂,就必须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生本理念,就必须突破单一封闭的语文课堂,走大语文教学之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命,走向生活。

生本教育是一个使受教育者永不后悔的理论。

生本教育基本理念

生本教育基本理念

生本教育基本理念:1、什么是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2、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的区别师本教育:教师掌控一切,为教师好教而设计。

生本教育:学生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生命,挖掘学生潜能。

3、生本教育具体方法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

4、生本教育的核心:感悟5、生本教育教学模式任务前置——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课前/课后)——共同解决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讨论生本教育概念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生本教育同时是一片肥沃的思想土地和智慧田野。

生本教育特点6、突出学生从矛盾论的关点来分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按照这个观点,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之中,学是内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个内因才能发挥作用,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7、突出学习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

生本教育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

比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8、突出合作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

生本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1假期里,再一次拜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在思想上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

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

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现,使学生完全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

生本教育最主要是注重教学的交付,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它是一种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一个优良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

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师本”为“生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引导者,而且要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努力引领学生去生产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最后让他们成功地解决问题。

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

而孩子一旦全情投入,那收获一定是丰硕的。

生本教育,一种美好而理想的境界。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理念,它也将成为我们今后不断追求与努力的目标。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2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认真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并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

通读后该书后,我觉得它具有以下五点突破性的贡献: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以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理念上的一次革命。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人”为切入点,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和时代所呼唤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生本教育”是一个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理念的教育体系,是开发学生潜能的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强调由传统的“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的教育模式。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教学改革,在广东等省、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了为时十余年的跟踪式教学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以审美为核心,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中,通过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合作、综合等方式来完成审美过程。

我校进行“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以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音乐教师,在新课改的浪潮起起伏伏中,曾经欣喜过,也迷茫过,如今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豁然开朗,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的重要价值是审美教育,“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主动的去体验音乐、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感受音乐的美。

在音乐课堂教学探索“生本教育”的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生本,让音乐课堂充满愉悦和美。

“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快乐地自主学习。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过程中学习音乐,用多彩的音乐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步入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是音乐教育的最高目标。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灵感,让学生在优美流畅的演唱和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结构的布局等,感受到音乐所抒发美好的情感,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中领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艺术和美。

把课堂还给学生——生本高效课堂之我思我行

把课堂还给学生——生本高效课堂之我思我行

、卷 首 语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提到:教育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充分地让儿童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来学习。

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也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在“高效课堂”的路上不断探寻着,逐步有了些许感悟,下面便与大家交流分享:一、服务是本真郭思乐教授说:“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 我曾经对这句话不以为然,但当我教学了《画家乡》一课时,我突然之间有了深刻的体悟。

学生在汇报最喜欢谁的家乡时,有一组学生说他们最喜欢涛涛的家乡,因为涛涛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我问:“你觉得美在哪里?你在句子中发现了什么?”有个学生眼睛一亮说:“他用到了两个那么,这个句子很美。

”于是,我紧追不放,“是啊,他画的海又蓝又宽,这是大海的两个特点,用两个那么连起来,这个句子就很美了,你真了不起。

”“你们想想,还有哪些事物有这样两个特点,也可以用上‘那么……那么……’来试试看?”马上就有学生想到了:“太阳那么大,那么红!”“苹果那么香那么甜!”……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闸门就这样被打开了。

课后,我在总结和反思中发现:原来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服务是如此的简单、重要、精彩。

因此,当发现学生需要“引路”时,我就站到队伍的前面去当“向导”;当学生需要“穿针引线”时,我就插到队伍的中间去当“联络员”;当学生需要“力量”时,我就站到队伍的后面去当“助推器”。

当然,当服务者不只是转变角色,变革观念,我们更要在课堂中不断地探索、总结,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学生是主宰郭教授指出:“教育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不在于教,而在于鼓励学和帮助学。

”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像把土地还给农民一样,让学生有自主“经营”的权力。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我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后,我提议:“谁想当小老师来领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领读,并且享受成就感。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如东县袁庄初级中学冒小萍《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让我重新审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一、一切为了儿童的价值观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

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儿童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儿童作为教育价值原则。

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教育对象,但传统观念使我们对教育对象缺乏完全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没有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并没能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我们的教育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从而偏离了教育对象的本体。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认识,把教师的教育设计误认为是为儿童设计的,教师的意志误认为是儿童的意志,教师的兴趣误认为是儿童的兴趣。

现在,我们教师迫切需要的是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

而我们目前教育的模式,正是忽视了教育主体这一点。

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备课,以自己的内心想法去揣度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是有所欠缺的,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学习的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

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那就是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

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调动孩子的快乐情绪,运用能激发孩子快乐情绪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学习。

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这句话在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类知识获取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

同样,“诱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这句话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

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

儿童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

《教育走向生本》书本介绍

《教育走向生本》书本介绍

总的来说,《教育走向生 本》是一本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 实践指导价值的著作。通过阅读 这本书,我对生本教育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和认识。生本教育以学 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主 体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我相信, 随着生本教育的不断推广和实践, 我们的教育事业将会迎来更加美 好的明天。
我们要感谢郭思乐教授的 卓越贡献和无私奉献。他的生本 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为我们提 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 我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 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教 育的美好愿景,为人类的未来发 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我认为生本教 育在当今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 化的推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 在不断变化。我们需要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 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而生 本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良好 途径。
《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在实践中,生本教育需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例如,利 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工具,可 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自主学习和探 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最后,生本教育需要建立科学、 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传统的以考试成 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本教 育的需求。我们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如作品展示、口头报告、自我评价等, 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和能力发展。同时,评价标准也应该多 元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鼓
《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 探究和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本教育的环境中,学生需要 自己寻找答案,通过探究、尝试 和思考,发现新的知识和观点。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 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力。

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实验在国内百多所中小学学校开展后产生巨大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回响。

然而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传统教育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与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主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课任老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

到了现实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

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

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

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朴素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

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郭思乐生本教育理念

郭思乐生本教育理念

一、生本教育是什么?1、是一个在研课题。

"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1年,涉及100多所学校27个省市,是一个整体改革项目)最初起源于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的生本教育体系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过去老师一些苦教不果的东西.在某种考虑儿童天性的教育条件下使儿童对学习变得兴奋不已,每个事实都在彰显孩子们的潜能无限,都在呈现着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并由此带来极高的学习效率.实践证明,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我们过去当然也承认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是高考指挥棒的毛病,而不是体系自身有何不妥.但是,我们想要说明的是,我们原来的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去我们也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然而现今研究的成果表明,两者并不等价,而且,有许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研究,在"九五"期间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十五"期间作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进行研究.2、是一个理论体系。

生本教育是一种理念,“快乐、素质、成绩”是生本的美好理想。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的深层意义,其实就是已生命为本。

它区别于为教者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

(师本、考本、本本我们统称为师本教育休系)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决.(天性:好奇、求知、渴望得到认同)关于两种教育体系(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的区别)我们原来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去我们也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然而现今研究的成果表明,两者并不等价,而且,有许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原因很简单: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靠着过度分析的教材,我们的学生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可以施展,成为主体就是一句空话。

践行生本教育理念 提升物理学习效率

践行生本教育理念  提升物理学习效率

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提升物理学习效率【中图分类号】g633.7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积极参入学习和探究,依靠学生天生对未知事物探求的学习欲望,培养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自身渴求了解知识中快乐的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物理的习惯,在学习和践行生本教育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学生身边小事蕴含的物理知识入手,让学生多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物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生本教育理念之一,就是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和“”我爱学,“要我学”带着外在的强制意味,“我要学”是学生对学习内在需要的意愿,而“我爱学”就是学生带有享受和愉悦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便会事半功倍。

初中物理知识的最突出的特点和思想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事物和奇妙的物理现象,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引导学生观察口中哈出的气体,为什么冬季口中哈出的是“白气”而夏天却没有;为什么铁块一放到水里就沉底了,而用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钢板做成的巨轮却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图顶尖能轻易扎进墙里图钉帽却不行等等看似简单的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和积极探索,让学生能从身边做起、从身边认识起,自觉主动的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二,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经历入手,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经历和操作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获得学习物理愉悦的快乐体验。

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的构建

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的构建

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的构建广陵区头桥小学陈志国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活力四射的课堂就是要千方百计的唤醒并提高课堂的思维活力、情感活力、趣味活力,这样,才能唤醒师生潜在的生命活力,实现主动、健康、高效的发展。

一、唤醒思维活力,提高课堂思维度一节没有思维分量的课注定不是一节好课。

生命的活力既体现于肢体动作,更体现于思维,这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最本质的东西。

教育就是教人去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人去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诚然,知识是重要的,知识是思维的凭借,但是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

缺少思维,知识就不能牢固掌握,能力也就无从提高,情感培养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那么,活力课堂怎样提高课堂的思维度呢?我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做起。

第一,思维的全员性。

课堂教学中要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活力,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的理念,在实施公平教育、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的今天,更应该是我们的自觉追求。

如果只关心部分学生的活力,不但违背教育的宗旨,而且这部分学生的活力也难以维持。

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中,被边缘化的学生要么慢慢的沉寂下去,课堂没有了思维的氛围,要么主动进行被老师称作是“干扰教学”的活动。

要做到思维的全员性,有许多工作要做,关键是研究学生的生活、兴趣、爱好、学习基础,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鼓励学生向教材、向生活、向老师质疑;尊重学生的选择,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就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

它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就是一种方式,更就是一种理念。

就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与感染力。

生本教育把师生关系处理得十分完美、与谐,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生本教育就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生本教育就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有力杠杆;生本教育就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生本教育就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的教育。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无数事实说明,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绩效显著、十分成功、深受欢迎的教育。

生本教育概论一、什么就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就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与感染力。

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就是一种方式,更就是一种理念。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二、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

教师在“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中也在“点化”自己,学生与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

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就必须依据这一宗旨来安排。

因此,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就可以“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生本教育的具体实践案例
案例三:某教育培训机构的生本教育实践
某教育培训机构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他 们设计了富有创意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同时,他们还 引入了科技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和交互式的学习 体验。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了生本教育的可行性和优势。通过具体的实践和改进,我们可以不断推 动生本教育的完善和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此创新的教育模式
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生本教育的理念和优势,让更多的教师和 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接受这一模式。同时,开展相关的培训和研修项目,提高教 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
生本教育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鼓励创新和实践
鼓励践经验的积累 和分享,推动生本教育的不断完善
此外,我也深刻认识到生本教育 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 思维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社会中, 这些能力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教师,我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 性思维的人才
最后,生本教育也让我重新审视 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我意识 到我之前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可 能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因此,我应该根据生本教育的理 念调整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 造一个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 环境
生本教育的具体实践案例
案例二:某中学的生本教育实践
某中学在推行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辅导。学校为每个学生制定了 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们通过观察学生的特点和优势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 系,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共同成长 通过生本教育的实践,这所中学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学 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成为当地的教育示范学校

思想品德教育原则要体现“以生为本”新理念

思想品德教育原则要体现“以生为本”新理念

思想品德教育原则要体现“以生为本”新理念作者:王永奎来源:《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第20期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个有思想的鲜活生命。

教育需要关注个体人的生命和生活方式,尊重个性。

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和实施教学。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新理念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等,这是符合思想品德教育规律的,也是“以人为本”国家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如何让思想品德教育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呢?笔者根据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新理念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以生为本”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一、尊重性原则尊重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思想道德的交流,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才能使交流更好地进行下去。

部分思想品德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点,不尊重学生的道德见解,以居高临下的口气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灌输自己的道德观念。

结果往往是学生反感教师的道德说教,甚至发展到讨厌思想品德老师的地步。

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充分尊重学生的道德见解,并平等地与学生展开思想对话。

有一次,我找本班的两位“早恋”女生谈话,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训斥她们,说她们这种“早恋”是错误的,而是首先肯定了处在青春期的她们产生男女好感、交往过密是正常现象,并且还与她们说起了自己中学时代“暗恋”女生的轶事,那时的我暗恋上一个我认为有个性、很可爱、长相秀气的小女生。

长大后,我在一次出差中偶遇到那位女生,她的变化让我非常吃惊,肥胖、粗口、没有气质,我真怀疑自己当初的眼光。

她们听完后,哈哈大笑,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和对她们的尊重,我接着与她们进行了深入的思想道德交流,并指出她们现在所谓的爱情是纯洁的、幼稚的、不成熟的,要求她们暂时封藏这段感情,待到长大后如果仍然不变,再继续深入交往。

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思想

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思想

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思想杨旸王薇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所创立的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教育思想。

它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热爱学习而设计的教育。

同时,生本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以这种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大陆、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院校、幼儿园等进行广泛实验,成效显著。

一、生本教育思想的起源生本教育思想建立在针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的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

过去我们也承认教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是根本性的,几乎没有指向体系本身。

如果我们对教育体系进行一番反思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原有的体系基本上是一种以教师为本的体系,也就是一切服务于教师的教而设计的教育体系。

郭思乐教授称这种教育为“师本教育”。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是一种机械的、单向式的传输形态,整个教育是为了教师的教,更确切地说是为了教师的好教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好学服务的。

在这一教育体系内,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可以对学生发号施令,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来学习的,根本没有条件或机会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人们也时常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但很多研究表明,两者并不能划上等号,有时候甚至是对立的。

对此,我们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把过去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因为整个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的善于教。

这样,就提出了与传统师本教育相区别的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生为本”的教育,但是“生”绝不仅仅表述为学生,也有生命、生活等含义。

二、生本教育思想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搞清楚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的不同,有必要简单概括一下生本教育思想的一些特点,这对于人们认识生本教育的精神内涵是有帮助的。

我们认为,生本教育的特点主要有: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生本教育认为,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之中,学是内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个内因才能发挥作用,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

从整体目录结构来看,《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采用了 清晰的章节划分,各章节主题明确,逻辑连贯,为读者提供了很好的阅读导向。 整本书的目录以“教育”和“生命”为主线,贯穿始终,凸显了作者对于教育的 核心观点和理念。
从内容上看,该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生本教育”的理念。生本教育,即以 学生为本的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通过目录,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生本教育的理解是多角度、多层次的, 包括生本教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以及其对于传统教育的挑战和变革等。
这句话强调了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情感不仅是认知活动的催化剂,更是 我们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的重要途径。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学生的情感需求,培 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激扬生命,而不是控制生命。”
这句话提醒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将学生变成千篇一律 的产品,而是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学生 的个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让他们在自由发展的空间中茁壮成长。
感谢观看
再次,该书的目录反映出作者对于当前教育问题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在 信息化社会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的目标、方式、手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 化。作者通过目录清晰地展示了这些变化的方向和趋势,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当 前的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该书的目录还体现出作者对于未来教育的展望。通过各章节的标题,我们可 以看到作者对于未来教育的积极态度和期许,包括个性化教育、终身学习、以及 教育与科技的融合等。这些展望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有助于我们 理解和探索未来的教育发展。
精彩摘录
《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是一本深入探讨教育理念和实践的著 作,作者郭思乐教授在这本书中,再次强调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就如何真 正实现这一理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以下是从书中摘录的一些精彩观点,它们对 于我们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相关推荐《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通用11篇)把教育当作一种普通的职业,一种生存的方式来做,因而,即使再努力,也只能算是一个熟练的从业者,而绝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

下面是小编带来带来的《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欢迎阅读!《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篇1《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令我耳目一新,其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内涵丰富,立足学生,放眼发展,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是新课改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是一本对各个学段、各种教育方式都具有适应性的“有突破性的教育专著。

”读后让我重新审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生本教育”从根本上鲜明地解剖了当前我们所从事的教学模式,大胆提出了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导旨在张扬学生天性,依靠学生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自然天性的释放,以实现“人的完满发展”。

这一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为什麽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

生本教育体系要求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进行活动。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

把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於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的、快乐的游戏,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头脑变得十分灵活,学习成了十分开心的事,学习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

赏识教育要深入教学,学会用放大镜观察孩子的优点,同时我们一定要充满爱心,要懂得原谅,要学会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内心是极其敏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本质出发,相信他们。

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

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生本教育把师生关系处理得十分完美、和谐,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生本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生本教育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有力杠杆;生本教育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的教育。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无数事实说明,生本教育是一种绩效显著、十分成功、深受欢迎的教育。

生本教育概论一、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生本教育同时是一片肥沃的思想土地和智慧田野。

二、生本教育理论体系1、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2、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儿童的独立性3、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

4、生本教育体系哲学思考:无为而为;教少学多;可以双赢;5、生本教育的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整体感悟与知识生命;6、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与内核生成课程;讨论是学习的常规;读和做,缓说破——促进感悟,开发潜能;三、生本教育思想对儿童的看法l. 儿童不可限量,所以,对儿童的尊重,是天然地应当的。

2.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够了。

他们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会得到多少分,……他们不必把情感和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级,走向纯洁和透辟。

3. 课堂上,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

4. 儿童乃是天生的学习者,还在于学习对于他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甘泉之井,他会不断在学习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他的思维器官会不断地获得运用的享受。

5. 儿童的智力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思想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6. 儿童与成人的学习行为的区别:成人是以知御行,认识规律是知行律;儿童是先行后知的行知律;他们对人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

7. 先做后学反映了儿童的合理的脑神经活动过程。

一般来说,在儿童没有运用机体和全部感知器官去接触学习对象时,他们的头脑是空洞的;而空洞的头脑不能思维,对所学缺乏感知和表象就不可能形成属于主体自己的知识,不能理解对事物的抽象,即使他们可以形式地记住一些东西,也只是假性的、短暂的。

8. 先做后学反映了儿童的整体意义认识规律。

做是实践,而实践加工的是对象的整体,这就给儿童以十分鲜明的意义,从而保证了他们充沛的学习热情和经验支持。

生本理念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实验在国内百多所中小学学校开展后产生巨大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回响。

然而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传统教育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

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生本教育的儿童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与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

生本的课堂是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是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

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

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生本教育的作用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主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课任老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

到了现实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

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

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

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朴素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生本教育综述一、生本教育产生的背景生本教育这一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探索,最初起源于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的生本教育体系研究。

在研究中,他发现,过去老师一些苦教不果的东西,在某种考虑儿童天性的教育条件下,会使儿童对学习变得兴奋不已,而且每个事实都在彰显孩子们的潜能无限,都在呈现出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并由此带来极高的学习效率。

因此,郭教授指出: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

基础教育的一切都那样的互相牵制,如果你想在教法改革的某一个阶段有所成就,就必须牵动教材、教法、教育管理及评价,进而指向人的观念的更新。

我们过去当然也承认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是高考指挥棒的毛病,而不是体系自身有何不妥。

但是,我们想要说明的是,我们原来的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说,过去我们的教学,一切都是为了教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

而且,有许多时候,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对立的,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特别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学生现状的改变,以及人们自身的认识,都促使我们作出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重大思考和实践。

二、生本教育的概念1、生本教育郭思乐教授指出:“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旨的教育。

”“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的深层意义,其实就是以生命为本。

生本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最终和基本上是依靠生命自身。

所以,生本教育强调儿童是教育的真正主体,从而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理念。

考察生本教育的思想,可以看到,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2.生本教育体系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体系。

它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是探讨落实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

它把过去的教育基本上看成是师本的,在对比的基调上揭示生本教育的存在和意义。

而且,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它还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教材、教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法等等,体系性的思考,决定了它具有可操作性。

三、生本教育的基本观点1.生本教育的价值观生本教育的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

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

2.生本教育的伦理观生本教育的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

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了解学生。

从内部了解学生,是使我们认识学生可以被尊重的理由;从外部认识学生,是了解学生所处的地位,认识学生被尊重的理由。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的思想火花。

3.生本教育的行为观生本教育的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全面依靠学生,根本性的认识有三点:(1)“资源论”,学生是教育教学的活动的重要资源;(2)“生态论”,学生将在某种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3)“现状论”,艺术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发展。

4.生本教育的课程观生本教育的课程观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也就是说,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

郭教授还提出,突出词汇语言、数学语言和艺术语言这三大语言的前提下整合课程,使各科课程本质化、综合化、活动化。

只有实现了大课程的整合,整个学校教育的生本化,即学生可以自主地学,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这种整合不是那种简单的仅仅“作加法”(即原有课程不动,只增加一点课外活动,或用2-4节课做研究性课程)的校本课程,而是“做乘法”,即进行本质改变的课程整合,使“基础课程”本身就有活动性和研究性,通过活动和研究把各部分课程整合在一起。

现在,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材,是成为联系其教学思想体系与教学的中介,成为其体系化的教学思想走向现实的桥梁,使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5.生本教育的方法论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不教而教。

郭教授认为,儿童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

感悟不仅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而且是重要的结果。

所有的学习最终归结为感悟。

他主张“读和做,缓说破”,通过这种方法去促进儿童的感悟。

生本教育的方法,基本上是强调充分地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所以,有的老师形象地把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概括为“资源论”、“借力论”、“交付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