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总结16各论部分的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ishengwuxue zhishidianzongjie 三、球菌
主要知识点: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一种单链多肽,与胞壁肽聚糖共价结合。能与IgG抗体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IgG抗体的Fab段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这决定了SPA具有多种生物学意义:1.抗调理吞噬作用;2.协同凝集试验;
2 凝固酶coagulase:是葡萄球菌能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蛋白类物质;有两种:游离凝固酶和结合凝固酶;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作用:有助于抵抗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同时保护细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与葡萄球菌感染容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也有关系;
3葡萄球菌肠毒素作用特点:50%临床分离株产生;耐热(100oC for 30 mins!);是一种超抗原;毒素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进而对呕吐中枢产生刺激,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在进食含肠毒素食物后1-6小时发病,主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属自限性疾病;
4致病葡萄球菌的鉴定:产生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凝固酶试验阳性、耐热核酸酶试验阳性和能分解甘露醇产酸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指葡萄球菌属中不产生血浆凝固酶的葡萄球菌,过去认为CNS不致病,近年来发现CNS已经成为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引起重视。主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感染、心内膜炎、败血症、术后感染等。
5 链球菌的分类:根据溶血现象分类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按产生溶血与否及其溶血现象分为3类。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因而这类菌亦称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 viridans)。α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并未完全溶解。这类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β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因而这类菌亦称为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这类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γ-streptococcus):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因而亦称不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non-hemolyticus)。一般不致病,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
除此以外,根据胞壁中C多糖抗原不同分群,其中主要为A群致病,两种分类方法并不平行,但A群链球菌大多为乙型溶血。
6 M蛋白(M protein)是A群链球菌细胞壁中的蛋白质组分,,是重要的毒力因子。含M蛋白的链球菌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此外,M蛋白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的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损害人类心血管等组织,故与某些超敏反应疾病有关。
7 链球菌促进扩散的侵袭性酶:(扩散因子,spreading factor)
透明质酸酶:能够分解连接结缔组织间以及细胞间的透明质酸,使组织产生空隙,细菌得以迅速在其间扩散、繁殖及进入宿主组织内的酶类物质。
链激酶:水解纤维蛋白;
胶原酶:溶解胶原纤维;
链道酶:DNA酶,分解脓汁中粘稠的核酸,利于扩散;
8 链球菌溶素:分为两类:对氧敏感是链球菌溶素O(SLO),对氧稳定的是链球菌溶素S (SLS) ;溶血,对白细胞也有损伤作用;链球菌溶素O抗原性强,抗O抗体具诊断意义。抗链球菌溶血素O 试验(antistreptolysin O test, ASO test),简称抗O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多在250单位左右;活动性风湿热患者一般超过400单位。
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是链球菌导致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由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A群链球菌产生。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具有超抗原作用,对兔有致热性和致死性。
9 能够自溶的细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
10肺炎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的区别试验:胆汁溶解试验、Optochin敏感试验、荚膜肿胀试验,前者均为阳性。
11 脂寡糖(lipooligosaccharide,LOS):奈瑟菌的内毒素,是重要的毒力因子,结构上比LPS缺少O 抗原成分,但生物学功能基本类似,可引起内毒素毒性反应并有助于形成炎症反应。当病菌侵入机体后,因自溶或死亡而释放,引起发热,中毒性休克和DIC等。
补充知识点:
F蛋白(protein F):位于化脓性链球菌细胞壁内,其结合区暴露在菌体表面,是纤维黏连蛋白的受体,使细菌黏附到上皮细胞表面,以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定植和繁殖。
SK-SD皮试:SK即链激酶(Streptokinase),SD为链道酶(Streptodomase),前者为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为纤维蛋白酶,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病菌在组织中扩散。后者为链球菌DNA酶,能降解浓液中具有高度黏稠性的DNA,使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由于SK和SD能致敏T细胞,故常用于皮肤试验,通过迟发性超敏反应原理测定受试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称为SK-SD皮试。
PYR试验:用于特异性检测A群链球菌氨基肽酶,反应产物和试剂产生的产物显色或呈现荧光而快速诊断,其它链球菌则为阴性。
胆汁溶解试验:利用胆汁可激活肺炎链球菌的自溶酶加速菌体自溶的原理,菌液中加入胆汁或去氧胆酸钠,37℃10分钟细菌溶解菌液变清为阳性。
肠杆菌
1肠杆菌共同生物学特点:
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有周鞭毛,志贺菌属和克雷伯菌属无鞭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培养条件简单
生化反应活泼,分解糖类或蛋白质形成不同产物,可用于鉴定:
氧化酶阴性,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区别
乳糖分解: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肠道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非致病菌多分解
2 O抗原:即菌体抗原,存在于细胞壁脂多糖最外层的特异性多糖,具有属特异性,在血清学鉴别上有意义。O抗原耐热,100℃不被破坏。细菌若失去O特异性多糖,菌落会由光滑型转变为粗糙型,是为S-R变异。O抗原主要引起IgM型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