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显微镜》
初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初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d356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e.png)
初中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它的发明和应用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显微镜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因此了解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生物学中常用的显微镜知识点。
1. 显微镜的分类按照光源的不同,显微镜可以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两大类。
光学显微镜又可以分为简单显微镜和复合显微镜两种。
简单显微镜只有一个透镜,主要用来观察较大的物体,像虫卵、红细胞等。
而复合显微镜由多个透镜组成,可以放大物体更多倍,适用于观察细胞、细菌等微观物体。
电子显微镜则是利用电子束来观察物体,电子显微镜能够放大的倍数比光学显微镜更大,可以观察到更微小的物质结构。
2.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显微镜主要由支架、观察管、镜臂和底座等部分组成。
支架是显微镜的主体结构,它用来支撑和固定其他部件。
观察管是显微镜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目镜和物镜。
目镜是我们观察物体时直接用眼睛看到的镜片,一般放大倍数为10倍;物镜则是放置在物体上方的镜片,放大倍数较高,一般有4倍、10倍、40倍等多种规格。
镜臂可以使物镜与目镜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以调节放大倍数。
底座是显微镜的基座,用于稳定显微镜。
使用显微镜时,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在玻片上,并加入少量显微镜盖玻片。
然后将玻片放置在观察台上,通过旋钮和轮廓架调节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使物体清晰可见。
最后,通过目镜观察物体,并通过旋钮调节焦点,使图像更加清晰。
3. 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观察者目镜中所得到的影像与实际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放大倍数越高,观察到的图像就越大。
视野指透过目镜能够看到的范围,它使用直径或者面积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视野就越小。
这是因为放大倍数增加,所能够观察到的细节也变多,所能看到的范围就相应减小。
4. 显微镜中的调焦调焦是显微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操作,它可以使图像更加清晰。
调焦主要分为两种方式:粗调焦和细调焦。
初中生物显微镜教案
![初中生物显微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57d61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a.png)
初中生物显微镜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3. 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并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1.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显微镜的组装和调整。
2. 观察生物样本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显微镜若干台。
2. 生物样本若干份。
3. 显微镜使用说明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生物体。
二、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5分钟)1. 演示显微镜的组装过程,包括底座、镜身、目镜、物镜等部分的安装。
2. 讲解如何调整显微镜的光线,包括反光镜和遮光器的使用。
3. 讲解如何调节镜筒,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的作用。
4. 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
三、学生动手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按照显微镜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
2.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并进行观察记录。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在学生动手操作环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在观察生物样本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并进行观察记录。
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8ae8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6.png)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以下是 7 条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1. 显微镜拿起来后,要先对光呀!就像你晚上回家得先开灯一样。
你想想,要是黑灯瞎火的,你能看清东西吗?对光的时候,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呢,然后调整遮光器和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比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是光没对好,那可就啥也看不清啦!2. 把玻片标本放上去,哎呀,这可得轻点儿,别给弄碎了!就像你对待你最喜欢的玩具一样小心翼翼。
要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这样才能看清哦。
就好比你看电视,得正对着屏幕看才清楚呀!3. 调整焦距可重要啦!你得慢慢地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下降,眼睛看着物镜哟,千万别压坏玻片啦!这不就好比你下楼梯,得慢慢地一步一步来,急不得呀。
然后再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哇,那感觉真神奇!比如观察细胞的时候,调好了焦距才能看清细胞的结构呀!4. 要是想更清楚地看,还可以换高倍物镜呢!这就好像你从普通眼镜换成了放大镜,一下子看得更仔细了呢。
但要注意哦,换了高倍镜后可能需要再微调一下焦距。
就像你换了新鞋子,可能得适应一下走路的感觉。
5. 观察的时候要有耐心哦,别着急!就像你等一朵花慢慢开放一样。
有时候可能需要你慢慢移动玻片,才能找到你想观察的目标。
比如找草履虫的时候,那可得仔细找找才行!6. 用完显微镜,可别忘了整理好呀!把物镜转开,把玻片拿下来,就像你玩完玩具要收起来一样。
不然下次用的时候可就乱套啦!而且要把显微镜擦干净,好好爱护它哟!7. 哎呀,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真的太有趣啦!你能看到好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你难道不想去探索一下这个神奇的微观世界吗?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精彩世界,一定要好好掌握这些知识点呀!。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教案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813ce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8.png)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教案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技巧,提高观察和研究微小物体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显微镜的保养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技巧。
教学准备:
1. 显微镜和样本;
2. 班级PPT;
3. 实验室助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和示范显微镜的结构,激发学生对显微镜的兴趣。
2. 学习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学生跟随PPT学习。
3. 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师示范正确的使用技巧,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4. 学习显微镜的保养和注意事项,教师提示学生要爱护显微镜,保持显微镜干净整洁。
5. 实践操作:带领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的样本,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6.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并书写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初中生物显微镜使用的教案
![初中生物显微镜使用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e236a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8.png)
初中生物显微镜使用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 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3. 能够观察和描述显微镜下的样本。
教学内容:
1. 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显微镜下的样本观察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通过呈现一些显微镜下的图像,引起学生对显微镜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显微镜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15分钟)
1. 讲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物镜、目镜和台子等。
2. 介绍显微镜的原理,包括放大镜和透镜原理。
三、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0分钟)
1. 演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包括调节光亮度、调节焦距等。
2. 请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向他们展示样本的观察技巧。
四、观察和描述显微镜下的样本(20分钟)
1. 提供不同种类的样本供学生观察,如叶片、细胞等。
2.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样本特征,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检测(10分钟)
1. 总结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带领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显微镜的问题,检测他们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显微镜的问题,或者观察一些自带样本并写下观察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可以通过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显微镜的应用。
初中生物七年级《显微镜》公开课优秀课件
![初中生物七年级《显微镜》公开课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0ff787998fcc22bcd10d9f.png)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
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
构呢?
放大镜 显微镜
一、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是常用的探究器
具,中学常用的主要是单
筒式光学显微镜。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载物 遮光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镜柱
镜座
光圈
大光圈:弱光 小光圈:强光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装 2、对光 3、观察 4、清洁收镜
4、显微镜所看到的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 (例如:例如“p”放大后的看到的图像为“d” )
5、 物像的移动: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 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简单 的说物像在哪个方向就朝哪个方向移动。 (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 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
6、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像越 小,视野越亮;
(例如目镜5x,物镜10x,显微镜把物体放大50倍。)
2、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 放 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 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 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小。
3、光线调节(看到一个“白亮视野”) 光线暗时: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光线强时: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下降,让物镜接近标本。
★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
(四)、清洁和收镜
取下玻片标本,转动转换器,取下物镜、目 镜,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并将将反光镜垂直 于地面,放入显微镜箱。
显微镜结构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显微 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初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初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2e7c5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6b.png)
初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一生物显微镜知识点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
显微镜初中生物教案
![显微镜初中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bfa48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b.png)
显微镜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掌握细胞的功能;
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2. 细胞的功能:营养吸收、分子合成、能量转换等;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讲解什么是细胞;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内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功能?
二、实验操作(20分钟)
1. 学生观察镜片下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并观察其中的各个结构;
2. 学生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各个部分。
三、讲解(15分钟)
1. 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解释细胞内部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
1. 分组讨论:为什么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
2. 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解释其功能。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次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实验;
2. 提醒学生及时复习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实验操作方法和观察技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细胞的更多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显微镜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显微镜](https://img.taocdn.com/s3/m/bd94824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5.png)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显微镜生物七年级知识点-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小物体的仪器,也是生物学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它的发明为人们研究微观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在生物七年级的学习中,显微镜的应用非常普遍,因此对于显微镜的了解和掌握非常关键。
本文旨在介绍生物七年级常见显微镜及其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一、常见显微镜及其结构在生物学的实验室中,常见的显微镜种类有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
但是,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中,光学显微镜是最常用的类型,因此我们主要介绍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目镜: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观察样本的镜头,也称为接目镜。
2.物镜:负责将样本放大的镜头,通常有3-4个不同倍率的物镜。
3.旋转镜:可以旋转的镜片,可用于切换不同倍率的物镜。
4.聚光镜:位于物镜下方的一组镜片,主要用于聚焦样本,调节样本的清晰度。
5.台子:支撑样本的平台。
6.光源:提供样本照明所需要的光源。
二、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凸透镜使得光线在通过物镜后会聚在焦点上,并且这个焦点位于目镜的焦点上,从而实现放大的效果。
在正常使用显微镜的时候,我们需要分别调整物镜和目镜的位置,调节聚光镜,使得样本清晰可见。
不同倍率的物镜和目镜会带来不同的放大倍数,因此需要根据待观察的样本特性和希望达到的放大倍数来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
三、使用显微镜的方法1.调节样本位置: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于显微镜的台子上,并用卡子固定好,使其与物镜成为垂直方向。
2.聚焦:先用最小的物镜将聚光镜调至最佳状态,再根据需要逐渐调整到大倍镜,这样可以使样本的清晰度更高。
3.调节焦距:通过旋转调节聚光镜,让样本在不同方向上的清晰度都尽量相等。
4.调节光源:根据不同的样本需求来调整照明的光源,以达到合理的亮度和明暗状态。
四、拓展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应用已经拓展到许多领域。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显微镜的使用
![初中生物知识讲解:显微镜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a4bcfcddccda38366baf21.png)
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精讲1.取镜安放(1)打开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取出显微镜。
(2)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前方稍偏左的位置,便于用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看着画图。
让镜筒向前,镜臂向自己,安装目镜和物镜(分别安装在镜筒和转换器上)。
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般使用最大的光圈)。
(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也需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当光线强时,选用平面镜对着光源,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对着光源。
3.放置玻片标本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调节与观察(1)低倍镜观察①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距离玻片标本2~3 mm)为止。
②左眼注视目镜内,双手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
③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若看不到物像,重复第2、3两个步骤。
(2)高倍镜观察①移动玻片,在低倍镜下将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注意: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5.收放(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然后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放,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处。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考点分析显微镜的操作是生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所以经常作为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对物像位置的判断及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
名师点睛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可能会有污物。
污物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判断污物位置,首先转动目镜,若污物不动,则污物不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物移动,则污物在玻片上;若不动,则污物在物镜上。
初中生物教案显微镜
![初中生物教案显微镜](https://img.taocdn.com/s3/m/aa5f1d3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b.png)
初中生物教案显微镜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a. 了解显微镜的原理和分类;b.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c. 掌握显微镜的调节和保养;2. 过程与方法:a. 利用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展示显微镜;b. 利用实物显微镜进行示范;c. 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显微镜的兴趣和好奇心;b.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二、教学重点:1. 显微镜的原理和分类;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显微镜的调节和保养;三、教学难点:1. 显微镜的调节;2. 显微镜的保养;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显微镜;b. 介绍显微镜的作用和重要性;2. 学习新知识:a. 介绍显微镜的原理和分类;b. 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c. 示范如何调节显微镜的焦距;d. 示范如何保养显微镜;3. 合作探究:a.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用显微镜观察准备好的样本;b. 引导学生调节显微镜,观察样本的细节;4. 总结提炼:a.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巩固和加深理解;b.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想法,促进思维的拓展;5. 作业布置:a. 让学生回家继续观察身边的物品,并用显微镜观察;b. 提醒学生及时保养显微镜;六、板书设计:显微镜- 原理和分类- 使用方法- 调节和保养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显微镜的展示,让学生对显微镜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表现积极,认真观察样本,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调节焦距。
但在保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意识。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显微镜的应用。
《初中生物《显微镜》课件
![《初中生物《显微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984f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d.png)
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
1 定期清洁
定期清洁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以保持光学系统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2 正确存放
将显微镜存放在干燥、避光的环境中,以避免受潮和损坏。
3 小心操作
在使用显微镜时,小心轻拿轻放,避免撞击和损坏。
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1
1 9世纪
2
发展出了复合显微镜,使用多个凸透
镜系统和光源,进一步提高了观测的
材料科学
显微镜可用于研究材料的微 观结构和形貌,有助于材料 改进和新材料的研发。
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1 样本处理
在观察前,对样本进行 合适的处理和制备,以 获得清晰的显微图像。
2 焦距调整
通过调整聚焦装置,使 样品和显微镜的物镜处 于最佳焦距,以获得清 晰的图像。
3 适当光源
选择适当的照明方式和 光源,以确保在观察过 程中能够照亮样品。
《初中生物《显微镜》 PPT课件
欢迎来到《初中生物《显微镜》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深入了解 显微镜的定义、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使用技巧。同时,我 们也会介绍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以及其令人惊叹的发展历史。让我们开始 探索显微镜的奥秘吧!
显微镜的定义和分类
1 显微镜的定义
2 显微镜的分类
清晰度。
3
1 7世纪
光学显微镜的诞生标志着显微镜的发 展,人们开始使用凸透镜观察微小物 体。
2 0世纪
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新型 显微镜的出现,使得观测精度和清晰 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课件,我们深入了解了显微镜的定义、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应用 领域、使用技巧、维护与保养以及发展历史。希望你对显微镜有了更全面的 了解,并能够在日常科学研究和生活中应用这一重要工具。
八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8019c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3.png)
八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随着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显微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在生物实验室中,显微镜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那么,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I. 显微镜的种类
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显微镜有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
本文重点介绍光学显微镜。
II. 光学显微镜结构
1. 目镜:位于显微镜的上部,用于放大显微镜底物的像;
2. 物镜:位于显微镜的下部,通过对显微镜底物进行放大以形成像;
3. 样品台:用于放置样品;
4. 光源:通过样品台,照亮样品;
5. 对焦轮:用于调节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
III. 光学显微镜使用
使用光学显微镜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 将样品放在样品台上;
2. 调节光源,照亮样品;
3. 选择合适倍数的物镜;
4. 使用对焦轮将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合适位置;
5. 通过目镜观察样品。
IV. 光学显微镜的配件
在进行光学显微镜实验时,还需要一些配件,如目镜清洁杆、差分干涉仪、热像仪等。
V. 光学显微镜的应用
生物学研究中,光学显微镜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
1. 观察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与形态;
2. 研究昆虫、植物和动物的组织构造;
3. 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数量和分布。
总结:
如上述所述,八年级生物显微镜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光学显微镜的应用性广泛,其结构也比较简单,使用也比较方便。
介绍完毕,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显微镜教案
![初中生物显微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2436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6.png)
初中生物显微镜教案
教材版本:初中生物教材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实验材料:
- 显微镜
- 玻璃载玻片
- 尖尖钳
- 植物细胞或动物组织样本
- 甘油或盐水溶液
- 水平规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本:将植物细胞或动物组织样本切割成薄片,用尖尖钳夹在载玻片上。
2. 涂抹溶液:将甘油或盐水溶液滴在样本上,以使细胞透明并减少光的散射。
3. 用显微镜观察: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平台上,调整放大倍数并调焦,用眼睛靠近目镜观察细胞结构。
4. 记录观察结果:学生应注意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等。
实验注意事项:
-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摔碎或刮伤镜片。
- 观察时要调节光源和焦距,确保清晰的观察效果。
-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归还。
拓展实验:
学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或动物组织,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差异。
实验评价:
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学生可以加深对细胞的理解,并培养科学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1bf53acc22bcd127ff0ca3.png)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实验目的]1. 熟悉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用途,掌握显微镜维护的基本知识。
2. 初步掌握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1. 材料:羊毛装片、血涂片、字母装片、兔脊神经节切片。
2. 器材: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
[实验内容与方法]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是一种复杂的光学仪器。
它是医学实验常用工具之一,其作用是将观察的标本放大,以便观察和分析。
一般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如图1-1所示。
(一)机械装置1. 镜座:位于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以支持着整个镜体,起稳固作用。
2. 镜柱:为垂直于镜座上的短柱,用以支持镜臂。
3. 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呈弓形结构的部分,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分。
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否则显微镜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ss倒。
4. 调节器:也称调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节器 (大螺旋)和细调节器(小螺旋)两种。
粗调节器可使镜筒或镜台作较快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适于低倍镜观察时调焦。
细调节器可使镜筒或镜台缓慢或较小幅度地升降,使用于在低倍镜下用粗调节器找到物体后,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进行焦距的精细调节,藉以对物体不同层次、深度的结构做细致地观察。
5. 镜筒:位于镜臂的前方,它是一个齿状脊板与调节器相接的圆筒状结构,上端装载目镜,下端连接物镜转换器。
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和双筒式。
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而镜筒倾斜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角,在镜筒中装有使光线转折45°的棱镜;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式的。
新课标初中生物显微镜
![新课标初中生物显微镜](https://img.taocdn.com/s3/m/21eb6c8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1.png)
A、细胞的多样性
B、不同生物细胞的相同性
C、生物界的统一性
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4、对细胞学说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C、所有的细胞都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D、细胞对另一个个体的其他细胞的生命作用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植物不论发展到多么高级都是细胞的聚合体,这是施旺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 倒立的虚像。
1、如视野中物像位于左下方,如何才能移到移 到视野中央? 2、“上”在显微镜中中观察到的物象是( )
高倍镜与低倍镜视野的特点? 低倍镜:多、小、亮 高倍镜:少、大、暗
3.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F”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 字样是 ( )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 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 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 A.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 B.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 C.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 D.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
四、高倍镜观察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目标移动到视 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4、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判断正误:
1 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的原因是 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要观察的目标,直接使用高倍 镜因视野小而不易找到目标。
草履虫相差显微图
肉毒梭菌相差显微图
其他显微镜
4)暗视野显微镜
原理图
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图 团藻和水绵暗视野显微图
2 在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如因太暗而影响 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和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初中生物知识点: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初中生物知识点: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ef73407fd5360cba1adb85.png)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反比关系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正比关系
3、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小而暗,细胞
是大而少;而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
大而亮,细胞是小而多。
4、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小;
物镜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大。
物镜
接近玻片的镜头
镜筒
上面装目镜,下面连转换器
转换器
上面装有1~3个倍数不同的物镜,用于调换物镜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通光孔
在载物台中央,使光线通过
压片夹
固定玻片标本
遮光器
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能调节光线强弱。(光线强时,调
小光圈;光线弱时,调大光圈)
普通光学显微镜示意图
反光镜
反射光线,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粗准焦螺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调
节
焦
距
细准焦螺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初中生物知识点: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名称Leabharlann 作用图示目镜接近眼睛的镜头
放大标本和成像
说明: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要
透
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实像)→镜
筒→目镜(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即可。
课本33页第5题,金榜23页典例1
显微镜使用小结
低倍镜程序: 对光——放置标本——粗准焦螺旋——寻找目标——移至中央 高倍镜程序: 转换到高倍物镜——调光——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 倒立的虚像。
1、如视野中物像位于左下方,如何才能移到移 到视野中央? 2、“上”在显微镜中中观察到的物象是( )
镜臂
镜柱
镜座
三、低倍镜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 片标本为止。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 筒上升,直到看到物镜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四、高倍镜观察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目标移动到视 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4、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2)所观察的视野一部分清晰,一部分细胞模糊,这是因为 ( B ) A、反光镜未调节好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薄厚不均 D、显微镜物镜损坏
常用的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
常用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细胞表面的形态和结构
大肠杆菌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直径为1mm的小圆点,则视野内所看到的小圆点( B )
A、面积30mm2 C 、面积扩大到30倍 B 、直径约为30mm D 、直径约为110mm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我镜臂,左手托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 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光孔反 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白亮的 视野。
B.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 C.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
D.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
(三)、显微镜操作中常见问题
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污点是在装片上、目镜上、或物镜上? 2、视野亮暗问题 (1)观察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 D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一、显微镜
自制的显微镜 (300×)
最大的光学显微镜 放大倍数1500倍
最早的电子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 一 ) 、 显 微 镜 的 构 造
?
? ? ? ? ?
?
? ? ?
?
?
观察 目镜的特点? 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故成反比。
物镜的特点?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故成正比。 工作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高; 工作距离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 低。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 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判断正误:
1 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的原因是 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要观察的目标,直接使用高倍 镜因视野小而不易找到目标。 2 在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如因太暗而影响 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和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3 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 构因太小看不清楚,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
1665年 1838年
1839年 1858年
1665年,英国科 学家胡克用自己设 计与制造的的简易 显微镜观察栎树软 木塞切片时,发现 其中有许多小室, 他把这些小室称为 细胞,实际上胡克 当时看到的是细胞 壁。这是人类发现 细胞的第一步。
1839年,德国 1838年,德国植物 学家施莱登使用分辨 动物学家施旺通 率达1µm的显微镜,观 过对鱼、蛙、猪、 察了大量的植物组织 等多种多细胞的 后提出:“植物,不 系统观察后提出: 论发展到多么高级, “细胞是有机体, 都是由充分个体化的、 整个动物和植物 各自独立的、分离的 都是细胞的集合 体,它们依照一 细胞组成的聚合 定的规律排列在 物。” 动植物体内。”
高倍镜与低倍镜视野的特点? 低倍镜:多、小、亮 高倍镜:少、大、暗
3.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F”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 字样是 ( )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
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 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
A.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
1858年,德 国医生和病理 学家魏尔肖指 出:“细胞只 能来自细胞, 细胞是一个相 对独立的生命 活动的基本单 位。这被认为 是对细胞学说 的重要补 充。”
“细胞学说”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
物的基本单位。
它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 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
注: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 不是面积和体积。
1、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装片时,为使显微镜放
大倍数最大、最小,应选用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分别是 (D A)
A、目镜5×,物镜10×
B 、目镜5×,物镜40×
C 、目镜10×,物镜10× D 2、在光学显微镜下,选用6倍目镜和5倍物镜观察一个
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细胞的发现(罗伯特· 胡克) ——植物体由细胞构成(施莱登) ——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施旺) ——细胞学说的建立(施莱登、施旺等人) ——细胞来自于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威尔肖)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D、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这反映了生物界具有一致 性。 2、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B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证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阐明了( C) A、细胞的多样性 B、不同生物细胞的相同性 C、生物界的统一性 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