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98f3087f1922791788e850.png)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1.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
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五、小结v1。
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3)
![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f7053021580216fc700afda5.png)
书本的空格中。
2、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
学生自由发言
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
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
3、学生上台展示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4 分 钟
1 0
分 钟
2 分 钟
的,这些话都告诉我们:每个
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怀有一种
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
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
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
位置。
1、学生思考 1 分钟
二、看地图,找家乡。 回答
预期效果
教 学时 间
3 分 钟
3 分 钟
1 8
分 钟
1、出示中国地图,像什
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请学生介绍(2—
2、找一找,首都(北京) —3)个
教
学准备
预习探 究
预习内容
预习方式 与要求
探究质 疑
预期效果
观察法
了解家乡的
家乡是
初步能说出家
调查:我
正确称谓;
怎样的? 乡的全称。
的家乡是哪里
板书设 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乡在()省、
()市、()区。 与家乡相邻的省和市县有()、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坐在这个
崭新的教室里上课,心里一定
3、找一找,我的家乡所
属的省份
师:刚才大家找到了自己
3、请学生介绍(2—
的家乡在地图上的位置,用我 —3)个
的家乡在()省()市()县
填空说话。(出示板书)
学生自由发言
4、你想把家乡的地理位
置告诉好朋友吗?1、打电话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8c4c4967ec102de3bd8949.png)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江东中心小学教师:何会芬教材简析:教材是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空间位置出发,让学生接触地图,初步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能力,知道自己家乡在祖国的位置,了解地图上的一些简单用途,并且能够认识到在现代化城市中、在人民生活中地图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学生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2、能够借助地图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地形的异同,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学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2、看地图找到家乡的位置。
3、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属于哪种地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云南省地图、刻度尺、彩色笔、毛线。
学生准备:1、一张小的中国地图,绘图用的彩笔、贴画用的剪刀、胶水。
2、询问、翻阅自己家的户口本。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放歌曲《葫芦丝傣族歌曲》以及配合个地方特色图片欣赏)1.师:每听到这首动听的歌,就让我忍不住想起了我那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云南省德宏芒市。
你呢?2.师:同学们,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呢?小结:是啊,有的人认为家乡是可爱的,有的人认为家乡是美丽的,有的人认为家乡是物产丰富的……看来,每位同学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二、看地图,寻找家乡1.提问:你的家乡在哪里?请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回答2.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哪个方位呢?请看,这是一幅中国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件)。
大家看,我们的家乡云南省大致在祖国的哪个方位呢?你能指出来吗?下面我们就邀请五位同学上台做做游戏。
(请出五位同学)3.宣布游戏规则:我们说:"一二三四五,你的家乡在哪里?"同学们马上轮流指着地图点出自己的家乡,一边点一边说:"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四年级下册思品教学设计我的家乡在哪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思品教学设计我的家乡在哪里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17fca7adcc22bcd126ff0c3d.png)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家乡在哪里,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识看地图的能力,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等丰富的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地图的认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增强对家乡的感性认识,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培养孩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县市。
难点:如探寻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初看地图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来自一个非常富饶美丽的地方,那里是老师的家乡,今天,老师想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大家认识。
(出示课件)二、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1.视频中的地方就是老师的家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呀?提问讨论说一说自己的家乡。
(板书)2.我们可以在地图上找到我们的家乡,在找家乡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看看地图上都有什么?小组讨论,让组员发言,(引导学生知道比例尺,图例和方向)3.知道了这些,现在我们来在这个地图上来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吧。
我们多数人的家乡都在黑龙江省。
那么黑龙江在我们祖国的哪里呢?让我们先去地图上看一看!找到我们的家乡黑龙江省了吗?4.请大家把书翻到第3页,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一找黑龙江省,用铅笔圈出来。
5.黑龙江省在中国的哪里?(东北部)黑龙江的周围有哪些邻居呢?(黑龙江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出示黑龙江地图)6.我们找到了黑龙江省,那接下来我们再去找一找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的哪个方位吧?(齐齐哈尔,别称鹤城。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
“齐齐哈尔”源自达斡尔语,是“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
)7.我们生活的克东县又在哪里呢?在齐齐哈尔的地图里我们再来找一找吧。
(在齐齐哈尔的东北部,与克山县和拜泉县相邻)8.这些县,同属一个市,它的名字叫——齐齐哈尔市。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1》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1》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63e012aa00b52acec7ca87.png)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1》教学设计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明白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都市的位置。
明白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明白想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预备: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
学生预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二、谈话引导,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如何样一个地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漂亮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爱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都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致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那个地点,在那个地点,我的家乡在那个地点。
”5、老师那个地点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伙儿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畴,请大伙儿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漂亮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装扮得更漂亮。
4、学生上台展现。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
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如何样的感情?五、小结。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案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50fb66f14791711cc791793.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和教学反思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二、谈话引导。
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四、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五、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
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六、小结。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2、能借助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它地区地形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我的家乡在哪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我的家乡在哪里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13a30312c77da26924c5b017.png)
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地形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课前准备:地图、课件
课堂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情境
暖身
(5—10分)
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
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
的家乡在这里。
学生反馈
学生配合老师一起做游戏
气氛高涨
二、
合作
探究
(约20分
钟)
任务一指导学生在中国地形
图上找找教材提示的五种地
形。
找出还有哪些高原、盆地、平
原、丘陵、山地,都分布在哪
些地区?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
地形特征。
小组合作观察
小组合作分析总结
小组反馈
学生小组完成后组与组进行总
结
二、合作探究(约20分钟)任务二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
一找自己老家的位置,说一说
为什么称那里为“老家”?并
说一说回老家的路线,乘坐什
么交通工具等,如果回老家应
当准备些什么礼物,回老家应
注意什么礼仪。
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完成后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
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有不同意
见时何以随时补充
组与组互评
三、分享评价(10—15分)让学生当小导游
向外地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
乡自己的家乡。
老师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家乡的
特点。
总结后小组抽代表展示。
组与组进行评价
四、
课后
任务
做一张“我的老家”的手抄报
五、
板书
设计
六、
课后
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6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6](https://img.taocdn.com/s3/m/24fa91dfba0d4a7302763a3b.png)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材】从整个单元看,本单元共四个活动主题。
从内容上看,本单元是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思想感情的教育素材。
进行本课的学习,在于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它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从寻找家乡,贴画家乡,热爱家乡这三块内容来培养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材的活动安排既是虚拟的社会生活也是现实生活实际,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操作。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个初步的了解,并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地方2.学会看地图,知道地图有许多用途。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向他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教法】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任何教法都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取情境创设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活动体验法等教学方法。
如通过欣赏音乐、展示地图、等多种直观形象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致盎然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并能够正确向他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法】学无定法,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采用以情感体验、自主探究为主,以小组合作,通过找找、说说、演演、拼拼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使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结合课文内容,我采用活动教学的形式展开本课教学。
主要分四个环节来进行:一、活动一:谈家乡二、活动二:找家乡三、活动三:贴家乡四、活动四:思家乡以下我将对每个环节做具体的讲述:活动一:谈家乡爱因斯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66dce985960590c69fc3762c.png)
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和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愿望。
2.能力: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3.知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在地形上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地图、本省或市地图、磁铁、刻度尺、彩笔、毛线。
2.学生准备:彩笔、纸张等相关学具。
【教学过程】【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活动一:看地图找家乡播放动画:看地图找家乡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我们家乡的名称是什么?家乡在祖国的哪个位置?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在地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能正确运用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获取家乡的有关信息。
(板书:看地图找家乡)交流通过询问父母、上网查询、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面积、人口等情况。
(二)活动二:从我的家乡到你的家乡、他的家乡1.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地区的小朋友,然后让大家在地图上找找这些小朋友家乡的位置,用磁铁或彩色笔标记出来。
2.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把自己的家乡和另一个同学的家乡标示出来,并连接起来,2.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家乡地图的轮廓,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为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4b901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1.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初步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位。
知识目标: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了解与湖北省相邻的省份及它们的方位。
教学重点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了解与湖北省相邻的省份及它们的方位。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地图、湖北省地图。
学生准备:课前通过上网、查资料等不同的途径了解自己的家乡。
课时安排1课时。
完成教材P36-P39页内容,话题为“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2.听歌曲,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
(板书课题)二、家乡探寻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36页的内容,请学生说说书上的同学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讨论:(1)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2)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3)学生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三、地图上找家乡1.看地图,找家乡。
(1)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给家乡家乡涂上颜色。
(2)看一看中国地图,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要是别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怎么说?(引导学生用“我的家乡在省市镇”的形式来回答。
)(3)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
(4)全班交流。
2.出示湖北省地图,小组合作找家乡。
(1)过度:我们湖北省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有好多地方呢。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4c77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5.png)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
2.学生能够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句式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
3.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描述家乡的传统文化和特色。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材料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PPT等教具2.学生课前准备的家乡介绍材料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并介绍一幅地图,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
2.学生进行回答,如果没有人知道,教师给予提示。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家乡名字并进行介绍。
Step 2:听力训练(2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以地理位置为主题的对话,让学生听后回答问题。
2.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并以小组形式完成问题回答。
3.教师进行讲解和操练,帮助学生正确回答问题。
Step 3:口语表达(30分钟)1.学生准备自己的家乡介绍材料,并在小组内进行排练。
2.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特色。
3.学生听众提问,回答问题。
Step 4:阅读训练(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家乡自然风光的文章,并让学生找出关键词。
2.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根据关键词复述文章。
3.学生进行文章的个别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
Step 5:书面表达(30分钟)1.学生根据上一步的阅读文章,准备一段关于家乡自然风光的描写。
2.学生进行半开放式的书面表达,写一段自己的家乡描写。
3.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改进。
Step 6:巩固拓展(2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提供关键词。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根据关键词编写关于家乡传统文化的短文。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提供反馈。
Step 7:总结反思(10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在本堂课上学到了什么。
2.学生进行回答,并对本课进行总结。
3.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扩展活动:1.学生互相交换家乡介绍材料,进行对话练习。
2.学生自己查找家乡的历史资料,并进行简单介绍。
人教版-政治-四年级下册--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案
![人教版-政治-四年级下册--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27dc077232f60ddcca1f8.png)
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3.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孩子对家乡的概念还是很清楚地,但是他们接触地图的机会比较少,对地图知道的不多,对各省的省会和简称更是知之甚少。
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教会学生从地图中发现奥秘。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一片土地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是什么地方?生,家乡。
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可以这样说:我的家乡在()省()市做游戏,游戏规则:师说:1234567,你的家乡在哪里?(拍手)被点名的生说:1234567,我的家乡在(),其他学生说:在(),在()【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学生状态不集中,通过有节奏的拍手开火车游戏让学生的思维进入上课状态。
同时,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活动2【讲授】看地图,找家乡1.师: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地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2.赶紧在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吧,如果找到了请你用水彩笔把家乡的轮廓在地图上描出来。
3.为了表达说清楚家乡在祖国的哪个位置,我们需要学习一下,祖国的行政分布。
(课件显示地图)根据祖国东西差异,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4.谁愿意到地图前来摆放出家乡的位置?学生拿着家乡拼图模块到讲台前摆出家乡在祖国地图上的位置。
【设计意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动手勾画初步加深印象,然后在通过上台摆放拼图模块再次巩固记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dc8969852458fb770b562a.png)
2.引导学生着重了解种植业。种植业主要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教师出示关于种植业的一些图片,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种植业的内容。
反思: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添加与整理:
一、日常用品;
1.通过童谣引入课题。
学生根据提示:(1)人每天饮食、起居需要……(2)学习需要……(3)出行需要……在书上列出所需用品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2、师: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bc28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a.png)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2.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等地理信息。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听、说、读、写句子“我的家乡在哪里”。
2.地理信息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难点1.地理信息的理解和归纳。
2.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课件。
2.黑板、粉笔。
3.学生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询问学生“这是哪里?”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质疑“这是哪里?”。
学习(20分钟)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信息,并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等地理信息。
教师强调“家乡”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家乡在哪里”这个问题。
教师利用PPT展示“我的家乡在哪里”句子,让学生跟读并理解其句型结构。
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家乡地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回答“我的家乡在哪里”,并带有相关的地理信息。
老师通过听学生回答的内容,对学生的水平进行检查和评估。
练习(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口述、写作“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个问题,并且在自己的回答中加上自己对家乡的描述和感受。
教师提供适当的向导和句式,如“我的家乡在______,它有______,我很喜欢______”等,引导学生完成写作。
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交换的回答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然后再进行统计与总结,在回答完毕后做一次小测验,复习今天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完成写作“我的家乡在哪里”,并附上家乡的地图。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逐步掌握学科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以达到知以行之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学科在学生中的感受度和实际运用层面。
我的家乡在哪里说课稿
![我的家乡在哪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e075071a26925c52cc5bfc0.png)
《我的家乡在哪里》说课稿一、说教材《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的第一课。
这一课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及作用的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过程与方法: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思想上对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视还要不够,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有所增强,自我意识及自主性的要求日趋强烈,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并充分予以肯定。
三、说教法和学法《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新课程倡导孩子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节课我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力求寻找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点切入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课本中生动的画面创设成一个个鲜活的情景展示给孩子,指导他们沿着观察-实践-感知的思路,在开放式活动中认知家乡、感悟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从学科特点和孩子的认知现状出发,拟定了以下教学框架:(一)谈话导入,激发动机。
(二)识看地图,寻找家乡1.识看地图展示给学生一张中国地图,提问:“你们看看这张中国的版图像什么”引导孩子们从整体感知祖国版图的形状犹如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四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四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75868628ea81c759f57841.png)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66764ffa58da0116c17496b.png)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和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愿望。
能力: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知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在地形上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来看,孩子生活的地方相对偏僻,农村孩子进城、出远门旅游的机会相对较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愿意从地图中看家乡。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过简单的平面图知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地图学习从更多的视角来认识家乡。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四年级学生尽管对自己生活区域的地形特点的认识是感性的,但他们对整个家乡的地形地貌缺乏概念性的了解,也少有机会去认识其他地区不同的地形,缺乏对不同地形特征的了解与比较。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要突破重难点,教师应从最基本的看图常识入手,建立学生的方向意识,认清基本的图例和不同颜色在地图上所代表的含义,教会学生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的换算,切实帮助学生学会识图。
在地图学习中可以先由老师引导看过渡到同学合作看,再过渡到自己独立看图,循序渐进,突破难点。
有的孩子的家乡的地理位置偏僻难寻,可以将寻找范围扩大到家乡所在的县、市、省一级。
对于学生来源广泛的班级,可充分发动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用各种形式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历史、人文等,既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也能够让学生们在比较家乡间异同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5c0a2565ce0508763213b2.png)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一课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
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孩子对家乡的概念不太清楚,认为只有住在一个小区或是靠近的人才算是家乡人。
他们接触地图的机会比较少,对地图知道的不多,但由于在二年级数学课上他们学习了方向,这为认识地图、使用地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他们在语文课上已学习了我国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对省级行政区有了大致的了解,这为认识中国行政地图扫清了障碍。
教师课前要渗透什么是家乡,家乡与籍贯的区别,既要让学生自己学看地图,又要在课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识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
【设计思路】突出三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以儿童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重要的理念支撑,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学生的生活经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堂生活化。
“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开放性,在认识地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地图的哪些知识?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介绍自己了解的信息,开阔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认识,接着依据他们了解的信息,顺势利导,让他们说说福建所在的地理位置,计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c3ee3b102de2bd970588cb.png)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P3—P6。
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包括“家乡的名字”、“在地图上找家乡”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小记者夏令营”的情景,来自不同地区的小记者介绍自己的家乡,引出我们的家乡在哪里,以及家乡的来历,激发学生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的热情。
第二部分“在地图上找家乡”,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家乡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对家乡的概念不太清楚,因此教师课前要渗透什么是家乡,并让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学生在数学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地图上的方向,在语文课上也已学习了我国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对省级行政区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要在课上采用一些活泼的游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识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
教学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解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学习的兴趣;在交流、参与中感悟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地图的认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增强对家乡的感性认识,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开展教学。
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孩子探寻家乡的地理位置,培养初看地图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和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愿望。
能力: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知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在地形上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来看,孩子生活的地方相对偏僻,农村孩子进城、出远门旅游的机会相对较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愿意从地图中看家乡。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过简单的平面图知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地图学习从更多的视角来认识家乡。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四年级学生尽管对自己生活区域的地形特点的认识是感性的,但他们对整个家乡的地形地貌缺乏概念性的了解,也少有机会去认识其他地区不同的地形,缺乏对不同地形特征的了解与比较。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
乡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要突破重难点,教师应从最基本的看图常识入手,建立学生的方向意识,认清基本的图例和不同颜色在地图上所代表的含义,教会学生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的换算,切实帮助学生学会识图。
在地图学习中可以先由老师引导看过渡到同学合作看,再过渡到自己独立看图,循序渐进,突破难点。
有的孩子的家乡的地理位置偏僻难寻,可以将寻找范围扩大到家乡所在的县、市、省一级。
对于学生来源广泛的班级,可充分发动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用各种形式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历史、人文等,既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也能够让学生们在比较家乡间异同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地图、本省或市地图、磁铁、刻度尺、彩笔、毛线。
学生准备:彩笔、纸张等相关学具。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看地图找家乡”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家乡的自然环境”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我的老家”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看地图找家乡
[播放动画:看地图找家乡]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我们家乡的名称是什么?家乡在祖国的哪个位置?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在地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能正确运用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获取家乡的有关信息。
(板书:看地图找家乡)
交流通过询问父母、上网查询、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面积、人口等情况。
【设计意图: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
活动二从我的家乡到你的家乡、他的家乡
1.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地区的小朋友,然后让大家在地图上找找这些小朋友家乡的位置,用磁铁或彩色笔标记出来。
2.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把自己的家乡和另一个同学的家乡标示出来,并连接起来,根据比例尺测量一下它们的实际距离。
也可以
多测几处,借此增进不同家乡的孩子之间的了解。
小结:看地图时,可别忘了先看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确定方向才能确定地图上某一地点的方位;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了解图例才能读懂地图上表示的内容。
【设计意图:进一步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
活动三画家乡
1.出示家乡的地图,让学生认识和熟悉家乡地图的轮廓,知道家乡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
2.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家乡地图的轮廓,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使用这个颜色,从而将家乡和自己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感觉。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家乡的地图像什么,从而加深对家乡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活动,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感觉。
】活动四地图知识小游戏
1.猜谜语:课前准备5~10个谜语。
(如:两个胖子,打一省会——合肥;夏天穿棉袄,打一省会——武汉)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2.猜车牌:教师事先准备若干纸质机动车牌(如:晋A30215、川D50314)。
设问:假如你们是一个交警,你所管辖的地段发生了交通事故,首先你应该知道肇事车是什么地方的车?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游戏,使学生轻松掌握家乡的简称。
】板书设计
看地图找家乡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