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知识点归纳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培训课件

消化系统培训课件

药物治疗的进展与新药研发
药物治疗的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药被研发出来,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 ,针对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提高了治疗效果。
新药研发的挑战
新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时间,且临床试验的通过率较低。此外,新药的上市也需要经过严 格的审批程序,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他治疗
如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康复与护理
定期复查
在疾病治愈后,定期进 行相关检查,以确保病
情稳定并预防复发。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规律作息、适量运 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相 应的预防措施,如预防 感染、避免接触有害物
质等。
自我监测
通过血液、尿液等生化指标的 检测,了解消化系统功能状况
,辅助诊断疾病。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抗生素 、抗炎药、止泻药等,缓解症状并治 疗疾病。
饮食调整
针对不同疾病,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 构,如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以促进消化系统康复。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消化系统 疾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 ,通过物理和化学方式将食物分 解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单 糖和脂肪酸,供身体细胞使用。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 端,负责咀嚼食物, 初步消化淀粉。
食管
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 的管道,主要作用是 输送食物到胃。

胃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通过胃酸和胃蛋白 酶初步消化食物,同 时吸收部分营养物质 。

生理学消化系统知识讲课文档

生理学消化系统知识讲课文档
㈠ 化学性消化——胃液
1. 胃液性质:无色、酸性pH=0.9~1.5
2. 胃液成分 无机物:HCl、 NaCl、KCl
有机物:胃蛋白酶原、粘液蛋白等
3. 胃液分泌调节
1)内源性物质对胃液的调节 2)消化期胃液分泌调节
3பைடு நூலகம்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㈡ 机械性消化——胃运动
第十二页,共七十五页。
第十三页,共七十五页。
第五十一页,共七十五页。
5) 胆汁分泌的调节
⑴ 促胆汁分泌物顺序: 高蛋白食物>高脂肪或混合食物>糖类食物。
⑵ 神经因素: 迷走神经→ACh→肝、胆→胆汁↑
⑶ 体液因素: ① 胃泌素→ HCl↑→入肠→促胰液素↑→肝细胞→肝胆汁↑ ② 促胰液素→胆汁总量↑、HCO3—↑ ③ 胆囊收缩素→胆囊胆汁↑ ④ 胆盐肠-肝循环:
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五页。
⑴ 迷走神经
↓ Ach + 壁细胞M3受体 ↓
IP3↑ ↓
Ca2+↑
↓ H+↑
⑵ G细胞
↓ 胃泌素
+ 壁细胞胃泌素受体

IP3↑
↓ Ca2+↑
↓ H+↑
⑶ 肠嗜铬样细胞(ECL)

组织胺 +
壁细胞胃H2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

cAMP↑ ↓
H+↑
M受体阻断剂是阿托品 (atropine)
⑴ 机械性消化:消化道依靠肌肉舒缩把食物分解成为小分 子的过程
⑵ 化学性消化:消化道依靠消化酶把食物分解成为小分子的过 程
第七页,共七十五页。
吸收
1)定义:消化后的小分子进入血液循环的 过程。 2)吸收方式
⑴ 主动吸收:离子泵; ⑵ 被动吸收:过滤、扩散、渗透、易 化。

知识点总结(消化系统全)

知识点总结(消化系统全)

消化系统知识点总结胃炎1、慢性胃炎主要的致病菌为:幽门螺杆菌(HP)。

2、慢性胃炎的确诊方法为:胃镜检查。

3、如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常用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替硝唑(奥硝唑)或枸橼酸铋钾二联或三联治疗。

4、硫糖铝在餐前1小时与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多潘立酮、莫沙必立等胃肠动力药应在饭前服用。

5、慢性胃炎的饮食护理:急性发作期病人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如病人有少量出血,可给予米汤等,以中和胃酸,利于黏膜的恢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

恢复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消化性溃疡1、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为:幽门螺杆菌。

2、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为:胃酸分泌过多。

3、消化性溃疡主要的症状为:上腹痛。

4、胃溃疡疼痛的典型节律为:进食--疼痛--缓解。

5、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疼痛节律为:疼痛--进食--缓解。

(空腹痛)胃溃疡特点:疼痛性质---烧灼或痉挛感;疼痛部位---剑突下正中或稍偏左;发作时间---进食后30~60分钟,较少发生于夜晚;一般规律:进食--疼痛--缓解。

十二指肠溃疡特点:疼痛性质---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或仅有饥饿样不适感;疼痛部位---上腹正中或稍偏右;发作时间---进餐后1~3小时,午夜至凌晨3点常被痛醒;一般规律:疼痛--进食--缓解。

6、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其临床表现为呕血与黑便。

7、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主要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和具有急性腹膜炎的体征。

8、幽门梗阻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宿食。

9、消化性溃疡确诊的方法为:胃镜检查。

10、消化性溃疡病人的饮食护理:嘱病人定时进餐,少量多餐,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宜过快、过饱,溃疡活动期病人每天可进餐5~6顿。

同时以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为主(面食为主),或软饭、米粥等。

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如油煎食品、浓茶、咖啡、辛辣调味品等。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资料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资料

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
胃酸的作用
胃酸主要由盐酸构成,具有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酸性环境、促进铁和钙的吸收 以及杀菌等作用。
胃蛋白酶的作用
胃蛋白酶是一种消化性蛋白酶,主要作用于蛋白质,将其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 基酸,便于肠道进一步吸收和利用。
胃蠕动与食物混合
胃蠕动
胃蠕动是胃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通过蠕动将食物与胃 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并推动食糜向十二指肠移动。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消化和吸 收学习课件资料
目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口腔消化与吸收 • 胃部消化与吸收 • 小肠消化与吸收 • 大肠消化与吸收 • 消化系统疾病及其防治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括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和大肠,主要功能是 容纳、搅拌、运输和消化 食物。
小肠蠕动包括紧张性收缩、分 节运动和蠕动等形式,能有效 推进食物向大肠方向移动。
小肠蠕动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 调节,其中肠神经系统起主要 作用。
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因食 物性质、个体差异和生理状态 等因素而异。
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
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均在此被吸 收。
过程的调节。
02 口腔消化与吸收
口腔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04
嘴唇
保护口腔,辅助食物进入口腔 。
牙齿
咀嚼食物,使其变得更易于咽 下和消化。
舌头
辅助咀嚼,搅拌食物,帮助吞 咽。
唾液腺
分泌唾液,润滑口腔,帮助消 化。
唾液分泌及其作用
唾液成分
水、电解质、黏液、消化酶等。
唾液作用
湿润口腔,软化食物,便于咀嚼和吞咽;唾液中的消化酶(如淀粉酶)开始分 解食物中的淀粉。

《消化和吸收》 讲义

《消化和吸收》 讲义

《消化和吸收》讲义一、消化和吸收的基本概念消化,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身体把摄入的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而吸收呢,则是这些被分解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者淋巴循环的过程。

想象一下,我们吃进去的一块面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最终变成了能被身体各个部位利用的营养成分,这就是消化和吸收在发挥作用。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要了解消化和吸收,得先知道消化系统都有哪些部分。

我们的消化系统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工厂,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从口腔开始,依次经过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最后以肛门结束。

这就像是一条长长的生产线,食物在其中一步步被加工处理。

口腔是食物进入的第一站,牙齿负责咀嚼,舌头帮助搅拌,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分解淀粉。

咽不仅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还负责把食物顺利地送入食管。

食管就是一个运输管道,通过蠕动把食物推向胃里。

胃是一个很重要的消化器官,它能暂时储存食物,并且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又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在这里,食物会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作用,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然后被小肠黏膜吸收。

大肠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并暂时储存粪便。

除了消化道,消化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等。

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肝脏能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

这些消化液都含有各种酶,对于食物的分解起着关键作用。

三、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1、口腔内的消化当我们把食物放进嘴里,牙齿开始咀嚼,把食物磨碎成小块。

同时,舌头不断搅拌,让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胃内的消化经过口腔初步处理的食物进入胃后,胃会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搅拌食物,形成食糜。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从而开始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

消化系统(食管、胃、小肠、大肠)PPT课件

消化系统(食管、胃、小肠、大肠)PPT课件
食管癌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与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 等有关,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03 胃
胃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部分,具有储存、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功能。
详细描述
胃是一个囊袋形的器官,位于食道和十二指肠之间。它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来 分解食物,并将其转化为营养物质,供身体吸收利用。
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 可能与饮食、生活方式或肠道疾病 有关,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 症状。
06 消化系统的保健与饮食建 议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规律饮食
尽量保持每天三餐定时定 量,避免暴饮暴食。
多样化食物
摄入多种食物,保证营养 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 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
避免刺激性食物
要点一
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具有肌肉层和粘膜层。
要点二
功能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大肠的生理作用
排便
大肠负责储存和排泄粪便。
吸收
大肠可以吸收部分水和电解质。
大肠的疾病与治疗
炎症性肠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通,早 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非常 重要。
消化系统通过调节食物的摄取和排泄, 保持机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对婴幼儿和青少年的生长发 育尤为重要,充足的营养供给有助于 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02 食管
食管的结构与功能
食管的结构
食管是一条长管,连接咽部和胃 ,由肌肉和粘膜组成,分为颈段 、胸段和腹段。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 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 肠和大肠等部分,消化腺则包括唾液 腺、肝脏、胰腺和胆囊等。

消化系统专业知识培训内容

消化系统专业知识培训内容
消化系统专业 知识培训内容
汇报人:XXX
01
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02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03
消化系统疾病及防治
04
消化系统健康饮食建议
目 录
01
消化系统的基本 结构
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部分, 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维持身体健康。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器官的功能
吸收过程
消化系统主要负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并 将其转化为能量供身体使用。
食物通过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 器官的消化和吸收,最终将营养物质输送 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吸收过程
排泄过程
排泄物形成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形成排泄物。
排泄方式
排泄物通过肠道蠕动,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健康需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不宜偏 食或挑食。
谢谢
汇报人:XXX
胃的功能
胃主要负责消化食物和接收来自 胰腺和小肠的消化酶。
小肠的功能
小肠是主要吸收来自胃部消化的 营养的器官,并且会筛选和排泄
废物。
02
消化系统的生理 功能
消化过程
食物消化 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如氨基酸和单 糖,以供身体细胞吸收和使用。
营养吸收 消化系统通过肠道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蛋白 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 生长物质。
04
消化系统健康饮 食建议
有益于消化系统的食物
粗粮
适量摄入粗粮有助于促进肠道蠕 动,预防便秘。
高纤维食物
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 和全谷类,有助于消化系统的正 常运作。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

消化系统知识学习资料消化和吸收学习课件
小分子物质; 4、保护消化道粘膜;
一、唾液及其作用
(一)性质、量和成分: 性质:无色、无味近中性带电低等渗液体; 量:1~1.5L/日
成分: 无机盐 有机物:唾液淀粉酶,溶菌酶
(二)作用:P118
一、胃液及其作用
(一)性质、成分 性质:无色、酸性液体,PH0.9~1.5 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粘液等。
①调节消化道运动和消化腺分泌。 ②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③营养作用:促进消化道粘膜组织生长和促进代谢的作用。
1、促胃液素
※ 胃窦、十二指肠粘膜的G细胞分泌
迷走神经 蛋白质分 解产物
G细胞分泌 促胃液素
胃液、胰液、胆汁分泌,
作用
胃肠运动增强、胆囊收缩,
促进消化道粘膜生长。
2、促胰液素
※ 小肠上部粘膜的S细胞分泌
※ 指的是胃肠壁壁内的神经丛(壁内神经丛)。 黏膜下神经丛: 参与消化道腺体和内分泌细胞的分泌; 肌间神经丛:参与消化道运动的控制;
(二)消化器管的反射性调节
1、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食物入口
口舌咽 感受器
ⅤⅦⅨⅩ
中枢 迷走神经 消化液分泌 胃容受性舒张
食物入胃
胃粘膜 感受器
迷走-迷走反射 胃运动增强 壁内神经丛反射 消化液分泌
食物入小肠
小肠壁 感受器
迷走-迷走反射 壁内神经丛反射
消化液分泌 小肠运动增强
肠-胃反射
抑制胃运动
2、条件反射
食物的形象、气味 进食的环境, 与进食有关的语言
眼、耳、鼻 反射 感受器
消化道运动增加 消化腺分泌增加
二、体液调节
(一)胃肠道激素: ※ 定义:胃肠道粘膜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多种激素的总称。 ※ 生理作用:

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知识要点PPT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知识要点PPT课件
干燥,弹力降低等症状,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神 志、尿量的变化,低钾血症的表现 ,血液生化指 标的变化。 (2)准确测量和记录每日出入量:排出量应包括呕吐、 腹泻、出汗的量,最好用容器测。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或静脉补液,必要时监 测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输液量和速度的依据。
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病人的体位、面部表情
5、十二指肠或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 适应症 ❖ 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者 ❖ 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 ❖ 胃排空障碍、不完全性肠梗阻 ❖ 肠道检查准备及手术前后营养补充 ❖ 误吸、反流可能性大的患者等
护理要点:
1、妥善固定 :贴在鼻翼两侧并将管道牢牢固定好, 导管尾端,固定在耳上、头侧,避免压迫管道。4 h检查营养管的位置1次,测量外露部分的长度, 做好记录,做到班班交接。固定管道的胶布如出 现潮湿、污染、脱落等及时更换。
植入方式
患者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后取左侧卧位,置入胃镜后取 平卧位,在胃镜下对胃和十二指肠先行常规检查, 向胃腔注气,使胃前壁与腹壁紧密接触。
❖ 手术者在腹壁上定位,并在胃镜下确认胃壁与腹壁 贴附良好后, 麻醉后;经腹壁穿刺套管针入胃腔 内,置入导丝;在胃镜下将导丝从胃内拉到口腔外, 连接于造瘘管上。
四、常见护理诊断
❖ 体液不足:与呕吐、腹泻导致失水有关 ❖ 疼痛:与胃肠道炎症、溃疡、消化道肿瘤、包膜
牵张等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下降、消化
吸收障碍有关 ❖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有关知识 ❖ 焦虑:与频繁呕吐、不能进食等有关
四、常见护理诊断
❖ 体液不足 (1)病情监测:观察病人有无乏力、口渴、皮肤粘膜
❖ 小肠:进一步消化来自胃的食糜并吸收营养物质。
❖ 大肠:消化纤维素,分泌大肠液,吸收水分、盐 类和维生素,最后形成粪便。

消化系统概论知识点整理

消化系统概论知识点整理

消化系统概论知识点整理
一、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消化道
●口
●咽
●食管 25cm
●三个狭窄(食管内异物滞留、食管癌好发部)
●食管起始处,第6颈锥体下缘水平
●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
●食管穿过膈肌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
●胃(4~6h排空)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参与蛋白质的消化
●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黏液细胞:分泌碱性粘液
●小肠
●大肠
●盲肠
●阑尾
●结肠: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
●直肠
●肛管
2.消化腺
●肝脏及胆道
●肝脏:第一大消化腺
●胰腺
二、消化系统病人的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全身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腹痛、食欲缺乏、吞咽困难、嗳气和反酸、恶心和呕吐、腹泻、
呕血、黄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系统知识点归纳
消化系统
大纲
A口腔
1.掌握口腔的分部及其界限
2.了解唇,颊,腭的形态
3掌握舌的形态和构造,了解舌肌的一般分部和机能
4.了解乳牙和恒牙的牙式、名称和出牙时间,掌握牙的形态和构造
5.掌握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B咽
1.掌握咽的形态、位置和分部:掌握腭扁桃体的位置和机能
2.了解咽壁的构造
C食管
1.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食管的狭窄并了解其临床意义
2.了解食管的结构特点
D胃
1.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和分部
2了解胃的x图像
E小肠
1.掌握小肠的分部
2.掌握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各部的黏膜构造特点
3.了解空、回肠的结构特点
F大肠
1.掌握大肠的分部及形态特点
2.掌握盲肠和阑尾的形态、位置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3.掌握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
4.掌握直肠的形态和位置
G肝
1.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
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3.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与胰管汇合的开口部位
4.了解胆汁的排出路径
H胰
1.掌握胰的形态和位置
要点:
1.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粘膜上皮中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无味蕾。

2.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其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之间的狭窄部,也是口腔与咽的分界处
3.牙式表达:乳牙20.恒压32。

乳牙在上、下颌的左、右半侧各5个,共计20个。

恒牙在上、下颌的左、右半侧各8个,共计32个。

临床上,为了记录牙的位置,常以被检查者的方位为准,以“十”记号划分成4区,并以罗马数字Ⅰ~Ⅴ标示乳牙,用阿拉伯数字1~8标示恒牙,如“ 6”表示左上颌第1恒磨牙,“V ”则表示右下颌第2乳磨牙。

4. 颏舌肌:起自下颌体后面的颏棘,肌纤维呈扇形向后上方分散,止于舌正中线两侧。

两侧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

舌尖偏向瘫痪侧
6.咽隐窝:咽鼓管圆枕的后上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深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7.咽淋巴环: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共同围成咽淋巴环,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防御作用
8.食管位置和分部(1)位置(2)分部:颈部、胸部、腹部
三个狭窄部:
第一狭窄: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狭窄: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
40cm
狭窄部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9.胃的位置形态: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是肌性囊状结构,有两壁、两口、两缘,并可分为四部,两壁为前壁和后壁,两口为入口即贲门和出口即幽门,两缘为上缘即胃小弯和下缘即胃大弯;胃分胃底,胃体。

贲门部和幽门部四部,幽门部又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

10.幽门瓣:在幽门处黏膜形成环形的皱襞称幽门瓣,突向十二指肠腔内,有阻止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功能。

11.幽门括约肌:环形肌环绕于胃的全部,在幽门处增厚称为幽门括约肌,在幽门瓣的深面,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
12. 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上部左侧与幽门相接的一段肠管壁较薄,管腔大,黏膜面光滑平坦,无环状皱襞,故临床常称为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的好发部位
13.十二指肠大乳头:降部的黏膜形成发达的环状襞,其中份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的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其下端的圆形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

距中切牙约75cm,为肝胰壶腹的开口处。

14.十二指肠悬韧带: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借十二指肠悬肌固定于腹后壁的又膈脚上。

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于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又称Treitz韧带,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

15.回盲瓣:会场末端突入盲肠内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此瓣的作用有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入回肠的作用,并阻止小肠的内容物过快进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吸收。

16.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阑尾发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

17.直肠的两个弯曲:直肠骶曲(突向后方)和直肠会阴曲(突向前方)
18.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共同围成的锯齿状的环形线,是内、外痔的分界标志.
19.肛直肠环:肛门外括约肌的浅部和深部、直肠下份的纵行肌、肛门内括约肌以及肛提肌共同构成一围绕肛管的强大肌环称肛直肠环,此环对肛管起着极其重要的括约作用,若手术损伤将导致大便失禁。

20.肝的外形:分上缘、右缘、下缘、左缘四缘,上面(膈面) ,下面(脏面)两面。

分叶: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
21.肝门:肝的脏面中部有一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门静脉左、右支,左、右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位。

22.第二肝门:在腔静脉沟的上端处,有肝左、中间、右静脉出肝后立即注入下腔静脉,故临床上常称此沟上端为第2肝门。

23.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24肝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25.肝外胆道系统:是指走出肝门之外的胆道系统而言,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总管)。

26.空肠与回肠区别
27.白线:肛梳下缘有一不甚明显的环行线称白线(或称Hilton线),该线位于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与肛门内括约肌下缘之间的水平,故活体肛诊时可触知此处为一环行浅沟即括约肌间沟。

28.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Calot三角),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通过,因此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29.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位置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附近。

胆囊发炎时,该处可有压痛。

30.肝胰壶腹(Vater壶腹):胆总管末端与胰管在十二指肠降部后内壁会合并且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肠大乳头。

31. 肝胰壶腹括约肌(或称Oddi括约肌):由胆总管括约肌、胰管括约肌、肝胰壶腹周围的平滑肌。

32.胆汁排泄途径:平时,肝-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
进食,A。

胆囊-胆囊管-
――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
B.肝-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
33.胰的位置、形态与分部:A胰横向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平对第1~2腰椎体。

B胰可分头、体、尾3部分,各部之间无明显界限。

C在胰头的下部有一向左后上方的钩突,将肝门静脉起始部和肠系膜上动、静脉夹在胰头与钩突之间。

胰头肿大时,可压迫肝门静脉起始部,影响其血液回流,可出现腹水、脾肿大等症状。

在胰头右后方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常有胆总管经过,有时胆总
管可部分或全部被胰头实质所包埋。

当胰头肿大压迫胆总管时,可影响胆汁排出,发生阻塞性黄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