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临床表现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的,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潜伏期一般1~3 天,起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全身症状重。 4.并发症 婴幼儿上感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喉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年长儿若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
临床表现
病情的缓急、临床表现的轻重与年龄、病原体及机体抵抗力有关。 1.一般类型上感 (1)症状: 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婴幼儿以全身症状为重,局部症状不明显。 1)局部症状: 流涕、鼻塞、喷嚏、轻咳、咽部不适或咽痛等,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 2)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烦躁不安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 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疼痛,无压痛,可能与肠蠕动亢进有关;也可持续存在,多因并发急性肠 系膜淋巴结炎所致。
护理措施
2.促进舒适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和干痂。及时更换汗浸的衣被,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 (2)加强口腔护理,嘱饭后温开水清洗口腔或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含片 或咽喉喷雾剂等。 (3)鼻塞严重时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5%麻黄素液滴鼻,每次1~2滴,每日2~3次,若婴 儿因鼻塞而影响吸吮,可在哺乳前15分钟使用0.5%麻黄素液滴鼻,使鼻腔通畅,保证吸吮。
临床表现
婴幼儿多骤然起病,以全身症状为主 ,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达 39~40℃,热程2~3天至1周左右,甚至出现热性惊厥。 (2)体征: 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咽部可见淋巴滤泡或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 有时可见颌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 婴儿可因鼻塞致张口呼吸。 肺部体征阴性。 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春夏之交,气候多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在这个季节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
需要指出的是,小儿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一定要注重家庭护理,正确、恰当的护理能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注意保暖很多孩子之所以会感冒都是因为穿的衣服不够,导致受了风寒,出现咳嗽流鼻涕的现象。
所以在孩子感冒之后,家长们一定要开始注意患儿的保暖,根据天气早晚出门的时候多一件衣服,以免感冒加重。
多翻身拍背当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呼吸道内就会可能出现分泌物,从而诱发咳嗽。
此外,当孩子咳嗽次数多时,就会导致其睡觉的时候很难受,影响到睡眠质量。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多给孩子翻身拍背,帮助其把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缓解咳嗽引起的不适。
清除鼻痂当患儿鼻子里面有分泌物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帮其清除,清除方法可以用吸鼻器,或者是用沾有温水的棉棒湿润鼻痂,一点一点地将宝宝鼻子里面的分泌物取出来。
但是要注意的是,清除时切勿用力过猛,避免伤害鼻腔。
物理降温如果宝宝发烧,那么给宝宝最好的降温方式就是选用物理降温,比如贴热贴,温水擦身等调整饮食多喝水。
上呼吸道感染的宝宝,日常饮食上一定要清淡,同时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要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多吃水果、汤汁。
环境适宜保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
对发热的宝宝,新鲜的空气有助皮肤有效出汗而降低体温。
应避免直接对着宝宝吹风,而导致宝宝皮肤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控制好其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湿度约18℃-22℃,湿度约在60%),还建议每天开窗换气2-3次,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儿童护理课件)
(二)特殊类型的上感
腺病毒;春、夏季; 高热、咽痛、眼部刺痛; 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 炎,眼分泌物不多。
中耳炎 鼻窦炎
咽后壁脓肿
1 2
颈淋巴结炎
3
(三)并发症
4
支气管炎
肺炎
6
急性肾炎
注意休息,多饮水、补充维 生素C;
病因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抗
病毒和抗菌药物;
对症治疗:发热者物理或药物降 温;
•
2.如何对该患儿实施护理?
一、护理诊断/问题
舒适的改变 疼痛
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与咽部感染有关
体温过高
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
高热惊厥、支气管炎、肺炎
(一)促进舒适
环境:温度18~22℃,湿度55%~60%;
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鼻塞严 重妨碍吸吮时,于哺乳前15min用0.5% 麻黄碱滴鼻; 口腔:保持口腔清洁; 咽部不适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
(二)维持体温正常
鼓励多饮水; 衣被不宜过厚;
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 T>38.5℃,物理或药 物降温;
(三)病情观察
超高热或有热惊厥史者,应 每1 ~2小时测体温;出现 惊厥应及时处理。
高热惊厥
急性传染病
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口腔粘 膜改变、皮肤有无皮疹等, 以便早期发现麻疹、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病。
练习
• 2. 不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是 A. 鼻窦炎 B. 中耳炎 C. 扁桃体炎 D. 风湿热 E. 气管炎
练习
• 3.患儿5个月,发热、咳嗽2天。体温39.5℃,心率150次 /min,呼吸35次/min。该患儿首选的护理诊断/问题是
• A.营养缺乏 • B.体温过高 • C.体液不足 • D.气体交换受损 • E.清理呼吸道低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生命体征及主要症状,尤其是体温、咽痛、咳嗽等变化。
2、评估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无缓解,有无耳鸣、耳痛等中耳炎症状。
3、观察患者恢复期有无胸闷、心悸、眼睑浮肿、腰酸或关节疼痛等。
二、护理措施1、提供安静、洁净、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2、症状较轻者适当休息,症状较重或年老者卧床休息为主。
良好的休息可增加机体修复和抵抗力,促进身体康复。
3、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进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热量。
发热患者增加液体的摄入,以补充体液的消耗,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注意休息,生活规律,适当体育活动。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粉尘和刺激性的气体,避免受凉、过度劳累等感染诱发因素,疾病高发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注意隔离患者,减少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指导患者咳嗽或打喷嘘时应避免对着他人,并用双层纸巾捂住口鼻,患者使用的餐具、痰盂等按规定及时消毒,加强手卫生。
四、注意事项1、患病期间做好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避免疾病传播。
2、患病期间遵医嘱用药,如出现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热、气管-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就诊。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变化。
2.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头晕、头疼等全身症状。
3.观察呼吸道局部症状。
4.观察消化道症状。
5.各种并发症的观察。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2.舒适改变:与鼻塞、流涕、咽部不适等有关。
3.潜在并发症:高热、惊厥、肺炎、腹泻等。
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变化,及时予以退热处理,病室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
2.改善鼻塞,流涕,头疼等不适症状:如麻黄碱滴鼻、润喉片、雾
化、抗过敏。
3.合理饮食。
保证营养和水分,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4.皮肤、口腔护理,及时更换汗湿衣物。
5.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加强防护。
及时予以镇静药,
保持呼吸道通畅。
健康教育:
1、指导正确的降温方法。
2、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家属帮助患儿解除不适。
3、指导家属观察病情。
4、饮食喂养指导。
5、指导家属做好预防工作。
加强患儿体质锻炼,及时增减衣物,定期体检,按时预防接种,不养宠物,不去公共场所。
儿科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课件
欧洲护理实践
注重多学科协作,提供全方位的 护理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和康复
指导等。
日本护理实践
注重细节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提 供周到的护理服务和关怀。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1 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患儿的病情和护理 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合理饮食
鼓励患儿多喝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 食物,避免刺激性、油腻食物。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维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50%60%,有利于呼吸道通畅。
休息与活动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 适量活动以增强体质。
药物治疗与观察
01
02
03
04
按医嘱用药
严格按医嘱给药,避免擅自增 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护理效果
通过家庭护理,患儿症状得到缓解, 病程缩短,家长对护理效果满意。
案例三:护理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挑战一
患儿高热不退
应对方法
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同时采取物理降 温措施,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
挑战二
患儿食欲不振
应对方法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儿少 量多餐,避免强迫进食。
0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研究进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维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在50%-60%,有利于患儿呼吸通 畅。
保持患儿舒适体位
根据病情需要,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卧位,如侧卧或半卧位。
症状护理
01
0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一、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与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有关。
二、观察要点
1、普通感冒
2、以咽喉炎为主要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体征
咽干、咽痛或咽部发痒、不适和灼热感,可伴有鼻塞、喷嚏、流XX样鼻涕。
少数患者可伴有畏寒、发热、乏力等。
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
3、并发症症状,如头痛、耳鸣、脓涕等。
三、护理措施
1、按呼吸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
保证病人适当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含丰富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
3、症状护理:
①注意体温的变化,体温超过3 8.5度给予物理降温。
高热时按医嘱使用解热止痛片。
观察降温后效果。
②鼻塞可用1%麻黄碱滴鼻。
③频繁喷嚏、流涕给予抗过敏药物。
④咳嗽明显使用镇咳药。
4、用药护理:使用解热镇痛药药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使用退热药药注意患者体温情况,定时复测。
5、康复护理:
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良好,但极少数年老体弱和严重并发症患者可因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
6、心理护理:
护士加强巡视,以增加病人安全感,减少情绪波动。
四、健康教育
1、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充分的营养、休息、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忌烟、忌酒。
3、提倡冷水洗脸,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一、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有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常见的疾病。
二、疾病诊断
1、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2、是否有发热,呼吸困难
3、胸部X线、病原学及外周血象等检查结果
三、主要症状
1.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的等。
2.局部症状与体征主要是鼻咽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痒、咽痛等,多于3-4天自然痊愈。
新生儿和小婴儿可因鼻塞而出现张口呼吸及拒乳。
四、观察要点
1.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观察患儿咳嗽的性质,口腔粘膜的改变等症状。
3.观察患儿有无流脓涕、头痛、耳鸣等神经系统症状。
4.观察患儿有无高热、咽后壁脓肿等症状。
5.了解患儿家属有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
五、护理措施
1.根据病情需要随时巡视病房必要时每隔15-30分钟巡视一次,密
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
2.促进患儿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呼吸道隔离,
患儿与其他病人分开居住,嘱患儿注意休息,减少活动。
3.发热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备记录。
如体温过高必须
30-60分钟测量一次,并及时告诉医生,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退热处理后每30分钟复测体温,注意保暖。
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的症状或体征出现。
4.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有呼吸困难者,应少量多餐。
5.用药的护理使用解热剂后应注意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时,应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徐家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护理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 急性上呼吸道称上感,俗称“感冒”,包 括流行性上感和一般类型上感,是小儿最 常见得疾病,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 性感染,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 炎,急性扁桃体炎“,该并全年均可发生, 以冬春为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 3.观察病情:应经常检查粘膜,皮肤有无病 变,注意咳嗽的性质即神经系统等症状, 及早诊断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进行隔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 观察咽后壁脓肿,防止脓肿破溃后脓液流 入气管引起窒息,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 • • • (一)主要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惊厥。 3.不舒适---与咽痛,鼻咽炎有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 (二)护理措施 • 1.如无并发症,可在家护理,患病期间不要 去公共场合,减少患儿继发感染得机会。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 2.对症护理:对发热及惊厥得患儿,应及时 处理。上感患儿常有腹痛,应排出急腹症, 可进行针灸,按摩等,给解热镇痛药。
儿科护理常规
儿科护理常规第一节急诊患儿护理常规一、儿科急诊患儿护理常规1. 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2. 热情迎接病人,询问患儿发病情况进行分诊。
3. 根据病情为患儿测量体温,记录在病历上,对危重患儿安排优先就诊。
4. 协助医生做好危重患儿的抢救工作。
并做好护理记录。
5. 监测危重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共同抢救患儿。
6. 定期检查急救器材是否处于功能状态,急救药物是否充足及是否在有效期内,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7. 适时做健康教育,给予家长心里支持。
8. 联系住院,协助患儿办理住院手续,危重患儿护送到病房。
二、儿科输液观察患儿护理常规1. 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2. 经常巡视患儿的输液情况,及时更换液体或拔针;如发现穿刺部位肿胀,应立即拔针,重新穿刺,肿胀部位涂药消肿。
3. 输液途中发现患儿不适(如:恶心、呕吐、瘙痒、出现皮疹或风团等),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通知医生,协助治疗处理。
4. 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三、常见急症患儿护理常规(一)发热患儿护理常规1. 执行儿科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3. 卧床休息。
给予舒适的卧位。
4. 给予适量脂肪、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 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和退热效果。
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体温1次,根据体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降温方式,降温后30min测体温并记录。
鼓励多饮水。
6. 对出汗较多的患儿,及时更换湿内衣,避免受凉。
7. 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二)惊厥患儿护理常规1. 执行儿科急诊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病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刺激。
3. 发作时立即取平卧位,头偏一侧,按压人中止惊,同时松解患儿的衣领及裤袋,用牙垫或纱布包裹的压舌板置于上下牙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呕吐物,防止误吸。
儿科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技术要点解答
儿科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技术要点解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简称“上感”。
一、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尤以病毒为多见,约占“上感”发病病原体的60%甚至90%以上,常见有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也可引起。
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其中溶血性链球菌占重要地位,其次为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偶尔也有革兰阴性杆菌。
亦有报告肺炎支原体菌亦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二、病理改变病变部位早期表现为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扩张,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及杯状细胞分泌增加及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以后转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和纤毛上细胞坏死脱落。
恢复期上皮细胞新生、黏膜修复、恢复正常。
三、临床表现本病多为散发,偶然亦见流行。
婴幼儿患病症状较重,年长儿较轻。
婴幼儿患病时可有或无流涕、鼻塞、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常突发高热、呕吐、腹泻、甚至因高热而引起惊厥。
年长儿患者常有流涕、鼻塞、喷嚏、咽部不适、发热等症状,可伴有轻度咳嗽与声嘶。
部分患儿发病早期可出现脐周围阵痛、咽炎、咽痛等症状,咽黏膜充血,若咽侧索也受累,则在咽两外侧壁上各见一纵行条索状肿块突出。
疱疹性咽峡炎,在咽弓、软腭、悬雍垂黏膜上可见数个或数十个灰白色小疱疹,直径1~3mm,周围有红晕,1~2d破溃成溃疡。
咽结合膜热患者,临床特点为发热39℃左右,咽炎及结合膜炎同时存在,而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扁桃体炎除了发热咽痛外,扁桃体可见明显红肿,表面有黄白色脓点,可融合成假膜状。
四、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偏低或正常,粒细胞不增高。
病因诊断除病毒分离与血清反应外,近年来广泛利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等方法开展病毒学的早期诊断,对初步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疾病。
90%以上由病毒引起,也可继发细菌感染。
本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一般年长儿常于受凉后1-3天出现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痛、发热等,有些在发热早期可有阵发性脐周疼痛,婴幼儿局部症状不显著而全身症状重,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食欲差、可伴有呕吐、腹泻、烦燥甚至高热惊厥。
一、护理措施1、按儿内科一般常规护理。
2、注意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鼓励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3、发热的护理(1)高热时应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药物降温。
(2)鼓励多饮水以稀释毒素及促进毒素排除体外。
(3)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更换浸湿的衣服,冬季防止受凉。
4、高热惊厥的护理:可针刺人中或给予镇静剂、吸氧。
5、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1-2次。
6、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分泌物。
7、观察病情,注意体温、神志和生命体征变化,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二、出院指导1、对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该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
2、避免过热或过冷,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
3、易感染儿童在冬春季及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期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
4、婴幼儿期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病,如营养不良,贫血等。
二、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护理喘息型支气管炎是指婴幼儿时期的一种有哮喘表现的支气管炎。
大多数有上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初为干咳,以后有痰,常伴有发热。
多见于3岁以下,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有类似哮喘的症状,如呼气性呼吸困难;有反复发作倾向。
但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发作渐少、转为痊愈,少数患儿于数年后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一、护理措施1、按儿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穿着宽松舒适。
3、体位:患儿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应采取半卧位.4、保持呼吸道通畅(1)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2)鼓励患儿有效的咳嗽。
(3)协助拍背排痰.(4)必要时吸痰,给氧(5)摄入足够的水分,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按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有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2、评估患者体温的变化和呼吸形态,是否有发热、呼吸困难。
3、评估患者有无头痛、耳鸣、流脓涕等症状。
4、了解患者的胸部X线、病原学及外周血象等检查结果。
5、了解患者有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1、保证患者多适当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者应卧床休息。
2、鼓励患者多饮水。
饮水量视患者的体温、出汗及气候情况而异。
给予清淡、易消化、丰富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
3、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体温>38.5℃给予物理降温;高热时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并及时观察降温的效果。
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
按医嘱用药,如鼻塞严重时,可先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0.5%麻黄碱液滴鼻,2~3次/日,每次1~2滴;咽部不适时,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
5、对于出汗多的患者,及时更换衣物,做好皮肤护理。
6、患者出现寒战时,要注意保暖。
【健康指导】
1、注意呼吸道隔离,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加强身体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忌烟。
3、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4、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乾安县人民医院儿科孙晓辉写在课前的话: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一直是有子家庭的关注重点,也是一般医院儿科的常见病,占医院儿科病的90%以上。
主要以感冒、支气管炎、肺炎为代表,春冬季节易发病,患儿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憋等症状,如护理不当,直接危及患儿生命和家庭幸福。
本课件通过对呼吸系统的简单讲解,使家长能了解及掌握如何预防和护理呼吸系统疾病。
目录: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毒所致占90%以上,亦可继发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不少见。
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小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轻。
多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热程2—3天至一周左右不等。
局部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痛等。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乏力、呕吐、腹泻、腹痛等。
婴幼儿: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年长儿:全身症状轻,局部症状重。
体征:咽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
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咽-结合膜热:春夏季流行,高热、咽痛、眼结合膜炎,可伴有颈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疱疹性咽峡炎:夏秋季多见,高热、咽痛、流涎、拒食、咽充血,咽峡部有2—4mm大小疱疹,病程1周左右。
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1、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各种治疗护理集中完成。
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观察咽部充血、水肿、化脓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咽部不不适可给予雾化吸入。
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诊疗
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诊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包括流行性上感和一般类型上感,是小儿常见疾病。
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及颈淋巴结等。
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在症状出现前数小时到症状出现后1〜2日才有传染性,其传播途径为飞沫,潜伏期为12〜72小时(平均24小时)。
易发生在6月龄以上的小孩,婴幼儿对上呼吸道感染较敏感。
一、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均会引起,但90%以上为病毒所致。
主要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等。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感染。
二、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与年龄、病原和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
婴幼儿局部症状不显著,而全身症状较重,年长儿症状较轻。
1轻症鼻部症状为主,如流涕、鼻塞、喷嚏等,也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在3〜4日内自然痊愈。
如感染涉及咽部和鼻咽部时可伴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稍肿大。
婴幼儿容易引起呕吐及腹泻。
2.重症体温39。
C〜40。
C或更高,伴有寒战、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下降、睡眠不安等,不久即可因鼻咽分泌物引起频繁咳嗽。
有时咽部微红,发生疱疹和溃疡,称为疱疹性咽炎。
有时红肿明显,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加重,如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
有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者须与其他疾病做鉴别诊断。
三、治疗原则治疗以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为主,注意预防并发症。
1.药物疗法分为去因疗法和对症处理。
去因疗法对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和抗病毒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则用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
高热时除用物理降温外,可用药物如适量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根据病情可4-6小时重复1次。
忌用量过大,以免体温骤降、多汗发生虚脱。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 系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 2.咽-结合膜热 由腺病毒3、7型所致。
三、并发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病毒分离和血清反应可明确病原体,免疫荧光、酶联免疫等 方法有利于病毒的早期诊断。链球菌引起者血中ASO滴度可增高。 【治疗原则】 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多喝水,对症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关。 2.舒适改变 与鼻咽部黏膜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 高热惊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护理措施】
维持 体温 正遵常医 嘱给 药
促进 舒适
观察 病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病因】
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 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 也可原发或继发细菌感染,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球 菌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临床表现】 一、一般类型上感 1.症状 (1)局部症状: 主要是鼻咽部症状。 (2)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乏力、全身酸痛等,可伴呕 吐、腹泻、腹痛、烦躁,甚至高热惊厥。 2.体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1.概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
是由病毒引起的(80%以上),如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也可继发细菌感染(15%~20%)。
病毒与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鼻咽部。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易患呼吸道感染,若患有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病或环境因素及护理不当往往容易诱发本病。
本病预后良好。
2.护理:
3.出院指导:
(1)药物:指导家长正确的使用退热药物。
(2)饮食:合理喂养小儿,及时添加辅食,加强营养,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维生素,要营养平衡,纠正偏食。
(3)生活起居:居室宽敞、整洁,经常开窗通风,成人避免在小儿居室内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疾病的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4)运动与休息: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格锻炼增强
体质,提高呼吸系统的抵抗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附:常见护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