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考中国音乐史演示教学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音乐教师招聘之中国音乐史复习要点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音乐教师招聘之中国音乐史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8073a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d.png)
中国音乐史——远古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考察的知识点1、东汉以来,随着各民族的内迁,音乐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在乐律方面纯律和平均律在古琴与阮上得到了应用;2、乐府一词,最早出现在山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钟组部;3、汉武帝时李延年担任协律都尉;4、乐府采集和改编的各地民间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郊祭,朝会、宴飨等场合;对继承和发扬民间音乐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5、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鼓和吹奏乐器箫、横笛、笳、角等合奏的音乐,有时也有歌唱;6、相和歌:相和歌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相和歌在发展过程当中与舞蹈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大型的歌舞曲,被成为相和大曲;例如乐府诗集里收集的东门行、白头吟、陌上桑;7、清商乐:又称商乐或者商歌,是一种娱乐性的民间音乐;8、汉百戏:汉百戏是多种民间艺术在宫廷中的总称,内容有杂技、角抵、幻术、武术、歌舞、杂戏等;9、着名的西域乐人曹妙达、白智通、安未弱、苏抵婆等在南北朝时期来到中原,五弦琵琶曲项琵琶筚篥,羯鼓等乐器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中原与西域的交往传入了内地;10、南北朝后期出现在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西域及外国的音乐有鲜卑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康国乐、悦般乐、安国乐、高丽乐、天竺乐等,这些音乐的传入,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并为我国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11、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作品主要有: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描写的是公元前四世纪聂政为父报仇刺死韩王的故事;晋代的嵇康善弹此曲;12、酒狂,相传为阮籍所作;描写的内容是作者对魏末司马氏不满情绪的反映;13、碣石调·幽兰是唐代人手抄的一首古琴曲;原件现存日本,从谱前小序来看,为梁末隋初的古琴家丘明所传;14、胡笳十八拍相传为汉末蔡琰所作,内容描写她本人的不幸遭遇和思乡别子的心情;15、西汉时期的记谱法:西汉时期流行“声曲折”的记谱法;16、我国现存最早的乐谱是古琴曲碣石调·幽兰,用四千九百多个汉子记述弦名,悔位及左右手的谈法的;近人称之为“文字谱”;17、我国周代时期用三分损益法求出十二律,不少学者对律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成绩比较突出的有西汉的京房,南朝宋时期的何承天等人;18、京房,西汉律学家,元帝时被立为博士,他为探索传统的十二律相还宫的问题,提出了“六十律”理论;19、何承天,南朝宋时代的无神论思想家山东人,在研究传统十二律旋相还原宫问题中,发明了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20、荀勖xu,晋代音乐家;“管口校正数”,用这种方法制出十二支标准笛,每支可以吹一个调,用于定音,也用于演奏;21、秦汉与魏晋南北朝的音乐论着主要集中在各朝代官方撰写的史书中,如史记中的乐书、律书,前汉书中的礼乐志、律历志,后汉书中律历志,晋书、魏书、宋书、南齐书中的乐志等;22、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着名音乐家有李延年,蔡邕yong,嵇ji 康;23、李延年,西汉武帝时乐官,宦官曾为汉郊祀歌十九章配乐;24、蔡邕,东汉着名琴家,音乐理论家;创作作品有游春、幽居、绿水、坐愁、秋思等,这些作品被后人称之为“蔡氏五弄”;现存神奇密谱中的秋月照茅亭和山中思友人从题记看也是他的作品;他撰写的琴操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作品的唯一辑着;25、嵇康,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琴家、音乐评论家;所弹广陵散声调绝伦,创作的琴曲主要有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风入松歌;。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34ada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5.png)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三大任务是:()A. 培养音乐素养B. 培养音乐技能C. 培养音乐审美D. 培养音乐创作参考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A.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B.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C.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D. 忽视音乐实践参考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A. 民族音乐B. 西方古典音乐C. 现代流行音乐D. 音乐理论参考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A. 演示法B. 讲授法C. 实践法D. 灌输法参考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音乐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B. 全面性C. 科学性D. 个体性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音乐理论、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现代音乐7. 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演示法、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8. 音乐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发展性9. 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10.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重视音乐实践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音乐教育只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审美和素养的培养。
()参考答案:错误12. 音乐教育评价应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编制教师音乐试讲教案模板
![编制教师音乐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6945c6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e.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如音乐风格、音乐形式、音乐元素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活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音乐风格、音乐形式、音乐元素等音乐知识的掌握。
2. 教学难点: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音乐的特点。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音乐风格、音乐形式、音乐元素等基本概念。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形式、元素的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所学的音乐知识,总结归纳。
(三)实践环节1. 音乐欣赏:播放不同风格、形式、元素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尝试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作品,如歌曲、旋律等。
3. 音乐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如唱歌、演奏乐器等。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指出优点和改进方向。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在实践环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的指导。
3.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音乐作品:不同风格、形式、元素的音乐作品。
2. 教学课件:包含音乐知识、案例分析等内容。
3. 教学用具:音响设备、乐器等。
六、教学时间1. 导入:5分钟2. 讲授新课:15分钟3. 实践环节:20分钟4. 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计:45分钟注:本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国音乐基础知识考级教案
![中国音乐基础知识考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cfe12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b.png)
中国音乐基础知识考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理解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3.学会分析中国音乐作品的表演要求和曲式结构。
4.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
3.中国音乐作品的表演要求。
4.中国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
三、教学重点1.理解中国音乐的特点和表演要求。
2.学会分析中国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1.学习中国音乐作品的表演要求。
2.分析中国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
五、教学方法1.讲述结合示范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2.学生讨论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3.听评合一,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中国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0分钟)1.教师讲授(15分钟)a.介绍中国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b.分类介绍中国音乐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古琴、古筝、京剧等。
2.学生讨论(15分钟)a.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加深对中国音乐的理解。
b.学生自由发言或小组合作。
3.教师点评(10分钟)a.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40分钟)1.教师讲授(15分钟)a.介绍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
b.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特点和演奏风格。
2.学生讨论(15分钟)a.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加深对中国音乐发展历史的理解。
b.学生自由发言或小组合作。
3.教师点评(10分钟)a.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课:中国音乐作品的表演要求(40分钟)1.教师讲授(15分钟)a.介绍中国音乐作品的表演要求,如音准、音色、节奏等。
b.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的表演技巧和注意事项。
2.学生讨论(15分钟)a.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加深对中国音乐作品的理解。
b.学生自由发言或小组合作。
3.教师点评(10分钟)a.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课:中国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40分钟)1.教师讲授(15分钟)a.介绍中国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如一曲三调、高潮副歌等。
2024年教师资格证音乐精品教案
![2024年教师资格证音乐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4b0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0.png)
标题:探究音乐元素,音符的持续时间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元素中的音符的持续时间;2.能够辨认和区分不同的音符类型;3.能够正确演奏不同音符的持续时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不同类型的音符的名称和持续时间;2.辨认和演奏不同音符的持续时间。
三、教学准备:1.教师:黑板、粉笔、教学投影仪;2.学生:音乐乐谱、乐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引入课题,向学生解释音符代表了音乐中的音高和持续时间。
2.播放一段简易的乐曲,要求学生用手拍出音乐中的节奏。
步骤二:学习音符持续时间(15分钟)1.教师介绍常见的音符类型: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2.教师逐个介绍每种音符的名称和持续时间,并通过音乐示范进行演示。
3.请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由教师逐组指定其中一种音符类型,要求学生正确演奏出指定音符的持续时间。
步骤三:理解音符的连音(15分钟)1.教师解释音符连音是指两个或多个音符连接在一起演奏,它们的持续时间合并为一个整体。
2.通过示范,让学生听一段连音乐曲,并让他们尝试模仿演奏出连音的效果。
步骤四:练习音符的演奏(30分钟)1.教师准备一段简单的乐曲,并将其拆分为几个小节。
2.教师逐步教学乐曲,让学生掌握每个小节的音符名称、持续时间和演奏方法。
3.学生一起合奏乐曲,并由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1.教师总结音符的持续时间和连音的概念,要求学生进行回答和复述。
2.展示一些不同类型音符组成的乐曲,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音符持续时间的变化。
3.提醒学生在日常练习中注意音符的持续时间,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演奏技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音符的持续时间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正确演奏不同类型的音符。
同时,通过练习乐曲的合奏,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音乐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资面试高中音乐试讲教案模板
![教资面试高中音乐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22e6b7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7.png)
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幽静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对比与实践中,了解《彩云追月》的曲式结构和每部分音乐所表现的美丽画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彩云追月》旋律的节奏特点及五声调式特点,以及笛子、二胡、萧、琵琶乐器的音色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节奏特点及五声调式特点,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笛子、二胡、萧、琵琶。
2. 教学难点:根据乐曲的主题旋律创编诗词进行演唱。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音乐的相关知识。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彩云追月》乐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哪些乐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乐曲《彩云追月》中有笛子、二胡、萧、琵琶等民族乐器。
”(二)教授新课1. 教师讲解《彩云追月》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2.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和音乐魅力。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乐曲的主题旋律和音乐表现手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乐曲的主题旋律创编诗词,并进行演唱。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音乐教学技巧(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音乐教学技巧(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6a77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b.png)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音乐教学技巧(附答
案)
题目一
题目描述
请简要介绍一种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技巧。
答案
一种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技巧是通过歌曲教学。
使用简单有趣的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
教师可以选择旋律简单、节奏明快的歌曲,例如儿歌或流行歌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拍打节拍器或乐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研究音乐的语言表达。
通过歌曲教学,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题目二
题目描述
请列举三种适用于中学学生的音乐教学活动。
答案
1. 音乐鉴赏活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音乐的情感表达、曲式结构或演奏技巧。
通过音乐鉴赏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2. 合唱团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合唱团活动,学生可以研究合唱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合作。
通过集体排练和演出,学生能够提高演唱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3. 创作音乐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活动,例如编写歌曲的歌词、创作简单的旋律或伴奏。
通过创作音乐活动,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以上是三种适用于中学学生的音乐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和素养。
音乐考编面试教案范文模板
![音乐考编面试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10e9e3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f.png)
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和演唱《春江花月夜》,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基本要素,提高音乐素养。
3.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春江花月夜》的演唱技巧,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进行演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春江花月夜》的演唱技巧,能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意境,运用恰当的演唱方法表达歌曲的优美旋律。
三、教学方法1. 聆听法: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2. 演唱法:通过跟唱、分组演唱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 分析法: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歌词、旋律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春江花月夜》的作者、背景和创作特点。
2. 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二)教授新课1.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要素。
2. 教师示范演唱,讲解正确的演唱方法和呼吸技巧。
3.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演唱技巧。
2. 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演唱技巧和呼吸方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春江花月夜》的演唱技巧,进行自我练习。
2. 收集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背景资料,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春江花月夜》1. 旋律:优美、抒情2. 节奏:自由、舒缓3. 歌词:描绘春江景色,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 演唱技巧:呼吸、发声、情感表达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演唱《春江花月夜》,让学生了解了古典音乐的魅力,提高了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和呼吸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020年山东教师招聘试讲真题示范(音乐)
![2020年山东教师招聘试讲真题示范(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a1a881e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2.png)
2020年山东教师招聘试讲真题示范(音乐)真题示范《凤阳花鼓》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安徽民歌,体会我国各地民歌的不同风貌和各地风情,领会民歌音乐的艺术特点。
培养学生们热爱民族音乐,喜爱民歌民曲的审美习惯。
同时,也锻炼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有感情演唱歌曲旋律,并对其思想情感有所体会。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民歌的艺术特点,掌握花鼓音乐的主要风格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难点】了解民歌的艺术特点,掌握花鼓音乐的主要风格特征。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安徽凤阳花鼓戏的表演视频,为同学们创设民间表演的氛围。
2.发起对于地方戏凤阳花鼓的话题,通过同学们自由抒发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来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凤阳花鼓》。
(二)感知歌曲1.初听歌曲、了解作品背景知识。
(1)教师带领同学们初听歌曲,建立初步的听觉感受。
(2)邀请同学们针对歌曲的情绪情感说出自己的感受。
(3)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凤阳花鼓进行介绍,以便加深学生对于我国民歌的理解。
2.带领同学们再听歌曲,边听边自由击打歌曲的节拍,整体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特点。
(三)探究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旋律,熟悉作品的旋律特点,体会旋律的美感。
(1)针对旋律中大切分音的演唱,带领同学们进行节奏上的巩固与练习。
(教师总结:利用节奏简记法的方式,ti-ta-ti 的字音朗诵形式,带领同学们再次回顾对于切分音的掌握。
)(2)在对旋律演唱的有了一定熟悉度后,为同学们没人下发一个红手帕,让同学们带着小道具,边演唱边加入一些富有民间特性的舞蹈动作来丰富自己的演唱旋律时的感情,通过切身感知来体会作品的地方民歌风格。
2.带领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诵歌词,通过歌词体会歌曲中喜庆热闹欢快的气氛。
同时对于歌词中的衬词部分要重点练习。
音乐考编笔试教案范文模板
![音乐考编笔试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017d0d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7.png)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包括乐理、曲式、和声等;(2)了解音乐史,包括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3)熟悉音乐作品分析,包括歌曲、器乐作品等;(4)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尊重音乐文化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音乐事业的追求和敬业精神;(3)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音乐基本理论;(2)音乐史;(3)音乐作品分析。
2. 教学难点:(1)音乐史中的重点、难点事件;(2)音乐作品的分析与鉴赏;(3)音乐作品创作背景的了解。
1. 教师准备:(1)音乐基本理论教材;(2)音乐史教材;(3)音乐作品分析案例;(4)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史、音乐作品分析;(2)准备音乐作品分析案例;(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音乐考编笔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音乐基本理论(1)讲解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点,如乐理、曲式、和声等;(2)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理解。
3. 音乐史(1)讲解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的重要事件;(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音乐史的发展脉络。
4. 音乐作品分析(1)讲解音乐作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2)让学生分析经典音乐作品,如歌曲、器乐作品等;(3)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5. 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音乐作品分析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音乐考编试讲教案范文模板
![音乐考编试讲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5410fb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e.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古诗《春晓》的意境,培养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并演唱歌曲《春晓》,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春晓》诗歌朗诵、歌曲《春晓》音频、图片等。
2. 歌曲伴奏带。
3. 钢琴、吉他等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春晓》诗歌朗诵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2. 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授1. 教师讲解《春晓》的作者孟浩然,以及诗歌的背景。
2. 学生跟读诗歌,教师指导发音和节奏。
3.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春晓》,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三、歌曲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伴奏,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和情绪演唱歌曲,教师点评。
四、音乐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与《春晓》相关的音乐活动,如:舞蹈、情景剧等。
2. 各组展示音乐活动,其他组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春晓》诗歌和歌曲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如:节奏感、旋律感、表现力等。
3.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1. 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 教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招聘音乐课程设计
![教师招聘音乐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0721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9.png)
教师招聘音乐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乐理知识、音乐史以及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基本乐器的演奏技巧,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知识、乐理、音乐史、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创作。
具体安排如下:1.音乐基础知识:介绍音符、节奏、音阶、和弦等基本概念。
2.乐理:学习音符的时值、节奏的划分、音高的判断等。
3.音乐史:了解西方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掌握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
4.乐器演奏技巧:学习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常见乐器的演奏方法。
5.音乐创作:教授简单的作曲技巧,鼓励学生进行原创音乐创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传授音乐基础知识、乐理和音乐史等内容。
2.讨论法:鼓励学生就音乐作品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使学生掌握音乐创作技巧。
4.实验法:实践乐器演奏,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音乐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方便学生课后自学。
3.多媒体资料:利用音频、视频等资料,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4.实验设备:配置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
公招高中音乐试讲教案模板
![公招高中音乐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25296a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7.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2.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3. 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
教学难点:1. 音乐理论知识的应用。
2.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3.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名称及所属歌手。
2.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3.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乐要素、音乐风格等。
二、音乐基础知识学习1. 教师讲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运用。
3.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音乐欣赏能力培养1. 教师播放一首经典音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给你什么样的感受?3. 教师总结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团队协作能力锻炼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2. 教师提出一个音乐问题,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并给出答案。
3.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如何?3. 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表现如何?5.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湖北教师招聘音乐试讲:《聂耳》教学设计
![湖北教师招聘音乐试讲:《聂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01ddb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9.png)
湖北教师招聘音乐试讲:《聂耳》教学设计一、选题背景聂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伟大音乐家。
其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人民的民族歌曲,传唱至今。
他的音乐承载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民族情感,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社会意义。
在教育教学中,选取聂耳作品进行教学不仅具有音乐教学的功能,还能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民情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聂耳的生平、创作思想和代表作品;2.学会欣赏聂耳的音乐作品,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内涵和社会意义;3.掌握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并呈现歌词及唱法。
引起师生对聂耳的关注,并提出关于聂耳的问题,缓解学生的焦虑和提高教学效果。
二、聂耳的生平与代表作品1.讲述聂耳的生平,分享聂耳的成长历程和创作思想,示范用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家的生涯,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聂耳。
2.通过PPT展示聂耳的代表作品,包括《黄河大合唱》、《赞歌》等,并简要讲解作品背景、创作时期、意义与表现手法。
三、音乐作品欣赏及理解1.播放《黄河大合唱》的片段,让学生跟随乐曲情感,听到那份激情、庄严、深沉,逐步了解到歌曲的历史背景、人民情感,以及聂耳作为音乐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2.引导学生就所听到的乐曲进行表达和欣赏,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3.启发学生对聂耳音乐作品的感受,挖掘他们喜欢或感动的部分,并分享其收获和体会,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四、音乐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一段《义勇军进行曲》的片段,并分析其曲式结构和音乐表现技巧,例如主题的处理、和声的运用等。
2.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课堂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乐理知识进行创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音乐才能。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音乐小节或乐句重新编排、组合,形成新的乐曲表现。
五、作品分析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合理的分析和指导措施。
音乐教招试讲教案
![音乐教招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6247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9.png)
音乐教招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的分类,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的分类,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内容。
1. 音乐的基本概念。
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是指通过人的声音演唱的音乐,器乐是指通过乐器演奏的音乐。
2. 音乐的分类。
音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音乐的功能可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按照音乐的形式可分为交响乐、协奏曲、歌剧等;按照音乐的风格可分为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等。
3. 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
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音高、音符、音程、节奏、节拍等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
4. 音乐的欣赏和表演。
学生需要通过欣赏名曲和学习音乐表演技巧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四、教学方法。
1. 听力教学法,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示范教学法,老师可以通过演奏乐器或演唱歌曲来示范音乐的表演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互动教学法,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的分类,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
3. 欣赏名曲和学习音乐表演技巧,让学生通过欣赏名曲和学习音乐表演技巧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试讲教案模板教师招聘音乐
![试讲教案模板教师招聘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ed1632d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08.png)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音乐之声》,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音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
1. 学唱歌曲《音乐之声》;
2.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
1. 情感表达:如何将歌曲中的情感融入演唱中;
2. 歌曲理解:如何理解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和时代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歌曲《音乐之声》的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1. 分组学习歌曲《音乐之声》,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演唱;
2. 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讲解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2.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拓展延伸
1. 介绍与《音乐之声》相关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歌曲《音乐之声》的特点;
2. 强调音乐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五、教学反思
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考编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音乐考编教案设计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8a484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2.png)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演唱、演奏等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音乐考编成功率。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乐理、和声、曲式、音乐史等。
2. 音乐作品分析:古典、民族、流行等多种风格。
3. 音乐技能训练:演唱、演奏、指挥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老师播放一段音乐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 老师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如乐理、和声、曲式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2. 老师介绍音乐史上的重要作曲家、音乐流派,以及代表作品。
(三)音乐作品分析1. 老师选取一首或多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风格、特点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音乐技能训练1. 老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安排演唱、演奏、指挥等技能训练。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五)课堂小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进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音乐技能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六、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教辅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如电脑、音响、投影仪等。
3. 音乐作品音频、视频资料。
注:本教案设计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试讲稿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音乐《中国通俗音乐》试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ab8ec13aa00b52acec7ca49.png)
《中国通俗音乐》试讲稿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音乐是友谊的桥梁,歌声是情感的纽带。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
我们的快乐离不开歌声。
我知道现在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大家平时都听些什么歌呢?生:举例。
一起唱几句。
师:老师这有三小段音乐,大家听听是哪三首歌。
(播放音乐《神话》《龙船调》《我爱你中国》)(课件) 学生对《神话》最熟悉,其他两首歌不太能说出歌名。
师:你们最喜哪种歌曲呢?为什么?生:通俗,因为好听,好唱。
师:爱听民歌和艺术歌曲吗?生:不爱听!!师:看来同学们大多都喜爱通俗音乐,我们先不作评价,同学们说得很好,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史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预习课本P108―P116 的内容,搜集中国通俗音乐发展过程的有关资料,现在我想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情况。
生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前,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
) 师:看来你们对通俗音乐的发展是有所了解的,课前准备的很充分,那么下面这些歌曲你能找到它对应的年代吗?(课件)《夜曲》三十年代《乡恋》二十一世纪《九九艳阳天》七十年代末《常回家看看》五十年代《天涯歌女》九十年代生听一首回答一首,师做讲解:《夜曲》是什么形式的?RAP。
《九九艳阳天》的历史背景。
《天涯歌女》的风格。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天涯歌女》具有江苏民歌的风格。
那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具有哪个民族音乐的风格。
三、欣赏歌曲(一)欣赏《天堂》(mtv)1、思考题:(课件)《天堂》具有哪个民族的风格?生:蒙古。
师:这首歌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草原,羊群,马头琴,湖水。
师: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跑着雪白的羊群。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多么美的草原啊!就象人间的?生:天堂!2、(课件)出示腾格尔的简介。
3、出示《天堂》歌谱。
师:我们一起来唱唱这优美的旋律,先不唱装饰音。
生共同唱歌谱的前两行。
师:你发现天堂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生:宽广师:节奏呢?生:舒缓。
师:是的,旋律舒展悠扬,节奏舒缓,在加上装饰音,我们来试一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编制考中国音乐史通过的努力,二胡被纳入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轨道。
C.刘天华西周时期设置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
B.春官明清时期是我国南方说唱音乐品种的代表。
D.弹词“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反映出哪种音乐起源观念。
C.劳动说“旋宫”的是指。
A.调高的变化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总结了“儒家音乐思想”的论著是 A.《乐记》是我国封建社会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
C.太常寺是南北朝末年兴起的歌舞戏代表剧目。
B.《大面》上世纪30年代青主为宋词谱曲,创作了,成为这类作品中的经典。
D.《我住长江头》曾候乙墓编钟,展示了时期我国编钟艺术的惊人文化成就。
C.战国唐朝的歌舞大曲有复杂的结构但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A.散序、中序、破相传是蔡文姬的古琴作品。
B.《胡笳十八拍》上世纪30年代黄自的合唱歌曲有。
C.《旗正飘飘》的代表作品《弦乐三重奏》是在国外获奖的第一部中国室内乐作品。
B.谭小麟秦汉时期兴起的是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
B.鼓吹乐合唱曲《保卫黄河》以的创作手法为主要特征。
A.卡农的成名作《台湾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
C.江文也,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荣誉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奖项的作品。
同名主题曲的作者是。
C.《渔光曲》,任光是目前能确定创作年代最古老的琵琶独奏曲。
C.《海青拿天鹅》贺绿汀作曲的是近现代民族风格无伴奏合唱的代表作。
B.《垦春泥》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被称为“学堂乐歌之父”的是。
B.沈心工《踏谣娘》是的重要代表节目。
C.歌舞戏黄自的“四大弟子”包括等著名作曲家。
A.贺绿汀C.陈田鹤 D.江定仙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外来乐器。
B.钹C.曲项琵琶 D.五弦琵琶 E.筚篥歌剧《白毛女》塑造的音乐形象个性化、富于戏剧性,主题音调来自于等。
A.河北民歌《小白菜》B.山西民歌《捡麦根》唐代歌舞大曲的著名代表作品是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的。
D.李隆基 E.姜夔左翼重要作曲家任光的代表作有等。
A.《渔光曲》 B.《彩云追月》 D.《打回老家去》汉魏时期的琴曲有。
A.《广陵散》 C.《酒狂》E.《胡笳十八拍》是隋唐时期重要的音乐论著。
A.《羯鼓录》C.《教坊记》马思聪创作的小提琴作品包括等。
A.《内蒙组曲》 D.《西藏音诗》明代的四大声腔包括等。
A.弋阳腔 C.昆山腔 E.余姚腔近代发展较大的器乐合奏品种有。
B.江南丝竹 C.广东音乐 D.弦管华彦钧创作的二胡曲有。
A.《寒春风曲》 C.《二泉映月》 D.《听松》唐代《霓裳羽衣曲》失传后,宋代发现遗曲十八阙,存于其歌曲集中。
C.姜夔E.《白石道人歌曲》明清时期的重要古琴曲有等。
B.《流水》C.《平沙落雁》上世纪30-40年代,中国音乐现象中影响最大的是。
B.抗日救亡歌咏 C.群众歌咏 D.新秧歌运动京剧在北方有四大名旦,他们包括等。
A.梅兰芳 B.荀慧生我国音乐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是西周时设置的。
答案: 春官箫友梅先生的音乐创作涉及到歌曲、合唱、、等领域。
答案: 室内乐,管弦乐,钢琴,大提琴京剧的唱腔以腔、腔为主,属于板腔体。
答案: 西皮,二黄音乐文化史上最早出现的“十二平均律”律学理论,是明代律学家创制的。
答案: 朱载堉,新法密率是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1927年创办。
答案: 萧友梅,上海国立音乐院唐代宫廷燕乐中的“二部伎”指、,以演出形式为区分标志。
答案: 坐部伎,立部伎四川成都的东汉墓中出土的实证了汉代说唱音乐已经是民间艺术中的一个品种。
答案: 击鼓说唱俑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嵇康的代表性音乐论著是。
答案: 《生无哀乐论》青主的音乐美学论著有、,其思想核心是。
答案: 《乐话》,《音乐通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尚小云、。
答案: 荀慧生,程砚秋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由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
答案: 《霓裳羽衣舞》,唐玄宗宋元时期的说唱品种有:鼓子词、、、等。
答案: 诸宫调,陶真,货郎儿减字谱答案:唐代曹柔将文字谱改革为一种新的谱式,它是用减字笔画拼成某种符号作左右两手在古琴音位上弹奏手法的标记,是一种只记音位演奏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
《台湾舞曲》答案:是江文也创作的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乐,曲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缅怀和向往。
为自由体的回旋奏鸣曲式。
运用了20世纪的现代作曲技术。
《我住长江头》答案:宋代李之仪词,青主曲。
以简练的音型、节奏,表达出质朴真挚的情感。
这首作品是近代古典诗词歌曲的佳作学堂乐歌答案: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简谈聂耳创作及地位答案:他是近代作曲家中音乐创作成功率最高者之一,是无产阶级音乐的重要奠基人。
歌曲内容中心是:抗日救国与民族解放,体现出时代精神与革命倾向。
作有歌曲30余首,中国乐器合奏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四首,歌曲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友》等。
请简述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创作背景、特色及历史意义答案: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是中国专业钢琴音乐创作的开端,中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钢琴作品。
乐曲采用变化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优美质朴的民歌风旋律,流美的复调和东方色彩的对位化和声等,创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
这首钢琴独奏曲对其后中国钢琴音乐和其他多声音乐创作(尤其是中国风格的复调音乐)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标志着中国作曲家已经丛基本模仿西方技法,逐渐进入创造性的运用西方技法,来表现具有中国生活情调和风格特点的创作阶段,为中国钢琴音乐揭开新的一页。
《吕氏春秋》中记载的,反映了原始的农牧生活。
B.《八阕》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专业钢琴音乐创作的开端。
B.《牧童短笛》黄源洛创作的歌剧遵循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程式,是中国新歌剧探索期的重要代表作。
C.《秋子》明清的古琴流派中虞山派的创始人是。
A.严澄秦汉时期兴起的是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
B.鼓吹乐西周时期设置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
B.春官合唱曲《保卫黄河》以的创作手法为主要特征。
A.卡农唐朝的歌舞大曲有复杂的结构但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A.散序、中序、破近代传统音乐品种中的职业化程度最高。
D.戏曲曾候乙墓编钟,展示了时期我国编钟艺术的惊人文化成就。
C.战国近代京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在。
A.辛亥革命至上世纪20年代近代较有影响的民间器乐社团中,古琴社以,最为著名。
A.今虞琴社北宋已流行民间的是现在的“二胡”的前身。
C.嵇琴《踏谣娘》是的重要代表节目。
C.歌舞戏1915年先生在《音乐小杂志》上发表的,是迄今所见中国人最早发表的钢琴音乐作品。
B.赵元任《和平进行曲》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谱式的古琴谱是。
D.《竭石调幽兰》的音乐素材来自于京剧西皮过门的音调。
D.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梅娘曲》是近代音乐家的代表作品之一。
A.聂耳是近代专业音乐创作的主要开拓者。
C.箫友梅是南北朝末年兴起的歌舞戏代表剧目。
B.《大面》相传是蔡文姬的古琴作品。
B.《胡笳十八拍》近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有。
A.小型作品居多 B.明确的标题性 C.调性明确 D.结构单纯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外来乐器。
B.钹C.曲项琵琶 D.五弦琵琶 E.筚篥近代发展较大的器乐合奏品种有。
B.江南丝竹 C.广东音乐 D.弦管是隋唐时期重要的音乐论著。
A.《羯鼓录》C.《教坊记》属于聂耳的作品有。
A.《金蛇狂舞》 C.《毕业歌》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重要音乐家包括等。
B.箫友梅 D.王光祈 E.刘天华汉末至魏晋时期的主要琴家有嵇康、等。
A.蔡邕B.蔡琰D.阮籍李叔同出家前所写的部分歌曲中带有比较明显的伤感色彩,如。
A.《落花》B.《晚钟》C.《悲秋》萧友梅的音乐作品包括以下等。
A.《卿云歌》B.《新霓裳羽衣舞》 C.《问》唐代歌舞大曲的著名代表作品是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的。
D.李隆基 E.姜夔刘天华创作的二胡曲包括等。
A.《病中吟》 B.《良宵》D.《空山鸟语》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作品有。
A.《小小画家》 C.《可怜的秋香》 D.《麻雀与小孩》左翼重要作曲家任光的代表作有等。
A.《渔光曲》B.《彩云追月》 D.《打回老家去》下列乐器中是东晋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的。
B.钹E.曲项琵琶 F.五弦琵琶京剧在北方有四大名旦,他们包括等。
A.梅兰芳 B.荀慧生原始音乐的形式特征是三位一体。
答案: 歌、舞、乐唐代俗乐中的重要说唱音乐形式叫做。
答案: 变文出土于的乐器实证了我国可考音乐历史可追溯至8000年前。
答案: 河南舞阳,骨笛1913年的代表作之一《春游》,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合唱歌曲。
答案: 李叔同唐代宫廷燕乐中的“二部伎”指、,以演出形式为区分标志。
答案: 坐部伎,立部伎是宋代姜夔的作品集,注有宋俗字谱,是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答案: 《白石道人歌曲》“三分损益法”是一种以来计算乐律的方法。
答案: 弦长请填写三种有关音乐起源的观点:、、。
答案:劳动说,模仿说,巫术礼仪说,信号说,语言说等京剧的唱腔以腔、腔为主,属于板腔体。
答案: 西皮,二黄近现代中国新歌剧的发展经历了、、发展期三个阶段。
答案: 萌芽期,探索期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由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
答案: 《霓裳羽衣舞》,唐玄宗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是后世成熟戏曲的雏形。
答案: 歌舞戏《二泉映月》答案:是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代表作。
作品中音乐主题(分为三个乐句),与主题的五次变奏构成整首作品。
表现社会底层人们的悲怆心情与倔强性格。
上海国立音乐院答案: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箫友梅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标志着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端。
减字谱答案:唐代曹柔将文字谱改革为一种新的谱式,它是用减字笔画拼成某种符号作左右两手在古琴音位上弹奏手法的标记,是一种只记音位演奏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
秧歌剧答案:将话剧、戏曲和秧歌糅合在一起。
基本对象是农民,内容反映他们的生活。
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
请简要叙述唐代有哪些音乐机构?它们的职能和特色如何?答案:太常寺是唐代最高的礼乐行政机构,大乐署、鼓吹署隶属于太常寺,兼管雅乐和俗乐。
1)大乐署是对宫廷艺人进行训练和考核的严格管理机构。
乐工要经严格的训练,学习标准极高。
通常十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考核。
2)鼓吹署是专门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是卤薄和军乐的官署。
教坊和梨园则隶属于宫廷管辖。
3)教坊是从政府管理的音乐机构中独立出来的、由宫廷直接管理的音乐机构,专门为宫廷燕乐的表演培养音乐人材,由皇帝直接派专人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