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大纲
美学原理(个人整理)
美学原理第一章美学纲要西方美学思想源于古希腊,代表人物为柏拉图(什么是美)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诗学》成了文艺美学的最早经典)。
XT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在文艺和美学方面有三大特征:1)艺术独立于神学之外,使人的得以发挥;2)重新评价古希腊文化,进一步探讨艺术创造中的理论和技巧,强调人的尊严与个性;3)要求艺术描绘现实,不再描绘神。
J文艺复兴给美学思想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学科的形成。
T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大陆理性主义哲学及法国的启蒙运动,都给美学思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美学家鲍姆嘉通于1725年提出,1750年正式用Aesthetik作为专著名称,建立的美学学科。
TX中国美学源于先秦。
西周末期,周太使伯提出和谐为美的观点,作为美学智慧的灵光闪现,早于西方300多年,而孔子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的论点。
老子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美学观点,较古希腊先哲早了100多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未重蹈中世纪欧洲美学思想受神学束缚而影响发展的覆辙。
至陏唐中叶,形成一种新的美学思想,即与佛学特别是禅宗结合起来。
使中国近代美学具有独立形态的是辛亥革命后的蔡元培。
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才出现了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形成的当代中国美学体系。
TX造成中西方美学研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主要是因为西方学者走了一条捷径,即一开始就把美和美学作为哲学的一部分加以研究,直击美学的本质,而中国的研究则从开始便和政治、伦理纠缠在一起T。
2)西方从1750年将美学独立为一门学科,而中国则在1840年前后才开始确立此观念。
因而中国起了100年的早,赶晚了100年的集。
J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审美价值的学科。
M美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美学主要是通过对文学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加以探讨来进行研究,美学又有“艺术哲学”之称。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第1章、美的本质一、美是一个难解的千古之谜1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美的本质一、美是一个难解的千古之谜1、美的现象的差异性、多样性,掩盖了美的本质的一般性、共同性。
2、人的美感的相对性、变异性掩盖了美的客观性、普遍性。
3、美这个词含义过于广泛,至今仍未统一。
二、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说法1、客观派:认为美的本质是美的事物固有的客观属性。
2、主观派:认为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美是主观的产物。
3、主客观结合派:认为美既不全在客观对象,也不都有人的心灵产生,而在于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当中。
三、关于美的本质的初步看法1、美起源于劳动,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美是一种感性的客观存在(2)人离不开人的主观意识(3)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二章、美的分类一、千姿百态的自然美1、自然美的审美特征(1)丰富性和天然性(2)变易性和多面性(3)重在形式美2、自然美形成的条件(1)自然经过人类直接的实践、改造,改变了原来不利于人类的方面,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同时也具有审美价值。
(2)人类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对它有了充分的认识,自然物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可亲可爱的一部分。
(3)自然物作为人和人类精神生活的某种象征,而被人格化、人情化。
3、自然美的欣赏(1)自然美欣赏的意义A:可以加强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B:可以陶冶人的心灵,培养高雅的道德情操C:以自然为师,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2)自然美欣赏的方法A:善于选择最佳的自然时空与观景角度,在自然美中发现诗情画意B: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把自然美欣赏和艺术美欣赏融为一体。
C:充分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使自然美融进浓郁的情感色彩。
二、切近人生的社会美1、社会美的特征(1)一切以人为中心,充分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2)内容重于形式,美和“真”“善”密切联系(3)突出实用功能,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2、社会美的表现(1)劳动美A:劳动环境的美B:劳动过程的美C:劳动产品的美(2)生活美A:服饰美B:居室美C:饮食美(3)人之美A:形体美B:风度美C:情操美三、精粹凝练的艺术美1、艺术美与现实美之长短比较(1)现实美之长A:无比的丰富性、生动性B:直接真实、感染力强C:自由选择性(2)艺术美之长A:艺术美比现实美更精粹、更集中B:艺术美比现实美更典型、更理想C:艺术美比现实美更富于情感色彩和审美评价D:艺术美大于现实美2、艺术美的三种高级审美要素(1)意蕴(2)意境(3)典型第三章、形式美一、形式美及其独立的审美价值1、什么是形式美(1)形式美的概念形式美指的是对象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它是从无数具体的感性的美的事物形式中所抽象概括出来,包括构成事物外形的自然物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原则。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课程介绍美学是一门针对古往今来一切审美现象的理论学科。
从人类最初美感的产生,到自觉创造美的艺术,再到各门类的艺术理论,最后形成了统括一切美的美学原理,是人类感性与理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相结合的产物。
本课程属于艺术设计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它是在学生已修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古代工艺设计史、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基础上,从理性与哲学的角度对艺术学科进行一种宏观把握和逻辑理解的理论训练,让学生在广泛的与艺术相关的岗位上能通过自身的思考,不断获得对美的理解,并积极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对美的领悟。
本课程是理论课程,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辅以相应的实物资料、影视资料和考察活动,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视觉感知、领悟和反思,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追求教与学的愉悦性。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能够在博物馆、艺术品拍卖行、画廊、独立艺术工作室、设计公司等与艺术与设计相关的行业,胜任艺术作品与设计作品的品鉴与推广、艺术活动的组织与安排等工作的毕业生。
美学原理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同学在艺术实践和艺术史、设计史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同学理论素养,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和美学观。
能够结合史论知识和美学知识,分析和探讨生活中常见的艺术问题,拥有良好、健康的审美眼光。
掌握美学原理的基本范畴、历史发展和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批评与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美感——审美经验(支撑教学目标1)1、教学内容①、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②、美感的差异性及其原因;2、教学要点学习什么是美感,关于美感根源问题的探讨,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
美感中的感性与理性、情感体验、想象的作用;关于美感的客观标准问题的探讨,学习美感的共性及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
第二章、审美活动的独立与发展(支撑教学目标2)1、教学内容①、从历史上来看审美活动的产生;②、从社会心理来看审美活动的发生;③、关于审美活动产生的几种假说;④、从审美活动到艺术活动;2、教学要点从历史上来看审美活动的产生,包括:○1、从石器造型上看美的产;○2、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3、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审美活动的产生,为我们理解审美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课教学大纲中文系第一章:美学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节美学课简介一、课程定位:“美学原理”课是汉语言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必修课),是文艺理论课程群当中的核心和基础部分。
课内学时48课时,学习时间为16周,3学分。
二、主要内容对美学学科的介绍与说明,对人类的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发生、审美活动的独立的整体探讨,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价值类型、现实的审美活动、现实审美活动的个性的具体分析,以及对美的哲学探讨,从而对人类的审美现象形成全面剖析。
三、教学目的:通过“美学原理”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美学的基本特性与问题,把握与理解审美活动的结构与特点,了解美的类型或形态,体悟美的文化意蕴以及审美活动的人类学起源与宇宙学根据,从而增强学生的美学修养,开启学生的人文智慧。
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正确地分析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课程、从事各项社会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美学虽然是中文系的课程,但严格地说,美学的学科性质却应归属于哲学。
也就是说,美学在本质上与哲学一样,运思面对着的是永恒无解的难题,永远在问题的境域之中。
没有问题就没有美学,这是美学的困惑也是美学的魅力,所以,学习美学要有“问题意识”,要把美学问题与中外美学史联系起来,倡导“交流”“对话”的解释学的思想方法,因为美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开启学生的人文智慧。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美学”是一门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的课,以讲授为主。
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并要求学生对少数经典文献要做较为深入的阅读和讨论。
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审美问题的能力。
讲授中突出重点难点,解决疑点。
适当地安排审美鉴赏实践,如观摩影像,举行文艺作品研讨会,在审美实践中学习美学,提高审美能力。
1第二节美学与文艺理论课程群一、何为课程群:在研究对象具有交叉和相互联系的一些课程称之为一类课程群。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导论
第四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 一、区别于实证经验科学的哲学思维 二、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体验描述 2.教学基本要求 辨析美学、美学思维、审美活动、人文学科、哲学 思维、人文体验等关键词,了解美学的历史、关于美学 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理解美学 是研究审美活动的理论性人文学科,运用本章的关键词 与理论分析辨析美学学科同相关学科的关系与差异。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2 2 2 2 2 2 2 2 2
8
9 10
第四章 技术美
第五章 社会美 第六章 自然美
11
12 13
第七章 艺术美
第八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优美与崇高 第一节 第二、三节
14
15 16
第九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喜剧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十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丑
17
18
第十一章 美育
课堂考查或考试
五、考核方式
• 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或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 ,平时课堂讨论与发言、小作业等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期末结业考试或考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70% 。
六、教材与基本参考文献
(一)教材 尤西林主编:《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1 月版。 (二)基本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版。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年版。
第五章
社会美
3.本章推荐书目 [1] [法]泰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 社1963年版。 [2] [俄]米哈伊尔·巴赫金:《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 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巴赫金全 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3]朱光潜:《谈美》,中华书局2010年版。 [4]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绪论什么是美学1.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Aestheica。
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
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吕荧、高尔泰美是主观的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缺陷〔消极作用1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用。
3.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是人性的一项基本的价值需求。
"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都可纳入到"审美活动"的设定中。
4.美学的学科性质: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的意义世界和人的价值世界,这里表现了美学两个特点:美学与人生联系紧密;美学与民族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2>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美学是哲学。
"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鲍桑葵《美学史》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
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美学与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体现还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高教版《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高教版《美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美学原理适用对象:马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课程学时:48小时课程简介:《美学原理》是马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美学的基本原理、美学理论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鉴赏方法和审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工程设计的美学性和艺术性。
课程目标:1.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美学思维方法和鉴赏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工程设计中发挥美学素养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审美价值观,提高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美学基础知识(4学时)1.美学的定义和特点2.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美和艺术的关系第二章:审美主体和客体(4学时)1.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2.审美客体的特征和分类3.审美经验和审美态度第三章:审美判断和价值(6学时)1.审美判断的基本要素2.审美价值的内涵和外延3.审美价值的相对性和客观性第四章:美学鉴赏方法与过程(8学时)1.美学鉴赏的基本方法2.美学鉴赏的过程3.艺术品的鉴赏与评论第五章:美学与设计(10学时)1.工程设计中的美学要求2.美学与功能、造型的关系3.美学设计案例分析第六章:美学与社会文化(6学时)1.美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2.美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当代美学问题与批评教学活动与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幻灯片展示等方式,讲述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重要观点。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的艺术品、设计作品等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美学的具体应用和价值。
3.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课堂演示: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美学鉴赏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5.考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艺术展览、设计展览等,提升学生的美学体验和感悟。
教学评价方式:1.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情况。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引言美学原理是一门研究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对于美的感知、创造和理解。
美学原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并在实践中运用美学原理。
二、美学概述1. 美学的定义和起源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巴特勒的著作中,它源自希腊语中的“aisthēsis”,意为感知。
美学起源于人类对美的感知和表达的探索,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美学的研究范畴美学研究范畴包括美的本质、美的标准、美的创造和美的理解等方面。
它涉及艺术、文学、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以及人类对自然景观、人类行为和道德等的审美感知。
三、美的本质和标准1. 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指美的特征和本体属性。
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有的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有的认为美是主观感受的产物。
学生需要理解美的本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美的标准美的标准是评价美的好坏和价值的准则。
美学家提出了多种美的标准,如真、善、美的统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等。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这些标准来评价艺术作品和美的表现。
四、美的创造和表现1. 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包括灵感的获得、形式的选择、表达的实现等多个阶段。
学生需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以及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特点。
2. 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艺术作品通过形式和内容的表达来传递美的信息。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如色彩运用、构图、节奏等,以及背后的美学原理。
五、美的理解和欣赏1. 美的理解美的理解是指对美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思考,理解其中的美的内涵和意义,以及艺术家想要传达的信息。
2. 美的欣赏美的欣赏是指对美的喜爱和赏识。
学生需要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学会用美学的眼光去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六、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 美学与设计美学原理在设计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引言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和探讨美的本质、特点以及其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介绍美学原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美的概念、美学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实现以下学习目标:1. 掌握基本美学概念,并理解美的多重特征;2. 理解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哲学、艺术、文化等;3. 熟悉主要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思想家的观点,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4. 能够运用美学理论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文学、电影等领域;5. 培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对美的欣赏和理解水平。
三、课程内容1. 美学概述- 美学定义与范畴- 美的本质与特征2. 美学与哲学- 古希腊哲学对美的理解- 审美哲学的起源和发展3. 美学与艺术- 艺术与美的关系- 不同艺术形式的审美特点4. 美学与文化- 文化多样性对美的影响- 美学与跨文化交流5. 美学理论与思想家- 古代美学思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近代美学思想(康德、黑格尔)- 现代美学思想(杜齐、笛卡尔)6. 艺术批评与美学分析-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判断- 艺术作品的审美解读与评价7. 美学的实践应用- 美学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美学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美学基本概念、理论和思想家的观点。
2. 学术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看法和思考,并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
3. 艺术欣赏: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培养审美能力。
4. 作品分析:引导学生针对具体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分析和批评,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项目,深入探讨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评价方式1.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美学理论知识进行考察,占总成绩的30%。
2.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艺术作品进行美学分析,占总成绩的40%。
3. 学习参与度:考察学生的课堂讨论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2002年05月15日(本文章已被阅读240次)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初步理解美学学科的特点、作用与意义。
理解美学思想的产生与文艺理论和文艺理论的亲密关系;重点掌握美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问题.第一节什么是美学l美学思想是人类的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理论概括.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科学开展的产物。
3.古今中外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有四种主要意见。
本教程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第二节为什么学习美学1.学习美学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美化世界和美化自身的需要。
2.学习美学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文艺开展的需要.3.学习美学是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开展审美教育、培养正确的审些观的需要.第三节怎样学习美学1.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美学理论的论著.2.注意将美学原理同美学史结合起来。
s.学习美学要严密结合艺术实钱与生活中的审美实际。
第二章艺术美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艺术作品与实用产品的区别,理解艺术分类的原那么和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掌握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重点掌握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掌意境好和传神这两个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内涵.第一节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征1.艺术不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的影响。
2。
艺术美是生活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比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性.3.艺术美能积极反作用于社会生活,为社会消费及理论效劳。
第二书艺术美来源于生活1.生活是艺术想象的土壤.2.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3.生活推动了艺术家技巧的形成和开展.第三书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1.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典型化的创造过思.在这个过程中概括化与个性化同时进展。
创造是艺术的生命.2.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标志:首先表如今从生活感性到意象的形成,其次是意象的孕育变成作品中的形象.第四节意境和传神1.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根底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纲要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一、美学的来源包姆嘉通因此被誉为“美学之父”A.逻辑学---理性知识---思想---真B.伦理学---道德知识---意志---善C.美学-------判断力-----情感---美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美学的对象是什么?在美学中涉及哪些主要内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的辨证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
在研究艺术时,也是从审美的角度,把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集中表现,以区别于别的艺术概论。
美学的研究对象:1、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科学。
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
即美的研究对象只是艺术美。
3、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是艺术观或艺术的一般规律。
他强调了对现实美的研究,强调了艺术对现实美的关系。
4、近代心理学派的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
三、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时代需要美学。
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现代人在理论上认识美,掌握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方法,从而提高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世界的能力。
2、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需要美学。
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文学艺术有着重要作用,而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如何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以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如何使作品能引人入胜,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这就需要从审美上去探讨艺术的规律。
在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问题,都需要从美学上加以研究。
美学的研究可以推动和促进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美学的研究。
3、开展审美教育需要美学。
掌握美学基础知识,认识美的本质、形态和审美的基本规律,是树立正确审美观和进行审美活动的基础。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一、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1.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
2.美的本质及其特点
3.美学的分类与学派
二、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1.美的主观性的含义和特点
2.美的客观性的含义和特点
3.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三、美的标准与价值
1.美的标准的形成与评价
2.美的标准的多元性与相对性
3.美的标准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四、美的表现形式与艺术
1.美的表现形式的分类与特点
2.艺术的定义及其与美的关系
3.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的变迁与发展
五、美学与审美经验
1.审美经验的特点与形成
2.审美经验的价值与意义
3.美学与审美经验的关系
六、美学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1.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2.美学研究的途径与技巧
3.美学研究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
七、美学的社会意义与实践
1.美学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2.美学在教育与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3.美学的实践与应用领域
八、美学原理的发展与传承
1.中国古代美学原理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2.西方美学原理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3.当代美学原理的新思考与前景展望
九、美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1.美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2.美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运用
3.美学的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的和谐发展
这些提纲涵盖了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复习的框架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和总结。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美学理论、案例和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连接历史、文化、艺术等相关知识,全面理解美学原理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大学
美学原理
(0504200103代码不知道)
教学大纲
(第x版)
艺术学院
美术学系
2010年5月
前言
一、大纲编写依据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面向 21 世纪的高质量的艺术人才。
湖北大学院积极调整课程结构、强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教体艺〔2005〕2号)文件中对现有专业进行的明确调整,及对修订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制定此《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的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与美学理论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美学理论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原则及有关知识。
2、理解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相关的学术思想观点。
3、掌握重要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观点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课外自习、图片观摹等相结合;课前提供参考书目,每章后布置思考题。
本课程以哲学为基础,力求运用唯物辩证法,明晰地讲授,实事求是的鉴评。
四、适用对象
美术学专业、设计学专业。
五、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或相关课程)
本课程与第二学期开设的《中国美术史》,与第三学期期开设的《外国美术史》、第五学期开设的《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形成知识内容衔接。
六、课程性质
必修。
七、总课时及各章的分配
授课总课时数为32学时,各章的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章节教学内容授课学时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美的本质与特征8
第三章美感8
第四章美的范畴8
第五章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6
总计32
八、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选用教材
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3、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5、(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
6、(德)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7、(法)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8、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9、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出版社 1981年版
10、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11、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2、李泽厚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1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1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 1980年版
九、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2学分。
学分由考察、考试两方面取得。
授课期间,每一章结束后安排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和笔记加以思考答题,学期中抽查两次答题作业,作为平时考察成绩,合格者修得1学分;学期结束采取闭卷笔试,合格者修得1学分。
第一章绪论
1、美学学科的建立
2、美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3、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第二章美的本质与特征 8学时
1、美的本质
(1)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主要途径
(2)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包括中国当代美学争鸣)
(3)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重要贡献
(4)我们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2、美的特征
(1)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主要途径
(2)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包括中国当代美学争鸣)
(3)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重要贡献
(4)我们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第三章美的形态 8学时
1、自然美
(1)自然美的实质
(2)自然美的特征
(3)自然美的欣赏
2、社会美
(1)社会美的实质
(2)社会美的特征
(3)人的美
3、艺术美
(1)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2)艺术美的特征
4、形式美
(1)形式美的形成
(2)形式美要素
(3)形式美法则
第四章美感 8学时
1、美感的实质
(1)美感的概念
(2)美的实质
2、美感的特征
(1)直觉与理性的统一
(2)生理快感与心理愉悦的统一
(3)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
(4)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3、美感的心理形式
(1)审美感知
(2)审美表象
(3)审美情感
(4)审美理解
(5)审美想象
4、美感的主要心理流派
(1)移情说
(2)心理距离说
(3)心理分析学说
(4)格式塔学派
第五章美的范畴 6学时
1、优美与崇高
(1)美学史上关于优美与崇高的论述
(2)优美与崇高的特征之比较
2、悲剧
(1)悲剧的概念
(2)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论述
(3)悲剧的分类
(4)悲剧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功能
3、喜剧
(1)喜剧的概念
(2)美学史上关于喜剧的论述
(3)喜剧的分类
(4)喜剧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功能
第六章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6学时
1、艺术种类的划分
(1)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分类的各种见解
(2)艺术分类的原则
2、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2)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3)音乐的审美特征(4)舞蹈的审美特征(5)雕刻的审美特征(6)绘画的审美特征(7)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