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液化石油气msds安全说明书

液化石油气msds安全说明书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的燃料。
作为一种高压、易燃的气体,使用液化石油气需要遵守一定的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液化石油气MSDS安全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以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液化石油气。
一、产品识别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混合烃,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高压下液化成为易于储存和运输的液体。
二、危险性概述1.易燃:液化石油气具有较低的点火温度和燃烧极限,容易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或火花时易燃爆炸。
2.高压:液化石油气储存于高压容器中,容器破裂或泄漏可能造成爆炸或火灾。
3.窒息:液化石油气在高浓度下会取代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窒息危险。
三、急救措施1.吸入: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2.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至少15分钟。
如有异常反应,就医。
3.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取下隐形眼镜(如果佩戴)。
如持续不适,就医。
4.吞咽:不要诱导呕吐。
给予患者大量清水漱口,如出现不适,就医。
四、防护措施1.通风:在室内使用液化石油气时,确保充分通风,避免气体积聚。
室内使用时应开启窗户或通风设备。
2.火源:远离明火、高温和火花源。
禁止在液化石油气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器具。
3.泄漏处置:对于液化石油气泄漏,应切勿使用明火或电器开关。
封锁泄漏源,远离泄漏区域,确保安全疏散,并立即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4.使用容器:使用经过检验和认证的液化石油气容器,并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连接和操作容器。
五、操作注意事项1.存储:液化石油气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容器破裂。
2.运输:运输液化石油气时,应使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确保固定稳定,防止破损和泄漏。
3.点火: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应先检查气源和连接是否正常,确保无泄漏。
液化石油气事故处置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液化石油气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液化石油气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发生的事故,包括泄漏、火灾、爆炸等。
三、事故分类1.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2. 液化石油气火灾事故;3. 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
四、应急处置原则1.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2. 逐级响应,协同作战;3. 及时报告,快速处置;4. 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五、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3)警戒组:负责现场警戒、疏散和交通管制;(4)消防组:负责现场火灾扑救和灭火工作;(5)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护;(6)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物资保障和后勤支持。
六、应急处置措施1.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1)发现泄漏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2)警戒组对泄漏现场进行警戒,疏散周边人员;(3)消防组对泄漏点进行灭火,防止火灾发生;(4)救援组对泄漏区域进行搜救,确保人员安全;(5)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
2. 液化石油气火灾事故(1)发现火灾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2)警戒组对火灾现场进行警戒,疏散周边人员;(3)消防组立即进行火灾扑救,控制火势蔓延;(4)救援组对火灾区域进行搜救,确保人员安全;(5)医疗救护组对火灾伤员进行救治;(6)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
3. 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1)发现爆炸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2)警戒组对爆炸现场进行警戒,疏散周边人员;(3)救援组对爆炸区域进行搜救,确保人员安全;(4)医疗救护组对爆炸伤员进行救治;(5)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
七、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演练内容应包括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3. 演练过程中,确保参演人员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和操作。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000字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常用的燃料,但它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问题。
以下是液化石油气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其包含1000字左右:1. 基本信息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混合气体,包括丙烷和丁烷等烷烃化合物。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正常压力下易于挥发成为气体,同时有着高能量密度。
2. 操作流程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请注意以下事项:2.1. 避免泄露:存储和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场所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在操作过程中,应及时关闭气体阀门,避免气体泄漏。
2.2. 防火防爆: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特性,操作过程中应禁止任何火源。
如果出现泄露,应迅速采取喷雾冷却和灭火措施。
2.3. 防止氧气不足:液化石油气的燃烧需要氧气,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场所内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
为了防止窒息,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及时开启门窗通风。
2.4. 包装处置:液化石油气的包装需符合国家标准,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包装破损或变形。
使用完毕的包装物需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置。
3. 紧急措施3.1. 气味判断:液化石油气添加了特殊的气味剂,使其在泄漏时具有刺鼻的气味。
如果闻到类似臭鸡蛋的气味,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3.2. 警报通知:在检测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立刻采取警报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3. 疏散人员:在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立即疏散人员,并迅速转移受影响的人员和物品。
3.4. 喷雾灭火:在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迅速采取喷雾冷却和灭火措施,但注意不可用水来灭火。
4. 注意事项4.1. 禁止在LPG存储区域内吸烟。
4.2. LPG储罐、储气瓶等应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
4.3. 锁紧储存区域,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
4.4. 在高温、潮湿、油污或容易受到机械振动的场所内不得储存或使用LPG。
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预案

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预案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然而,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泄露或意外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预案概述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预案旨在提供针对液化石油气泄露或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措施,以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预案的编制应基于客观的风险评估和科学的技术手段,而且应定期审查和更新,以保持其及时性和适用性。
二、应急响应与报警机制1. 建立应急响应团队:确定液化石油气应急响应团队的组成和职责,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任务,确保各方面力量的协调配合。
2. 触发报警机制:建立液化石油气泄露或事故的报警机制,包括设立报警设备、制定报警程序等,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响应。
三、现场应急处置1. 事故现场控制:立即启动紧急关闭液化石油气供应阀门,切断泄漏源,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事故现场,隔离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 气体扩散控制:根据气象条件和液化石油气性质,采取合适的风向风速监测和控制措施,防止气体扩散到人员密集区域或易燃物附近。
3. 灭火与泄漏处理:当液化石油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选用适当的灭火剂进行灭火;对于液化石油气泄漏,应采取快速封堵、压制、扑灭等方式进行处理,以降低泄漏的风险。
四、组织协调和沟通1. 建立指挥中心:设立液化石油气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实时的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
2. 多部门合作: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包括环保、安全监管、消防、交通等部门,建立有效的通信和协调机制。
五、风险评估和事后总结1. 风险评估:对液化石油气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事后总结: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剖析和总结,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在制定和执行液化石油气应急处置预案时,应注重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充分考虑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正当性和公平性。
液化石油气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4)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
(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液化石油气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
极易燃气体。
理
化
特
性
由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主要组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氢等杂质。不溶于水。熔点-160~-107℃,沸点-12~4℃,闪点-80~-60℃,相对密度(水=1)0.5~0.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2.0,爆炸极限5%~33%(体积比),自燃温度426~537℃。
(4)输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液化石油气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液化石油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液化石油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液化石油气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的规定。
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二篇)

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液化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1.5%~9.5%)遇明火能发生强烈爆炸(爆燃)。
客户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防止因泄漏造成恶性事故。
1.钢瓶应放在容易搬动而又通风干燥、不容易受腐蚀的地方。
客户应经常检查钢瓶角阀、胶管、减压阀、灶具是否完好,用肥皂水泡沫在气路及各接头处涂抹,以检查是否有漏气、裂纹、老化、松脱等现象,严禁用明火检漏。
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减压阀皮膜、皮垫及胶管的检查,防止超压、漏气等情况发生。
2.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物质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能,而且它的膨胀系数比水大10倍左右,因此不能超装,夏季禁止钢瓶在阳光下曝晒,严禁用火烤钢瓶和用开水烫钢瓶,以免钢瓶爆破。
液化气不能和煤炉等其他火源同室使用。
不准在卧室、办公室、地下室、浴室存放、使用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
3.钢瓶与灶具和热水器的使用距离不得少于0.8米,胶管长度不宜超过2米,不用时关闭所有阀门。
4.在使用燃气灶、热水器、取暖器等过程中,不能脱人监护,并要保持室内通风,睡觉时严禁使用取暖器。
5.钢瓶使用前应检查瓶体及附件角阀、减压阀各部分的连接处是否有漏气。
检查的方法通常是涂刷肥皂溶液,如有漏气即出现鼓泡现象。
钢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会产生一些缺陷,致使机械强度降低,如不及时发现或清除而任其发展,有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因此必须对钢瓶进行定期检查。
禁止使用未经检测合格、超过检测期限的钢瓶和生锈腐蚀严重的、报废钢瓶。
6.不可随意将钢瓶内的残液倾倒或排放。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客户为了图便利,多充气,错误认为残液就是水,因而随便将残液倒入地沟、下水道以及厕所内,这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残液倒出瓶外后,其残液比汽油还易挥发、扩散,当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只要遇到丁点火星就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因此禁止乱倒液化气残液,残液由燃气公司统一回收。
7.液化石油气钢瓶属于薄壁压力容器,所以钢瓶在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禁止摔、砸、滚、踢。
液化石油气 重点危化品 理化特性、安全措施及应急处置原则

(4)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
(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4)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作业时,凡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槽车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妥善处理:
——附近发生火灾;
——检测出液化气体泄漏;
——液压异常;
——其他不安全因素。
(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健康危害】
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000;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500。
液化气站各种应急预案

液化气站各种应急预案液化气站是一种储存和销售液化石油气(LPG)的设施,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液化气站的运营安全,必须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
以下是液化气站可能发生的几种紧急情况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1.泄漏事故:液化石油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风险。
液化气站应制定针对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立刻报警并通知有关部门,比如消防部门和环保部门。
-尽量远离泄漏现场,并确保其他人员的安全。
-封闭泄漏管道或阀门,尽可能控制泄漏。
-爆炸风险较大时,立即疏散周围人员,并迅速通知周围居民。
-配备灭火器材,争取在火灾扩散之前将其控制住。
2.火灾事故:由于液化石油气易燃,液化气站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较高。
应急预案应包括:-立即报警并通知消防部门。
-尽快疏散人员,并确保其安全。
-使用灭火器、灭火泡沫等设备尽量将火灾控制在最初阶段。
-就近切断液化气的供应和电力,以避免火势蔓延。
3.地震事故:地震可能导致液化气罐损坏或管道破裂,造成泄漏和火灾。
应急预案应包括:-地震前检查和维护液化气设备和管道的安全性。
-在地震发生后立即关闭液化气的主管道和阀门。
-立即疏散液化气站内的所有人员,并确保其安全。
-对于液化气罐发生破裂或泄漏的情况,按照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除了针对以上几种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液化气站还应制定应对意外伤害、技术故障、恶劣天气等各种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
液化气站的员工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熟悉应急预案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并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
液化石油气使用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

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安全管理措施
1 安全教育与培训
为使用液化石油气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教 育和培训,包括正确使用和存储液化石油气 的知识和技能。
2 设备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液化石油气设备,确保其工 作正常、安全可靠。
3 火灾与泄漏预防
采取措施预防火灾和泄漏事故,如安装火灾 报警器、泄漏探测器和紧急切断阀。
4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和执行适当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液化 石油气的正确使用和处理。
液化石油气的应急处置措施
1
报警与撤离
立即报警,并有序撤离事故现场,确保
密封与处理
2
人员安全。
关闭液化石油气阀门,采取适当措施,
避免泄漏扩大,并进行事故处理。
3
救援与恢复
寻求专业人员的救援支持,进行紧急救 援和事故后续处理,确保场地恢复及时。
液化石油气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加油站泄漏导致火灾 工业厂区爆炸事故 居民区域液化石油气泄漏
液化石油气使用安全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挑战1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 技术的不断更新
解决方案1
持续学习和采用最新 的事故防控技术和设 备
挑战2
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 的提升
解决方案2
加强培训、教育和安 全文化建设,提高人 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 响应能力
液化石油气使用安全管理 及应急处置
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并通过 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力将石油气转变为液态。
液化石油气的定义
液化石油气(LPG)是通过将石油气压缩和冷却而形成的易燃易爆气体混合物。 它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在常温下存储和运输。
液化石油气的特点
液化石油气安全措施

液化⽯油⽓安全措施⼀、引⾔液化⽯油⽓是⼀种清洁、⾼效的能源,⼴泛应⽤于⼯业、商业和⺠⽤领域。
然⽽,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液化⽯油⽓的使⽤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险。
为了确保使⽤过程中的安全,必须采取⼀系列有效的安全措施。
本⽂将详细阐述液化⽯油⽓的特性、潜在⻛险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液化⽯油⽓的特性液化⽯油⽓主要由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烃类⽓体组成,常温常压下为⽓态,但在常温下经过压缩可使其液化,故称为液化⽯油⽓。
液化⽯油⽓的特点是易燃易爆,且燃烧时会产⽣⼤量热量和有毒⽓体。
三、潜在的安全⻛险1.泄漏:液化⽯油⽓在储存、运输和使⽤过程中,如果设备密封不严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泄漏,引发⽕灾或爆炸。
2.⽕源:液化⽯油⽓极易燃烧,且燃烧温度极⾼,因此任何⽕源都可能引发⽕灾或爆炸。
3.中毒:液化⽯油⽓燃烧不完全会产⽣⼀氧化碳等有毒⽓体,可能导致⼈员中毒甚⾄死亡。
4.压⼒变化:液化⽯油⽓在⾼温或压⼒变化下可能发⽣膨胀或爆炸,对⼈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四、安全措施1.储存安全:液化⽯油⽓应储存在⼲燥、通⻛良好、⽆明⽕、⽆易燃物品的场所。
储存设施应符合相关规范,定期进⾏安全检查。
2.运输安全:液化⽯油⽓的运输应使⽤专⽤罐⻋,并确保罐体完好⽆损。
运输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急刹⻋和碰撞。
3.使⽤安全:使⽤液化⽯油⽓时应选⽤合格的⽓瓶和炉具,并确保连接紧密、⽆泄漏。
使⽤时应保持通⻛良好,避免室内浓度过⾼。
严禁私⾃更改⽓瓶和炉具的规格和结构。
4.操作规程:操作⼈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液化⽯油⽓的性质和操作规程。
操作时应穿戴防护服和⼿套,并时刻注意安全。
5.消防措施:在储存和使⽤液化⽯油⽓的场所应配备⾜够的灭⽕器材,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
发⽣⽕灾时应⽴即切断⽓源,使⽤⼲粉灭⽕器扑灭⽕焰,同时拨打⽕警电话报警。
6.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定期进⾏安全培训和教育。
使员⼯充分认识到液化⽯油⽓的危险性,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
液化石油气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液化石油气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1. 引言液化石油气(Liquid Petroleum Gas,LPG)是一种由天然气或石油提炼出来的可燃气体,在工业和家庭中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特性,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2.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易燃性:液化石油气具有较低的自燃温度,只需接触到明火或高热源即可燃烧。
•挥发性: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可迅速挥发,形成可燃气体,导致火灾或爆炸。
•密度较大:液化石油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易积聚在低洼地区,增加火灾蔓延风险。
•可燃范围广:液化石油气的可燃范围在2%~10%之间,超出此范围无法燃烧。
了解液化石油气的特性对于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至关重要。
3.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储存安全: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容器应经过专业的检验和认证,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安装。
容器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防止发生泄漏或爆炸。
•使用安全: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应保持通风良好。
避免在密闭空间中使用,以防止气体积聚引发火灾或爆炸。
同时,要确保使用正确的连接器和阀门,避免漏气的风险。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液化石油气储存设施和管道系统的完整性,及时修复破损或老化的部件,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防护装备:在接触液化石油气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护目镜和手套等,以降低意外事故的伤害程度。
4. 应急处置原则在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或爆炸等事故发生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保护人员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处置原则:•避免明火: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切勿使用明火或电器开关等可能引起火花的设备。
要迅速关闭气源,尽量将漏气区域隔离,并进行紧急排空。
•报警处理:在事故发生时,要立即报警,并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液化石油气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液化石油气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等特性,容易对人体、环境和财产造成危害的物质。
液化石油气(LPG)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是由丙烷和丁烷等烷烃组成的混合气体。
为确保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首先是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
液化石油气应存放在封闭、通风良好的库房中,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存放时需注意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等物质接触。
在使用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管道和设备,保证供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设备,并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其次是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和泄漏处理。
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应立即停止火源和引火源,切断供气管线,迅速转移可燃物品,并迅速撤离人员。
同时,应尽快向消防部门报警,并根据泄漏情况选择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对于小规模泄漏,可以采取封堵、包覆、喷雾等方式控制泄漏。
对于较大规模泄漏,需要采取撤离人员、灭火和喷雾降温等紧急处置措施,确保安全。
第三是使用期限和储存条件。
液化石油气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使用过期的液化石油气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导致泄漏、爆炸等严重事故。
同时,储存液化石油气的环境应符合相关要求,库房应干燥、通风良好,并且远离火源、易燃物和氧化剂等。
第四是事故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等事故,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首先要保证人员安全,迅速组织人员撤离,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同时,应及时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灭火和紧急喷雾降温。
如果有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并迅速送往医院。
事故处理结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储存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利用。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案

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案危险化学品一般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在应急处理时必须要了解其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及时地进行处理,其应急处置措施如下:(一)液化石油气⒈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从-0.5℃到-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V)]2.5;爆炸上限[%(V/V)]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
⒉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⒊危险特性:第2.1类易燃气体,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⒋健康危害: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⒌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⒍公众安全: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米;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⒎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
⒏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
⒐中毒处置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
使用液化石油气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使用液化石油气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使用液化石油气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
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使用液化石油气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从储罐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量的不断加大,近年来较大的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一、理化特性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从—0.5℃到—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V)]2.5,爆炸上限[%(V/v)]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二、危险特性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1.燃爆性质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2.健康危害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3.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三、公众安全首先拨打产品标签上的应急电话报警,若没有合适电话,可拨打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专线xx;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米;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液化石油气安全措施

液化⽯油⽓安全措施⼀、背景介绍液化⽯油⽓是⼀种常⻅的清洁能源,⼴泛应⽤于家庭、⼯业和运输领域。
然⽽,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如果不正确使⽤或管理不善,可能会引发⽕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对⼈们的⽣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保障液化⽯油⽓的使⽤安全⾄关重要。
⼆、储存安全措施1.储存场所液化⽯油⽓应存放在通⻛良好、远离明⽕和热源的地⽅。
存储场所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温,以防⽌⽓体膨胀和压⼒升⾼。
此外,存储场所应设有防雷设施和接地装置,以防⽌雷电引发的事故。
2.储存容器液化⽯油⽓应储存在专⽤的压⼒容器中,容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具有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
储存容器的压⼒和温度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并定期进⾏检测和维护。
3.防⽌泄漏和溢出储存容器应配备密封垫⽚和安全阀,以确保容器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定期检查容器的密封件和连接处,确保⽆泄漏。
同时,应定期检查容器内的液位,防⽌液体溢出。
三、使⽤安全措施1.使⽤设备使⽤液化⽯油⽓的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检测和维护。
设备应具有熄⽕保护装置和过载保护功能,以防⽌意外事故的发⽣。
2.操作⼈员使⽤液化⽯油⽓的操作⼈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液化⽯油⽓的特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员在使⽤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违规操作和误操作。
3.⽓瓶安全液化⽯油⽓瓶在使⽤前应进⾏检查,确保⽆泄漏、⽆损伤。
使⽤时应保持直⽴状态,并确保⽓瓶与⽕源保持⼀定距离。
⽤完后应及时关闭⽓瓶阀⻔,避免⽓体泄漏。
四、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泄漏时,应⽴即停⽌使⽤并关闭⽓瓶阀⻔。
如果泄漏量较⼤,应迅速撤离泄漏区域,并向上⻛⽅向转移。
同时,应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员进⾏处置和救援。
2.如果发⽣⽕灾或爆炸事故,应⽴即报警并使⽤灭⽕器材进⾏扑救。
在灭⽕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和他⼈的安全,避免造成⼆次伤害。
同时,应尽快疏散周围⼈群,防⽌事态扩⼤。
3.如果有⼈员受伤或中毒,应⽴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并根据具体情况进⾏急救处理。
液化石油气危险性与防范措

液化石油气的防范措施
规范操作
加强液化石油气使用操作规范, 确保装置设备安全运行。
建立应急机制
建立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等 应急处置机制及救援预案。
加强监测
建立液化石油气检测体系,对 存储、加工、生产等环节的液 化石油气进行实时监测。
液化石油气的安全存储和使用
1
存储安全
液化石油气存储前要通风、井通、防水、
液化石油气危险性与ຫໍສະໝຸດ 范 措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流动性较强的燃气,具有着高热值、易燃易爆、易液化等 特性。本次演讲将为你详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与防范措施。
液化石油气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以丙烷、丁烷等为主的混合物,遇压或降温后可以由气态转变为液态,广 泛应用于工、商、农业和家庭的热水、供暖、生产等领域。
使用注意
2
防火,阻止火源进入液化石油气存储室 内。
严格掌握使用剂量,保持燃气器具通风
良好。
3
检查保养
定期检查设备、管道是否破损、割裂, 及时小修小补,确保管道不漏、不渗、 不腐蚀。
液化石油气事故的初步应急处理
1 立即切断气源
2 迅速撤离人员
在发现泄漏或风险时,第一时间切断气源。
将周边人员尽可能撤离危险区域。
液化石油气的事故案例分析
天津爆炸事件
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港的一家仓库内的液化石 油气罐因存在安全隐患引爆,导致爆炸。事故共造 成173人死亡,764人受伤。
银川爆燃事故
2018年5月26日,宁夏银川市一居民区内发生液化石 油气爆燃事故,事故导致15人死亡,166人受伤,直 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特性
液化石油气具有高热值、易燃易爆、毒性较弱、密度大、易液化等特性。在使用过程中需特 别注重其安全性。
液化石油气泄露处置

附件2道路运输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导方案一、液化石油气的主要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极度易燃,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爆炸。
二、现场处置程序与措施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一)现场询情救援人员接警到场后,要详细询问泄漏罐车的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量、扩散围;有无人员伤亡;是否采取堵漏措施以及可能采取的堵漏方法等。
(二)侦察检测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利用检测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液化石油气浓度;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三)设立警戒污染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100m,下风向疏散至少800m,发生大量泄露时,初始隔离至少5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500m。
然后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控人员出入,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检测。
密切注意危险区有关人员的行动,并随时注意风向的变化,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四)疏散救人救援人员应立即搜寻遇险人员,并对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警戒围的所有人员及时组织疏散,有序进行,确保被疏散人员的安全。
对现场伤亡人员,由医疗急救单位及时进行抢救。
(五)禁绝火源切断警戒区所有电源,熄灭明火;高热设备停止工作;关闭警戒区抢险人员的手机,切断机线路,使用防爆通讯工具;不准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进入警戒区,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入扩散区参加救援。
(六)有效防护进入事故现场的消防人员,都要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部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消防队员要着全封闭式防化服,或其他型号的防化服,戴防化手套,穿防化安全靴。
处理液化气体时,应穿防寒服。
(七)稀释气体以泄漏点为中心,在罐车或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驱散、稀释沉积漂浮的气体,禁止使用直流水,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
用抗溶性泡沫覆盖泄露物,防止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八)堵漏排险1.器具堵漏(1)罐体孔洞型泄漏,可使用专用的管道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进行堵漏,或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拧,或利用木楔、硬质橡胶塞封堵。
液化石油气应急预案

液化石油气应急预案一、引言液化石油气(LPG)作为一种常见的能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如果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或发生意外,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液化石油气事故,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总指挥的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成员包括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专家。
(二)各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1、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灭火、堵漏、转移危险物品等。
2、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送往医院救治。
3、疏散警戒组负责组织现场人员疏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保障,以及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
5、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三、预防与预警(一)预防措施1、加强液化石油气储存、运输、使用设备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行为。
3、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
(二)预警机制1、设立监测点,对液化石油气的浓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2、当监测数据超过设定的预警值时,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四、应急响应(一)事故报告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等。
(二)响应程序1、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
2、抢险救援组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的扩大。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液化石油气的安全储运及事故预案

液化石油气安全储运及事故预案随着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和能源技术的广泛挖掘,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在城市、乡村得到普遍使用。
然而,液化石油气作为甲类危险品,其生产储运和使用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
近年来,因液化石油气泄漏造成的爆炸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1998提3月5日16时50分,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储罐区内,一个400m3的球型储罐阀门发生泄漏,由于缺乏相应的堵漏工具,仅采用80条棉被紧急堵漏,未能在第一时间内控制事故,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先后发生4次爆炸,引起大火,方圆3km范围内的人员被疏散,5km范围内实行交通管制,并造成12人死亡(7名消防战士和5名液化气站工作人员),32人受伤(烧伤者多数已终身残疾),炸毁400 m3球罐2个、100 m3卧罐4个、烧毁气罐车10余辆,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0万元,损失惨重。
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场景,所有这些都表明,少数人的头脑中存在主观侥幸和瘫痪、生产上存在着客观的隐患和问题、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和漏洞。
惨痛的教训提醒人们:必须加强液休石油气的安全储用和事故应急处理,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无色透明,其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
常压下为气态,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一旦遇有明火、高热或静电火花就有爆炸、燃烧的危险。
1.火灾危险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液化石油气很容易从液压挥发到气态,体积能迅速扩大250~350倍,并能迅速扩散及蔓延。
由于它的密度是空气的1.5~2.0倍,遇到坑、沟、下水道等低洼处,就会停滞积存在那里,一时不易被风吹散,万一遇有明火,就能将聚积的石油气引燃,导致火灾。
2.爆炸危险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很宽,只要空气中含有浓度范围2%~10%的液化石油气,遇到明火就会爆炸。
3.毒性虽然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加工的低毒副产品,但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接触高浓度者,有麻醉状态或间识丧失;人吸入过量的液化石油气,就会晕迷、呕吐或有不愉快的感觉,严重时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液化石油气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交通领域。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使用和储存LPG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原则,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1. 液化石油气的安全措施1.1 储存和运输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安全措施:•选择合适的储存和运输容器,如气瓶、储罐等,确保其质量和密封性;•定期对储存和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修复任何损坏或泄漏的部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严禁与火源、电源、静电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物质接触;•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避免存放其他易燃和易爆物品。
1.2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室内使用时,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燃烧产生的废气及时排出;•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燃具时,确保连接好气源,防止泄漏;•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燃烧设备,避免产生气源泄漏;•禁止在密闭空间和易燃物品附近使用和存放液化石油气。
2. 液化石油气的应急处置原则液化石油气泄漏或发生火灾时,需要根据情况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1 泄漏应急处置原则在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发生时,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置原则:1.迅速撤离人员。
当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需要立即将周围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并切勿返回现场;2.切勿使用明火和电器。
在液化石油气泄漏的环境中,明火和电器都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因此需要切断电源,并停止使用明火;3.尽量消除泄漏源。
如果有条件,可以采取措施阻止液化石油气继续泄漏,如关闭阀门、堵塞漏口等;4.给相关部门报警。
在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警,并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泄漏详情。
2.2 火灾应急处置原则在液化石油气发生火灾时,需要根据情况迅速采取以下应急处置原则:1.拨打火警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
原则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由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主要组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氢等杂质。
不溶于水。
熔点-160~-107℃,沸点-12~4℃,闪点-80~-60℃,相对密度(水=1)0.5~0.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2.0,爆炸极限5%~33%(体积比),自燃温度426~537℃。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制氢原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点火源会着火回燃。
【活性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健康危害】
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
度)(mg/m3):1000;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500。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第 2 页共 7 页
密闭操作,避免泄漏,工作场所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车间及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
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
储罐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在充装站内按工艺流程进行。
禁止槽车、贮灌、或大瓶向小瓶直接充装液化气。
禁止漏气、超重等不合格的钢瓶运出充装站。
(2)用户使用装有液化石油气钢瓶时:不准擅自更改钢瓶的颜色和标记;不准把钢瓶放在曝日下、卧室和办公室内及靠近热源的地方;不准用明火、蒸气、热水等热源对钢瓶加热或用明火检漏;不准倒卧或横卧使用钢瓶;不准摔碰、滚动液化气钢瓶;不准钢瓶之间互充液化气;不准自行处理液化气残液。
第 3 页共 7 页
(3)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在首次投入使用前,要求罐内含氧量小于3%。
首次灌装液化石油气时,应先开启气相阀门待两罐压力平衡后,进行缓慢灌装。
(4)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作业时,凡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槽车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妥善处理:
附近发生火灾;
检测出液化气体泄漏;
液压异常;
其他不安全因素。
(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
(2)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照明线路、开关及灯具应符合防爆规范,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或防静电胶垫,管道法兰之间应用导电跨接。
压力表必须有技术监督部门有效的检定合格证。
储罐站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站内严禁烟火。
进站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穿带钉鞋。
入站机动车辆排气管出口应有消火装置,车速不得超过5km/h。
液化石油气供应单位和供气站点应设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专用钢瓶库;建立液化石油气实瓶入库验收制度,不合格的钢瓶不得入库;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
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液化石油气储罐、槽车和钢瓶应定期检验。
(4)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按《建
第 4 页共 7 页
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
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
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
(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
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
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4)输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液化石油气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
在已敷设的液化石油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液化石油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液化石油气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立即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
第 5 页共 7 页
中复温。
不要涂擦。
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
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
如有不适感,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静风泄漏时,液化石油气沉在底部并向低洼处流动,无关人员应向高处撤离。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防寒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
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第 6 页共 7 页
感谢您的浏览!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第7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