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章节同步检测卷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 单元测试(附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 单元测试(附答案 )](https://img.taocdn.com/s3/m/64f7790ec8d376eeafaa31b0.png)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巩固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面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1.(3分)(2019•南通)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2.(3分)(2019•山西)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右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A.2mm B.2cm C.6mm D.6cm3.(3分)(2019•随州)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
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
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A.1min B.4s C.2s D.0.5s4.(3分)(2019•南通)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5.(3分)(2019•枣庄)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机器人C.餐桌D.墙壁6.(3分)(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你觉得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A.2.42厘米B.2.428厘米C.2.43厘米D.2.47厘米7.(3分)(2019•常州)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A.5cm B.5.0cm C.5.00cm D.5.000cm8.(3分)(2019•玉林)《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舟B.岸边C.岸边的树D.剑9.(3分)(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23306076eeaeaad0f33097.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S AB =80.0cm-40.0cm=40.0cm[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AB ABAB 40.0cm25cm/s 1.6?sSvt===(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
(1)该实验的原理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2)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测出AB的长s1=0.8m,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滑下到达B 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5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____m/s;(3)把金属片移到AB的中点O处,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O点处的时间t2=3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____m/s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4)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 3=____m/s ;(5)根据测量可知:小车速度越来越____(填“大”或“小”),小车做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撞击金属片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填“大”或“小”);(7)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较____(填“大”或“小”)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b8ba4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4a.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 、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a )、(b )所示,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
经过时间t 后,两车相距10米。
则( )A .v 甲<v 乙,t 一定等于10秒B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30秒C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10秒D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30秒 【答案】B 【详解】由图得,甲乙的速度分别为2.4m ===0.4m/s 6s s t v 甲甲甲 , 3.6m= ==0.6m/s 6s s t v 乙乙乙所以v v 甲乙<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 、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后,两车相距10米,则20m-10m=10m s s ''=甲乙+ 或者 20m+10m=30m s s ''=甲乙+ 所以10m v v t t +=甲乙 或者 30m v v t t +=甲乙即0.4m/s 0.6m/s 10m t t ⨯⨯=+ 或者 0.4m/s 0.6m/s 30m t t ⨯⨯=+解得10s t = 或者30s t =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2、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3∶2 ,运动路程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 A .3∶4 B .3∶1 C .1∶4 D .1∶3【答案】D 【详解】 由题意知32t t =甲乙, 12s s =甲乙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121233s v t s t s v s t t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3、一同学骑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 内通过的路程是100m ,则它在第5s 时的速度是( ) A .5m/s B .10m/s C .3m/s D .无法确定【答案】B 【详解】因为此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他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等,由题意可得该同学的速度为100m 10m/s 10ss v t === 故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7388bfba1aa8114531d95f.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有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格式是“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__________(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v AC=____________ m/s.【来源】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思源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v=s/t小0.033【解析】【分析】【详解】(1)利用速度公式v=st.(2) 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中知s AC=10.0cm,t AC=3s,v AC=ACAC 10.0cm3sst==3.3cm/s=0.033m/s.【点睛】(1)该实验利用速度公式v=st测量;(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根据图中刻度尺上的刻度,停表上的时间,可知每段的距离和所用时间,求得速度.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
(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s v t =刻度尺 秒表(停表) 较小 变速 0.2 大 【解析】【分析】【详解】(1)[1]由于需要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公式s v t=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53d38902d276a200292e6d.png)
八年级(人教版)单元同步达标测试物理试卷(第一章 声现象)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下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 )A .B .C .D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 ~4m 高的透明板墙,如图1所示,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 A .装饰、美观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 、提高声音的音调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 .音色好坏 B .音调高低 C .响度大小 D .乐音三要素7、我国已进行“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将会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如图2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图2图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9、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图4、图5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4是的波形,理由是;图5是的波形,理由是11、如图6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4f2ecd168884868662d60f.png)
【答案】v= 刻度尺秒表缓大
【解析】
【详解】
(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v= ;
[2][3]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缓一些;
【详解】
(1)由图得到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cm,里面有5个小格,分度值是2mm;
(2)该实验的原理是 ;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AB段的距离是sAB=9.00cm,AB所用时间为tAB=3s,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
(5)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 得到平均速度会偏小;
(2)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4)从图中得到AB的距离和时间,根据速度的公式得到平均速度;
(5)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平均速度的变化;
(6)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
(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越来越快.
(1)此实验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应该有_____和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填“陡”或“缓”)些;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填“大”或“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c9a7bd7cd184254a353597.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宾发现在同一店家购买的同种蜂蜜没有上一次购买的蜂蜜粘。
他想到磁铁的磁性与温度有关,于是猜想粘滞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
根据自己的猜想,小宾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同一瓶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热水中加热一会儿。
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质量相同的一滴蜂蜜,如图甲,分别滴到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记录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热水加热在试管中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1)从微观角度思考液体的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通过表格得到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图乙中________表示。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宾将“物质的粘滞性”转换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测量。
(3)小宾在探究物质的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控制______________等因素不变。
(只填一个即可)(4)在实际生活中,油墨粘滞性会对印刷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在印刷过程中若油墨的转移不均匀,容易造成印张粘脏、传墨不均,这都是由于油墨粘滞性________(选填“过大”或“过小”)造成的。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答案】引力D蜂蜜流到试管底部所用时间物质的质量(试管倾斜度等)过大【解析】【分析】【详解】(1)[1]从微观角度思考液体的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
[2]由表中实验信息可以看出:蜂蜜的温度越高,蜂蜜流淌时间越短,则粘性变小;所以图像B能反映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故选B。
(2)[3]此题采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流淌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粘性的大小,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的长短来完成实验探究。
(3)[4]小宾在探究物质的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控制了蜂蜜的质量、试管倾斜度,试管长度等因素不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全)-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eca11269eae009591bec33.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全)-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内)基础训练1.测量物体的长度用,首先要观察它的、和零刻线,读数时,视线要刻度线,记录数值必须注明。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3.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做,可以采用的方法来减小它,这种测量值是可以被使用的;错误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操作不认真、读数不正确而得到错误的结果,其测量值是不能被使用的。
是可以避免的,而只能减小,不可避免。
4.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长度的单位。
(1)手掌宽度约1 (2)成人腰带处高度约1 (3)细菌直径约1(4)指甲宽度约1 (5)铅笔芯直径约15.“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布料能防水防污,具有很强的自洁性能。
”“仙女座大星云距离我们约有220万光年。
”这里说到的“纳米”、“光年”都是的单位。
6.如右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mm。
7.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 cm;秒表的读数为 s。
8.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只要态度认真,误差完全可以避免C.选用精密度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测量工具会非常准确,人的科学素质也会很高,所以将来测量误差完全可能避免9.形容彩色电视机的大小一般用“吋”,25吋彩电中的“25吋”是指()(25吋=64 cm)A.彩电屏幕的宽度是64 cm B.彩电屏幕的面积是64 cm2C.彩电屏幕的对角线长是64 cm D.彩电屏幕的长度是64 cm10.用一把厚刻度尺测量一个长方体的长度,下列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课时达标11.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这些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25.21 mm B.25.2 mm C.2.52 cm D.2.51 cm12.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多种测量技术,测得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是8844.43 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de565af8c75fbfc67db273.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到C的距离是:________(4)小车从A到C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质量检测)【答案】v= s/t 小 0.48m 3s 0.29m/s 大【解析】【详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是根据公式svt=进行测量的;(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由B到C小车的路程:6.00dm 1.20dm 4.80dm=0.48mBCs=-=;(4)由图知,小车从A到C的路程:10.00dm 1.20dm8.80dmACs=-=,3sACt=,则全程平均速度是8.80dm2.9dm/s=0.29m/s3sACACACsvt==≈;(5)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svt=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svt=;小;0.48m; 3s; 0.29m/s ;大。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刻度尺分度值1cm)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f380c0f242336c1fb95e8a.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小车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选填“大”或“小”);(4)根据你的实验经历,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时,斜面的倾角增大后,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来源】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答案】便于测量时间较小 25 小变大【解析】【分析】【详解】(1)[1]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2)[3]小车运动距离:s AB=80.0cm−40.0cm=40.0cm,t 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v=ABABst=40.0cm1.6s=25.0cm/s;(3)[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测得的时间偏大,由公式v=st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4)[5]小车由静止释放,斜面的倾角增大后,小车的运动变快,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变大。
2.某同学为了研究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表一小轿车表二大客车表三卡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来源】聚焦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一:机械运动【答案】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越快 4、7(或5、8或6、9).【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时,比较路程,路程越大,运动越快;相同路程时,比较时间,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详解】(1)比较实验数据1与4(或2与5、3与6)可知,运动路程相同,时间不同,且运动时间越短的小轿车运动的越快,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越快.(2)要得出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控制变量法的基本要求,控制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路程不同,表中数据符合要求的是4、7(或5、8或6、9)3.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2)确定计时的电子秒表后,为了方便测时间并减小误差,在实验中应该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同时应_________斜面倾斜程度(选填“增大”或“减小”);(3)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秒表指针旋转不足一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则这三个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_________ (选填“v1”、“v2”或“v3”);(4)小明认为,测出小车t时间内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也可以计算其平均速度,请对小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估:_________(选填“A”或“B”)A.可行,实验原理相同 B.不可行,路程测不准确【来源】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v=st金属片减小 0.2 v2 B【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2)[2]为了方便测量,实验器材可以添加一块金属片,先后竖立在斜面的中点和最下端,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记下时间;[3]减缓斜面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便于准确测量时间;(3)[4]小车全程运动的距离s=1m,t=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m5sst=0.2m/s;[5]前半程:s1=0.5m,t1=3s,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1=110.5m 3sst=≈0.17m/s,后半程:s2=0.5m,t2=2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2=220.5m 2sst==0.25m/s,v2>v3>v1,所以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4)[6]如果确定时间t,然后测量小车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小车运动的时间刚好是t时,到达的位置不易确定,小车通过的路程不容易测量,导致平均速度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故选B。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e3beb6de80d4d8d05a4f62.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做分组实验时,老师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下面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单(摘要)。
请你将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_______(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测量的物理量AB段BC段AC段路程s/cm4556101时间t/s3 2.8 5.8平均速度v/(cm·s-1)________________17.4(实验分析)(1)小车全程做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答案】v=st刻度尺停表 15 20 变速减小【解析】【分析】【详解】[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t。
[2][3]实验器材,除小车、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外实验还需测量路程用的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用的停表。
[4]小车在AB段的路程为:s AB=45cm,t AB=3.0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 AB=ABABst=45cm3.0s=15cm/sAB段的平均速度为15cm/s。
[5]小车在BC 段的路程为:s BC =56cm ,t BC =2.8s ,则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v BC =BC BC s t =56cm 2.8s=20cm/s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20cm/s 。
(1)[6]由上面实验知AB 段的速度小于BC 段的速度,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2)[7]斜面的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斜面的坡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cefd3183d049649a665896.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停表svt小长 0.29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2][3]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2)[4][5]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3)[6]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20.8m===0.29m/s2.8ssvt(4)[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全)-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365a38ba1aa8114531d91d.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全)-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内)基础训练1.测量物体的长度用,首先要观察它的、和零刻线,读数时,视线要刻度线,记录数值必须注明。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3.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做,可以采用的方法来减小它,这种测量值是可以被使用的;错误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操作不认真、读数不正确而得到错误的结果,其测量值是不能被使用的。
是可以避免的,而只能减小,不可避免。
4.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长度的单位。
(1)手掌宽度约1 (2)成人腰带处高度约1 (3)细菌直径约1(4)指甲宽度约1 (5)铅笔芯直径约15.“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布料能防水防污,具有很强的自洁性能。
”“仙女座大星云距离我们约有220万光年。
”这里说到的“纳米”、“光年”都是的单位。
6.如右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mm。
7.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 cm;秒表的读数为 s。
8.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只要态度认真,误差完全可以避免C.选用精密度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测量工具会非常准确,人的科学素质也会很高,所以将来测量误差完全可能避免9.形容彩色电视机的大小一般用“吋”,25吋彩电中的“25吋”是指()(25吋=64 cm)A.彩电屏幕的宽度是64 cm B.彩电屏幕的面积是64 cm2C.彩电屏幕的对角线长是64 cm D.彩电屏幕的长度是64 cm10.用一把厚刻度尺测量一个长方体的长度,下列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课时达标11.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这些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25.21 mm B.25.2 mm C.2.52 cm D.2.51 cm12.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多种测量技术,测得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是8844.43 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章)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章)检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f30134ed630b1c59eeb534.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章)检测试卷班级: 姓名: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光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 .钢轨B .真空C .木材D .空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0c 的水和00c 的冰比较,冰更冷些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 .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 .用久的灯泡会变黑是凝华现象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4、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 、B 、C 、D 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 ),如下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A B C D5. 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 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现物体向透镜移动18cm,此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为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以上都不对6.、下列各成语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7.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速就会改变8、用体温计先测得甲的体温为380C ,若此体温计没有甩过就用它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50C 和38.50C ,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的读数应是:A 、37.50C 和38.50C ;B 、380C 和38.50C ; C 、37.50C 和380C ;D 、38.50C 和38.50C 。
9. 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 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C.这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D. 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10、某种晶体被加热时,从固体变成液体,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晶体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关于光学仪器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正立.等大的实像C.显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下列现象中,形成原因是相同的一个物理现象是: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B、古诗“池水映明月”C、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观赏水中的金鱼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B.噪声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一定要改变D. 把正在熔化的00C冰拿到00C的房间,冰不会熔化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夏天,剥去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B.洒在教室地上的水变干C.夏天早晨看到白茫茫的大雾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小红同学多才多艺,不仅钢琴弹得好,小提琴拉得也很棒。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c9935f0975f46526d3e115.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小明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________(选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3)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先计时再放开小车,则会使所测甲丙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
(填“大”或“小”)【来源】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秒表小长变速小【解析】【分析】【详解】(1)[1][2]在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时,根据实验原理svt,需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故需要的对应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秒表。
(2)[3][4]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使小车在斜面上缓缓的滑下,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长一些,便于我们测量。
(3)[5]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4)[6]实验时,如果先计时再放开小车,这样记录的时间比实际运动的时间偏长,故会使所测甲丙段的平均速度偏小。
2.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发现气泡运动得较快,测量时间的误差较大。
如何使气泡运动得慢一些?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跟气泡的大小有关;猜想二:跟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坡角α∠有关于是小明课后找了几位同学一起探究“气泡运动的快慢与气泡的大小、坡角有什么关系”。
得到的数据如下(玻璃管内径8mm,气泡通过路程为80cm,玻璃管内液体为水):表一气泡大小1cm坡角时间/s速度/cm·s-1实验序号115°14.80 5.41 230°13.10 6.11 345°14.70 5.44 460°17.70 4.52 590°32.40 2.47表二气泡大小2cm坡角时间/s速度/cm·s-1实验序号615°22.47 3.56 730°14.84 5.39 845°12.16 6.58 960°13.77 5.81 1090°19.95 4.01表三气泡大小4cm坡角时间/s速度/cm·s-1实验序号1115°18.20 4.40 1230°13.40 5.97 1345°12.50 6.40 1460°13.50 5.93(1)实验中,小明将标有刻度的玻璃管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高,如图甲所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8fbfb190c69ec3d5bb75e3.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__cm,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m/s;(4)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来源】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svt=小 40.0 0.32 不可以【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vt=。
(2)[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下落速度较小。
(3)[3]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AB段的路程是ABs=80.0cm-40.0cm=40.0cm[4]AC段的路程是ACs=80.0cm=0.8m那么AC段的平均速度是0.8m0.32m/s2.5sACACACsvt===(4)[5]由于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从而得到小车在BC段的运动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对于小车在B点是有速度的,速度不是零,所以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和_____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3)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4)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填“大”或“小”).(5)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6)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选填>、<、=)【来源】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育才第二中学中考一模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秒表v=st时间大大变速<【解析】【分析】(1)公式v=st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3)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详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故实验的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为v=st;(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4) 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5)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越来越大,故是变速直线运动.(6)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因此v2<v3.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0bdf763169a4517723a3b7.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S AB =80.0cm-40.0cm=40.0cm[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AB ABAB 40.0cm25cm/s 1.6?sSvt===(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含参考答案(共计12套AB卷)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含参考答案(共计12套AB卷)](https://img.taocdn.com/s3/m/2b6e4252e518964bcf847cae.png)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单元测试题汇总分AB卷、共计12套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本章复习与测试▪ 本章复习与测试▪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1节 透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1节 质量 ▪ 第2节 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 本章复习与测试o综合内容与测试•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A)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6.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sv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8.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运动员、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汽车9.如图所示为A 、B 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 、B 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小车A 做变速运动,小车B 做匀速运动 B .小车A 做匀速运动,小车B 做变速运动C .小车A 、B 都做匀速运动D .小车A 、B 都做变速运动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 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7 分)1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章节同步检测卷汇总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30分)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2、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3、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4、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路边的树木B.走动的列车员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D.火车车箱5、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C.甲乙都向东运动D.甲乙都向西运动6、我们观看百米赛跑时,判断谁跑得快的根据是()A.速度的大小B.跑完相同的距离需要时间的多少C.在相同的时间内,跑过的距离的长短D.跑过相同的距离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A.可能运动B.一定运动C.可能静止D.以上结论都可成立8、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A.2.5米/秒B.20米/秒C.5米/秒D.8米/秒9、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4米/秒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C.等于5米D.大于5米/秒1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38分)1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1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
13、如图停表的读数是分秒。
14、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 5.72cm和 5.73cm,则准确值是______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15、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右图1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D1D2D3D41.73cm 1.81cm 1.89cm 1.81cm则球的直径应取______cm。
16、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17.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 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18、观察图1所示的情景和文字,认为云向西运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19、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2所示。
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s。
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乔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为参照物。
20.一列长100 m的列车,穿过500 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 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__ __s.2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乙的2倍,乙运动的时间是甲的1.5倍,那么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___ ___.22、2012年7月10日中国海军有南海时行实弹军演以彰现我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实力,军演中导弹追打一飞机,导弹的速度为850米/秒,飞机的速度为900千米/时,若导弹发射时,飞机离导弹发射处的距离为12千米,则从导弹发射到击落飞机只需________秒。
三、实验题(23题6分,24题8分,24题8分)23、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24、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25、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
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秒,1·92秒,2·82秒。
(1)分析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31.92)-(2.820.15)-(0.451.00)-(1.920.15)-(0.301.000.15t s v ]秒米秒米秒米[⋯⋯===秒米2.820.45t s v 方法2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写出一点即可);(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四、计算题(10分)26、以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的列车时刻表。
(10分)请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⑴D301次列车由 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小时?⑵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 ,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上海,那么从北京到上海做此列车需要多长时间?答案1 D,2A, 3 D, 4 D,5 D,6 C,7 B,8 A,9 B,10 D.11.米,m. 12秒 s. 13 3,37.5. 14 5.7 1mm. 15 1.81cm.16 相同,相对静止。
17.列车行驶1秒通过的路程是15米。
18 月亮云。
19, 45. 20, 20. 21,3. 22 ,20.23,略。
24,1)A C 铜丝的直径是d= l2//n.2)DEBF25 1)不是2)23)使斜面倾角变大4)在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做标记,以便测时间26略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30分.)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3.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7.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9.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
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特性?()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10.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甲 乙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小12.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A .用力拨动琴弦B .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C . 用力敲打鼓D .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13.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 .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 .在教室周围植树C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4.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