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
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观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它与自然科学观有密切的关联。
自然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发展性的认识,而自然科学观注重对自然界规律的具体研究。
下面将详细回答关于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观的问题:自然辩证法:1. 全面性认识:自然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认识,不仅仅看到表面现象,更要把握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这与片面的、静态的认识方法形成鲜明对比。
2. 对立统一:自然辩证法提出的对立统一法则是其核心概念之一。
它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面,这种对立面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时对立面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 发展性: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发展过程,强调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这与一些静态的、机械的认识方法形成了对比。
4. 否定之否定:自然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事物在发展中会经历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了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肯定。
自然科学观:1. 实证主义:自然科学观强调实证主义的方法,即通过实验和观察,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推导出科学规律。
这与自然辩证法的辩证推理方法有所不同。
2. 定量分析:自然科学观倾向于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强调量化研究,通过数学模型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
这与自然辩证法对事物质的质的变化的关注形成对比。
3. 客观性:自然科学观强调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即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不应影响研究结果。
这与自然辩证法对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有所不同。
4. 原因与果效应:自然科学观追求确定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确定性的原因与效应,以建立科学规律。
这与自然辩证法对事物发展中复杂的多因素作用有所不同。
综合考量: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观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互补关系。
在实际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在具体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两种观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有助于超越简单的机械、静态认识,而自然科学观则提供了实证验证和定量研究的强大工具。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方法的比较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方法的比较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方法是两种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本文将对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一、自然辩证法的特点1. 综合性:自然辩证法注重全面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和相互关系,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 矛盾性: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对立面,这种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 发展性: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和演变,认为事物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并具有历史性和发展规律。
4. 重视实践:自然辩证法认为实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通过实践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促进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二、科学方法的特点1. 系统性:科学方法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强调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根据这个体系进行研究和实践。
2. 实证性:科学方法强调通过实证和实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可靠的经验数据。
3. 可证伪性: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该具有可证伪性,即通过实验证明其错误,从而进一步深化和修正理论。
4. 逻辑性:科学方法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要求推导和实证的过程符合严格的逻辑规则。
三、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方法的共同点1. 实践基础: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方法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和验证理论的依据。
2.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方法都强调理论与实证的相互关联,认为理论应该经过实践验证和实证论证。
3. 发展性和变革性: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方法都关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认识事物的规律并进行理论的修正和升华。
四、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方法的不同点1. 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而科学方法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方面。
2. 基本观点: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矛盾性和发展性,而科学方法更注重系统性、实证性和逻辑性。
3. 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注重综合和辩证的思考方法,而科学方法更强调观察、实验和量化分析等具体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追求通过辩证的方式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自然辩证法主张通过观察、实践和科学实证的方法来解释自然现象,以此达到对自然界本质的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并就其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首先强调观察和实验。
观察是指通过肉眼或仪器的观察来获取自然界的数据和现象,进而加以分析和解释。
实验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有计划的活动,旨在验证假设和理论。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方法的基础,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获得可靠和可重复的实证结果。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强调注重整体和相互联系。
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都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只有把它们放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规律和本质。
科学家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将问题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考虑,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象的复杂性。
此外,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还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理论提供了对现象和规律的解释和预测,而实践则是验证和验证理论的过程。
理论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实验证据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修正和完善。
科学家们在实践中不断推翻和改进自己的理论,以适应新的观测和实验结果。
除了观察、实验、整体思维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外,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还强调准确和客观。
科学研究应当遵循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合适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减少主观误差的影响。
科学家们应该尽量回避偏见和个人观点的干扰,以便获得真正科学的结论。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学科和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都运用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
例如,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规律;生物学家通过对生态系统的观察和实验,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问题。
这些科学研究都借鉴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并取得了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成就。
总之,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是一种系统、客观和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自然辩证法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实证思想
现代科学观坚持实证原则,认为科学理论必须建立在可 重复验证的实验基础上。
ABCD
演化思想
现代科学观认为自然界是不断演化的,强调对自然界动 态过程的研究。
创新思想
现代科学观鼓励创新思维和方法,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和进步。
PART 02
科学方法论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科学方法论的定义与作用
科学方法论体现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
科学方法论所倡导的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方法,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的精神实质。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推动自然辩证法的进步
随着科学方法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自然辩证法也在不断吸收新的思想和方法,推动自身的发展 和进步。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方法论的互动关系
01
科学观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科学观是关于科学本质、科学方法、科学价 值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客观性
科学观强调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实证和 逻辑推理来揭示自然规律。
发展性
科学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 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实践性
科学观不仅是理论层面的探讨,更是指导科 学实践的行动指南。
科学观的历史发展
加强科学伦理和科研 诚信建设,营造良好 的科研氛围,为科学 研究提供健康、有序 的发展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 我们深刻认识到自然辩 证法对于指导科学研究 的重要性,同时也掌握 了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 论工具,如观察、实验、 假说演绎、模型构建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深入研究自然辩证法 的基本原理,进一步 揭示自然界和科学技 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 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 理论指导。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方法论,它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矛盾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方法,它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全面、系统、发展的眼光,善于捕捉事物发展的矛盾和变化。
辩证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超越片面性、静止性的认识,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去把握事物,充分认识和分析事物内在的矛盾,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二、实证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注重实证研究,即通过实验、观察、考察等手段,积累实证事实,深入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结论。
实证研究方法要求我们严谨、准确地收集实证数据,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三、模型构建方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旨在揭示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构建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模型构建要求我们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运用数学和逻辑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模型,并通过模型验证和修正,不断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预测能力。
四、实践方法自然辩证法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实践方法要求我们在研究中注重实践的引导和支撑,将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验证和改进理论,不断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综合方法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个系统的总体,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实现科学问题的解决。
综合方法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研究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总结起来,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辩证思维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模型构建方法、实践方法和综合方法等。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和本质矛盾,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手段,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科学研究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观点:
1.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自然辩证法强调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包括观察、实验、理论构建和验证等方面。
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严格的科学方法,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科学知识的社会性: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知识是社会性的,是科学
家之间互动和协商的结果。
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科学知识也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自然辩证法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
动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4.科学的伦理和价值:自然辩证法强调科学的伦理和价值问题,科学
的发展应该服务于人类的福祉和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需要关注伦理和价值问题,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性: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研究是跨学科的,不同
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有助于推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在跨学科的研究中,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科学的局限性: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并不是万能的,科学有其自身
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在科学研究中,需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反思和修正科学理论的缺陷和不足。
总之,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关注科学研究的本质、方法、价值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旨在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科学的局限性。
自然辩证法重点归纳
何谓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和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涉及: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其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和社会。
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辨证研究;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的辨证研究;三是自然科学方法论,即对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研究。
第一篇: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关系两门学科都是以探索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规律为最终目的,其联系:自然科学是各门以具体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揭示的都是一些特殊规律,以求得具体的科学结论为目的和宗旨;自然辩证法也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是从总体上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过程,研究各种形态物质的共性或普遍性的东西,以揭示自然界运动的一般规律,最后做出哲学结论,以丰富哲学的一般原理。
二者的关系:⑴自然辩证法必须以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
因此自然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自然科学才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⑵自然辩证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
原始自然观:突出特征是“拟人化”,即认为自然界像人类一样具有某种生命力,存在喜怒哀乐。
这种自然观的出现是生产力水平不高,认识水平低下的必然结果。
一、奴隶时期的朴素自然观的特点:A具有明显的唯物倾向:即自然皆由物质构成。
B包含了大量的辩证思想:即自然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而且促成其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自然界内部的矛盾,对立性。
C幼稚、朴素、臆测性:即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对事物构成及运动变化的细节缺乏了解,因此,他们的看法只能凭借直觉,从总体上去考察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第2讲—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不加选择或先验的猜测。
• 第二,这些被观察和记录的事实,将会得到 分析、比较和分类,无需假说或公设,与必 然涉及思维逻辑的那些东西不同。
• 第三,关于事实之间的分类关系或因果关系 的概括将从事实的分析中归纳出来。
• 这类陈述是由一个观察者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 运用其感官得出的结果,被称为单称陈述。
观察提供科学知识 赖以确立的可靠基础B
• 另一些陈述涉及所有地点和所有时间的特定种类 的所有事件:
•
行星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
当一光线从平面镜上反射时,它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
酸使石蕊变红……
• 构成科学知识的定律和理论都作出这种一般性的 断言,这种陈述被称为全称陈述。
1.相当纯的水在0°C结冰(如果有充分的时间的话)。 2.我的汽车散热器中有相当纯的水。
3.如果温度降到0°C 以下,我的汽车散热器中的水将会 结冰(如果有充分的时间的话)。
归纳主义科学观中的预见和解释
• 科学中解释和预见的一个实例-对彩虹的解释:
1.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及折射程度与颜色的关系之断言。 2.对彩虹这一受考察现象的细节的陈述,这些陈述包含太阳相对于 观察者的位置、落下雨点的云层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等断言。
特设性假定
• 为避免某一理论被证伪而新增加的假定或对现有 假定作新的修改,如果不能产生新的可检验推断, 这种新增加的或修改的假定被称为特设性假定
• 科学理论应随着科学进步越来越可证伪,并因而 具有越来越多的内容和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这 种要求排除了仅仅是为了使某一理论得以避免被 证伪的威胁而不提供新的信息所进行的理论修改
自然辩证法
一、研究对象1、自然观(自然哲学):普遍性问题。
古代的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的神秘自然观;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现代的科学自然观。
2、方法论(科学研究的哲学):内部性问题两大基础:数学(逻辑语言)和实验(自然对象)古希腊文明对科学的独特贡献:对自然的纯粹兴趣;初等数学的完善现代科学的本质:系统化的经验解释;数学及实验方法的支持3、科技观(科学发展的辩证法):外部性问题4、自然辩证法有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具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自然辩证法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并列,两者是统一的。
二、历史渊源自然的概念:事物的本性(宇宙)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直观、思辨、猜测泰勒斯:万物皆水;阿娜克西美尼:玩物皆火;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三、近代科学的兴起理性主义A:隔离体法——明确事物间的因果关系B:思维经济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剃刀)历史背景文艺复兴:回归古希腊人对本身的肯定宗教改革:确立了信仰的个人属性哲学背景英国经验主义的兴起:培根、洛克、休谟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怀疑主义)康德的三大机制:纯粹的理性批判(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实践理论批判(道德哲学);判断力批判(艺术美学)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A、机械论取代了泛灵论B、定量方法取代了定性描述(函数关系)C、假说演绎体系的建立D、将复杂的运动现象纳入到单一的自然图式中去五、学科性质——哲学什么是哲学?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与分析;哲学是对精神现象的理解与分析亚里士多德:思想思想哲学概念:辩证法(即对话艺术)和世界(即存在的展开状态)六、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客观实在性:主观——一己之见;客观——共同世界形态多样性:生命非生命;固液气;等离子;超密;真空;反物质理论七、物质联系的系统方式基本特点A、系统方式:现代科学的整体思维工具非加和性(系统的根本属性)B、系统构成:要素、结构、功能、环境C、历史意义:对近代科学隔离D、系统类型E、整体与部分:加和性:非加和性F、稳定性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A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B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C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D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自然辩证法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
系”。揭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关 系。 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部分的 以个人协作为条件,部分地以对前人的劳动的利用 为条件。 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作为生 产力的要素被资本利用可以成为致富的手段,本身 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部分。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目前 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事业,是一个职业门类.
是一种文化.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制造方 式,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和人文文化相区别.
是一种方法。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用经验的方法 与理性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经过多次 检验,证明它的真理性的认识方法.
3.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事业,科学和 非科学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有两派:库恩认为科 学和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分在是否是在范式的指导 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费耶阿本德否认科学划界 的必要性,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不承 认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划分。
4.多元划界标准.邦格提出了科学知识领域的12个条 件,不能满足这12个条件的知识领域都是伪科学.
三、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
科学划界问题是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 学的界限问题.由逻辑实证主义提出,核心是科 学划界的标准.有四种观点: 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有意义的命题是科学 的,否则就是非科学.可证实性是基本的特征, 后来用”可检验性”或”可证实性”作为标 准. 2.批判理性主义波普主张;理论具有普遍性,不 能被经验证实,只能被经验证伪,可证伪的命题 题和理论是科学的。
从科学事实到科学定律有两条途径:
一是用归纳法从科学事实中概括出经验定律。 有描述性、直接实践性,与观察、实验直接相 关.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旨在解释和理解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它强调自然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
在自然辩证法的观念下,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等方法来逐渐揭示和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和本质。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观的内涵、应用及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是指自然界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并且这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
例如,在一棵树的生长过程中,阳光和水分是互相依存、相互作用的矛盾因素。
自然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可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观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强调对自然界事物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认识和分析。
科学观鼓励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证实自然界的规律。
科学观的内涵包括对客观事实的准确把握、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深入探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等。
科学观的核心是追求真理,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臆断,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进行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们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开展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发现。
例如,在生物学领域,通过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在物理学领域,通过对物质构成和运动规律的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宇宙的结构和演化过程。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在这些研究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为人们认识自然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其次,它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了科学研究的精度和有效性。
此外,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倡人们具有辩证思维的素养,关注自然界的整体发展。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观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强调事物之间的矛盾依存关系,通过科学方法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探索自然界和社会界的真理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世界是经过辩证发展的,它是在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它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的总称。
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原则是观察、提问、假设、推断、验证,即先从观察出发,提出问题,然后假设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再进行推断和验证。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方法论有很大的关联,因为《自然辩证法》提出的辩证思想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经常使用辩证思维方式来探究自然界的真理。
辩证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找出问题的矛盾冲突,并寻找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
辩证思维在科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探究自然界的矛盾冲突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方法论的关系还体现在,《自然辩证法》提倡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是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经过辩证发展的,它是在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个思想与科学方法论的观察、提问、假设、推断、验证原则相一致,都是从矛盾冲突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的来说,《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方法论有很大的关联,都是以辩证的思想和方法来探究真理的重要理论。
1/ 1。
自然辩证法ppt(3章)
11
自然辩证法- Part 3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1.科学事实
1)科学事实及其类型
科学事实:科学认识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个别 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 述和判断。 如:遗传的基础是核糖核酸,DNA
逻辑形式:单称命题。 科学事实分为事实Ⅰ和事实Ⅱ。
12
自然辩证法- Part 3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⑵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桥梁
⑶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媒介
⑷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26
自然辩证法- Part 3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一、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构成
4.科学理论
1)科学理论及其结构和类型 2)科学理论的基本特性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27
自然辩证法- Part 3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19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2.科学定律
3)科学定律的作用
⑴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⑵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
科学概念的形成可以通过经验定律的提出或 发现来完成,科学定律也是明确科学概念的一 种有效手段;科学概念和科学定律是科学理论 构成的基础。
⑶是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
20
自然辩证法- Part 3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4.科学理论
1)科学理论及其结构和类型
科学理论(scientific theory):经过实验检 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由科学概念、 原理以及由这些概念、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 论(具体的规律和预见)组成。
28
自然辩证法- Part 3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4.科学理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概论》是一门关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哲学和方法论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观:研究自然界的本质、结构、演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探讨自然界的客观性、普遍性和规律性。
2. 科学技术观: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和价值。
3. 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包括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强调科学方法的逻辑性和实证性。
4. 技术方法论:探讨技术发明和创新的方法和过程,包括问题解决、方案设计、实验验证等,强调技术方法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5.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责任、科技伦理等问题,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6.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介绍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自然辩证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学生可以提高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会干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自然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发展和演变规律,揭示了自然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以下是《自然辩证法》的知识点总结。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1.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2.自然界中存在的矛盾类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3.矛盾的普遍性: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不同事物矛盾性质的差异,例如质量矛盾和运动矛盾;5.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和事物发展的辩证逻辑;6.矛盾的结构:包括对立面和统一面,对立面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面是对立面的共性;7.矛盾的斗争和发展: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发展表现为量变和质变;8.事物的辩证运动规律:包括质量互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打破旧事物、实现新事物等。
二、自然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1.矛盾的基本类型:包括对立统一矛盾、相对统一矛盾、同一性矛盾和异同性矛盾;2.矛盾的揭示方法:包括分析对立面、发现根本矛盾、区分主次矛盾和把握矛盾特殊性等;3.矛盾的解决方法:包括克服消极因素、增强积极因素、统一对立面和实现事物的平衡等。
三、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1.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于辩证法,研究自然规律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2.抽象和具体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抽象是具体的依据,具体是抽象的实现;3.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和总结,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检验;4.科学和艺术的辩证关系:科学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科学的升华和人类情感的表达;5.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个别是一般的延伸,一般是个别的概括;6.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是结果的根源,结果是原因的体现;8.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必然是偶然的必然性,偶然是必然的偶然性。
四、自然辩证法的应用1.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事物的内部矛盾,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指导科学实践;2.自然辩证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指导生产过程的组织和调节,提高生产效率;3.自然辩证法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矛盾,提出环境治理的对策方法;4.自然辩证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关系
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关系?答: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3个部分: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1)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观与社会历史观在自然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性。
(2) 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反映,自然观和科学观决定科学方法论,自然观导致科学观的产生。
(3)科学观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可提升为科学观。
(4)自然观指导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制约着自然观。
(5)科学方法论既推动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推动认识改造自然界。
2.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答:(1)从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出发,主张物质是运动的,各种运动形式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张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并在科学思想的高度上进行哲学抽象-自然观。
(2)主张以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为基础,进而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价值论分析,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动力及其社会控制进行研究,寻找出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科学观。
(3)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力研究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方法起作用的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它们的总体结构,概括和总结当代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抽象,形成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系统认识-科学方法论。
A 、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B、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辨证综合方法论。
C 、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一切僵化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是发展的、变化的。
4.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什么?答:二者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本身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则以天然物或人工物为研究对象。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序论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定义: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是关于理论思维的学问。
什么样的思维是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模式(经验以归纳为主)课程内容,体系自然观(()、科学观、科学方法论(()、各门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学习目的,方法听课,看书。
思(悟(渐、顿)第一部分自然观(人对自然的总体看法)什么是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看法,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部分观(总体)论(思想)学(学科)历史上有形形色色的自然观自然观形成的依据生产力的水平人们的认识能力(现象,实验手段,语言,思维能力)科学技术水平(规模,成果)知识积累和交流的程度人类自然观曾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后五世纪: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公元后五世纪到15世纪: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自然观十四、十五、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新旧自然观交替阶段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十八世纪下半叶: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产生古代朴素的自然观特点:朴素;有唯物思想;有辩证法思想缺陷:无法具体解释事物;具有神秘主义色彩西方宗教科学的自然观基本思想:是把自然界纳入一个存在创造世界和主宰世界的万能的主(黑暗的一千年)||形成原因:认识原因;社会原因神学家维护宗教神学观点的四条途径:迷信;理念;利用自然科学家的一些错误,或没有研究到的;迫害反对他们的人宗教的起源:拜物教――图腾崇拜多神教――一神教(基督教(天主,东正);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希望在天国,在彼岸世界”伊斯兰教:顺从――安拉佛教:觉悟“人生的苦难是因为存在欲望和造孽”新旧自然观交替阶段当时的生产科学和社会改革的情况爆发了一场讨论宗教神学的运动:①宗教改革:复古,从天国回到人间;②文艺复兴:从神性回到人性;③启蒙运动:人性,人权,人道,人本,自由,平等,博爱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十七、十八世纪唯物主义兴起近代机械自然观的特点:一切都必须是经验过;一切自然现象都可归结为机械运动;一切自然现象都看成孤立、静止的形成原因:整体分割成部分;重试验轻思维;成熟的科学只有机械力学;对宗教神学的厌恶,走向经验主义辨正唯物自然观的产生机械自然观给科学带来的危害:①使科学家头脑僵化;②使科学没有预见性;③危害科学的组织工作;形成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条件:①产业革命;②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分析进入了综合;③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新成果打开了机械自然观的缺口近代自然观的基本观点:①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任务②具体思维和理论思维有什么关系③什么使理论思维模式,科学人员为什么要研究理论思维模式④人类自然观发展分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⑤机械自然观为什么会北辩证唯物自然观替代⑥机械自然观给科学带来的危害⑦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观,运动观……)⑧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如何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所指引的不可逆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所指引的不可逆之间的矛盾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第二篇科学观(科学技术论)科学是什么?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客观性标准(马克思主义)一个人的认识是不是科学的不依主观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而定;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是科学的,反之是非科学的实证性标准(奥地利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主义)能够北实证的知识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科学理论能被观察到实验所证实的假设(经验的观点)科学事实:1、客观事实――科学研究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是客观物质过程,不是知识本身(无对错)2、科学事实①经验事实:由观察和实验直接确定的事实。
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答: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以上三部分构成了一个体系,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一致,体现了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现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的统一。
2、自组织形成的根据和条件有哪些?答: 自组织形成的根据:无序和有序相互转化的机制和条件问题。
条件有:(1)开放性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
(2)远离平衡态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外部源泉。
(3)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在根据。
(4)正反馈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在机制。
(5)内部涨落是导致系统有序演化的直接诱因。
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以自组织形式来实现的进化过程是在具备了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和涨落等诸多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系统都难以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3、科学观察应遵守哪些原则?答:运用观察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包含着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和逻辑的成分。
为了提高观察效率,保证观察材料的准确可靠性,必须遵循一下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观察者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的反映观察对象,绝不能搞主观虚构。
(2)全面性原则。
所谓全面性原则,就是尽可能从多方面观察自然现象,把握对象的各种属性和关系。
(3)典型性原则。
所谓典型性原则,就是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一类食物的共性和本质,特征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观察,使观察易于进行,使结果具有普遍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从包容万象的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建 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之后. 本章以科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阐述科学的本 质,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的价值.这是马克思 主义科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 第二1、科学问题的条件
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当时的知 识背景下无法解决的矛盾. 科学问题根据对背景知识的不同分析,可以有常规问 题和反常问题 事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
2、科学问题的转换
问题转换有不同思路,可以是常规问题和事实问题的 转换,事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转换. 变换思路看,问题可以有逆向转换、互补转换、发散 转换、立体转换.
4、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科学价值中立说
强调科学认识中的客观性原则.就科学谈科学
科学负荷价值说
价值是事实的价值,事实也是有价值的事实.科学知 识体系中有价值判断,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有价值判 断.科学是在社会情景中的复杂事业.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
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精神气质,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 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主要有: 求真务实精神. 有条理的怀疑精神. 开拓创新精神.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
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本部分围绕科 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科学问题为起点, 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 法,研究经由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 形式建立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法,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 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2、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从某一理论内部的矛盾(非自恰性)中发 现问题. (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 (5)从社会需求和已有的生产技术手段的差 距上发现问题.
二、科学问题的选择 1、选题的重要意义.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选题的基本原则 (1)创新性原则 好的选题应该是现有背景知识中没 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2)科学性原则 考虑当前的背景知识,以相关的科学 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 (3)可行性原则 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 件. (4)社会需求原则。把握好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的 需求因素.
争论背后是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不信任.
第二节、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认识的成果是科学事实 科学定律 科学 假说以及由逻辑推理和实践检验而建立起来 的科学理论. 科学知识主要由这些要素构成. 一、科学事实
1、科学事实及其类型,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 事实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科学事实分: 事实Ⅰ.指客体和仪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的 描述. 事实Ⅱ.指对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的陈述 和判断. 和事实Ⅲ.被观察与实验证明了的理论结论,也 称理论事实. 事实也有日常生活和生产事实等经验事实.可 科学事实相区别.
2、科学事实的特点:
有可重复性 科学事实渗透理论 科学事实是比较系统的。 科学事实具有相对独立性
作用: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
说,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 是证实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 据,是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是经验,是表面的认识.不具有充分必然性.
二、科学定律
1、科学定律及其特点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 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
多数严格的普遍适用的科学命题是以全称命
一般的非科学指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和
理论,无法用自然科学方法检验的领域.如:道德、宗 教信仰、哲学、神话传说、艺术等. 非科学有自己适用的领域 .人类的活动有精神和物 质领域之分,科学是在物质领域,非科学在精神领域.
中医是否是科学的争论. 科学标准:有无自己的理论体系,有无实践的疗效.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涵义 1.马克思对科学进行了宏观的.动态的哲学分析: 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 系”。揭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关 系。 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部分的 以个人协作为条件,部分地以对前人的劳动的利用 为条件。 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作为生 产力的要素被资本利用可以成为致富的手段,本身 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部分。
产过程时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进入生产过程 后变成直接的生产力. 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客观的,具有直 接的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是没有阶级性,民族 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二、科学本质属性
1、客观真理性. 有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容,用物质世界 自身解释世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也随着实践 不断深化和完善. 2、可检验性. 科学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在可控条件下 可以重复接受检验.对自己涉及的内容要有明 确的解释,并能推导出特定的可以检验的论断, 再预言今后可能得出的实验事实.
三、科学假说
1、科学假说及特点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 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和尝试 性解答。
构成科学假说的基本要素有:事实基础、背
景理论、对对象、规律的猜测,推导出的预 言和预见。
2、特点:
科学性和猜测性的统一。 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
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统一。
第一节、科学问题的提出
一、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维特根斯坦在英 国剑桥大学哲学系师从大哲学家穆尔.一天,罗素问 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维特根斯坦.””为什么?”” 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 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的老师罗素.有 人问他:”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回答:”因为 他没有问题了.
3、系统性.科学知识是具有结构的体系. 是组织起来的系统化的知识,是把知识采用概 念.判断.推论等思维形式准确表达出来,构成 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 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既有经验知识, 也有理论知识. 4、主体间性。 科学知识应该处于同行专家的严格监督之下, 要科学家向所有的同行做出确切的说明,并用 公认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验证.
3、作用: 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自然科学是沿着问题---假说---理论---新问题---新假 说---新理论 的途径发展.
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手段。
提出假说的能力是科学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假说能引 导人进行新观察、新实验、新事实.
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四、科学理论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目前
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事业,是一个职业门类. 是一种文化.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制造方 式,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和人文文化相区别. 是一种方法。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用经验的方法 与理性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经过多次 检验,证明它的真理性的认识方法.
题的形式表示的。
从科学事实到科学定律有两条途径:
一是用归纳法从科学事实中概括出经验定律。
有描述性、直接实践性,与观察、实验直接相 关.
二是借助于想象、灵感和直觉等得出理论定
律.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
2、特征: 科学定律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具有简明性特征,认识成果用数学语言和符号 语言表述. 3、作用: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 是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手段。
2、特征:
客观真理性
全面系统性 逻辑完备性 科学预见性
科学事实 科学定律 科学假说 科学理论构成了完整的 科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它们之间关系是:
科学事实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定律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过渡形式。 科学理论是科学成果的系统体现。
贝尔纳认为:科学是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知
识的传统,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 们的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认识的各种力量之一,与社 会有种种关系.
2、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
现代自然科学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基础理论科学、技
术科学和应用科学.
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在没有进入生
第三节、科学价值
一、科学价值 1、价值和科学价值 价值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以及如何满足 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课题对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价值的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 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和人的需要密 切相关,也有客观基础。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价 值也是多方面的。 科学的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自己需要的科学是属 性之间的关系,科学价值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2、科学的内在价值;
人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科学实践过程
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 是科学的内在价值,是科学文化的核心。
3、科学的社会价值;
科学具有的正面的、积极的社会作用,表现为: 科学带来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科学和非科学.科学和伪科学划界的必要性
可检验性是科学和伪科学划分的主要标准.不
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主要特征,典型的 有:以弘扬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名义宣传非科 学内容,如封建迷信.利用科学知识,把非科学 问题,非科学内容装扮成科学.以科学研究为幌 子,违反科学规范和科学精神,目标在科学之外. 利用科学声誉,从事与科学无关的其他社会活 动.
1、科学研究是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的
科学认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它从提出问题开始.问 题在科学认识和形成的过程中起到支配作用.确定了 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