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的原则
色彩构成的形式美原则
![色彩构成的形式美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66936938e9951e79b8927fa.png)
19
色彩的层次
精选ppt课件
20
精选ppt课件
21
五、点缀色
点缀是面积对比的一种形式。点缀色在色彩构成中能起到画 龙点睛的作用。
所谓画龙点睛的“点睛” 指出了点缀色布局位置要恰当,不 点在眼睛之上,就会变成画蛇添足;“点睛”还表明点缀色在 面积上也要恰到好处,面积太大则使统一的色调遭到破坏,面 积太小则容易被周围的色彩所同化而不能起到作用。点缀之色 都具有醒目、活跃的特点,有经验的配色师总是十分慎重、十 分珍惜地将最鲜明、最生动的色彩用到最关键的地方,让点缀 之色真正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色彩的层次表现主要依靠明度对比。所谓“层次”从一定意 义上讲即“明暗也”。
要表现色彩的层次感必须遵循自然色彩明暗变化的规律,只有 当色彩建立深、中、浅或浅、中、深的明暗渐变关系时才能构 成层次。色彩中黑色明度最低,白色明度最高,它们常常被用 来衬托和加强色彩的层次。
精选ppt课件
18
精选ppt课件
色彩构成
精选ppt课件
1
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色彩构成,狭义就是色彩的布局。色彩艺术设计要求各种色彩 在空间位置上必须是有机的组合,它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 有秩序、有节奏地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 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现就其构成的基本法则阐述如下。
一、色彩的均衡 均衡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各种色块的份量将会在人们审
精选ppt课件
22
点缀色
精选ppt课件
23
精选ppt课件
24
六、色彩的衬托
色彩的衬托是指图色与底色(或背景色)的关系。
衬托依赖于面积对比,没有面积对比就谈不上衬托。衬托主要 有下列形式:
1.明暗衬托 用较大部分的亮色(或暗色)把较小部分的暗 色(或亮色)包围起来。如浅色地配深色图,深色地配浅色图。
色彩构成基础 守恒定律
![色彩构成基础 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0c2924b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1.png)
色彩构成基础守恒定律1. 色彩构成基础1.1 色彩基本概念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的一种属性,由光的波长和强度决定。
基本的色彩概念包括三原色、三次元素色以及色彩搭配等。
1.2 三原色三原色是指能够通过混合来合成所有其他色彩的三种基本色彩,它们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
三原色之间的叠加可以形成其他色彩,这种叠加关系被称为加色混合。
1.3 三次元素色三次元素色又称为黄、品红和青色,是通过将两个相邻的三原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三次元素色是三原色的中间色,在色彩构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4 色彩搭配原则色彩搭配是指在设计中选择、组合和使用色彩。
常用的色彩搭配原则包括对比法、互补法、同类法以及类似法。
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原则,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2. 守恒定律2.1 色彩守恒定律的含义色彩守恒定律是指在色彩构成中,色彩的数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即使通过混合、叠加等处理,色彩的总量也不会发生改变。
这是由于色彩的感知是一种主观体验,无法改变色彩物体所反射、吸收的光线的本质。
2.2 色彩守恒定律的应用色彩守恒定律在艺术创作、设计和摄影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艺术家和设计师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守恒定律,可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2.2.1 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在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守恒定律要求艺术家掌握色彩的使用和搭配。
无论是油画、水彩还是素描,色彩的数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对比法、互补法、同类法和类似法来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
2.2.2 设计中的色彩表达在设计中,色彩的守恒定律影响着设计师对色彩的运用和调配。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色彩的平衡、对比度和和谐性等因素,以达到优秀的设计效果。
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产品设计,色彩的守恒定律都是设计师必须遵循的原则。
2.2.3 摄影中的色彩捕捉在摄影中,色彩的守恒定律对摄影师的构图和后期调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摄影师通过选择适当的环境和角度,捕捉到真实的色彩。
在后期处理中,摄影师通过增加或减少饱和度、调整色相和明暗度等,对色彩做进一步的处理,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色彩构成的一般规律
![色彩构成的一般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aa901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e.png)
色彩构成的一般规律色彩是我们周围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给予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丽和丰富的感受。
然而,色彩的存在并不仅仅是漂亮的外表。
实际上,色彩还遵循着一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第一,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是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构成的。
色相指的是可见光谱中的颜色种类,如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从黑到白的变化。
饱和度则是指色彩的纯度和鲜艳程度,从浅灰到鲜艳的颜色。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色彩。
第二,色彩的互补和对比。
互补色是指位于色相环上完全相对的两种颜色,如红和绿、蓝和橙等。
这些互补色在搭配时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使色彩更加丰富和吸引人。
对比色则是指色彩在明度和饱和度上的对比,如黑白对比、冷暖对比等。
这些对比可以增强色彩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第三,色彩的情感和意义。
不同的颜色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红色通常与激情、力量和爱情相关联,绿色则与自然、平静和健康联系在一起。
这些色彩情感和意义的表达是文化和个人背景所决定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目的来选择和运用。
第四,色彩的运用原则。
在运用色彩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效果来选择合适的色彩组合和色彩比例。
例如,冷色调可以给人一种冷静和清新的感觉,适用于书房和卧室;暖色调则可以营造温暖和活力的氛围,适用于客厅和餐厅。
此外,色彩的运用还需要注意和谐和平衡,避免过于杂乱和过于单调。
综上所述,色彩构成的一般规律包括色彩的三要素、互补和对比、色彩的情感和意义,以及色彩的运用原则。
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色彩,创造出美丽而有意义的作品,丰富我们的生活。
色彩构成喜怒哀乐设计理念
![色彩构成喜怒哀乐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3a5faf1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9.png)
色彩构成喜怒哀乐设计理念
色彩构成在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影响观者的情绪与心理状态。
在喜怒哀乐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喜-运用明亮、活泼的色彩,如红、黄、橙、绿等,能够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情绪,产生愉悦感。
在视觉设计上,可以运用这些色彩来突出活泼灵动的元素,给人留下轻松、愉快的印象。
2. 怒-运用激烈、强烈的色彩,如红、黑、紫等,可以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动,产生紧张、激烈、气愤等情绪。
在视觉设计上,可以适当地运用这些色彩来突出强烈、激烈的元素,表现出愤怒、不满等情绪。
3. 哀-运用低沉、冷峻的色彩,如灰、黑、白等,能够表现一种哀伤、凄凉的情绪。
在视觉设计上,可以运用这些色彩来表现出哀怨、忧伤、萧瑟的气息,突出文化、历史、忧愁等元素。
4. 乐-运用明快、轻松的色彩,如黄、粉、蓝、绿等,能够表现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在视觉设计上,可以适当地运用这些色彩来突出轻松、欢快、活力等元素,表现自由、创意、美好等价值。
总的来说,色彩构成在喜怒哀乐的表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需要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和设计的整体感觉。
只有在合理运用色彩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表现出设计意图,打动观者的心灵。
色彩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色彩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7f81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f.png)
色彩构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色彩构成的概念色彩构成是指将不同颜色或色彩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色彩搭配或组合。
通过色彩构成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意义,对于绘画、设计和摄影等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色彩构成的原理1. 赛贝尔定律赛贝尔定律是指当三原色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时,可以得到任意颜色。
这对于印刷、绘画和摄影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彩色三属性彩色三属性分别是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是指色彩的基本色系,包括红、橙、黄、绿、蓝、紫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高明度颜色明亮,低明度颜色暗淡。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色彩浓淡程度,高饱和度表示色彩鲜艳、浓烈,低饱和度表示色彩柔和、淡雅。
3. 色彩构成的原则- 对比原则:通过对比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饱和度和色调,使整体构图更加丰富多彩。
- 平衡原则:通过合理搭配色彩,使整体构图在色彩上达到平衡,不会呈现过于单调或过于杂乱的情况。
- 统一原则:通过使整体构图的色彩在主题或氛围上表现出统一性,达到统一的感觉和意义。
三、色彩构成的方法1. 光谱色彩构成光谱色是指由基本的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构成的色彩系统,适用于表现明快、鲜艳、活泼、充满生机的主题。
2. 补色彩构成补色是指相对于某种色彩的对立色。
将对立色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色彩搭配能够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冲突感,适用于表现张力和矛盾的主题。
3. 色彩渐变构成色彩渐变是指通过在色彩之间衍生出逐渐变化的中间色,其过渡形式让色彩在不同主题或氛围中产生过渡感和融合感。
4. 色彩对比构成通过将相似或不同的色彩进行对比,产生明暗、强弱、冷暖等差异,从而形成视觉反差,达到视觉冲击力。
四、色彩构成在绘画中的应用1. 面色彩构成通过将一定的色彩填充在整个画面中,形成统一的色彩氛围和意义,可以表达出对应的情感。
2. 线面彩构成通过线条勾勒出图案轮廓并在图案的内部填充色彩,形成色彩对线条的配合和对应,从而丰富了图案的表现。
为色彩审美构成提供基本原则
![为色彩审美构成提供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a23d27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7.png)
为色彩审美构成提供基本原则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衣着搭配到室内装饰,色彩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色彩不仅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能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色彩审美构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基本的色彩搭配原理。
其中最重要的原理就是颜色的互补和相邻配色。
互补色是指对面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非常强烈的对比效果,例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等。
而相邻配色是指相邻的颜色之间可以产生非常柔和的过渡效果,例如黄色和橙色、绿色和蓝色。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颜色的浓淡程度。
颜色的浓度会直接影响到色彩构成的效果。
一般来说,浓淡程度相近的颜色搭配在一起会比较和谐,而浓淡程度差别较大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则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对比效果。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色彩的饱和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会显得非常鲜艳、夺目,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会显得柔和、减少强烈的对比效果。
在进行色彩构成时,我们需要考虑饱和度的选择,以便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最佳的效果。
最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色彩的意义和象征。
每一种颜色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力量和爱情,蓝色代表平静、信任和安全,黄色则代表快乐、阳光和生命。
因此,在进行色
彩构成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目的选择适当的颜色,以便在视觉上产生最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色彩审美构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
在进行色彩构成时,我们需要考虑颜色的互补和相邻配色、浓淡程度、饱和度的选择以及颜色的意义和象征等不同的因素,以便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最佳的视觉效果。
为色彩审美构成提供基本原则
![为色彩审美构成提供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c2393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8.png)
为色彩审美构成提供基本原则
色彩审美构成是指人们对于颜色的认知、理解、感受与应用。
在生活中,人们的色彩审美构成与文化、传统、个人喜好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色彩审美构成也是一种文化的传统和积淀,它是人们对于色彩的认知、意义、应用及情感反应的综合表现,反映出个体和社会对色彩的深层次需求。
那么如何构成良好的色彩审美呢?以下是一些基本原则:
1. 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要遵循基本的色彩理论,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原色的组合。
红、黄、蓝三大基本色可产生其他所有颜色。
同时,搭配时还要关注颜色的明暗、对比度和饱和度等因素,以确保整体造型表现出协调、和谐、活力和秩序。
2. 色彩的用量:色彩的用量跟搭配一样重要,要注意色彩的平衡和统一。
可以通过控制颜色的多少、明暗对比度以及自然的转换方式来实现整体的平衡和和谐。
3. 色彩的情感表现:色彩的情感表现是人们对色彩和情感相结合的体验。
颜色本身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红色就代表激情和温暖,而蓝色就代表冷静和理智。
对于设计师来说,了解颜色的情感特点是实现设计意图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4. 色彩的文化诠释:色彩也是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颜色的诠释和认识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红色代表祥和、吉祥、荣耀等,而在西方则更多地表示爱情、救世等情感。
总之,色彩审美构成包括了对色彩的认知、情感和文化因素。
对于设计师来说,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作品良好的表现和传达设计意图。
同时,对于观众来说,了解色彩的起源、文化和情感特点,是提高个体的色彩审美构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初中美术色彩搭配与构的基本原则
![初中美术色彩搭配与构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9058b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1.png)
初中美术色彩搭配与构的基本原则色彩是美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多变的表现力和情感传递能力。
在美术创作中,色彩的搭配与构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初中美术中色彩搭配与构的基本原则,帮助初中生理解和运用色彩搭配与构的技巧,以创作出更具艺术感和美感的作品。
一、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1. 色彩对比与协调在色彩搭配中,对比与协调是两种主要的原则。
对比色彩搭配通过运用互补色、对比色或相似色的组合,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对比感。
而协调色彩搭配则强调相近色或相似色的组合,创造出柔和、和谐的氛围。
2. 色彩明暗对比色彩的明暗对比是指将明亮色彩与暗淡色彩进行对比,创造出鲜明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初中美术创作中,运用色彩明暗对比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添艺术效果。
3. 色彩冷暖对比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指将冷色调与暖色调进行对比,创造出冷暖交织的效果。
通过冷暖对比,可以产生一种独特而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具魅力与表现力。
二、色彩构的基本原则1. 色彩构的均衡色彩的构均衡是指将不同色彩的面积或强度合理地分布在作品的整个画面中,使整个作品呈现出和谐、稳定的效果。
在初中美术创作中,通过控制色彩的分布及比例,可以打造出平衡感与统一感。
2. 色彩构的重点突出色彩构的重点突出是指通过突出某个或某几个色彩,使其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吸引观众的视线,形成焦点。
重点突出可以帮助作品更好地表达主题或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
3. 色彩构的节奏变化色彩构的节奏变化是指根据作品的需要,在整个作品的构成中适当地运用色彩的变化,创造出律动感和节奏感。
通过色彩的有序变化,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张力和动感,增加其艺术魅力。
三、色彩搭配与构的实践技巧1. 色彩搭配与构的实践技巧:色彩板的运用通过制作色彩板,初中生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对比不同色彩的搭配效果。
可以使用调色盘或颜料来进行色彩的混合和调配,从而找到满意的色彩搭配。
2. 色彩搭配与构的实践技巧:素描与色彩的结合在美术作品中,可以先进行素描的练习,再进行色彩的填充。
色彩构成知识点总结
![色彩构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5885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d.png)
色彩构成知识点总结一、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1. 色彩构成是指在绘画、设计等艺术创作中,利用颜料或其它色彩材料,通过调和、对比、运动等手段,将多种颜色组合成一个艺术整体的过程。
2. 色彩构成包括色彩的运用、对比、平衡、配合等方面的技巧和规律。
3. 色彩构成是绘画和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和传达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二、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1. 色彩的基本特性色彩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组成,通过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
在色彩构成中,色相、明度、饱和度等是色彩的基本特性。
2. 色彩的运用(1) 色相的选择:不同的色相具有不同的情绪和意义,艺术家在色彩构成中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选择合适的色相。
(2) 明度的运用:明度决定了色彩的明暗程度,艺术家可以通过明度的运用来表现光影效果和深度感。
(3) 饱和度的控制:饱和度决定了色彩的纯度和鲜艳程度,对于不同的表现效果,艺术家需要控制色彩的饱和度。
3. 色彩对比的运用(1) 对比的种类:在色彩构成中可以运用对比,包括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
(2) 对比的作用:通过对比,可以突出画面中的重点,表现出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4. 色彩的平衡与和谐(1) 平衡的原则:色彩构成中要追求色彩的平衡和统一,要避免色彩的杂乱和不协调。
(2) 和谐的表现:通过色彩的配合和调和,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使观者产生舒适愉悦的心理体验。
5. 色彩的情绪和意义色彩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情感和意义,艺术家在色彩构成中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意图选择合适的色彩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三、色彩构成的艺术表现形式1. 饱和色彩构成饱和色彩构成是指在作品中使用鲜艳纯净的色彩,通过对比和平衡来达到艺术效果。
饱和色彩构成可以表现出强烈的对比和冲击力,适合表现充满活力和情感的主题。
2. 柔和色彩构成柔和色彩构成是指在作品中使用较为柔和、淡雅的色彩,通过调和和渐变来达到艺术效果。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fd116a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5.png)
设计基础色彩构成在设计中,色彩构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设计,更是为了传达情感、引起共鸣和传递信息。
无论是平面设计、产品设计还是空间设计,色彩都是一个重要的元素之一、下面将探讨色彩构成的原则和如何有效地运用色彩构成设计。
首先,色彩构成的原则是基于色轮的。
色轮是色彩空间的基础,由不同颜色的环组成。
常见的色轮有RGB色轮和RYB色轮。
RGB色轮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RYB色轮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
基于色轮,我们可以进行色彩的组合和构成。
色彩构成的主要原则包括对比、类似和融合。
对比色彩构成是通过在色轮上选择相对位置相反的颜色进行组合。
如红绿、蓝黄是经典的对比色搭配。
对比色彩构成可以增加设计中的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引起人们的注意。
类似色彩构成是通过在色轮上选择位置相近的颜色进行组合。
类似色彩构成可以给人一种温和、和谐的感觉,适用于传达柔和、舒适的情感。
融合色彩构成是通过在色轮上选择相邻的几个颜色相互融合,形成过渡和渐变的效果。
融合色彩构成可以给人一种柔和而丰富的感觉,适用于创造渐变、流动的效果。
在运用色彩构成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领域对色彩的不同要求。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构成要符合设计的主题和目标,可以根据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选择不同的色彩构成方式。
比如,在设计营销海报时,可以选择对比色彩构成来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力;而在设计宣传册时,可以选择类似色彩构成来传达柔和、和谐的感觉。
在产品设计中,色彩构成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和用户的需求。
比如,在设计电子产品时,可以选择对比色彩构成来突出产品的功能和特点;而在设计家居产品时,可以选择类似色彩构成来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
在空间设计中,色彩构成要考虑到空间的功能和使用者的需求。
比如,在设计办公空间时,可以选择融合色彩构成来创造温和、宽松的工作氛围;而在设计艺术展览空间时,可以选择对比色彩构成来增强艺术品的展示效果。
总的来说,色彩构成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对比、类似和融合等原则来构成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引起共鸣和传递信息。
设计色彩构成知识点
![设计色彩构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cb10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2.png)
设计色彩构成知识点设计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元素,它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表现效果和观赏感受。
色彩构成知识点是设计师必备的核心知识之一。
本文将探讨设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色彩搭配原则以及其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
一、色彩基础知识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是设计师理解和运用色彩的基础。
颜色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指的是颜色的种类,通常用颜色的名称表示,如红色、蓝色等。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高明度表示颜色明亮,低明度则表示颜色昏暗。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高饱和度表示颜色鲜艳,低饱和度则表示颜色灰暗。
在色彩构成中,颜色可以用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组合来表达。
例如,鲜艳的红色可以通过高明度和高饱和度的组合实现,而柔和的灰色则可以通过低明度和低饱和度的组合实现。
二、色彩搭配原则色彩搭配原则是指在设计中,如何合理地组合使用不同的颜色,以达到表达目的和视觉效果的最佳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1. 对比搭配:通过使用互补色或者相邻色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互补色是指位于色相环上互相对立的颜色,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等。
相邻色是指色相环上相邻的颜色,如蓝色和绿色、红色和橙色等。
2. 色彩三分法:将色相环等分为三个部分,选择同一部分的颜色进行搭配。
例如,选择黄、橙、红三种颜色进行搭配,或选择蓝、紫、绿三种颜色进行搭配。
3. 类似色搭配:选择色相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以产生一种和谐、柔和的效果。
例如,选择多种不同明度和饱和度的蓝色进行搭配。
4. 单一色调搭配:只使用一种颜色的不同明度和饱和度进行搭配,以产生一种简洁、统一的视觉效果。
例如,使用多种不同明度的灰色进行搭配。
三、色彩构成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色彩构成在实际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设计中常见的色彩构成运用方式:1. 品牌识别色彩:品牌的识别色彩对于品牌形象的建立非常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牌识别色彩,可以使品牌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
例如,可可可品牌的红色识别色彩,使其产品和形象在市场上更加显眼。
色彩构成设计知识点归纳
![色彩构成设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2bb9c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1.png)
色彩构成设计知识点归纳【色彩构成设计知识点归纳】色彩构成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在设计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确地使用色彩构成可以使设计更加吸引人,传达出特定的情感和信息。
下面是关于色彩构成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色彩基本概念色彩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及它们的混合色所构成的。
在设计中,常用的色彩属性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则表示色彩的纯度和浓淡程度。
二、色彩搭配原则1. 对比原则:通过运用互补色、对比色等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2. 类似原则:使用相近的色彩,创造和谐、平静的视觉效果。
3. 色系原则:将相同色彩系列中的不同明度或饱和度的颜色进行组合,形成层次感和丰富性。
4. 温暖与冷色调的搭配:运用温暖色调(如红、橙、黄)和冷色调(如蓝、绿、紫)搭配,产生丰富的情感和视觉对比。
三、色彩表达情感不同的色彩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意义,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目的选择合适的色彩来传达信息。
1. 红色:代表激情、热情和力量,常用于突出重点和增加活力。
2. 蓝色:表示冷静、沉稳、可靠,常用于传达专业、科技方面的信息。
3. 绿色:象征自然、和谐、健康,常用于环保、农业等相关领域。
4. 黄色:代表活力、快乐和创造力,常用于引起注意和增加活跃度。
5. 紫色:象征神秘、高贵和浪漫,常用于艺术、奢侈品等领域。
6. 黑色:代表稳重、典雅和神秘,常用于商务、高端品牌设计。
7. 白色:表示纯洁、无限、简单,常用于传达简洁、清新的设计。
四、色彩搭配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使用亮度高和饱和度过强的颜色,以免产生刺眼感。
2. 对于重要信息的呈现,可使用鲜明、明亮的颜色来突出。
3. 尽量避免过多的色彩组合,以免造成视觉混乱。
4. 考虑到色盲人士的观看,避免仅依赖颜色来传达重要信息。
总结:色彩构成设计是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色彩搭配和运用不同的色彩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信息,设计师可以创造吸引人且有意义的视觉效果。
七个色彩构成原则
![七个色彩构成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a2316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4.png)
七个色彩构成原则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给予我们丰富的感知和表达方式。
在设计领域,色彩的运用更是至关重要。
为了使作品更加吸引人、富有层次感,设计师需要了解一些关于色彩的基本原则。
下面将介绍七个色彩构成原则,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运用色彩。
一、对比对比是指通过色彩的明暗、亮度和饱和度的差异来表达不同的观感。
在设计中,对比可以帮助我们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突出重要的信息。
例如,在一个页面中使用明亮的色彩和暗淡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使页面更加生动有趣。
二、互补互补色是指位于色相环上相对的两种颜色,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等。
互补色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互补色来突出特定的元素,吸引用户的目光。
三、类比类比是指在色相环上相邻的两种颜色之间的搭配。
这种搭配方法可以创造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例如,在一个渐变的背景中使用类比色,可以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和谐。
四、色彩分割色彩分割是指在设计中使用不同的色彩将元素分割开来,以突出每个元素的特点。
例如,在一个页面中使用不同的背景色或边框色,可以使每个元素更加突出,增加其可读性。
五、色彩渐变色彩渐变是指在设计中使用不同色彩的过渡效果,使作品更加柔和、流畅。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渐变色来表达元素之间的过渡关系,增强作品的层次感。
六、色彩饱和度色彩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和强度。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使用高饱和度的色彩可以使作品更加鲜艳、活力;而使用低饱和度的色彩可以使作品更加稳重、沉稳。
七、色彩配比色彩配比是指在设计中合理搭配不同的色彩,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色彩配比来表达作品的整体主题和风格。
例如,在一个页面中使用相似色或相同色系的色彩,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加统一。
七个色彩构成原则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色彩。
通过对比、互补、类比、色彩分割、色彩渐变、色彩饱和度和色彩配比的运用,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作品,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色彩构成原则
![色彩构成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dd565e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f.png)
色彩构成原则色彩构成原则是色彩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包括色相、饱和度、明度、对比度、和谐度等一系列因素。
只有在应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色彩作品。
首先,色相是色彩的基础,在色彩构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色相可以由色轮中基本颜色的组合产生。
这种由基本颜色的混合产生其他颜色的原理被称为扩色。
在设计中,不同的色相可以产生放松、热情、稳定、安全等不同的情感和感觉。
其次,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和鲜艳度。
太浅或太深的色彩都可能导致设计效果的失衡。
因此,在使用饱和度时,需要保持恰当的平衡。
除去色相和饱和度,明度也是调整色彩的重要因素。
这是由于在不同光线下,相同的颜色可能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通过调整明度,可以让设计作品更加与环境相协调,也能让场景更加生动。
另外,对比度是另一个有力的调整色彩的工具。
这是指两种或多种颜色之间的明显差异。
通过增加对比度,可以强调设计作品中特定的元素。
最后,色彩构成还需要注意到和谐度。
这是诱导人们对整个设计作品所产生的协调感。
在色彩构成中,和谐度是指颜色之间相互协调的程度,从而产生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和舒适感。
在实践中,有多种方法可以增加整个设计作品的和谐度,例如基于色彩的比例和使用相似的颜色。
总之,在设计和构建色彩时,我们不仅需要知道每种颜色,更要了解它们的组合,明暗和对比度,以及不同颜色组合的和谐度。
只有应用这些原则,才能帮助色彩设计人员创作出令人愉悦的、引人入胜的设计作品。
色彩的构成法则
![色彩的构成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e7fec4f419e8b8f67c1cb99d.png)
③ 补色——色彩现象中的补偿 人眼的色彩识别结构在同时看到三原色时感到比较舒适。如果 只看到其中两种或两种色的混合色,则周围的环境或人眼中的 盲点就会自动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幻觉。
2、混合
① 加法混合——色光的混合 特点:色光明亮度会随着色光 混合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 两种光线相混,提高亮度。 三原色光混合相加得到白光;红绿光相加得到黄色光; 绿蓝光相加得到青色光;蓝红光相加得到品红色光。
(二)色彩的混合
1、色彩
① 原色(三原色) ——不能用其它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 颜料中有三种色是不能由其它色调和出来,而用着三种色 可以调和出任何一种色彩。这三种色就是红、黄、蓝,被 称为色彩的三原色。 ② 间色(第三色)——三原色 中,其任何两种色调和出来 的色彩,就是间色。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黄+蓝=绿色
任选一纯色,和与之不 同明度的灰色,互混为
12个等级,取纯度对比
构成的九种色调中的四 种色调。如:鲜强对比、
灰强对比、灰中对比、
鲜弱对比等。
(六)冷暖对比: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冷暖 感觉本是触觉对外界的反映,由于人们生活在色彩的世界 的经验以及人们的生理功能(如条件反射),使人的视觉 逐渐变为触觉的先导。
如先看的色彩明度高,后看的色彩明度低,后看色彩显得明 度更低;如先看的色彩明度低,后看得色彩明度高,则后 看色彩显得明度更高。 连续对比的特性:
①
②
把先看色彩的残像加到后看色彩上面,纯度高的比纯度低的色彩影 响力强。 如先看色彩与后看色彩恰好是互补色时,则会增加后看色彩的纯度 使之更鲜艳,其影响力以红和绿为最大。
高纯度的 冷色显得 更冷,暖 色更暖。
色彩纯度的降 低、明度向中 明度靠近,色 彩的冷暖感觉 也随之降低向 中性变化。
色彩构成的原则
![色彩构成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98a5a8803d8ce2f00662388.png)
色彩构成的原则色彩构成是有一定法则可寻的。
按一定的程式法则可得到美的形式。
创造美的关系是色彩构成的要点,这些要点既离不开一定的基本法则,也是一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第一节图形色、底行色及色彩的平衡一、图形色与底形色画面中的主体表现物称为图,它周围的空间称为底。
一般多数情况下,图形是积极的、强烈的、前进的性格。
设计中的底形往往是起陪衬作用的。
所以,图形往往是积极的,底形色往往是消极的,在表现图形色与底形色的积极与消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图形色与底形色的突出与衬托主要是由色彩的明度、纯度的变化关系决定,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具有图形色的特征,相反,明度低纯度也低的色彩,体现底形色效果较好。
(2)一般情况下,明度鲜艳的图形色面积小一些,视觉平衡就会好一些,而明度低的浓色面积大些,效果易于平衡。
总之,面积不要太接近,图底均等的情况多少会给人带来画面不安定的问题。
(3)一幅画面中的对象表现在与整体构图有关的同时,也于整体布光有关。
光线和物体的关系千变万化,总结起来无非三种:第一种是顺光,即光线从物体的正前方照射,此时应注意色彩的表现层次,一般为从前制后逐层暗化。
第二种是侧光效果,即光线从物体的侧面照射。
第三种是逆光,背光的部分明暗反差大小,看不清楚。
此时物体的影象轮廓是重点,外廓的完美是关键。
二、色彩的平衡在一副作品中,对称平衡,是指画面中有轴心或骨架,其基本形状在其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位置都是对称性平衡所形成的效果,是构图和色彩中最易达到的平衡。
其特点是单纯、有序,有着强烈的安定、平衡感,它的表情适合如庄严、肃穆的主题表现,但是有时过于死板,不适于以生动、活泼为主题的表现。
非对称性的平衡,是指画面上的形状、方向、位置、色彩等造型元素都不是平衡和对称,而是在相应的运动和对比变化中所建立起来的相对平衡的一种感受。
非对称性色彩在平衡中应注意以下情况:(1)在表现明与暗、图形色与底形色的构图中,应尽力利用面积关系的变化,利用鲜浓的面积调整和位置的变化,如一小块亮色对比一大块暗色,只要放在合适的位置即可取得平衡的效果。
色彩构成基础 约简
![色彩构成基础 约简](https://img.taocdn.com/s3/m/2efe6f3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d.png)
色彩构成基础约简
色彩是构成视觉图像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能够影响人们的心
情和情感,还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在色彩的构成中,约简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约简是指将多种颜色组合成较少的几种颜色,用最简单的方式表
达出色彩信息,并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协调。
这种构成方式可以在各
种设计中得到应用,比如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等。
在设计中,约简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取色器:选取一种主色调,然后取其较浅和较深的两个色组成
配色方案,使整个设计呈现层次感。
2.三色原则:三色原则是指使用三种不同颜色进行配合,其中主
要颜色占60%,次要颜色占30%,辅助颜色占10%。
3.对比色配对:对比色是一种强烈的配对方式,使用颜色相反的
两种颜色进行配合,如黑白、红绿、黄紫等。
4.类比色配对:类比色是指相邻的两种色彩进行配合,如蓝绿、
黄橙、红紫等。
5.单一颜色背景:单一颜色背景是最简单的配色方案,只需选取
一种颜色作为整个设计的背景色,再在上面加入需要的元素。
约简的应用不仅可以让设计更具视觉效果,还可以减少视觉上的混乱和干扰,让设计更加简洁明了。
同时,约简也能够提高设计者的审美水平和设计能力,使其在设计中更好地驾驭色彩,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总之,约简是色彩构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指导意义。
设计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总结和改进,创造更多有创意、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色彩构成原则
![色彩构成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bbeff2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e.png)
色彩构成原则1. 引言色彩构成原则是指设计中使用色彩时的一些常用原则和规则。
色彩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感知和行为。
良好的色彩构成可以提升设计作品的吸引力、传达信息和引起共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色彩构成原则,包括对比、互补、类似、分割和星形构成原则,并详细解释每一种原则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2. 对比原则对比原则是指在设计中使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对比,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对比色彩的明暗、冷暖、饱和度等特性可以引起视觉上的冲击和差异感。
对比原则常用于强调和突出重要元素,增加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在应用对比原则时,可以选择使用互补色或者相近色进行对比。
互补色是指位于色轮上互相对立的颜色,如红与绿、蓝与橙等。
相近色则是指靠近色轮上的颜色,如浅蓝与深蓝、浅黄与深黄等。
通过使用对比色,可以在设计中创造出明显的视觉对比,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3. 互补原则互补原则是指在设计中使用相反的色彩进行搭配,以产生强烈的反差和视觉冲击。
互补色是色轮上相互对立的颜色,它们之间的反差非常明显,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并引起注意。
互补原则常用于强调和突出重要的信息和元素,可以在设计中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
在应用互补原则时,可以选择使用互补色进行搭配,如红与绿、蓝与橙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互补色的明暗、冷暖、饱和度等特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互补原则的应用能够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
4. 类似原则类似原则是指在设计中使用相似的色彩进行搭配,以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类似色是指在色轮上靠近的颜色,它们之间的色调相似且和谐。
类似原则常用于创造出柔和、温暖的氛围,并适用于长时间观看的设计作品。
在应用类似原则时,可以选择使用相似的色彩进行搭配,如浅蓝与深蓝、浅黄与深黄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类似色的明暗、冷暖、饱和度等特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类似原则的应用能够使设计作品更加柔和、和谐,并给人一种轻松、温暖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构成的原则
色彩构成是有一定法则可寻的。
按一定的程式法则可得到美的形式。
创造美的关系是色彩构成的要点,这些要点既离不开一定的基本法则,也是一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第一节图形色、底行色及色彩的平衡
一、图形色与底形色
画面中的主体表现物称为图,它周围的空间称为底。
一般多数情况下,图形是积极的、强烈的、前进的性格。
设计中的底形往往是起陪衬作用的。
所以,图形往往是积极的,底形色往往是消极的,在表现图形色与底形色的积极与消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图形色与底形色的突出与衬托主要是由色彩的明度、纯度的变化关系决定,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具有图形色的特征,相反,明度低纯度也低的色彩,体现底形色效果较好。
(2)一般情况下,明度鲜艳的图形色面积小一些,视觉平衡就会好一些,而明度低的浓色面积大些,效果易于平衡。
总之,面积不要太接近,图底均等的情况多少会给人带来画面不安定的问题。
(3)一幅画面中的对象表现在与整体构图有关的同时,也于整体布光有关。
光线和物体的关系千变万化,总结起来无非三种:第一种是顺光,即光线从物体的正前方照射,此时应注意色彩的表现层次,一般为从前制后逐层暗化。
第二种是侧光效果,即光线从物体的侧面照射。
第三种是逆光,背光的部分明暗反差大小,看不清楚。
此时物体的影象轮廓是重点,外廓的完美是关键。
二、色彩的平衡
在一副作品中,对称平衡,是指画面中有轴心或骨架,其基本形状在其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位置都是对称性平衡所形成的效果,是构图和色彩中最易达到的平衡。
其特点是单纯、有序,有着强烈的安定、平衡感,它的表情适合如庄严、肃穆的主题表现,但是有时过于死板,不适于以生动、活泼为主题的表现。
非对称性的平衡,是指画面上的形状、方向、位置、色彩等造型元素都不是平衡和对称,而是在相应的运动和对比变化中所建立起来的相对平衡的一种感受。
非对称性色彩在平衡中应注意以下情况:
(1)在表现明与暗、图形色与底形色的构图中,应尽力利用面积关系的变化,利用鲜浓的面积调整和位置的变化,如一小块亮色对比一大块暗色,只要放在合适的位置即可取得平衡的效果。
(2)当色面积比例已经很大,但还不能平衡感受时,小面积的色可通过加强自身的肌理表现来求取平衡。
(3)大多情况下,冷深色的面积大于暖浅色,易于平衡。
当双方明度接近时,纯度高的色面积小些好。
在画面中大面积使用次于最大纯度值的色,就已经给予面积使用很纯的色留有余地。
设计中用色的关键是建立关系,而不是使用绝对值。
(4)以强烈的补色对比为基调时,它能给人带来视觉满足感,但同时由于补色的性格过于对立与鲜明,可以考虑用准确的调和面积比来平衡。
画面既使用补色又要求纯度很高时,必须做大量调和。
总之,要学会色彩构成的基本逻辑,即对比中求调和与调和中求对比。
第二节色彩的节奏与色彩强调
一、色彩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的本质规律,有人将音乐比喻成时间艺术,将绘画比喻成空间艺术。
画面的节奏是空间展开形式所形成的有规律、有秩序的编排和组合,通过有秩序的明度、色相、冷暖、形状、位置、方向、大小,虚实等要素表现来达到节奏感。
色彩构成中的节奏变化有两个主要方面。
其一,是渐变的节奏变化中蕴涵的运动精神规律的表达,渐变是自然界中一种最常见的现象。
在平面构成中,基本形与骨架都可以依一定秩序有规律的变化。
在色彩构成中,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等也可以依一定秩序如等差、等比变化产生相应的节奏感。
其二,是重复的节奏。
重复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复,而节奏本身的核心就是有规律的重复。
舞蹈中重复的节奏分别组成圆舞曲探戈等不同美感和韵味,色彩统一要素或色彩组合的重复会产生如音乐一般的节奏感。
色彩的节奏作为构成原则被使用时,画面会由不同的组织而获得动感,使画面从静止中动起来。
某种和谐的运动形式与人的生理、心理的主观状态同步时,它就能换起人的内心,成为高度形式与内心的和谐。
二、色彩强调
色彩强调是为了突出画面重点。
绘画作品也是一样,如主要人物、主体物等。
色彩强调是一种使某色从整体中突显出来的手段。
在色彩的构图中强调色的使用是为了消除画面的单调、乏味的形式,其画面中部分色彩被强调出来就会在整体中突显而形成画面视觉的核心和焦点。
因此,强调色彩在画面中要有面积、位置和与整体关系的具体要求。
(1)从面积上来说,强调色彩应选择为画面中比较小的面积,才能形成视觉中心,引人注目。
(2)从位置上来说,强调色彩应选择画面视觉中心而不一定是画面的绝对中心。
因为某一色一旦被强调出来,就会吸引人的视线形成视觉停留,强调色彩还应赋予画面一定意义,使其成为画面的趣味和意义的核心。
(3)强调色彩应选用与画面主调子的色彩对比色。
这个对比可以是来自明度、色相或纯度。
正确的方法是在暖调子中强调小面积的冷色,在冷调子中表现一小块暖色,明调子中强调暗色,动感性强烈的主调子中强调一小块面积静态的颜色等,这些都可以形成色彩的强调。
(4)强调色彩的选用不等同于单纯的对比。
准确的讲,它应是一种“轻度”的对比,是大体相同,小部分差异。
要表现好的话,应使差异部分与整体不失联系,如在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情况下强调一块绿色,除了小面积和合理的位置外,用什么绿色很重要。
朱红色与黄绿色效果都不错。
无论对比是轻度的还是重度的,不失联系是重点,统一和和谐是目的。
总之,色彩强调处理能突出重点,增强画面的表现力,画面的单调贫乏大多都因缺少了强调。
强调的手法运用得当,能使画面色彩效果生动有趣,主题突出。
第三节色彩的分隔及色彩的统一
一、色彩的分隔
所谓色彩的分隔是专有所指的,一般是在画面发生两种情况下使用,其一,是画面过于融合,
使得画面形象不清时,将融合不清的颜色用另一种颜色区分开来;其二,是当颜色过于强烈,使得画面喧闹、难于调和时,用另一种颜色区分开来,这种方法称之为色彩的分隔。
色彩分隔手法中常用的 5个色为:黑色、白色、灰色和金色、银色。
(1)黑色、白色、灰色作为分隔色,使用效果很好,因为黑、白、灰与所以颜色都调和。
在使用灰色时应注意灰色的变化,如亮灰色、暗灰色等,不要把灰色看成一种明度,可以是情况而定。
(2)金色、银色可作为好的分隔色来使用,但在使用时应慎重,这是因为金、银色有物质化的联想,如果使用不当会给人俗气的感觉,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超凡脱俗。
其实,俗气就来自过量。
(3)采用色彩色做分隔色时,应采用与原色调有差别的色。
差别可以是明度差别,也可以是色相差别或纯度差别,如果没有差别就没有分隔效果了。
要充分认识分隔的意义和原理。
分隔是一种需要,是求得和谐统一的一种手法。
不要把它当成是一种勾线,更不要把它当成是风格和特色。
就像自然界的风一样无形,了解了它的性质将能看到它的姿态。
二、色彩的统一
一副作品中,色彩的和谐统一是为了使各部分统和来,成为一种有序的东西,是为了表现更为丰富的主题。
所以,它所要求得的是和谐而富有变化的新的表现价值。
任何一种色彩都可以和另一种色彩相混合,这不是个人愿望和修养高低的问题,是一个量化的问题。
无论哪种都是用强调主调性的构成方式。
“静的统一”是指无论在明度、色相、纯度都倾向于一种主导因素的统一,而这个主调可以是明度为主,也可以以色相为主、纯度为主或联合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主旋律。
“动的统一”中包含对比的概念。
它是指色彩的要素可以是对立的,寻求一种变化中求平衡的感受,是在对比中强调主调的方式。
它的变化更丰富,效果更生动,更多体现出对立倾向的综合性。
用明亮色形成主调的统一,其画面效果明亮而轻快,纯洁而光明;用暗色形成主调的统一,其画面表现为沉重、饱满、端庄而有些压抑;用类似色形成主调的统一,其画面表现为平稳、安静、柔和;用对比色形成主调的统一,其画面表现为生动、活泼、跳跃富有动感;用暖色域形成主调的统一,其画面表现为温暖、热烈而兴奋感强;用冷色域统一形成主调丰富、闪烁;用少量色彩统一形成主调,宁静、稳定而单纯;以高纯度色彩统一形成主调,华丽、硬
朗、有力;以低纯度色彩统一形成主调,朴实、稳重、柔和……
色彩运用对比、和谐、统一的方式关键是学会举一反三、辨证的思维。
如印象主义大师雷诺阿讲过:“只要色彩丰富,形状必然饱满。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形状饱满、色彩必须丰富。
换句话讲,形状对比单一时少用些色相,多用暗变化、纯度变化,形状对比复杂时多用色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