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单元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小数乘法
教材内容:
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5.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数学的积极意向。
教学重点的确立: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①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②探索并掌握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规律;③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④运用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⑤体验对比、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的确立:
由于小数乘法完全可以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点准小数点即可。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确定“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点准积的小数点”为单元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我们认为善于引导和联想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措施。
善于引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使之产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
疑难、重点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引导手段的多样性。
我们要多准备几手导的办法:如讲故事法、猜谜法、视频法、类比法等。
善于联想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
善于联想要求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善于联系学生的旧知,还要善于联系我们自身的学习感悟。
重点习题分析:
要让学生认真思考“每天往返两次”这一条件,理解两种算法(1.3×4×5、4×5×1.3)。
除了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讨论得出结论,还要让学生注意“0除外”这一前提条件。
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结论,可以补充一些变式和含有0的比较大小的题目。
本单元还应注意的问题:
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积的近似值,小数乘法中运算定律(特别是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问题等。
小数的竖式写法要求右侧对齐,部分学生可能掌握不好,教师应予以强调。
在教学小数乘法计算、简算时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因为它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在确保正确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熟练性,可以采用选择正确结果、判断对错、比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等多种练习形式。
对于小数乘法中的简算,应重视学生解题思路和不同方法的指导,并与口算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能力。
比如:2.5×1.2,既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2.5×0.4×3),又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5×(1+0.2)=2.5×1+2.5×0.2,像一些简算题可以把它融到口算题中间去。
在每天的口算练习中,比较灵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在比较中找出最优。
求积的近似值实际就是在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更多新的知识,因此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学完之后能够利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购物时算总价,计算家里每月的电费测量、计算黑板的长、宽、面积,桌面的面积等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实践活动,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在四年级已经学过,可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掌握不够好,应用经常出错。
我们在教学时不可轻心,要在练习时多指导有问题的学生,使他们理解运算定律并能正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