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合集下载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单元⽤计算器计算第⼗⼀单元⽤计算器计算第⼀课时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法教学内容:第100—101页1、让学⽣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计算器进⾏⼤树⽊的⼀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体验⽤计算器进⾏计算的⽅便与快捷,进⼀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们⽣活和⼯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计算器进⾏⼤数⽬的⼀步和只有同⼀级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课前让学⽣每⼈都准备好⼀个统⼀型号的计算器,对照说明书,简单了解计算器的各部分。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1、指名说说⾃⼰对计算器的了解:有显⽰器(统⼀购买的计算器显⽰器上有两排,上⾯⼀排是输⼊的算式,下⾯⼀排是算出的结果)、键盘(要让学⽣识别主要的键盘: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功能转换键等)。

2、试试开机和关机。

3、了解计算器的⽤途:说说你⼀般在什么地⽅可以看见⼈们⽤计算器?你⾃⼰去⼩店⾥买东西要带计算器吗?为什么?指出:⽤计算器计算⼀般都是算⼀些⽐较复杂的,很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算。

⼆、⽤计算器计算:1、计算38+27、30×18⽤计算器算完后,问⼀问:和⼝算的结果⼀样吗?你觉得⼝算和计算器算哪个更准确?指出:计算器虽然算得很准,但要注意千万别输错了数据。

所以检查的时候要看显⽰器上的输⼊算式是否正确。

2、试⼀试:⽤计算器计算下⾯各题。

765+469 589×76 41600÷1281438+2576 380×426 765+469-2963028-2965 625÷25 816÷68×27学⽣独⽴计算。

算完后,⽼师报算式,学⽣听之后再算⼀遍,检查学⽣的听⼒和按键的准确性和计是否正确。

说说你觉得⽤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三、完成想想做做:1、⽤计算器计算下⾯各题218+493 2800-1798 6848-579+3862191×35 3363÷57 126×7÷18学⽣算完后,指名交流⼀下得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精品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精品课件

巩固反馈
1.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 5 ),一颗下珠表示( 1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齐答) 2.电子计算器上是( 开关及清除屏)键;是(删除 )键。(课件出示题目,学生齐答) 3.你能在算盘上拨出下面的数吗? 31620 5800269 (课件出示数据,学生在算盘上拨一拨,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算盘是中国人民在长期运用算筹计算的基础上,大约在14世纪左右发明的。从那以后,算盘就取代了算筹而广为流传,延续至今, 一直是我国一种最普遍的计算工具之一。用算盘来计算的方法叫珠算。
怠慢了,请问高姓大名?”“学生杨辉,字谦光。”少年恭敬地回答。
后来的事,同学们都能想象出来了,在老秀才的指导下,杨辉通读了许多古典数学文献,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系 统地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杨辉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并享有数学“宋元第三杰”之誉。
二、学习新课
17世纪中期,欧洲人 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机械计算器由杠杆、齿轮等 机械部件而非电子部件构成。 最常见的例子是加法器和机械 计数器,它们使用齿轮的转动 来增加显示的输出。更复杂的 例子可以进行乘法和除法。
二、学习新课
20世纪70年代,发 明了电子计算器。
电子计算器是一种小型电子计算 工具。可以进行各种运算,还有可 以把较复杂的计算步骤存贮起来以 便多次重复某些运算的可编程序计 算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操作简便且运算迅速、准确。
二、学习新课
计算工具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 进步,计算机不 断更新。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每秒计算 5000次
每秒计算几百 万亿次
二、学习新课
你认识算盘吗? 你还在哪里见过算盘?
二、学习新课
你认识算盘的各个部位吗?你知道算盘一颗上珠 表示几,一颗下珠表示几吗?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介绍2. 计算器的操作方法3. 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4. 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情况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我们遇到大量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来帮助我们。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如加、减、乘、除等。

3. 教师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清屏、输入数字等。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其操作方法。

三、基本运算1.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使用计算器的经验。

四、解决问题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等。

2. 教师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

2. 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有深入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并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计算器的教学内容,如引入计算器的高级功能、编程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名称和功能,并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秘密的意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3.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渗透节约、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开始!①18+21= ②56÷7=③3028-2956= ④589×76=⑤98+199= ⑥12+459+88=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1)教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

386+179= 825-138=(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一试CE键有什么作用。

(3)自己试一试。

26×39= 312÷8=(4)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 9999×7= 9999×9=(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5)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题。

用计算器算出左边三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右边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第一课时新授课学习过程设计课题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课标陈述本课是教学用计算器计算的第一课时,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也见过很多外观不同的计算器,功能也不一样,教材选取泰山古树数量和泰山石刻数量为研究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本课在同学们对计算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计算器常用键的功能,学会怎样使用计算器。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显示屏及按键),掌握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认识开关键、清除键等常用键。

学会用计算器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学习环节(活动)教学设计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设计修改备注(学习资源)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评价设计通过实物观察说出计算器部分键的功能。

能够准确说出、语言表达完整清晰得3颗星。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过程实施设计(预设)(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1)请学生在小组内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手中的计算器。

明确:按键区常用键的名称及作用。

(2)合作学习:小组内推荐对计算器最熟悉的学生参与全班交流,进行竞赛,看谁知道的计算器的知识多。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评价设计根据情境图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能够准确提出,语言组织完整清晰得3颗星。

过程实施设计(预设)多媒体继续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1)请同学们说出自己还想知道计算器的哪些知识。

(2)举例生活中计算器的应用。

(3)提问:谁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明确:学生能够通过看课本、读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计算器的用途。

板书:认识计算器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和使用说明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习题课件-第4单元 第1课时 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计算 (共12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习题课件-第4单元 第1课时 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计算 (共12张)

2.用计算器计算。
35820+4630= 40450 630×723= 455490
33750-5876= 27874 69700÷34=2050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用计算器计算)
(1)
5544
2463
3
(2)
758
11370
1805
4.脱式计算。(用计算器计算) 342×(70310-67543) =946314
563×129=72627(千克) 265×84=22260(千克)
7.小虎在用计算器计算4965×84时,计算器上的数字键 “8”突然坏了,你能帮他想一个办法,计算出结果吗? 答案不唯一 如:可以用4965×12×7继续计算,得数为417060。
解题指导:把84拆成不含数字键“8”的两个数的乘积。
6432+49610÷242 =6637
26373-765×34 =363
5.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水16千 克。(用计算器计算)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大约会浪费多少 千克水?
365×16=5840(千克)
பைடு நூலகம்
(2)如果把这些水装入饮水桶,若每桶装20千克,大约 可装多少桶?
5840÷20=292(桶)
(3)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每天需要用这样的4桶水,这些 水大约够这个三口之家用多少天?
292÷4=73(天)
6.一个果园里有563棵桃树和265棵苹果树。如果每棵 苹果树一年可收苹果84千克,每棵桃树一年可收桃129 千克,这个果园一年可收桃和苹果各多少千克?(用计 算器计算)
作业课件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苏教版
课后练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教案教学设计
5.师:当我们完成运算,要运算其他算式时,我们该怎么样?
6.师:嗯对的,那同学们知道哪个按键是清除键吗?
7.师:计算器上还有一些有特别功能的键,如[b/c]键可以用来计算分数,[·]键可以用来计算小数,这些我们还没有学到,所以还用不到这些按键。)
生:有显示屏,有按键。
生:删除。
生:清除。
三、计算器的运算操作方法(15分钟)
认识了计算器的构造,学习了计算器的一些常用按键的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二)作业布置
课本第27页练习四第1题,第3题和第4题,写在课本上。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3.计算器的按键与按键功能
师:这些按键你们都认识吗?他们都有什么功能?
(1.师:使用计算器的第一步是打开计算器,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个按键可以打开计算器吗?
2.师:计算器上有0到9这十个数字、加减乘除和等号这些运算符号,同学们都认识。
3.师:当我们运算时输入数字或符号输入错误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4.师:嗯很好,那同学们知道哪个按键是删除键吗?
(8分)计算器的运算操作方法(例1)
1.师:同学们们请你试着用计算器计算386+179。
2.师:说说你是怎样用计算器运算的呢?
(对学生提问后进行补充说明)
3.师:同学们学会怎么用计算器计算了吗?
4.小练习2分(一个学生将计算过程)
先计算后找规律(例2)
学生自己算,左边一组的算式,合作找规律;全班汇报;
学情分析
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应用的计算工具,用计算器计算操作简便,可以算得有对又快,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作用,增强计算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作用,认识计算器的构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赛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赛课教案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 1 课时用计算器计算(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一算吗?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认识计算器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1)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①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

按“ON ”键,打开打开计算器;按“OFF ”键,就关掉计算器;按“AC ”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就会全部清除为0。

②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

(3)认一认: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题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

认识计算器教案范文

认识计算器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认识计算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学难点:1. 计算器的操作方法。

2. 数学运算的顺序。

二、教学准备教具:计算器、PPT、黑板、粉笔学具:计算器、练习题教学环境:教室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计算器,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见过计算器吗?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呢?”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尝试操作计算器,了解其基本功能。

3.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开机/关机键等。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计算器的掌握情况。

2. 深入学习教师讲解计算器的进阶功能,如科学计算器、货币换算、单位转换等。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器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对需要提高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练习。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器,掌握基本数学运算。

2. 学生能了解计算器的进阶功能,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 学生对计算器产生兴趣,乐于探索和发现新的功能。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基本数学运算和进阶功能的操作。

2. 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计算器的掌握情况。

(2) 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开机/关机键等的基本操作。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如何教学生们使用计算器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如何教学生们使用计算器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器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学生们正确使用计算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教学生们使用计算器呢?一、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器前,我们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例如基本运算(加、减、乘、除)、百分数、分数、小数、科学计数法等。

这些基本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习计算器高级功能的前提。

二、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在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后,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演示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目,演示计算器如何进行加减乘除。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虽然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进行计算,但是过度依赖计算器也会影响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器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指导他们合理使用计算器。

例如,在进行简单的计算题目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手算的方法,而在进行较为复杂的计算题目时,我们则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

通过合理使用计算器,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进行练习和实践学习计算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在教学生使用计算器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题目、实际应用场景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正确使用计算器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指导合理使用计算器、实践和练习等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课时 计算器

第1课时    计算器
2394+1780+3920+2746=10840(元)
10840÷5=2168(元)
答:小强家这个月的总收入是10840元,平均
每人2168元。
2020/1/3
1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下面是小强家上个月消费的主要项目和支出的钱数。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按正常情»况五级,小强家这个月大约能剩余多少元?
3700+1480+605+312+137=6234(元)
10840-6234=4606(元)
答:小强家这个月大约能剩余4606元。
2020/1/3
1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探究点3 利用计算器验证“角谷猜想”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二(1级)
• 三级
任取一个两位数
– 四级
» 五是级双数,除以2;是单数,乘3再加1
• 单1击. 哪此种处电编脑贵辑,母贵版多少文元本?样(用式计算器计算)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五级
2020/1/3
9580-4965=4615(元) 答:笔记本电脑贵,贵4615元。
1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 2010年、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如下表: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2020/1/3
1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归击纳此总处结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二级
• 三级用计算器计算,了解常用键的功能是正
– 四级
确计算的» 五前级提,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是保证。
2020/1/3
(讲解源于《典中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认识计算器(教学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认识计算器(教学课件)

四 培优训练 一、填空题。
1. 用计算器计算1000÷25时,先输入(1000), 然后输入( ÷ ),接着输入( 25 ),最后 输入( = ) ,屏幕上出现的数是( 40 )。
2. 用计算器计算1000−432÷4的结果是 ( 895 )。
3. 用计算器计算387−263+37时,先计算 ( 减 )法,再计算( 加 )法,最后 得到的结果是( 161 )。
用计算机器进行一步计算的方法
(1)按下 ON 键,打开计算器; (2)先按数字键输入第一个数; (3)按运算符号键;(4)输入第二个数;
(5)最后按 = 键即可显示出结果。如果要清
屏按消除键 AC ,要关机按关机键 OFF 。
用计算机器进行两步计算的方法
计算时,一般要先确定运算顺序,再 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当运算顺序与算式 的书写顺序不同时,需要把第一步的计算 结果纪录下来,把计算器清屏后,再进行 第二步计算。
还有一些功能键,如 M+ 、M− ,你能通过查阅说 明书或其他途径了解它们的功能吗?
有些科学计算器能识别运算顺序,可以直接根 据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算式中的括号按括号键), 而不必根据运算顺序分步操作。例如,计算510÷ (31 − 14),可以连续按 5 1 0 ÷ ( 3 1 − 1 4 ) = , 直接得到结果 30。
用计算器计算
第1课时 认识计算器
一 情境导入
算筹
算盘
计算尺
机械计算器
计算机和电子计算器
二 新课探究
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
计算器。
(教科书第40页)
计算器 是一种 工具。
计算器有 很多计算 功能。
日常生活中 使用计算器 很普遍。

学生用计算器使用方法

学生用计算器使用方法

学生用计算器使用方法计算器是学生学习数学和科学的必备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各种数学计算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但是,很多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并不了解其使用方法,导致不能充分发挥计算器的作用。

因此,在这篇文档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学生用计算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基本的计算器按钮和功能。

一般来说,计算器分为数字按键、运算符按键、功能键等。

数字按键用于输入数字,运算符按键用于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功能键用于进行百分比计算、开方、倒数等特殊运算。

在使用计算器时,我们需要熟悉这些按键的位置和功能,这样才能更快速地进行计算。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时,我们可以直接输入数字和运算符,然后按下“=”键得到结果。

而在进行复杂的计算时,我们需要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可以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

另外,一些计算器还具有存储功能,可以存储中间结果,方便后续计算使用。

除了基本的计算功能,计算器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比如科学计算器通常具有三角函数、对数、指数等功能,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复杂的数学运算。

在使用这些特殊功能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函数的含义和用法,这样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另外,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我们还可以使用计算器的程序功能。

通过编写程序,我们可以实现一些复杂的计算和问题求解,这对于学习数学和科学的学生来说非常有帮助。

但是,在使用程序功能时,我们需要仔细检查程序的逻辑和语法,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地实现我们想要的功能。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功能,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技巧。

比如,在进行长时间的计算时,我们需要注意计算器的电池电量,及时更换电池以免影响计算器的正常使用。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计算器的清洁和保养,避免灰尘和污垢影响计算器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学生使用计算器是一项基本的技能,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和科学学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教案苏教版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1课时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例1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结构,知道一些常用按键的名称及其功能,初步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2.使学生经历认识计算器与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积累一些用计算器计算的经验,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体验计算器的学习价值,激发用计算器计算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一个计算器。

提问: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知道它有什么用吗?你在哪里见到过或使用过计算器?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指出: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计算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计算器,并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揭示课题: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新课1.认识计算器。

出示计算器挂图,谈话:学习用计算器计算,首先要认识计算器。

请同学们看这里的挂图,谁来指一指计算器上的界面一般可以分为哪两个区域?明确:计算器的界面一般可以分为显示区和键盘区两个区域,显示区主要用来显示计算的过程和结果,键盘区的这些按键主要是计算时操作用的。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计算器,先在计算器上指一指显示屏和键盘的位置,再对照图中指示找一找这些键,并试着按一按,与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后,组织反馈,让学生指一指自己计算器上的开机键、关机键,数字键和功能键,并适当演示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消除键等的使用方法。

(如果有学生用的是科学计算器,也要让他们找一找相应的按键。

)指出:虽然每个同学手中的计算器型号各不相同,键盘的布局也可能不一样,但各种计算器最基本的功能都是计算,只不过有的功能多一些,有的功能少一些。

四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4 第1课时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 苏教版(共9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4 第1课时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 苏教版(共9张PPT)

四、用计算器算一算,把结果写在“ ”里。
×39 210 ――→ 8190
―÷ ―7→ 1170
+3891 ――→ 5061
×25
÷10
204 ――→ 5100 ――→ 510
×29 ――→ 14790
五、下面是小王叔叔购买电器情况,用计算器算一算,小王叔叔机 电冰箱 洗衣机 空调
数量 1 台
1台
1台
1台
金额 4986 元 2728 元 1685 元 3659 元
4986+2728+1685+3659=13058(元) 答:一共花了 13058 元钱。
六、四(2)班有 20 人参加奥数比赛,他们分成两组,比赛成绩如下:(单位: 分) 一组:95 87 93 85 90
78 91 94 88 89 二组:85 95 96 84 92
二、用计算器计算。 8963+9578= 18541 246×94= 23124 457×(752-137)= 281055 492-5472÷18= 188
7642-6827= 815 49610÷242= 205
三、先用简便方法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501+502+503+504+505 =500×5+1+2+3+4+5 =2515 1998+1999+2000+2001+2002 =2000×5 =10000
四 用计算器计算
第1课时 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
一、填一填。 1.一般计算器开机按 ON 键,关机按 OFF 键。 2.AC 是 消除 键, + - × ÷ 是 运算符号 键。 3.一道算式计算完后,只需按消除 键就可以进行下一道题。 4.在计算器上进行如下操作: 1 2 × 1 8 CE 1 5 = ,这时计算 器上显示 180 。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功能。

2. 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3. 提高学生运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数学计算的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算盘和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原理。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灵活运用算盘和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算盘和计算器实物,以便学生操作。

3. 准备一些数学问题,以便学生使用算盘和计算器解决。

4. 设计一些与算盘和计算器相关的数学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 了解学生已掌握的数与运算的意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同学们,你们平常在生活和游戏中都会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呢?”学生自由发言。

2. 展示一些简单的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器等,并介绍它们的用途和基本操作方法。

教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些特殊的工具——计算器。

你们知道计算器可以用来做什么吗?”(二)新授1. 介绍电子计算器的种类和功能。

教师:“电子计算器有很多种类,它们的功能也各不相同。

有的可以显示小数点后两位,有的可以进行乘方运算,有的可以进行分数运算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些功能。

”2. 针对某一功能进行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师:“现在,我们以科学计算器为例,来演示如何进行分数运算。

请大家注意观察,并尝试在心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

”3. 让学生自行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的功能进行运算,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教师:“现在,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互相讨论或者向我请教。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使用经验,并总结使用技巧。

教师:“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吗?你们觉得哪些功能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经验,并总结一下使用技巧。

第1课时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第1课时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2页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显示屏及按键),掌握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铺垫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要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情境图,介绍五岳之首--泰山。

)2.读懂图意通过情境图观察了解提供的数据及信息。

“泰山古树、石刻的数量统计情况是怎么样的呢?3.提出问题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温馨提示: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选择性板书。

】【预设】:(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2)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解决问题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怎样计算?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

(学生体验笔算的“麻烦”。

)(1)(2)教师用计算器计算。

(让学生感受教师计算的速度“快”)●有没有使计算快速、简便的计算工具?●展示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谈谈计算后的感受?揭题:引导学生说出用计算器计算。

现在,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

2022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计算器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习题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2022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计算器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习题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提升点 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5.下面是十一黄金周某地三个景点某一天接待游客 人数统计表。
(1)把表格填完整。 11294400 976800 4424000
(2)这三个景点这一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11294400+976800+4424000=16695200(元) 答:这三个景点这一天一共收入16695200元。
(3)小明一家4口人要到A景点游玩,准备500元的门票 钱够吗? 120×4=480(元) 480<500 答:准备500元的门票钱够。
6.程成同学在用计算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把被除 数的前两位数字按反了,除以8得到的结果是 58932,请你想一想,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58932×8=471456 741456÷8=92682 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92682。
知识点2 用计算器计算
2.我会用计算器计算。 (1)用计算器计算496496÷7的结果,请将下面的计算 步骤正确排序。 ①按 键;②按 键; ③按 键显示结果;
④依次按
键;
⑤按 键;⑥按 键。
正确的步骤是:( ① )→( ④ )→( ② )→( (2)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28+285= 413 36+228-149= 115
532-268= 264 67×18-944= 262
44×55= 2420
112×35÷14= 280
3.选一选。
(1)每按一个数字键,显示屏右端就会出现这个数
字,同时前面输入的数字会( B )。
A.向右移动一位 B.向左移动一位
C.不动
D.向左移动两位
(2)用科学计算器计算2352÷(387-363)时,先依次
按( A )键。
A.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2页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显示屏及按键),掌握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铺垫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要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情境图,介绍五岳之首--泰山。

)2.读懂图意通过情境图观察了解提供的数据及信息。

“泰山古树、石刻的数量统计情况是怎么样的呢3.提出问题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温馨提示: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选择性板书。

】【预设】:(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2)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解决问题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怎样计算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

(学生体验笔算的“麻烦”。

)(1)(2)教师用计算器计算。

(让学生感受教师计算的速度“快”)●有没有使计算快速、简便的计算工具●展示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谈谈计算后的感受揭题:引导学生说出用计算器计算。

现在,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

(板书课题:计算器)【预设】:生1:用计算器计算更快速、准确。

……小结;我们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计算器”,并请计算器帮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2.认识计算器●请大家欣赏课件,观察各式各样的计算器,说说它们的外观和构造。

师:关于计算器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小组内探究:ppt显示自主探究单,让学生实践操作,交流讨论。

】(1)观察自己带来的计算器并总结计算器的外观、构造特点、按键和功能。

(2)带着具体任务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

●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内交流计算器的各个键有什么作用●动手试一试,计算器怎样开、关机●使用计算器,交流使用方法。

●你还认识计算器上的哪些键【温馨提示:学生在生活中大都接触过计算器,简单的操作应该没问题,但系统的认识还是第一次,要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各种键的功能。

学生准备的计算器形状、大小、功能的多少会有所不同,因而键盘会有一定的差异,各种键的位置、标志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功能应该是一致的,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互相交流计算器的组成部分以及各自的功能。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介绍计算器。

师:每小组选派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或小组的计算器,比比哪个小组介绍的清楚,由其它小组投票决定。

哪个小组能进行补充,我们将评选他们为“认真听讲小组”。

现在有谁能够展示他的计算器并能介绍一下呢【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比赛情景,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计算器操作方法的探索,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探索和发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生汇报,师适时归纳】:●计算器的样式:有台式的、翻盖式的、卡通式的;计算器的外形;●计算器的按键名称和他们的功能。

(1)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并说说这些键的功能。

On/c键、 off键、数字键、 - 键、 + 键、 =键(2)那计算器怎样开机和关机呢指名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开和关的按的是计算器键盘上的哪个键介绍(on和off键)(3)那键盘上除了开关机键外还有许多键,你们知道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吗(- 键、 + 键、 =键、)学生介绍,教师补充说明。

(- 键、 + 键、 =键、完成加减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需要用到这些键。

)(4)哪些是数字键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从左下起为1,数到3为第一排,第二排左边为4,数到6,第三排左边为7,一共三排三行。

)(5)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2. 玩计算器。

师:听了有关这些功能键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看到许多同学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玩一玩计算器,那我们就玩一个“听指令的游戏”,看谁能顺利完成对方给的任务。

(1)师生互玩。

①按on/c开机,屏幕上显示0.②先按1,屏幕上显示1,再按5,屏幕上显示15.③按on/c或按off。

【注意点:教师强调输入要从数的高位输起。

两位数先输入十位数字,再输入个位数字。

】(2)同位互玩。

3. 使用计算器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对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相信大家都已经有了体会,你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吗计算: 3449 + 527 + 1640 =(1)大家先独立完成。

(2)请一位同学说如何操作,教师演示,同学们观察并思考。

4.汇报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教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1)开机按ON/OFF键;(2)依次按数字键3、4、4、9;(3)按“+”键;(4)按数字键 5、2、7;(5)按“+”键;(6)按数字键1、6、4、0;(7)按符号键“ =”,屏幕显示计算结果,记录结果。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践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5. 质疑。

●在计算过程中怎样按键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有什么可以注意的地方●计算完第一道题,怎样才能开始算第二道题应该先按什么键6. 利用计算器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二个。

▲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10891 ÷250 =▲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6 吗3000 – 128 × 6 =【预设】:方法一:方法二:3000 – 128 × 6 = 2232【提示】:速度快的同学可用计算器再计算:(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166 + 146 + 250 =(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157 + 576 + 258 + 400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你们觉得使用计算器有什么可以注意的地方1.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时,每按一个键,一定要认真核对一下与屏幕上所显示的结果是否相符,以防止出错。

2. 用计算器计算连加、没有括号的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按开机键接通电源,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数字键或运算符号键,最后按=键便会显示计算结果,用完计算器要按关机键关闭电源。

3. 简便的计算可以口算,计算器的计算有时没有人脑快,不要过于依赖它。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用计算器计算。

75399+392241= 983721-47324= 493028+183930= 832931-378235=27594×8= 829431÷9= 37291+847362-738261= 638281÷7+38456=【温馨提示】:学生先独立进行练习,然后用计算器验算一遍同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最后再在全班交流。

2. 实际应用▲自主练习,泰山石刻。

(1)一共有多少块(处)石刻(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温馨提示】:利用实际数据解决问题,加大练习量,提高操作计算器的水平,并适时渗透爱护文物的教育。

3.计算比赛下面是一张xx市百货大楼的销售凭据。

请填出相应的金额。

【温馨提示】:计算器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不要过于依赖它。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分组比赛。

学生由于刚学完计算器,所以很多学生都选用计算器算。

在汇报交流中,当有的学生指出口算更简便、更快捷时,学生恍然大悟。

这一环节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有口算、笔算、计算器算等多种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4.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种快捷的计算工具——计算器,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计算出我们想要的计算结果,除此之外,计算器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来研究。

六、板书设计:计算器的认识计算器是一种操作简便、运算快的计算工具ON/OFF 开关键C或CE 清除键0——9, 00键数字键+、-、×、÷、= 符号键(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3449 + 527 + 1640 = 5616(棵)(2)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10891 ÷ 250 =▲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6 吗3000–128×6 = 2232(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使用说明:1.本课教学设计优点有:⑴给学生留下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在孩子们认识计算器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有经验的同学对计算器的认识和操作经验,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中学会计算方法。

把大量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取长补短,在交流、质疑、解惑的过程中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得不同程度的共同发展。

⑵有效地练习,提高学生对计算器操作的熟练程度。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尽管学生对计算器并不陌生,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速度并不是很熟练,所以,我在课堂中设计补充的一些数目较大的题目,以及自主练习中第3题的连加题目是极为有必要的,通过反复使用,提高学生使用计算器的熟练程度。

2. 使用建议教学时还需要说明几点:一是使用计算器计算应与估算结合起来,用估算保证计算的正确;二是根据具体的计算情况判断是否使用计算器;三是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又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防止只教学计算器的认识,忽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倾向;四是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计算器的机会比较多,但系统的认识还是第一次。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计算器,将理论与操作结合,提高学习水平。

3.需破解的问题对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诸如算筹、算盘,以及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有没有必要渗透如果在这节课渗透,过浅,学生领会不了,过深,一堂课的时间肯定不够。

如何让课堂高效,值得商榷。

相关链接:;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