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育雏管理

合集下载

鹌鹑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鹌鹑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体 发 抖 ;雏 鹑 有 吃 食 的 、有 休 息 的并 均匀 分 高锰酸钾水。雏鹑开始饮水后 ,不能断水 ,否则 布 ,说明温度适 宜。 会导致呛水或因暴饮而拉稀 。 2 .湿 度 。雏 鹑孵 出时 的相对 湿度 为7 %, 0 3开 食 。鹌鹑在 出壳后2 . 0—3 /时开食 最 0J  ̄ 如果 育雏 舍 内湿度不 足 ,会使 雏鹑 体 内水 分大 好 ,并且 在第 1 天喂开食料 。开食的饲料最好 —3 量 散 发 ,导 致 卵 黄 吸收 不 好 、脚 趾 干 瘪 、羽 用纯玉米粉 ,并按每百只雏鹑加入1 克酵母粉 ,拌 毛生 长受 阻 、易患 呼吸道 疾病 、体 型干瘦 ;湿 和均匀后撒在麻袋片或粗布片上 ,放在热源附近 度 过 高 ,会 使垫 料潮 湿 、幼鹑 羽毛污 秽粘 连 、 温暖的地方 ,让其 自由采食 。4 日龄后逐渐换成雏 病 原 菌滋生 而 引起 多 种疾病 ,如感 冒 、寄 生虫 鹑 料 ,雏鹑一般采取 自由采食 ,也可以在1 7 — 日 病 、拉稀等 。所 以 ,雏鹑在2 周龄 内 ,育雏 舍的 龄 每 日喂6 8 ,以后逐渐减至4 ,但要保持不  ̄次 次 相 对湿度要保持在6 % 一6 %,2 龄后 保持在 断料 。 0 5 周 55% 一 6 O% 。 4疾病 预 防 。 1 . 日龄用 马立克液氮苗皮下 注 3光 照 。充足的光照可 以使雏鹑神经兴奋 , 射02 . .毫升 ;5 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 ;7 龄用 日 日 增 加食 欲 ,促 进生 长发 育 ,提高 生产性 能 ,同 Ⅱ系苗1 头份滴鼻 ;l O日龄用禽流感弱毒干苗点 时 ,光线 中的紫外 线还 有杀 菌 、消毒 和保健作 眼滴鼻 ;1 日龄用法 氏囊弱毒苗饮水 ;2 日龄用 5 8 用 ;光照不足 ,不仅 开产时 间延迟 ,还易滋生病 L ~ o V l 2 /6 a st H2 8 滴鼻 、点眼,同时用复合新城 a 0 8 原体 。所 以 ,应 控 制适宜 的光 照时数 。通 常情 疫油苗0 毫升/ . 5 只肌 肉注射 ;3 日龄用禽流感油苗 5 况下 ,雏 鹑 出壳后 1 天采用 2 s 时光 照 ,其 O 毫升/ ~7 4J  ̄ . 3 只肌肉注射 。1 3 ~ 日龄在饮水 中加入水溶 亮度为每 平方米4 瓦左 右 。以后减少 到每天光照 性氟哌酸,7 0 一i 日龄每千克饲料中拌人0 克土霉 . 2 1 4—1 小 时 ,并 且 白 天 利 用 自然 光 , 晚 上 人 工 素或痢特灵 ,1 ~1 日龄在饲料 中拌人02 6 0 5 .%磺胺 照明 ,其亮度为每平方米O5 瓦 。红色光线和 二 甲氧嘧啶,1 ~2 日龄每天用卡那霉素5 0 单 . —2 6 0 00 白色光线虽然能使鹌鹑安静 ,但延迟性成熟 。所 位/ 只饮水 ,2 — 5 1 3 日龄将球速治5 克加入2 — 0 0 5 5 以 ,用 黄 色光 照 最好 。 千克水 中饮用 ,预防球虫病。 4 通风 。育雏过程中为了保温 ,过分密闭育 . 5公 母分 群 和 限饲 。一般 1 . 月龄左右的鹌鹑 雏舍会 阻碍空气流通 ,造成氧气不足 ,而引起雏 从 外貌 上可 判别雌 雄 ,可采用公母 分 开饲养 , 鹑食欲不佳 ,抵抗力下降 ,发病率升高 。因此应 不但可 防止鹌 鹑啄 癖和浪 费饲料 ,还利 于提 高 经常保持舍 内空气新 鲜。在通风换气时 ,凉空气 群 体 的均 匀度 和 限制饲养 。对准备 留种 的鹌鹑 不能直接吹到鹌鹑身上 ,以防感 冒。为此 ,要 在 可 按公 、母 1: 的 比例 留种并采 用 限制饲 养 。 3 鹑 舍 的上 方 或 下 方设 置通 风 气 孔 ,夏 天 的 通 风 量 限饲可控制 日粮 中蛋 白质含量为2 %,任其 自由 0 为每小时为3 立方米 ,冬天为l —4 立方米 ,层叠式 采食 ;也可控制喂料量为 自由采食量的8 %。其 0 笼养的通风量还要多些 。 余公 鹑 与质量差 的母 鹑均可 转入育 肥笼 ,进行 育肥上市 。 四、饲养管理

鹌鹑的饲养技术(超完整)

鹌鹑的饲养技术(超完整)

饲养技术一、鹌鹑饲养出壳鹌鹑:育雏室必须经过严格消毒,进前2--3天观察雏室温度是否正常,温度控制(1-5天)39--40度(5-10天)36--37度,10天以后温度33--35度在适宜条件下,经1-2小时后,用高锰酸钾饮水(淡黄色为宜),同时开始添加饲料,15天以后上笼饲养,以防上鹌鹑过大过小,造成不良现象,可参考以下几种药,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少星等任选限可(特注狗、猫、鼠等袭击)。

亚成鹌鹑:鹌鹑上笼后室温控制在27度左右为宜,可清理母鹑数量,便于耗料多少及望后产蛋状况,注意温度、通风、光照、湿度是否正常,可防止疾病发生,有利于产蛋率的提高应做到室内定期消毒,搞好室内清洁卫生,保持槽内有水有料,控制好饲养密度。

产蛋鹌鹑:鹌鹑40日左右即可开产,不得随便更换饲料,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为宜,温度不能忽冷忽热,便于鹌产蛋率稳状态,定期清理粪便,注意粪便颜色、形状、气味,以及保暖和通风、光照是否正常,观察鹑群对产蛋减少及病死鹑应加强检查,如有问题及时投药治疗,保持槽内水料不能中断,特别预防猫、鼠、狗袭击。

二、投食要点鹌鹑饲料可分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

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小麦、碎米、米糠、麦鼓、花生饼、大豆饼清莱等。

动物性饲料有鱼粉、无机盐等。

饲料的配合应注意以下几点:根据鹌鹑不同的生长期配合饲料。

1~35日龄其饲料配方为:豆饼25%、鱼粉15%、鼓皮4.5%、骨粉l.5%,成熟鹌鹑饲料配方为:玉米55.5%、豆饼22%、鱼粉14%、骨粉2%、槐树粉6.5%。

饲料多样性。

动物植物饲料适当搭配,要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不要变化太大,因鹌鹑对饲料变化敏感性强。

自喂养方法应干湿结合,每次配合饲料不能使用过长,以免变质,影响鹌鹑生长发育或中毒死亡。

家庭养鹌鹑或专业养鹑,都要有一定的鹌鹑舍,它的形式和结构各异,既要经济实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要符合鹌鹑的生长发育繁殖需要。

鹑舍可按饲养量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

商品鹌鹑怎么饲养管理?鹌鹑饲养管理技术

商品鹌鹑怎么饲养管理?鹌鹑饲养管理技术

商品鹌鹑怎么饲养管理?鹌鹑饲养管理技术鹌鹑是一种小型禽类,外形像鸡雏,头小尾秃,嘴短小,头顶细斑。

鹌鹑肉营养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及其丰富,并富含补脑的卵磷脂。

鹌鹑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生长周期短、繁殖快等有点,适合发展特种养殖。

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刚出壳雏鹑体弱、容易死亡,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各种因素特别敏感。

育雏工作需要细致、耐心,平时注意观察,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

1.开水与开食雏鹌鹑在出壳24小时内开水、开食。

先让雏鹤鹑饮5%~8%的葡萄糖水,然后即可开食,但最好是出壳后20小时后开始,每天限6-8次。

开食时多数雏鹑不会啄食,需耐心引导。

开食时在粉料中添加0.1%土霉素粉以防白痢发生。

出壳第3天时在饮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

2.日常管理及时加料、喂水,及时清除粪便、更换垫料、清扫地面,注意观察雏鹌鹑的精神状态,如发现后异常要采取相应措施。

(1)温度刚出壳的雏鹤鹑体温调节机能不全,容易怕冷。

特别是出壳后的5天内做好保温工作。

雏鹑出壳后过10小时以后转移到已调节好温度的育雏室里。

育雏温度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育雏温度一般37℃。

随着日龄的增长和体温调节机能的增强,每2天可逐渐下降约1℃。

(2)饮水雏鹑开水后在饮水器内加入充足的温水,补充孵化过程中体内所损的水分。

如较长时间不给水,雏鹑饮水时容易发生抢水而导致拉稀。

喂水时要防止幼鹑把羽毛弄湿。

(3)饲喂雏鹑生长发育很快,体内代谢也旺盛。

为了满足雏鹤鹑的生理需求,应要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水平。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30%左右,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至20%。

每天饲喂次数为6~8次,随着日龄增长逐步降低饲喂次数,并适当加以控制。

同时加喂熟鸡蛋黄、雏生素等。

可每周要投喂1次用开水烫后晾干的细沙。

要按时投料。

(4)饲养密度饲养密度随饲养方式不同有所不同。

合理的饲养密度,既可减少饲养成本又能促进鹌鹑的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和啄肛、啄羽等恶癖的发生,提高雏鹑的成活率,生长发育整齐。

鹌鹑怎么育雏

鹌鹑怎么育雏

鹌鹑怎么育雏鹌鹑是一种养殖价值很高的项目,在养殖过程当中,我们也要重视日常的饲养管理技术,特别是育雏在养殖当中特别关键,那么,鹌鹑怎么育雏?快来了解一下吧。

一、接雏前消毒1、进雏前十天,必须彻底打扫场区和舍内外卫生,清除育雏舍周围污物,用水枪清洗顶棚、网箱和地面,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育雏舍冲洗干燥后,用百毒杀、过氧乙酸、或其它消毒剂,彻底消毒一次,喷雾时,顺序是先顶棚后地面,先内墙后外墙。

2、进雏前五天,把冲洗过的饮水器、开食盘、料桶、摆放在网箱内、熏蒸消毒。

用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按1∶2比例配制,每立方米用量是高锰酸钾10克和福尔马林20毫升,熏蒸时先提高育雏舍温度到20∶左右,相对湿度60%~80%为宜,要关闭门窗。

熏蒸后封闭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及通风口,让舍内气味散去,准备接雏。

二、饲养密度密度过大,妨碍雏鹑采食、饮水和运动,雏鹑受的影响更大。

密度过小,设备利用率低,增加饲养成本。

合理的饲养密度,既可减少饲养成本,又能促进鹌鹑的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和啄肛、啄羽等恶癖的发生,提高雏鹑的成活率,生长发育整齐。

一般在同样的饲养面积内,冬季可多养一些,夏季要少养一些,通常可有10%~15%的增减幅度。

三、育雏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可以有效提高雏鹑成活率。

由于雏鹑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雏鹑对温度十分敏感。

温度过低,雏鹑易打堆,容易挤压造成伤亡。

温度过高,雏鹑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伏地,雏鹑体内水分易蒸发,造成雏鹑脱水,影响雏鹑的生长发育。

严禁温度忽高忽低,以群体分布均匀为止。

四、育雏湿度为防止雏鹑脱水,1~5日龄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左右,以后逐渐降低,保持在50%~60%即可。

如室内湿度过高易引起病原微生物孳生,饲料霉变造成肠道疾病发生。

湿度过低易引起雏鹑脱水和呼吸道病症,可通过地面洒水的方式来调节湿度。

五、饮水雏鹑一般是先饮水,后喂料。

在1~7日龄,可在饮水中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以促进雏鹑卵黄的吸收,添加抗生素预防白痢,伤寒,水温最好是25∶左右的温开水。

鹌鹑的饲养管理要点(2)

鹌鹑的饲养管理要点(2)

鹌鹑的饲养管理要点(2)鹌鹑各阶段的划分,国内尚无统一标准。

根据其生理特性,大至可分为:1-15日龄为雏鹑,15-40日龄仔鹑,40日龄以后为成鹑。

(一)雏鹌鹑的饲养管理鹌鹑的育雏是指1-15日龄的饲养管理。

鹌鹑的育雏阶段生长发育迅速,羽毛脱换、生长速度很快。

1、保温。

雏鹌鹑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同时,幼雏个体很小,相对体表面积较大,散热量较成鸡多,所以雏鹑对温度非常敏感。

保温条件比雏鸡要求更为严格。

育雏时温度头2天应保持35-38℃,在而后降至34-35℃,保持一星期,以后逐步降低到正常水平。

育雏器内温度和室温相同时,即可脱温。

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为宜。

温度掌握不仅仅依靠温度计,更主要的是观察雏鹑的状态,看鹑施温。

同时,还应注意天气变化,冬季稍高些,夏季稍低些;阴雨天稍高些,晴天稍低些;晚上稍高些,白天稍低些。

5、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成活率降低,小雏生长缓慢,长势不一;密度过小,加大育雏成本,不利保温。

因此,应合理安排饲养密度。

每平方米面积第一周龄250-300只左右,第二周龄100只左右,第三周龄75-100只(蛋鹑100只,肉鹑75只),冬季密度可适当增大,夏季则相应减少。

同时,应结合鹌鹑的大小,结合分群适当调整密度。

6、光照。

育雏期间的合理光照,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光线不足,会推迟开产时间。

一般第一周采用24小时光照,8-9天后白天不开灯,利用自然光,晚上开灯。

7、辅料。

育雏器内的辅料最理想的是麻袋片,也可采用粗布片。

由于刚孵出的雏鹑腿脚软弱无力,在光滑的辅料上行走时,易造成"一"字腿,时间一长,就不会站立而残废。

因此辅料禁用报纸或塑料。

8、日常管理。

育雏的日常工作要细致、耐心,加强卫生管理。

经常观察雏鹑精神状态。

按时投料、换水、清扫地面及清扫粪便,保持清洁。

其日常管理包括以下几点:(1)要有专人24小时值班,每天早晚,要观察鹌鹑的动态,如精神状态是否良好,采食、饮水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

鹌鹑的育雏方法

鹌鹑的育雏方法

鹌鹑的育雏方法
1、刚出壳的鹌鹑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前三天要保持在37-36度,4-10天保持在35-32度,之后每周要降低温度2-3度,直至脱温后,保持温度在22-25度之间。

在育雏前期,因为适温高,所以鹌鹑排泄小,室内也比较干燥,所以要在地面适当的洒水,控制相对湿度在60%-65%左右,随着鹌鹑排泄量增加,湿度也会变化,每天及时通风排湿,保持湿度在55%-60%左右。

2、在开食前2小时应该给鹌鹑苗饮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水,给肠道消毒,3天饮温开水,水中加适量葡萄糖。

一般在鹌鹑出壳后24小时开食比较好,第一天喂开食料,将半熟小米混合蛋黄撒在食盘上或比较粗糙的纸上,绝不可以撒在塑料薄膜上;因为鹑苗腿细无力,很容易在塑料薄膜上面打滑,稍有不慎便会造成终身残废。

之后开始投喂蛋白质含量28%的混合料,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

3、雏鹌鹑体质虚弱,所以要及时接种各种疫苗和预防用药,要根据当地疾病流行选择疫苗接种,而且不宜同一天接种两种疫苗。

在喂食饮水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预防药剂,预防疾病发生,使其安全生长发育。

4、鹌鹑性成熟早,有些母鹌鹑35日龄就开户,如果公、母同笼饲养,不仅会造成饲料浪费,还会影响母鹑产蛋,不利于饲养。

所以在20日龄时,可根据叫声和颈下毛色是否发红来挑出公鹑单独育肥
出售,而对准备留种的鹌鹑可按公、母1∶3的比例留种。

鹌鹑育雏管理

鹌鹑育雏管理

鹌鹑育雏管理l.饮水管理1~35天为育雏期,雏鹑在喂料前一般是先饮水。

第1次饮水的水温最好是40℃左右的温水。

水槽要浅,以防止雏鹌鹑掉入水槽弄湿羽毛或被淹死。

如果用塑料饮水器,在水槽里加放小石子,填平槽沟,3~4天后即可把小石子撤去,或水槽面加铁丝网阻拦,只让鹌鹑伸头进去饮水。

每天换水2次,自由饮水,切忌断水。

2.喂料管理饮水之后,或饮水的同时喂料,一般在出壳20~24小时开食。

把料放在料槽让雏鹌鹑自由采食,有-部分雏鹌鹑啄食后,其他的雏鹑就会跟着寻觅采食。

以后每天加料二三次,自由采食,不得断料。

要保证有足够的吃料位置。

用巿场上的鸡花破碎料时,颗粒大,头几天的雏鹌鹑吞不下,要经粉碎才能进食,经l.5~2.0毫米筛的粉料可以进食。

3.垫料管理育雏笼育雏,头几天网上要垫l块编织袋,增加保暖效果。

尤其是气候寒冷的季节,必须垫编织袋或其他包装袋,防止冷风从承鹑网进入育雏笼。

鹌鹑就在垫袋上采食、活动和休息,不接触铁丝网。

4.温度和通风管理笼子网上育雏的保温方式多为电灯泡保温,每平方米的面积用l 只或2只40~l00瓦的电灯泡,根据雏鹌鹑的表现减少或增加瓦数,升高或降低灯泡的高度来调节育雏温度。

增加或减少通风换气的时间或次数控制笼温,即以打开顶板的宽度和时间来控制暖气的排出量,达到换气和散热的目的。

5.清除粪便管理第l周,3天清除粪便1次,以后每2天清粪1次,防止久不清粪发臭生虫,产生氨气和臭气。

6.光照管理在鹌鹑约3周(夏季2周)保温期间,用灯泡供暖,同时也照明,不必另加照明灯。

如用发热管或板供热时,要加照明灯,每层笼l只。

头5天光照强度稍大些,以便雏鹑采食,以后可以用弱光。

过了保温期,白天不用照明,但晚上要照明,如不照明,由于鹌鹑易受惊乱窜,挤压死亡是常见的事故。

有照明时,鹌鹑不易受惊,即使受惊挤压在-起,也会自然散开,不会压死。

同时,有照明也便于鹌鹑采食、饮水。

如果几小时不给鹌鹑饮水,对鹌鹑的生长影响很大。

鹌鹑如何饲养管理?

鹌鹑如何饲养管理?

鹌鹑如何饲养管理?
鹌鹑如何饲养管理?
1、鹑的饲养管理:雏鹑在育雏笼(箱)中饲养。

①保温。

第一周保持35―33℃,第一周32―29℃,第三周28―25℃,第四周24―21℃。

温度合适,雏鹑会均匀而安静地在热源周围活动或休息。

热源最好用普通灯泡,也可用远红外线灯、电热丝,并充分做好停电时采用其他保温措施的准备。

②饮水。

雏鹑应先饮水后开食,在饮水器内倒入温水,让其自由饮用。

③饲喂。

第一次喂料的时间是出壳后24―30小时,其饲料要在磨成粉状的配合饲料中添加微量酵纯母粉和磷酸钙(每10只加0.1克)。

白天把饲料均匀撒在纸上,使所有的雏鹑都学会啄食。

1―7日龄雏鹑,每50公斤饲料中添加5―10克多种维生素,用来代替过去喂蛋黄的办法,效果很好。

1―7日龄每天别致6―8次,以后逐渐减少到4次。

每周投喂1次用开水烫洗过的细砂。

注意每天清洗用具,定期消毒。

④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精心管理。

注意通风换气。

要有适当光照,亮度为每平方米4瓦,每天照15小时。

雏鹑前5天要衬垫袋布,不可垫纸或塑料布。

30日龄后进行雌雄鉴别,分饲成鹑笼中。

2、成鹑的主要饲养管理:(1)环境要安静。

(2)温度保持在20―22℃。

(3)每天喂4次,定时定量定质。

9―10周龄能吃多少给多少。

(4)产蛋期悬挂60瓦电灯补充光照,每天4小时左右,以达到每天16小时光照,其余时间改成
4瓦电灯照明。

(5)日常做到及时投料,按时给水,搞好清洁卫生。

鹌鹑育雏期饲养管理

鹌鹑育雏期饲养管理

鹌鹑育雏期饲养管理
1、开水与开食:出壳雏鹑应在24小时内吃到温水,补充体内所耗水分。

远距离引种时,应在饮水中加5%~8%的葡萄糖,第3天在饮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

饮水后即可开食,在粉料中添加0.1%土霉素粉,以防白痢发生。

一般每天喂6次~8次,也可任其自由采食,不得无故断水与断料。

每日每只平均采食量:3日龄3~4克,5日龄5~7克,7日龄9克~11克,11日龄13克~15克,15日龄16克~18克。

2、日常管理:①0日龄~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

②饲料与饮水保证供应。

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

③勤于检查与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

④勤于观察雏鹑的动态和排粪情况,检查并调整好密度,防止啄癖发生。

⑤做好防鼠害、兽害和防煤气中毒工作。

⑥定期称测体重与检查羽毛生长情况。

⑦做好各项记录和统计报表。

四、鹌鹑繁育技术鹌鹑已丧失了就巢性,均需经人工孵化来繁殖后代。

目前由于缺乏专门化的育种场,故多采用外貌、体重结合选择法。

1、种鹑的选择种鹑应有系谱或来源,要符合该品种或品系的外貌与生长发育标准。

羽毛符合该品种或品系特征,且完整丰满而有光泽,体质健壮。

要求公鹑性特征明显,泄殖腔腺发达,头大,面颊呈鲜艳的红褐色(指栗褐羽型),有黑而锃亮的喙,发达的胸,结实的腿,趾爪伸展良好,爪子尖税,鸣声脆而响亮。

要求母鹑体大,头小而俊俏,眼大有神,活泼好动,颈细长,体态匀称,羽毛色彩光亮,随产蛋高峰的到来,羽色由栗褐色转淡。

鹌鹑科学养殖方法

鹌鹑科学养殖方法

鹌鹑科学养殖方法鹌鹑的科学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挑选种蛋进行人工孵化。

要挑选7天以内的鹌鹑蛋进行孵化,孵化温度要控制在38度至39度,湿度要控制在百分之60到百分之65,孵化时间在15天至16天左右。

幼雏的喂食。

鹌鹑破壳后24小时内就要开始饮水,水中要加入百分之0.01的高锰酸钾。

开始饮水就要保证每天水槽中都有清水。

温度控制。

鹌鹑在出生后的1天至6天内温度要控制在36度至37度,7天至14天温度要控制在34度至35度,15日至24日唯独要控制在32度至33度,25天后温度可以根据鹌鹑的生长情况来决定降温,正常是每天降低一度。

日常管理。

要经常保持有清洁饮水,定期消毒食具、饮具。

笼舍内要垫以铺料。

鹌鹑性怯易受惊,因此,最好养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

饲料管理。

鹌鹑的饲料要求不高,一般以米糠、麦麸、豆饼、碎米、玉米、鱼粉等拌以切碎的青绿多汁饲料,调成稠粥状喂给。

也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骨粉和鸡蛋壳粉。

喂前最好在锅子里炒一炒,这样喂后容易消化,饲料利用率高。

喂料要定时,白天可喂4-5次,晚上喂2-3次。

疾病预防:定期给鹌鹑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

同时,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疾病的发生。

繁殖管理:鹌鹑的繁殖期一般为4个月左右,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如安静、避光、干燥等。

在繁殖期间,要保证鹌鹑的营养需求,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及时转栏:鹌鹑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要及时将其转移到新的栏舍中。

这样可以避免疾病的传播,保持鹌鹑的健康。

观察生长情况:定期观察鹌鹑的生长情况,如体重、食欲、活动等。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如隔离治疗、更换饲料等。

合理用药:在养殖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用药物,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

避免使用过期药物或滥用药物,以免对鹌鹑造成伤害。

鹌鹑的科学养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选蛋孵化、幼雏喂食、温度控制、日常管理、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繁殖管理、及时转栏、观察生长情况、合理用药等方面。

鹌鹑的育雏与管理

鹌鹑的育雏与管理

特种经济动植物/0 1 21 1年 2明 9
Te
15 饲 料 .
q i n
强通风排湿 , 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 % 6 %。 5 0 2 饮水与开食 . 4
雏 鹑 消化 功 能差 , l 7日龄 用 熟 料 喂养 , 在 7日
龄后改用粉状 配合料。每羽从 出壳至产蛋 , 需全价
Te
qn i
鹌鹑 的
●唐 好 文( 山西省 浮
鹌鹑是一种食用性很强的家禽 。鹌鹑蛋营养丰 2 0r、 0r、 5 3 e , 成 均 等 的两 部 分 , 0e 宽9 e 高2 ~0r 分 a a a 共
0 只左 右 ,育 雏笼 的底 网一般 采 用 孔径 为 富, 白质 含量高 , 蛋 其质量仅次于珍珠鸡蛋 , 超过鸽 可育 雏3 0
持时间及经济效益 。
以采用专用的育雏料塔饲喂, 干净卫生 , 节约饲料。
1 . 饮 水器 饮水器一般采 用碗 式 自动饮 .3 2
1 育雏前 的准备 工作
11 育 雏舍 .
水器 , 也可 以用罐头瓶靠在小碟上 , 为 自动饮水 作
为防止雏鹑在饮 水时造 成湿 毛或淹死 , 以在 可 在育雏 室一头建一个缓 器 , 冲屋 , 育雏室的大小应根据成鹑室容鹑量 的多少 而 饮水 器 内加一 个皮 圈 。 1 . 采暖方式 一般采用炉火供热 , .4 2 可以直 定 ,育雏室的地 面要用水泥浇筑或用红砖砌成 , 防 1 . 育雏 室;设 .1 1 宅 但空气 止 鼠类 打洞 , 要求地面平整 , 有一定 的落差 , 即临近 接在室 内用煤炉供热。此法室 内升温稳定 , 空气新鲜度较差 , 必须安装 缓 冲屋 的一头稍高 一点 , 另一头稍低一点 , 向鹌 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 并 做好通风换气 , 防止雏鹑一氧化碳中毒 ; 也可 鹑舍外 留有排水 口, 便于冲洗, 粪水容易排出室外 。 烟筒 , 废 1 . 墙壁 处j 鹌鹑舍 内墙 需要用沙灰先 在育雏室内通上火道或火墙 ,在室外烧火升温 , .2 1 里 但 抹一遍 , 厚度为 lm, e 然后再用 白灰抹成 白色 , 屋顶 烟从育雏室的另一端排出,室内没有空气污染 , 建筑工序繁琐 , 成本较高 。 采用水泥空心板结构 ,并加盖 le 厚的保 温隔热 是这种方法浪费燃料 , Om

鹌鹑孵化出来后怎么养,孵化出来后几天脱温

鹌鹑孵化出来后怎么养,孵化出来后几天脱温

鹌鹑孵化出来后怎么养,孵化出来后几天脱温1、保温:出壳1-3天,将温度控制在36°C左右,3天后慢慢降温,第7天将温度下调到32°C,第14天下调到30°C,第21天下调到25°C,第28天下调到22-20°C。

2、开食:对雏鹑喂服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促使它排出胎粪,然后将玉米、麦粉、碎米、熟蛋黄混在一起,加水拌匀,投喂给小鹌鹑,2-3天后逐渐改喂全价混合料。

3、饲养:前期需全天提供饲料,2周后每天投喂6次,4周后每天投喂4次。

一、鹌鹑孵化出来后怎么养1、保温待小鹌鹑的羽毛干燥后,将其转移至育雏箱内,前1-3天将温度保持在36°C左右,3天后逐渐降温,第7天将温度调整至32°C左右,第14天调整至30°C左右,第21天调整至25°C左右,第28天及以后调整至22-20°C左右。

2、开食(1)小鹌鹑出壳10小时后即可开食,但开食前要先喂服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促使它排出胎粪,前1-2天需提供温开水。

(2)将玉米、麦粉、碎米混在一起,拌入适量的熟蛋黄,然后添加少量水搅拌成糊状投喂给小鹌鹑,经过2-3天后慢慢改喂全价混合饲料。

3、饲养(1)饲料配方为豆饼27%、鱼粉10%、玉米52%、麸皮5%、骨粉1%、草粉5%,该配方中的粗蛋白含量为24-25%,钙磷比为2:1。

(2)饲料中还可以添加15%打浆青料,或向每100斤饲料中添加10克维生素、适量的微量元素。

(3)将少量的抗菌素添加至饲料中效果更佳,这样既能起到防病作用,又能促进鹌鹑生长。

(4)饲养前期,全天都要提供饲料;饲养2周后,投喂次数改为6次/天;饲养4周后,投喂次数改为4次/天。

二、鹌鹑孵化出来后几天脱温1、鹌鹑孵化后需要经过14天左右才能脱温,脱温前3日要全天提供光照,以便让雏鹑逐渐适应周围环境,之后可适当减少光照时长,直至雏鹑完全适应。

2、育雏前期温度较高,室内较干燥,雏鹑的排泄量较少,此时可适当向地面洒水,将湿度保持在60-65%左右。

鹌鹑怎么养殖方法,养多久开始产蛋

鹌鹑怎么养殖方法,养多久开始产蛋

鹌鹑怎么养殖方法,养多久开始产蛋1、育雏:在木箱中安装灯泡,使温度上升至36°C,然后放入小鹌鹑,前3天要注意保持24小时的光照时长,待喂食时将碎米、麦粉调成糊状,饲喂2-3天后改喂混合饲料。

2、产蛋:鹌鹑年龄达到40天左右便可性成熟,此时要饲喂富含营养的饲料,并提供16小时/天的光照时长,光照不足时要补光。

3、卫生:做好卫生、疾病预防工作,养殖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

一、鹌鹑怎么养殖方法1、育雏(1)在木箱内吊一些灯泡,使箱内温度达到36°C左右,待小鹌鹑孵化出来且羽毛干燥后,将其放入箱中(养殖规模较大时应使用保温设备)。

(2)饲养前3天要全天保持光照,待小鹌鹑适应环境后可降低光照时长。

(3)喂食时,可将碎米、麦粉和水搅拌在一起,调成糊状,然后开始饲喂。

饲喂量不宜过多,避免食物变质。

(4)饲喂2-3天后可投喂混合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

15天后,小鹌鹑逐渐出现进食规律,此时每天可饲喂6次,30天后每天饲喂4次。

2、产蛋(1)鹌鹑的年龄达到40日龄左右即可性成熟,此时要为母鹌鹑提供营养充足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求。

(2)每天要确保母鹌鹑接受到16小时的光照时长,若光照不足,需进行人工补光(弱光即可)。

3、卫生(1)鹌鹑不易患病,但养殖期间依然要做好卫生工作,并做好疾病的预防措施。

(2)定期消毒,让鹌鹑生活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二、鹌鹑养多久开始产蛋1、产蛋时间(1)鹌鹑被饲养42-45天左右即可开始产蛋,产蛋时间一般是下14点至晚上20点,经过8-10个月后产蛋量就会下降。

(2)产蛋期间要确保饲料里面的粗蛋白质含量达到28%左右,而且要添加磷元素、钙元素。

\2、产蛋数量(1)中国白羽鹌鹑:年产蛋量一般为265-300枚左右。

(2)日本鹌鹑:年产蛋量一般为250-300枚左右。

(3)朝鲜鹌鹑:年产蛋量一般为260-280枚左右。

(4)爱沙尼亚鹌鹑:年产蛋量一般为315枚左右。

小鹌鹑怎么饲养

小鹌鹑怎么饲养

小鹌鹑怎么饲养鹌鹑为茶褐色,是一种小型野生候鸟,体型娇小,性喜温暖,生长周期快,易饲养,效益好,那么小鹌鹑怎么饲养?一、小鹌鹑的培育1、40日龄前为幼鹑。

小鹌鹑出壳雏毛干后,就可放入小型木制育雏箱内饲养,一个60厘米*80厘米木箱可容纳10-20只小鹌鹑。

育雏工作注意保温工作,保温热源可用电灯、煤油炉、木炭火盆或峰窝煤灶等。

用电灯从育雏器的上方给温,同时在下方或旁边用煤油炉、木炭或蜂窝煤供温,则效果更好。

大规模育雏可用保温伞,每伞可育雏鹌鹑200-300只。

2、鹌鹑育雏温度初期可用350-370C,以后每天可降1-20C,温度逐渐降到240-260C左右。

保温20天可脱温。

育雏鹌鹑3-4天龄可用24小时光照,使小鹌鹑熟悉生活环境,充分采食,吃饱睡暖,以后可逐渐改为自然光照和早晚补充光照。

3、一定要注意温度,小鹌鹑是非常怕冷的。

刚出生的小鹌鹑前一个周要保持温度在34度左右,然后一周后减到30度左右,反正你就差不多一个月保持在30度左右就行。

然后千万不要喂水,长大之后再喂水,可以喂一点鸡蛋黄,一定要是煮的非常熟的那种一捏成粉的那种,因为那种不会粘,而且还很软。

鹌鹑小的时候很脆弱,经常饿,你如果图方便,就这样,喂蛋黄,不要喂水,也不要沾水(因为沾水会很冷)鹌鹑怕碰,弄个电热水袋,跟鹌鹑的盒子放在一起,让鹌鹑一直处于热的环境。

二、小鹌鹑的饲养1、雏鸟出壳后,等毛干后放到育雏箱内进行饲养,第1-3天育雏箱的温度为35℃,以后逐日下调温度,第7天降至32℃,第14天为30℃,第21天为25℃,第28天以后在22-20℃左右的常温下饲养即可。

喂饲的原则是先饮水,后开食。

2、可分为单饲式和群饲式。

单饲式即一个笼内饲养一只雄鸟或雌鸟,制笼材料可用铁丝网及竹木等,笼长90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隔成5小笼,笼底网孔大小以鹌鹑的粪便能通过,而脚趾不会踩入为宜,间距大致为1厘米。

鹌鹑笼采食面网孔较宽,使它们能伸出头颈采食。

雏鹌鹑的饲养管理

雏鹌鹑的饲养管理

雏鹌鹑的饲养管理1.保温幼雏个体很小,相对表面积较大,散热量较雏鸡多,所以雏鹑对温度非常敏感,保温条件比雏鸡要求更为严格。

育雏头3天中心温度应达到38-400C,一周内逐渐降为35-330C,第二周32-290C,第三周为28-250C,第四周为24-210C。

育雏器内温度与室温相同时(20-240C为宜沁温度掌握不仅要依靠温度计,更重要的是观察雏鹑动态,适时调整温度,并注意天气变化,冬季稍高,夏季稍低;阴雨天稍高,晴天稍低;晚上稍高,白天稍低。

2.饮水雏鹑经长途运输或在孵化器内时间过长,丧失了不少水分,应及时供给温水,使雏鹑恢复健康。

否则会使雏鹑绒毛发脆,影响健康。

长时间不供水,会使雏鹑遇水时暴饮,弄湿羽毛而受凉,引起拉稀。

第一天宜饮用5%葡萄糖水溶液,第二天饮用0.05%的高猛酸钾水,以后每周饮高锰酸钾水一次。

随日龄增长,饮水量增加。

使用水槽时,上面最好加盖网罩,以免雏鹑落水淹死。

3.喂料雏鹑生长发育迅速,所需饲料营养要求较高雏鹑一般24-30小时内开食。

开食料采用混合饲料,放入料盘。

一般采用自由采食,必须保持24小时不断水和料。

也可采用定时定量饲喂,即早、中、晚和夜间共4次。

4.饲养密度应合理安排饲养密度。

每平方米的面积第一周龄200只左右,第二周龄150只左右。

冬天密度适当增大,夏天相应减少。

同时,根据鹌鹑大小,结合分群适当调整密度。

5.光照育雏期间的合理光照,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光线不足,会推迟开产时间。

保温期间一般采用24小时光照。

脱温后,光照时间不能低于14小时,日光照14小时开产日龄早约45天左右,若16-18小时,开产日龄延长达100日龄以上。

6.垫料育雏器内垫料理想的是麻袋片,也可采用粗布片。

由于刚孵出的雏鹑脚软弱无力,在光滑的垫料上行走时,易造成“一”字腿,时间一长,就不会站立而残废,因此垫料禁用报纸或塑料,铺料3-5天后即除掉。

7.日常管理育雏的日常工作要细致、耐心。

经常观察雏鹑的精神状态,按时投料、换水,清扫地面及清除粪便,定期消毒,发现弱雏及时剔出单独饲。

鹌鹑幼雏养育方法与技术要点

鹌鹑幼雏养育方法与技术要点

鹌鹑幼雏养育方法与技术要点刚出壳的雏鸟腹内的蛋黄还没有被吸完,神经系统和生理机能还不健全,自己几乎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所以保温很重要。

对刚孵化出壳的鹌鹑幼雏要加温保护,这有利于鹌鹑幼雏将腹内的蛋黄迅速吸收完毕和收脐良好的关键。

所以,接雏用的纸盒、纸箱里面要放有棉花或碎布才能有利于雏鸟保暖,能放个热水袋或热水瓶则更好。

同时,盛装鹌鹑幼雏的纸盒或纸箱里面不要垫光滑的纸,因为鹌鹑幼雏脚软无力,容易滑倒,或双足分开,造成人为的脚跛而影响成活率。

鹌鹑幼雏取回家后,应立即加温,使育雏箱内的温度达到38℃。

这个温度比孵箱内的温度略高些(雏鸟出壳的温度要求在37-37.6℃)。

育雏箱最好是用纸箱做。

若大批饲养,育雏箱一般还要分栖室及运动场地两部分,栖室可以纸箱代替,运动场可用木条或竹片钉成,底部用布垫好。

因为在自然育雏时,幼雏是在母鹌鹑腹下取暖的,所以幼鹑的头部对热和光较敏感。

因而育雏的温度最好从育雏箱的上方供给。

如果从下面供暖,往往会使鹌鹑的足趾变软。

在育雏期间,幼鹑整日寻食,在光照下才能发育,故一天要保持24小时光照,生活环境的温度也不能低于32℃。

两周龄后,一天有16个小时光照即可。

若想提早成熟,6周龄前仍要保持每天24小时光照。

总之,鹌鹑栖息时散卧则说明温度适宜,若打堆,挤成一团则说明温度不够。

育雏箱里的温度切忌忽高忽低,变化剧烈。

温度过低,幼鹑易蓉凉拉稀,发生感冒,幼雏腹中尚未吸收完的蛋黄也因为低温而不能继续正常吸收。

温度过高,则容易患呼吸器官病或引起啄脚、食羽等恶癖。

除了保温,开食对鹌鹑雏鸟的成活率关系也很大。

开食,顾名思义,就是第一次开始喂食料和水。

幼鹑出壳后约30小时内,主要还是靠吸收体内的蛋黄来维持身体的消耗,应选择出壳后的第30小时后开食较为合理。

开食前,育雏箱内光照要先暗30分钟,让幼雏得以休息复原,渐渐活动频繁,寻找食物,这时才第一次喂食。

为了补充幼雏出壳时所消耗的水分和利于排尿、继续吸收蛋黄等,应先给水饮,过一小时再喂饲料。

如何饲养鹌鹑

如何饲养鹌鹑

如何饲养鹌鹑一、幼鹌鹑的培育:它们是40天前的小鹌鹑。

小鹌鹑从壳里出来,幼发晾干后,可以放在一个小木箱里饲养,每个60厘米×80厘米的木箱可以容纳10-20只小鹌鹑。

育雏期间应注意保温。

保温热源可以是电灯、煤油炉、木炭火盆或峰窝煤炉等。

如果用电灯从窝顶提供温度,用煤油炉、木炭或蜂窝煤提供窝底以下或旁边的温度,效果更好。

对于大规模的孵化,你可以使用保温伞,每把伞可以孵化200-300只鹌鹑。

鹌鹑育雏温度初期可用350-370c,以后每天可降1-20c,温度逐渐降到240-260c左右。

保温20天可脱温。

育雏鹌鹑3-4天龄可用24小时光照,使小鹌鹑熟悉生活环境,充分采食,吃饱睡暖,以后可逐渐改为自然光照和早晚补充光照。

二、小鹌鹑繁殖:出壳后5-6小时的鹌鹑就会跑,开食宜早不宜迟。

开食可用玉米、碎米、麦粉等混合料,能加拌熟蛋黄更好。

二、三天后逐渐转喂全价混合饲料。

幼鹌鹑配料可用玉米52%,豆饼27%,鱼粉10%,麸皮5%,草粉5%,骨粉1%,粗蛋白含量为24-25%;钙磷比为2:1。

另外可加15%打浆青料,或每100斤饲料加喂10克多种维生素和适量微量元素。

饲料内加喂少量抗菌素则效果更好,既可防止疾病,又能促进生长。

喂小鹌鹑可在育雏箱内用小食槽,加少量水调成糊状饲料。

鹌鹑喜吃,但饲料容易污染,夏季易变质。

喂干饲料,需用加饮水器供水,水宜终日不断供应。

开始时终日给料,二周后日喂六餐,四周后改为日喂四餐。

育成一只小鹌鹑,约需精料0.5公斤。

三、饲养雌鹌鹑:40日龄后母鹌鹑即转为产蛋期。

母鹌鹑从喉至胸有斑点,公鹌鹑胸部毛色深无斑点。

母鹌鹑可用4-6层笼养。

鹌鹑笼可用木制,高160-180厘米,长90-100厘米,深40厘米,每层笼高15厘米,承粪板空间10厘米,每层可养鹌鹑60-80只。

中间可隔成2-4个小笼,笼底用粗铁线,间距0.5厘米,以便漏粪。

笼底后高前低,向前稍有倾斜,产蛋后可自动流出到前面档板,以便饲养员在笼外捡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鹌鹑育雏管理
l.饮水管理
l~35天为育雏期,雏鹑在喂料前-般是先饮水。

笫l次饮水的水温最好是40℃左右的温水。

水槽要浅,以防止雏鹌鹑掉入水槽弄湿羽毛或被淹死。

如果用塑料饮水器,在水槽里加放小石子,填平槽沟,3~4天后即可把小石子撤去,或水槽面加铁丝网阻拦,只让鹌鹑伸头进去饮水。

每天换水2次,自由饮水,切忌断水。

2.喂料管理
饮水之后,或饮水的同时喂料,-般在出壳20~24小时开食。

把料放在料槽让雏鹌鹑自由采食,有-部分雏鹌鹑啄食后,其他的雏鹑就会跟着寻觅采食。

以后每天加料二三次,自由采食,不得断料。

要保证有足够的吃料位置。

用巿场上的鸡花破碎料时,颗粒大,头几天的雏鹌鹑吞不下,要经粉碎才能进食,经l.5~2.0毫米筛的粉料可以进食。

3.垫料管理
育雏笼育雏,头几天网上要垫l块编织袋,增加保暖效果。

尤其是气候寒冷的季节,必须垫编织袋或其他包装袋,防止冷风从承鹑网进入育雏笼。

鹌鹑就在垫袋上采食、活动和休息,不接触铁丝网。

4.温度和通风管理
笼子网上育雏的保温方式多为电灯泡保温,每平方米的面积用l只或2只40~l00瓦的电灯泡,根据雏鹌鹑的表现减少或增加瓦数,升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