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一单元试卷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判断题。

(30分)1.透过装满水的玻璃量简或玻璃烧杯看物体,就像用了放大镜一样,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2.昆虫能用触角来分辨各种气味,但灵敏性不如人的鼻子。

( )3.自制简易显微镜要用两个放大镜它们的放大倍数要相同。

( )4.近视眼镜可以当放大镜去观察蚜虫。

( )5.像放大镜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6.制成光学显微镜的两块镜片都是与近视眼镜片相同的。

( )7.用一个放大镜,能观察到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

( )8.显微镜能看到很多生物的细胞,但是病毒只有电子显微镜才可看到。

( )9.列文虎克用显微镜看到了河水中的微小生物,并画了下来,轰动了全世界。

( )10.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

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 )11.用显微镜观看洋葱表皮细胞时,用不若载玻片和盖玻片。

( )12.我们认识了变形虫、草厦虫鼓藻船型硅藻这些微生物,它们也由细胞组成。

( )13.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14.人体由细胞构成,植物就没有细胞。

( )15.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片树叶,只要把叶子直接放到物镜下观察就可以了。

( )二、选择题。

(30分)1.下列物体中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 )。

A.盛满水的玻璃瓶子B.草上的露珠C.窗户上的玻璃2.下列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

A. B. C.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此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4.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5.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用两手握住镜臂B.用左手提着镜臂C.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6.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一、选择题1.研究鱼缸里的水为什么发绿需要借助()来观察。

A.显微镜B.放大镜C.平面镜2.观察水中的微生物需要()。

A.用滴管把水放在载玻片上B.用滴管把水放在载物台上C.用小勺把水倒在载玻片上3.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A.1、3、4、2B.1、4、2、3C.1、3、2、4 4.血液中的()好像运输兵,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范围()。

A.越大B.越小C.不变7.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琢磨而成。

A.宝石B.玻璃C.水晶8.蚜虫的天敌是()。

A.蚂蚁B.麻雀C.草蛉9.蟋蟀的耳朵长在()。

A.头上B.肚子上C.足的内侧10.下列物质中,()不是晶体。

A.玻璃B.维生素C.食盐二、填空题1.早在_______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放大_______的功能。

2._______和_______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_______,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3.人们把食盐、白糖等这样的有_______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_______或由_______组成。

4.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是由许多彩色的_______组成。

昆虫头上的_______就是它们的“_______”,能分辨各种_______。

昆虫的_______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

5.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在河水、雨水、井水、污水中发现了_______。

6.英国科学家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橡树皮的结构,发现它看上去像一间间的长方形的_______,就把它命名为_______。

7.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_______,制造养料,它们好像是一个个微小的_______。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b、繁杂机械c、简单机械d、工具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b、支点c、用力点d、阻力点3、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c、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b、动滑轮c、定滑轮d、滑轮女团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

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

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b、爱迪生c、亚里士多德d、阿基米德6、()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长度相等,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的特点就是:秤杆上存有尺寸刻度,摆物品的绳子和摆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位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

a、提系杆秤b、左右臂秤c、等臂杠杆秤d、指针式弹簧秤二、多项选择题。

1、()等都就是机械。

a、杠杆b、滑轮c、斜面d、平面2、杠杆存有三个点:()。

a、用力点b、中心点c、支点d、阻力点3、杠杆可以分成()。

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4、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个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生长的特性?
A. 花朵开放
B. 小猫长大后体型变大(正确答案)
C. 树叶落下
D. 苹果成熟
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 适宜的温度
B. 充足的水分
C. 足够的氧气
D. 强烈的阳光(正确答案)
下列哪种生物的变化属于不可逆的变化?
A. 蝌蚪变成青蛙(正确答案)
B. 树叶颜色随季节变化
C. 花朵白天开放晚上合拢
D. 昆虫的蜕皮现象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哪项不属于观察的特点?
A. 有目的、有计划
B. 需要使用复杂的仪器(正确答案)
C. 凭借感觉器官或辅助工具
D. 可以记录、描述现象
下列哪种生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A. 狗
B. 鸡(正确答案)
C. 人
D. 牛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哪一部分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A. 叶片
B. 茎干
C. 根系(正确答案)
D. 花朵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A. 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蒸发(正确答案)
B. 北极熊的白色毛发用于保暖和隐蔽
C. 鸟类的迁徙行为以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D. 鱼类的身体形状适应水生环境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是哪个步骤?
A. 第一个步骤(正确答案)
B. 第二个步骤
C. 最后一个步骤
D. 中间步骤,但不一定是第一个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
A. 物种多样性
B. 生态系统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气候多样性(正确答案)。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和,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丁人们的健康水平。

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5.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

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大量繁殖的结果。

二、判断题6.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7.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9.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11.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2.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13.有些细胞能够帮助我们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14.为了便于观察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15.发霉的苹果削掉坏的部分,剩下的部分仍可以吃。

()16.牛奶变酸奶是因为酸奶里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17.因为霉菌使馒头、衣服等物品发霉,所以霉菌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

()18.洋葱表皮上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房间,中间的小黑点是液泡。

()19.要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需要把可能含有微小生物的水滴在载玻片上做成玻片标本才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三、单选题2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长度B.凸度C.面积21.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2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23.如图所示是用()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检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检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能力测试学校班级姓名(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 罗伯特·虎克B. 列文·虎克C. 牛顿2.不属于池塘中的微小生物是()。

A. 草履虫B. 硅藻C. 虾3.酱和腐乳都是利用()生产的。

A. 细菌B. 病毒C. 霉菌4.用显微镜观察时()。

A. 两只眼都要睁开B. 睁左眼闭右眼C. 睁右眼闭左眼5.下列透镜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B. C.6.自制洋葱表皮细胞标本实验中,盖在标本上的薄薄的小玻璃叫()。

A. 压片夹B. 盖玻片C. 载玻片7.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 只有植物体B. 只有动物体C. 所有生物体8.()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 细胞学说B. 放大镜的发现C. 微生物的发现9.下列图象中,通常最可能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是( )。

A. 石英晶体B. 大肠杆菌C. 蝶的口器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同生物、不同部分的细胞是不同的B. 同一物体上的细胞结构是完全相同的C.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1.小水滴就是一个凸透镜。

()12.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3.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0.5毫米的微小物体。

()14.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利用细菌可以生产新的食物。

()15.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6.很久以前,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早期的显微镜。

()17.用胶头滴管取池塘水样本时,滴管尖嘴一端应向上,以防水滴滴落。

()18.在空气中、水中、食物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19.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1.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放大镜的特点?A. 中央薄,边缘厚B. 中央厚,边缘薄C. 中央和边缘一样厚D. 不透明2.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 直接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观察B. 将洋葱表皮用碘酒染色后观察C. 不需要制作玻片标本,直接观察D. 只需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无需盖玻片3. 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谁?A.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B. 罗伯特·胡克C. 简·施旺麦丹D. 牛顿4. 下列哪种生物是单细胞生物?A. 草履虫B. 蝴蝶C. 蚂蚁D. 青蛙5. 以下哪个排序正确描述了显微镜的发展历程?A. 早期显微镜—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B. 放大镜—早期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C. 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早期显微镜D.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放大镜—早期显微镜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1. 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放大镜的镜片也被称为_______。

2. 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

3.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_______而_______,所以物体需要制成_______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 绝大多数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_______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

5. 显微镜主要分为_______显微镜和_______显微镜。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1. 玻璃片能放大图像。

()2.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3.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4. 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滴碘酒是为了让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5. 蘑菇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将下列操作与合适的仪器连接起来:1.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镊子2. 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3. 吸取少量液体- 滴管4. 放置切片标本- 培养皿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6分)1. 请描述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 ”,错误的填“F ”,每小题2分,共24分)( )1.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薄边缘厚。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凸度大小有关。

( )3.电子显微镜放大能力最强,所以生活中我们常用它来观察微生物。

( )4.光学显微镜一般是由两块凸透镜组成的。

( )5.蝴蝶嗅气味是靠长在头上的那对触角。

( )6.利用放大镜要以观察到蝴蝶足的细节。

( )7.当我们利用仪器观察微生物时,图象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范围也越大。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9.微生物属于生物,大部分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 )10.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是圆形的。

( )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 )12.不同生物体的细胞的形状是一样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最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是( )A.温暖、潮湿B.干燥、寒冷C.温暖、干燥 2.首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A.安东尼·范·列文虎克B.简·施旺麦丹C.罗伯特·胡克 3.下面生物有复眼的是( )。

A.金鱼B.蜻蜓C.兔子4.下列不是微生物的是( )A.线虫B.草履虫C.蚂蚁5.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科学试卷(试卷满分100分)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必须把洋葱表皮()。

A.切成碎末B.制成玻片标本C.涂上颜色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4、下面各种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

A.小草上的露珠 B.透明的玻璃弹珠 C.窗户上的玻璃5、观察微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棉花纤维,目的是()。

A.增加水的营养B.固定微生物C.使微生物运动减缓6、下列图片中,是草履虫的是()。

A.B. C.7、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8、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滑落,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的构造有关。

A.翅膀B.复眼C.脚9、人们利用()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A.动物B.植物C.细菌D.真菌10、若发现显微镜的视野中要观察的物体如左下图所示,则应向()方向移动载玻片。

显微镜中的视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 A.①B.②C.③ D.④11、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没有用到微生物的是( )。

A.苏打水B.酸奶C.红酒D.酒酿12、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最适合的工具是( )。

A.肉眼B.望远镜C.放大镜D.显微镜13、光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 )现象。

A.反射B.折射C.辐射D.直射14、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4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2.5倍,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52.5倍B.500倍C.4012.5倍D.40倍15、“pqbd”文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 )。

A.pqbdB.pbdqC.pqdbD.dbqp16、关于微生物,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都会致病,应该想尽办法将其消除B.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C.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D.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益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洋葱表皮完整的细胞构造包括、、、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是( )。

A .凹透镜B .凹面镜C .凸透镜D .凸面镜2.观察下列细胞,其中哪种结论与事实不符?( )。

A .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B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C .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是不同的D .山茶花不同器官细胞是相同的 3.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病毒专家观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需选用( )。

A .放大镜B .光学显微镜C .电子显微镜4.有关显微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 .放大镜—电子显微镜一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C .放大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一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5.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B .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 C .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6.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节反光镜后,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 )。

A .标本在观察过程中发生了移动B .标本处在通光孔中央C .使用的目镜倍数太小D .使用的物镜倍数太小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2分)7.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结构显微镜可以放大近__________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六上科学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_。

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它,使它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____________;用力的位置叫____________;克服阻力的位置叫____________。

3、像水龙头这样,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在_________上用力带动________运动省力;________上用力带动_________运动费力。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就____________。

5、起重机就是利用了____________的原理,将建筑材料运送到建筑物上面去的。

6、像斜坡一样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_。

7、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_滑轮;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___滑轮;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轮轴的轴不变时,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____________。

9、自行车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把脚蹬的力量传到车轮上的。

10、用螺丝刀拧螺丝时,应用了____________工作原理;用螺丝刀撬油漆桶的盖子时,应用了____________工作原理。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 )1、用镊子夹棉球是使用了杠杆不省力的原理,主要目的是为了工作方便。

( )2、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 )3、滑轮组组数越多越不省力。

( )4、应用定滑轮省力,应用动滑轮不省力。

( )5、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省力 。

( ) 6、有的杠杆不仅可以省力,还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 )7、杠杆的支点离物体越近,离用力点越远时,就越省力。

( )8、升旗时,在旗杆下能将国旗升上旗杆顶部是因为旗杆顶部装有定滑轮。

( )9、将一颗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钳子最方便省力。

( )10、人们所使用的工具都是省力的。

三、选择(在括号中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每空2分,共22分) 1、下列器材中,主要属于斜面应用是( )。

A 、镊子
B 、老虎钳
C 、螺丝钉
2、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拉同样重量的物体,所用的拉力比较小的是( )。

A 、坡度小的斜面 B 、坡度大的斜面 C 、不能确定
3、下列3种杠杆:
使用这种杠杆( ) 使用这种杠杆( ) 使用这种杠杆( ) A 、省力 B 、费力 C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 )。

A
5、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 )等机械原理。

A 、斜面、轮轴
B 、杠杆、斜面、轮轴
C 、杠杆、滑轮 6、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

A B C
7、扳手应用的简单机械是( )。

A 、杠杆
B 、斜面
C 、轮轴
D 、滑轮
((
、按要求挂钩码,使下面得杠杆尺达到平衡,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省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 8分)
、有表面同样平整光华的四块杉木板,他们的长度分别为20厘米、40厘米、厘米。

小红把它们搭在高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
坡度的斜面,再用测力计沿着斜面将250克的物体拉上去,
1 图
2 图3
方法1 方法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