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教案资料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6e0dd0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6.png)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通过经典课文《散步》叙事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在课堂授课中学会根据文章中心,详略安排材料。
二、教材分析“学会记事”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初中) 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七年级语文主要学习写作记叙文,而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本课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深切的事,抒发真情实感。
学习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对于刚刚小升初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对写作本身就有畏难情绪,而记叙文写事类文章看似是学生觉得最好写的一类文章,但也是比较难写的一类文章。
避免流水账,将事写清楚,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把事情写得更吸引人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一)通过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
(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五、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真情实感。
(二)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围绕文章中心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使文章更吸引人。
六、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面对陌生的班级,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和点拨法。
先通过谈话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在交流、表达、创作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诱导,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探究法和归纳法,通过已学课文的呈现、探究,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是写作的素材,是创作的源泉。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模板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cfd0b3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66.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模板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2、揭露官吏的横暴3、同情人民的苦难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老妇人的话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纲1、介绍背景资料2、带领学生共同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讲解。
(戍、戌、戊等)3、分析文章的中心(1)对文章第一句话的分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重点加点字的分析)(2)对比分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3)对话练习:把吏和妇人的对话补充完整,用现代文的方式,构成对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提问:如果去掉后会有怎么的效果?)二、详案1、导入:陈老师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道的。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课文主要叙述了差人乘夜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
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可能同学们往往很难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古代诗人常写一些感物伤怀的作品,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深入了解诗作者的背景资料,去体会创作者当时的所感所想。
那么在这里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中晚期的诗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现实,所以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可以提问:是否有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了解了写作背景?)参考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六篇】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268dc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e.png)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
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
⼩编整理了七年级上册第⼆单元语⽂教案【六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我的⽼师第⼀课时学习⽬标:1.学习本⽂围绕中⼼多⾓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的写作⽅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法。
2.品味本⽂的语⾔风格,学习⽤朴实、细腻、感⼈的语⾔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法。
3.体会作者在⽂中蕴含的“依恋、思念⽼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师的良好品德。
学习重点:品味本⽂的语⾔风格,学习⽤朴实、细腻、感⼈的语⾔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法。
学习难点:品味本⽂的语⾔风格,学习⽤朴实、细腻、感⼈的语⾔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法。
学习过程:⼀、⾃主学习(⼀)知识准备1.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笔名红杨树。
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集《谁是最可爱的⼈》,长篇⼩说《东⽅》等。
2.记叙的要素:时间 地点 ⼈物 起因 经过 结果(⼆)预习指导速读课⽂,按记叙⽂的六要素归纳课⽂内容。
(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
⿊痣榆钱教鞭狡猾海鸥模仿军阀援助劝慰焚2.理解下列词语。
⼼清如⽔:援助:劝慰:莫⼤:迷迷糊糊:纠纷:⼆、合作探究(⼀)学始于疑蔡⽼师在“我”的记忆⾥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温柔”是从什么⽅⾯写的?“美丽”是从什么⽅⾯写的?(⼆)质疑探究探究点1:⽂章结构问题1: 本⽂记叙了有关蔡⽼师的哪⼏件事?哪⼏件详写?哪⼏件略写?这样评略安排有什么好处?问题2: 这⼏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这⼏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问题3: 课⽂三个部分回忆、依恋、思念之间各有什么联系?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三、达标测评第⼆课时学习⽬标:1.学习本⽂围绕中⼼多⾓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的写作⽅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法。
2.通过⼩组合作、探讨的⽅式,品味本⽂的语⾔风格,揣摩⽂章的语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6b16f960590c69ec376e8.png)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情感。
2.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作文六步导写法:设境入题——例文引领——方法导航——实战演练——交流思辨——总结提升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设境导入:老师有一件事想和大家分享(出示PPT:老师批评了一位同学)。
关于这件事,哪位同学想知道什么都可以问我。
导入课题《学会记事》,得出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回顾经典:回忆《散步》,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起因:母亲老了,应该多走走经过:散步中,意外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结果:走小路3、方法导航:交代清楚六要素是记事的基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4、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要求:丰富后三个要素,即起因、经过、结果。
(可选一方面写)提示: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手受伤的程度和校服破成什么样子。
5、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怀念》,思考文中回忆了几件有关母亲的事,用墨最多的是哪一件。
6、方法导航:记叙多件事时,要注意按照情节的需要安排事件的先后,同时要注意选取一件最能表现主题或人物的事情详写。
7、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要求:如果还是这一天,再选取别的事情表示家人对我的疼爱。
应该怎样构思?8、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回忆》,比较两组句子的区别。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及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aca75a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a.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及反思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七级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解议论文基本特点结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b444415ef7ba0d4a733bd0.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5篇)【作文目的】1、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学语文的良好习惯。
3、学会搜集和运用生活中的鲜活的语言。
4、认识到“生活的外延和语文的外延是相等的”。
【训练要求】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追寻语文踪迹。
2、在社会的大舞台中,语文无处不在,表达出个人对此的独特感受。
3、学会搜集材料、筛选材料和运用材料。
【思路提示】文题1:我在学到了语文提示一: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报刊上”、“游戏中”、“电脑里”、“外语课上”……还可以是其他,补充内容自己确定。
提示二: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你一定在除语文课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有过不少学习语文的经历。
写这样的文章,可以放开手脚,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去写。
但选择什么内容,则需要一定的技巧。
一般说来,提示中的都是我们熟悉的,如“报刊上”、“游戏中”、“电脑里”更容易被锁定。
而更高明一些,生活面宽一些,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则会从一般人不易注意到的,如“市场里”、“店门的招牌上”、“网吧里”、“山林中”等角度入手,这样在内容的选择上便先胜一筹。
提示三:这道作文题关键字眼是“学到了”,要写清楚在非语文课中学到了语文知识,培养了语文能力。
要本着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思想,谨防写成如何运用语文知识,也不能写成通过某节课、某件事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更不能将“学到语文”与学到某些做人的道理混为一谈。
文题2:“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提示一:审好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们可以采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来把握写作要点。
“生活处处有语文”中的“处处”实际上是说明了取材的范围,“处处”就是到处的意思,它包括更广阔的范围,可以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资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及综合性学习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及综合性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747580941ea76e59fa0400.png)
写作教案学会记事1.交代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写亲身经历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传达感情,感染别人。
3.学习使用能够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1.交代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感染别人。
1课时自由作文。
从你的日记、读书笔记或随笔中选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以此为素材,自拟题目,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1.要关注自己的生活。
一要多留心生活。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样,一旦动起笔来,值得记叙的材料才能信手拈来,才能言之有物。
二要多观察生活。
鲁迅先生谈写作时曾指出:“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可下笔。
”观察是写作的第一基石,我们要让学生平时做个有心人,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等,捕捉生活中感人的镜头、美的瞬间,这对直接认识事物和搜集第一手写作材料具有重大作用。
三要多体验生活。
作文应是生命的律动,是生活的体验,不去真切地体验生活,哪有源头活水?哪有真情实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注家庭生活,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感性经验。
只要我们深入到生活中去,多体验、多感悟,就一定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2.力求“我手写我心”。
一要选取鲜活材料,切忌胡编乱造。
一些同学思想上有顾虑,写作时放不开,不好意思写出家庭琐事、自己受过的挫折、性格上的弱点或是自己的心路历程等,害怕出丑,害怕别人耻笑,于是便胡编乱造、矫揉造作。
结果写出来的作文因为落入俗套、缺乏真情,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自然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只有选取鲜活材料,大胆吐露真诚,力求事真、情真、理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要说真话、实在话、自己的话,切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
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真,是文章的生命;真,是文章的法宝。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写作基础教学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写作基础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d601d5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1.png)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教案:写作基础教学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现今信息时代,写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因而,教授写作技能,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
而本教案主题的设计,将聚焦于“写作基础教学”的有关内容,全方位地展现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使命,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单元的目标是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基础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让他们在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记录下自己观察和思考到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 引导学生认识写作的渐进过程,掌握写作技能所需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更高层次的写作要求打下坚实基础。
2.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常见写作基本要素的概念,包括情境、主题和情感等,以及常见写作模式和技巧。
3. 鼓励学生能够自主思考、立足实际,通过不断尝试和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写作基础技能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到基础写作技能,包括:写作基本规范、写作素材和写作格局。
在规范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写作要素,例如标题、段落和标点符号等。
在素材方面,则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寻找、分类和使用各种不同的素材,并且将之转化为个人的写作风格。
在格局方面,则需要教授不同的写作模式和格局,以及各种图表和行文方式的使用方法。
2. 写作实践和反馈在写作实践方面,教师需要将写作的任务结合于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例如练习课后作文、让学生在日记、读书笔记等方面进行实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之中,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写作意识和自信心,并且可以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在反馈方面,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评和指导,并且鼓励学生友善地互相批评彼此的作品,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和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例子进行阐述,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深刻的概念,并且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基础技能。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a6537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0.png)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精准引导学生通过准确抓要素把事情清晰、有条理地写清楚,让学生理解六要素在记事中的关键作用。
2. 深度引导学生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得具体生动,并巧妙地在作文中自然融入真挚感情,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3. 有效引导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40分钟四、教学难点1. 选择最有表现力的细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细节,选择能够最准确地表达文章主题和情感的细节。
例如,在描述一次考试失败的经历时,选择自己看到成绩时失落的眼神这个细节,比描述周围同学的反应更能突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细节筛选。
五、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精心挑选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不仅包括优秀的范文,还包括存在不同问题的作文,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实践练习:增加实践练习的次数和形式,除了课堂上的即时练习,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和写作练习。
例如,让学生观察一次日落,然后用文字描述出来,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
3. 情感引导:创设更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
比如,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视频,让学生回忆与家人相处的温暖瞬间,然后在写作中融入这些情感。
4. 习惯培养:定期检查学生的日记或周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开展日记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和感悟,进一步提高他们记录生活的积极性。
六、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精心挑选用于播放与记事相关的精彩视频片段或展示能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图片,如家庭聚会的欢乐场景、校园活动的热闹瞬间等。
2. 写作纸:准备充足的适合学生书写的纸张,纸张上可印有简单的写作提示或鼓励话语,如“用心记录,精彩无限”。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2b1744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0.png)
写作学会记事教材分析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习惯记事的人往往是生活的有心人。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无论是在校园生活中,还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有感情地“投入”,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有发现“值得思索的事物”的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素材,并能思路清晰、中心明确地叙述一件事。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开始接触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个人情感开始逐步激发,对外界的人和物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先通过一实例让学生认识自己所长、所爱,自己对接触之人所感、所悟以及自己的性格,初步形成对写人记事作文的基本认识。
再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修辞、各种手法,包括顺叙、插叙等,掌握基本的记事方法。
记事文章并非只是简单的实记,而是记述段感情,这也是初一学生比较缺乏的感知。
因此应当结合学生的日记、练笔等,引导学生品味感情,认识情感的酸甜苦辣。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理清记叙事情的基本要求,事情的经过要重点写,把事情写清楚。
2.提取自己的经典事例,注意锤炼语言,抒发真情实感,把事情写具体。
3.写作、评价、修改中,能够升格作文,做到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情境导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思考:学会记事,怎么才算是学会记事呢?预设1:把事情说清楚。
预设2:把事情说具体。
预设3:把事情说得有感情。
【讲授新课】任务一:把事情说清楚回顾知识,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把事情说清楚呢?1.抓住记叙六要素记一件事情,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要重点写,要详写;起因和结果要略写。
这样才能把事情写清楚。
结合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本文是怎样体现事情六要素的。
散步的时间:春天。
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明确:地点、时间、事件、人物,更有事件的起因。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2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74a54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1.png)
写作学会记事1.了解记叙的要素,学会有详有略、条理清楚地叙写事件。
2.学会在记事中抓住细节,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会锤炼语言,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一、新课导入在生活的长河中,每一天都如同翻动的书页,记录着我们的欢笑与泪水,成长与探索。
这些珍贵的记忆,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我们心灵的夜空。
学会记事,就是学会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将它们化作文字,永久珍藏。
它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力,还能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二、新课教学(一)学习方法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一、明记叙要素。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本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 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自然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传真情实感。
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有:(1)“我”发脾气时,母亲劝慰“我”。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我”,不想给“我”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通过记叙这些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三、会锤炼语言。
要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例如《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就强调了文中感人的力量,来自一些细节。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0db1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c.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学会记事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复习和样本分析,掌握完整清晰地描述事件的方法。
2.通过写作实践、交流和总结,掌握生动具体的描述事件的方法,把故事写好。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生动具体描述事件的方法,把发生的事情写下来。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本节课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将事件叙述清楚明白、生动具体的方法。
2.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本课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3.写作素材为电视剧《西游记》中剧情,一方面学生较为熟悉,方便写作;另一方面,写作内容有意思,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4.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写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授之以法。
四、教学过程(一)设计活动,话语导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三篇】#: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引入新课。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学会记事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1dc62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6.png)
第二单元作文训练: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理解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学习写作中叙事的技能,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会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视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教学重难点】学习写作中叙事的技能,领会记事的要领。
【教学方法】点拨引导典例示范【教学过程】一、例文导入阶段买冰棒XXX的一天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烘烤着大地。
路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只有路边的树木顽强地挺立在阳光下。
它的身边留下了一片阴凉,让又热又累的人们稍微休息一下。
我手里拿着刚买的一本《优秀作文选》,急冲冲地走着。
尼龙丝连衣裙早已湿透了,脸上汗珠滚滚,喉咙好像在冒烟,我难受极了。
树荫下,一位年过花甲、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不停地叫着:“冰棒,奶油冰棒……”我情不自禁地走到老大爷身边,“喂,买根冰棒。
”我把五个一角的硬币,往冰棒箱上一扔。
四个硬币落在冰棒箱上,就势躺倒不动了,还有一个硬币顽皮地在冰棒箱上跳了一下,落在地上,滚了两步,钻进了石缝里。
“小朋友,少一角钱。
”老大爷和蔼地对我说。
“钱在地上,你没看见?”我生气地说。
老大爷看了我一眼,只好慢慢地弯下腰从石缝中取出钱,拿了一根冰棒,剥了纸,递给我。
我接过冰棒,头一扭,悠闲地边走边吃。
走了几十步,忽听后面有人喊:“小朋友,小朋友……”我回头一看,本来是那位老大爷。
只见他面颊上汗珠直往下淌,急急向我追来。
我很纳闷,“难道……”我犹豫了一下,停下脚步。
老大爷走到我跟前,向前伸出的手里拿着一本书,笑着对我说:“小朋友,这是你的书吧?”我豁然开朗,连忙接过来,红着脸,嗓眼呜咽着:“是,老大爷,我……”“当学生的可不能丢了书啊!”老大爷语重心长地说。
我呆呆地伫立着,抬头望去,老大爷已经远去了。
我望着他的背影,百感交加,我这个平时不爱流泪的人,此时两颗又大又热的泪珠夺眶而出,挂在面颊上……小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动——暗含对自己的教育意义——使读者受到教育——这样的文章才有意义。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作文篇章分析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作文篇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17e48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c.png)
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深深地意识到作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2:作文篇章分析,为大家带来一些有关如何进行作文策略分析的建议。
一、作文分析的基本概念作文篇章分析,指的是针对一篇作文进行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找出其主题、结构、组织、叙事手法等,并根据此对作文进行评估和修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许多不同的考察方法和技巧,以此完成对作文的详细分析工作。
二、作文篇章分析的步骤1.浏览全文我们需要先通读一遍整篇作文,以了解作文的主旨和大意。
在阅读作文的过程中,要注意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立意以及内容。
通过这些基本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进入到作文分析的工作中。
2.评估结构我们需要精细评估作文的结构。
我们需要观察作文的段落组织、主题表达方式、句型复杂度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读者阅读体验,也会影响作品所传达的意义。
3.评估组织与评估结构相关的是作文的组织。
我们需要观察作文的逻辑关系、流畅性、内容丰富性等因素,并认真考虑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图表、群组或其他的可视化方案描绘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作文的结构。
4.分析语言和叙述技巧我们需要通过分析语言和叙述技巧,来更好地理解作文的意义和情感。
我们需要关注作者使用的词汇、句式和叙述手法,以及如何让读者感受到文本中所含有的具体情感和意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包括形象的比喻、有力的描写、动人的情节等等,来增强文本的情感表达。
三、结论在这些步骤中,我们已经对作文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找到了诸如主题、分支和细节等多方面的优缺点,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建立起了一些可能的修改建议。
通过收集和梳理各种信息,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作文的结构和内容,进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同时,这些分析过程也能为语文教师们在教学规划和实践中提供有力的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写作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 写作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cfe83077c1cfad6185fa702.png)
写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樱落学校曾泽平学会记事1.引导学生学会从平凡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懂得写事件要抓重点。
3.努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鼓励多角度抒写生活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1课时一、新课导入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二、文题展示1.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2.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500字。
3.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1.这个片段之所以显得干巴乏味,原因在于只记了一通流水账,既没有生动的细节,也没有真切的感情。
所以在修改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增加细节。
如“我”是怎样不小心才摔跤的?是踢到了石子什么的,还是一路上有心事,在走神?“我”摔倒时有多狼狈?手哪里受了伤?伤得如何?回到家里,长辈们说了什么?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是怎样的?他们心疼“我”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有没有观察“我”的伤情,有没有给“我”处理伤口?等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c3c810c5da50e2524d7fa1.png)
我们要到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去,走进生活的阅览室,去观察社会,去观察生活;
去感受语文,体验语文;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写什么】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写出对“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深刻认识和独特的感受【怎样写】对这类作文,可写的材料很多,关键在于“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1、沟通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堂、课本、学校内外的联系,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认识二者关系密切;2、练习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3、写出自己独特感受,体验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运用;二、老师指导【我要写】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生活处处。一是围绕和突出主题。从生活中选取材料,首先要考虑的是主题的需要。生
活与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相关的内容极其丰富,有语文、历史、地理、化学等
各方面,而我们此次作文的中心是“生活处处有语文”,那就要紧紧围绕“生
活与语文”来选取材料,其余的都必须舍而弃之。二是真实而典型。真实,是指在所选的材料中不是片面的、偶然发生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案
1、沟通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堂、课本、学校内外的联系,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认识二者关系密切;
2、练习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3、写出自己独特感受,体验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运用;
二、老师指导
【我要写】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
在语文课堂上学语文当然是主要的,但是也不要忽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我们要到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去,走进生活的阅览室,去观察社会,去观察生活;去感受语文,体验语文;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写什么】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写出对“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深刻认识和独特的感受
【怎样写】对这类作文,可写的材料很多,关键在于“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具体说来,可从下面几方面从严选材。
一是围绕和突出主题。
从生活中选取材料,首先要考虑的是主题的需要。
生
活与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相关的内容极其丰富,有语文、历史、地理、化学等
各方面,而我们此次作文的中心是“生活处处有语文”,那就要紧紧围绕“生
活与语文”来选取材料,其余的都必须舍而弃之。
二是真实而典型。
真实,是指在所选的材料中不是片面的、偶然发生的事情,
而是要合乎事物的本来面目,符合事物的规律。
真实是与典型相联系的,真
实而不典型,这种真实就没有多大意义。
典型的材料,就是指那些能反映事
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有说服力的材料。
三是新颖而生动。
只有新颖生动,才有激励作用。
什么叫“新”?大体说来,
别人未发现、未使用的材料,或者已发现已使用的能推出新意。
只要我们独
具慧眼,就可以发现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的材料,如果选用的好,定能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