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传统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农耕文化作为悠久而独特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耕文化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然而,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农耕文化的特点、传承与发展的困境、传承与发展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耕文化的特点农耕文化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上承自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明,下启现代农业社会的发展。
农耕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
首先,农耕文化强调土地的重要性,将农田视为祖先的馈赠和人类文明的基石。
其次,农耕文化强调生态的和谐发展,提倡农耕与天时地利人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
再次,农耕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将家庭视为农耕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
二、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尽管农耕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但在现代社会,它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农耕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信息传递的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耕文化的传统知识和技艺无人传承。
其次,农耕文化的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快速发展,导致农耕文化技艺的流失和传统农耕方式的衰退。
再次,农耕文化的传承受到城乡差距的制约。
农村地区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相对困难,缺乏专业化人才和资源支持。
三、传承与发展的策略为了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加强农耕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农耕文化的传统节庆活动、举办农耕文化的展览和讲座等形式,增强公众对农耕文化的认识和感知。
其次,加强农耕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建立农耕文化研究机构或基地,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开展农耕文化的传统技艺保护和研究。
再次,推动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
将传统农耕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传统中国农耕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重要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
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农耕文化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农耕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古以来,农耕文化一直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土地和农业的深厚情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农耕技术、文化传承和现代意义四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
一、历史背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远古时期的先民开始掌握种植农作物的技术,并形成了一套丰富的农耕知识和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改进农事技术,如灌溉、排水、水稻种植等。
同时,农耕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耕技术农耕文化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其丰富的农耕技术。
自古以来,中国农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农具。
例如,早在商代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利用蚕豆作为绿肥进行轮作,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肥力。
又如在秦汉时期,人们率先使用豪弓耧来进行田地松土,使得土壤更加松软,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民的产量,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三、文化传承中国农耕文化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在农耕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土地治理经验和传统农事知识,这些经验被辈辈相传,并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
例如,在春耕时,人们会举办祭祀仪式,祈求来年丰收;在秋收时,农民们会举行丰收节庆,以感谢大地的馈赐。
这些传统活动不仅凝聚了乡村社会的团结力量,也将农耕文化传承给了后代。
四、现代意义尽管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是农耕文化在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维护国家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至关重要。
其次,农耕文化在推动农业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社会繁荣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农耕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于塑造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农耕文化在校园的研究现状
农耕文化在校园的研究现状农耕文化在校园的研究现状1. 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增加,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一个追求综合素质教育的校园,对农耕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耕文化在校园的研究现状。
2. 农耕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承载了祖先智慧和思想,还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环保意识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校园内对农耕文化的研究尚不充分,亟需加强。
3. 农耕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3.1 农耕文化教育课程学校可以设计农耕文化教育课程,通过对农耕文化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2 农耕文化主题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农耕文化主题活动,如田园实践、农耕体验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农耕的过程中,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农耕文化,并培养勤劳、坚韧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4. 农耕文化研究的现状4.1 相关研究领域目前,农耕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在校园内的研究尚属较少。
学校应鼓励师生进行对农耕文化的深入研究,为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4.2 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已有的农耕文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农耕文化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的解读以及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探讨等方面。
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农耕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
5. 对农耕文化的观点和理解个人对农耕文化的观点是,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在校园内,应充分挖掘农耕文化的潜力,将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
只有通过加强对农耕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能力。
中华农耕文化与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唐珂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
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
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中华耕作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耕作文化及现实意义中华耕作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中华耕作文化的现实意义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1. 中华耕作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华耕作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
这一文化以农耕为中心,强调土地和农业的重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中华耕作文化注重传承和家族观念,使得中国家农经济和农民文化得到了特殊的培育和发展。
2. 中华耕作文化的独特价值中华耕作文化体现了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弘扬了勤劳致富的价值观念。
这种价值观念对于培养人们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耕作文化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 中华耕作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中华耕作文化给当代社会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中华耕作文化告诉我们要重视农业和农民的地位,保护好农田和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其次,中华耕作文化强调了勤劳致富的价值观念,鼓励人们勤劳努力、追求实干精神。
最后,中华耕作文化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教导我们要珍惜和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结论中华耕作文化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价值。
它不仅对于传承和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启示,促进了人们的积极向上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华耕作文化,为构建美丽中国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的努力。
(Word count: 222 words)。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唐珂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
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
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中华农耕文明及其现实意思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唐珂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
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
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中华种植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种植文化及现实意义中华种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探讨中华种植文化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定义和特点中华种植文化是指古代中国人民在种植、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传统俗。
这一文化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 尊重自然:中华种植文化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观念。
2. 重视季节:中国农耕文化以四时之律为依据,注重根据季节的不同来进行农业生产和种植活动。
3. 强调共同贡献:中华种植文化推崇合作和共同努力的精神,强调社会团结和互助精神的重要性。
4. 崇尚节俭:中华种植文化倡导节约资源、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
现实意义中华种植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发展:中华种植文化对于农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它强调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尊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中华种植文化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倡导环保和生态平衡。
这在当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和指导。
3. 传统文化保护:中华种植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通过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历史、传承文明。
4. 文化交流与交融:中华种植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种植文化的交流与交融,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
结论综上所述,中华种植文化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现实生活具有广泛而积极的意义。
保护和传承中华种植文化对于实现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张桥. (2015). 中华种植文化的基础性问题——以“种植文化”这一络的界定研究为中心. 人民论坛(文史版), (9), 46-53.- 马之昕. (2017). 中华种植文化特色及其影响因素. 新着作,23(3), 59-64.。
中国农耕遗产及现实意义
中国农耕遗产及现实意义中国拥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农耕遗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耕遗产包括人类在长期农耕生活中形成的农事技术、农业工具、农田布局、农耕节日等等。
农耕遗产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宝贵资源。
首先,中国的农耕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
数千年的耕作实践积累,孜孜不倦地将农田手工耕作逐渐演化为高效的农机化耕作。
这些宝贵的农业知识和经验为当代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基础。
通过研究和保护农耕遗产,我们可以审视历史农耕模式的演变,挖掘蕴含其中的智慧和技术革新,为现代农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其次,农耕遗产在推动农村发展和扶贫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农村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而农耕遗产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瑰宝,可以成为农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通过挖掘和保护农耕遗产,可以打造农耕文化特色小镇、乡村游览线路等,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农耕遗产还可以帮助农村居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农业技能,提升农作物品种的质量和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农耕遗产在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中有其特殊意义。
农耕遗产是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弘扬农耕遗产,可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
农耕遗产中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俗和民俗活动,记录了中国农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这些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可以提高文化自信,保护民族独特性,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中国农耕遗产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宝贵资源。
通过学习和保护农耕遗产,我们可以传承农业知识和经验,推动农村发展和扶贫工作,强化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
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保护农耕遗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唐珂一、农耕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之母农耕文化就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与,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就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文化基础。
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由于生态变化与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就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与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与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
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与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
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与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与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事实表明,农业就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与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将从农耕文化的历史背景、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耕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农业的兴盛密不可分。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先民就开始了农业生产,逐渐形成了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
农耕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从古代的农业经典《诗经》、《礼记》到农耕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二、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1. 尊重自然与生命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注重生态平衡。
农民通过观察天象、研究气候变化,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以获得丰收。
这种尊重自然与生命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
2. 勤劳与坚韧农耕文化强调勤劳劳作的精神,农民们在艰苦的农田劳作中培养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他们通过辛勤劳作,耕耘土地,种植庄稼,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勤劳与坚韧的精神在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3. 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耕文化强调家庭观念、孝道、尊师重道等传统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耕文化的传承有助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三、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1.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借鉴古代农耕文化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通过传承农耕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唐珂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
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
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中华农耕文明成就及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明成就及现实意义作者:柏芸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6年第11期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发源地之一。
在绵延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中,炎黄子孙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逐渐形成了土地精耕细作、生产勤俭节约、经济富国足民、文化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取得了丰硕的农耕文明成果,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的长河将我们带到21世纪的今天,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随之而来的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质污染、土壤板结、农产品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认同农耕文明、传承农耕文明,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尤显重要。
一、蕴含科学精神的农学思想和优良传统(一)协调和谐的天地人关系在古代农业文明中,中国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
之所以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的“天人合一”农学思想。
这种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常被称为“三才”理论。
“三才”论认为,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
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只有尊重和掌握客观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趋时避害的农时节令安排中国传统农业特别强调农时的重要性,主张“勿失农时”“不违农时”。
在“农时”的把握过程中,先民们还发明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以及“打春牛”等乡村民俗,讲的都是要按照时令开展农事活动。
时的概念还包含生产过程中对时机的把握。
古人认为,只有合理地把握时机,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以时禁发”的措施。
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中说:“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
(三)辨土肥田的施肥养地措施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试论农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试论农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创始者,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
今年5月22日新闻报道,台湾人民做大寿司,纪念炎帝神农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
1992年、1993年在炎帝神农生辰期间,湖北随州市先后举办了“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
以后每年炎帝神农的诞辰都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
为了弘扬炎帝神农文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湖北省今年又举办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文拟就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化来分析他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炎帝神农首创农耕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一)农耕是伟大的历史变革在我国众多的古籍中,有许多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化的记载,摘录几段如下:“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果木之实,食赢蜮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
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训》)“民人食肉、饮血、被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新语·道基篇》)“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做陶冶斤斧,破木为耜鉏,耨以耕草莽,然后五谷兴”。
(《逸周书·孝德篇》)上述传说表明:神农之前,人类处于采集狩猎经济的时代,人们吃飞禽走兽、野果蔬菜。
后来人口逐渐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
神农制耒耜,教民播种五谷,人们以五谷为食,这才产生了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
农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也是动植物发展史上一件极为重大的事件。
从此,人类实现了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重大转变,开始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增殖天然产品,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从而结束了采集狩猎经济,进入了农耕经济的时代。
动植物也在人类的干预之下,改变了自生自灭的状态,开始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变异和发展,新的种类和品种不断涌现,广泛地为人类所利用。
中华农耕文化和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和现实意义首先,中华农耕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发展和演进过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并逐渐形成了以耕作、种植、养殖为主要特征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中国古代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它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生产技术的探索以及对人类生活的理解。
中华农耕文化的内涵丰富多样。
首先,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古代农民深知农作物的生长依赖于天地之气、太阳雨露,因此,他们尊崇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次,农耕文化以勤劳致富为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农耕百姓”的传统,在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中,农民尽心竭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此外,中华农耕文化还强调家族观念和家风教育。
中国农耕文化强调祖孙三辈同堂,儿孙继承祖业的传统观念,家庭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时,农耕文化注重教化后代,培养孝悌忠信、尊师重教的品质。
中华农耕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
农耕文化强调团结合作、亲近自然、勤劳致富的价值观,这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凝聚民心,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其次,农耕文化对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尊崇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是中华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一思想有助于引导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再次,农耕文化对于培养人的品德和精神有着积极影响。
中华农耕文化强调家风教育,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中华农耕文化也对于传统农耕产业的振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农耕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经验和智慧,可以为现代农业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
总之,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于保持社会稳定、保护环境、培养人的品德和推动农业发展都有积极影响。
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农耕文化,发扬其传统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立德健体方面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立德健体方面的现实意义摘要:厚重而又丰富的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催生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意识特征。
对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进行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以融入当代大学生立德健体教育,在抵御腐朽文化冲击,增强中国话语体系和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立德;农耕文化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不仅在物质文化方面留下璀璨成果,在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方面同样具备特定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功能。
在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背景下,继承并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在阐释中华优秀传统、促进劳动教育创新式发展方面,意义重大。
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
一、传统农耕文化是古代立国的基础家国同构体制及所蕴含的民族集体意识使古代中国社会结构高度稳定,对统一国家的形成、传统文化的绵延具有基础性价值,而经济生产是传统崇尚集体的心理模式的根源。
中国古代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以血缘凝聚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农耕是民众生活的主要来源。
古代中国对农耕的重视,不仅因为农耕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行为,也作为一种政道,有着更深刻的政治内涵。
在奠定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雏形的西周时期,农耕在周人的精神观念中不仅是物资生产的主要部分,也与“王业”紧密连接在一起。
政治家周公旦认为,贵族知稼穑,才可以了解“小民”的痛苦,是保证施政清明的重要条件。
一则稼穑之事是“王业”的物质基础,二是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
据记载,西周时期允许殷商遗民去经商,而周人子孙则不行。
同时农事活动也关乎促进人民之间的和睦关系与道德品质的提升。
在宗法社会,民众共同的农事劳作,不仅生产维系生存的粮食,也维系着宗族的社会关系。
所以古代帝王的亲耕仪式非常普遍,宣示着农耕的意义,以此教化民众。
《诗经》《周颂》《大雅》等经典,含有大量农事典礼的诗篇。
加上我国地域的广袤多样、民俗多元,也促成了农耕习俗的多样性,许多理念、思想及大量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焕发光辉,影响久远,这种文化是种内倾文化。
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
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一、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中国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它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涵盖了农耕技术、农民习俗、农业节庆、农耕哲学等多个方面。
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农耕文化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它通过对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生产习俗的传承,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中国农耕文化中的许多传统农业技术和农民习俗,如农历、农事节气、农耕祭祀等,都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弘扬中华文化中国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农耕文化中的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医药学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中国农耕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丰富了人类文化多样性。
中国农耕文化中的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如中草药、中式园林、中式建筑等,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途径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传承途径的介绍:1.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国农耕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通过对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促进了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途径实现,如中小学课程设置、传统文化活动、文化遗产保护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国农耕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了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等多种方式实现,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设立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开展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体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太阳在地球上运行的轨迹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而形成的。
这些节气标志着一个个重要的农事时间节点,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农民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二十四节气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生活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时间观念。
二十四节气把一年分为了二十四个等分,标志着不同季节的到来,并且每个节气都有着特定的农事活动。
农民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安排耕种、收割、种植等农事活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有序高效。
这种时间观念强调了与自然界的同步与顺应,传承下来的节气观念使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更好地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保持身心的健康。
其次,二十四节气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季节节令变化。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与象征意义。
比如春分、秋分这两个节气标志着春、秋两个季节的到来,人们会相应地庆祝节气,比如清明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庆活动不仅是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通过庆祝节气,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此外,二十四节气还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饮食习惯。
每个节气的到来都会有特定的食材与菜肴与之相配合,这体现了中国人民食物选择的理念和饮食文化的深厚传统。
比如“立夏”这一节气,人们会食用草鱼,同时“小满”这一节气则会食用小麦制品。
这种传统的饮食习惯使得人们在以快餐为主导的现代生活中保持了一种健康的饮食理念,也使得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传播。
最后,二十四节气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气候变暖的加剧,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破坏和气候变化的认识日益增强。
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准确划分时间和季节的工具,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评估气候变化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唐珂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
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
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没有农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耕文化门类众多,包括古代农学思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文化、节庆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农产品加工文化、茶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畜牧文化、饮食文化、酿酒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农民艺术、农业文化遗产、涉农诗词歌赋等等。
农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大地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涉及人们发明和创作的工具、器物和艺术品,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
据此证明,农耕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极深,农耕文化支撑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根脉和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永远挖掘不尽的宝藏。
农耕文化无时无处不在,并且融入了本源文化的内核。
农耕文化的深厚土壤直接培育造就了包容、和谐、内敛、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是本源文化发育成长的摇篮,同事构筑起源时科技和哲学产生的舞台。
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医药等均离不开农业生产活动。
书法艺术的“文房四宝”除砚以外,纸、笔、墨的原材料,如制质的纤维、胶合剂、工具,制笔的毛、竹管,制墨的烟、胶等,都来自农业。
建筑所需要的木材、油漆以及烧制砖瓦的燃料都依赖农产品。
中国长期流行“厚葬”,而其“农、衾、棺、椁”没有农业作后盾是不行的。
许多文化现象和说法也来源于农事活动,诸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顺天时,量地利”,“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及“没有种子,哪来装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概念,都是取之于农业生产活动。
传统哲学作为中国古代智慧之宗深受农耕文化的启发,是其抽象而来的结晶。
中国哲学无论是朴素辩证的自然哲学或者是带伦理特征的社会哲学均脱胎于农业生产过程,特别是反应“天、地、人”关系的三才观与“民惟邦本”,“食为民天”的民本观念。
因此,协调和谐的农业发展观,趋势避害的农业生产管,用地养地的农田地力观,因地制宜的作物种植观,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观,御欲尚俭的节能降耗观,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养分。
农耕文化来自生产生活实践,培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
中华文化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集合儒、道、佛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包括语言、诗歌、科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等,这些都与农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
古时的农业生产活动是一个相当繁重的体力劳动,人们为了舒缓劳作之苦,从中获得乐趣,于是乎歌舞因之产生。
比如秧歌,就是发端与农业生产,本意是插秧时为协作劳动节奏,消除疲劳而唱的歌,最后走出了田野,进入到都市人们的生活之中。
此外,还有樵歌、牧歌、渔歌等,这些反应农事活动各个方面的民歌又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吸收了丰富的民歌营养。
再比如社日,原是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的仪式,后来也发展为一种舞蹈艺术。
远古时代人们创造了大量的岩画、石刻、彩陶,那些精美的纹饰图案显露出古老的艺术,包括有农业与自然图腾崇拜,有渔猎、采集、农耕与编制情景,有生产与生活图景等等,从中可追寻到雕刻、绘画、手工制造等文化形式萌芽于发展的轨迹。
艺术源于劳动,生活激发灵感。
许多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植根肥沃的农耕文化土壤,又带着祖先的神韵,带着历史的厚重,在广袤的田野上,把原创与本土、过往与时代、传承与创新、自然与生态、勤劳与智慧、人文与科技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农民的卓越才智和创造能力。
在祖国蔚为大观的艺术海洋里,农民艺术沐日月精华,通天地灵气,融人心智慧,具有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淳朴自然、天然和谐的突出特点。
其形式与造型无所不在,或显露或隐藏地分布在生活所涉及到的任何空间里,农民艺术的组构形式也常常超出了人们所能想象的范围,泥、布、面、石、木、土、金属、纸、丝等物质皆是艺术家创作的原材料,可以说无所不用、包罗万象。
绚丽多姿的乡土艺术以其特定的额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中华文化是有别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耕文化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
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培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
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应对、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
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华夏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古老文明,现代中国之所以选择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制度和模式,农耕文化中聚族而居、向往统一、追求安定、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和民族心理,以及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本质特性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弘扬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梳理一万年的农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农业对人类文明的功效突出地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传承;二是农作物的育种;三是物候节气的利用;四是水的治理与利用;五是一些先进理念与实践技术的发明创造。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素和动力,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除此之外,经验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农业历史上千百年积累的成果做法,比如各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制度,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式,稻田养鱼养鸭的绿色生态农业,桑基果基鱼塘的环保循环种养法,农业旱作梯田耕作法,以及民间农谚俗语等等,至今仍然具有实用价值。
农耕文化中带有意识形态的东西,从精神文明、政治价值等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汲取和借鉴,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对于传统文化的形成以及民族性格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优秀的,例如长期孕育而生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节俭谦逊、邻里相帮等核心价值历年,影响广泛深远。
研究、保护、开发、传承和弘扬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正确认识农耕文化的父母影响也有必要。
从价值观念、到的意识、四维方式等方面来看,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指的就是小农意识,具体表现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讲究宗亲,缺乏自律;安土重迁,不愿开拓;轻视科学,注重经验;均平意识,平均主义;皇权主义,崇尚权势。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农耕文化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它所表现出来的小农意识,对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人们而言,应当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观念,而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思想意识而言,又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
在农耕文化的内涵中,优秀内容是主要的,负面影响只是次要部分。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应当客观、全面而且辩证的看待农耕文化,既不能以偏概全,对其彻底否定,一无是处,也不宜走向极端,对其负面影响视而不见,一位讴歌。
继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精华内容,规避和破除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应当采用“扬弃”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我们对待农耕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是通过繁荣农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农产品、创意农业发展,拓展农业农村经济新领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随着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开始调整和转移,呈现出农村经济发展升级换代的趋势。
农民已经从单纯向城市提供肉、蛋、菜等实物农产品发展到同时向城市提供“文化农产品”,锣鼓、高跷、舞龙、皮影、剪纸、年华、泥塑、陶艺等纷纷进城,在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城乡二元体制与“人多地少”是最显著的中国国情之一,加上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致使庞大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土地上。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安置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是破解“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长期性难题。
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就近解决农村劳动人口就业问题,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业有序转移,减少农民数量,大大缓解人地比例失衡带来的压力。
文化农产品、创意农业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将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实现农业层次的提高和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可以赋予传统农业产业、产品新的市场内涵、延长、优化、创新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