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宏观调控.pdf
中国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浅析
![中国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4a774f336c1eb91a375d43.png)
2 . 1 房地 产 行业 的经 济调 控 国家 的经济 调 控主 要 包
括金 融、 税 收、 价格 调控 等 方面。
2 . 1 . 1 金 融调 控 。金融调 控 主要是通 过信 贷和利 率 的 2 0 0 3年 8月 ,国务 院 明确 将 房地 产行 业作 为国 民经 调 整 , 控 制资 金 投放 房 地 产业 的数 量 和 结构 , 从 而 影 响 房 济 的支 柱 产业 ,明确 提 出 要保 持 房地 产 业 的 持续 健 康 发 对于 展。 1 0年来 , 房地产 行 业在 拉动 经 济发 展 , 解决 就 业等 多 地 产业 的发展 。 为保 证我 国房地 产行 业 的持续 发展 , 当前我 国房地 产业 有 效需 求不 足 的现 状 , 我 国通过 住房 公 方面 都给 我 国带 来 了巨大 的推 动作 用 的同时 , 房价 上涨 也 银 行商 业 性 贷款 、 单位 住房 基 金和 城 市 住 房基 金 等 给很 多人 带来很 大 的生活压 力。政府 充分发 挥宏 观调控 的 积金、 多渠道 保证 居 民基本 购房 的资 金来 源需 求 , 并通 过 适度 降 作 用是 保证在 房地 产行业 健康 发展 的重要 措施 。 1房 地产行 业 宏观调 控必 要性 低 银行利 率 、 完善房 地产信 贷业 务 , 支 持房地 产消 费。同时
主要 通过调 整成本 部 分区域 供给 严 重大于 需 求 , 而房地 产价 格却 没 有依据 价 国家指 导价 来进 行。 物业 价格 的调 控 , 中所 包含 的各 项税 费来 实现 , 如 对安居 工程 和经 济 适用 房 格规 律 出现下 降 的趋 势。政府 能够调 控房 地产 的总供 给和 国家采 取减 免税 费 的政 策 , 并控 制 房地 产开 发商 的建 筑安 总 需求 , 并保 证实现 其价格 的相 对稳 定。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0abf2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6.png)
61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分析王 芳1 宋世宇2(1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长春130114;2 吉林省永庆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33)摘 要:改革开放后,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出现房价过高、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共分为五个阶段:严格控制房地产信贷和土地供给(2003—2005年);抑制房价走高(2005—2007年);紧缩性政策改为鼓励性政策(2008—2010年);扩大供给和抑制需求(2010—2013年);保增长、扩内需、去库存(2014年至今)。
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抑制房价上涨的目的没能实现,限制土地的供应量导致大型企业垄断土地资源,保障性住房建设缓慢。
提出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实现房地产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确保中央调控达到效果并加大监管执行力度,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完善调控机制,科学规划开发房地产。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中图分类号:F062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12-0061-02 [作者简介]王芳(1979-),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房地产、项目管理;宋世宇(1981-),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房地产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我国GDP的增长和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和改善人民居住环境。
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市场化时间较短,房地产行业发展还不够稳定,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来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但由于房地产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不能有效发挥,出现调控“失灵”。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也面临着转型与改革。
一、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分析200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共分为五个阶段。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评析及未来发展对策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评析及未来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e4626b5f121dd36a32d8268.png)
开发面积负增长 1 商品住宅 竣工面积增长 2 % 而商 品住宅销 2 %。 . , 3
收营业税 ; 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两年( 含两年) , 的 销售时免征营业
供应量。但是总量控制会加大政策的执行难度, 因为一个地区的规 划往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执行过程 中是否能有效平衡 和落实
“ 7 ̄” 双 0 的措施 , 4 将是实现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 稳定住房价格的关 键所在 。
2 、 4 9j - . , . - . 6Ⅱ 2 期房网上签约套数等四大指标的环比涨幅分 1}
税; 对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两年 两年) 销售时按其售房收 的, 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 征收营业税并没对过
热的房地产消费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为推动
房价增长的新因素。 因为炒房者把 自己应该缴纳的营业税转嫁给下 _个购房者 , 重税导致了房源的锐减 , 一些欲进入二手市场的购房
售面积增长 1. 加剧了住宅供不应求的状况 , 1 %。 8 拉动全国房价创纪 录地上涨 1. 这个影响延续到 20 年一季度。 31 %。 05 据统计 , 一季度完 成土地开发面积下降 75 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增长 1. 销售面积 . %。 3 %, 1 增长 2 . 拉动全国商品房价格同比增长 1. 从图 2可以看出 。 0 %. 3 2 %。 5
一
20 年 5 1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O6 月 7 议. 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 , 出六项关于楼市调控 并提 的针对性措施 。一周之后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了该六项措施的实施 细.( I 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该《 l , 意见》 在调
近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分析及预测
![近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分析及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9634ed2bdd36a32d73758190.png)
19 年东 南亚金融 危机之后 中 97 地产生 了诸 多的矛盾 如局部投资过 地 制度 等。紧缩 地根 ”成效 明显 ,
年上半年全 国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增 加 例》时认 为,目前全 国已 出让的土地 ( 不含 经济适 用房项 目)资本金 比例 2 % 占房地产开发 用地供应量 的 有 2 3 53 / 仍处于 闲置状 态,尤 以房地产 由 2%及以上提高到 3%及 以上 ;从 0 5 7 .J ,同比提高 39 47o  ̄ , 个百分点 。只有 2。 年 开始 ,我国步入 加息和提高存 04
地调控政策成为 20 年 以后住房供给 府与企业之间相关约定 ,因此 导致各 号文 ”的影响 , 11 05 2 号文 最终未能 04 月 偏紧的诱 因。20 年开始 ,国家明显 地都有大量的存量土地仍然处于 闲置 很好执 行。20 年 2 ,银 监会发布 07 调控供 应政策,积极加大供应量 根 状态。20 年 6 , 07 月 国税总局解读 《 《 中 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 ; 据全 国土地市 场动态监测结 果,20 华人民共和 国城镇土地使 用税暂行条 国务院也发 出通知 房地 产开发项 目 07
加快住 宅用地的供应规模 ,才能从根
。 一
款准备金率通道。而且其 后几年 .央
.
本上缓和供不应求的矛盾。 加 强了土地管理 力度 重点打 击 囤地捂盘。 国八 条 规定 : 要严格
土地转让管理 ,对不符合 法律规定条
0溺 J E 行继续和强 化对 房地产业 的信贷紧缩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及影响分析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及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c0cb5c3c1ec5da50e270d0.png)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政策现状研究
由于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一些不 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持续紧缩现象逐步凸显出来。因此 我国在前几年推出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在持续拉动内 需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房地产行业取得快速发展,我国居民 的住房消费也在逐渐启动,推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导致 房价不断攀高,我国房地产业呈现出两旺的发展态势[1]。房地 产行业市场的活跃,对于改善我国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带动 房地产行业发展,拉动内需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在 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部分地区房地产行业呈现投资 增幅过大的现象,土地大量供应,导致房地产行业市场结构 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因此价格呈现出过快上涨的局面。通过 对 1998 年到 2009 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我国城乡局面的收 入平均增长为 8.7% ,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为 4.5% ,而住宅销 售的增长已经达到 35% ,在这样的模式下发展房地产业存在 一定的市场风险,同时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房价过快 增长,增加了金融风险产生的概率。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对 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最终对我 国广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影响,同样会影响我国建设小 康社会的进程。
房地产宏观调控与价格波动
![房地产宏观调控与价格波动](https://img.taocdn.com/s3/m/fcfa57dfb9f3f90f77c61b01.png)
协
老总论坛
房地产宏观 调控与价格波动
华立地产集 团公 司副总裁
房 地 产行 业 作为 关 系 国计 民生 的支 柱 性 产业 , 在 经 济发 展 中扮演 越来 越重 要的 角 色 。市场 经济 天 生的 映 感需要 政 策适 时进 行调 控指 导 。2 0 0 2年 以来 , 国 中 房 地 产 宏观 调 控 异常 频 繁 , 使业 内人 士和 普 通 消费 者 对地 产 的走势 一直 摇摆 观望 。“ 模糊 未 来 ” 定程 度上 一
在 政 策与 市 场 的相 互 角力 下 , 地 产 的价 格 曲线 房 却 依 然保 持 着迂 回上涨 的 势 头 , 调控 的实 际效 果 与 政 策 出台 的初 衷 似乎 相 去甚 远 。那 么 , 什 么推 动 房 价 是 的持续 上涨 ?是 有形 的手还 是 无形 的手 ?近 五年 的政 策调 控 有 哪 些 具 体 措 施 , 些 具体 成 效 , 策 调 控 与 哪 政 房价 存 在 怎样 的 内在关 系 等 , 些 问题 是业 内外 人 士 这
一
、
土地 出让政 策是 推动房 价 上升 的重 要原 因
中 国 大 陆 的 土 地 出让 制 度 基 本 上 是 复 制 香 港 的 做 法 ,即政 府 一 次性 出让若 干 年 限的 土地 使 用 权 , 并
一
刀切 的 中式 疗 法 , 内还 一 直处 在 摸索 阶 段 。 相对 国
次性 收取 整 个 出让 期 年 限 内各 个 年度 地 租 的贴 现
抑制 了蓬 勃 的消费 欲 望 。
邱小平
土地” 的新 闻也 不 在 少 数 , 国 各 地 房 价 不 断 摸 高 的 全
事 实更 不在 少数 。其源 头 无非是 “ 土地 庄家 ” 一再标 高 的刀锋 地价 。
中国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研究
![中国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5e39fdba0d4a7302763abe.png)
[ 键词 】 房 地 产 市 场 ; 宏观 调 控 ; 外部 性 ;地 方政 府 博 弈 关
【 图分 类 号 】 F I 中 O5 【 文献 标 识 码】B 【 章编 号 】 17 — 0 320 )6 0 4 - 2 文 6 3 19(0 7 — 0 2 0 0
改革 开放 以来 , 国 的房 地产 行业 迅 速发 展 . 我 并 逐步成 为 国 民经 济 的支柱 产业 ,极 大 地推动 了 我 国的经济增 长 。近几年 来 , 国房地 产市场投 机 我
2 中 国房 地 产 市场 宏观 调 控 的原 因分析
中 国的房 地产 市场 不仅 存在 着外 部性 、不完
表 1
— —
1 年 份 l 房 投 成额 地产 资完
l 比上年同期增长
全 国固定 资产投 资 比上年 同期增 长
2o 0O 2l o 0 22 0 0 40. 6 5 5 7 6 4 91 7 2 . 7 . 4 3
・
在一 些 方面 的失 效 . 不 能单 纯依靠 市 场 的“ 不 就 看 见 的手 ” 的作 用 . 而必 须 同时依 靠政 府 的宏 观调控 作用 。政府作 为 体制 改革 的推 进者 和 市场发 育 的 培育 者 , 大力造 就市场 机制得 以发挥 的环境 。并 需 通 过多 种手 段调 控供 求 总量 与结构 ,以达 到市 场 发育 和供求 平衡 的双重 目标 。
l .8 87
25 oபைடு நூலகம் o l 40 3 n 2
2. 2 2
6 298 35 . 5 2. 7 8
2 9 0.3
2. 1 9
44 9 39 .l 9 1. 69
l.8 77
房地 产投 资完 成额 , 国 全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分析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35f83f31126edb6f1a104f.png)
效率性指产 品、 服务或其他形式 的产 出与资 源消耗 的关 现 了投资过热 、 房价过 高 、 结构 不平衡 等问题 , 2 0 0 3年 以来 系 。一项有效率 的活动应该是在保证质 量的条件 下 , 以最小 我 国政府采 取了一 系列的政策 措施 以促 进房地产 市场 的健 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或者一定 的产 出实现投入最小化 。 就 康有序发展 , 按 照调控 的 目标房地产宏观调控大致可 以划分 房地产宏观调控而言 . 效率性主要指开发 的房产投入使用情 为 3个阶段 。第 一阶段 ( 2 0 0 3 - 2 0 0 8 ) 抑制房地产 市场投资过 况和房地产对国民经济 的带 动作用 。 指标主要有商 品房空置 热, 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第二阶段( 2 0 0 8 . 2 0 0 9 ) 刺激房地产市 率和房地产业对 G DP的贡献 率。 场, 鼓励楼市投资 , 带动 消费 以促进 国民经济增长 。 第 三阶段 3 . 效果性 目标 ( 2 0 0 9 至今 ) 遏制 房价 , 促进房价合理 回归。 效果性是指一项活动 的目标实现程度 , 以及一项活动 的 房地 产宏 观调控有效性成为公众关注 的焦 点 。 对房地产 实际效果与预期 的关系 。就房地产宏观调控 而言 , 效率性指 宏 观调控 进行 绩效评价能为我 国房地产调控提供依 据 . 有效 标 主要 反应 为房价调控 、 房 地产规模调 控 、 与 国民经 济相协 检验房地产宏 观调控 的效果 , 保 障公众 对房地产市场 的了解 调的调控。 具体而言 , 指标 主要有商 品房平均价格增长率 、 商 和对政府工作 的监督 。 房地产宏 观调控绩效是政府绩效评价 品住房价格收入 比、 房地产开发投 资额 / 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 的一种 , 房地产调控绩效评价是对 政府 干预房地产市场实 际 资额 、 房价增长率 / G D P增 长率 。 效果 的评价 。但是我 国房地 产市场历史较短 , 房地产调控仍
中国房地产周期与宏观调控
![中国房地产周期与宏观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ae481ffc9e31433239689346.png)
民经济 相似 的周 期 波动 , 同时还存 在 由于 其产 业 自身 的特 点所 决 定 的不 同于 国民经济 周期 的波动 形式 。 我 国房 地产 业 发 展 经历 了一 个 从 萌 芽起 步 到 不
断发展 壮大 的过程 。 个增长 过程 不是 平稳 的而 是波 这 动 性 的 ,发 展 至 今 , 大 致 经 历 了 四 个 周 期 : 9 1 18 ~ 18 9 3年 的第 一 轮 周 期 ; 9 4 9 0年 的第 二 轮 周 1 8 -i 9 期 ; 9 i 9 6年 的第 三轮 周 期 ; 9 7年 开始 至 今 1 9 -i 9 19
经济波 动 、 不动产 经济 周 期 ” , 说 陈柏 东 、 东 的“ 张 房地
4. 将房地 产经 纪行 业纳入 行政 许可 范 围 比房 地 产经 纪 行业 起 步 早 一些 的房 地 产估 价 行 业 一直采 用行 政许 可 的管 理方 式 , 管 理就 一直 比较 其
规范。 同属一 个行 业 自律 团体 的房地产 经纪 行业 也应
该借 鉴房 地产 估价 行业 的管 理经 验 ( 目前 房地 产 经纪
良好 的市场 消费 环境 。
张 晶 / 任 编 辑 责
和房 地产 估价 的行 业 自律工 作都 由“ 国房地 产估 价 中
2 …
期
22 2 蝴。期
维普资讯
资。 房地产 间接 投 资是指 资金投 入 与房地 产相 关 的证 券市 场 的行 为 , 间接 投 资 的发 展对 房地 产 供给 需求 也
维普资讯
中国房地产周期与宏观调控
一
、
中国房地 产业 发展存 在经 济周 期 的事 实
产 经济 运 行周 期或 房地 产经 济周 期运 行 过程 ” 。对 说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措施研究
![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99eed976eeaeaad1f3306b.png)
ZHA 0 a g — i LI S n — i CHEN G Y n — hu Zh n —b n o g —ln o g —c n 【 bt c】 B sdo encsi , c nic n f ci nl io cocn mirgl inadcnrl n e sc - A sr t a ae nt eesy si t de et eaa s f reo o c eua o n t d r t k h t e fa i f v y s ma t o ou i
[ 中图分类 号]F 9 . 23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1 1 (0 8 0 —0 5 —0 6 1 0 720) 1 07 2
当前 , 国 房 地 产 市 场 商 品 房 价 格 居 高 不 下 , 我 且 有 不 断 攀 升 之 势 , 价 问 题 已 成 为 群 众 最 不 满 意 的 房 影 响 和 谐 社 会 建 设 的 社 会 因 素 之 一 。 由 于 视 角 不 同 , 方面 意 见 大 相 径 庭 。 有 的 认 为 居 民 住 房 的 市 各 场 导 向从 根 本 上 就 是 错 误 的 , 的 认 为 面 对 房 地 产 有
【 yw r 】 r l s t ra y o gpl; a fu pya ddm n ;m co o i rg ai n nrl cmptin Ke ol  ̄ e t e el ; l ooy lw o p l n e a d ars p u t nadc t ; o eio ae a t i s c c el o o o t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经济学分析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034e40c850ad02de8041a9.png)
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宏观调控
![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宏观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9603e360561252d380eb6ef1.png)
推动房地产 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其次还 要通 过破 除不合理的土地制度、 强城 市规划的 刚性 约束 、 加 加大节能保护 的政
策 激 励 这 三种 手 段 , 用 制度 力 量推 动房 地 产 业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利
关 键 词 :房 地 产 业 ;宏 观 调 控 ;可持 续发 展
业发 展 的 制 度 安 排 不够 合 理 、 阶段 宏 观 调 控政 策 存 在 偏 差这 三 大 问题 的存 在 , 国 房 地 产 业仍 然 呈 现 出不 可持 现 中 续发 展 的现 状 。要 解 决 这 一 问题 , 须 首 先 从 内化 外 部 性 、 立规 范 市 场 、 必 建 引导 过 度 需 求 三 个 方 面 来 利 用 市场 力 量
续发 展 的主要 因素 。
国民经 济 重要 组 成部 分 , 国民 经济 快速 、 康 、 为 健 持 续发展 做 出 了重 要 贡献 , 是作 为高 耗能 的产业 , 但 房
地产 在推 动经 济发展 的 同时 , 消耗 了大量 的 资源 。 也 因此走 可持 续发 展 的道 路 是房地 产业 发展 的必然 选 择 , 而在 目前 的客观 条件 下 , 场又不 会 自发地 推 然 市
维普资讯
20 哲学 ・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u n l fXij n ie st ( i s p y, ma ie o r a ni gUnv ri Phl o h Hu nt s& S ca ce c s o a y o i o ilS in e )
产 业发 展所走 的却 是不 可持 续发 展 的道 路 。在发 展 过 程 中 , 地产 业 往 往 采取 的是对 土 地 资源 扩 张式 房
不 用 为 自己造 成非 可 持续 的后 果 付费 , 又不 能 从 自 己可 持续 开发 的行 为 中获 利 。 这种 情况 下 , 择 非 在 选 可持 续 的手 段 获取短 期高 额 的利润 就成 了他们 最优
房地产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浅析
![房地产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84c4755acfa1c7aa00ccd0.png)
房地产投资放缓
房地产行业由于相当数量的投机 和投资资金进入, 抬高了房价, 吹大 了房地产泡沫。 高空置率和高房价使 得真正需要住房的人住不起、 住不进 去, 而房价还不断攀升, 造成一系列 社会问题, 同时也影响了房地产行业 的健康发展。 因此, 房地产问题已经 不单单是行业的问题, 不仅仅是经济 问题, 更是政治问题, 民生问题。 房 地 产 产 业 牵 扯 到 建 筑、 建 材、 水 泥、 家具、家电、纺织品等等十几个行业, 关联的行业越多,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就越大, 对社会就业的影响就越深, 因此, 房地产行业的问题不解决, 中 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 社会 的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 因此, 中央 对于 2012 年的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态 度是鲜明的,那就是 : 不动摇。 受 房 地 产 调 控 未 放 松 的 影 响, 2011 年 1-11 月,全国房地产累计开发 投 资 5.55 万 亿 元, 同 比 增 长 29.9%, 比上月继续回落 1.2 个百分点。从单月 情况看,11 月,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额 5560 亿 元, 同 比 增 长 20.15%, 增 幅比上月回落 4.8 个百分点,比上月环 比继续下降 2.42%。 随着以控制房价 过快增长为目标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深 化, 商品房限购措施由一线城市扩展 至部分二、 三线城市, 再加上货币政
外需变化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在 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下, 欧洲主权债 务危机进一步蔓延、 美国经济陷入困 境, 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 逐渐衰退, 这也是上年经济增长逐步 放缓的外在客观因素之一。 今后中国 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立足国内需求, 以消费促经济,保增长。 稳, 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 本稳定,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 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保持社会大 局稳定。 进, 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 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转变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及影响分析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及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c0cb5c3c1ec5da50e270d0.png)
二、世界各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从世界各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角度看,不断是 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房地产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方面从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针对本国房地产发展情况也都 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措施,最终是为了促进本国房地产业能 够健康稳定的发展。住房的价格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关键和 核心,也是衡量房地产市场是否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标准之 一,世界各国对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具 体调控内容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只有根据房地产行业的具 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控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 产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通过对世界各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可 以看出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房价过高的 局面,房价过高导致房地产市场失灵对整个国家发展产生重
Market Survey 市场观察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研究
张英杰
(中房集团平顶山房地产开发公司,河南 平顶山 467021)
摘要:房地产行业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挥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 中存在房价过快上涨、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土地供应政策、住房消 费政策,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重点制定政 策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应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政策现状研究
由于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一些不 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持续紧缩现象逐步凸显出来。因此 我国在前几年推出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在持续拉动内 需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房地产行业取得快速发展,我国居民 的住房消费也在逐渐启动,推动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导致 房价不断攀高,我国房地产业呈现出两旺的发展态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房地 产行业市场的活跃,对于改善我国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带动 房地产行业发展,拉动内需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在 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部分地区房地产行业呈现投资 增幅过大的现象,土地大量供应,导致房地产行业市场结构 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因此价格呈现出过快上涨的局面。通过 对 1998 年到 2009 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我国城乡局面的收 入平均增长为 8.7% ,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为 4.5% ,而住宅销 售的增长已经达到 35% ,在这样的模式下发展房地产业存在 一定的市场风险,同时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房价过快 增长,增加了金融风险产生的概率。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对 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最终对我 国广大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影响,同样会影响我国建设小 康社会的进程。
浅析当前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浅析当前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5858a77902768e9951e73865.png)
2006.11浅析当前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叶方标(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基于房地产的重要地位,必须要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国家为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都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这些问题着手,结合当前房地产的运行状况,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1-093-02房地产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他的健康发展关乎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另外由于房地产业的一些特性因素,比如房地产业的关联度大,与金融业的紧密联系,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性强,由此,要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金融安全,必须要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保持高度的警惕。
目前房地产业的发展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并且有加剧的趋势,从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协调发展出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
本文从分析这些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着手,结合当前房地产业的运行状况,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房地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房地产业增加值在一国的中的比例一般可以达到10%以上。
中国现在还未达到这个比例,但是发展速度相当快。
到2002年,个别沿海发达城市已经接近7%。
相信21世纪前10年结束时,将有一大批城市,可能接近10%的标准。
我们从房地产资产价值量看,2001年,我国全国房地产资产价值总量为56.68万亿元,其中,全国房屋价值总量为21.3万亿元,城市土地资产价值总量19.46万亿元,非城市用地的资产价值总量为15.85亿元。
我们从就业量来看,2002年我国房地产业就业人数达4000万人,根据2004年9月统计,我国房地产业(含建筑业)就业人数近1亿人。
从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或部门的关联看,房地产业对各产业的总带动效应系数为1.416,带动50多个物质生产部门20多个大类近2000种产品的发展。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机制分析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机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f85200bb68a98271fefa0a.png)
总 第 12期 0
建 筑 管 理 现 代 化
Co sr cin M a a e n M o enz t n nt t u o n g me t d ria o i ・l ・ 7
我 国 房 地 产 宏 观 调 控 政 策 运 行 机 制 分 4- g
1 房 地 产 宏观 调 控 政 策 运行 机 制 的界 定
机 制 一词 最 早 源于 希腊 文 【,指 机 器 的构 造和 动 作 原理 。一 般意 义 上说 ,机制 就 是在 一 个 系统 内 , 1 】
各个 组 成 部分 之 间相 互联 系 、配合 、渗透 、制 约 的方 式 。运 行 机制 是 整个 系 统在 运 转过 程 中表 现 出来 的
金 海燕 ,王要武
( 尔滨 工业大学 管理 学院 ,黑龙江 哈 尔滨 100 ) 哈 5 01
摘 要 :对 房 地产 宏 观 调 控政 策 运 行 机 制进 行 了 界 定 。将 我 国 房地 产 宏 观 调控 政 策 运 行机 制 概 括 为动 力 机
制 、约 束机 制 、决 策机 制 和 调 控 机制 ,并 进 行 了 具体 分 析 。提 出 了建 立 我 国房 地 产 宏 观调 控 政 策和 谐 运 行
b l r o o pe a i e ha im fChi s e tt a r c ntol hc uidup aha m niuso r tonm c n s o ne e r a esa em c o— o r l po y. K e o s e l t t;m a r — onr lPolc o r to m e ha im yW rd :r a ae es c o c to i y; pe a n c n s i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力分析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8b45f7910ef12d2af9e716.png)
从 上世纪 8 代 末 9 0年 0年 代 初 开 始 , 国 的 住 我
房制 度改 革逐 步铺 开 , 房地 产 市 场 经 历 了一段 从 出 现 到火爆 , 到 房 价 居 高 不 下 但 交 易 冷 清 的 过 程 。 再
这个 过程 中 , 府 采取 措 施 对 房 地 产 市 场 进行 过 一 政 系列 的宏 观调 控 , 这些 措施 对 我 国房 地 产 市 场 的健 康发 展起 到 了非 常重要 的作 用 。
显 的效 果 , 出 了房 地 产 的 泡 沫 , 范 了房 地 产 市 挤 规 场 , 息 了“ 平 房地 产过 热 ” 抑制 了通 货膨 胀 。 , 19 98年 是 房 地 产 市 场 改 革 的 一 个 分 水 岭 。 19 98年 6月 , 国务 院决 定 , 党政 机 关停 止实 行 4 0多 年 的实 物分 配福 利房 的做 法 , 行住 房分 配货 币化 。 推
话将 使房 地产 市场 产 生 混 乱 , 府 相 关 部 门通 过 宏 政 观 调控政 策 进行 干预 是非 常重 要 的。我 国房 地产 市 场 经过 十余 年 的发展 , 路 看涨 的房 价 饱 受 社 会 各 一
方非 议 , 重 影 响 了我 国 中低 收 入 者 的福 利 。可 以 严
收稿 日期 :0 2—0 21 5—3 1 作者简介 : 罗光华,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 。 男,
将房地产业作为国家新 的经济增长点 , 使房地产业 全 面发 展获 得 了宽松 的政 策支 持 。 20 03年, 我国又相继颁 布了《 于促进 房地产 关
致 了较 为严 重 的房 地 产 泡 沫 。 同年 , 了 纠正 这 种 为
不 正常 现象 , 范房 地产 市场 , 规 维护 国家 正 常的经 济 次序 , 国务 院 出台 了共 1 的《 于 当前 经 济 情 况 6条 关 和 加强 宏观 调控 意见 》 简 称 “ 1 ” , 出全 面 ( 国 6条 ) 提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协调发展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与协调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5f698db26fff705cc170adb.png)
资所应得的利息收入 。
利用资金优势拓展新 业务。
说 明业务员 没有使 用初始 贷款 .不用计
在资金监控指标 被业务 人员和管理 算 利息 i ( )余 额 为正但 小 于初始 贷 2
人 员逐步 接受 的基础 之上 .公 司逐渐开 款 金额 .说 明业务 员使 用 了部分 的初始
大 锅 饭 .具体 做 法 如 下
利于及时依据数据发现业务员资金使用上
对 于超额贷款 的利率 的制 定 .公司 存在的问题 . 将” 资服务也是外 贸服务 融
的意识灌输到业务员的意识中. 在控制资 率。 公司的每美元资金 占压资金 的指标逐
确定 .资金 占用大的业务 员适用最高 的 金 占用总规模 的同时提高了资金 的使用效 利率 ,资金 占用小 的适用优惠 的利率 。
求过度旺 盛的结果 。在 当前 ,主要表现 力度的逐年 加大 .市 民潜在购 买力成为 在房地 产市场 的需 求过度旺盛 上 .尤其 现 实 购 买 力 .巨 大的 市 场 需 求快 速 形 是银行推 出个人购 房按 揭贷款业 务 .有 成 ,个人消 费信 贷快速增 长 .直接 导致
一 齐 也
住 房 是 关 系 国 计 民 生 的 重大经济 问题和社会 问题 解 决群众住房 问题是建设和谐社 会 的 重 要 方 面
场的健康发展与 良性运行 ,将是国家的一 要表 现在三个 方面 :~是 房地产二 级市
个长期任务。 场发 展缓慢 .二手房供给 短缺 二 是房
屋租 赁市场不 够完善 :三是房地产 一级
始采 用差别利率分 摊利息 的财务核算方 贷款 .按照 初始贷款 的利率征 收利息 :
法 。在严格 了资金 收付制度 .完善 了资
三 、结束语 调控 与协调发 展 房 地产市场宏 观
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及其发展NO.4
![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及其发展NO.4](https://img.taocdn.com/s3/m/da19cd224b73f242336c5f6a.png)
住 宅 而我 国这些 年 则是 大 户型 、 造价 住 高
房 泛滥 。
条 ” 主 题是 调 整住 房 供应 结 构稳 定 住房 价 , 格 这是 一 个加 强 调 控管 理 , 狠抓 大 比重 建 设 小 户 型 低 价 位 住 宅这 个 关 键 的 重 大 决
原建设部政 策研 究中心主 任
社 会 科 学 院 研 究生 院 导 师
称 之 为第 一 次宏 观调 控 。 是 , 但 经过 第 一次 实 行政 府 由不 管 住房 问 题转 为 要管 住房 问 二是 , 广大 居 民实行 住房 对 调控 . 问题 并 没有 得 到很 好 的 解决 。 是在 题 的 重大转 变 . 于 分类供应. 以解 决 好 广 大 中低 收 入 者 的 住 20 0 5年 . 国 政 府 又 发 出两 个 ” 8条 “ 我 国 . 房 问题 为核心 , 是 . 府给 予 中低 收入 者 三 政 即第二 次宏 观调 控 。
1 6 9 1
覃 均 客 辛
13 6
备 ; }
出让 住 毛
+
55 8
2 95 51 7
69 7
]75
11 6
~
公开 市 场
3 39 5 6
9 1
4 28 3 .2
2 4 2 9 1
改革 的” 3条” 决 定截 断 2 , 住房 实物分 配 “ , 在 我 国推 行 以解 决 中低 收 入者 住 房问 题 为
重点 的住 房 分类 供 应制 度 。 一重 大 改革 , 这 大幅 度 地 解 放 了生 产 力 , 而 出 现 近 8年 从
提 来每 年 的住 房 建设 投 资 以每 年 递增 1 . 出 问题 的原 因 . 出有 效 的对策 。 8 9 % 的速 度 迅 猛 发 展 。 国城 镇 人 均 住 房 建筑 全 面积 , 19 由 9 8年 的 1 m 上 升 至 2 0 8 0 5年 的人 均 2 m 从 而 走过 了住 房 紧 缺 阶 段 。 6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金融杠杆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评价 在本轮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中,金融调控手段不断在强化。
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不到三年内,央行已经连续9次加息,仅2007年就5次加息。
为抑制经济运行中过多的流动性,自2006年7月到2007年11月,央行曾先后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存款准备金率由8%调升至13.5%。
2007年9月27日,央行与银监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银发[2007]359号,下称“359号文”)。
文件对申购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如此频繁的金融调控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投资继续升温 自1998年以来,我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
2007年1 —9月份,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814亿元,同比增长30.3%,比上年同期加快6个百分点,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4.6个百分点;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为25379亿元,增长37.9%。
上述数据说明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在高位运行,温度不断攀升。
(二)房价居高不下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都翻了一番。
2007年房屋销售价格继续较快上涨,部分地区房价涨幅居高不下。
2007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5%,涨幅比上月高1.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低0.8个百分点。
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2%,涨幅比上月高1.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低0.9个百分点。
深圳已经连续21个月同比涨幅超过10%,其中10月份为21.1%;北京连续18个月同比涨幅超过8%,10月份达到17.8%。
(三)房贷风险加大 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快速增长。
从1998年的3106亿元增加到2007年上半年的25720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重从3.3%上升到10%左右,年均增速超过40%。
9月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4.6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410亿元,同比增长29.6%,增速比上年同期快5.2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7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491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2个百分点;购房贷款余额2.8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924亿元,同比增长3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5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消费贷款违约风险已有攀升趋势。
据19家银行的不完全统计,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中,违约客户高达18万户;工行、中行、建行2006年末个人住房不良贷款已接近200亿元。
上述情况说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滋生着一定泡沫。
虽然形势总体发展状况还是可控的,但是如果房地产投资、房价继续高涨下去,泡沫的风险就会逐步加大,加之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形势依旧严峻。
因此,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任务仍然十分紧迫而艰巨。
二、金融杠杆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失灵的成因分析 尽管金融杠杆频频出手,但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仍然不见根本好转,金融杠杆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甚至处于失灵状态。
究其原因,大体上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情况。
从客观上看,第一,由于城市化发展迅速,商品房供不应求;第二,货币流通严重过剩;第三,世界性的资产重新定价潮流影响。
上述三个因素推动着我国房价不断走向高处。
除掉上述客观原因外,主观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往往处于两难境地 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房地产业贷款,在我国银行信贷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房地产业的这样一个重要地位,使得决策者进行宏观调控时,往往会处于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
这有点像妈妈惩戒犯错误的孩子,打轻了孩子不当回事;打重了,又怕伤害了孩子的身体。
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一直处于这样两难之中:下手轻了往往不起作用;但是下手重了,又怕伤害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甚至损害整个国民经济,这个尺度非常难以把握。
近期“359号文件”就是一个例证:出台了“359号文件”,但看到一些城市的剧烈反应,又不忍心下重手,导致市场仍对其中的“第二套房”如何认定争论不休,政策难以执行,调控效果也就不了了之。
(二)地方利益的制衡 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房地产业都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房地产开发交易的税收收入,是各个城市地方财政的主要进项。
有专家曾做了初步测算,房地产业的收入约占全国多数城市地方财政收入的51%。
因此有人又把城市财政直称为“土地财政”。
如果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就可能严重损伤地方财政的财源。
这是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们对宏观调控措施执行不利的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三)地方银行的消极抵制 房地产贷款,一直是各商业银行的重要贷款,个人房贷一直被银行业视为“优质蛋糕”。
以交行为例,2007年以来虽然在不断地压缩开发性贷款,但是却在谨慎扩展个人房贷,先后推出了“安居贷”个人住房贷款以及“轻松安居贷”个人住房循环贷款产品。
建行是房贷的龙头银行,按照其披露的2007年中报数据,其个人贷款平均余额由2006年6月30日的48906亿元,增加至2007年6月30日的6337亿元。
“高利润、低风险”的个人房贷是各家商业银行争抢的业务,面对“房贷新政”的实施,各商业银行的态度并不积极。
“359号文件”出台以来,各类银行谁也不愿明确制定严格的“第二套房”细则,生怕因自己的细则过严而导致优质客户的流失。
结果是调控政策所伸出的拳头“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调控功能大多被化解了。
(四)房地产宏观调控指导理念的“一刀切”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由于历史及多种原因,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当悬殊。
各项经济政策只有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现实,才会是有效的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宏观调控指导理念上过多地强调政策的全国统一性,往往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我国600余个城市的房地产业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类区域是发达地区,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投资炒房比例很大,外资进入量大,房价很高,涨幅很快。
第二类区域是比较发达地区,如东莞、珠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天津、大连等地区。
他们集中在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房地产市场相对比较活跃,投资炒房比例较大,外资进入量比较大,房价相对比较高,涨幅较快。
第三类区域是发展中地区,俗称二线城市,如武汉、重庆、成都、沈阳、长春、哈尔滨、西安、郑州、南宁、太原、兰州、乌鲁木齐、银川等中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城市。
它们的特点多是房地产市场启动相对较晚,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得以较快发展,居民自住性购房占市场主导地位,房价运行相对比较平稳。
第四类区域是刚启动地区,主要体现在中部、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一些省属城市。
它们的房地产市场化水平不高,地价较低、房价也比较低。
第五类区域是滞后地区,除东南沿海个别县级市,全国绝大多数的县级城市房地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房地产市场启动相对滞后,房价较低。
由于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实施全国统一的调控政策,结果出现了该调控的没能很好调控,不该调控的也跟着调控的结果,导致有病者吃药的剂量不足,没病的也得跟着吃药。
在第一、二类地区,一旦房地产市场稍有下挫,调控政策就立即出现折扣现象。
迄今为止,很难有一项宏观政策能够一贯到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其一,与房地产宏观调控失灵的主客观原因相比,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主观原因应该是主导的;其二,房地产宏观调控失灵的主观原因中,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三、实施区域差异的金融调控政策建议 依据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风险状况和金融杠杆失灵的成因分析,为破解金融杠杆参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难境地,笔者提出如下的金融政策建议:根据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建议实施考虑区域差异的宏观调控措施,即按照各个区域房地产业发展处于不同历史阶段、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宏观调控的任务,因地制宜,实行有差异的金融调控措施。
对第一类地区和第二类地区,它们是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因此,应该采取相对比较严厉的金融措施。
例如,第二套住房的首付应该严格按照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界定,无论是国内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应该执行统一的从严调控的标准。
利用严格的金融杠杆,从严控制上述地区的炒房风潮,囤地风潮,下大决心保证房价的平稳运行。
对于第三类地区(往往俗称为第二线地区),房地产市场虽然也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问题多是苗头性的,所以对这类地区宏观调控政策应当适当放宽。
例如,本次“房贷新政”中,第二套住房可以界定为按个人为单位。
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对这类地区起到警示作用,既促使当地的房地产业得以健康发展,又防止过热和房价过快上涨的弊端产生。
对于第四类和第五类地区,由于其房地产业刚刚起动,甚至是启动不足,因此应该对它们采取扶持和支持的态度,所以宏观调控中,对这类地区应该是网开一面。
例如,“房贷新政”中,第二套住房的规定在上述地区可以不实行;甚至对于该类地区的购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以鼓励和支持第四类和第五类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关系有一个递减规律在起作用。
房地产业是一个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
当一个城市经济处于腾飞的初期阶段,房地产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房地产业收入是各个城市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
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渐发生变化,呈现递减形态,其支柱型产业地位会逐步由其他产业取而代之。
这一规律在广州、深圳和上海都有明显的体现。
因此,在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中,实施区域差异调控政策,不会对一、二类区域经济产生大的不良影响。
总之,采用上述区域差异政策,有压有保,既可以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房价无限制地攀升,化解房地产业的风险,同时又促使后进地区的房地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平稳、健康、快速增长。
区域差异政策有利于缩小全国各个区域经济差距,从而解决决策层和管理层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两难境地,可以把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点,使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扩大到最大程度,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地快速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晓灵.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市场风险.中国金融,2007年19期. [2]汪利娜.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制度建设.中国金融,2007年16期. [3]范翰章.沈阳房地产研究.沈阳出版社,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