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合集下载

牛津大学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精品】

牛津大学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精品】

能的转移
高温
低温
篝火

太阳

热水

热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或从同 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这种现 象称为热传递。
热传递的方向 高温
低温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有温差
活动一:热在气体中的传递
问题1:活动步骤2和步骤3形成对比后, 我们能出什么结论?
2和3的对比,说明螺旋旋转的 方向与气体流动的方向有关。
能量的多少与运动程度有关。 活动剧烈或多样,需要的能量较 多,活动相应减弱,需要的能量 较少(如生病时)。
能的形式
热能: 从高温物体放出的能量,可使受热物 体温度升高。
能的形式
光能: 发光体向外释放的能量,又称辐射能。
能的形式
电能: 是使电器运作的能量,可通过电缆输送。
能的形式
声能 声音越大,放出的声能越多。
二、观察能的转化
1、快速搓动双手,双手的皮肤 有什么改变?
搓动时,是否有声音产生? 能的转化:
温度上升 有声音产生
动能 → 热能 + 声能
2、把几枚钉子放进罐子里,加上盖子后摇动罐子。
你听到声音吗?
能听到声音
能的转化:
动能 → 声能
3、用细绳吊起钩码,把钩码略微向一侧拉开,然 后释放,钩码会怎样?
(上海远东出版社) 牛津大学版六年级下册
科学
全册优质课件
第五章 能与能源
• 能及能的形式
讨论:
• 人为什么每天要吃 饭?
生病吃不下饭时有什么感觉?
物体的温度与粒子的运动的实验
人类活动离不开能(energy) • 任何活动都必须有能才能进行。
问:人为什么每天要吃饭?
1、举例你花费能量最多的两项活动 2、举例你花费能量最少的两项活动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摘要:科学入门探究活动是科学主要特征, 7 固体熔化温称熔,肺泡氧气二氧化碳细胞 6 呼气和吸气程是由幅肌和肋骨肌肉协完成牛津上海版科学考全——六年级学期科学入门探究活动是科学主要特征科学探究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科学发现能助我们认识周围事物科学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实验室是我们进行科学实验场所实验室工作定要遵守实验室守则并做实验必须安全措施3 人类感觉器官能力有限所以不尽可靠如要作准确测量就必须借助各种仪器以下是些常用仪器及测量单位仪器测量单位刻尺长千米、米、厘米 k, , 量筒体积米3、厘米3、升、毫升 3, 3, L, L 天平质量千克、克 kg, g 停表、分、秒 , , 温计温摄氏° 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涉及以下六基要素;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科学探究方法有观察、记录、猜测等等5 实验外紧急应变措施 9 ) 烫伤用蓝油烃(īg)涂抹;用量水冲洗b) 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用量水冲洗) 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用蒸馏水冲洗) 实验发生着火用灭火器扑灭;用湿抹布覆盖;用黄沙覆盖6 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7 使用量筒应量筒必须放平;数视线应与量筒凹液面低水平位置6 8 物体冷热程称温8 9 每人心跳次数是不尽相人脉搏跳动和心跳次数是相运动我脉搏跳动和心跳加快利用身脉搏或心跳次数规律可以粗略地估计3 0 异名磁极相吸名磁极相斥7 二生物世界科学喜欢研究身边事物他们既研究生物也研究非生物生物特征是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 我们可以尝试饲养动物作长观察深人了其特征例如 ) 它外形; b) 它活动形态; ) 它对外界刺激反应; ) 它生活环境; ) 它进食习惯; ) 它对人类影响蜗牛爱吃植物嫩叶对农作物有害5 地球上有很多不种类生物科学按它们特征分类6 生物可以通检表进行分类7 生物检表基原理是按生物体都存相和不特征划分划分原则是先划分基差异再划分较细依类推因种生物少拥有共特征生物检表 8 些野生生物正濒临灾绝任何种生物绝种可能会影响其他生物从而影响整生活环境人类应该关和保护野生生物9 蜗牛喜欢潮湿和阴暗地方生活3 蜗牛身体呈淡黄色;外壳呈褐色外壳颜色了隐藏己;坚硬外壳了保护己蜗牛有对触角每对触角长短不蜗牛利用腹足向前移动地方留下粘稠物质使接触面更加光滑有助爬行还能助蜗牛黏附物体上蜗牛具有触觉、视觉、嗅觉、味觉而没有听觉0 种生物也有差异这种差异是正常无论差异有多我们应学会接受5 科学对动物身体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53 动物有脊柱成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称无脊椎动物53 三细胞与生殖细胞是绝多数生物体结构基单位生物体可由许多种不细胞组成它们各有功能分工合作3 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动物细胞也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没有细胞壁部分细胞都可以行分裂产生更多细胞5 动物雌性性细胞卵巢产生称卵子;雄性性细胞辜丸产生称精子6 精子和卵子结合程称受精作用7 当人类精子和卵子结合便会发育成胚胎胚胎母体发育通胎盘和脐带等结构从母体吸取所养分8 婴儿出生都会得到父母照顾和保护父母更会教导幼儿各种生技能直至幼儿成长可以独立生活止9 生命不易要珍爱生命尊敬父母0 进人青春期男女身体外形上会出现性别差异称二性征生殖器官也趋向成熟繁殖下代做准备青少年应我保护避免性侵犯避孕方法很多但原理不外乎两种是阻止受精作用发生二是阻止胚胎发育3 通性接触而传染疾病称性传染病避免性传染病方法是洁身爱显微镜目镜越短放率越;物镜越短放率越6970 显微镜总放率目镜放率×物镜放率70 显微镜下物像比原物而方向相反旋物像顺逆针方向不变73 5 婴儿出生子宫肌肉收缩把婴儿挤出母亲阴道外婴儿就脱离母体8 6 女性完全发育通常每隔8天卵巢便会排出成熟卵子排卵前子宫壁会加厚并有充血现象准备接受受精卵85 7 艾滋病是译音正式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V病毒引起89 四物质粒子模型物质状态有下列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各种状态性质如下 ) 固态有固定体积和固定形状b) 液态有固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 气态没有固定体积也没有固定形状物质是由无数体积极细粒子构成粒子虽然用肉眼看不见但粒子却存隙并且粒子不停地运动3 科学以粒子模型分析物质三种状态如下 ) 固态粒子排列有序结构紧密粒子隙很粒子不能由移动只能固定位置上振动b) 液态粒子结构也很紧密但排列却不很整齐隙较粒子可定围由移动) 气态粒子相作用力很排列松散隙很粒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由气体粒子隙很压缩气体容易;液体粒子隙很.压缩液体极困难;而固体则几乎无法压缩5 气体粒子不断地撞击容器壁因而产生压强如空里气体粒子数量越多或粒子运动越剧烈气压就越6 无液气压计可用测量气压强7 物质每单位体积质量称密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密质量÷体积 8 密较物体浮密较物体上9 物体受热它粒子振动加剧粒子隙增物体便会膨胀相反地物体遇冷粒子能量被外界吸收粒子振动减弱隙缩物体便会收缩0 如加热程相气体膨胀明显液体次固体不明显即使加热程相不固体膨胀程也有不双金属片受热弯曲便是利用这原理恒温器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原理控制电路开关从而控制温3 两种不物质相遇相进入对方现象称扩散现象这表明物质例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07 地球表面覆盖着层气由气体力子不停撞击地球表面从而产生定压强这称气压强简称气压气压强是0×05帕斯卡(帕) 5 密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和克立方厘米进率000 kg³g³ 容摘见末尾页码标页码该单元末尾《总结》原由编者手工输入如有错别敬请谅牛津上海版科学考全——六年级二学期五能与能我们周围能以不形式存有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动能、势能和核能等多种形式能可以由种形式化成另种形式受控制能化往往对我们生活很有助但失控能化则会带灾害例如火灾等3 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能化器)控制能化形式、发生和地热由高温地方移至低温地方称热传递5 热可以通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6 对流只流体出现当流体粒子由温较高地方移至温较低地方对流便会出现这种粒子移动称对流7 传导主要固体出现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传导便会出现8 辐射是种不介质传热方式辐射可以真空进行太阳能也是通辐射移至地球9 金属是热良导体非金属(如空气和水)是热不良导体0 以下方法可以防止热流失 () 使用热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方式流失; () 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方式流失动物使用不方式保持体温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可防止热皮肤流失所有生物都可化及控制能量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化成植物体化学能;动物又以植物食物把植物化学能化成动物化学能从这关系看太阳就是能它直接或接地生物提供能量3 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它们所储存化学能也是太阳太阳可以说是地球上部分能终地球上能有限终有用尽天因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延长有限使用科学正致力开发新能和发明些更节能能化器5 位置越高质量越重力势能越;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补 6 当气体粒子受热它们运动速加快粒子距离会增气体受热膨胀它密相对地比四周气体密密较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较冷空气向下移动是便形成对流5 7 当水受热粒子距离增热水因而膨胀密变得比冷水密较热水向上升密较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液体热是以对流方式传递7 8 固体受热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碰撞影响相邻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围逐渐扩热也逐渐传至低温地方固体热是以传导方式传递8 9 不物质导热性能不金属导热性能较称热良导体非金属导热性较差称热不良导体0 0 不导热提导热性能不尽相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能物质按照不分类准则能可以分成不类型30 然界就有各种形式能称次能30 3 凡是由次能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能称二次能3 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够较短周期产生能称再生能反称非再生能3 5 量消耗石油、天然气、煤、和核能等称常规能新能是相对常规能而言泛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3 6 天然气是储存地层较深部位可气体六水与人类人类对水非常庞水人类生命、生产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然界里水都含有杂质例如悬浮微粒、微生物和溶物质等要把水净化我们可以利用滤法除悬浮微粒再加入氯气杀死微生物3 水厂通沉淀、滤、消毒等程生产水我们可以用蒸馏法从海水提取饮用水这种方法虽然有成效但须耗用量能成颇高5 冰(固态)、水(液态)和水蒸气(气态)属物质但以不状态存6 物质三态关系如下液态固态气态7 固体熔化温称熔8 液体沸腾温称沸9 标准气压下冰熔是0℃水沸是00℃0 蒸发现象可以任何温下进行加快蒸发条件如下 ) 液面面积; b) 较高温; ) 空气流通淡水是有限溪水、湖泊、河流和海洋可我们提供量有用物质因我们必须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每公民都有责任防止水质污染方法就是减少产生污水3 然界有液态水、固态水(冰)、还有气态水(水汽)9 从其存空上看然界水致可分三类海洋水、陆地水和气水其海洋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965%气水通常以雨、雪等形式出现9 5 然界水可分咸水和淡水海水属咸水不能直接饮用9 6 水净化方法 ) 沉淀法——除水较固体颗粒水加入明矾搅拌静置5556 b) 滤法——除水细固体颗粒使滤纸紧贴漏斗并向里倒入水5758 ) 加氯法——除水微生物向水加入数滴氯水59 ) 蒸馏法——除溶水物质加热蒸馏烧瓶里水使水蒸气通冷凝管、接受器用锥形瓶手机馏出物60 7 造成水质污染主要原因是 ) 城市生活废水; b) 农药和化肥; )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七空气与生命空气是种混合物微溶水空气成分如下氮气约占78% 氧气约占% 稀有气体约占09% 二氧化碳约占003% 外空气还包含水汽和其他微粒(例如微生物、花粉、烟粒和尘粒)等气体检验方法 ) 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b) 二氧化碳可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氢盐指示剂变黄3 用途 ) 氧气用() 呼吸作用;() 助b) 二氧化碳用() 光合作用;() 灭火器) 氮气用冷藏细胞氧气和食物产生反应程叫做呼吸作用这程贮藏食物能量会化成生物体能量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和水汽比气多温也较高5 肺是动物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场所新鲜空气呼出空气口和鼻气管肺泡氧气二氧化碳细胞 6 呼气和吸气程是由幅肌和肋骨肌肉协完成吸气隔肌下拉而肋骨肌肉收缩这两组肌肉放松便会呼出空气7 含有叶绿素植物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化合成有机物这程叫做光合作用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助气气体成分保持相对平衡9 空气除了含有气体外还含有些微颗粒例如烟尘、花粉、细菌等85 0 食物烧会发出能量并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89 烧有三项不可缺少条件可物、氧气、温(达到着火)可物耗尽、氧气不足、温降低至着火以下烧便会停止9 淀粉检验将碘液滴入被检测物体若变蓝色则含有淀粉3 容摘见末尾页码标页码该单元末尾《总结》原由编者手工输入如有错别敬请谅。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模块一:动植物的生长1.植物的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光合作用中产生的能量释放出来,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运输作用:植物通过根、茎和叶之间的组织管道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2.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成熟植物的生长。

-种子发芽: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经历脱水、吸水、伸长和断开包被等过程发芽。

-幼苗生长:种子发芽后,形成的幼苗通过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吸收水分和养分进行生长。

-成熟植物的生长:幼苗长大成熟植物后,可以通过开花、授粉和结实等过程进行繁殖。

3.动物的生长过程:出生、生长、发育、老化和死亡。

-出生:动物通过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诞生。

-生长:动物在适宜的环境下获得养分和能量,通过不断摄取食物进行生长。

-发育: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例如婴幼儿、童年、青春期和成年等。

-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动物的身体逐渐老化,功能衰退。

-死亡:动物经历老化后,体力衰竭或遭遇外界威胁等原因最终导致死亡。

模块二:地球变化与环境保护1.地球的变化:自然灾害、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和台风等带来的自然灾害会对地球环境造成破坏。

-生态平衡: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平衡状态,包括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等。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现象增多,例如干旱、暴雨和暴雪等。

2.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例如关闭电器、节约用水和使用节能灯等方式。

-减少污染:减少废气废水和垃圾的排放,例如选择环保产品和垃圾分类等。

-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例如植树造林和禁止非法捕猎等方式。

模块三:机器原理与应用1.机器的工作原理: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和齿轮原理。

-力的作用:机器通过力的作用实现各种功能,例如施加力使物体移动或改变形状。

六年级牛津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牛津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牛津科学知识点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引导我们了解世界的学科,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三种基本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体的分子排列紧密有序,能保持形状不变;液体的分子排列紧密但无序,能流动;气体的分子排列稀疏无序,能自由扩散。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转变为不同的态,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气体等。

二、物体的运动与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按照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拉力、推力、重力、摩擦力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许多力的作用,如用力推门、用力拉绳子等。

三、光的传播与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光的传播路径沿着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和折射规律。

四、电路与电流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的闭合路径,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现象,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到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五、天体与地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宇宙中一颗行星。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产生昼夜、季节变化等现象的原因。

太阳是地球上阳光的来源,它的光和热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点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声音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声音的特点包括音量、音调和音色,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进行测量和比较。

七、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定时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

我们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和地球资源。

通过学习生态知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牛津科学六年级知识点

牛津科学六年级知识点

牛津科学六年级知识点科学是孩子们在学校中接触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科学的学习,孩子们可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牛津科学六年级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物质和材料1. 物质的分类:介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特点,并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

2. 材料的性质: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例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二、力和运动1. 力的作用:了解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方式,例如推力、拉力、重力等。

2. 运动和速度:学习运动的定义和运动物体速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并且能够解释物体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所受到的力。

三、能源和能量1. 能源的种类:认识不同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化石能源等,并了解它们的利用方式。

2. 能量转化:学习能量的转化过程,例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四、生命现象1. 生物的特征:了解生物的特点和基本结构,包括组织、器官和细胞等。

2. 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周期:认识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周期,如种子发芽、幼虫成长、蝴蝶羽化等过程。

五、地球和宇宙1. 地球的组成: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板块的移动,以及地球上的水文、气候等现象。

2. 宇宙和天体:认识宇宙的概念,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天体的特点。

六、环境保护1. 环境保护的意义: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2. 节约能源:学习节约能源的方法,并了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综上所述,牛津科学六年级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物质和材料、力和运动、能源和能量、生命现象、地球和宇宙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让我们一起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吧!。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氧气和燃烧-燃烧与灭火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氧气和燃烧-燃烧与灭火

手帕烧不 坏的奥秘
魔水配方:2体积95%的酒精 1体积水混和组成
因为酒精燃烧释放的热量被手绢上 的水吸收,水变成水蒸汽带走热量 使手绢的温度降低,没达到手绢的 着火点。
假设1: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1:点燃的小蜡烛,将其用集气瓶罩住,与未罩住的蜡 烛比较
假设2: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2:用火柴分别点燃木条(纸团)和大理石
假设3: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实验3:将等质量的纸团和木条用火柴点燃,比较点燃的 难易
根据所给器材设计实验:
酒精灯、燃烧匙、火柴、纸团、木条、大理石、蜡烛、水、
燃烧与灭火
火烧赤壁
刘孙联军获胜的关键:
1.诸葛亮“借”了什么时机发动的战役? 2.孙刘联军准备的小船上装满了什么?
1.诸葛亮“借”了_东__风__的时机发动的战役。
氧气
2.孙刘联军准备的小船上装满了_干___草__。
可燃物 火势得到蔓延——战役取得了胜利
燃烧需要氧气和可燃物?——假设
燃烧的条件
如果发生了以下紧急情况,你会怎么办?
温馨提示
在发生火灾时同学们一定 不要惊慌,要用你所学 知识来保护自己
让我们一起庄重承诺: 珍爱生命、防止火灾、 学会自救、远离伤害
祝:大家平安、快乐、 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
魔术1: 烧不坏的手帕
手帕是可燃物,容易着火而燃烧, 可酒精烧完了,手帕却安然无恙,你 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 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 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曹军的木船是_可__燃__物__,木船燃烧的 条件是_温__度__达__到_着__火__点__、与__氧__气__接__触_。
缺一 不可

科学 上海牛津 六上六下七上七下 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

科学 上海牛津 六上六下七上七下 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

精品归纳《科学》知识整理学习重点及总结SkyZH2013-5-11《科学》学习重点及总结目录《科学》六年级第一学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科学入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认识科学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简单的实验技巧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生物的世界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生物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生物的多样性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分类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濒临灭绝的生物活动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细胞与生殖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单位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生命的诞生与成长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青春期与生育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性传染病活动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物质的粒子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物态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粒子模型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热胀冷缩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科学》六年级第二学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能与能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能及能的形式活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能的转化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能的转移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能源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水与人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水与生命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水的净化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水的循环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保护水资源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空气与生命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空气的组成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氧气与燃烧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五. 能与能源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有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动能、势能和核能等多种形式。

2.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3.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

4.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

5.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6.对流只在流体中出现。

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出现。

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7.传导主要在固体中出现。

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

8.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

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至地球的。

9.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如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10.以下的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i)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ii)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

11.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

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皮肤流失。

12.所有生物都可转化及控制能量。

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动物又以植物为食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

从这个关系看来,太阳就是能的来源,它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提供能量。

13.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燃料,它们所储存的化学能也是来自太阳。

太阳可以说是地球上大部分能的最终来源。

14.地球上的能源有限,终有用尽的一天。

因此,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间。

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新的能源和发明一些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

15.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

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章知识点总结-能和能源部分

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下册 第五章知识点总结-能和能源部分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第五章知识点总结能与能源部分【知识结构图】1、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热能、光能、声能、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等都是能的形式。

2、拉长的弹簧当中具有势能,蹦床运动中跳至最高点时也具有势能。

3、燃烧的蜡烛可以将蜡烛中原本储存的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4、物体运动时都具有动能。

5、接通电源后的电热器会放出热能。

6、无轨电车上的两根导线里传输的能是电能。

7、电动机能把电能转化成动能。

8、发电机能把动能转化成电能。

9、干电池能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10、水利发电的过程实现了水的势能转化成水轮机的动能,水轮机的动能转化成电能。

下图是水利发电示意图:11、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1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都来自于太阳。

13、能源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类能的物质资源。

14、按照不同的分类准则,能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依据天然或加工的准则,能源可以分成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包括: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海洋能、生物质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和风能;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加工而成的,包括:煤气、电能、液化气、焦炭和蒸汽。

依据短周期内是否再生,能源可以分成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有: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风能;非再生能源有:天然气、核能和煤炭。

依据生产和使用的规模,将能源分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有:煤炭、天然气、核能、石油和水能;新能源有: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和潮汐能。

15、燃料:蕴藏有大量的化学能,燃烧时化学能会转化成热能和光能的物质。

常用的燃料有:煤炭、石油、煤气、天然气、酒精、木炭、汽油、液化气和煤油。

其中家庭燃料有:煤气、天然气、木炭、液化气和煤油。

16、能可以经生物或非生物进行转化。

17、请写出煤和石油的能的来源故事:太阳→原始动植物(高温高压,漫长的时间)→煤、石油18、一般情况下,家庭燃气灶和热水器的使用年限是6-8年。

上海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上海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上海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1. 物理学基础知识:物体的分类、物理量和度量、力的作用、机械能、电学基础等。

2. 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体的基本构造、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等。

3. 化学基础知识:物质:混合物与纯净物、物质的性质、元素与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等。

4. 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地球的形态和结构、地壳变化的原因与方式、地貌的形成与演变等。

5. 科学探究方法:观察、实验、比较、推理、总结等。

6. 环境保护与健康:环保知识、健康生活方式、自然灾害等。

7. 科技知识:科技发展历程、电子计算机等。

8. 小学科技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如重力、气体、光、电等。

9. 科学常识: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和科学史、科学名人等知识。

10. 环节概括:最后总结了本册科学知识,呼吁读者在日常生
活学科学,提高科学素养。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二次能源,如电能、汽油等。

14.能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15.能源的节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节能灯、减少机动车出行、降低室内温度等方式来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也可以通过回收利用废弃物、开展能源回收等方式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次能源包括焦炭、煤气和电能等。

常规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和核能等,而新能源则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

水质污染的原因包括工业“三废”(废渣、废气、废水)的排放、农药、化肥等的使用以及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

要去除水中的杂质,可以先用沉淀法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过滤法除去小颗粒。

此外,可以加入氯消毒法或使用蒸馏法。

在过滤过程中,需要使用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和铁架台等仪器。

水存在三态变化,即液态、固态和气态。

沸腾需要达到沸点,而蒸发则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液体面积增大、温度升高以及空气流通速度加快都能加快水的蒸发。

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水加热至沸腾后,温度也不变。

水从植物表面蒸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具有多种用途。

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因此,可以利用取走可燃物、切断氧气供应或降低温度等原理来灭火。

绿色植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是光合作用,而人类和动物则通过呼吸作用获取能量。

光合作用需要光、叶绿体、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氧气和淀粉。

呼吸作用类似食物燃烧的过程,会放出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当我们吸气时,空气首先进入鼻腔或口腔,然后通过气管进入肺部。

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上面布满了毛细血管。

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而细胞中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则会随着血液运送到肺泡,经呼气排出体外。

在呼吸作用中,人们会进行模拟呼吸,即通过胸廓的变化使肺部容积发生变化。

科学上海牛津六上六下七上七下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

科学上海牛津六上六下七上七下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

科学上海牛津六上六下七上七下学习重点及复习内容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SkyZH《科学》知识整理学习重点及总结SkyZH2013-5-11《科学》学习重点及总结目录《科学》六年级第一学期 (4)第一章科学入门 (4)第一节认识科学活动1.1~1.2 (4)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活动1.3~1.5 (4)第三节简单的实验技巧活动1.6~1.14 (4)第四节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活动1.15~1.17 (4)总结 (4)第二章生物的世界 (5)第一节生物活动2.1~2.2 (5)第二节生物的多样性活动2.3~2.4 (5)第三节分类活动2.5~2.9 (5)第四节濒临灭绝的生物活动 2.10 (5)总结 (5)第三章细胞与生殖 (6)第一节生物的基本单位活动3.1~3.5 (6)第二节生命的诞生与成长活动3.6~3.7 (6)第三节青春期与生育活动3.8~3.9 (6)第四节性传染病活动3.10 (6)总结 (6)第四章物质的粒子模型 (7)第一节物态活动4.1~4.4 (7)第二节粒子模型活动4.5~4.12 (7)第三节气压活动4.13~4.15 (7)第四节物体的浮沉活动4.16~4.19 (7)第五节热胀冷缩活动4.20~4.22 (8)总结 (8)《科学》六年级第二学期 (9)第五章能与能源 (9)第一节能及能的形式活动5.1 (9)第二节能的转化活动5.2~5.3 (9)第三节能的转移活动5.4~5.13 (9)第四节能源活动5.14~5.18 (9)总结 (9)第六章水与人类 (10)第一节水与生命活动6.1~6.4 (10)1第二节水的净化活动6.5~6.9 (10)第三节水的循环活动6.10~6.14 (10)第四节保护水资源活动6.15~6.16 (11)总结 (11)第七章空气与生命 (12)第一节空气的组成活动7.1~7.3 (12)第二节氧气与燃烧活动7.4~7.8 (12)第三节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活动7.9~7.13 (12)第四节动植物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活动7.14~7.18 (12)第五节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活动7.19~7.22 (12)总结 (12)《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 (15)第八章身边的溶液 (15)第一节溶液的形成活动8.1~8.3 (15)第二节行行色色的溶液活动8.4~8.12 (15)第三节安全使用溶液活动8.13~8.17 (15)总结 (15)第九章电力与电信 (16)第一节电路活动9.1~9.17 (16)第二节家庭用电活动9.18~9.25 (16)第三节磁铁及电流的磁效应活动9.26~9.29 (16)第四节电信活动9.30~9.34 (16)总结 (17)第十章健康的身体 (17)第一节运动、休息与健康活动10.1~10.4 (17)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活动10.5~10.18 (17)第三节平衡与健康活动10.19~10.21 (18)总结 (18)第十一章感知与协调 (19)第一节生物的感觉活动11.1~11.3 (19)第二节视觉活动11.4~11.14 (19)第三节听觉活动11.15~11.23 (19)第四节嗅觉、味觉和触觉活动11.24~11.28 (20)第五节脑与感觉活动11.29~11.32 (20)第六节药物和溶剂对感觉的影响活动11.33~11.35 (20)总结 (20)《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 (22)第十二章宇宙与空间探索 (22)第一节宇宙活动12.1~12.2 (22)2第二节力与空间探索活动12.3~12.14 (22)第三节太空旅行活动12.15~12.19 (22)第四节空间开发活动12.20~12.22 (22)总结 (22)第十三章地球、矿物与材料 (23)第一节地球活动13.1~13.3 (23)第二节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活动13.4~13.5 (23)第三节材料及其应用活动13.6~13.14 (23)第四节材料开发活动13.15 (24)总结 (24)第十四章海洋与海洋开发 (25)第一节海洋与生物活动14.1~14.4 (25)第二节海底探索活动14.5~14.7 (25)第三节海洋开发活动14.8~14.13 (25)总结 (25)第十五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6)第一节人口增长及其所产生的问题活动15.1~15.2 (26)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活动15.3~15.6 (26)第三节环境与环境保护活动15.7~15.16 (26)总结 (26)34《科学》六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章 科学入门第一节 认识科学 活动1.1~1.21) 探究活动是科学的主要特征。

牛津上海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考点汇总

牛津上海版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考点汇总

牛津上海版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考点汇

强,从而传递热能。

这种传递方式称为传导。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因为金属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促进热能的传导。

而非金属如空气和水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为它们的粒子结构不允许热能快速传递。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热的不良导体或密封来防止热的流失,减少能量的浪费。

19、除了热能外,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

例如,太阳能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成电能,风能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成电能。

电能是一种非常便捷的能源,可以在各种设备中使用。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节约电能,避免浪费。

20、总之,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且可以相互转化。

我们需要控制能的转化,避免失控的能转化带来的灾害。

同时,我们也需要节约和善用能源,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间。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能源和发明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地球,节约能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上海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上海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上海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学习的科学课程已经进入了下册。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上海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

一、物理1. 电路电路是由电源、电线、电器等组成的系统。

电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形式。

2. 光线和投影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光波,投影是光学中用来描述影像的概念。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透镜放大或缩小物体实现投影。

3. 热转化和热传导热转化是指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如加热使温度升高,降温使温度下降等。

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热量的传递,包括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传热三种方式。

二、化学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种。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 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化学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简写,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简写。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认识化学符号,并学习如何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化学反应。

3. 酸和碱性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物质。

酸性物质含有氢离子,碱性物质含有氢氧根离子。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三、生物学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生态群落。

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

2. 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植物和动物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植物可以根据根茎、叶片、花朵等特征进行分类,动物可以根据体型、营养方式、生活习性等特征进行分类。

3. 基因和遗传基因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信息的一段DNA序列,遗传是指基因在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通过遗传规律理解基因的传递方式。

四、地理学1.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构造包括地球的内部和表层两部分。

地球的内部包括地核、外核、地幔和地壳,表层包括大气层、水球层和陆地层。

2. 活动的地球地球是一个动态的星球,包括地震、火山、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活动。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牛津上海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知识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5章能与能源1.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太阳能释放光能和热能,电线中输送电能,敲鼓发出声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食物为我们提供化学能,举高的重物、压缩(或拉长)的弹簧具有势能。

2.能可以(可以/不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发电机主要将动能转化成电能,电池主要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电动机主要将电能转化成动能,蒸汽机主要将热能转化成动能,电梯主要将电能转化成势能。

3.热是以对流、传导、辐射三种方式进行传递的。

流体(气体和液体)受热膨4.当气体受热时,气体粒子的运动速度增大,粒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气体受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造成对流。

热在空气中主要是以对流的形式传递的。

56.固体粒子不能自由移动,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

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会振动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

热在固体中能从高温的一端传递到低温的一端,这种热7891011花等作为制造御寒衣服的材料。

12.金属是热的优良导体,所以大部分煮食器皿用金属制造。

关上电冰箱的门,可以防止热通过空气的对流传递到冰箱里。

13.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太阳能、煤、天然气等。

凡是由一次能源经过转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焦炭、煤气、电能等。

14第6章水与人类1.水质污染的原因有:①工业“三废”(废渣、废气、废水)的排放;②农药、化肥等的使用;③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

2.水中的杂质与净化方法3.过滤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

4.水的三态变化5.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沸腾)。

温度升高,空气流通速度加快,液体面积增大,都能加快水的蒸发。

6.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水加热至沸腾后,温度不变。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五.能与能源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有热能.光能.声能.电能.动能.势能和核能等多种形式。

2.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3.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

4.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

5.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6.对流只在流体中出现。

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出现。

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7.传导主要在固体中出现。

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

8.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

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至地球的。

9.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如空气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10.以下的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i)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ii)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

11.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

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皮肤流失。

12.所有生物都可转化及控制能量。

植物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动物又以植物为食物,把植物的化学能转化成动物的化学能。

从这个关系看来,太阳就是能的来源,它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提供能量。

13.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燃料,它们所储存的化学能也是来自太阳。

太阳可以说是地球上大部分能的最终来源。

14.地球上的能源有限,终有用尽的一天。

因此,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时间。

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新的能源和发明一些更节能的能的转化器。

15.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

p4补16.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

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全期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一学期一. 科学入门 1. 探究活动是科学的主要特征。

科学探究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

科学的发现能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

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2. 实验室是我们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

在实验室工作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守则,并做好实验必须的安全措施。

3. 人类的感觉器官能力有限,所以不尽可靠。

如需要作准确的测量,就必须借助各种仪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仪器及测量单位:仪器测量单位符号刻度尺长度千米、米、厘米 km, m, cm 量筒体积米3、厘米3、升、毫升 m3, cm3, L, mL 天平质量千克、克 kg, g 停表时间时、分、秒 h, min, s 温度计温度摄氏度°C 4. 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涉及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记录、猜测,等等。

5. 实验意外紧急应变措施 p9 a) 烫伤:用蓝油烃(tīng)涂抹;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b) 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c) 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用蒸馏水冲洗。

d) 实验中发生着火:用灭火器扑灭;用湿抹布覆盖;用黄沙覆盖。

6. 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p12 7. 使用量筒时应注意: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位置。

p16 8.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p18 9. 每个人心跳次数是不尽相同的。

一个人的脉搏跳动和心跳次数是相同的。

运动后,我的脉搏跳动和心跳加快。

利用自身的脉搏或心跳次数的规律可以粗略地估计时间。

p23 10. 异名磁极相吸,同名磁极相斥。

p27 二. 生物的世界 1. 科学家喜欢研究身边的事物,他们既研究生物,也研究非生物。

2. 生物的特征之一是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3. 我们可以尝试在家中饲养小动物,作长时间的观察,深人了解其特征,例如: a) 它的外形; b) 它的活动形态;c) 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 它生活的环境; e) 它的进食习惯; f) 它对人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能与能源
1.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太阳能释放光能和热能,电线中输送电能,敲鼓发出声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食物为我们提供化学能,举高的重物、压缩(或拉长)的弹簧具有势能。

2.能可以(可以/不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发电机主要将动能转化成电能,电池主要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电动机主要将电能转化成动能,蒸汽机主要将热能转化成动能,电梯主要将电能转化成势能。

3.热是以对流、传导、辐射三种方式进行传递的。

流体(气体和液体)
4.当气体受热时,气体粒子的运动速度增大,粒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气体受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造成对流。

热在空气中主要是以对流的形式传递的。

5.当水受热时,热水因而膨胀,
6.固体粒子不能自由移动,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

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会振动
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

热在固体中能从高温的一端传递到低温的一端,这种热
7
8
9当上部的水受热时,
10空气的导热性较差,
11
棉花等作为制造御寒衣服的材料。

12.金属是热的优良导体,所以大部分煮食器皿用金属制造。

关上电冰箱的门,可以防止热通过空气的对流传递到冰箱里。

13.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太阳能、煤、天然气等。

凡是由一次能源经过转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焦炭、煤气、电能等。

14.石油、天然气、煤、核能等称为常规能源。

新能源泛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第6章水与人类
1.水质污染的原因有:①工业“三废”(废渣、废气、废水)的排放;②农药、化肥等的使用;③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

2.水中的杂质与净化方法
水中的杂质去除杂质的方法
悬浮的微粒先用(沉淀)法除去较大的颗粒,再用(过滤)法除去小颗粒
微小生物加入(氯)消毒法
已溶解的物质(蒸馏)法
3.过滤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

4.水的三态变化
5.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沸腾)。

温度升高,空气流通速度加快,液体面积增大,都能加快水的蒸发。

6.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水加热至沸腾后,温度不变。

7.水从植物表面蒸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第7章水与人类
1.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2.燃烧有三项不可缺少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因此,可以利用以下原理来灭火:①取走可燃物;②切断氧气的供应;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绿色植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是光合作用,人类和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是呼吸作用。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是光、叶绿体;所需的原料是水
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氧气和淀粉。

5.在细胞内,食物和氧气产生反应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类似食物燃烧的过程,会放出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较少的氧气、较多的水汽,且呼出的气体温度较高。

6.当我们吸气时,空气首先进入鼻腔或口腔,然后通过气管,并沿着左、右支气管到达肺,再经过许多更细小的分支进入肺泡。

7.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上面布满了毛细血管。

吸气时,氧气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氧气被运到全身各个细胞,而细胞中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随着血液运送到肺泡,经呼气排出体外。

模拟(呼)气:胸廓变(小),肺变(小)模拟(吸)气:胸廓变(大),肺变(大)8.植物也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放出能量,并释放二氧化碳。

9.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几乎保持不变。

10.探究: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1)把植物的叶片放在黑暗的地方数日,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把经过暗处理与阳光照射的叶片都放在沸水中约1分钟,目的是杀死叶片细胞。

(3)将叶片浸在试管中的酒精内,然后把试管浸入沸水中3~5分钟,酒精变成绿色,叶片变成白色。

酒精处理叶片的目的是去除叶绿素。

(4)取出叶片,把酒精冲洗干净,滴加碘液淹没叶片。

现象是:暗处理的叶片不变色,光照的叶片变深蓝色,说明光照的叶片含有淀粉,植物需要光照才能产生淀粉。

11.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将植物放在黑暗的地方数日,目的是使叶片中含有的淀粉耗尽。

(2)搭建装置,在密封装置中加入碱石灰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

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

(3)摘取叶片,进行淀粉检验。

现象是:碱石灰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色,碱石灰装置外的叶片变深蓝色,说明绿色植物需要二氧化碳才能制造淀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