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报告正式版
地质勘探报告范本
地质勘探报告范本一、前言本次地质勘探工作旨在对_____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勘探工作由_____地质勘探队承担,工作时间从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
二、工作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工作区域位于_____省_____市_____县,地理坐标为东经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北纬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
(二)地形地貌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等。
山地海拔高度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地势陡峭;丘陵坡度较缓,海拔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_____米以下。
(三)气候条件区域属于_____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_____℃,年降水量为_____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季。
(四)交通条件区域内交通较为便利,有_____公路、_____铁路穿过,为勘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勘探目的与任务(一)勘探目的1、查明工作区域内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
2、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水质特征。
3、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基础资料,评估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二)勘探任务1、进行地质测绘,绘制比例尺为 1:_____的地质图。
2、布置钻探工程,共施工钻孔_____个,总进尺_____米。
3、采集岩石、土壤、水样等进行分析测试。
4、开展物探工作,包括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四、勘探方法与技术(一)地质测绘采用实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并绘制地质草图。
(二)钻探使用_____型号的钻机进行钻探,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
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和回次进尺,保证岩芯采取率达到_____%以上。
勘察报告(正式)(标准版)
目录1 拟建工程及勘察工作概况 (1)1.1任务由来 (1)1.2工程概况 (1)1.3勘察工作目的、任务 (1)1.4本次勘察依据及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 (2)1.5工程勘察阶段、勘察范围、勘察等级的确定 (3)1.6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及完成工作量 (6)1.7 勘探工作质量评述 (8)2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0)2.1 气象、水文 (10)2.2地形地貌 (11)2.3地质构造 (11)2.4 地层岩性 (12)2.5基岩面特征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13)2.6 水文地质条件 (13)2.7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15)2.8不良地质现象 (15)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分析与评价 (16)3.1统计单元划分 (16)3.2 岩土物理力学测试成果统计和质量评述 (16)3.4土、岩工程分级 (20)4场地稳定性评价 (21)4.1拟建道路分段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措施建议 (21)4.2地震效应评价 (23)4.3拟建道路工程施工对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评价 (24)4.4场地稳定性及建设的适宜性评价 (24)5地基评价 (25)5.1地基均匀性评价 (25)5.2地下水及地表水作用评价 (25)5.3挡墙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型式评价 (26)5.4特殊性土评价 (26)5.5地基与基础施工建议 (26)5.6环境影响评价 (27)6、结论及建议 (27)附表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表12、粉土室内物理力学性质成果统计表表23、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表34、粉土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表45、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表5附件:1、送审表2、土体检测报告3、建设工程勘察合同4、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5、工程地质勘察纲要6、测量资料1 拟建工程及勘察工作概况1.1任务由来xx市德感工业园区建设有限公司(建设方)拟在xx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区内修建德感中路二期道路工程,特委托xx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勘察方)对德感中路二期道路工程进行工程地质一次性勘察。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地质勘察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地质勘察,并提供详细的地质情况、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及相应的建议措施。
通过本次勘察,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工程的安全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勘察区域概况1. 地理位置勘察区域位于某省某市,地理坐标为XX度XX分XX秒北纬,XX度XX分XX秒东经。
2. 地形地貌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主要由山脉、河流和平原组成。
山脉分布较密集,海拔高度在XXX米至XXX米之间变化;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山脉之间,地势相对平坦。
3. 气候条件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为XX摄氏度,年降水量为XX毫米。
三、地质勘察结果1. 勘察方法本次地质勘察采用了野外调查、钻探取样、地质剖面观测等多种方法。
2. 勘察结果(1)地层构造:勘察区域地层主要由XXX、XXX、XXX等层组成,形成了一定的地质构造。
(2)岩性特征:岩石主要为XXX、XXX、XXX等类型,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质。
(3)地下水情况:根据勘察结果,该区域地下水位较浅,水质优良,可供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
(4)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历史灾害数据分析,该区域存在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等。
具体的风险评估结果见附表1。
四、地质灾害防治建议1. 滑坡防治(1)加强监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质体变形和地下水位变化。
(2)加固措施:对潜在滑坡点进行加固,采取土工措施,如护坡、加固墙等。
(3)合理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避免建设在潜在滑坡区域,合理规划建设项目。
2. 泥石流防治(1)疏导水流:清理河道,保持河道通畅,减少泥石流形成的可能性。
(2)建设防护设施: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建设防护堤坝、拦挡坝等设施,减轻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危害。
(3)加强预警:建立泥石流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周边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一、地质概况。
本次地质勘察的目标地区位于XX省XX市,地处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处,地形复杂,地貌多样。
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地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岩层分布不均匀,存在着一定的地质灾害隐患。
二、地质勘察范围。
本次地质勘察范围包括XX山脉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在勘察过程中,我们对地质构造、岩层分布、地下水情况、地下矿产资源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三、地质勘察结果。
1. 地质构造,经过勘察,发现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多条断裂带和褶皱带,地层倾角较大,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2. 岩层分布,该地区岩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页岩等组成,岩性较硬,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
但在部分地区存在着岩层疏松、风化严重的情况,需要加强防护和支护工程。
3.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存在着地下水位较浅、水质较差的情况。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地下水的排水和防渗工作。
4. 地下矿产资源,在勘察范围内发现了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存在,但资源储量较为有限,开采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四、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针对该地区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我们提出了以下防治建议: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 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地基处理和支护工程,提高工程的抗震、抗滑、抗崩能力。
3. 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避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4. 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规划和布局矿区,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五、结论。
通过本次地质勘察,我们全面了解了目标地区的地质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在未来的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中,能够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因素,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资料
一、场地地层地基土分五层:
第一层杂填土:灰褐色,稍密,稍湿,主要成分为粘性土、炉渣、建筑生活垃圾。
层厚1.6~3.8米。
第二层素填土:褐黄、浅灰褐色,稍密~中密,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局部为粉砂,含少量碎砖渣。
层厚1.2~4.9米。
第三层粉土:褐黄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含铁锰氧化物,夹粘土薄层。
层厚1.2~3.1米。
层深6.5米左右。
第四层粉质粘土:浅灰、褐黄色,可塑,湿~饱和,含少量钙质结核。
层厚6.0米左右。
层深12.5米左右。
第五层粉细砂:褐黄色,中密~密实,饱和,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
层厚8.0~10.0米。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1各层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
第一层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80Kpa,压缩模量5.0Mpa。
第二层粘土:承载力特征值100Kpa,压缩模量4.5Mpa.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100Kpa,压缩模量5.0Mpa。
第三层粉土:承载力特征值110Kpa,压缩模量7.5Mpa。
第四层粉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120Kpa,压缩模量5.0Mpa。
第五层粉细砂:承载力特征值220Kpa,压缩模量15.0Mpa。
3.2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评价
周口市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该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地震特征周期为0.45秒。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是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地质背景该地区位于山脉腹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页岩组成。
地表地貌以起伏的山地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震活动频繁,属于高地震烈度区。
三、勘察范围和方法本次勘察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500米范围内。
采用的勘察方法包括现场地质调查、岩石和土壤取样、地下水勘查、地球物理勘测等。
通过对勘察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获取了大量的地质数据。
四、地质情况1.岩石特征勘察区域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岩性坚硬,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地下存在一些断层和节理,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以注意。
2.土壤情况勘察区域的土壤主要分为黏土、砂土和砾石土。
黏土含水量较高,容易发生液化现象;砂土排水性较好,适宜作为基础填料;砾石土孔隙率大,透水性好。
3.地下水情况勘察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良好,水量充足。
地下水受地层裂隙和断层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利用和控制。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历史数据和地震活动情况,对勘察区域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滑坡、崩塌和地震等地质灾害风险,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工程建议根据勘察结果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以下工程建议:1.地震设计要求: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物重要性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地基处理:根据勘察结果和土壤工程性质,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地质灾害防治: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固边坡、设置防护网等,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七、结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表明,勘察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风险。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
企业地质勘察报告范文参考
企业地质勘察报告范文参考1. 项目背景本报告为XX企业委托进行的地质勘察项目的终稿报告。
该项目旨在评估在某特定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本报告采用了XX方法进行地质勘察,并根据现有的数据和样本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勘察范围本次地质勘察范围主要包括了XX地区的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山区、河流等自然环境。
我们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石类型、地下水位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获得全面的地质勘察数据。
3. 勘察内容本次地质勘察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地质构造调查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现有的地质图资料,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
我们发现该地区主要呈现XX构造,包括了XX断裂带和XX褶皱。
此外,我们还进一步研究了断裂带和褶皱的走向、倾角等参数,以便后续的地质评估和资源开发。
3.2 地貌特征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地表的沟壑、山地、平原等地貌形态进行测量和描述,我们了解到该地区地貌类型多样,包括了山地、丘陵、峡谷等。
这些地貌特征对于后续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3.3 岩石类型鉴定我们对该地区的岩石类型进行了采样和鉴定。
通过现场采集的岩石样本,我们进行了岩石薄片制备和显微镜观察,以确定岩石的成分和结构。
我们发现该地区主要由XX岩石组成,包括了XX岩、XX岩等。
这些岩石的类型及其物理、化学特性对于后续的资源评估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4 地下水位调查通过现场的地下水位测量和资料收集,我们得到了该地区的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
我们发现该地区主要的地下水位在XX米-XX米之间,地下水丰富度较高,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潜力。
4. 勘察结果和评估基于以上地质勘察内容和数据,我们对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进行了评估。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该地区存在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XX矿、XX矿等;- 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对于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该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适合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
一、勘察目的
本次地质勘察旨在探明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察范围
本次勘察范围为X市XX路附近约100米范围内。
三、勘察方法
1. 野外地质工作:通过实地勘察观测、地质剖面和岩石采样,收集有关地质构造、岩性和岩层分布的资料。
2. 室内地质分析:通过对采集回来的岩石样品进行岩相学和岩石学的分析,确定岩石的组成和性质。
四、勘察结果
1. 地质构造:勘察区域属于一处构造相对简单的低山地区,地形起伏较小。
2. 地质岩性:岩性主要以砂岩为主,少量夹杂着泥岩和碳酸盐岩。
3. 岩层分布:勘察区域的岩层分布较为均匀,厚度关系较为一致,在不同地段的岩层厚度变化不大。
五、勘察意见
根据本次地质勘察结果,对于后期工程建设,提出以下意见:1. 土地平整:勘察区域地形起伏较小,并且岩层分布较为一致,
适合进行土地平整工作。
2. 岩石开采:勘察区域主要岩石为砂岩,岩石质地坚固,适合进行岩石开采,并作为后期工程建设的材料。
3. 岩石处理:泥岩和碳酸盐岩夹杂在砂岩中,对于岩石处理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离和分类,以保证岩石的质量。
4. 岩层变化:虽然岩层变化不大,但在工程建设时需要根据不同地段和不同岩层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六、总结
通过本次地质勘察,我们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们建议在后期工程建设中,根据勘察结果提出的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施工,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岩石开采和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确保岩石质量和工程质量的要求。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
地质勘探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地质勘探是指对地球地壳内各种地质体的地质建造、构造、岩性、矿产资源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并提供有关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指导的科学活动。
本次勘探目的是为了对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解,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二、勘探区地质概况本次勘探区位于省市,位于该市的山脉地带,地势较为陡峻。
根据之前的地质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岩性以片麻岩和花岗岩为主,其中含有较多的石英和透闪石。
此外,该地区还具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包括铜、锌、铅等金属矿。
三、勘探工程目标及方案本次勘探的目标是对该地区的构造、岩性、矿产资源等进行详细调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以下勘探方案:1.地质勘探方法本次勘探采用了地面勘探和钻探勘探相结合的方法。
地面勘探主要采用了遥感技术和航空磁、航空电法进行地下地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钻探勘探则对局部区域进行了实地勘探和取样。
2.特殊设备为了实施钻探勘探工作,需配备手持钻探机、钻杆、钻头等专业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在地下工作区进行垂直或倾斜钻探,以便获取更加准确的样品。
3.样品分析在勘探区域选取了几个典型的钻探点进行钻探取样。
取样后,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矿石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定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以获取关于该区域矿产资源的详细信息。
四、勘探结果及分析根据本次勘探的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构造分析通过航空磁、航空电法等勘探方法,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构造类型主要是深断层,断裂方向主要为北西—南东向。
这给该地区的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地质构造的影响。
2.岩性分析钻探取样显示,该地区的岩性主要以片麻岩和花岗岩为主,石英和透闪石含量较多。
岩石的物理性质如抗压强度和可塑性以及化学性质都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
3.矿产资源分析经过实验室分析,该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铜、锌、铅等金属矿。
其中铜矿资源储量较为丰富,适合进一步开发利用。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地质勘探的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该地区的构造类型以深断层为主,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
宣恩地质勘察报告
宣恩地质勘察报告1. 引言宣恩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情况,本次勘察报告旨在对宣恩县的地质特征、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
2. 调查目的本次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 - 了解宣恩县的地质构造特征,包括地质年代、地层组成等; - 评估宣恩县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泥石流等; - 提供科学依据,为宣恩县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3. 调查方法本次地质勘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 野外调查:对宣恩县的地质地貌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包括地层、断层、岩性和构造特征等要素。
2. 取样分析:采集地质样本,进行室内分析,包括岩石成分、矿物组合等,以获取更详细的地质信息。
3. 实地勘测:利用测量仪器对宣恩县的地形地貌进行测量和记录,获取地形地貌的数字化数据。
4. 文献调研:对宣恩县的地质背景和历史地质调查报告进行文献调研,了解之前的研究成果。
4. 地质特征4.1 地质年代经过本次勘察,确定宣恩县的地质年代为[具体年代],地质时期为[具体时期]。
4.2 地层组成宣恩县地层组成复杂,主要由[主要地层组成]构成。
其中,[详细描述地层组成]。
4.3 断层特征宣恩县存在多条断层,其中[具体断层名称]是最显著的一条断层。
该断层的走向为[具体走向],倾向为[具体倾角]。
5. 地质灾害情况5.1 滑坡宣恩县地势复杂,地震和雨水的作用使其易发生滑坡。
根据勘察结果显示,宣恩县共发生了[具体次数]次滑坡事件,造成了[具体损失]的经济损失。
5.2 泥石流宣恩县地形陡峭,降雨过程中易发生泥石流。
过去[具体年份]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宣恩县发生了[具体次数]次泥石流事件,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6.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1. 宣恩县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多条断层,需要加强对断层的监测和研究。
2. 滑坡和泥石流是宣恩县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风险,应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某工程项目进行的地质勘察的综合报告。
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的目的是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做出科学评估,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勘察过程、方法和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2. 勘察范围和目标本次地质勘察的范围涉及工程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区域。
目标是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结构、地层特征、地下水情况等,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勘察方法和过程3.1 地面勘察地面勘察是地质勘察的基本工作内容,它包括了地貌调查、地质剖面观测、取样等方法。
地貌调查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地图分析,了解该地区地表特征、地形、地貌类型等信息。
地质剖面观测则是针对地下地层的勘察,通过钻孔、挖掘等方式获取地下岩层的情况。
取样是勘察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采集地表和地下的样本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壳的构成和岩石特性等关键信息。
3.2 地下勘察地下勘察是为了获取地下地质情况的数据,包括了地下水位测量、钻探、测试等方法。
地下水位测量是为了了解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通过在不同位置进行水位测量,可以绘制出水位等值线图,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钻探工作通常采用岩心取样的方法,通过钻孔获取地下不同深度的岩层样本,进而分析地质结构、地层特征、岩性等。
测试工作主要通过实验室分析对钻孔取样进行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等方面的测试,以确定岩石的工程性质。
4. 勘察结果4.1 地质结构和地层特征根据本次勘察获得的数据,可以确定该地区的地质结构和地层特征。
- 该地区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是一个地质较为稳定的区域。
- 地下岩层主要分为砂岩、页岩和泥岩,其中页岩和泥岩的厚度较大。
- 地下地质构造主要为断裂和褶皱,存在一定的活动性。
4.2 地下水情况本次勘察还对地下水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获得的主要结果。
- 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平均深度为15米。
- 地下水年均补给量大于年均开采量,地下水资源充足。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
1 概述1.1 概况拟建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行政区域属于崇左市大新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45′∼107°09′,北纬22°36′∼22°56′,拟建项目路线起于大新县雷平乡,与大新至崇左二级公路相接,经勘圩、排塘、硕龙至下雷,路线全长约60Km,附加硕龙支线3.7 Km。
本项目于二○○七年五月至二○○七年七月进行了现场勘察,并于二○○七年七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
1.2 勘察目的、任务及工作依据1.2.1 勘察目的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确定公路路线、工程构造物位置及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1.2.2 主要任务(1)查明拟建项目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形、地质和水文等场地要素作出分析、评价和建议。
(2)查明桥涵构造物地基的地质结构及其分布特征,测试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的变形和承载力、变形模量等岩土设计参数,并作出定量评价。
(3)查明各隧道隧址区地质、地震情况、进出口的环境地质条件,为各方案的比选论证及隧道设计、施工方案选择提供地质依据。
(4)查明场地地基的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性质、提供防治设计必需的地质资料和地质参数。
(5)查明公路工程建筑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并对大型公路工程建筑物场地进行必要的地震烈度鉴定或地震安全性评价。
(6)提供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所需的地质资料。
1.2.3 工作依据1.2.3.1 规范、规程及技术资料(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公路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51-93)。
宜宾地质勘察报告
宜宾地质勘察报告一、引言本文档是对宜宾市地质勘察工作的报告,旨在为地质工程提供基础数据和分析结果。
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地质条件复杂,具有重要的地质资源和工程地质问题。
本报告通过对宜宾市的地质勘察工作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提供了相关的地质情况和工程建设所需的信息。
二、地质概况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西临川西山脉,东靠长江。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地貌特征主要为山地和丘陵。
宜宾市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主要有片麻岩、石灰岩、页岩等。
1. 片麻岩宜宾市主要地质构造为片麻岩,该岩石属于变质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
片麻岩具有良好的的强度和稳定性,是适宜的建筑材料。
2. 石灰岩宜宾市还分布有一些石灰岩地质体,该岩石富含钙质,是一种优质的建筑材料。
但石灰岩在潮湿环境下易溶解,需注意保护。
3. 页岩宜宾市地质中还存在大量的页岩,页岩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沉积岩,主要由粘土和砂粒组成。
由于页岩中含有一定的裂缝和孔隙,对于水工程和建筑基础构造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地质情况调查本报告对宜宾市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地质构造和地质断裂等方面的调查,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地下水位较深,约为50米以下,需注意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土壤类型主要为黏土和砂土,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和抗压性。
3.宜宾市地质构造较复杂,存在多条断裂带和隐患,对于工程建设需要加以注意和处理。
四、工程建设环境基于对宜宾市地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本报告对工程建设环境进行了评估和预测。
主要内容包括:1.建设地质灾害评估:结合地质勘察数据和地质灾害预测模型,对工程建设地区的地质灾害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2.建设地质条件评估:综合分析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土壤类型等因素,评估工程建设地区的地质条件是否适宜。
3.建设地质预测:基于地质勘察数据,利用适当的地质预测方法,对工程建设地区未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对宜宾市地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在工程建设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下水位等方面的调查。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地质勘察是对一些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地质勘察针对市区域进行,旨在了解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情况以及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等。
二、勘察方法本次地质勘察采用现场实地勘察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实地勘察通过地质地形剖面的观测,采集岩石、土壤样品和地下水样品,以及进行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的调查等。
实验室分析方面,通过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岩石和土壤物性参数测定等。
三、地质构造情况四、地质灾害情况该区域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滑坡主要发生在陡坡和坡脚部位,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
崩塌主要发生在陡坡和河谷边坡处,易引发次生灾害。
泥石流主要发生在陡坡上的沟谷地带,带来严重的地层侵蚀和土地破坏。
五、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经实验室分析得知,该区域的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和片麻岩,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适合建设各类的基础设施。
土壤类型主要有粉质黏土、砂质土和淤泥等,土层较为松散,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地下水位较浅,需进行排水处理。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勘察结果,结合工程建设需求,提出以下建议:1.针对地质构造情况,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钻孔等地质调查工作,及时获取地质信息,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2.针对地质灾害情况,建议在施工前制定相应的防灾预案,并加强对滑坡、崩塌等区域的监测和防护措施。
3.鉴于该区域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土壤的强度特性,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确保工程的稳定性。
4.针对地下水位较浅的问题,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排水处理,防止因地下水对土壤的冲刷和液化造成的危害。
综上所述,本次地质勘察结果显示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多样,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但在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及施工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避免和减轻不利影响,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地质勘察报告正式版
地质勘察报告正式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工程概况:拟建工程由**房地产开发公司筹建,**设计研究院设计,委托**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拟建工程位于启**路北侧,**路西侧,场地原为**地块,勘察时原有建筑已拆除。
本工程总规划用地面积12200平方米,南北长约157米,东西宽约48~100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02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2100平方米。
由一幢39层宾馆、办公、公寓式酒店主体建筑以及4层的商业裙房组成,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建筑物概况见表1:表1:拟建工程概况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勘察阶段及勘察目的: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及勘察阶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勘察工程等级划分为甲级。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2、勘察目的为拟建工程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对地基基础型式、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具体内容如下:(1)查明场地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并查明类型、成因、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查明场地内有无古河道、沟浜、暗塘、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查明建筑场地范围内土层类型、成因、埋深、分布范围、工程特性及变化规律等,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其承载力特征值,评价地基的稳定性、适宜性、均匀性;(4)查明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别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对拟建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选择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或地基处理方案;(6)选择合理的桩端持力层,提供桩基设计参数,估算单桩承载力,提供桩基沉降设计参数;分析沉桩的可能性及其对周围环境设施的影响;(7)提供基坑开挖支护和降水方案、基坑开挖支护设计参数及基坑周边地质模型;分析基坑开挖、降水对周围环境设施的影响;对基坑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XXXXXXXX工程名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二○一七年七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1.2勘察内容1)对坝址区内主要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特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别、规模和特征等的阐述。
并查明坝基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坝基及坝肩渗漏、渗透特性等水文地质条件,经过压水试验等查明坝基渗透性。
3)经过砌体取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坝体压水试验等检查坝体砌筑质量。
4)经过钻孔试验数据对坝址工程整体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确认。
1.3勘察依据及执行标准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行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 )●国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 )●行标《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 )●行标《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 )●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设计单位提供《钻探技术要求》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1.4.1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工作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设计单位布设,详见“坝址区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S-1)”。
勘探点的位置沿坝体工程布置,左、右岸坝肩各布置1个勘探点,共布设勘探点2个,勘察点间距约98米。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和“勘探点布置图”,遵照现行规范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布设2个均为控制孔,孔深控制:各孔深入稳定基岩、压水试验值小于3Lu。
1.4.2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察工作于12月22日至12月28日完成野外钻探、取样及压水试验等工作;室内试验自12月29日开始,1月10日结束。
完成的具体工作量见表1.4.2-1、勘探点信息一览表1.4.2-2。
地质勘察报告的模板
地质勘察报告的模板1. 总体概况本次地质勘察是针对某区域进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该区域的地质情况,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勘察区域位于XX市XX县某乡,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本次勘察共完成XX个勘察点位的勘察工作。
2. 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了多种勘察方法,包括现场观察、钻孔、岩心取样、地球物理勘测等。
采用这些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地质情况。
2.1 现场观察在现场观察中,我们对勘察区域的地貌、地形、地物、水流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通过肉眼观察和测量等手段获取了大量的基础数据。
2.2 钻孔及岩心取样我们共计钻取了XX个钻孔,每个钻孔深度约为XX米。
在钻孔中,我们取得了大量的岩心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室测试,包括岩石组成、岩石密度、含水率等等,这些数据对于确定地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2.3 地球物理勘测我们采用了地电、重力、磁法等多种地球物理勘测方法,通过对勘察区域进行立体勘测,获取了较为详细的地下结构信息。
3. 勘察结果3.1 地形地貌该区域地貌属于XX类型地貌,地势总体较为平坦,但在该区域的南部和东部区域存在较为明显的山地。
3.2 岩石类型本次勘察发现,该区域的岩石类型主要有XX、XX等。
其中岩石的组成以片麻岩、花岗岩、玄武岩等为主,岩石性质较为坚硬,有利于后续的工程建设。
3.3 地下水情况在钻孔及岩心取样中,我们发现该区域地下水位较浅,水质整体较为清洁,适合于饮用和工业用水等。
3.4 地下构造通过地球物理勘测,我们发现该区域地下构造复杂,盘曲交错,需要在后续工程建设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4. 勘察结论本次勘察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质结构较为稳定,适合进行工程建设。
但在部分地区地下构造较为复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另外,该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对于后续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 勘察建议在后续工程建设中,需要针对勘察结果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处理。
根据地质情况,各项建议如下:1.在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应采取加强支撑、加厚结构等措施保证建筑安全。
企业地质勘察报告范本最新
企业地质勘察报告范本最新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XX公司地质勘察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
本次勘察的目的是确定该地区的地质情况,为XX公司未来的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
2. 勘察范围和方法2.1 勘察范围本次勘察范围设定为XX公司拟建项目的周边区域,包括土地表层地质、地下水资源、地质构造等多个方面。
2.2 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观测、钻探、取样等,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特征。
3. 勘察结果经过勘察工作,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3.1 土地表层地质该地区土地表层主要由砂质土壤和粘土组成,地下水位较浅,适宜进行建设项目。
3.2 地下水资源根据取样分析,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可满足建设项目的需求,并适宜进行矿泉水开发。
3.3 地质构造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不存在明显的断层和地震活动,不会对建设项目带来重大地质灾害风险。
4. 结果分析根据勘察结果,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4.1 地质条件优越该地区土地表层地质较为平坦,地下水资源充沛,地质构造相对简单,这些因素都为XX公司未来的建设项目提供了优越的地质条件。
4.2 开发潜力巨大鉴于该地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适宜的水质条件,XX公司可以考虑在未来进行矿泉水开发,以提升企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3 建设风险可控由于该地区地质构造简单,不存在明显的地质灾害风险,XX公司的建设项目在地质方面的风险较低,可以有效控制。
5. 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对XX公司提出以下建议:5.1 加强地质监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议XX公司加强对地质状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5.2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鉴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XX公司可以考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地下水,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5.3 完善地质风险防范措施尽管地质风险较低,但为了保证项目的安全运营,建议XX公司制定并落实相关地质风险防范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工程概况:拟建工程由**房地产开发公司筹建,**设计研究院设计,委托**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拟建工程位于启**路北侧,**路西侧,场地原为**地块,勘察时原有建筑已拆除。
本工程总规划用地面积12200平方米,南北长约157米,东西宽约48~100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02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2100平方米。
由一幢39层宾馆、办公、公寓式酒店主体建筑以及4层的商业裙房组成,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建筑物概况见表1:表1: 拟建工程概况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勘察阶段及勘察目的: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及勘察阶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勘察工程等级划分为甲级。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2、勘察目的为拟建工程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对地基基础型式、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具体内容如下:(1)查明场地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并查明类型、成因、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查明场地内有无古河道、沟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对拟建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选择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或地基处理方案;(6)选择合理的桩端持力层,提供桩基设计参数,估算单桩承载力,提供桩基沉降设计参数;分析沉桩的可能性及其对周围环境设施的影响;(7)提供基坑开挖支护和降水方案、基坑开挖支护设计参数及基坑周边地质模型;分析基坑开挖、降水对周围环境设施的影响;对基坑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8)测定场地的剪切波速,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作出分析和评价,评价地基的液化可能性、划分液化等级。
三、岩土工程勘察依据的规范及技术标准本次勘察依据的规范及技术标准有:(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 72-2004);(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JGJ 120-99) ;(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 ;(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 。
(10)《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1、勘察工作布置据本地区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本场地主要为第四系滨海~河流相、滨海~浅海相、滨海~湖沼相、河口沙洲~漫滩相沉积的松散堆积土层。
本次勘察根据以上规范及勘察合同要求,结合建筑物性质及本地区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确定本次勘察采用钻探取土、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与静力触探原位测试等方法进行勘探,并辅以小螺纹钻探明场地暗沟及古河道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勘探点布置是依据业主提供的规划总平面图,主要按建筑物的周边线及角点布置,勘探点深度及间距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标准要求确定,最大控制性钻孔深度130.0m。
拟建物位置及勘探点布置详见图1-1~1-2。
2、勘探点测量定位依据(1)勘探点定位根据业主提供的规划总平面图,按建筑物角点坐标位置进行放线布置。
(2)孔口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引测点为场地西侧建筑业大厦弧形台阶前中点,标高为2.48m(引测高程),详见图1 -1。
3、钻探现场钻探采用SH30-2型及GXY-1型钻机,钻进方式采用优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开孔直径为127mm,终孔直径为110mm,小螺纹钻主要对浅部土层进行钻探,以查明表层土的分布变化和地下暗沟、暗塘、暗坑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钻探操作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 进行。
4、岩土采样及原位测试(1)Ⅰ级不扰动原状土样由薄壁及单动三重管取土器取得。
原状土样长度为50~100cm、直径80mm。
取样前先清孔,避免残留土对土试样的扰动影响,并按有关规范及工程需要控制取样间距,土样及时封存,避免运输振动。
对标贯孔取得Ⅳ级扰动土样进行采用甲种比重计法、颗粒分析试验。
(2)标准贯入试验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落锤高度为76cm,先预击15cm,再记录30cm锤击数作为标贯击数N。
(3)静力触探试验采用15吨静力触探机,由LMC-D310静探微机记录读数,双桥探头截面积为15cm2 ,测试间距皆为10cm/次,贯入速率均控制在1.2m/min左右。
主楼部分60~70米以下静探贯入有困难,改用标准贯入试验,终孔深度~85.5米。
(4)波速试验采用武汉岩海公司的RS-1616K型探测仪及南京伟雄电器设备厂生产的井下波速探头,测试方法采用单孔法,测试间距为1米。
5、室内土工试验对采取的土样均作常规的含水率、比重、界限含水率、及密度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其中塑限采用滚搓法,液限采用76g瓦式圆锥仪法测定。
本工程为桩基工程,压缩试验最大压力大于预估上覆土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之和;并针对基坑工程,其相关土层作回弹再压缩试验。
抗剪强度试验,对场地厚层软粘性土选择代表性土样作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并对基坑开挖所涉土层作固结快剪试验,其余土试样作直剪快剪试验。
对标准贯入试验获取的扰动土样采用比重计、筛分法作颗粒分析试验。
用于液化判别的粘粒含量做颗粒分析时,采用六偏磷酸钠做分散剂测定。
对无法取得砂土原状土样时,进行颗粒分析试验。
针对基坑降水,对相关土层做渗透试验;为判别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取地下水作水质分析试验。
所有试验均执行现行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有关标准及操作规程。
6、勘察进程(1)外业:2005年06月11日~07月5日(2)室内试验:2005年06月15日~07月10日(3)资料整编:2005年07月10日~07月30日 7、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详见完成工作量一览表2:表2 :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五、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1、 位置和地形本场地位于启东市江海中路和人民中路交叉路口,距西侧建筑业大厦28.8m 。
场地地面高程~2.85m ,最大高差约1.14m 。
自然地面高程2.27m 左右。
2、自然地理概况1、地貌: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地貌单一。
2、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028.4mm ,日最大降雨量为172.2mm 。
3、风:年平均风速3.7m/s ,最大-10.8 ℃,年平 均最高气温19.2℃,年平均最低气温11.4℃。
7、湿度:平均相对湿度82%。
3、地层分布及成因本次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自然地面下18.5m以浅土层为全新世(Q4)滨海~河流相沉积的粉质粘土、粉砂、粉土层;~41.0m为滨海~浅海相沉积的厚层淤泥质粉质粘土;~56.0m左右为滨海~沼泽相沉积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层;~75.0m左右为滨海~河口相沉积的粉土、粉砂层;其下沉积晚更新世长江古河道的中砂、粗砂,夹多层河口沙洲相~漫滩相的粉砂和粉质粘土。
各土层层位分布较稳定,土层分层描述如下:①杂填土:褐黄~灰色,主要分布于场地表层及原有建筑物基础地段,土质不均匀,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含碎砖、砼块和植物根系等,一般厚度为~2.5m,平均厚度0.8m左右m。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褐黄~灰褐色,上部含氧化铁斑,土质欠均匀,有孔洞;下部稍夹薄层粉土,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软~流塑,属中~高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2.6m,层底标高~0.70m,层厚~1.7m,平均厚度1.2m左右。
本层除局部杂填土地段缺失外,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③粉土:灰色,很湿,稍密,土质不均匀,层底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5.1m,层底标高~-1.47m,层厚~2.75m,平均厚度2.4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④粉砂:灰~姜黄色,饱和,土质不均匀,频夹粉土,稍夹粉质粘土,含云母、木屑和贝壳碎片,稍密~中密,属中~低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8.0m,层底标高~-4.35m,层厚~3.4m,平均厚度3.0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⑤粉土:灰色,土很湿,稍密,含云母、木屑,土质不均匀,上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14.00m,层底标高~-10.48m,层厚~6.2m,平均厚度5.7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⑥粉土:灰色,湿~很湿,土质不均匀,频夹淤泥质粉质粘土或粉质粘土,含云母碎片、贝壳屑,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稍密,属中~高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19.7m,层底标高~-15.90m,层厚~6.25m,平均厚度5.7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⑦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土质尚均匀,稍夹薄层粉土,具水平层理,无摇震反应,稍有~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高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23.0m,层底标高~-18.75m,层厚~3.5m,平均厚度2.8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⑧粉土:灰色,湿~很湿,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稍~中密,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25.9m,层底标高~-20.79m,层厚~3.9m,平均厚度2.1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⑨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状态,土质不均匀,频夹薄层粉土、淤泥质粘土,具水平层理,无摇震反应,稍有~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高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41.8m,层底标高~-38.90m,层厚~18.6m,平均厚度18.3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⑩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流塑状态,土质不均匀,夹粉土,具水平层理,含贝壳碎屑,无摇震反应,稍有~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52.8m,层底标高~-49.90m,层厚~11.2m,平均厚度10.9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11粉质粘土:暗绿~灰色,土质尚均匀,夹粘土,含灰白色钙质结核,无摇震反应,稍有~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57.2m,层底标高~-54.01m,层厚~5.0m,平均厚度4.5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12粉砂:灰色,饱和,土质不均匀,夹粉土和粉质粘土,含贝壳碎片和粘土团块,中~密实,属中压缩性土。
层底埋深~76.5m,层底标高~-70.13m,层厚~19.8m,平均厚度18.0m左右。
本层全场分布。
○13粗砂:黄灰色,饱和,密实,土质不均匀,夹中砂、粉细砂,含直径大小不等的砾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含砾量<5%,砾石主要为浅灰色泥岩,稍含黑色燧石碎屑和云母碎片,半浑圆状,属中~低压缩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