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第一单元货币与货币制度1、名词解释* 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它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 复本位制: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 布雷顿森林体系:(1) 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
(2) 实行固定汇率(3) 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4) 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货币事项进行磋商,维护汇兑评价体系。
* 牙买加体系:(1) 浮动汇率合法化(2) 黄金非货币化(3) 国际储备多元化(4) 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2、简答题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 1、确定本位货币币材,规定制作本位币和辅币的材料;> 2、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3、规定本为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及流通程序;> 4、规定银行劵的发行和准备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货币银行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与经济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答:在发挥各种职能时的特点:a.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想象的、思维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
b。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2.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区别:狭义货币—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以M1表示,计算方法“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与侠义货币相对,以M2表示,计算方法“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存款”。
3.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有何作用:a.宏观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传递信息和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b。
是商品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实行经济核算的工具,是实现收入分配的工具.第二章货币制度1.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的货币流通的特点:铸造权分散,铸币不断贬值。
2。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规定货币材料,货币单位,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准备金制度。
3.纸币和货币的流通规律的联系:都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约;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和纸币流通是第二性的,都要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区别:适应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和商品价格总额关系不同;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同.4.金单本位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的原因:在实行金单本位制的国家内,货币数量适当;其货币的对外汇率相对稳定。
5.保持货币稳定性所需的条件: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有效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1。
信用的作用: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调节经济结构。
2。
信用的特征:以偿还为前提,到期必须偿还;偿还时带有利息。
3。
高利贷信用利息率高的原因:a.借款人借款的目的大多不是用于追加资本以获取利润,而是为了取得一般的必需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
b。
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情况下,不容易获得货币,而对货币的需求由很大,这为高利率的形成创造了条件.4。
货币银行学(重点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货币与经济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代用货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制度下,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
信用货币:是一种信用凭证,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又称为债务货币。
格雷欣法则:当金银币的法定比价与其市场比价背离时,市场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法定比价上被低估的货币必然被人收藏、熔化或者输出国外,而法定比较被高估的货币则独占货币流通市场,这种规律又称为“格雷欣法则”。
1 、货币职能:1 . 交易媒介职能:货币以普遍接受物的形态(通货、支票等)在商品买卖者之间进行交易或劳务支付时发挥媒介作用2 价值标准职能:指货币在计算、表现、比较各种商品与劳务的价值量时,充当计值单位的职能3 货币价值贮藏职能: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即“购买力的暂栖所”4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指货币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是货币交易职能在延期执行时派生出来的2 、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1 货币是生产要素组合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推动力2 货币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先决条件3 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4 货币是经济核算和收入分配的主要工具3 、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金属本位和信用货币本位。
金属本位又可以分为三类: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细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金本位制(细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4 、掌握货币层次划分:1 按货币的最基本只能划分货币狭义货币M1 = 通货 + 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2 按货币资产的流动性程度划分货币层次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大致划分情况M0 = 通货M1 = 通货 +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2 = M1 +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 = M2 + 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4 = M3 + 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高品质商业票据等)3 货币结构货币机构也叫货币流动性结构,指流动性较高的货币与流动性较低的货币余额之间的比率。
《货币银行学》重点知识
《货币银行学》复习题一、关联概念比较1.基础货币与原始存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指存款货币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即不是由派生过程产生的存款。
2.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有限法偿: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当支付金额超过一定限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接受。
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3.商业承兑与银行承兑商业承兑:商业承兑汇票是票据的一种,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商业承兑汇票按交易双方约定,由销货企业或购货企业签发,但由购货企业承兑,并且由银行以外的人负责承兑。
银行承兑: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对出票人签发的商业汇票进行承兑是银行基于对出票人资信的认可而给予的信用支持。
4.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指国家作为债务人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通过银行以货币为形态提供的信用。
5.本位币与辅币本位币:主币是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造的货币,是一国的标准货币和基本货币。
辅币:由贱金属铸造的非足值货币,辅助主币的流通。
6.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货币制度:国家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发行、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和结构来影响实际经济的政策。
货币银行学重点内容复习
一,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商品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般等价物;二,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三,货币的发展阶段三种形式:商品货币形式、代用货币形式、信用货币形式;四,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按流动性程度划分的;错误!M0:是流通中的现金,有最强的流动性;错误!M1: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是指交易货币,包括各种实际用于交易的货币;即,M1=C+Dd;其中C是流通中的现金,D是活期存款或支票存款可随时变为现金进入流通;M1是货币供应量中最活跃的部分,代表全社会的即期需求,能够反映短期经济运行状况;错误!M2:广义货币;是指包括M1和流动性较差、不能直接用作支付工具,但可以较方便地转变为支付工具的项目,即M2=M1+Ds+Dt+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其中,Ds是储蓄存款,Dt是定期存款;错误!M3:M3=M2+Dn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负债五,本位币:一国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辅币:辅币是主币的对称,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交易和找零之用;货币制度:1、银本位制:最早的货币制度;2、金银复本位制:白银与黄金同时作为本位币;包括双本位制和平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金币银币皆可成为本位币,两者间有兑换比率;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银币却不能自由铸造;结果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无法保持一致;实际上银币只起辅币的作用,演变为金币的价值符号,注定了复本位制的崩溃;3、金本位制: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材料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4、纸币本位制:是指一国本位货币采用纸币而不与黄金发生联系的货币制度;六,1、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2、信用的特点:错误!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运用;错误!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错误!体现的是一种借贷关系;3、构成要素:债权人与债务人、时间间隔、信用工具;七,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出售商品时,卖方企业与买方企业相互之间所提供的信用;特点:错误!客体是以商品形态所提供的信用错误!商业信用具有二重性,授信企业与受信企业之间既是买卖关系,又是借贷关系错误!商业信用的主体,即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错误!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动态相平行;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存贷款等业务形式对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是当代信用经济的信用主体;特点:错误!信用规模不受货币资本数量的的限制错误!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接受性错误!银行信用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3、国家信用:也称政府信用;是指政府借助于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以及由此向社会提供贷款;特点:政府授信形式主要是是国库券和公债券,债权人是本国公民,债务人是国家或政府;政府授信方式是贷款;作用:调剂政府收支不平衡、弥补财政赤字、调节货币流通和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4、消费信用:是以居民个人消费为对象,由企业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像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方式:分期付款的赊销方式、消费贷款、信用卡;作用:提高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发展等,请自我发挥;5、个人信用八,信用的经济功能:1.调节国民经济;错误!调节经济总量:信用关系把盈余部门的盈余货币引向赤字部门,由后者用于消费和投资,使整个经济的货币循环不至于萎缩,保证了货币循环的正常运行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总之,通过信用关系调节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供给,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一致,保证了社会总供求的平衡;错误!调节经济结构:信用可以通过利率变动和信贷投向的变动,调节需求结构和收入结构,以实现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可以通过汇率的调整和国际信用关系的发展调节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从而实现对外经济的协调发展;2.有效配置经济资源;错误!信用可提高经济总效用:信用渠道的存在促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同家庭和个人对现时消费和未来消费有不同的预期与安排;信用的发展使得那些对现时消费不太重视的家庭,可以把收入的一部分以储蓄的形式通过信用机构转交给那些重视现时消费而对未来消费的预期较小的家庭,实现现时消费和未来消费的转换,使每个家庭都能将其消费资源按时间先后进行最佳配置,从而提高消费的总效用;错误!信用可促进有效规模投资扩大:社会经济的增长需扩大再生产,这就要追加投资;而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贷款规模的扩大又来源于储蓄的增长,因此储蓄是投资的前提;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银行信用的引导与促进;只有通过信用关系把储蓄这一投资权力转交给那些资本边际生产力比较高的单位,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有效投资规模的扩张;九,利率;1、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实际利率:指剔除物价变动,在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如果名义利率不变,借贷期间物价下跌,则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这对贷方有利而对借方不利;如果名义利率不变,而物价上涨,则对贷方不利而对借方有利;当物价上涨率高于名义利率时,实际利率为负;2、利率的计算:复利:如果一年中计息M次,则N年的复利为:S=P×1+r/m mn次方终值future value,又称将来值或本利和,是指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现值present value,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俗称“本金”;通常记作P;FV=P×1+r n次方PV=P÷1+r n次方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是指将债券持有到偿还期所获得的收益,包括到期的全部利息;而到期收益率则是指使从债务工具上所获得的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贴现率;3、决定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物价水平、利率政策、国际利率水平;4、利率的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违约风险,流动性,所得税和利率的期限结构;三种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错误!纯粹预期假说:根据预期短期利率来解释期限结构;错误!流动性偏好假说:认为利率的期限结构是由对远期利率的期望和利率风险的风险溢价决定的;错误!市场分割理论: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是相互分割独立的市场,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由该种债券的供求所决定;十,信用工具的基本特点:1、期限性2、流动性3、安全性违约风险,市场风险,购买力风险4、收益性实际收益率,是指信用工具的年平均收益与市场价格的比率十一,信用工具的分类:1,按流动性划分,完全流动性的融资工具钞票和活期存款和具有有限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商业票据股票等2,按发行者性质划分,直接证券和间接证券3,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划分,短期融资工具和长期融资工具十二,1,商业票据:错误!期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错误!汇票:是由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期内向指定的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命令书;2,银行票据:错误!银行券错误!支票错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3,政府债券:错误!公债券:中长期公债券多为息票债券错误!国库券:属于零息债券;4,股份制企业证券:错误!股票错误!公司债券5,金融债券:金融债券是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他们通过发行金融债券来改变资产负债结构,增加资金来源,主动负债;以中长期为主;十三,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1,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特征:面额大且固定,不记名挂失,利率固定或浮动,存款期限短,流通且在二级市场活跃,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较好;2,货币市场共同基金3,浮动利率票据同业拆借利率LIBOR,是指设在伦敦的银行相互之间短期贷款的利率,该利率被认为是伦敦金融市场利率的基准4,可转换债券5,期权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一个债券预期利率会上升,接下来会采取哪些信用工具规避风险购买看跌期权或其他多选OR单选看涨期权到期收益:买方=市场价—执行价×合约数市场价>执行价买方=0 市场价≤执行价卖方=执行价—市场价×合约数市场价>执行价卖方=0 市场价≤执行价看跌期权到期收益:买方=执行价—市场价×合约数市场价<执行价买方=0 市场价≥执行价卖方=市场价—执行价×合约数市场价<执行价卖方=0 市场价≥执行价期权到期利润:买方=到期收益—期权费卖方=到期收益+期权费6,远期利率协议7,互换:是一种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日彼此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金融衍生合约;十四,规避汇率风险的创新:选择债券、外汇期权十五,规避管制型创新:1,自动转账服务账户ATS 2,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 3,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 4,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 5,回购协议;十六,商业银行;1,性质:商业银行是一种以追求极大化利润为目标的金融企业;2,职能特征:错误!金融中介商业银行是具体办理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它充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错误!商业银行是创造派生存款和信用工具的银行;错误!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媒介;错误!现代商业银行是金融百货公司;3,组织形式:单一银行制度、总分行制度、银行持股公司4,主要业务:错误!负债业务流动性最强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借款同业拆借,转贴现和转抵押贷款,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再贷款,国际金融市场借款;贴现:贴现是指远期汇票经承兑后,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尚未到期前在贴现市场上转让,受让人扣除贴现息后将票款付给出让人的行为;或银行购买未到期票据的业务;错误!资产业务;贷款,投资,其他资产错误!中间业务;结算业务:汇兑,托收,信用证结算;代理业务:代理收付款业务,代理融通业务,代理推销有价证券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营业性租赁和融资租赁一种国际通行的长期租赁形式,租赁物的挑选维修保养等由承租人负责,承租人通常在租赁期满后以象征性价格取得设备的所有权;咨询业务;十七,1,专业银行指不经营零售业务,只在特定的范围内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开发银行非营利性的政策性的专业银行、储蓄银行2,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以及专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错误!保险公司错误!财务公司错误!经纪人和证券交易商错误!租赁公司错误!金融公司十八,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首先,从资金来源来看:投资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发行本行的股票和债券筹集的;而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各种存款及其他借入资金;其次,从主要业务来看: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承销,交易,衍生工具的创造,交易,收购兼并及相关服务和融资等;而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是存贷款及金融服务;第三,从主要功能看:投资银行向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而商业银行只能提供间接融资;第四,从利润来源来看:投资银行的利润来源是收取佣金、费用以及融资收益,而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于贷利差及服务收益;最后,从监管机构来看:投资银行大多由证券监管部门监管,商业银行主要是由中央银行监管;十九,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最高、统筹全局的、特殊的金融组织,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调节机构之一,在当今商品经济高度发展、金融业发达的时代,它担负着监督管理、保障本国金融制度健全稳定发展、执行货币政策、控制整个社会的信贷规模以及和货币供应量的特殊职责;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的发展;错误!性质:法律上,中央银行对社会承担责任,是一国金融制度中最高的管理当局,是政府在金融领域内的代理人,无论资本归谁所有,都应被看做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或是在政府控制之下的一个金融管理机构;经济上,中央银行又是一个办理存款,放款和结算业务得银行,但是它的顾客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因而是一个特殊的银行;中央银行既是机关又是银行;错误!职能: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执行货币政策,代理国库,买卖政府证券,接受政府的存款,并对政府提供必要的短期融资;充当政府的金融顾问,参与国际金融活动,推动本国经济国际化;维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负责保管本国商业银行和其他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按规定提存的存款准备金,并根据金融市场情况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和再抵押的融资业务;全国的票据清算中心;监督和管理全国的银行体系及其金融活动;政策职能:体现在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国的货币政策上;监督和管理职能:体现在其对银行体系、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宏观执行方面实施监督和管理;研究职能:中央银行的研究职能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国民经济神经中枢和信用制度枢纽的地位,掌握各种资料和数据,搜集和整理各种经济信息,准确预测,及时研究和制定有关金融政策的方案,供政府决策以咨询和参考;研究智能是中央银行的政策职能的补充,具有强化中央银行政策职能的重要作用;开发或促进职能:在金融深化方面的促进能力;错误!组织形式: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世界上用的最多:又称‘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指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一个中央银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联邦制国家多采用:也成‘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指一国在中央设立一个中央银行机构,并在地方设立若干个地方级中央银行机构的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欧洲联盟;准中央银行制度新加坡,卢森堡,斐济,香港地区大一统的中央银行制度20世纪60年代后的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我国便是实行这种制度二十,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盈利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错误!安全性原则: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6C:品质,能力,资本,抵押,经营条件,连续性5P:个人因子,目的银子,偿付因子,保障因子,前景展望;错误!流动性原则: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三方面和负债的流动性两方面;二十一,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主要措施:错误!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管理措施:当利率走势明朗且持续时间较长,采取进攻性策略;反之,当利率变化无常,则宜采取防御型策略;错误!持续期管理持续期是指金融工具按照一定的到期收益率收回其现值的一段时间,是衡量银行收回一项投资项目需要的平均时间;定义式:D为持续期;t为各现金流发生时间;Ct金融工具第t期现金流;r为市场利率;二十二,为什么出现信息不对称信息产品具有准公共性、难分割性和价值事后性;其价值只能在事后衡量,易形成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两种现象: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息是稀缺的,获得信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私人信息是一个人所拥有而其他人获得都要付出成本的信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有两种形式:隐藏信息和隐藏行为;信息从产生起就不可能均匀分布;利益关系阻碍了消息的披露;逆向选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降低风险的主要措施:1,减少内部信息不对称: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错误!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错误!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先进工具;2,克服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错误!筛选和监控错误!与借款客户建立长期联系错误!抵押与建立补偿余额账户---弱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后果;错误!加强同业沟通,共同防范信息不对称;3,信用制度及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错误!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培育社会信用意识;错误!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错误!建立信用担保体系;银行的资本构成:权益资本,债务资本,损失准备金与资本准备金;为什么要进行资本充足性管理1,有利于银行间公平竞争;2,有利于控制信贷规模,提高资产质量;3,可以保障存款人的利益;4,有利于促进银行内部改革,改善银行的盈利状况;5,有利于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二十三,金融市场;1,直接融资:就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直接协议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直接证券的过程;2,间接融资:盈余单位与赤字单位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进行的融资方式; 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错误!融资行为的主体不同:直接融资只有筹资者和投资者,其他机构只是为融资提供服务,并没有实质性的价值转让;而间接融资的主体是筹资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其中金融机构是资金融通的中心主体;错误!融资运动方式不同:直接融资中交易仅有一个过程,即资金通过购买证券,从资金盈余者流向资金短缺者;间接融资有两个过程,即资金盈余者将资金存入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再将资金以贷款或投资的方式转移到资金短缺者手中;错误!融资的成本和风险不同:从成本来看,间接融资的成本包括利息和银行部门的营业费用,而直接融资的成本主要有股票,证券的股息和利息以及证券的发行费用,因此,间接信用的成本较低;从风险来看,对初始投资者来说,股票,债券的风险要高于银行存款,也就是直接融资的风险高于间接融资;错误!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不同:间接融资的主体是银行,银行可通过吸收存款,办理转账结算来创造信用货币,派生出初始货币成倍的增量,因此,间接融资的规模直接影响货币流通量;而直接融资根据期限的长短,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不一;直接融资的方式虽然比较简捷,但是由于它在适用范围上有局限性,而且融资效率比较低,融资成本高,风险大,所以间接融资方式在现代经济中地位非常重要,而且在不断发展;联系:从整个金融领域来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都很重要;4,金融市场的分类:错误!按交易对象的期限划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错误!按融资工具划分,证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错误!按交易对象的不同类型,本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错误!按金融交易性质与方式,借贷市场,租赁市场,证券市场,公开市场,议价市场错误!按地域范围划分,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二十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1,货币市场:指一年期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场所及其价格运行机制总和;2,货币市场特征:交易期限短,风险性低,流动性强;3,货币市场的功能:调节其功能,指示器功能,联结器功能,货币市场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场所;4,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指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短期资金借贷的市场;参与者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5,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错误!融资期限短一天或几个小时错误!交易同业性必须是金融机构之间的错误!交易额大宗性交易额特大且不需要担保抵押错误!拆借利率的参考性LIBOR主要是指市场化很高的利率错误!无形的市场通过电话协商达成协议后,通过央行自动划账清算6,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7,短期票据市场:国库券市期限短,流动性强,安全性高,被视为零风险债券或金边债券;不记名形式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CD:发行单位是各商业银行特点:不记名,不挂失;存款金额为整数且数额很大;期限短,最短十四天,多数在一年以内;8,回购市场:是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融通的市场;正回购:资金的需求者在出售证券的同时,签订协议承诺日后如数购回;逆回购:资金的供应者在买入证券的同时,签订协议承诺日后按照规定的价格将证券如数回售给对方;回购价格:RP=P1+rt/3609,资本市场:亦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10,资本市场的功能:资金融通,产权中介,资源配置;11,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券等各种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 12,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是发行证券,证券发行者为扩充经营,按照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发行程序,向投资者出售新证券所形成的市场;发行方式:公募;私募只针对特定投资人,范围小私募又分为内部配股和私人配股;内部配股是指:股份公司按股票面值向原有股东分配该公司的新股认股权;私人配股是指:将新股票分售给除股东以外的本公司的职工,客户等特殊关系的第三方;发行途径:自己发行;借助中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主要工作:a,设计筹集方案价格,多少,时间b,寻找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第一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职能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四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而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一、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1、概念:货币可以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2、特点: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是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就可以,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
二、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媒介。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可以是没有十足价值的货币符号。
3、执行交换媒介的货币必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流通中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三、贮藏价值(Store of Value)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替代品和独立的价值形态保存和收藏。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价值,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用于清偿债务、缴纳赋税、支付工资和租金。
2、特点: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第二节货币形式及其演变货币形式的演变集中在货材料的变化上。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货币可以分为:一、实物货币(Material Currency)二、金属货币(Metallic Currency)三、代用货币(Substitute Currency)四、信用货币(Credit Currency)五、电子货币(Electric Currency)第四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的内容:1、确定货币金属2、确定货币单位3、金属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1)本位币(Standard Money):①概念: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货币。
货币银行学考试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金融部门(financial sector):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合称经济中的金融部门。
金融体系(financial system):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有关规则四个方面组成金融体系。
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考察的是在对证券的风险和其他特性的差异进行调整后,资金被引导到的是否为承诺支付最高利息回报的部门。
“正确”的金融证券被创造出来,并以“正确”的价格从“适当”的DSUS向“适当”的SSUS转移,这一过程越顺利,配置效率越高。
运行效率(operational efficiency):考察资金转移是否在维系市场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可能成本下进行。
从储蓄者流向借款者用于投资的全部资金流量越大,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越大。
非中介化(disinter mediation):资金从中介金融市场转到私人金融市场,也叫脱媒。
每当市场利率超过对主要存款类中介机构的次级证券所规定的利率上限时,非中介化现象就会时常出现。
初级证券(primary security):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由最终的DSUS创造的证券,这种DSUS是的资金最终使用者,用来购买非金融的商品和服务。
次级证券(secondary security):由于许多初级证券缺乏 SSUS所需的特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初级证券转换为适合SSUS特性的证券,即次级证券。
次级证券是银行的负债,而不是最终DSUS的负债。
存续期(duration):将到期前的现金流及现金流发生的时间均考虑在内的债券时间特征,反映债券的平均寿命。
在描述现金支付流的主要时间特征方面优于到期期限,既考虑了到期前的时段长短,又考虑了提前支付。
收益曲线(yield curve):不同年限的债券在相同时点的相应的市场到期收益率所连成的线,横轴表示的是各种未清偿债券从某一既定时点至到期日间的剩余年限,纵轴则表明各种债券在相同时点的相应的市场收益率。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B)。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2.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C)。
A.成正比B.成反比C.相一致D.无关3.辅币的名义价值(A)其实际价值。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4.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货币符号,货币所有者无论是手持现钞,还是把它存入银行,都发挥了( D )的作用。
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C.世界货币D.积累或贮藏手段5.下列( D )是金融市场所具有的主要宏观功能。
A.价格发现B.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C.提供流动性D.实现储蓄—投资转化6.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 C )。
A.债券市场B.资本市场C.票据市场D.股票市场7.短期资金融通市场又称为( B )。
A.初级市场B.货币市场C.资本市场D.次级市场8.在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的是( C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B )。
A.放松B.紧缩C.不变D.不一定10.下列( D )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A. 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物价稳定D.国际收支顺差11.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有( B )。
A.同业拆借市场B.股票市场C.国库券市场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12.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 C )于1961年创造的。
A.交通银行B.东京银行C.花旗银行D.巴黎国民银行13.( C )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B.法兰西银行C.英格兰银行D.日本银行14.( A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金融服务D.信用中介15.中央银行的产生( C )商业银行。
A.早于B.同时于C.晚于D.不一定16.下列( B )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的职能。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归纳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归纳1.西方经济学家和马克思对货币的定义。
(一)马克思的货币定义:1.本质定义:货币是一个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一,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第二,货币具有以自身的使用价值形态表现商品价值的能力,即一般等价物;第三,交换领域之所以接受货币,首先因为货币是一种商品。
2.职能定义(现象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二)西方货币银行学的货币规定性:1.凯恩斯:货币是一种流动性极大,而收益率为零的资产。
2.弗里德曼: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
3.钱德勒: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易媒介、支付工具、价值储藏和计算单位的物品。
2.流动性的概念现在各国衡量货币和准货币的标准,公认为是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转换为交易媒介的难易和快慢程度。
3.货币职能(一)价值尺度(计算单位)(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三)贮藏手段(四)支付手段(五)世界货币4.货币形态的演进阶段和层次划分A货币形式的发展阶段1.商品货币,发展过程有如下几个阶段:(1)实物货币,这是货币的最早形态。
(2)铸币。
实物货币与铸币的共同特点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等同的,区别在于,实物货币是天然的,铸币是加工的。
(3)劣质铸币,实体货币的衰败,其价值大大低于规定的价值。
2.代用货币,是指商品货币的代用物,严格讲是铸币的代用。
特点:作为货币的价值远远大于其造币材料的价值,比较典型的形态是可兑换银行券。
3.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包括流通中货币和银行存款。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B货币的层次划分(a)IMF对货币层次的划分:M0(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1(狭义货币):由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各种统计口径中的“货币”,通常是指M1。
M2(广义货币):由M1加准货币构成。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期复习第一章货币与信用一、名词解释1、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类充当货币。
3、信用货币: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的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
4、货币本位制度:对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发明、兑换与流通等所作的有关规定。
5、无限法偿:无论支付数额多大,无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6、纸币本位制度: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7、交易媒介:货币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物的功能。
8、价值标准:货币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9、价值储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时发挥的功能。
10、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功能。
11、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让渡。
1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13、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4、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务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
15、消费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6、信用工具: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
17、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黄金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
18、格雷欣定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在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量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量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充斥市场。
19、货币供给弹性:某个时间段为适应一定商品量的货币需要,货币供给在一定幅度内可多一点或少一点。
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答: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①交易媒介②价值标准③价值储藏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代用货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4、货币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⑤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
1.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3分)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币材、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2分) 2.金融压制--是指由于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同时呆滞落后的现象。
金融压制使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出现相互制约的恶性循环。
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4.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
5.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它由经济体系内部的纯粹经济因素所决定,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
6.企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7.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指专门融通1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场所。
短期资金多在流通领域起货币作用,主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
8.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另一个是有价证券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9.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的总称,主要包括期货、期权和互换及其组合等。
10.货币均衡--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 Md = Ms。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2)双本位制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 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 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
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 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又称为“格雷欣法则”, 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 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 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 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 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 一般来说, 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 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本质特征:➢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 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 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信用产生的原因➢首先, 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 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 换言之, 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 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 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节约流通费用, 加速资本周转;➢☆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积极作用:➢ 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 加快资本周转➢ 3.信用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4、信用可以调节经济, 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一)商业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定义: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 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1、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的异同。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3、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政策主张。
5、理解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供应与扩张的过程。
6、理解货币均衡和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利率理论1、理解古典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2、理解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3、理解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利率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
2、什么叫通货膨胀中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1、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了解金融创新的基本方式和内容。
3、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第五章金融市场1、了解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2、深入理解CAPM模型的基本内容。
3、了解期权定价模型的内容。
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1、了解社会利益论和金融风险论对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2、重点理解《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内容。
第七章货币政策1、理解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2、了解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
3、了解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条件。
第八章汇率理论1、深入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际借贷理论、货币局制度等相关内容。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了解“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1、名词解释:米德冲突。
2、理解内外均衡的基本内容。
3、理解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费雪效应,即利率与通胀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货币银行学》期末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市场是一种交换经济。
2.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
3.物物交换的弊端①需求的双重巧合;②时间的双重巧合;③地域的限制;④交换系列的无限延长;⑤难以建立相互一致的交叉兑换比率;⑥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储存手段。
4.货币的定义: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①货币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②货币不是一般商品,是特殊商品。
5.金属货币退出的根本原因:金属的开采量跟不上货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
6.价值尺度(基本职能)①含义:当货币用来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特点:它是观念上想象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③价格标准:货币计量单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1两黄金,1两又分为10钱)。
④价格和价格标准的区分: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标准是为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
7.流通手段(基本职能)①含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②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一定是十足价值的货币;③计算: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货币流通速度④职能作用:改变了商品交换的方式,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实现了商品交换买和卖的分离,便于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
⑤局限性:隐藏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因此,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的存在是一般非均衡和非自愿失业的根源。
8.贮藏手段①含义: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而处于静止状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②现代的货币贮藏方式:货币沉淀、银行存款、利用金融资产贮藏价值。
特点为不足值货币。
9.支付手段①含义: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②表现形式: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回流出现分离;③意义:克服了流通手段的局限性,加速了货币周转,节约了流通费用;④局限性: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重点
货币银⾏学期末复习重点《货币银⾏》期末复习重点第⼀章思考1、关键词:价格标准:货币的计量单位,是由货币的价值尺度派⽣出来的技术性规定。
货币购买⼒:L= 1/p 物价指数的倒数货币制度: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
(⾦属货币制度+信⽤货币制度)银本位制:以⽩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本位制(含⾦币本位-⾦块本位–⾦汇兑本位):以黄⾦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币本位制度⾦块本位:不铸造⾦币,没有⾦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券规定含⾦量,但不能⾃由兑换,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块,黄⾦集中于政府保管,作为银⾏券流通的保证。
⾦汇兑本位:不铸造⾦币,没有⾦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中央银⾏将黄⾦和外汇存⼊另⼀实⾏⾦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例,银⾏券规定有含⾦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通过固定⽐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格雷欣法规(劣币驱良币):实⾏⾦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银有⼀定的兑换⽐率。
当⾦银的市场⽐价与法定⽐价不⼀致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信⽤货币(纸币):是以信⽤作为保证,通过信⽤程序发⾏和创造的货币。
不兑现的信⽤货币制度:中央银⾏代表国家发⾏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货币,由政府赋予⽆限偿还能⼒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1、以美元为中⼼的“双挂钩”汇兑平价体系。
即美元与黄⾦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2、美元充当国际货币。
3、实⾏多渠道的国际收⽀调节。
4、成⽴国际货币基⾦组织。
⽛买加体系:1、黄⾦⾮货币化2、国际储备多元化3、浮动汇率制合法化4、货币调解机制多样化特⾥芬难题:由于美元与黄⾦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取得了国际核⼼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长期贸易逆差;⽽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要求美国必须是⼀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
《货币银行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交换制度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2、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3、货币的职能及现代货币银行学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4、货币形式的发展5、货币制度的形成、构成要素及类型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市场1、信用的本质及信用的形式2、金融工具的特性与种类3、几种主要金融工具的含义(债券、股票、支票等)4、金融工具创新的原因5、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分类6、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7、金融市场的功能8、货币市场的特征及其构成9、资本市场的特征及其构成第三章金融中介与金融机构1、金融中介的必要性2、金融中介机构的性质与职能3、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4、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第四章利息与利率1、利息的本质2、利率的种类3、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4、国外利率自由化的经验教训5、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6、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与措施第五章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性质2、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3、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5、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6、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7、存款创造的基本原理和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8、影响派生存款乘数的因素9、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商业银行应做的努力第六章货币供给1、基础货币2、货币层次的划分3、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第七章货币需求1、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2、现金余额方程式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4、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第八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的定义2、通货膨胀的测量3、通货紧缩的定义及种类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中央银行在现代信用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2、中央银行的职能3、中央银行体制的类型4、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特点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1、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与金融结构的主要特征2、“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3、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4、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
货币银⾏学复习资料货币银⾏学复习资料特别鸣谢0903郭伊平胡珊珊李⾬佳徐学思陈⽴鹏王赟0904刘亚辉巫强尹崇鹏余潇第⼀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怎样理解货币是⼀般等价物?答:马克思通过对价值发展的历史的考察,揭⽰了货币的起源,同时也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货币的本质,即货币是固定充当⼀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货币⾸先是商品。
具有商品的共性,即同⼀切商品⼀样,具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价值。
(2)货币不是普通商品,⽽是特殊商品。
第⼀,货币能够表现⼀切商品的价值。
第⼆,货币对于⼀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
(3)货币在充当⼀般等价物的过程中,体现着⼀定的社会⽣产关系。
我国的⼈民币,作为⼀种价值符号,它仍然是⼀般等价物。
虽然它本⾝没有价值,但它可以代表⼀定的价值量,并以⼀定价值量的代表去衡量⼀切商品价值量的⼤⼩,同⼀切商品交换,发挥其货币职能。
2.简述不兑现信⽤货币制度的必然性和稳定性。
答:必然性(不兑现信⽤货币制度出现的原因)(1)随着社会⽣产⼒的发展,⽣产规模不断扩⼤,商品交换的规模也相应扩⼤,迫切要求有⼀个灵活的有弹性的货币供给制度。
(2)黄⾦充当货币,执⾏⼀般等价物职能,是社会财富的极⼤浪费。
(3)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第⼀次世界⼤战的冲击下,黄⾦分配极不平衡,⾦本位制逐步⾛到了⾃⼰的尽头,货币实体⾮黄⾦化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稳定性(信⽤货币制度的特点)(1)国家授权中央银⾏垄断发⾏纸币,且具有⽆限法偿能⼒。
(2)货币由现钞与银⾏存款构成。
(3)货币主要通过银⾏信贷渠道投放。
(4)货币供应在客观上要受国民经济发展⽔平的制约,供应过多必然危及国民经济正常运⾏。
(5)货币供应量不受贵⾦属量的制约,具有⼀定的伸缩弹性,通过货币供应管理,可以使货币流通数量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第⼆章信⽤与信⽤形式2.信⽤形式有哪些?各种信⽤形式有哪些特点?答: (1)商业信⽤,银⾏信⽤,国家信⽤,消费信⽤,直接信⽤和间接信⽤,其他信⽤形式:包括股份信⽤,合作信⽤,租赁信⽤,国际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1、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的异同。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3、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政策主张。
5、理解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供应与扩张的过程。
6、理解货币均衡和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利率理论1、理解古典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2、理解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3、理解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利率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
2、什么叫通货膨胀中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1、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了解金融创新的基本方式和内容。
3、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第五章金融市场1、了解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2、深入理解CAPM模型的基本内容。
3、了解期权定价模型的内容。
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1、了解社会利益论和金融风险论对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2、重点理解《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内容。
第七章货币政策1、理解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2、了解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
3、了解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条件。
第八章汇率理论1、深入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际借贷理论、货币局制度等相关内容。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了解“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1、名词解释:米德冲突。
2、理解内外均衡的基本内容。
3、理解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费雪效应,即利率与通胀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2.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通过对英国1861-1957年近100年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货币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
他以一条曲线概括这种现象,即人们通称的“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显示,当失业率降低时,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大;当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小时,失业率会上升。
3.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从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
作为直接信贷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最适于开展此类业务。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帐款转换为可转换工具的过程。
4.购买力平价: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物价水平的倒数,汇率实际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这个比被称为购买力平价。
其有两种形式:绝对形式和相对形式。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等于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汇率的变动是两国同期物价变动的反映,汇率等于基期汇率乘以两国物价指数之比。
5.特里芬难题: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早在1960 年指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承担的两个责任,即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和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之间是相互矛盾的。
这个被称为“特里芬难题”的矛盾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6.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体系的原则和运行机制,因此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固定汇率制为基本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7.牙买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1976年,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达成《牙买加协定》,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提高IMF清偿力、扩大融资。
8.米德冲突: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追求内外部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9.内外均衡:内外均衡理论简而言之是指英国经济学家米德的“2 种目标,2 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2种工具。
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第1章货币供求理论)答: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1)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中央银行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
从上述货币供应模型中可以看出,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2)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的。
其基本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能从源头上控制货币供应量。
(3)事实上,无论从现代货币供应的基本模型,还是从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来看,货币供给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内生性”的,而“外生性”理论则依赖过于严格的假设。
2.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
(第1章货币供求理论)答:费雪方程式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剑桥方程式为Md=kPY,PY是名义收入,它可以体现在多种资产形式上,货币只是其中的一种,因此,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的一个比率为k的部分,k的大小则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取决于其他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剑桥方程与费雪方程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点:1)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
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所以对前者也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之为现金余额说。
3)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这就隐含地承认利率因素会影响货币的需求,这种看法极大地影响了以后的货币需求研究。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1章货币供求理论)答:(1)弗里德曼一方面采纳凯恩斯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核心思想,利用它把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改写为货币需求函数,另一方面又基本肯定货币数量论的主要结论,即货币量的变动反应于物价变动上,货币数量在长期中只影响宏观经济中的名义变量,不影响真实变量。
(2)理论基础: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按照微观经济学需求函数分析方法,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机会成本,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简化为:Md/P=f(Yp,(rb-rm),(re-rm),(πe-rm)),其中,Md/P 是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p 为永久收入; rm,rb,re分别为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回报率;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4.简要说明古典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章利率理论)答:主要思想为:利率是由投资需求与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
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应,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就是资金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一般情况下,一方面,利率越高,储蓄越高。
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另一方面,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
5.简要说明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章利率理论)答:可贷资金理论是古典利率理论的逻辑延伸和理论发展,可贷资金理论一方面继承了古典利率理论基于长期实际经济因素分析的理论传统,另一方面开始注意货币因素的短期作用,并以流量分析为线索。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
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总储蓄S和银行新创造的货币量ΔM,可贷资金需求包括:总投资I 和因人们投机动机而发生的货币需求量ΔH;而利率会使供求资金相等,即:I+ΔH=S+ΔM。
可贷资金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央银行的控制,因此政府的货币政策便成为利率的决定因素而必须考虑。
6.简要说明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章利率理论)答: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由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得货币利率理论。
根据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货币需求分为三部分:⑴交易型货币需求,⑵预防性货币需求,⑶投机性货币需求。
在未达到充分就业条件下,增加货币供应量,利率会下降,此时,货币需求曲线呈现水平状,货币需求无限大,即处于流动性陷阱。
此时即使货币供给不断增加,利率也不会再降低。
7.简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第3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答:需求拉上型或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假说是用经济体系存在对产品和服务的过度需求来解释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
其基本要点是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地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
针对其成因,治理对策无疑是宏观紧缩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银行业中的术语叫抽紧银根或紧缩银根。
至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面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增加有效供给也是治理之途。
8.简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结构?(第3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答: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也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成因有2点:①工资推进型通胀。
面对高工资,企业就会因人力成本的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盈利水平。
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而引发的物价上涨。
②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其前提条件是存在着物品和服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
9.简要说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两种类型及其发展趋势?(第4章金融中介体系)答:按经营模式划分,商业银行分为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银行。
①所谓职能分工,其特点是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类各有专司,有专营长期金融的,有专营短期金融的,有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有专营信托业务的等等。
职能分工型模式称之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
②全能型商业银行:又称综合型商业银行,它们可以经营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款与贷款的一切银行业务,同时直接可以经营全面的证券业务等,可称为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模式。
10.简要分析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第5章金融市场)答: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分为5个步骤:①交易发起,即风险资本家获知潜在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