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技术及其的应用共22页文档
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 教案
![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2fef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8.png)
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识别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
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技术,我们设计了以下的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3. 能够分析自动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思考其影响和潜在风险。
二、教学内容。
1. 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和分类。
2. 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语音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4. 图像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5. 自动识别技术在安防、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通过PPT、视频等形式介绍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分析自动识别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自动识别技术的影响和潜在风险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学评估。
1. 完成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对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案例进行分
析和总结。
2. 课堂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观点是否合理。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自动识别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教案,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动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培养他们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动识别技术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
![自动识别技术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b566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5.png)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扫描、识别、处理和传输数据等信息的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形码、二维码、射频识别(RFID)、生物识别等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产品追溯、防伪、物流管理等方面。 自动识别技术可以提高印刷行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光学字符识别(OCR):将图像中的文字 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文本
自动识别技术提高了印刷行业的生产效率 自动识别技术降低了印刷行业的生产成本 自动识别技术提高了印刷行业的产品质量 自动识别技术促进了印刷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自动识别技术在 印刷行业中的应
用将更加广泛
智能化程度提高, 可以实现更高效、
更准确的识别
自动化程度提高, 可以减少人工操 作,提高生产效 率
随着技术的发展, 自动识别技术在 印刷行业中的应 用将更加深入和 广泛
自动识别技术可 以快速识别印刷 品上的信息,减 少人工操作时间
自动识别技术可 以提高印刷品的 质量,减少废品
率
自动识别技术可 以实时监控生产 过程,及时发现
问题并解决
自动识别技术可 以优化生产流程,
减少资源浪费, 降低添加标题
自动识别技术可以精确识别印刷品的颜色、尺寸和位置,从而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印刷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印刷品的一致性。 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为错误率,从而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自动识别技术可以提高印刷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印刷品的竞争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动识别技术与其他技术 的融合,如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
创新应用:自动识别技术 在印刷行业的新应用场景, 如智能包装、个性化印刷
自动识别技术的课件
![自动识别技术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a3bc1eff00bed5b9f31d79.png)
二、 自动识别技术系统 自动识别系统是一个以信息处理为 主的技术系统,它的输入端是将被识别 的信息,输出端是已识别的信息。 自动识别系统的输入信息分为特定 格式信息和图像图形格式信息两大类
被识别信息
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
识别信息
已识别信息
1、特定格式信息识别系统 特定格式信息就是采用规定的表现形式 来表示规定的信息。如条码符号IC卡中的 数据格式等。系统模型如下图:
因此,为大力推动自动识别技术在我国 体系,为全社会培养自动识别技术人才。前 几年,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已与沈阳理工 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合作,培养自动识别技术 方向的本科生,今年,教育部首次开设物联 网本科专业,为培养物联网的专业人才开辟 了新的途径。
2011年3月5日,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中指出, 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 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 范应用。“物联网”再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并从2010年的“加快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 升级到“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表明我国 对物联网的高度重视,意味着物联网在“十 二五”将担任我国经济转型的重任。
第一章 自动识别技术概述
一、自动识别(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简称Auto-ID)的概念 Auto-ID) 自动识别是通过将信息编码进行定 义、代码化,并装载于相关的载体中, 借助特殊的设备,实现定义信息的自动 采集,并输入信息处理系统从而得出结 论的识别。
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 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技 术,是数据编码、数据采集、数据 标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的标准 化手段。多年的技术积累和集成形 成了包括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 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语音识 别技术、图象识别技术等在内的自 动识别技术体系。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c172324b35eefdc8d3332d.png)
自动识别设备及应用实验地点:6103实验时间:2014.11.24实验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课内实验掌握条码及RFID技术的特点,常用的条码及RFID技术设备的类型及应用模式,并能够分析两种技术的应用特点。
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配备的条码及RFID技术终端设备。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条码技术设备的种类及工作原理条码识读设备是用来读取条码信息的设备。
它使用一个光学装置将条码的条空信息转换成电平信息,再由专用译码器翻译成相应的数据信息。
条码识读设备一般不需要驱动程序,接上后可直接使用,如同键盘一样。
条码扫描设备从原理上可分为光笔、CCD和激光三类,从形式上有手持式和固定式两种,现在使用不错的有SGM-6802型识读设备。
条码打印设备主要是用于条码标签的打印。
目前,打印条码标签有两种方式:条码打印机打印方式和软件配合激光打印机方式。
条码扫描器扫描条码后,经过接口电路直接将数据传送给PC机,而数据采集器扫描条码后,先将条码数据存储起来,根据需要再将数据以不同的传输方式送给PC机,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集的数据可以实时传送,也可以批处理传送。
另外,数据采集器作为一终端设备,还可以直接利用终端的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数据传输的方式,数据采集器可分为便携式数据采集器(批处理方式)和无线数据采集器(实时处理方式)两大类。
(1)批处理式数据采集器根据其功能特点又可分为数据采集型和数据管理型两种类型。
数据采集型的产品主要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快速采集物流条码数据,在采集器上只作简单的数据存储、计算等处理,尔后通过通讯座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系统。
数据管理型的产品主要用于数据采集量相对较小、数据处理的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包含数据库的各种功能)的场合,此类设备的功能主要考虑对采集的条码数据能够全面的分析,并得出各种分析、统计结果。
特点是体积小巧,价格便宜。
(2)无线数据采集器具有便携式数据采集器的所有功能,它与计算机的通讯是通过无线电波来实现的,可以把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给计算机网络系统。
自动识别技术(实训)
![自动识别技术(实训)](https://img.taocdn.com/s3/m/5e8f10f5700abb68a982fb93.png)
3.3 射频识别系统分类
1. 按照频率分类
2. 按照供电方式分类 3. 按照耦合方式分类 4. 按照技术方式分类 5. 按照保存信息方式分类 6. 按照工作方式分类
自动识别得到的信息,在互联网的 基础上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 并在人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就构成了物联网。 在物联网中,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对 物品自动进行标识和识别,并可以将数据 实时更新,是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的基石。
1.2 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
自动识别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会有所 不同,但基本都是由标签、读写器和计算 机网络这三大部分组成。标签的形式很多, 例如可以是条码或电子标签。读写器是读 写标签信息的设备。读写器可以通过标准 接口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计算机网络 完成数据的处理、传输、通信和管理的功 能。
自动识别系统
在物联网中,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对物品自 动进行标识和识别,并可以将数据实时更 新,是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物联网的基石。 射频识别以电子标签来标识某个物体,以 读写器作为识别装置,通过射频无线信号 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 动识别系统,也是目前最重要的自动识别 系统。
1.2 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
2 自动识别技术分类
2.1 分类标准
2.2 条码识别
2.3 磁识别 2.4 IC卡识别 2.5 射频识别
2.1 分类标准
3 射频识别系统
3.1 3.2 3.3 3.4 3.5 3.6 3.7 射频识别系统组成 射频识别发展历史 射频识别系统分类 射频识别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与读写器 射频识别标准体系பைடு நூலகம்射频识别发展趋势
自动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自动识别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0163d0fab069dc5022019c.png)
自动识别技术及其应用作者:朱小平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03期[提要]近几十年,自动识别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识别、磁条磁卡识别、智能卡识别、光学字符识别、射频识别、声音识别及视觉识别等为主要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在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已经发展成为改变人们生活品质,提高人们工作效率,获得便利服务的有利工具和手段。
关键词:自动识别;技术;体系;应用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1年12月8日一、自动识别技术概述1、自动识别技术的定义。
自动识别技术是指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
2、自动识别的对象。
目前主要是对物和人进行自动识别。
3、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价值(1)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
(2)优化企业的工作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3)通过建立合理的识别加密方式,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隐私,提高安全性。
(4)利用识别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更多信息。
二、自动识别的技术体系自动识别方法常见的技术有5种。
如图1所示。
(图1)1、条形码识别技术。
条码是一种由一组排列规则的条、空及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1)常用的条码。
有EAN码、UPC码、39条码、交插25码和EAN28码。
(2)条码分类。
包括:一维条码(通常是指传统条码,一维条码按应用可分为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两种);二维条码(按构成原理和结构形状的差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排式或层次式二维条码,另一类是棋盘式或点矩阵式二维条码)。
2、磁条识别技术(1)磁条是指一层由定向排列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
磁条需要与磁头作物理接触,由磁条滑过磁头进行信息的读写,最终实现识别。
(2)磁条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信用卡、银行卡、登机牌、自动售货卡、现金卡、会员卡等。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6f54bb65ce050876321327.png)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基本要求本试验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各种自动识别技术的特点以及物流中的应用情况、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设备的类型以及条码技术设备、无线射频技术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种技术设备可以应用的物流环节,从而使学生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对物流行业或企业产生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设备1、供应链管理技术实验室各种软件及数据终端。
2、物流自动化实验室的条码与RFID应用系统。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的种类介绍条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
条码系统是由条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阅读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
它是实现快速、正确并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条码种类很多,常见的大概有二十多种码,其中包括:CODe39码(标准39码)、Codabar码(库德巴码)、Code25码(标准25码)、ITF25码(交叉25码)、Matrix25码(矩阵25码)、UPC-A码、UPC-E码、EAN-13码(EAN-13国际商品条码)、EAN-8码(EAN-8国际商品条码)、中国邮政码(矩阵25码的一种变体)、Code-B码、MSI 码、Code11码、Code93码、ISBN码、ISSN码、Code128码(Code128码,包括EAN128码)、Code39EMS(EMS专用的39码)等一维条码和PDF417等二维条码。
2、条码自动识别的技术特点条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条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输进速度快,与键盘输进相比,条码输进的速度是键盘输进的5倍,并且能实现“即时数据输进”;(2)可靠性高,键盘输进数据出错率为三百分之一,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出错率为万分之一,而采用条码技术误码率低于百万分之一;(3)采集信息量大,利用传统的一维条码一次可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维条码更可以携带数千个字符的信息,并有一定的自动纠错能力;(4)灵活实用,条码标识既可以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识别设备组成一个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以和其它控制设备联接起来实现自动化治理。
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4d521ce5f0e7cd185253698.png)
自动识别技术序论:背景: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自动识别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
条码产业已初具规模,RFID射频技术和生物识别等技术在中国也正飞速发展。
国家已把“大力发展现代RFID技术”列入“十一五”计划纲要。
概况: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将数据自动识别、自动采集并且自动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自动识别技术近些年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已成为集计算机、光、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
是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作用与优势: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输入,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由于数据输入速度慢、出错率高等问题。
目前它已在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物资管理、物流、仓储、医疗卫生、安全检查、餐饮、旅游、票证管理以及军事装备等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自动识别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初步形成规模,在近40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门包括条码技术、磁卡(条)技术、智能卡技术、射频技术、光字符识别、生物识别和系统集成在内的高技术学科。
应用最早、发展最快的条码识别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的发展,将会带来新的革命。
第一章自动识别技术概述一、自动识别(automatic identification,简称Auto-ID)的概念自动识别是通过将信息编码进行定义、代码化,并装载于相关的载体中,借助特殊的设备,实现定义信息的自动采集,并输入信息处理系统从而得出结论的识别。
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是数据编码、数据采集、数据标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的标准化手段。
二、自动识别技术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是一个以信息处理为主的技术系统,它的输入端是将被识别的信息,输出端是已识别的信息。
分类:自动识别系统的输入信息分为特定格式信息和图像图形格式信息两大类流程:被识别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识别信息——已识别信息 1、特定格式信息识别系统特定格式信息就是采用规定的表现形式来表示规定的信息。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58ae63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d.png)
M1
2
讲授
1
自学
9
第9章
第9章RFID工作原理
RFID的频率标准,通信协议标准,电子标签工作原理,读写器工作原理,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处理过程。
RFID的天线基础,低频和高频RFID天线技术,微波RFID天线技术。
0
课外学时
56
适用专业
物联网工程
授课语言
中文
先修课程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
课程简介
(限选)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前景,条码技术的研究对象与特点,条码的基础知识和应用领域,商品条码和EAN/UPC系统,二维码的特点、分类及应用,条码符号的生成和检测设备,RFID技术,RFID的工作原理,物联网RFID系统架构,应用系统的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条码技术的理论知识,了解条码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能够根据条码的基础知识识别各类码制,依照国家现有标准,完成常用条码的编码工作;了解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从事物联网物流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水平,开阔学生对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视野。
二维码概念与原理,二维码的组成、类型、特征。
QR二维码的编码原则与算法,二位码应用系统实例等。
M1,M3
4
讲授/讨论
4
自学/作业
6
第6章
第6章制造业生产线条码应用
追溯系统:质量追溯系统的结构,作用。追溯系统中的编码技术:追溯对象编码,条码信息,零部件标识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课件
![《自动识别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4125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d.png)
语音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将人类语音 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而识别语 音内容和语音情感。 通过应用于智能客服、语音助 手等领域,可以实现人机交互 的智能化与自然化。
文字识别技术
文字识别技术可以将印刷体或 手写体文字转换为机器可识别 的数字或字符形式。 通过应用于自动化办公、智能 化图书馆等领域,可以实现人 们对信息的快速查询与检索。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使 得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 的自然语言,实现人机交互的 自然化和智能化。例如,智能 客服中的问答系统,就是自然 语言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自动识 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数 据支撑。例如,通过大规模图 像数据的训练,可以提高人脸 识别、物体检测等算法的准确 度。
图像识别技术
基本原理
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图像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分类 器等算法实现。 其中,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物体检测等是图像识 别技术的重要应用。
应用案例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与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实现了 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实时监测和处理,提高了城市交 通运行效率。
语音识别技术
1
基本原理
语音识别技术通过音频信号的处理和分析,识别出音节、音素、语音单元等要素, 再利用语音模型对语音进行识别。
总结
1 自动识别技术的作用与意义
自动识别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更智能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了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
2 未来展望
未来,自动识别技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展现出其无限潜力,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 便利和创新。
将文字识别技术应用于大规模文献数字化处理、自动化财务管理等领域,可以大幅提高工作 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深度学习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自动识别技术的不同特点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7009bed8ce2f0066f533220e.png)
条码技术的作用1条形码技术在临床实验室的自动化信息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目的条形码技术利用现有医院管理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的数据互相连接和信息共享,实现双向通讯;改变传统工作流程,提高临床实验室工作效率,杜绝不必要人为差错。
方法以VC、Windows 2000为服务器平台、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Power Builder8. 0为前台开发工具,形成局域网,用网卡或串口将仪器联接, 并与HIS信息系统网络连接。
结果根据临床不同检验要求生成条形码标签,LIS系统通过读取标本的条形码,获取详细检验信息;自动化仪器利用双向通讯软件,读取标本容器上条形码,自动获取检验项目信息。
结论通过条形码技术应用于的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达到省时、省力、方便快捷,避免不必人为差错,提高了检验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为实现大型仪器的自动化打下基础。
2条码工业的应用作为一种管理者手中的强有力的工具,它又是如何来实现其强大的功能的呢?条码的功能主要是将所代表的信息快速地输入计算机系统,然后利用数据库技术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并输出结果。
下面我们举出几个条码技术应用的实例。
一、工业质量检测过程的管理实例在工业企业中,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企业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统计质量参数,但质量参数还是往往不能及时地传送到企业决策层的手中,也难以避免在统计过程中出错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如果在质量检测过程中运用条码技术自动输入产品信息,用计算机的数据库系统进行自动统计,则可避免这些问题。
其实现过程如下:产品下生产线时统一贴上条码标签或金条码标牌,使每个产品有其唯一的产品标识,送交质检部门检验,在检验过程中通过条码读取设备读取唯一的产品标识,并由计算机键盘输入检测结果,存入核心数据库,再由数据库系统自动统计出检验不合格的产品的数量、工序、百分比等参数,供企业决策部门参考,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和工序。
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模块五PPT
![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模块五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a0594331126edb6e1a101c.png)
拓展训练 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设计。
34
任务4 设备管理系统综合调试
35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设备管理系统调试流程 2.掌握设备管理系统调试方法
能力目标
读卡器
19
知识准备
发卡
20
行动过程 第1步:查阅资料,搜集资产管理系统电路解决方案; 第2步:查阅资料,掌握13.56MHz标签的频率特性; 第3步:综合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标签; 第4步:资产管理系统电路结构设计; 第5步:主控芯片单片机编程; 第6步:为资产管理系统注册人员卡。
21
8
知识准备 1、系统需求分析: 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分析。
9
知识准备 2、系统功能设计: 资产增加、变更、报废、毁损、折旧、分配、使用部门变更、管 理人员设定、资产在部门间调换、成批转移、RFID标签生成,各种 报表打印、组合查询等。
10
知识准备
3、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资产管理包括资产的新增、调拨、闲置、报废、维修和盘点等操作,它包含了设备从出厂、投入使 用到报废的全过程。设备出厂时候加装电子标签,标签内写入资产的信息,每次进行资产管理操作时 ,读写器都会读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并将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资产的跟踪管理。 1)资产新增操作:在发卡程序内填写需管理设备的有关信息(场所名称、 资产条形码、型号、名称), 将该条记录保存到数据库中。将写有资产信息的电子标签,按规定贴附(或吊附在资产上)。 2)资产调拨操作:准备好要进行调拨的资产, 将控制行程开关的门打开,此时读写器处于读标签状态 。将带有电子标签的资产取出,从门口走出, 观察读写器上的声光提示及LED显示屏显示资产的数量 ,确认设备上的电子标签被读到。关好门,此时资产已经调离该基站。将资产带到有需要进行调拨的 目的地,打开门,将资产带入到基站内,确认资产上的电子标签被正确读到。关好门,完成资产的调 拨操作。 3)资产维修操作:准备好已经出现故障的设备, 将控制行程开关的门打开,使读写器处于读标签状态 。将故障设备带出,观察读写器上的数码管显示,确认正确读到标签。 关好基站的门, 故障设备即调 离基站。将设备带到仓库维修区,按下读写器控制按钮(此时按钮上的指示灯亮),确认所有设备上的标 签信息被正确读到再次按下读写器控制按钮(按钮上的指示灯灭),此时设备即处于维修状态。 4)资产报废操作:准备好报废的设备,将控制行程开关的门打开, 使读写器处于读标签状态。将报废 设备带出,确认正确读到标签。关好基站的门,报废设备即调离基站。将设备带到仓库报废区,按下 报废区读写器控制按钮,确认设备上的标签信息被正确读到。再次按下读写器控制按钮,即完成设备 报废操作。 5)资产盘点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