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能力提升湘教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解题思维]
提取关 键信息
转化综 合分析
高度:垂直高度在12~50千米范围内 气温: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 (1)12~50千米→平流层;最低12千米→对流层为0~12千米; (2)平流层→水平运动为主
【解析】(1)选B,(2)选C。第(1)题,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图示大气层 从12千米高空向上气温逐渐升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大气层是中纬度的平流 层。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层是平流层。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大。紫外线为短 波辐射。高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呈电离状态。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有利于飞机飞行。
C.能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 D.直接影响地面温度,增加降水量
【解析】3选C,4选A。第3题,二氧化碳约占大气总体积的0.038%;25 km以上的 高空大气中含量较多的是臭氧;在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燃烧大量的矿物 燃料的地区及毁林严重的地区,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反之,二氧化碳含量较少,所以 二氧化碳在地球不同地区分布不均匀;氮是地球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元素。第4题,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可以使农作物增产;臭氧能吸收紫外 线使植物不受到伤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但不会使农作物增产;二氧化碳含量会影响地面温度,但降水不一定增加。
体积分数:两者比重最大 质量分数:两者比重最大 (1)体积、质量比重→氮氧大气; (2)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人类活动影响
【解析】(1)选A,(2)选B。第(1)题,氮和氧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在干洁空气成分中, 氮和氧两者约占99%,故又称地球大气为“氮氧大气”。第(2)题,目前,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原因一是森林被破坏,二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系列天气现象。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第2题,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1)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1)

紫外线辐射会增加人的皮肤癌患病率,还会引发 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在距 南极洲较近的智利海伦娜岬角,当地居民只要走 出家门,就要在暴露的皮肤表面涂上防晒油,戴
温室效应不断增强的结果。酸 雨主要由于人类向大气排放的
各种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等)
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会被晒成鲜 亚和肯尼亚地形均以高原为主,

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中含氧量低,

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潜能。
一、大气的组成
2.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3)二氧化碳、臭氧:大气中含量少,但作用重要
稀有气体
一、大气的组成
2.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3)二氧化碳、臭氧:大气中含量少,但作用重要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一、大气的组成
2.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3)二氧化碳、臭氧:大气中含量少,但作用重要 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可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 伤害;而穿透大气到达地面的少量紫外线,又具有杀菌作用。
一、大气的组成
2.干洁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3)二氧化碳、臭氧:大气中含量少,但作用重要
臭氧层
臭氧在距离地面15-35千米处是臭氧浓 度最高的区域,有个臭氧层,能吸收太阳 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 外线的伤害,被称作地球生命保护伞,在 低层大气中,臭氧深度增高会对人体的健 康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
层变薄、浓度降低的现象,称为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破坏可能引起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的气
候生物效应,这种情况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还包括全 球变暖和酸雨等。全球变暖主
据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每减少 1%, 要是由于人类向大气排放越来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b.讲解大气组成:运用图表、动画等形式,详细讲解大气中的主要气体成分,让学生理解各气体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生存的作用。
c.探讨大气分层:利用实物模型、板书等教学资源,展示大气垂直分层结构,引导学生探究各层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d.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如雾霾、温室效应等,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搜集有关大气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或政策文件,分析我国在应对大气环境问题方面的举措,了解国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政策导向。
4.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a.大气层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b.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c.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保护大气环境?
5.设计一项实验或观察活动,探讨以下问题:
2.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大气层结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设计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增强学生对地球环境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e.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f.课后作业:布置具有实践性和思考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调查当地的大气污染情况,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展示地球大气层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大气层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随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大气层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大气层是如何分成不同层次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

一、大气的组成 :
1. 干洁空气 :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氧气 21%
其他气体1%
氮 :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 维持生物生命活动必要物质 二氧化碳 :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
起保温作用。
臭氧 :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 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氮气 78%
二氧化碳时空变化: 大致夏季较少,冬季较多; 乡村较少,城市较多,重工业发达的城市更多
6. 我们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发生在( A )
A. 对流层
B. 中间层
C. 平流层
D. 热层
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 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
的是 ( A )
A.①
B.②
C.③ D.④
8. 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C )
c .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对流层为什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因为具备成云致雨的必要 条件,水汽杂质含量多, 对流运动显著(降温条件)。
对流层
视野拓展: 逆温现象
1. 逆温现象的几种情况: 在对流层中,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 ,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对流层气温会出现下列 情况:
(1)海拔上升,气温升高。
易错辨析:
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上升)。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地球大气分三层 :对流层、 平流层、高层大气。各层温度变化不同。总体呈 现倒向左侧的“M”形。
2. 平流层: (1)范围:
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千米。 (2)特点:
a .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b .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c . 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有利 于航空飞机飞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3章 第1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3章 第1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C□20 随高度增加先
_高__层_____ 下降后又持续

大气
上升
地球上的通信、广 — 播、全球导航、雷
达探测等,都具有
重要意义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 限时训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名 师 助 学】
小科普: 臭氧层的作用
大气中的臭氧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 伞”,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 线,使动植物免遭伤害。
固体杂质
占大气体积
作用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
很少,因时 列天气现象,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 因地而异 度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 限时训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主要成分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升温同时释放热能→射向 地面的热量→保温作用。 (2)氧原子和臭氧 ①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升温使大气电离 →形成电离层。 ②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升温的同时阻挡到达 地面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课堂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拓展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课后 限时训练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答案】C [ 解 析 ] 在 60 ~ 500 千 米 的 高 空 , 有 若 干 电 离 层 , 并 非 全 部 为 电 离 层。
课前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4.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大气垂直分层对航空、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升自身能力:
1.通过观察气象图表、数据,培养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大气垂直分层现象,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6.创新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大气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款新型航空器、提出缓解大气污染的措施等,要求学生撰写设计方案。
7.观点论述:针对大气层环保问题,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论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整洁、字迹清楚。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形成自己的见解。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的组成成分,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气体,以及水蒸气、氩、氦等稀有气体的存在与作用。
2.理解大气层的垂直分层原理,掌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的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3.掌握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基本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并了解其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知识的掌握,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知识梳理:请学生绘制一份大气层垂直分层的思维导图,要求包含各层的主要特征、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
2.数据分析:提供一份真实的气象数据分析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层对当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并撰写分析报告。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一节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一节

天气晴朗
平稳
电离层能反射无
高层 平流层以上的 大气气压很低、 距地面远,受到引力
线电波,对无线电
大气 范围
密度很小

通信有重要作用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2018 年 12 月 22 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首颗卫星成功发射,该 卫星在距离地面 1 000 千米的低空轨道上围绕地球运行。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 图。据此,完成(1)~(2)题。
A [大气中的氧气是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
A.调节地表温度
B.维持生物的呼吸
C.保护地球生命
D.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A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它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 年 12 月 8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 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 测的新旅程。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 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湘教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3.D 4.C [第 3 题,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等特征,将大气自 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 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20 千米处气压约为 80 百帕,而近地面的气压约为 1 000 百帕,两处气压值相差较大。第 4 题,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关系;平流 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B 发展所起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提供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B.避免紫外线透过大气层 C.减少外来天体对地球的撞击 D.使地表昼夜温差变小
当堂检测
5.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 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
物扩散的情形是(A )
A.①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完成1~2:
C 1.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 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 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 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高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是
①新加坡 ②北京 ③漠河 ④摩尔曼斯克
特点成因 ①地面是低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②该层大气上冷下热 ③集中了整个大气圈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 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范围: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 空。
特点:1.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 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2. 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 以平流运动为主。3.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
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 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 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 间温度差异显著
出现的地区 中高纬度大 陆冬季黎明 前 中纬度沿海 地区
盆地和谷地 中夜间
锋面活动地 区
b.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图解
10 20 30
40 50
温度/℃
60 70 80

3.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新版湘教版)必修一地理

3.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新版湘教版)必修一地理
1.北极熊被淹死现象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有何影响? 2.材料中的环境问题是大气中的哪些成分发生变化造成的? 3.发生变化的大气成分的主要作用? 4.该大气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单兵作战
大气的组成
1.什么是大气?大气的组成成分? 2.大气的作用? 3.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各成分的主 要作用? 4.水汽的空间分布特点?水汽的作用? 5.杂质的时空分布特点?杂质的作用? 6.大气降水的形成条件?
二氧化碳 CO2
1% 作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
原料,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臭氧—O3 作用: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生物
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
4.水汽的空间分布特点?水汽的作用?
分布特点: 水汽:水平方向: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高于干旱上空
垂直方向: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 作用: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强烈吸收长波辐射, 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A.始终在对流层
B.始终在平流层
C.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D.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2.大气的组成物质及表现是( ) 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二氧化碳只吸收太阳辐射 C.水汽和固体尘埃可成云致雨 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
课堂练习
右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
3.①②③④四条线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层垂直气温变化的是
影响: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典例示范】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
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 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 图并回答(1)、(2)题。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湘教版必修1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湘教版必修1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主要成分对大气环境影响的因果关系: (1)二氧化碳:CO2→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升温同 时释放热能→射向地面的热量→保温作用。
(2)臭氧和氧原子。 ①高层大气中的O→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升温使大 气电离→形成电离层。 ②平流层中的O3→吸收波长较长的紫外线→升温的同 时阻挡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 外线伤害。
⑤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可以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 度。 ( √ )
【激疑】大气成分是固定不变的吗? 提示:不是。从地质作用看,原始大气成分和现代大气 成分不同;从当前来看,不同的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变 化,会导致大气成分的变化;现代生产、生活大量的废 气排放,有害气体增加,加剧大气环境的污染。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根据大气的_温__度__、密度和_运__动__状__况__,大气自下而上可 划分为_对__流__层、_平__流__层和_高__层__大气。
(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2)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
【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地理位置的判断要依据经纬网判断,根据图中的经 纬度可以看出是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 (2)依据大气组成成分臭氧对生物的作用分析回答。
成分
作用
臭氧 吸收太阳光中的_紫__外__线__,臭氧对地球生物起 保护作用
(2)水汽:发生_固__、__液__、__气__三态的转化,产生云、雨、 雾、雪等天气现象; (3)杂质:作为_凝__结__核__,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大气圈中最多的成分是氧。 ( × ) ②大气圈中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 × ) ③臭氧对人类和动物是无害的。 ( × ) ④空气中只要有水汽就可以形成降水。 ( × )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是对太阳活动、电离层等学问点的一个拓展延长,通过对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各层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的联系学习,也将为同学后面学习大气受热过程奠定根底。

本节课的学问根底性很强,为加深同学的理解,在展现相关原理时可借助课件的内容进行图文结合的讲解,讲解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乐观主动的猎取学问,让同学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实际问题,使同学能感到学有所用,激发同学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熟悉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知道大气的结构,堂握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2.综合思维:培育读图、阅读和概括力量;运用比照法分析地理问题的力量。

3.区域认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开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4.地理实践力: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开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大气的组成以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的联系。

2.大气各个垂直分层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的联系。

教学难点:大气各个垂直分层的特点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的联系。

【教学方法及预备】教学方法:问答法、启发讲授法、小组争论法教学预备:老师预备:课件、学案、投影仪同学预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教学过程】【预习清单】1.大气的组成及作用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新课导入】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

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

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翻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

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整器。

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说课(含视频)(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说课(含视频)(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性很强,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展示相关 原理时可结合图文、视频、探究活动等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提出 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感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对太阳活动、大气圈、电离层等有知识储 备,在初中生物、化学中也学习了气体的基本知识,同时经过一段时间 的地理学习,具备一定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 础。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设计意图: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补
充。
设计意图:以思维导图的形 式,直观展示本节课重点及 知识间的联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新课导入
设置情境 导入新内容 激发兴趣
六、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 学习新知识
合作探究
小组活动 增加学生参 与感
归纳总结
巩固强化重点 知识
随堂测验
检测对知识 的掌握程度
情景导入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和问题导入新 课,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地形对大气、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顺利开展本 节课的学习。
高中 地理
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说课
01 02 03 04 05 06 07
教材/学情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中的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是对第一章太阳活动、 电离层等知识点的一个拓展延伸,通过学习大气的组成、大气垂 直分层、各层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的联系,为学生后面 学习大气受热过程奠定基础。

2024春新教材高中地理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春新教材高中地理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 空气就会产生对流。随着空气的对流运动,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 容易成云致雨。对流层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因此,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下一节的基础理论
·复习:太阳辐射
第1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包围地球的空气称为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 必要条件。人类生活在大气圈底部,大气的物理状态和组成成分的变化,时 刻影响着我们。
·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 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氮气和氧气的 体积分数分别约为78%、21%,两者合占99%。氮是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 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并参与与有机物的燃烧、腐败 和分解过程。二氧化碳和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 但是对自然环境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二氧化碳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着保 温作用。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臭氧层可保护 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而穿透大气到 达地面的少量紫外线又具有杀菌的作用。
·拓展:霾
霾,又称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 浊,水平能见度低到10千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组成霾的粒子极小,不能用肉眼分辨, 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出现。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表明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 量超过一定标准,其中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霾的元凶。
·拓展:大气对地球的保护
·活动:分析贵阳的中国避暑之都优势条件
在对流层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从而形成一个随高度增加而温度下降 的大气垂直温度梯度。

3.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3.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与大气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主动探究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利用地理图表、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大气中主要气体有哪些作用?
-各个大气层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
-大气层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2.小组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纠正错误理解。
-结合课堂学习,绘制一幅大气垂直分层的思维导图,标注各层的特点、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加深对知识体系的理解。
2.实践探究:
-收集资料,了解大气层中的一种稀有气体,如氩、氦等,分析其在大气中的作用和存在意义。
-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气候变化对大气层的影响,撰写一份简要的报告,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3.拓展阅读:
(二)讲授新知
1.大气组成:详细讲解大气中各种气体的组成、含量及作用,特别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气体,以及稀有气体和痕量气体的作用。
2.大气垂直分层:介绍大气垂直分层的基本概念,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逸散层的特点、功能以及各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3.教学手段:运用地理图表、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大气层的理解和记忆。
-阅读与大气层相关的科普文章或书籍,如《大气物理学》、《地球大气层》等,拓宽知识视野。
-观看与大气层相关的纪录片,如《地球脉动》、《大气层之谜》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高中地理 新湘教版 必修第一册 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高中地理 新湘教版 必修第一册 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 与人类关系
和大气中的污染物集中 最为密切
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
云致雨
平流层
从对流层 顶部至 50~55千 米高空
高层大气
气温随高度升高 而迅速上升 以水平运动为主
天气晴朗
大气密度很小
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 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人类生存环境的 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
天然屏障,有利 大气稳定
(2)危害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 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 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 出现在高空,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 大的颠簸。
雾 、 雨 、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3.杂质 (1)分布规律:随时间、地点、天气条件而变化。通常,在近地面大气中, 陆上 多于 海上, 城市 多于农村, 冬季 多于夏季。 (2)影响:使大气 能见度 变差,但作为 凝结核 ,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判断
PANDUAN
1 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4. 臭 氧 层 位 于 图 中 大 气 的 哪 一 层 ? 为 什 么 臭 氧 被 誉 为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答案 平流层。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 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5.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案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 有重要作用。
核心归纳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对流层
高度范围
低纬地区: 17~18千米 中纬地区: 10~12千米 高纬地区: 8~9千米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10~12 km; 升高 1 km 气温 要的、直
高纬:8~9 大约下降 6 ℃) 接的热源
km
人类就生活在 对流层的底 部,对流层与 人类的关系最 密切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 的关系
低纬:17~ 18 km;中 对流 纬:
空气对流 运动显著
层 10~12 km; 天气现象
高纬:8~9 复杂多变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电离层
答案:D
9.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下而上温度越来越高 B.自下而上温度越来越低 C.自下而上密度越来越大 D.自下而上密度越来越小 答案:D
10.流星现象发生在地球大气的
D.高层大气
答案:D
大气的组成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地球形成之初,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甲烷和氨,缺少氧气,如今的大气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 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变化。但是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一 系列活动,人类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 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了不利 影响。
km
该层上部冷、下部

人类就生活
集中了大气质量 在对流层的
的 3/4 和几乎全部 底部,对流
的水汽、杂质;对 层与人类的
流运动易成云致 关系最密切

高度 分层
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 的关系
气温随高度升 该层中的臭氧吸
自对流
平流运动有
高而升高 收太阳紫外线
平 层顶向
利于高空飞
以平流 该层大气上部热、
流 上至 50
行;臭氧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学生用书P99(单独成册)][学考合格练]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据此回答1~2题。

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降低大气温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2.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B.北极附近上空C.南极附近上空D.北美大陆上空答案:1.B 2.C3.下列关于大气各层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飞机飞行B.对流层大气复杂多变,不利于人类生存C.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平流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D.高层大气中水汽、杂质极少,有利于高空飞行解析:选C。

对流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多云雨天气,不利于飞机飞行,A错;对流层中有多变的天气现象,易形成云、雨、风等,对人类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好处,B错;高层大气水汽、杂质极少,但是对流旺盛,不利于飞机飞行,D错;平流层中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球上的人类及其他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C对。

故选C。

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B.②层因氢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大气平稳,利于大型飞机飞行D.②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5.关于图中内容的正确叙述是(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和气压均越来越低C.距地面20 km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6.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B.最高气温约为40 ℃C.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D.有时会发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解析:第4题,图中①层是对流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A对;②层是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B错;②层大气平稳,利于大型飞机飞行,C错;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D错。

第5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气压的变化不是划分依据,A错;在对流层,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和气压均越来越低,平流层随着高度增加,气温升高,B错;气压是单位面积上空气柱产生的压强,结合图示纵轴数值,距地面20 km处空气稀薄,气压不到地面的十分之一,C错;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大致是-60~20 ℃,D对。

第6题,我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属于高层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很小,A对;根据图示曲线判断,高层大气最高气温约为0 ℃,B错;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的是平流层,C错;不会发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D错。

答案:4.A 5.D 6.A一位游客的旅行日记中这样写道:“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万米的高空,透过窗外看到纯净湛蓝的天空,而在飞机下方则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回答7~8题。

7.该游客乘坐的飞机正在大气层中的________中飞行(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8.在飞机上看到的“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大气运动特点是( )A.对流运动显著B.水平运动显著C.上升运动显著D.下沉运动显著解析:第7题,大气垂直分层分为三层,从地面到高空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其中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高空飞行。

故选B。

第8题,据上题分析可知,“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为对流层,底部热、上部冷,对流运动显著。

故选A。

答案:7.B 8.A9.一探空气球升到30 km的高度,测得由地面到30 km高度的气温变化是( )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降低后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解析:选C。

探空气球由地面到高空30 km的高度,先经过对流层,再经过平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所以气温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什么?(2)A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该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

该层在20~30 km范围内,________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________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

解析:(1)据图中对流层的高度为12 km可判断该图反映的是中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2)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且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水汽易成云致雨,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据图可知,B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该层在20~30 km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据图可知,A、B、C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大气的密度越往上越小,空气越来越稀薄。

答案:(1)中对流层厚度为12 km。

(2)地面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3)臭氧臭氧(4)逐渐变小[学考等级练]奥地利探险家鲍姆加特纳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地区,于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4日9时30分(西六区)乘氢气球到达距地面39 044 m后,从太空舱里跳下,于北京时间15日凌晨2时12分03秒成功落地。

据此回答1~2题。

1.鲍姆加特纳跳下时的高度处于( )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2.从跳下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解析:第1题,距地面39 044 m的高度处于大气层的平流层。

选B正确。

第2题,对流层的温度由地面向高空降低,平流层的温度向高空升高;所以从跳下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

选D正确。

答案:1.B 2.D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读下图,回答3~5题。

3.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而相应变化,原因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面反射4.图中符合题干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是( )A.①②B.②C.②③D.③5.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A.外出戴口罩B.多吃润肺食物C.错时上下班D.使用空气净化器解析:第3题,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而相应变化,原因是该层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距地面近,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B对;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A错;大气辐射是大气释放热量,C错;地面反射的是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很少,D错。

第4题,题中所示现象是“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图中符合该现象的大气层是②(平流层),B对。

第5题,错时上下班可减少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从而减轻雾霾现象,C 对。

外出戴口罩、多吃润肺食物、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雾霾吸入,但不能缓解雾霾现象,A、B、D错。

答案:3.B 4.B 5.C读下图,回答6~7题。

6.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平流层D.低纬度的平流层7.该层大气(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呈电离状态解析:第6题,图示大气层从12 km高空向上气温逐渐升高,故图示大气层是中纬度的平流层,B正确。

第7题,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C正确;随高度增加,温度迅速升高;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短波辐射;呈电离状态的是电离层。

A、B、D错误。

答案:6.B 7.C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

据此回答8~9题。

8.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9.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A.逐渐下降B.逐渐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解析:第8题,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由此判断龙卷风多发生在对流运动旺盛的对流层,飞机与龙卷风相逢,说明相逢于对流层,故答案选A。

第9题,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

因此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应该逐渐上升,B正确。

答案:8.A 9.B10.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图中字母A、B、C代表的各大气分层名称。

(2)简述图中A层大气所具有的特点。

(3)图中B层大气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请说明原因。

(4)写出电离层位于图中大气层的哪一分层(用字母表示),说明电离层对人类有什么重要作用。

解析:(1)读图,图中字母A代表对流层,B代表平流层,C代表高层大气。

(2)图中A层是对流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所以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图中B层大气是平流层,该层中的臭氧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强烈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4)电离层位于图中大气层的C层,即高层大气。

电离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答案:(1)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

(2)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该层中的臭氧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强烈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C层。

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