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化学概论之大众文化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摘要:随着大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电影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又反映出了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
而同时,影片中所展现的很多内容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
这样层层递进,渗透着大众文化。
关键字:电影文化大众文化关系“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
具体到中国,由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的复杂性以及“一国两制”国体模式的独特性,中国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多元异质共存的局面。
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
它属于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
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它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同时,电影的也通过大众文化发展壮大。
他们之间是相互依托。
在今天的生活电影制作中,电影制作者把现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大众生活和认知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出来,这些共同的大众生活特点其实就是大众文化在某个方面的缩写和投射。
比如说现在的房价是中国现在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
在许多反映城市生活的电影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
电影导演把握了大众心理,把这一共同问题表现在电影里。
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容易通过自生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再么个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呼应,一种虚拟的“相互理解”。
他们就会通过更多的同类电影来寻找这种情感的宣泄。
这样就支持了电影的发展,电影在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
电影实现了其商业目的。
同时也体现了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
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
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体系的分化,虽然没有完全线性对应于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的分层结构,但“主旋律”电影与“大众性”电影的话语核心,仍然潜在暗合了“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内在本质——“三权分立”的话语实践,将电影生产/消费/市场积累一并纳入多重主题形式的文化运动之中,一方面解构了80年代中国电影“政治/道德”象征符号系统的稳定性,在多重文化话语的权力极限处,延伸出超越纯粹“政治/道德”文化价值实践的观影经验;另一方面,又在具体“解构”中激化了电影的“形象”(“影像”)叙事能力,使中国电影在90年代文化语境中,有意识地选择了对于各种不同文化主题的不同隐喻——“隐喻的意识形态效果便既要捕捉又要扩充,即产生一种‘想象的’等同,但却是通过掺杂能指来做到这一点的。
论述百练: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论述百练: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材料一:电影的本质即在于文化。
电影文化即电影媒介所承载的相关文化的总和。
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
电影文化本身也属于一种大众文化,它符合大众欣赏观念与艺术取向,同时也表现着大众欲念,释放着大众心理压力。
电影为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提供了具体的形式,而大众文化也赋予了电影文化具体的内容。
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电影文化活动,是通过商品消费的方式来实现的,电影除了商业包装外,还存在着精神与文化格调,更为关注的是人们的审美与娱乐需求,并传输着新思想。
电影在推出后,很容易在观众群体中发挥影响力,引来众多模仿与学习,电影中存在的一些内容或元素,可能会成为流行文化,引导时代潮流。
这种特征即大众文化的流行性。
大众文化可以表现通俗,但并非是庸俗,而电影文化中则可能存在着一些庸俗性内容。
将大众文化与电影文化相结合,应切实摒弃电影文化中存在的不良内容,切实提高电影审美品质。
借助大众文化,电影文化应有更多追求,将具备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推向大众。
在电影文化中,表现出一些暴力、拜金、醉生梦死等文化观念,其“虚假真实”对大众的思想会带来严重腐蚀。
这些电影文化不利于电影的长期发展,同时也不符合大众文化的本质要求。
(摘编自刘海旭《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材料二:但凡一部“现象级”影片,必与文化相关。
《黑暗骑士》之所以令一部超英雄电影拥有前所未有的深度与严肃,在于它触碰了新世纪恐怖主义的文化神经,由蝙蝠侠来回答神秘的哲学问题:人性与责任,社会义务与政治信托。
热门电影比热门书,能够抵达更为广泛的受众。
相较于书所带来的更为主动而独特的个人体验,我们与他人一起走进影院获得的是一种共享体验;在影院,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和认知、无法停顿或快进我们看到听到的,因此我们与作品的关系非常被动。
这就是影像时代的哲学——所见即所信。
在这个意义上,电影会对主流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想改变文化?试试电影吧。
电影与大众文化ppt课件
大众文化对电影的接受与反馈
大众文化对电影的接受程度和喜好不同,受到观众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文 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大众文化的反馈对电影创作和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观众的需求和喜好推动电 影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市场的接受程度也决定了电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02
电影的类型与大众文化
动作电影与大众文化
电影产业的商业性促进了电影的普及和流行,从而形成了大众文化。电影作为 一种大众艺术形式,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社会文化产生 深远影响。
电影产业的创新与大众文化
电影的创新
电影产业在技术、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为观众带来 新的观影体验。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电影本身,还涉及到与 电影相关的产业,如影视特效、游戏开发等。
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观
众群体的需求。
02
大众文化消费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文化消费也在不断升级。观众对电影的
质量、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电影产业不断推
陈出新,提升品质。
03
大众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变革。电影
未来电影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与艺 术的融合,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 更加完美的艺术表现。同时,技术的 发展也将为电影创作提供更加广阔的 思路和可能性。
未来电影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全球化与 本土化的融合。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基 础上,吸收全球优秀的电影元素和文 化精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 作品。同时,全球化也将促进不同文 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推动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
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影院上映,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终
大众文化之电影文化
类型电影
1
2 3
喜剧片 西部片 歌舞片 幻想片 犯罪片
Company Logo
4 5
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是好莱坞技术主义全盛时期特有的一种 影片创作方法。作为一种拍片方法,类型电影实质 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情节、角色、 场景、主题、风格)
研究好莱坞,更多是从大量影片中归纳出类型、模 式、惯例、类别,而不是注意每部影片本身的质量。 类型影片常常比个人构思的、更有意识地追求艺 术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迷恋和道德标 准。
Company Logo
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类 型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 形式。 好莱坞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影片创作方法,同一般的划分 影片样式的做法十分不同。 类型影片引起满足感而不是触发行动要求,唤起恻隐之 心和恐怖感,而不是导致反抗。 它们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帮助维持现状;安抚 作用及解决各种经济、社会冲突。
前方; (4)一栋有宽阔台阶的白色建筑物; (5)两双脚走上台阶。
前苏联电影导演普多夫金所做的蒙太奇实验。
三个镜头:(1)某人在哈哈大笑;(2)还是这 个人惊惶失措;(3)一个人手持手枪指着。
把上面的镜头按下列顺序连接:
(1)
哈哈大笑 (2) 手枪指着 (3) 惊惶失措 给观众的印象是此人胆小、怯懦。
蒙太奇与长镜头
蒙太奇和长镜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蒙太奇与长镜头虽然形成了影视表现手段的
两大形态,但不应该将它们截然分开并绝对 地对立起来,应该而且必须将两者结合和统 一起来。 可以说,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在20世纪 20、30年代强化了电影的艺术性;而巴赞、 克拉考尔对电影本性的探讨的长镜头理论则 强化了电影艺术的真实性。
电影艺术与大众文化
电影艺术与大众文化电影艺术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艺术形式,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电影技术和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媒介之一。
本文将探讨电影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并分析其在传播价值观、引领潮流、塑造文化认同以及推动社会变革等方面的作用。
一、电影艺术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在受众中占有重要地位。
观众可以通过电影来获得娱乐、放松、寻找情感共鸣等体验。
同时,电影也是一种具有艺术性质的创作形式,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视觉表现和情绪渲染,表达导演对于生活、社会和人性的独特见解。
因此,电影艺术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既能满足审美需求,又能传递价值观的文化产品。
二、电影艺术的传播价值观作用电影艺术在传播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电影,观众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和观念。
电影创作者通过故事情节、角色塑造和剧情发展,对于社会中的道德观念、人际关系、社会问题等给予了自己的思考和解读。
观众可以通过电影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进而思考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立场。
因此,电影艺术在大众文化中扮演着传递价值观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角色。
三、电影艺术的引领潮流作用电影艺术也常常成为引领潮流的力量。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成为社会中的热门话题和流行文化符号。
观众们追捧电影中的主题、角色形象和时尚元素,并且积极参与相关的社交媒体和讨论活动。
正因如此,电影艺术在大众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承担着塑造潮流和引领时代的重要责任。
四、电影艺术的文化认同作用电影艺术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构建个人和社会文化认同的途径。
观众通过欣赏电影中所展现的不同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从中找到自己所属的文化认同,并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和分享。
同时,电影也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再现历史和传统,保留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痕迹,为观众提供了了解和把握自己文化根源的机会。
影视制作中的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
影视制作中的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影视制作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介形式,通过影像语言和故事叙事,向观众传达各种信息,同时也塑造和影响了观众的审美趣味。
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在影视制作中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交织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影视制作中大众文化与审美趣味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一、大众文化与影视制作大众文化是指在现代大众社会中普遍传播和接受的文化形式,它体现了大众对于文化产品的共同需求和兴趣。
在影视制作中,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创作素材和表达方式。
制片方通过挖掘和利用大众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例如,改编网络文学、漫画和游戏等热门IP成为了制作影视作品的流行趋势,通过将热门IP 搬上银幕,制片方能够吸引原著粉丝和大众观众的双重关注,从而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票房收入。
同时,大众文化还在影视制作中影响着创作的主题和叙事风格。
观众对于某种类型的影视作品或者特定元素的喜好和追求,也成为了创作的参考依据。
例如,当下的青春偶像剧大行其道,这部分是因为观众对于浪漫爱情、青春成长等主题具有浓厚的兴趣。
因此,影视制作方在选择题材和风格时会考虑观众对于这些元素的需求,以满足大众对于特定类型作品的喜好。
二、影视制作对审美趣味的引导审美趣味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向观众传递了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
通过影像画面和音乐声效等多种方式,影视制作成功地引导和影响了观众的审美趣味。
首先,影视制作通过创造精美的画面和视听效果来满足观众对于视觉上美的追求。
例如,电影《阿凡达》通过先进的特效技术创造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异星世界,无数人被其惊人的视觉效果所吸引和沉醉其中。
这种影视制作的引导使观众开始对于高质量的视觉表现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欣赏水平。
其次,影视制作通过音乐配乐和声效设计等方式来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一部影片深情的配乐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增强观影的艺术享受。
同时,精心设计的声效能够增强电影的冲击力和真实感,使观众更加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大众文化考研名词解释
大众文化考研名词解释
1.大众文化:指的是广泛流传于大众之中的文化形式,包括电影、音乐、电视、游戏等娱乐产业,以及流行文化、时尚文化等。
2. 文化产业:指的是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包括文艺创作、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等领域。
3. 文化产业化:指的是将文化创作、文化产品等转化为商品,通过市场销售实现盈利和发展的过程。
4. 文化消费:指的是人们通过购买文化产品、参与文化活动等方式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行为。
5. 文化创意产业:指的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包括设计、广告、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领域。
6. 文化创意产品:指的是以文化元素为主要设计内容的产品,如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等。
7. 大众传媒:指的是通过大众传播方式向大众传递信息和文化内容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
8. 娱乐化:指的是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中注入娱乐元素,提高娱乐性和趣味性,从而吸引消费者的一种策略。
9. 现代性:指的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和价值观念,包括科技、理性、分工等,是一种文化现象。
10. 大众化:指的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向大众群体传播和推广的过程,目的是提高知名度和受众规模,扩大市场。
- 1 -。
电影文化学概论之大众文化
电影文化学概论之大众文化(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电影文化学概论之大众文化杨猛随着大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电影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它也早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看电影过程中又体现了一些具体文化现象。
同时电影中的内容也体现了很多大众文化,所以电影与大众文化关系非常紧密。
我下面主要是从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来分析电影和大众文化的联系。
这部电影跟老师放的《穿普拉达的恶魔》非常相似,所有分析起来也比较好分析,电影主要讲述杜拉拉在公司怎么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地升职,职场中充满了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还有上司的压力等,但是她能不断克服困难,满足了看电影人的欲望,同时体现了大众文化。
其中徐静蕾所演的杜拉拉就是那个能够不断克服各种阻碍然后成功的人。
要了解电影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事大众文化。
所谓大众文化就是以工业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尤其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是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
它属于一种商品性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和娱乐性。
它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很明显的阶层性,但又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自发性。
它的文化内核是欲望和快感,大众文化通过主体对欲望和快感的追求而自我复制,并且被当代资本当作资本增值的契机而利用。
它具有一定的矛盾性,既有好的文化又有不好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吞噬性,对文化有冲击。
当代电影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通过固定的叙事手法和镜头策略,成功地满足所有期待填充的欲望空位,这些欲望被形象和故事修饰为各种各样的征容,以推动电影的再生产。
大众文化通过肢解经典对符号进行拼贴和指涉,在文本间创造了新的关系,创造了一种五花八门的文化形态,这些“集大成”的文本完全以制造快乐和趣味性为宗旨,不追求意义和深度,呈现出一种平面化的唯快乐主义倾向,体现着对以往文化巨大破坏的力量。
大众文化
就文化的审美而言,大众文化突破了艺术与非艺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在以往很长的历史时期, 美和艺术都疏离普通民众;而在今天,借助于大众媒介、文化工业等手段,美和艺术普及化了,审美的经典性与 日常性从针锋相对走向了和谐统一,原先遭受经典美学打压的欲望、诱惑、利益等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处于 文化中心或热点的不再是传统的经典艺术,流行歌曲、电视连续剧、广告、时装、模特表演、网络文学、畅销书 以及动漫、网上视频、网络游戏、手机视频、手机短信等审美形式不断涌现。
2004年,杨臣刚的网络爱情歌曲《老鼠爱大米》一夜走红,不仅迅速占领了mp3下载排行榜榜首,并且创下 互联网有史以来同一首歌同一时期1亿人次的最高点击率。正是因为网络媒介的平台,为面广量大的受众群体提供 了传播的条件,以至一时间,大城市小乡镇,街头巷尾、校园内外,到处传唱《老鼠爱大米》。由此可见,利用现 代大众传播媒介,成批地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受众,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
关系
一、先进文化能发挥对大众文化的导向作用
1.文化建设是“先进性”与“大众性”的统一。一方面,先进文化只有在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时才能实现其 功能和价值。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必须植根于群众的生活中,必须深入到大众的心理层面,塑造正确 的价值观,从而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广大群众是创造、实践和享受文化的主体。大众文化的 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它既是一个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状态和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是否成熟的标志,更是文化进一步发 展、创新的基础和环境,直接决定了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方式和质量。因此,先进文化建设就是建设先进的 大众文化,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是大众文化的前进方向。
2.大众文化在先进文化的行列中占据着较重要的位置。这是由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先进性决定的。因为,大 众文化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封闭状态和单一格局,实现了文化的大众性与共享化,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 荣与文化产业的形成,扩大了文化的受众群落与传播空间,密切了文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强了现代意识与 时代精神。
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
电影观赏的三维空间:画面构成的图像空间
心理中的叙述空间 声音构成的潜在空间 声画组合关系——声画合一、声画分立、声 画对位
影像之美——视效
画面:
光影:《花样年华》 色彩:《英雄》、《天堂电影院》
特技:《骇客帝国》、《魔戒》、《功夫》
旋律之美——电影音乐
情感型——渲染、唤起情感,既与画面相吻
《唐伯虎点秋香》——四大才子的模特步 《大话西游》——古代用现代语言对白
2、情爱题材
(1)情色满足人的本能欲望,能带来商业价
值(感官愉悦) (2)爱情营造人的情感梦幻,作为烦恼人生 的永恒希望,在当今社会的情感荒漠上制造 温馨与梦想。(心灵愉悦) 《罗马假日》 讨论:最喜欢的爱情片
film
romantic
2.西部片(western movies)
常常以美国西部拓荒时代为背景,反映文
明与蛮荒、个人与社会、本族文化与异域文明 之间的基本矛盾。 《关山飞渡》 (约翰· 福特导演,1939) 是奠定西部片基本模式的经典之作。
《与狼共舞》(凯文· 科斯特纳导演,1990)
3.惊险片(thriller film)
(1962)、《暴怒》(1971)等。
阿尔弗雷德· 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
后窗
4.动作片(action film)
主要指以人或机械的快节奏动作为主要形
式来制造趣味的电影。 吴宇森的警匪片《英雄本色》(1986)
5.武打/武侠片 (swordsman film/ gongfu film)
1、喜剧题材
2、情爱题材 3、暴力惊险题材
1、喜剧题材
电影的大众文化与视觉文化
电影的大众文化与视觉文化电影属于“文盲的艺术”,就连儿童也能看懂。
由于电影的易于被接受性,其从诞生时刻起就注定要成为受亿万观众追捧的传播媒介,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一个多世纪以来,其传播了美国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甚至为美国创造了一种共同的文化,为视觉审美提供了共同的审美范式,电影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象征,对美国社会影响之大实在难以估量。
一、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与功能是大众文化艺术形态的一种。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表明电影的大众媒介形态与日常观众之间的紧密关系。
当下,电影主要指娱乐性电影或商业大片,充分体现了大众观念与艺术趣味的倾向,也表现大众欲念与心理压力的释放。
“电影自诞生百年以来,既是具有各种风格和类型的艺术,同时也是大众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的多种定义表明其多向发展的可能性,大众文化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途径,具有大众传播媒介所具有的批量复制、信息量大与受众量大的特征。
大众文化通过满足主体对欲望和快感的需要而自我复制,并且被当代资本当作资本增值的契机而利用。
当下,精英文化无法取代大众文化,反而被大众化了,精英文化也只有借大众文化的洪流才能发展。
当代西方电影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承载体,其通过一套固定的叙事手法和镜头策略,成功地满足观众所有期待填充的欲望空位,这些欲望被形象与故事修饰为各种各样的表征,借此推动电影的再生产。
一方面,电影通过对快乐、爱情、自我、个人价值及中心主义大肆渲染奠定其大众文化地位;另一方面,电影的这一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西方人本主义传统,在20世纪50 至80年代对抗专制与集权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中国,自1942 年以后,主流文化经过民间话语中介具备了大众文化的所有特征,如导演冯小刚把电视剧的娱乐语言引入电影,打造了中国的贺岁影片市场,其所获评价即“中国从来不赔钱的商业电影导演”。
二、电影表现了大众文化的特征第一,电影的大众消费文化特征。
电影由文化机构制作,然后供公众消费以获取商业利润。
大众文化概念
大众文化概念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或mass culture)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在这个意义上,通俗诗、报刊连载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无疑属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叛》一书中。
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扩展资料:大众文化的特点:1、属性的商品化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文化与工业联姻的结果。
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它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
高雅文化往往羞羞答答,不承认其商品特性,或者有意淡化它,似乎艺术一旦与商品结缘,就浑身沾满了铜臭,亵渎了审美的圣洁。
大众文化一开始就以商品的形式出现,从不隐讳自己的商品属性。
作为文化商品,它极力开拓文化市场,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
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正是这些文化商品的生产机构。
2、传播的媒介化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关系密切。
大众传播由专业群体使用大众媒介,大量、迅速地传播信息,对受众施以影响。
大众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电子媒介。
大众媒介的应用,拓展了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和大众文化的对象、范围。
我们接受人类存在的在象征意义上超越民族和无可改变的物质特性越快,那就越好。
3、制作的标准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大众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手段,不仅表现在传媒方面,而且表现在生产制作方面。
高新技术的引进、器材设备的更新,尤其是电脑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大众文化的质量。
因此,大众文化能够像工业产品那样,生产程序化、规模化、批量化和标准化,形成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文化工业。
正是由于大众文化能够批量生产、无限度复制,所以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而缺乏真正艺术品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个性特征。
大众文化概况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一、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紧相关,实际上是指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施加影响的过程。
相应地,大众媒介是指大众传播得以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刊、书籍和杂志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
(1)大众媒介的应用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
(2)大众媒介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有如下特征:第一,大众媒介性。
这是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第二,商品性。
这是指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制作的供公众消费的商品的属性。
第三,流行性。
一种大众文化文本在开初总是善于吸收高雅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等的某些特点,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而流行,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
流行,真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之一。
第四,类型性。
第五,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第六,日常性。
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四、大众文化中的多元互渗景观在大众文化文本中,常常可见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因子,从而出现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景观。
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有着丰富复杂的表现,简要的说有以下三种形态。
第一,大众文化的主导。
大众文化要真正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合法性作用,就需要遵循或不违反主导文化的规范。
第二,大众文化的高雅化。
电影是什么之电影是大众文化
电影是什么之电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通俗性解释是说某种文化是专为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制作与消费的文化商品。
理论上指认,大众文化则特指“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透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特征是它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造出来的,因而它有标准化和拟个性的特色”。
(《一苇集》第140页,台湾,杭之著) 那么大众文化的文化特征就表现为其一,是工业社会的消费性文化;其二,它是由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文化产品;其三,它是为大众消费制造的文化商品其四,它是一种“文化工业”现象,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以标准化模式化批量生产;其五,它是为取悦和刺激大众的平庸生活中的精神消费,如通俗畅销小说、流行音乐、时装表演、卡拉OK、广告艺术等,热门电视、类型娱乐电影也在其中。
(参看《现代性的反省》,许纪霖文,《读书》1992年第1期)1、以文化发生学、文化心理学、社会学的方法查验,便不难看出,电影诞生时,不论是法国卢米埃尔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还是美国爱迪生的“活动电影视镜”中投放的影片,均是:①人为的用现代科技手段制造一种文化幻象,或是现实生活中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片断,或是流浪艺人们的当众表演节录;②影片的播放全在咖啡馆、杂耍场等大众文化场所,以取悦和刺激大众的文化好奇心理、娱乐需求。
此种文化(电影)诞生,发生在城市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传播的市场空间,传统文化的戏剧、音乐、美术、雕塑等是在剧场文化空间、展览馆文化空间展示,电影这一新型的现代文化将文化扩展到世俗的杂要场、咖啡馆(后扩展为电影院),将现代文化从艺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普及到社会大众之中,使之世俗化、市民化、大众化。
2、从文化传播学的比较中,传统大众文化的剧场文化(戏剧、舞距音乐)、展览馆文化(绘画雕塑)及印刷传播的报刊、书籍,其文化受众传播选度比之电影、电视,显然要少,要慢,电影/电视的传播面更为广阔,传播速度更快,文化受众的社会面更加多层次,更大众化。
《电影与大众文化》课件
电影的经济价值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从短片逐渐发展为长片,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电影艺术逐渐成熟。
电影的发展
电影的发明
技术的进步
电影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影艺术的进步,如摄影技术、放映技术、声音技术等。
变革与创新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电影艺术的变革与创新,如宽银幕、立体
实例分析
例如,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与孟加拉虎的关系就是一个隐喻,代表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和冲突。
05
电影产业与市场
总结词:分析当前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包括市场规模、产业链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
总结词:分析电影市场的竞争格局,探讨企业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的策略。
总结词
分析电影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包括直接经济收益、产业链带动效应等方面。
代表作品有《速度与激情系列》、《碟中谍系列》、《007系列》等。
动作片通常以英雄主义和个人英雄为主导,通过展现主人公的英勇和智慧,引发观众的崇拜和敬仰。
04
电影中的符号与隐喻
符号是用来代表某种事物或概念的标记或形象,它在电影中常常用来传达特定的意义或情感。
符号定义
符号在电影中可以起到暗示、象征、表达情感等作用,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和情节。
流媒体平台的崛起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流媒体平台如Netflix、Amazon Prime等逐渐成为电影发行的重要渠道,改变了传统电影产业的格局。
短视频与微电影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也催生了短视频和微电影的兴起,这些短片形式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的平台。
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之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大众社会精品PPT课件
一、大众社会及其特点
• 根据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孔德的看法,在有机社 会里,个人和团体各自追求自己的目标,而整 个结果却使社会和谐稳定,主要关键在于专化 (specialization),也就是每个人都负有特殊 功能,则社会趋于平衡;
• 但过分专化反而导致社会解体,此时的社会组 织无法适当联系个人以维持社会整合,社会上 的个人缺乏共同特性,便无法相互了解,终至 日渐孤立,进而威胁社会的均衡和谐。
• 但是,大众传播媒介无所不在,描绘 和评论美国人生活各层面,因此可能 表达和反映至少一部分阅听人的看法 和梦想。
• 大众传播媒介和整个商业性通俗文 化,不断在做游戏,臆测阅听人要 什么或他们会接受什么——虽然对阅 听人而言,这个游戏只是简单到从 有限的几种材料中加以选择,而他 们的品味也低到两害相权取其轻而 已。
• 光是人口众多并不构成大众社会,工业 化的大量生产与同质性极高的一群人的 集合体,同是大众社会一个词的“两个 方面”。比如西方社会的中产阶层。
• 玛蒂尔曾说:“大众社会的最显著特性 ,无疑是生活所需物质和服务的大量生 产。”从大量生产这个角度来考察,大 众社会由三个成分来组成:依赖市场、 依赖组织、依赖技术。
《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
• “大众社会”一词,最好视为显示某种 关系的模式,可能主宰社会或社会的 一部分人,诸如“大众生产”、“大 众传播”等字眼,是指某种活动有意 影响人数极多但彼此或多或少无甚差 别的集合体或大众,同样,“大众社 会”指社会里的大多数制度用来应付 一群人,其个人态度和行为相似点较 相异点更受重视。
三、大众文化的四种作用
• 一、同质化功能。在国际上,指各国大众 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内容大同小 异;在大众文化方面,指媒介为了争取大 量消费者,力求内容“阖家共赏”,致使 年龄界限模糊,成人接触儿童的材料,儿 童则越过自然的心智发展阶段涉猎成人的 材料。
《大众文化》期末复习资料
《大众文化》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一、海斯法典是美国历史上限制影片表达内容的一种审查性法规,全美电影制片和发行人协会威尔海斯和丹尼尔等人起草制定的,1930年3月31日公布。
这部法典很快被电影工业巨头接受,并交由美国制片和发行人协会主席威尔海斯执行,历史上称为海斯法典。
海斯法典是主流价值代表与商业电影之间的制约与反制约的表现形式。
1966年海斯法典废除,代之而取的是电影分级制度。
二、高概念电影指具有视觉形象的吸引力、充分的市场机制、简单扼要的情节主线和剧情叙述,以达到大多数观众的理解与接受的电影。
所谓“高概念”是指以美国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程式化的电影制作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营销指导创意的电影生产方式及后续的市场运作。
它是电影行业的特定概念。
贾斯汀怀亚特提出的要素(笔记本上)三、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曾占踞统治地位,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电影也都是以类型观念作为影片制作的基础观念的。
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好莱坞全盛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电影创作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来的影片。
包括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恐怖片、歌舞片和生活情感片等。
类型电影三个基本要素:公式化的情节(如西部片的铁骑劫美、英雄解围)、定型化的人物(如能歌善舞的贫苦人家的女孩)、图解式的造型(如预示凶险的宫堡或塔楼)。
类型电影的特征是文化价值上的“二元性”、重复性和可预见性。
四、大众社会是一种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新的社会形态,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社会形态。
五、大制片厂制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起源于麦克塞纳特。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制片厂、制片公司所兴起的一种拍摄、发行、放映的电影制作体制,大制片厂通过垂直经营方式控制电影发展的所有环节,防止新竞争对手的出现,具有极强的垄断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电影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资本的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文化学概论之大众文化杨猛
随着大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电影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它也早已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看电影过程中又体现了一些具体文化现象。
同时电影中的内容也体现了很多大众文化,所以电影与大众文化关系非常紧密。
我下面主要是从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来分析电影和大众文化的联系。
这部电影跟老师放的《穿普拉达的恶魔》非常相似,所有分析起来也比较好分析,电影主要讲述杜拉拉在公司怎么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步一步地升职,职场中充满了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还有上司的压力等,但是她能不断克服困难,满足了看电影人的欲望,同时体现了大众文化。
其中徐静蕾所演的杜拉拉就是那个能够不断克服各种阻碍然后成功的人。
要了解电影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事大众文化。
所谓大众文化就是以工业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尤其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是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
它属于一种商品性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和娱乐性。
它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很明显的阶层性,但又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自发性。
它的文化内核是欲望和快感,大众文化通过主体对欲望和快感的追求而自我复制,并且被当代资本当作资本增值的契机而利用。
它具有一定的矛盾性,既有好的文化又有不好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吞噬性,对文化有冲击。
当代电影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通过固定的叙事手法和镜头策略,成功地满足所有期待填充的欲望空位,这些欲望被形象和故事修饰为各种各样的征容,以推动电影的再生产。
大众文化通过肢解经典对符号进行拼贴和指涉,在文本间创造了新的关系,创造了一种五花八门的文化形态,这些“集大成”的文本完全以制造快乐和趣味性为宗旨,不追求意义和深度,呈现出一种平面化的唯快乐主义倾向,体现着对以往文化巨大破坏的力量。
在这部电影中,大众文化也有很多的体现,在《穿普拉达的恶魔》中,各种名牌和上流社会的生活时人们的一种需求和欲望,而在这部电影中那么职场中的不断升职则是一种渴望和追求。
杜拉拉在职场中不断成功,在爱情方面,她与她的上司之间也发生了关系。
这也许是一种“潜规则”的体现。
在她刚进公司时,她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受到同事的排挤,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经常发生的,然而她有一些人帮助她,同时自己也不气馁努力工作,这正是
许多人所向往的,在逆境中不断奋斗而达到成功的那种喜悦是很美好的。
在这方面,这部电影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内核:欲望和快感。
在杜拉拉不断升职后,她开始认识了王伟,后来她与王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两人也就相爱了。
这种剧情许多人都能猜到,因为电影中必须要加入一些爱情元素才能吸引人。
这种爱情也有很多人向往的,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爱情,这也是满足人们的幻想的。
但是这种办公室恋情本来就是会让人误解的,所以他们的感情也经常出现问题,两人之间有一些矛盾。
电影的结局是王伟最后辞职了,后来杜拉拉知道自己误会了王伟,然后拼命的寻找王伟,但是没有结果。
此时的杜拉拉意识到爱情的重要。
这也是很多人会犯得错误,为了事业或其他的事儿耽误了爱情,后来才知道自己的错。
正如大话西游里的台词:“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知道失去后才追悔不及”。
后来杜拉拉去泰国找王伟,王伟此时在泰国开了酒吧,两人在最终在爱情树下相遇。
电影的结局依旧是大团圆的结局,这也是中国电影的一大特点。
影片虽然讲的是杜拉拉的升职经历,但是占主要地位的还是她的感情生活。
电影充斥着许多喜剧元素,这也是大众文化的一大特点为娱乐性。
但是杜拉拉升职记讲述的故事看似与人们生活贴近,但是实际上她的世界观与我们不同,而且那种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很少。
我个人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共鸣,,只是把它当做一部爱情片来看。
电影里充斥着大量大众文化。
整体来说,这部电影有好有不好,好的地方就是它采取了很多电影成功的因素,加了一些喜剧元素,不好就是结局不好还有就是不贴近现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