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桃花源记复习doc
课内文言文之写景状物篇
全面出击中考考点:课内文言文之写景状物篇中考必考文言文——写景状物抒情篇1.《桃花源记》2.《岳阳楼记》3.《醉翁亭记》4.《三峡》5.《小石潭记》6.《爱莲说》7.《记承天寺夜游》一、作者(一)《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朝代:东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义: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鲜美:鲜艳美丽3.一字多义: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三、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真题回顾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4.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5.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一、文学常识(二)《岳阳楼记》范仲淹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二、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2)百废具兴具同“俱”,三、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四、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真题回顾1.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2.“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3.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4.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退”指:。
《桃花源记》相关资料整理八篇
《桃花源记》相关资料整理八篇篇1:《桃花源记》资料【参考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突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身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身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渔人把自身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身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
不久,他因病去世。
中学课文《桃花源记》教案(优秀6篇)
《桃花源记》教案篇一《桃花源记》中有三个“外人”,即: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遂与外人间隔3、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个“外人”中,2和3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
第一个“外人”如果也这样解释,则与后文《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相抵牾,因为时迁世异,秦代的衣制当然不可能和几百年后的晋代相同。
近日读到了《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5期顾月华先生的《也谈外人》一文,颇有感慨,遂将以前收集的资料略作整理,汇集成文。
一、“外人”诸说据我们所见,对“外人”的解说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至于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者为最常见之解释,今人论之已详,故不赘述)。
(一)“陌生说”此说包括两种大同小异的见解:1、“外人”为“世外之人”或“另外一个世界的人”2、“外人”为“外国人”。
两种解释虽有不同,但思路和结论并无大异,他们都从桃花源中人与外界的服饰差异切入,试图解决《记》《诗》差异和衣制变迁这一矛盾。
他们的结论也相似,即:在渔人眼里,桃花源中人绝不应与外界人相似,他们应该是渔人眼中的来自“另一个世界”或者“另一个国度”的衣着奇异的“陌生”人,因此可以统称为“陌生说”。
(二)“纪实说”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说:“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
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
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
故别拟新解,以成此篇。
”陈先生以为,《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之“秦”,不是“赢秦”,而是“苻秦”;所谓的桃花源不是人间仙境,而是北方人民为了躲避“苻秦”的战乱而聚族自保所建的坞堡。
因此,陈先生说:“由苻生之暴政或苻坚之亡国至宋武之人关,其间相距已逾六十年或三十年之久。
故当时避乱之人虽‘问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陈先生这篇发表于1936年的论文是我们所见的最早提出“外人”问题的文章。
唐长孺先生《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发展了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认为桃花源不应该在北方,而就在武陵一带:桃源中人“避乱”不全是避兵,也可能是逃避徭役和赋税。
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2篇
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2篇第一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将分两篇文章分别介绍《桃花源记》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深山之中,有一洞,洞内盘曲通幽,与世隔绝。
南有冰泉,泉水碧净,鱼鳖可数。
洞口旁有桃树千载,花开时节,满山皆香。
岂非一处仙境乎?【翻译】在深山之中,有一个洞穴,洞内弯曲幽深,与外界隔绝。
洞的南面有一泉水,泉水清澈见底,鱼鳖游动,可数不胜数。
洞口旁边有一片桃树,已有千年的历史,花开的时候,整个山林都被芬芳环绕。
这岂不是一个美丽的仙境呢?【原文】洞口人物勿入,历有莫知其出。
齐人犯之,不得无死。
元和之间,有民居洞庭者,见光暗而行,手足相索。
及入莫逐,暮春与中有仙意者,辄见其它。
其湖广之人,不知其近海,亦欲各道所闻,然后能不恶人之口耳。
【翻译】洞口有规矩,不得随意进入,历史上曾经有人进去,却没有人知道他们出来的方向。
齐人胆敢进入,必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在元和年间,有一户居住在洞庭的人听说洞内光线阴暗,只能摸索着行走。
进入洞内后,寻找不到回去的路,直到暮春和仲夏时节,才会再见其他人。
湖广的人们不知洞口离海多远,也渴望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才能消除对别人的恶意传言。
这是《桃花源记》的原文及翻译,下面将进行第二篇的内容。
第二篇:《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将分两篇文章分别介绍《桃花源记》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自谓先民,亡失于外,今水陆载道,不可得闻焉。
竟不知天下事之用无穷耳,至于百姓,不可数计。
且吾黎民老矣,迅尔新民,比出详实,可使知之。
【翻译】自称是先民的后代,迷失了外界的消息,如今水陆交通便利,仍然得不到丝毫的消息。
但实际上天下间的事情是不可尽知的,尤其是百姓的生计,更是无法准确计算。
而我们的老百姓已经年老了,快要离开人世,而新一代的人逐渐成长起来,比我们更为聪明,可以让他们了解这一切。
期末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前: 前进,向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下皆积叶,高尺许,蜘网翳之。 没多久,脚下全是堆积的树叶,有一尺多高,蜘蛛网遮 盖在树叶上。 (2)望前溪西去,一泻之势,险无逾此。 (我)望着眼前的溪水往西流去,一泻千里,险要得没 有哪一处能超过。
4.【链接教材】选文中徐霞客探幽华封,柳宗元也曾到小石潭探 幽,两者在游记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有何不同?请结合链接 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示例:徐霞客一路披荆斩棘,涉水攀石,展现出不畏艰险、勇 往直前的精神;而柳宗元短暂的快乐之后便感到“凄神寒 骨”,可见其内心郁积苦闷。(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第1篇 桃花源记 (类文练习) 蓼花庄地近束鹿,距京师三百余里而遥。西山面之,浑河绕
之,奥阻①幽深,人迹之所不到。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②,浑 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居人 自其始祖迄今,无一识字读书。县吏一来征租,信宿③尽收而 去。子孙历世无一入城市,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
第3篇 核舟记(类文练习) 【2022南平期末改编】
余童时赴郡试,会“演春”①。是日游人如堵。忽有一人, 率披发童,荷担而上。吏问所长。答言:“能颠倒生物②。”吏 命取桃子。术人声诺,释担,解衣覆笥上,云:“春初雪积,人 间何处可觅?惟王母园中,四时常不凋卸③,或有之。”乃启笥 ④,出绳一团,望空中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乃 呼子曰:“儿来!得汝一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 B.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 C.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 D.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
《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精选7篇)
《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桃花源记》的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首先,我说说教材,《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是由不同体裁的文言文组成,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寄托了作者的情怀,使人深思。
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以精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和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
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注意文中古今异义现象。
2、理解背诵全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3、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目标的分析,并且依据学生现在认知水平及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全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初二的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因此,我将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作为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课堂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根据我对新课标的理解,为了尽可能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这样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首先是)激情导入在课堂的开始,我将展示以前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桃花源记》教案优秀6篇
【课时布置】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设想〗通过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同学间互相进行试讲的方法,学生基本在指导下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教师介绍:今天咱们来认识中国古代东晋时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
他生于东晋后期,经历了晋宋易代的变化,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出仕到辞官归隐更是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化,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的和不满的。
“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归隐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清高自赏,消极遁世,多写田园风光,文风清新质朴,恬淡自然,简洁含蓄而又富有韵味。
历代都有很多人为陶渊明的诗文作注,其人数仅次于杜甫。
二、解题三、朗读课文朗读要求:1、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四、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强调局部字词的读音生字: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诣、骥、津多音字:豁然、衣着、间隔、舍、语、属答还遂通假字:要—邀一词多义:志、寻、遂一义多词:悉、并、具、咸、皆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交通、绝境、间隔五、学生两人一组,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之后请几位学生起立说课文大意,老师和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他们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六、作业1、读课文三遍;2、整理课堂上找出的几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他的所见所闻的记叙方法。
2、学习巩固关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异义的区别以和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重点〗2、巩固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源这一社会理想的实际意义。
〖教学设想〗用指导自学、学生试讲、启发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完整版《桃花源记》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桃花源记》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学名篇。
1. 内容概述《桃花源记》是一篇以桃花源为主题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偶然发现的桃花源的仙境,描写了那里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文中主人公一行人偶然间发现了这个遗世独立的桃花源,感叹于这里人民的自给自足、和平安宁的生活,但遗憾的是他们离开后无法找到回去的路。
这篇文篇通过描绘遗世独立的桃花源,寄托了人们对乌托邦式美好未来的向往。
2. 人物角色2.1 主人公主人公是一个意外来到桃花源的旅人,他和同伴偶然发现了桃花源的位置,被这里人民的美好生活所折服。
他试图向外界传达桃花源的存在,但并未成功。
2.2 桃花源人民桃花源人民生活在这个与外界隔绝的乌托邦般的地方。
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食物丰足、人民安宁。
他们对外界的生活和社会动态一无所知,过着与世隔绝的状态。
3. 美好生活的描绘《桃花源记》通过详细描绘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美好乌托邦一般的世界。
在桃花源的山水之间,环境优美,水清花丽,动物和谐相处,形成了一片人间仙境。
而人民的生活也十分幸福、和平,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劳动也有丰盛的食物,没有纷争和矛盾。
他们与世隔绝,没有被外部的世俗所困扰。
4. 寓意与反思4.1 平和与安宁《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被视为一个理想的人间仙境,给人们展示了平和与安宁的生活场景。
这一点反应了古代文人对平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也给现代社会传递了人们对和谐共处、追求内心安宁的重要性的思考。
4.2 隔绝与怀旧作为一篇描绘与外界隔绝的故事,不禁让人们思考与现实生活的差异。
桃花源人民的幸福生活离我们很遥远,我们是否可以从中寻找一些养生活、减压的方式,以及与社交网络、繁忙的工作相对立的的生活方式呢?5. 文学风格《桃花源记》以叙事散文的方式呈现,旨在描绘和表达一种理想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八年级上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五篇】
【导语】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
⼩编整理了⼋年级上册语⽂《桃花源记》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能⼒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4.理清⽂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内容。
5.学习⽂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胜的写法。
过程与⽅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章,熟知课⽂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积累常⽤⽂⾔词语的⽤法; 2.使学⽣理解本⽂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优美、精炼的语⾔。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新课 1.(欣赏图⽚)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美好的地⽅。
现在我们⼀起跟着渔⼈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乐《天仙配》------(曲终)歌曲描绘的是⼀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乐、男耕⼥织的社会⽣活美景。
这种美景过去有吗?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
谁能⽤⼀个成语来⽐喻?——“世外桃源”。
是的,这个成语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起跟陶先⽣⾛进世外桃源吧。
有位英国⽂学家说过这样⼀句话:“⼀个热爱⽣活的⼈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些开⼼的东西。
⽣活在东晋的诗⼈陶渊明,他的⽣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2.陶渊明,东晋诗⼈,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号“五柳先⽣”,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
陶渊明《桃花源记》全诗欣赏(锦集8篇)
陶渊明《桃花源记》全诗欣赏(锦集8篇)篇1:陶渊明《桃花源记》全诗欣赏陶渊明《桃花源记》全诗欣赏桃花源记晋·陶潜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
字元亮,曾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田园诗人。
他幼年失去父亲,家道中落。
由于社会动荡,早年一直没有出仕,后为贫穷所迫,陆续做过州祭酒、参军、县令等一些小官。
为官期间,尔虞我诈的官场使他认识到社会现实的黑暗,终于从彭泽令任上弃官归田。
陶渊明受时代思想和风气的影响,早年就有爱好自然的一面,所以在他政治理想破灭后,他选择了洁身守志、栖身田园的道路。
陶渊明归隐后亲自参加了劳动,与下层人民有了较广泛的接触,同时对自然也更热爱了。
在此基础上,他写出了大量赞美田园风光、赞美农村纯朴劳动生活的诗篇。
由于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
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复习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与背诵(诵读篇)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诵读篇)(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
(陶渊明《桃花源记》)3.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怡然自乐。
4.《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与世隔绝、不知世外朝代更替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记之而去”的原因的句子是“_以其境过清”。
9.在《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谓十分可爱,它们“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三)关雎(《诗经》)1.“窈窕淑女,君子好述”,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奇妙的想象有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2.《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四)蒹葭(《诗经》)1.《诗经》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比兴。
《关雎》中由雎鸠鸟引起美好联想,表现男女爱情的千古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桃花源记》知识点整理
《桃花源记》知识点整理《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隐士陶渊明所著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全文传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表现出了他强烈的隐逸情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以下是《桃花源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1.陶渊明(352年-427年),字元亮,南朝宋云阳(今湖北宜昌)人,是东晋末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
2.陶渊明早年曾在官场任职,但在政治斗争中遭受挫折,后辞官隐居,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农业生产,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二、作品背景:三、主要内容:1.故事背景:一个渔夫偶然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的桃花源,那里生活着一群不被外界干扰的桃花源居民,他们过着安宁自在的生活。
2.描写桃花源:桃花源处处皆桃花,水湄清澈见底,渔樵耕读皆自给自足,无忧无劳,没有礼法律仪之辨,形同野人。
3.民风淳朴:桃花源居民待人真诚,相互之间和睦友善,没有欺诈和尔虞我诈,形成了一种纯粹、质朴的社会风气。
4.无忧无虑的生活:桃花源居民安居乐业,没有欲望的困扰,一生无忧无虑,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
5.后人随之而至:渔夫告诉了外界的人桃花源的位置,但后来的寻找者无法再找到这个隐秘的桃源,人们失去了这个理想之乡。
四、主题意义:1.隐逸理想:《桃花源记》展现了中国古代士人隐逸理想的特点,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绝望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3.自然与人类:作品通过描绘桃花源的自然景观和人类生活,表现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理想,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其和谐相处。
五、影响与价值:1.文学价值:《桃花源记》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体现了陶渊明独特的隐逸情怀和优美的叙事技巧,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3.社会价值:《桃花源记》传达了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探讨,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桃花源记教案(精选10篇)
桃花源记教案桃花源记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读准下列字音:豁然俨然衣着阡陌鬓要邑诣骥语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潜力目标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潜力,这样能够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资料。
(三)情感目标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好处和消极好处。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能够透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三)教学过程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
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
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但是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
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桃花源记》教案精选7篇
《桃花源记》教案精选7篇《桃花源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展开想象,品味桃源胜境。
3、联系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
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走进陶渊明笔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名潜,字元亮。
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会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
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
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三、读文感知1、初读课文(1)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可以结合注释跟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出示字词检测)(2)随机抽查学生初读的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2、配乐范读: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魅力3、再读课文: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工具书自行翻译,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
教师注意点拨。
四、品读赏析:屏显“桃源访谈”: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
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必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必考知识点
一、背景知识:
1.故事背景:唐朝时期,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二、文学特点:
1.优美的语言:《桃花源记》运用了流畅自然的文字,美丽的景色词藻,揭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政治现实的失望。
2.描写的对象:《桃花源记》描写了庄园、房屋、田亩、村落、村人及他们的生活,以及桃源的自然景色等。
三、主要内容:
1.世外桃源的寻找:主人公在狩猎时迷失了方向,偶然发现了一片美丽的山谷,决定留下来居住。
2.桃源的美景:在桃源中,有繁茂的山林、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各种野果,还有村落和村民的房屋。
3.村人的生活:桃花源中人民和睦相处,习俗纯朴,不受朝廷征税和管辖,自由自在。
4.桃花源与现实的对比:主人公在桃源度过了很长时间,不再关心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但是最终还是要离开这个世外桃源。
四、思想内涵:
1.对现实的失望:作者通过描写唐朝的黑暗腐败和政治动荡,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反映现实问题:《桃花源记》通过对唐朝社会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动荡。
1.对现实的思考:《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思考。
2.对退隐生活的思考:主人公选择留在桃源,放弃了现实社会的利益和名利,是对退隐生活和个人追求的思考和追求。
以上是《桃花源记》必考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作品,并能够运用到阅读理解和作文中。
《桃花源记》教案(优秀6篇)
《桃花源记》教案(优秀6篇)桃花源记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能对作者描写的理想社会进行正确的评价。
(2)掌握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词语。
(3)能补出文中省略的内容,并对文章进行准确的翻译。
2.学法指导:(1)弄清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政治主张,有助于理解作者创作此文的原因。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译全文,难点请教老师并积累重要的词语(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3)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正确评价“桃源式”理想社会的积极性与局限性。
(4)认识本文流传下来的成语,并会使用。
二、预习导引:1、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原籍江州浔阳柴桑(今九江市附近)人,东晋诗人。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士族,少年颇有壮志,博学善文。
他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回家。
35岁时,在江陵做桓玄幕僚,辅佐桓玄。
后因玄反迹暴露,乃离去。
40岁做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因叔父推荐,为彭泽令。
终因政治难图,又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辞官离去,在官仅80余日。
作《归去来辞》以明其志。
此后,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
63岁时,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
隐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他的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
代表作有《归去来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著有《陶渊明集》。
2、背景资料《桃花源记》大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在此之前作者就不满黑暗现实,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而毅然辞官归隐。
即使这样,但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激起了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又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篇《桃花源记》一、文学常识:《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二、默写填空: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的开头写道:“蠃氏(指秦朝)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在《桃花源记》中,与之相吻合的句子是:4、文中突出桃花源人生活平静美好的句子是: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1)芳草鲜美( ) 2)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5)仿佛若有光() 6)才通人()7)豁然开朗() 8)屋舍俨然()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阡陌交通()11)鸡犬相闻() 12)悉如外人()13)咸来问讯() 14)怡然自乐()15)乃大惊() 16)乃不知有汉()17)具答之() 18)便要还家()1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1)无论魏晋() 2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3)皆叹惋() 24)停数日,辞去()25)便扶向路()() 26)诣太守()27)寻向所志() 28)欣然规往()29)寻病终() 30)后遂无问津者()补充重点成语的意思: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世界。
现指环境优美生活安逸的地方。
豁然开朗:形容有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起来,也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满足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古今异义1、缘溪行2、芳草鲜美3、说如此4、阡陌交通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7、遂与外人间隔8、各人复延至其家一词多义①便舍船,从口入②屋舍俨然①处处志之②寻向所志①寻向所志②未果,寻病终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既出,得其船①武陵人捕鱼为业②不足为外人道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注意重点词语)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2)林尽水源。
译文: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6)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7)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文: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文: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1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1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1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译文:五、内容要点:1、以武陵人进入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发现桃林——进入桃林——离开桃林——再寻桃林为顺序。
2、世外桃源:原指一个与世隔绝安乐美好不遭战祸的地方。
现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地方。
3、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4、中心:本文虚构了一个平和宁静淡远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给自足自食其力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它的社会理想,在客观上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
那么陶渊明描写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6、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变成现实?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7、“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表现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9、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为桃花源外现实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而叹惋。
10、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
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11、中心思想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故事曲折回环。
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六、中考真题:【2013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共10分)(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①涩:不通畅。
②曳:拖,拉。
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④陇:通“垄”。
⑤牧竖:牧童。
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异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B.舍便舍船屋舍俨然C.去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5—8题。
(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
”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真是,实在。
③舅: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①阡陌交通交通:②便要还家要:③子之哭也子:④苛政猛于虎也苛: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7、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1字)(3分)8、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附中考题答案】:1、C(2分)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
(翻译出大意,1分;“无论”译对,1分。
共2分)3、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
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思对即可。
2分)4、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
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多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
意思对即可。
每对一处1分,共4分)5、(4分)①交错相通②通“邀”③你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一分)6、(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7、(3分)记叙(描写)虚构(想象)反衬(对比)(各1分)8、(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得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
(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
(2分)(意对即可)。
附译文:水更浅,行船不通畅,人拉着船也不能进入。
在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便在药师寺住宿。
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
过了两夜,我就沿着小溪,从山的东侧出来。
淌过溪水,这里四面被大山环绕。
远望,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流到山谷中的,大概就是山涧中的水流。
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的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优美。
想要问问这里所经历的名称,可是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
翻过两道山岭,起初有一座亭子面对着道路,亭子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
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
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轼一再遇上忧伤的事。
”妇女于是说道:“是的。
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