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成长的五个阶段
孩子心智成长的五个阶段(埃里克森)
4-7
幼儿期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7-12
童年期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12-18
青少年期 形成角色统一,防止混乱
18-25
成年早期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5-50
成年中期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50岁以后 成年后期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
良好人格特征
希望 意志 目标 能力 诚实 爱 关心 智慧、贤明
2、对自己人生 2、需要凭拥有 角色感到矛盾 的东西、认识多
3、不能订立人 生目标
4、依靠情感关
少人及工作成就 去确定自己的人 生角色
系或事业成就去
肯定自己的身份
0—6岁,感性先行
幼儿首先发展的是感觉能力,运动能力相对滞后
特别关注
1、过早让孩子站立行走 2、孩子的游戏 3、右脑学习
父母的责任
你必须给孩子空间,这 个空间是必需的,就算 给错了,也是必需的
若孩子在这个成 长阶段中得不到 鼓励、或者受到 恶意的批评及嘲 笑,尤其是他在 尝试学习如何控 制大小便的过程 中,他很容易会 产生害羞及惭愧 的感觉
1、经常觉得信自己在 不能拒绝别人
世界上有存在的理 的要求,害怕
由
有新的经验,
3、把自己塑造成 一个必须依靠别人
今天的孩子:
学习能力下降;
情绪处理能力更差, 变得神经质、更易生 气、更消沉;
社交技能更差,变得 更孤僻、更易冲动、 更不听话
今天的家长:
更需要努力工作,工 作时间更长;
各方面社会压力更大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阶段
时期 主要发展任务
0-2
婴儿前期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2-4
婴儿后期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生涯心智发展模式
生涯心智发展模式
1.海绵性心智(0-6岁):儿童没有固有心智模式,他们用无意识进行学习和记忆,可以毫不费力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信息,包括言传身教和不言之教。
2.约束性心智(6-16岁):进入小学后,被学校和家长严格管理和督促,开始被动吸收很多知识,大脑认知对人、事、物有了很多了解,逐渐形成“存在我”的意识。
3.本能阶段:这是生涯发展的初期阶段,个人主要依赖本能和直觉来做出决策。
4.觉察阶段:个人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背后的原因,并观察他人的动机。
这个阶段可能会带来内心的冲突和痛苦,但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
5.蜕变阶段:个人经历重大变化,开始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负人格。
学会与情绪相处的方法,让情绪转化成支持个人成长的力量。
6.利他阶段:这是生涯发展的高级阶段,个人不仅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且开始关注如何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对社会做出贡献。
心智成长的7个阶段
心智成长的7个阶段心智成长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它伴随着我们一生的各个阶段。
心智成长的过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七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婴儿期。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心智开始发展。
他们通过感官接触和反应来认识世界。
他们会通过触摸、吮吸和看等方式来探索周围的环境,并建立起与父母和主要照顾者的关系。
第二个阶段是幼儿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
他们会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逐渐掌握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还会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并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和分享。
第三个阶段是学龄前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进入学校,开始接触更加系统化的学习。
他们会学会读写和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同时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们还会逐渐发展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学会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往。
第四个阶段是青少年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未来产生思考,并尝试建立自己的独立性。
他们会经历情感上的波动和挑战,并开始面对一些重要的决策,如选择高中和大学专业等。
第五个阶段是早年成年期。
在这个阶段,人们进入社会并开始独立生活。
他们会面临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如找工作、结婚、组建家庭等。
他们会逐渐发展出更为成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出规划。
第六个阶段是中年期。
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他们会面临更多的压力和责任,如养育孩子、照顾父母等。
同时,他们也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逐渐发展出更为深刻的思考和情感。
第七个阶段是晚年期。
在这个阶段,人们进入老年,并逐渐退休。
他们会回顾自己的一生,并思考自己的成就和遗憾。
同时,他们也会面临身体和认知能力的衰退,需要依赖他人的照顾。
然而,他们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和与他人的交往来保持积极的心态。
心智成长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它伴随着我们从婴儿到老年的每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通过克服这些任务,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智能力,并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心智成长的七个阶段
心智成长的七个阶段以心智成长的七个阶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婴儿期:感知世界的开始婴儿期是人类心智成长的起点,这个阶段的宝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
他们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触摸、咬、摇晃各种物品,以探索它们的特性。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心智主要集中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上,如食物、安全和温暖。
二、幼儿期:探索和学习的时期幼儿期是心智成长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主动探索周围的环境,并且开始学会使用语言进行沟通。
他们开始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学会与他人互动,并且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心智主要集中在探索和学习上,通过模仿和观察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三、儿童期:认知和思维的发展儿童期是心智成长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发展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并且能够进行逻辑思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学会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他们开始培养自己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并且开始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四、青少年期:身份认同和自我探索青少年期是心智成长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人生意义。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并且开始对社会和世界产生兴趣。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身体和情感上的变化,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开始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五、成年期:责任和自我实现成年期是心智成长的第五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人们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追求自我实现。
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并且开始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成就和遗憾,并且开始寻找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目标。
六、中年期:平衡和转变中年期是心智成长的第六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人们经历了一些转变和挑战。
他们开始面对身体上的变化和健康问题,并且开始面对职业上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并且开始寻找平衡和内心的满足。
少儿心灵成长曲线
少儿心灵成长曲线
少儿心灵成长曲线是指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一种趋势变化。
心灵成长曲线通常分为几个阶段或者领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
1. 幼儿期(0-3岁):这个阶段是儿童生命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
幼儿期的心理成长主要集中在建立安全感、探索和认识自己身体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
此阶段的重点是通过与父母和其他亲近人的互动来建立信任和情感联系。
2. 学龄前期(3-6岁):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前教育,他们的心智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孩子逐渐学会使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并开始发展社交技能。
他们对于学习和探索世界的兴趣也逐渐增强。
3. 小学阶段(6-12岁):这个阶段是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学习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交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并逐渐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
4. 青少年期(12-18岁):这个阶段是儿童心理成长中最复杂和关键的时期。
青少年面临身体、情感和认知上的巨大变化,同时也面临着从依赖他人到独立自主的转变。
他们开始构建自我认同,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并面临着心理压力和挑战。
总的来说,少儿心灵成长曲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和需求。
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于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提供关爱、支持和指导是帮助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心智成长模型的四大阶段
心智成长模型的四大阶段
心智成长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智力和社会方面特定的发展阶段。
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发展,其中的变化会在整个人的精神上和感官上产生影响。
心智成长有四大阶段:
1.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孩子们逐渐学会识别和响应环境中的声音和其他刺激,学会反应并能够分辨声音的来源。
2.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智开始变得比较复杂,可以比较不同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复杂的思维技巧。
3.整合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大脑变得更加复杂,可以将时间和空间联系起来,学会多种分析思维,而且还可以做出更多时间和空间的组合。
4.自我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心智成长模型的最后一个阶段,孩子们的大脑可以把时间和空间和抽象联系起来,能够看到是非把握概念,学会主动思考和掌握新技能,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
- 1 -。
0-21岁成长的五个阶段
年龄段
身心发展特点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第一个阶段
0~1岁
信任与不信任
肚饿---被喂食物
表现的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需要别人照顾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出生后0-3个月)
第三个阶段
4~5岁
主动性与内疚
喜欢幻想,创新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发展出主动性若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个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新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许会秘密地做。
[16—18岁]
16—18岁的少年经过青春期的迅速发育后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其身体生长主要表现在形态发育、体内器官的成熟与机能的发育、性生理成熟等方面;在认知方面,儿童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观察力、联想能力等迅速发展;情绪情感方面以内隐、自制为主,自尊心与自卑感并存;性意识呈现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凡事要求完美;经常拖延及耽搁;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7—12岁
是整个儿童期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外部器官有了较快发展,但感知能力还不够完善;儿童处于从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情绪情感方面表现得比较外显。7岁之后,孩子具备思维能力,父母可以讲简单的故事,让孩子表演,启发孩子思维,叙述故事,描述周围的环境,表达一个完整的事物。爸妈做好人文的一切行为,此时是以身教为主。7-9岁,还是以灌输学习为主,最好不要干涉他玩,但要明确的告诉他游戏规则,基本礼仪和守纪律的概念。
成长五个阶段
心灵成长的五个阶段社会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研究指出,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
假如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由此没有充足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中会感觉乏力出现困扰。
最先的五个阶段应当在21岁前形成。
今日的心理阻碍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未能获取知足有很大的关系。
岁从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假如:第一个阶段:1岁从前——相信与不相信第二个阶段:2岁~3岁——自主与惭愧第三个阶段:4岁~5岁——主动与愧疚第四个阶段:6岁~11岁——勤恳与自卑第五个阶段:12岁~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疑惑下边简单介绍每一个阶段的意义.。
第一阶段:1岁从前——相信与不相信孩子的需要或行为:肚饿——被喂食品吃惊——被拥抱呜咽——被拥抱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获取知足,孩子会感觉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长大后会是一个爽朗及相信他人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知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感觉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因为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边获取知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点):表现得异乎平常地惧怕被遗弃;拼死地找寻一个依靠的对象;需要他人照料;不可以相信任何人。
与此阶段相关的成人心理阻碍:全力保持毁坏性的感情关系,并且表现出偏执狂症的偏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他人的夸耀。
第二阶段:2岁~3岁——自主与惭愧孩子的需要或行为: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若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获取知足,遇到家长支持及尊敬,他会获取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感觉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知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成长中得不到鼓舞,或遇到歹意的责备及嘲讽,特别是在他试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很简单产生害羞及惭愧的感觉。
因为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边获取知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点):常常感觉自卑、无用及不行爱;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原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一定依靠他人的人;感觉自己生计的权益取决于对他人的重要性;常常做出不适合的致歉。
人的成长期定义
人的成长期定义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3岁,这是无意识的成长与吸收阶段。
情绪与智力发展的内在结构则由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等功能来完成。
幼儿表现出无穷的精力与兴趣。
第二阶段:3岁到6岁阶段,幼儿园逐渐有意识地吸收各种知识,是个性形成期阶段。
儿童在内心逐渐形成秩序与服从的观念,发展出现实世界的模型,为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6岁到9岁阶段,儿童已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与艺术上的技能,发展自己的生活文化和能力。
第四阶段:9岁到12岁阶段,孩子已准备好以开放的心灵去吸收世界的各种知识,此时,他们会拼命地吸收环境中的一切事物。
他们能自主性的学习,不在身旁环境的范围,他们的触角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五阶段:从12岁到18岁阶段,这是深入发展兴趣的阶段,此时的青少年身处巨大变化的时期,对事物和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将选择日后自己一生的努力方向。
《孩子心智成长的5个阶段》培训总结培训讲学
《孩子心智成长的5个阶段》培训总结《孩子心智成长的5个阶段》培训总结第一阶段 0-1岁(一)孩子的需要或行为(0-1岁)1)肚饿——被喂食物;2)受惊——被拥抱;3)哭泣——被拥抱;4)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家长多么需要他。
(二)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0-1岁)1)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2)性格开朗。
(三)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0-1岁)异乎寻常的极度害怕被遗弃。
(四)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个性/特征(0-1岁)1)表现一种出异乎寻常的极度害怕被抛弃的表现;2)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3)需要别人照顾;4)不能深信任何人。
(五)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0-1岁)1)极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2)展示偏执狂的倾向,如暴饮暴食;3)过分需要别人夸奖。
(六)其他补充(0-1岁)1)关于孩子爱吃/咬东西:0-1岁是孩子的敏感期,他会通过嘴巴感受,抓到什么东西就放嘴里;如果这阶段怕他脏不让他啃,他就会啃手指头等;所以应该尽可能让它尝各种东西,保证东西是干净的就可以。
2)关于妈妈与孩子的分离:3岁以前妈妈不要和孩子分开,3岁前是孩子重要的安全感建立时期,也是孩子人格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孩子认的是血缘关系,这种关系爷爷奶奶给不了。
3)关于如何补偿安全感:如果已经过了这个阶段想给孩子增加安全感,可尝试以下行为:很慢地在孩子背后画8字形,正8反8 不重要,速度越慢越好,不需要刻意为之,在氛围舒适且不经意的时候就给他画——安全感从背部下手,常常给孩子做按摩,补他小时候缺的安全感。
第二阶段 2-3岁(一)孩子的需要或行为(2-3岁)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二)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2-3岁)如果有家长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及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三)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2-3岁)1)经常觉得自卑、无庸及不可爱;2)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3)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介绍
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介绍幼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并且在生命的初始就已经存在。
在这伟大的规律中,幼儿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地显露出“内在需要”,驱使着幼儿主动地接触环境,以达到成长的目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介绍,希望大家喜欢!儿童心智成长的规律介绍一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早在1943年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就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该理论问世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在人力资源行业,教育行业,流动人口管理,青年教师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心理学,企业薪酬制定等方面都有运用。
但是在管理和教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往往不注重了解孩子心理,不注重或者没办法帮助孩子的长远发展做出规划!导致很多家长不合格,这种不合格的家长正在社会上批量的生产孩子。
从事儿童与家庭研究三十年期间,史坦堡博士发现,某些教养原则与健全的儿童发展之间关联密切,这些原则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家庭,无论收入、种族与家庭形态。
这些原则包括:1、父母的作为很重要(父母会对子女产生重大影响;孩子并不只是基因的产物);2、制订规则与约束(如何规范孩子的生活,以及如何处理因规定而引发的冲突);3、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性(帮助孩子在做决定时仔细考虑,不要轻易为子女做决定);4、确立教养子女的目标(鼓励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他们成为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安全感和爱心的人)。
如果你希望一岁多的儿子不必再依赖尿布,就必须容忍他经常和你唱反调,因为这两件事都衍生自同样的心理根源。
如果你希望十三岁的女儿在与朋友意见相左时,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那你就必须接受她有时也会顶撞你,因为在自己跟别人意见不同时坚持立场,正是她智力发展的结果。
唱反调固然很烦人,好辩也很讨厌,但它们都是孩子正在成长的征象。
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因此,为了当个有效率的父母,你必须让自己进入孩子的心智年龄。
心智成长的三个阶段
心智成长的三个阶段心智成长的三个阶段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一个人的生活重心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一个人的心智成熟与否,就看他的行为、心理与其年龄是否相符。
可以认为,一个人的心智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依赖阶段、独立阶段、互赖阶段。
1.三个阶段(1)依赖阶段围绕“你”这个观念——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事情若有差错,我便怪罪你。
(2)独立阶段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3)互赖阶段从“我们”的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主、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开创伟大的前程。
2。
各阶段的特点大学毕业之前,可以称为依赖阶段。
在这个阶段,你没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你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家人、老师,他们对你的作用是抚育、栽培。
参加工作之后,进入第二个阶段——独立。
在这个阶段,你能够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是自立的,可以自由选择。
这个阶段的你是人才,但你还不是职业人所追求的最完美的人。
因为你还没有进入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互赖阶段。
所谓互赖,在这里是指伙伴之间相互协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也就是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我们”。
心智成长三阶段:依赖——以家人、老师为重心;独立——我为自己负责;互赖——我们互相信赖,共筑前景3。
各阶段的修炼要点图8-3 心智成长各个阶段的修炼要点【自检】检查你的习惯与上面所讲的有哪些异同点,并制订你的改进计划。
知识欲望技巧习惯的关系习惯习惯是一定时期内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
你要改变自己,首先就要改变你的习惯,因为习惯是固执的,难以改变的。
1.习惯的三要素欲望——想做;知识——做什么,为何做;技巧——如何做。
图8-1 习惯的构成习惯是由以上三个要素构成的,那么,什么是职业人必备的习惯呢?2.职业人必备的习惯《Steven Habits》(中文译名是《成功有约》)列出了成功人士必需具备的七个习惯:(1)主动。
原文是proactive,可直译为“主动”,在这里,我们给它一个全新的解释:操之在我。
心智成长的7个阶段
心智成长的7个阶段
1.意识的觉醒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感知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存在,并引发了对自我和环境的好奇心。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或几年。
2. 学习和发现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学习和探索周围的
事物和环境,包括语言、社交技能、运动和认知能力等。
3. 规则和价值观的建立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接受和内
化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和规则,例如道德和法律规范。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3-7岁之间。
4. 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对自己的身份、特点和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开始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7-12岁之间。
5. 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发展更
高级别的思维能力,如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维。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12-16岁之间。
6. 自我实现和身份探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追求自
我实现和探索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16-25岁之间。
7. 智慧和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通过经历和思考变得
更加智慧和成熟,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个阶段通常发生在25岁之后。
- 1 -。
犬类(心智)发展进程
犬类(心智)发展进程一、4周龄前段出生到4周龄:前三周幼崽需要关心远比家庭和群居重要,母亲的中心是关心幼崽的生存,以及食物,温暖,和安全。
第四周,幼崽的需要仍以母亲为中心,但是同窝幼崽开始变的重要了。
他们在母亲离开窝时提供温暖和安全。
这个时期开始学习使用感觉跟随声音和用眼睛注视。
好奇心随着他们周围的世界而发展,并驱使幼崽开始探索他们的窝或产箱。
母亲也开始教训幼崽,它的本能的训练对幼崽将来接受惩罚和训练是极其重要的。
繁殖家也应该在这个期间*纵幼崽,温柔的触摸和按摩他们。
幼崽将从关心它们的母亲和人哪里学到不同的东西。
二、五到七周龄幼崽在五到七周龄之间经历极大的改变。
幼崽正在学习对人的认可和开始回应个别的声响。
它和同窝的幼崽玩,摔交,嬉闹互相教会如何相处,如何玩耍,玩的太过,太顺从都要给予重视。
母亲会对这些作出惩罚,教幼崽接受惩罚,纠正,训练和关爱。
这是一个和其他人接触的好时期。
繁殖家应该监控所有的来访者逗弄幼崽不过粗鲁和惊吓。
当然,友善的接触和玩耍会帮助幼崽和人的社交。
三、八周龄对于大多数幼崽,八周龄是一个受惊的时期。
这是一个幼崽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将经历的几个惊恐期的第一个。
恰好经过这个期间是大多数幼崽转到他的新家的传统时期,它们在和母亲几同窝幼崽的相处中收益巨大。
如果幼崽在八周时离开繁殖者的家在去新家的车上受到惊吓,他可能保持对车的恐惧一直到生命的最后,这个情况适用与到了新家后,在房子里的声响,去兽医院的路上,或可能惊吓他的一些情况。
四、九到十二周这段时间幼犬到了新家。
在这个阶段,它准备形成一种永久的关系,利用这点,花时间和你的幼犬一起玩,抱它,鼓励它探索新的世界,给它取个名字,并用较高的音调叫他,特别当它向您走过来时(永远不要用它的名字责骂它!)。
鼓励当您离开它时,它跟随您、轻拍您的腿或手掌。
在这个时间段,群居的本能正在发展,您要利用这个成长的进程教它在家庭的地位。
您家庭成员最好每个人每天轮换着摸摸它的肚皮,这个练习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给它了一个假想的家庭成员的一个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2对自己人生角色定位感到矛盾;
3不能订立人生目标;
4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身份。
1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2需要凭拥有的东西、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角色。
勤
勉
与
自
卑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如果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并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如果老师和家长经常严厉地批评孩子或忽略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1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如果有家长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及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若孩子在这个成长阶段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尤其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会很容易产生害羞及惭愧的感觉。
1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2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3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社会学家埃里克·艾瑞克森(Eric H . Erikson)的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一生中,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充分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上便会出现一些乏力和困扰的现象。最初的五个阶段应该在21岁之前形成。通过长期心理辅导案例也可以看出:今天的心理障碍与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有很大关系。
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1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极度害怕被遗弃的表现;
2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3需要别人照顾;
4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考奖。
第二阶段2-3岁
自
主
与
羞
愧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并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新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会秘密地做事情。
1害怕犯错;
2感到无助及内疚;
3只懂得安慰别人;
4回避风险;
5隐瞒错误;
1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2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3对感情关系过分地负责任,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阶段6—12岁
2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3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1凡事要求完美,对别人要求苛刻;
2经常拖延及耽搁;
3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阶段13—21岁
对
身
份
与
角
色
的
困惑
1找出他自己怎样去适应这个世界;
2接受自己身体生理上的变化;3界定自己对异性的身份;4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5找出人生应怎样过。
若这阶段容许他去探索他自己的梦想及感觉、改变想法及尝试新的方向,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4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5经常作不恰当的道歉。
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4-5岁
主
动
性
与
内
疚
1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2发展出主动性;
如果在这个阶段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说出他的想法及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0—21岁心智成长的五个阶段
阶段
个性
发展
孩子的需要
或行为
孩子的需要
得到满足
孩子的需求
未能得到满足
需要未能得到满足
长大后的个性特征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第一阶段0-1岁
信
任
与
不
信
任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家长多么需要他
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以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