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

合集下载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PPT课件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PPT课件
答:奇思5分能打205个字。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奇思7分能打完吗? 41×7=287(个)
325>287 答:奇思7分不能打完。
(3)妙想每分比奇思多打6个字, 她7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41+6)×7 =47×7 =329(个)
329>325
答:妙想7分能打完。
小马每天从家出发驮着粮食去磨坊,先上山, 要走9分,走630米;再下山走8分到达磨坊。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六 乘法
练习五
1. 圈一圈,算一算。 15×6= 90
24×4= 96
2. 填一填。 54×4= 216 × 50 4 4 200 16
200 + 16 = 216
91×9= 819 × 90 1 9 810 9
810 + 9 = 819
102×7= 714 × 100 2 7 700 14
多1 少1
6×999 =5994
(所写 算式不 唯一)
北师大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6 乘法
练习五(1)
复习旧知
乘法计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一次进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
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 别去乘另一个乘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再把 所得的积相加。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 位进几,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填一填
54×4= 216 × 50 4 4 200 16
200 + 16 = 216
91×9= 714 × 90 1 9 810 9
810 + 9 = 819
102×7=714 × 100 2 7 700 14

认识图形《练习五》教案

认识图形《练习五》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基本概念。面积是平面图形占据的二维空间大小。它是我们衡量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大小的重要指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最后,我觉得在课程总结环节,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主动发言,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我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上还存在一些困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时,他们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思考过程显得尤为积极。这一点让我感到欣慰,说明学生们具备了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面积计算公式时,部分学生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还不够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运用更多实物操作、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面积计算公式及其背后的原理。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宽;
-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
-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际图形中的应用;
-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通过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计算给定长和宽的长方形面积,以及给定边长的正方形面积。
2.教学难点
-以下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及其详细解释:
-难点一:面积概念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其理解面积计算公式背后的原理,能够推导并掌握公式;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准备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比赛跑步,引出加法和减法运算。

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讲解,让学生明白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五》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五》PPT课件


作者:沙白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对自然界秋天的一个 特写
大胆的想象。虽写红叶, 却展示着整个秋天的美。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坐,写活了秋天, 写动了风景。
阅读《秋》,完成练习 piān 1、“扁”是个多音字,在小诗中读____。他的 biǎn 另外一个读音是______。 2、在作者的眼中,湖波上的红叶像 一叶扁舟 ___________。如果是纷飞的红叶,红叶就像 翩翩起舞的蝴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使用的修辞手法 是_______。 拟人 4、如果让你来写春夏秋冬的四首小诗,你会分 小草 知了 柿子 梅花 别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等富有代 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
六级风,大树摇;七级风,行路难;
八级风,树枝断;九级风,烟囱坍; 十级风,树根拔;十一级,陆罕见; 十二级,更少有,风怒吼,浪滔天。
练一练(将风级与现象练一练)
• • • • • • 零级风 五级风 二级风 七级风 四级风 十级风 树叶响 树根拔 烟直上 起波澜 灰尘起 行路难
想一想,写一写
• 写一首与风有关的古诗: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 • • •



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 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虽然它们都风,但是 它们的脾性完全不同。 •||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 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 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 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射到 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 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 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梁红了,稻子 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 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 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 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 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

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习题课件

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习题课件
解题思路
先计算房间的面积,再计算需要的地砖数量。
中等难度应用题
01
02
03
题目类型
简单几何图形、基本运算 应用
题目示例
一个长方形花坛,长10米 ,宽8米,要在花坛四周 种上花,每米种3朵花, 一共需要种多少朵花?
解题思路
先计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 ,再计算需要种的花的数 量。
高难度应用题
01
题目类型
六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五》习题课件
汇报人: 202X-12-22
目录
• 练习题一:基础运算 • 练习题二:应用题 • 练习题三:几何图形 • 练习题四:逻辑思维 • 练习题五:综合练习
01
练习题一:基础运算
加法运算
总结词
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详细描述
通过习题练习,使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如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 。同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如计算路程、时间等。
02
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如 三角形、四边形、圆形 等。
03
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和 性质,如边、角、对称 性等。
04
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 的应用,如建筑、艺术 、工程等。
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
01
02
03
04
总结词:掌握几何图形面积的 计算方法
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理解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
掌握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等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
总结词:基础推理
描述:这类题目考察学生的基础逻辑推理能力,通常涉及简单的条件关系和因果关 系,难度较低。
示例:小明、小红、小刚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男孩,另外两个是女孩。已知小明不 是男孩,那么小刚是男孩还是女孩?

练习五

练习五

练习五轻松起步1、直接写出得数。

21-41= 32×43= 149×149= 127×143= 2-2×21= 6×23= 85×75= 31+51= 2、 填空。

(1)故事书比科技书多41,这里是把 ( ) 看作单位“1”,科技书是故事书的)()(。

(2)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1,第二天修了全长的31,两天一共修了全长的)()(,还剩)()(没有修。

(3)现价比原价降低了61,现价是原价的)()(。

(4)一条绳子长4米,用去41,还剩)()(,还剩( )米。

(5)一条绳子长4米,用去41米,还剩( )米。

3、把相应的数量和分率用线连起来。

4、看图列式计算。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3。

全班人数 53 男生人数 1-53 女生人数 1(2)看了全书的43。

全书的页数 43 看了的页数 1 未看的页数 1-435、 一列火车提速前每小时行80千米,提速后的速度比原来快41。

现在每小时行多少千米?6、在一次“献爱心”活动中,五、六年级共捐款1200元,其中五年级捐了总数的52,六年级捐款多少元?7、一部1万字的书稿,第一天打了全书的52,第二天打了全书的41,还剩多少字没打完?快乐提升1、 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

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的速度比甲车快51,经过132小时两车相遇。

问: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2、 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算式成立。

31 31 31 31 31 = 92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练习五》主要是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法则掌握不牢固,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难点:在实际计算中,正确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分析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发现和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PPT,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那么在进行分数运算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进行分数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和法则。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题,如:(1)计算:(3/4)×(2/5)+(1/2)×(3/4)(2)计算:(1/3)÷(2/5)-(1/2)×(1/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例题,让学生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练习五》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练习五》
320÷5=64(千克) 64×8=512(千克) 答:8小时碾米512千克。
11.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教材P29 练习五 第11题】
403÷3 =134······1
627÷5 =125······2
1 34 3 403
3
10 9 13 12
1
验算:
134 ×3
402 +1
403
1 25 5 627
950÷5=190 答: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路程是人步行的190倍。
9. 奥运会火炬7天传递了840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840÷7=120(千米)
【教材P29 练习五 第9题】
1 20 7 840
7
14 14
0
答:平均每天传递120千米。
10.【教材P29 练习五 第10题】 一台小型碾米机5小时碾米320千克。照这样计算,8小时碾 米多少千克?
5.列竖式计算。【教材P28 练习五 第5题】
306÷3 = 102
360÷3= 120
680÷4 = 170
102 3 306
3
6 6 0
120 3 360
3
6 6 0
170 4 680
4
28 28
0
608÷4= 152
152 4 608
4 20 20
8 8 0
状元成才路
517÷5 =103······2
并计算出来。互相检查一下,看 谁算得都对。
247÷9 =27······4
27 9 247
18
67 63
4
942÷7 =134······4
1 34 7 942
7
24 21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减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律。

2.难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退位减法方面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和教学动画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卡片、练习本等。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物时应付的钱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练习五》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课件《练习五》

2. 一个长、宽、高分别为 40 cm、30 cm、20 cm 的小纸箱,在所有的棱上粘上一圈胶带,至少需 要多长的胶带?【选自教材P21 练习五 第2题】
20×4+30×4+40×4=360(cm)
3.(1)和 a 平行的棱有几条?
(2)和 a 相交且垂直的棱是哪几条? (3)和 b 平行的棱有几条? (4)你还能发现什么?
练习五
(选自教材P21-P22练习五)
1.(1)这个纸巾盒的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 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2)这个纸巾盒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 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是 24 cm,宽 是 12 cm? 【选自教材P21 练习五 第1题】
(1)长方形;24cm、9cm;后面; (2)长方形;12cm、9cm;左面; (3)上、下两个面。
②③⑤
⑤⑥

从以下图形中选择6个面(可重复选择),围出
上面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8. *正方体的 6 个面分别写着A、C、D、E、 F、I。与A、E、I 相对的面分别是哪个面?
【选自教材P22 练习五 第8题】
A 对 C,E 对 F,I 对 D。
【选自教材P21 练习五 第3题】
(1)3 条; (2)有上面的长和宽,下面的长和宽,共 4 条; (3)3 条
1. 相对的棱不仅长度相等, 而且互相平行;
2. 相邻的棱互相垂直; 3.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
两两互相垂直。
4. (1)这个魔方是什么形状的? (2)它的棱长是多少? (3)它有几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选自教材P21 练习五 第4题】
(1)正方体 (2)棱长是 10 cm (3)6 个面形状完全相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五》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五》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五》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这一单元的练习题涵盖了分数的比较、大小、加减法等运算,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练习五》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加减法等运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方法,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和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五》
11。
答案3解析
答案3:9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列出方程式求解。首先,我们知道两个数的和是9,而其中一个加数是质数,另一个加数 是合数。由于2是最小的质数,因此另一个加数至少为4(因为合数至少有4个因数)。所以,我们可以列出方程式2+4=6, 满足和为9的条件。因此,答案3是9。
练习五的总结与反
题目2解析
总结词
考察除法运算
详细描述
题目2要求计算100÷(5÷4),这是一个除法运算的题目。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括 号内的除法运算,即5÷4=1.25。然后,我们将100除以1.25得到最终答案。
题目3解析
总结词
考察分数加减法
详细描述
题目3要求计算(1/2)+(1/4)+(1/8)+(1/16),这是一个分数加减法的题目。我们可以将同分母的分数相加,然后 合并得到最终答案。例如,(1/2)+(1/4)=3/4,(3/4)+(1/8)=7/8,以此类推,最后得到答案为15/16。
提高解题技巧
练习五中的题目涵盖了各 种题型和难度,有助于学 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 题速度和准确性。
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练习五的题目,可以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 间想象和问题解决等思维 能力。
练习五的内容概述
数的认识与运算
练习五中包括数的认识、数的四 则运算等题目,旨在提高学生的
计算能力和对数的理解。
THANKS.
答案2解析
答案2:11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列出方 程式求解。首先,我们知道两个数的和是 11,而其中一个加数是质数,另一个加数
是合数。由于2是最小的质数,因此另一个 加数至少为4(因为合数至少有4个因数) 。所以,我们可以列出方程式2+4=6,不 满足和为11的条件。接着,考虑质数3,合 数5,它们的和为8,也不满足条件。继续 考虑质数5,合数4,它们的和为9,依然不 满足条件。最后,考虑质数7,合数2,它 们的和为9,也不满足条件。此时,我们已 经尝试了所有小于15的质数和合数组合, 发现没有满足条件的组合。因此,答案2是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5练习五》详细答案解析版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5练习五》详细答案解析版PPT课件

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做课后“做一做”,并相互交流; 2、利用自习时间在“课后练习”中选择 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
3.利用晚上时间完成“长江”练习册1个课时内容。
学习体会
1、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知识? 2、从本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基本技巧? 3、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疑虑与困惑?
感谢同学们积极配合!
同学们下次见!
145 905 算,再填表。
72 114 171 332 114 156 213 374 171 213 270 431 332 374 431 592
特点:以加号所对的那条对角线为对称轴,对应 位置上的两个数相等。
4.
1337 848 1118
5.
43和57,25和75,31和69,18和82,4和96
练习五
R·四年级下册
1.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加法交换律 56+72+28=56+(72+28) 加法结合律 31+67+19=31+19+67 加法交换律 24+42+76+58=(24+76)+(42+58)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详细答案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五详细答案课件

“花”“土”的位置。
12345
春:(1,2) 雪:(2,3)
花:(3,1) 土:(4,5)
(2)数对(4,2)和(2,4)分别表示哪个汉字?


课本21页 练习五
(9,8)这个格已经涂好了, 你能接着涂一涂吗?
3.
18
(9,8) (6,11)
17 16
(12,11) (5,10)
15
(13,10) (6,10)
课本23页 练习五
8.
图书馆所在的位置
可以用(4,3)表示。
它在学校以东400m,
再往北300m处。
100m 10

9
商场
8
7 6
邮局
体育馆
赵华家
5 4 3 2 1
公园
王玲家
少年宫
图书馆
医院
学校
0 1 2 3 4 5 6 7 8 9 10
(3)上周六,王玲的活动路线是(3,4)→(4,3)→(6,4) →(3,6)→(3,4)。说一说她这一天去了哪些地方。
变顶点所在的行。 图向上平移改变了顶
4 3
C(2,3) C1(7,3)
点所在的行,没有改 变顶点所在的列。
2 1
B(4,1) B1(9,1) A(1,1) A1(6,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本23页 练习五
8.
图书馆所在的位置
可以用(4,3)表示。
它在学校以东400m,
再往北300m处。
课本22页 练习五 5.
这是国际象棋。你能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白方的“王”在(e,1)处。
(1)她是怎样确定棋子位置的?像她那样说一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6《练习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6《练习五》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6《练习五》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6《练习五》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运算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一些运算规律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因为思维定势而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培养运算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避免思维定势,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运算练习。

同时,学生进行游戏和分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图片、实物、练习题等。

2.学具:练习本、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运算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数表中的数码;2.能够正确填写数表中的漏空;3.能够举一反三,巧用数表中的数码。

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数表中数码的朗读方式和填写技巧;2.学生能够巧用数表中数码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数表中的数码,并能够准确无误地使用数表中的数码。

教学准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课本、白板、笔、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热身1.唤起学生兴趣,调整情绪,学生以班为单位唱唱跳跳。

2.随堂检查上节课练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二、新课1.教师出示课本第47页,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醒他们如何读写数表中的数码。

2.通过阅读示范,让学生了解每个位置上的数字,及其读法。

3.教师问学生:“你们在这个数表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4.学生一起找规律,在数表中心找到同样的数字“5”,他们从数“5”向上按对角线,可以发现一列数,由左向右读为“10、15、20、25、30……”。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读一下。

5.学生找到数表中最大的数字是多少?最小的数字是多少?6.教师随机向学生出示1~100中若干个数字,请学生在数表中找到相应位置,并朗读出来。

7.教师出示白板上写的一组求和问题:“17+8+15+26=?”,提醒学生可以通过数表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拓展1.教师出示白板上写的一组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数字中,排列最靠前的是哪个?() A. 12 B.20 C.25 D.49 ”请学生告诉教师答案。

2.教师出示白板上写的一组应用题:“在图书馆里,一共有130本书,其中10本是数学书,数学书所在位置在哪里?”请学生告诉教师答案。

四、复习1.教师随机向学生出示数表的若干个位置,请学生依次朗读。

2.教师出示一组加减法题,请学生尝试使用数表回答问题。

五、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五的听力训练部分。

2.将数表上所有数码自己写一遍,确认没有填漏,也没有填错。

3.综合运用习题A、B、C来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 共21题
【第1题】
在信息加工中经常要对被处理的数值数据进行排序,实现数据排序有多种方法,在排序时经常要进行数据的交换,下列四个选项中,(请选择)不能正确将x和y两个变量中的数据进行交换。

A、x=y y=x
B、x=x+y y=x-y x=x-y
C、m=x x=y y=m
D、m=y y=x x=m
【第2题】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升空后需要在距地面500千米处点燃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进行变轨,小发动机启动60秒后关机,完成变轨。

这一过程由计算机控制,这一变轨过程的算法描述如下:
①测量距地面的高度h
②如果h不等于500千米则转向①,如果请选择则转向③
③启动小发动机,60秒关闭
④变轨完毕
A、h大于5000米
B、h小于5000米
C、h等于5000米
D、以上均不正确
【第3题】
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地对x和y两个变量进行比较,并将较大的数放在变量x中的是(请选择)。

A、 if x>y then
B、 if x<>y then
(交换变量x、y的值)(交换变量x、y的值)
end if end if
C、 if x<=y then
D、 if x>=y then
(交换变量x、y的值)(交换变量x、y的值)
end if end if
【第4题】
利用VB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信息的编程加工的一般程序是(请选择)。

A、设计算法、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B、编写代码、设计算法、设计界面、调试运行
C、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设计界面、调试运行
D、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设计界面
【第5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同学们玩得很高兴,但总觉得不太顺手,且界面不够美观,请问应该在哪些方面作出改进?(请选择)
A、设计算法
B、设计界面
C、编写代码
D、调试运行
【第6题】
你认为以后的程序设计语言不会出现下列哪种趋势?(请选择)
A、语法更接近自然语言
B、使用二进制数编写
C、程序具有跨平台(操作系统)的能力
D、设计更简单
【第7题】
在信息的编程加工中,(请选择)是编程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A、算法设计
B、界面设计
C、代码编写
D、调试运行
【第8题】
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语言是(请选择)。

A、汇编语言
B、C++语言
C、机器语言
D、高级语言
【第9题】
Visual Basic是一种(请选择)语言。

A、自然语言
B、汇编语言
C、高级语言
D、机器语言
【第10题】
智能应用软件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不包含下列哪个步骤?(请选择)
A、选择智能软件
B、应用处理
C、编写程序
D、信息的输出与存储
【第11题】
某银行的贷款系统,操作员只需输入客户的资料,该系统就会提示操作员是否能够提供贷款以及相应的贷款额度,请问该系统是什么功能的体现?(请选择)
A、自己编写程序
B、专家系统
C、模式识别
D、机器翻译
【第12题】
对专家系统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请选择)。

A、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
B、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最活跃和最广泛的课题之一
C、专家系统是由一些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工作团队
D、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第13题】
一些智能门锁能根据主人的声音决定是否开门,你认为该门锁可能采用了什么智能技术?(请选择)
A、智能代理
B、声音编辑
C、语音识别
D、专家系统
【第14题】
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识别和语音识别都属于(请选择)。

A、专家系统
B、机器翻译
C、模式识别
D、自主编写程序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式识别技术的是(请选择)。

A、利用书写板向计算机输入汉字
B、利用图形扫描仪向计算机中输入图片
C、利用指纹来鉴定人的身份
D、利用语音向计算机中输入汉字
【第16题】
笔记本电脑采用“识别指纹”的方式登录,这属于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请选择)。

A、多媒体技术
B、图像处理技术
C、模式识别技术
D、语音识别技术
【第17题】
金山快译把“你叫什么名字”翻译成“What’s your name?”,这属于(请选择)。

A、语音识别
B、机器翻译
C、专家系统
D、机器人
【第18题】
机器翻译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专门的翻译软件或者网站可以进行多语言之间的翻译。

现在的机器翻译技术(请选择)。

A、完全处于试验阶段,不论是单词还是语句都无法翻译
B、只能翻译单词,不能翻译语句
C、可以翻译部分语句但尚未达到准确翻译文章的实用阶段
D、完全可以进行各种翻译,现在国际会议中的同声翻译都是通过机器翻译的
【第19题】
关于机器翻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请选择)。

A、机器翻译是将不同的自然语言进行互相转换
B、当前机器翻译已经完全替代人工翻译
C、常见的中文翻译软件有金山快译、译星、万能对译
D、有的翻译软件还能发出语音
【第20题】
对于机器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请选择)。

A、机器翻译的英文全称是“Machine Translation”,简称MT
B、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机器语言
C、常见的机器翻译软件只有金山词霸、金山快译两种
D、百度和谷歌不具有在线翻译功能
【第21题】
使用中文翻译软件,可将中文“春天最先闻到”翻译成英文;如果再将此名英文翻译成中文,则翻译结果为“第一个春天的味道”,这个实例说明了(请选择)。

A、机器翻译没有前途
B、春天是可以闻到
C、这是一名诗,两种翻译方法都对
D、机器翻译软件的功能需要不断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