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钢退火孪晶的形态及形成机制_贺志荣

合集下载

ZnO外延薄膜的制备及孪晶的形成

ZnO外延薄膜的制备及孪晶的形成

变化。 (0001)面的 Al2O3 作为衬底材料,先将样品用比例为 1:3 的 ──────────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06001006) 收稿日期:2008-10-24 作者简介:许贺菊(1981-)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华北煤炭医学院基础部助教,研究方向为光学。 -52-
许贺菊,等:ZnO 外延薄膜的制备及孪晶的形成
浓 H3PO4 和浓 H2SO4 的混合液在 140℃的温度下加热 20 分 钟, 再放入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液中用超声波清洗 10 分钟, 再分别放入酒精、丙酮和去离子水的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清 洗,之后放入反应室中心的加热台上。在薄膜溅射沉积过程 中,衬底温度保持在 700K,外加轴向磁场固定为 200 GS, 射频功率为 80W,沉积时间为 2 个小时。采用高纯 Ar 和高 纯 O2 的混合气体产生螺旋波等离子体,两种气体的流量比 ZnO 薄膜结构特征通过 X 射线衍射的 θ-2θ 扫描,ω 扫描, φ 扫描进行了分析,表面形貌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 测量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要:采用螺旋波等离子体辅助溅射沉积法在衬底 Al2O3 的(0001)面上沉积 ZnO 薄膜,所生长的薄膜在未
退火和退火时表现出不同的平面内取向。未退火时薄膜表现出较好的单筹异质外延生长,而退火后薄膜的Φ扫描 图像中出现了 12 个峰,这表明退火后薄膜出现反相筹,表现为孪晶生长。重点分析了退火对螺旋波等离子体辅助 溅射技术外延 ZnO 薄膜的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为外延 ZnO 薄膜质量的提高及该技术应用的探索奠定基 础。 关键词:外延 ZnO 薄膜;退火;孪晶;等离子体 中图分类号: O4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9115(2009)02-0052-03

《2024年中碳钢马氏体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中碳钢马氏体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中碳钢马氏体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中碳钢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建筑行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马氏体是中碳钢的一种常见组织形态,其性能受温度轧制和退火处理的影响显著。

因此,对中碳钢马氏体在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对于优化其加工工艺、提高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研究所用材料为中碳钢,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铁、碳以及其他合金元素。

2. 方法(1)温轧处理:对中碳钢进行不同温度下的轧制处理,观察其组织变化。

(2)退火处理:将温轧后的中碳钢进行退火处理,观察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3)组织观察: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中碳钢的显微组织。

(4)性能测试:通过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等设备,测试中碳钢的力学性能。

三、结果与分析1. 组织观察(1)温轧处理后的组织:中碳钢在温轧处理后,马氏体组织发生明显变化,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马氏体板条变细,晶界变得模糊。

(2)退火处理后的组织:退火处理后,中碳钢的组织变得更加均匀,马氏体板条间的碳化物析出,晶界清晰可见。

2. 性能测试(1)硬度:随着温轧温度的升高,中碳钢的硬度先升高后降低。

退火处理后,硬度有所降低,但整体上仍保持较高水平。

(2)拉伸性能:温轧及退火处理后,中碳钢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有所提高,其中退火处理对延伸率的提高更为显著。

四、讨论温轧处理对中碳钢的组织与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组织发生细化,有利于提高中碳钢的力学性能。

而退火处理则能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使晶界更加清晰,碳化物析出,从而提高中碳钢的综力学性能。

此外,适当的退火处理还能消除温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中碳钢马氏体在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温轧处理能显著影响中碳钢的组织与性能,适当的轧制温度有利于马氏体组织的细化,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钢板退火的原理是什么原理

钢板退火的原理是什么原理

钢板退火的原理是什么原理钢板退火是钢板制造过程中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在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这个过程是通过对钢板的晶粒结构进行改变,以达到改善钢材性能的目的。

钢板退火的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 晶粒成长与再结晶:在钢板退火过程中,加热温度和时间会使晶粒重新长大并发生再结晶过程。

晶粒重新长大会使钢材原有的晶界得到改善,同时也可以消除钢材中的应力。

2. 去除应力:在钢板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压力、弯曲等力的作用,钢材中会产生一定的应力。

这些应力会降低钢材的机械性能,导致钢材易于发生变形和断裂。

通过退火处理,可以消除这些应力,提高钢材的机械性能。

3. 改善机械性能和塑性:退火处理可以使钢材的硬度降低,提高其塑性、韧性和延展性。

一般而言,经过退火处理后的钢材,其硬度明显降低,从而提高了加工性能,并能使钢材的机械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4. 形变再结晶:钢材通过冷加工(如轧制、拉伸等)会引起局部应力和变形,这些应力和变形会导致钢材的塑性和硬度改变。

通过退火处理,这些局部变形会发生冷轧再结晶,使钢材恢复到良好的机械性能状态。

5. 改善钢板的显微组织:钢材的晶粒结构与其物理性能密切相关。

在钢板的退火过程中,通过加热和保温,在一定条件下,晶粒的再排列和再组合会改善钢材的显微组织。

这种显微组织改善可以提高钢材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除了以上原理,钢板退火的工艺参数也会对退火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都会对钢材的晶粒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

不同材质的钢板需要采用不同的退火工艺参数,以达到最佳的退火效果。

总之,钢板退火是通过改变钢材的晶粒结构,消除应力,改善钢材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通过合理的退火工艺参数,可以提高钢板的加工性能、延展性和塑性,并增强钢材的综合性能,从而满足不同工程领域对钢材的需求。

《2024年中碳钢马氏体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中碳钢马氏体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中碳钢马氏体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中碳钢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马氏体是中碳钢常见的组织形态之一,而通过适当的加工工艺如温轧和退火,可以有效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本研究以中碳钢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马氏体在中碳钢的温轧和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二、实验材料及方法本实验所采用的中碳钢为特定成分的合金钢,通过熔炼、铸造、锻造等工艺制成。

随后,通过温轧和退火等工艺处理,对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和评估。

(一)温轧处理温轧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金属材料进行轧制的一种工艺方法。

本实验中,将中碳钢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轧制,观察其组织结构的变化。

(二)退火处理退火是一种热处理工艺,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本实验中,对温轧后的中碳钢进行退火处理,观察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

(三)组织与性能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处理后的中碳钢进行组织观察;同时,通过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评估。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一)温轧后的组织与性能温轧后,中碳钢的组织变得更加均匀,马氏体形态得到改善。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温轧后的马氏体形态更加细小、分布更加均匀。

同时,经过硬度计和拉伸试验机的测试,发现温轧后的中碳钢硬度有所提高,韧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退火后,中碳钢的组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马氏体形态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晶粒尺寸得到了细化。

同时,经过硬度计和拉伸试验机的测试,发现退火后的中碳钢硬度有所降低,但塑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在一定的退火温度和时间范围内,材料的综合性能表现最佳。

四、讨论与结论本研究通过温轧和退火等工艺处理中碳钢,探讨了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温轧可以改善马氏体的形态和分布,提高材料的硬度和韧性;而退火则可以使晶粒尺寸得到细化,提高材料的塑性。

工业设计概论 孪晶

工业设计概论 孪晶

工业设计概论:孪晶1. 什么是孪晶?孪晶(Twin)是固体材料中一种特殊的微观结构,指的是通过某种机制使晶体内部形成两个或多个相互平行的镜像晶体。

这些镜像晶体之间通过一个称为孪晶界面的面相互连接。

孪晶界面通常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可以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2. 孪晶形成机制孪晶形成机制多种多样,取决于材料的类型和处理条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孪晶形成机制:2.1 双相转变某些金属和合金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双相转变,从而形成孪晶。

这种转变通常涉及到原子重新排列以适应新的结构,导致原子沿着特定方向移动并产生镜像结构。

2.2 塑性变形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中的位错(dislocation)可以导致孪晶的形成。

位错是由于原子排列不规则而引起的微小缺陷。

当材料受到应力作用时,位错会在晶格中移动,进而形成孪晶。

2.3 界面能降低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为了降低界面能而形成孪晶。

界面能是指两个不同相之间的结合能量。

当材料中存在应力或其他外界因素时,为了减少能量的耗散,材料会通过形成孪晶来降低界面能。

3. 孪晶的应用孪晶在工业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领域中使用孪晶的例子:3.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中的孪晶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通过控制孪晶的形成和分布,可以改善金属零件的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例如,在航空航天工业中,使用孪晶技术可以制造出更轻、更强、更耐用的飞机结构件。

3.2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

通过引入孪晶结构,可以增强医疗器械的耐腐蚀性能,并减少对人体组织的损伤。

例如,孪晶不锈钢在医疗器械中广泛应用,如手术器械、植入物等。

3.3 光学材料光学材料中的孪晶可以影响光的传播和反射特性。

通过精确控制孪晶结构,可以调节材料的折射率和透过率,从而实现光学器件的设计和优化。

例如,在光纤通信领域,使用具有特定孪晶结构的光纤可以实现更高速率和更稳定的数据传输。

4. 孪晶设计原则在工业设计中,以下原则可以指导孪晶设计:4.1 结构优化通过合理设计材料的结构和形状,可以促进孪晶形成并提高材料性能。

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晶界和孪晶的控制

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晶界和孪晶的控制

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晶界和孪晶的控制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加工方法,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在热处理过程中,晶界和孪晶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晶界是两个晶粒之间的界面,而孪晶是在晶内形成的微小晶粒。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晶界和孪晶的控制。

在热处理中,晶界的控制可以通过晶粒长大方式和晶粒长大速率来实现。

晶粒长大方式包括重新结晶和晶粒生长。

重新结晶是指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原来的晶粒被完全消失,而重新形成新的晶粒。

晶粒生长是指材料中原本的晶粒通过长大来改变晶界的分布和性质。

晶界的位错和析出相控制也可以影响晶界的性质。

在晶粒长大速率方面,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率来控制晶界的分布和性质。

较高的加热温度和较慢的冷却速率可以促进晶粒长大,使晶界变粗,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而较低的加热温度和较快的冷却速率可以抑制晶粒长大,使晶界保持细小,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此外,通过控制加热保温时间的长短,也可以对晶界的分布和性质进行调控。

孪晶的控制是指在材料中形成孪晶的方式和机制。

孪晶的形成常常是由于材料受到机械应变或热应变的影响,产生了奥氏体相变或变形相变。

在热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加热温度、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等参数,控制孪晶相变的发生和程度,从而控制材料的孪晶含量和性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材料和工艺,控制形成孪晶的条件,减缓孪晶的形成,从而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需要注意的是,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晶界和孪晶的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不同材料和不同热处理工艺的组合,会对晶界和孪晶的控制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总之,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晶界和孪晶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控制晶粒的长大方式和速率,以及控制孪晶的形成条件,可以优化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因此,在进行材料热处理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特性、工艺参数和要求,以实现最佳的控制效果。

退火温度对大塑性变形Al-8Mg_纳米晶铝合金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退火温度对大塑性变形Al-8Mg_纳米晶铝合金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第15卷第8期精密成形工程2023年8月JOURNAL OF NETSHAPE FORMING ENGINEERING19退火温度对大塑性变形Al-8Mg纳米晶铝合金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窦开沁1,陈昱林1,洪海杰1,刘满平1,2(1.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2.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2)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高压扭转Al-8.0Mg铝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定量计算了纳米晶Al-8Mg合金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微观结构参数。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状态的微观结构,讨论了晶粒尺寸和位错密度对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高温下析出相和孪晶的结构演变。

结果随着退火温度从125 ℃上升至280 ℃,HPT后Al-8.0Mg铝合金的显微硬度由247HV减小至144HV,240 ℃为硬度转变的临界温度,当退火温度低于240 ℃时,试样硬度值降低幅度较小。

平均晶粒尺寸从125 ℃下的41.1 nm增大到280 ℃下的143.6 nm,位错密度由1.32×1015 m−2减小到3.54×1012 m−2。

结论在退火温度低于240 ℃时,合金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在280 ℃以后析出了大量Al3Mg2相,并观察到了多重退火孪晶。

额外的能量在位错结构的回复和非平衡晶界的重排过程中被消耗,导致晶粒尺寸与显微硬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结构转变可能是提高材料热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高压扭转;纳米晶Al-Mg铝合金;热稳定性;透射电子显微镜;微观结构DOI:10.3969/j.issn.1674-6457.2023.08.003中图分类号:TG11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457(2023)08-0019-08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Nanocrystalline Al-8Mg Aluminum Alloy with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DOU Kai-qin1, CHEN Yu-lin1, HONG Hai-jie1, LIU Man-ping1(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Jiangsu Zhenjiang 212013, China; 2. State Key收稿日期:2023-03-22Received:2023-03-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A20187,U1710124);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32115014)Fund: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U22A20187, U1710124); Open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for Vehicle Body of Hunan University(32115014)作者简介:窦开沁(1995—),男,硕士生,主要研究为纳米晶金属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形变孪晶的消失与退火孪晶的形成机制

形变孪晶的消失与退火孪晶的形成机制

第21卷第2期2009年2月钢铁研究学报Jour nal of Ir on and Steel ResearchV ol.21, N o.2February 2009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2AA302501)作者简介:杨 钢(1963-),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E -mail:yanggang@; 修订日期:2008-07-02形变孪晶的消失与退火孪晶的形成机制杨 钢1, 孙利军2, 张丽娜2, 王立民1, 王 昌1(1.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结构材料研究所,北京100081; 2.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抚顺113001)摘 要:等径角挤压变形奥氏体不锈钢的退火研究表明,层错与形变孪晶是在回复阶段开始退化与消失的,层错的退化与消失主要是由于相邻亚晶以及内部形成的新亚晶以凸出机制逐渐吞并层错的结果。

孪晶的退化与消失包括两个方面原因:相邻亚晶以凸出机制逐渐吞并形变孪晶;孪晶板条以合并机制逐渐减少板条数量而使板条扩宽,最终宽板条的孪晶界面由于位错的运动而消失。

退火孪晶形成于回复阶段,是大角度界面的迁移结果。

关键词:等径角挤压变形;奥氏体不锈钢;形变孪晶中图分类号:T G14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963(2009)02-0039-05Annihilation of Deformation Twins and Formation of Annealing TwinsYAN G Gang 1, SUN L-i jun 2, ZH ANG L-i na 2, WANG L-i m in 1, WANG Chang 1(1.Inst itute for St ructur al M ater ials,China Ir on and Steel R esear ch Institute Gr oup,Beijing 100081,China;2.F ushun Special Steel Co Lt d,Fushun 113001,L iaoning,China)Abstract:T he inv est igat ion on ECA P ed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dur ing annealing show s that annihilat ion o f stac -king faults and deformat ion tw ins could occur dur ing the recov ery pr ocess due to being sw allow ed up g radually by adjacent sub -gr ains and new for med sub -g rains w ithin the a rea of stacking faults in the fo rm of bulg e mechanism.A nnihilation of defo rmation twins included tw o aspects of reason:defor mat ion tw ins w ere sw allow ed up g r adually by adjacent sub -gr ains in the fo rm of bulge mechanism;the number o f lamellae decreased and t he w idth of tw in la -mellae increased g radually in the form o f consolidation mechanism,eventually the inter faces of tw ins w ith widened lamellae disappear ed due to the dislocatio n activ ity.T he fo rmatio n of annealing twins w as the result of migr atio n of high ang le boundar y during the r eco ver y.Key words:ECAP ;austenitic stainless st eel;defor mation tw in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其低的层错能,在形变过程中容易产生形变孪晶与层错,这些形变过程中形成的孪晶与层错在退火过程中会消失。

退火孪晶和变形孪晶

退火孪晶和变形孪晶

退火孪晶和变形孪晶
退火孪晶是指经过固体相变或液相相变形成的同时结晶的两个晶粒具有相同的取向关系,且晶界能量较低的晶粒成为母晶,晶界能量较高的晶粒成为子晶。

在退火过程中,子晶与母晶之间的晶界会消失或减少,从而形成孪晶。

变形孪晶是指材料经过塑性变形后,晶界发生了重新排列,形成了孪晶结构。

变形孪晶可以通过滑移或孪晶滑移等机制形成。

在变形过程中,材料中的某些晶粒会发生取向关系的改变,形成新的晶界,形成孪晶结构。

总结起来,退火孪晶是通过相变形成的晶界能量较低的晶粒和晶界能量较高的晶粒之间的重新结晶形成的孪晶结构;变形孪晶则是通过材料的塑性变形形成的新的晶界结构。

基于退火孪晶的304不锈钢晶界特征分布优化及其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退火孪晶的304不锈钢晶界特征分布优化及其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退火孪晶的304不锈钢晶界特征分布优化及其
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不锈钢在众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04不锈钢是一种常见的不锈钢材料,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和强度,适用于制作各种机械零件。

不锈钢的性能与其晶界情况密切相关,因此研究
不锈钢晶界特征分布优化及其机理对于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具
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不锈钢的各种晶界类型入手,以退火孪晶为研究对象,
探究304不锈钢中晶界的特征分布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极化显微镜等手段观察不锈钢晶界类型及其特征。

2.采用退火孪晶模型构建模拟模型,模拟不锈钢中晶界的分布情况。

3.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退火孪晶的生长及演化过程。

4.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并分析晶界特征分布对不锈钢
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的影响机理。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通过对不锈钢晶界的特征分布及其影响机理的研究,可以为优化不
锈钢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本研究预期达到
的成果如下:
1.探究不锈钢晶界的特征分布规律及机理。

2.建立退火孪晶模拟模型,模拟不锈钢中晶界分布情况。

3.分析不锈钢晶界分布对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机理。

4.提出优化不锈钢晶界分布的方法和指导性建议。

通过以上成果,本研究能够为不锈钢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对推进工业制造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GH3625合金中孪晶界的形成、调控及其作用机理

GH3625合金中孪晶界的形成、调控及其作用机理

GH3625合金中孪晶界的形成、调控及其作用机理GH3625合金是一种高温合金,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温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然而,GH3625合金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孪晶界缺陷,对其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孪晶界的形成、调控及其作用机理对于提高GH3625合金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孪晶界。

孪晶界是由于高温下金属晶粒的形变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界面。

在GH3625合金中,孪晶界通常由位错和晶界相互作用形成。

形成孪晶界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晶粒边界的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等因素。

其次,为了调控GH3625合金中孪晶界的形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优化合金的化学成分,通过控制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可以改变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孪晶界的形成。

其次是合金的热处理方法,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等参数,可以改善合金的晶粒生长和相互作用,从而减少孪晶界的形成。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材料的加工工艺,减少形变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和晶粒界限的位错滑移。

孪晶界在GH3625合金的性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孪晶界会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

由于孪晶界的存在会导致局部的应力集中,从而降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展性。

其次,孪晶界对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也有影响。

由于孪晶界的存在会导致晶界处的化学成分不均匀,从而降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此外,孪晶界还会影响合金的疲劳性能和高温蠕变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GH3625合金中孪晶界的作用机理。

一种可能的机理是孪晶界的存在导致了位错的滑移和堆垛,从而对晶体结构和相互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一种可能的机理是孪晶界处的化学成分不均匀导致了局部的应力集中和晶界的腐蚀。

然而,这些机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来验证。

综上所述,GH3625合金中孪晶界的形成、调控及其作用机理对于提高合金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化学成分、热处理方法和加工工艺,可以减少孪晶界的形成。

《2024年中碳钢马氏体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中碳钢马氏体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范文

《中碳钢马氏体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中碳钢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结构、车辆制造等领域。

而马氏体组织是钢铁材料中的一种常见结构,具有优良的硬度和韧性。

通过对中碳钢马氏体进行温轧和退火处理,可以有效改变其组织和性能,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

本文旨在研究中碳钢马氏体在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用的中碳钢材料具有良好的纯净度和组织均匀性,满足实验要求。

2. 方法(1)温轧处理:将中碳钢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行轧制处理,研究不同轧制温度和轧制速度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退火处理:将温轧后的中碳钢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和时间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3)组织观察: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观察中碳钢的显微组织。

(4)性能测试:通过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等设备测试中碳钢的硬度、拉伸强度等性能指标。

三、结果与分析1. 组织观察(1)温轧处理后的组织:随着轧制温度和速度的增加,中碳钢马氏体组织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同时晶界清晰度逐渐降低。

当轧制温度和速度适中时,马氏体组织的形态更加规整,晶界清晰,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性能。

(2)退火处理后的组织:退火处理可以明显改善中碳钢的显微组织。

随着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增加,马氏体组织的晶粒逐渐长大,同时晶界处的碳化物析出增多,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2. 性能测试(1)温轧处理后的性能:随着轧制温度和速度的增加,中碳钢的硬度逐渐提高,同时拉伸强度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当轧制温度和速度适中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2)退火处理后的性能:退火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中碳钢的塑性和韧性。

随着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增加,材料的延伸率和冲击韧性逐渐提高。

同时,材料的硬度略有降低,但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

四、讨论中碳钢马氏体在温轧及退火处理过程中,组织和性能发生了显著变化。

金属材料退火孪晶控制及应用

金属材料退火孪晶控制及应用

金属材料退火孪晶控制及应用摘要:基于退火孪晶的晶界工程是研究与实践材料显微组织的过程,退火孪晶是具有低层错能面心立方金属经形变再结晶退火后常见的组织形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金属材料退火孪晶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介绍退火孪晶的形成机制,然后详细介绍金属材料退火孪晶控制的主要方法,并分析退火孪晶在金属材料中应用,最后进行全文总结分析。

关键词:金属材料退火孪晶形成机制控制应用1前言退火孪晶是低层错能面心立方金属材料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显微组织,使用技术的锻造和高温燃烧,使晶粒长大后发生异常,通过退火孪晶形成背后的科学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斑点在生产线、金属材料控制和使用退火孪晶这种微观结构发展更完美。

随着现代金属材料和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微观结构控制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不断在探索中发明更多的有效方法。

退火孪晶是一个低级错误可以面心立方金属变形再结晶退火后由常见的组织形式,正常条件下的热淬火、研究过热和控制在实际生产的金属晶粒长大有现实意义。

退火孪晶包括三个典型的退火孪晶形式:晶界的退火孪晶,通过完整的退火孪晶晶粒,在晶体内的一端结束,不完全退火孪晶的在孪晶界带结束,人们普遍认为退火孪晶形成的晶粒生长的过程中,出现一共格的孪晶界并随之而在晶界角处形成退火孪晶。

2退火孪晶的形成机制2.1晶粒生长机制退火孪晶是在晶粒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当晶粒通过晶界移动而生长时,原子层在晶界角在堆垛顺序的意外障碍,退火孪晶是运动的大角度晶界。

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原子在一个孪晶带,恢复原来的表面发生错误的叠层顺序,则形成第二个共格孪晶界构成了孪晶带。

晶粒生长是一个复杂而有规律的过程,只有真正了解晶粒的生长机制和过程,才可能真正理解什么是退火孪晶。

晶粒生长过程如下图所示:2.2横向形成机制横向形成机制的本质是层错,该机制适用于“穿晶型”退火孪晶,延长而增加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奥氏体晶粒尺寸由大角晶界迁移的增长。

在迁移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的作用,抵抗的粒子很容易使晶界的形成层表面堆积序列发生在断层,断层性质相当于一个原子的双胞胎。

高熵合金,再结晶时间,退火孪晶

高熵合金,再结晶时间,退火孪晶

高熵合金是一种具有高度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高熵合金的再结晶时间和退火孪晶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熵合金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熵合金的特点高熵合金是一种由五种或更多元素组成的均匀固溶体,具有高度的化学均匀性和晶格偏离随机性。

其主要特点包括:高硬度、高熔点、耐腐蚀性好、高温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等。

这些特点使得高熵合金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能源开发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高熵合金的再结晶时间再结晶是晶体在高温下由于晶界迁移和晶粒重排而形成新的晶粒组织的过程。

高熵合金的再结晶时间对材料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熵合金的再结晶时间较长,这是由于其晶界的弥散难度较大,晶粒边界的迁移受到阻碍。

研究高熵合金的再结晶时间对于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熵合金的退火孪晶退火孪晶是一种在退火过程中形成的双晶结构,它可以影响材料的塑性变形和断裂行为。

在高熵合金中,退火孪晶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晶粒大小、合金成分、加工工艺等。

研究高熵合金的退火孪晶对于提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抗断裂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高熵合金是一种新兴的材料,具有独特的力学和热学性能。

其再结晶时间和退火孪晶也是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高熵合金的特点和相关问题,可以为其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促进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

四、高熵合金的再结晶时间影响因素高熵合金的再结晶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材料组织、温度、应变、合金成分等。

材料组织对再结晶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具有细小晶粒的高熵合金其再结晶时间较短,而具有大晶粒尺寸的高熵合金其再结晶时间较长。

另外,温度也是决定再结晶时间的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温度能够促进再结晶的进行,使再结晶时间变短。

应变也对再结晶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具有高应变的高熵合金其再结晶时间较短。

钢中马氏体的孪晶亚结构及形成机制

钢中马氏体的孪晶亚结构及形成机制

钢中马氏体的孪晶亚结构及形成机制计云萍,刘宗昌,任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摘要:研究钢中马氏体的孪晶亚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选用含0.029%La纯铁、40Cr、60Si2CrV、CrWMn和Mn13钢,分别将其加热奥氏体化后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

采用JEM-2100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马氏体组织中的孪晶亚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机制。

观察表明,从超低碳钢到高碳钢,淬火马氏体中均能够产生孪晶,碳含量提高则马氏体中孪晶增加。

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形成的孪晶亚结构属于相变孪晶,其形貌和形成机制与形变孪晶有所区别。

孪晶亚结构的形成与马氏体相变的应变能有关,随着转变温度降低,应变能增大,马氏体长大过程中形成精细孪晶以调节应变能,这是形成相变孪晶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马氏体;孪晶;高分辨电镜;应变能1 试验材料及方法选用含0.029%La纯铁、40Cr、60Si2CrV、CrWMn和Mn13钢,分别将其加热奥氏体化后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

采用QUANTA-400型环境扫描电镜观察马氏体组织,采用JEM-2100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马氏体组织中的孪晶亚结构,并探讨孪晶亚结构的形成机制。

2 结果与分析2.1钢中马氏体孪晶亚结构的观察图1 钢中马氏体的亚结构(a)、(b)含0.029%La纯铁马氏体组织及孪晶(TEM);(c)40Cr钢马氏体及少量孪晶(TEM);(d)60Si2CrV钢马氏体中的孪晶(TEM);(e)CrWMn钢马氏体片内的孪晶(TEM);(f)Mn13钢马氏体片及内部孪晶(TEM)图1是钢中火马氏体亚结构观察的照片。

将3 mm厚的含0.029%La纯铁试样于1100℃加热保温后,立即在冰盐水中激冷,然后制备薄膜样品,采用JEM-2010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发现板条状马氏体中存在着细小的孪晶片条。

将40Cr钢加热到1200 ℃后淬火获得马氏体组织,观察发现,板条马氏体内部存在高密度位错,同时可见存在少量孪晶亚结构,如图1(c)中箭头所指。

Co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形变特性的影响

Co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形变特性的影响

Co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形变特性的影响贺志荣;蔡继峰;杨军;王芳【期刊名称】《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年(卷),期】2010(39)4【摘要】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示差扫描量热仪及拉伸试验研究了Co对Ti-49.8Ni(at%,下同)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形变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中温退火态Ti-49.8Ni合金冷却/加热时的相变类型为A→R→M/M→A(A—母相,R—R相,M—马氏体相);随退火温度升高,该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升高,R相变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该合金室温相组成为马氏体,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ME)。

用1%Co置换等量Ti后所得Ti-49.8Ni-1Co合金冷却/加热时的相变类型为A→R→M/M→R→A,相变温度低,室温组成相为母相A,具有超弹性(SE)特性。

退火温度低于600℃时,Ti-Ni基合金的SME和SE特性良好,退火温度超过600℃后,合金氧化加剧,SME和SE特性变差,塑性显著提高。

【总页数】5页(P633-637)【关键词】Ti—Ni基合金;相变;形变;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作者】贺志荣;蔡继峰;杨军;王芳【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39.6;TG113.25【相关文献】1.不同加工态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形变特性研究进展 [J], 贺志荣;王永善;刘艳;王启;杨军2.稀土元素对富Ni的Ti-Ni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J], 徐家文;刘爱莲;蔡伟3.热/强磁场耦合时效对富镍Ti-N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的影响 [J], 刘晓鹏;王轶农;齐民;杨大智4.热处理工艺对Ti-Ni合金相变及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J], 贺志荣5.Ni含量和热处理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形变行为的影响 [J], 贺志荣;王芳;周敬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人员揭示五重孪晶形成机理

研究人员揭示五重孪晶形成机理

研究人员揭示五重孪晶形成机理
作者:沈春蕾刘言
来源:《科学导报》2020年第03期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研究部联合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以及密歇根大学等单位,采用高分辨原位透射电镜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原子尺度揭示了两种五重孪晶的形成机理。

此次研究人员发现,在约3纳米的金、铂和钯纳米颗粒的聚集生长过程中,纳米颗粒可以通過颗粒间的取向黏附形成起始的两个孪晶界面,然后经原子表面扩散和高能晶界形成及分解(机理1)或不全位错的滑移(机理2)形成五重孪晶结构。

两种形成机理主要取决于颗粒取向黏附后所形成的表面结构。

如果经取向黏附后,形成的凹面夹角接近90°,则为机理1;如果形成的凹面夹角接近150°,则为机理2。

孪晶的种类(按成因)

孪晶的种类(按成因)

孪晶的种类(按成因) • 高温熔融物质的结晶,汽相或液相的晶体 生长,固态物质的重结晶,都可能导致孪 晶的生成,统称为生长孪晶 。

• 在外力作用下晶体发生的形变或相变过程 中,如果晶体中一部分原子相对于其它部 分发生有规律的集体位移形成一个与原来 的晶体有相同晶体结构,但取向不同的新 晶体,这个新晶体就称之为形变孪晶。

孪晶结构的描述• 孪晶的特性可以用孪生面和孪生方向来描 述,两者合称为孪晶系统。

• 孪生面的法线称为孪晶轴。

• 导致形变孪晶生成的前提条件是形变前后 晶体有相同的点阵和结构。

• 一般地只要有三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点阵 矢量在形变前后长度不变,夹角不变,就 能保持原来的点阵不变。

形变孪晶• 形变孪晶的切变关系可以用一个单位球在均匀切变前后的变化加以说明 ;• 单位球均匀切变后成为一个椭球,其中有两个通过球心的大圆在切变前后没有畸变,一个是孪生平面k 1 ,另一个是平面k 2 。

• 孪生切变平行于k 1平面,切变后k 1 没有转动。

• 平面k 2 由原来的位置转动(π­4Φ)到达新位置k 2 ’。

η2 ’ K 2 ’ K 1 η 1 η 2 K 2 2Φ 2Φ•k 1 与k 2 切变后无畸变,这两个面上的任何矢量长 度都不变。

•k 1 与k 2 和k 2 ’的夹角不变,均为2Φ。

•只有η 1 和η 2 在切变前后分别与k 1 和k 2 面上的所有 矢量保持恒定夹角。

•保持形变前后晶体有相同点阵和结构的条件:需 要三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点阵矢量在形变前后长度 不变,夹角不变。

•所以k 1 面上的任意两个矢量和η 2 就构成了三个不 在同一平面上的点阵矢量 (形变前后长度不变, 夹角不变);•同理k 2 面上的任意两个矢量和η 1 也能构成三个不 在同一平面上,形变前后长度不变,夹角不变的点 阵矢量 。

形变孪晶生成的规律• 由晶体学的知识可知:点阵方向和点阵平 面的指数均为有理数(密勒指数为整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9月Sep t.1996第12卷第3期JO U RN AL O F S HA AN X I IN ST I T U T E O F T ECHN O LO G Y Vol.12 No.3中碳钢退火孪晶的形态及形成机制贺志荣 解念锁 张永宏 (陕西工学院机械系 汉中 723003)【摘 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中碳钢退火孪晶的形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

退火孪晶是中碳钢过热组织的特征之一。

其形态分穿晶型和中止型,分别按横向、纵向机制形核长大。

退火孪晶有利于晶粒细化。

【关键词】 中碳钢;退火孪晶;形态;形成机制【分类号】 TG1151 前言退火孪晶[1-4]是具有低层错能面心立方(fcc)金属(Cu、Ni、不锈钢等)经形变——再结晶退火后常见的组织形态[5]。

在正常加热淬火条件下,钢的室温组织中不存在退火孪晶,但在中碳钢过热淬火组织中发现有在原奥氏体退火孪晶上形成的退火孪晶马氏体[3,6]。

该孪晶是钢在高温奥氏体化过程中形成的。

是中碳钢过热组织的特征之一。

研究退火孪晶的形态及形成机制,对研究钢的过热现象以及在生产实际中控制金属晶粒的长大有实际意义[4]。

本文以60、30CrM nSi、60Si2Mn为对象,将探讨中碳钢退火孪晶的形态及其形成机制。

2 实验材料及方法实验材料为30Cr MnSi,60及60Si2M n商用棒材。

化学成分分别为:30CrMn Si:0.31C, 1.05Si,0.99Mn;60:0.61C,0.66Mn,0.27Si;60Si2Mn:0.61C,0.79M n,1.82Si(w t%)。

取样后经锻、刨制成截面为4mm×12m m的长条状。

预先热处理为完全退火。

最终热处理首先在900℃预热,然后60、60Si2M n加热至1260℃,30min油冷;30CrMnSi加热至1280℃,30min油冷。

金相试样尺寸为H12×12m m。

按常规方法制备。

腐蚀剂为3%硝酸酒精。

先后在M e F3, Nu2及X JG-04光学显微镜上观察。

3 实验结果及分析3.1 平面形态图1、2、3分别是在30CrM nSi、60Si2Mn、60钢淬火过热组织中观察到的在原奥氏体退火孪晶上形成的退火孪晶马氏体。

该退火孪晶因激冷淬火而被保留了下来。

退火孪晶的平面形态本文收到时间:1995—07—14 第1作者:男35岁硕士副教授参加实验的还有本院毕业生崔现民,田旭。

图130CrM nSi 钢1280℃图260Si 2Mn 钢1260℃30min 油冷300×30min 油冷300×图3 60钢1260℃ 30min 油冷400×呈带状。

有的横穿整个晶粒,称为“穿晶型”退火孪晶(图1、2);有的中止在原奥氏体晶内,称为“中止型”退火孪晶(图3)。

在退火孪晶上形成的马氏体形态因截取方位的不同而不同。

当观察面与马氏体条平行时,马氏体呈条状;垂直时则呈点状或短杆状。

因此,马氏体的立体形态之一是扁条状。

实验还观察到退火孪晶成对出现的情况(图4)。

可以看出,两孪晶一薄一厚,其上形成的马氏体条取向不一致,夹角约120°。

马氏体条与{111}退火孪晶[2]迹线的夹角约为60°。

两个退火孪晶上形成的马氏体具有同一类惯习面,但属于不同的变体[6]。

3.2 立体形态为了研究退火孪晶的立体形态,本实验还对试样进行了双面观察。

图5是60钢淬火试样互成90°两个面的组织的合成光学照片。

可以看出在相互垂直的A 、B 面上退火孪晶均呈带状。

显然退火孪晶的立体形态呈平板状。

该平板所在的面即为{111}孪晶面。

在A 、B 二面的退火孪晶上形成的马氏体均为条状。

因此,马氏体的另一立体形态为薄片状。

·2·陕 西 工 学 院 学 报第12卷图4 60钢1260℃ 30min 油冷500×图560钢淬火试样二垂直面的合成组织320×4 讨论4.1 退火孪晶的形成机制根据前述退火孪晶的形态,可以推断退火孪晶有两种形成机制,即横向形成机制和纵向形成机制。

4.1.1 横向形成机制 横向形成机制的本质是层错。

该机制适用于图1、2所示的“穿晶型”退火孪晶。

钢在加热过程中,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及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通过大角度晶界的迁移不断长大。

在迁移过程中,由于奥氏体层错能较低,在热应力、质点阻力等作用下很容易使晶界交角处{111}面的堆垛次序发生错排,即形成层错。

该层错本质上就相当于一个原子厚度的孪晶[2]。

由于共格孪晶界的界面能小于大角度晶界的界面能[5],该层错就稳定下来成为孪晶核心,并随大角度晶界的移动而长大。

在长大过程中,如果原子在{111}面上再次发生错堆,恢复原来的堆垛层序,则又形成一层错,即出现第二个共格孪晶界,即形成了一完整的穿晶型退火孪晶。

图6为具体形成过程。

图6(a )给出了fcc 晶胞中(111)晶面组与(1-10)晶面。

若沿[1-10]方向观察,则(111)晶面组A 、B 、C 、A 及(1-10)晶面上的原子1—6的排列情况如图6(b )所示。

为了便于观察(111)晶面组的排列情况,通过将图6(b )旋转或平移可得图6(c )。

纵坐标为(111)面排列层序,横坐标为(111)面上原子位置,亦用…A 、B 、C …表示。

显然,两次层错后(111)面堆垛层序变为…ABCA -CBACB -CABC …。

A -和B -为二共格孪晶面。

A -以下及B -以上区域的(111)面堆垛层序相同,且分别与A -~B -之间的区域呈镜面对称关系。

A -~B -之间的区域即为所形成的退火孪晶。

4.1.2 纵向形成机制 纵向形成机制的本质是不全位错按极轴机制的运动。

该机制适用于图3所示的“中止型”退火孪晶。

由图3知,中止型退火孪晶由端部的非共格孪晶面,侧面的共格孪晶面及末端的晶界组成。

由于共格界面能低,不易迁移,因此孪晶的生长仅通过非共格界面及大角度晶界的迁移来·3·第3期贺志荣 解念锁 张永宏 中碳钢退火孪晶的形态及形成机制(a )fcc 晶胞 (b)(1-10)面及(111)晶面组迹线(c)(111)晶面堆垛层序图6 fcc 金属退火孪晶的层错机制实现。

即在高温加热保温过程中,因层错而形成的退火孪晶核心将通过非共格孪晶界及晶界的迁移沿平行于共格孪晶面方向双向纵向生长。

这种迁移不是原子同时移动的结果,而是通过a 6(112)不全位错的运动逐步实现的。

不全位错运动的驱动力是高温热应力。

具体过程如图7所示。

高温下,低层错能奥氏体中的热应力可以通过孪生释放。

如图7(a )所示,fcc 金属中孪生的K 1={111},K 2={111-},Z 1=〈112-〉,Z 2=〈112〉。

孪生时距孪晶面第一层(111)面上原子由A 移至A ′时走的是一段圆孤AO ′A ′,这段孤可近似看作是两段相等的弦AO ′和O ′A ′(图7(b ))。

因此切应变g =2AO ′O A =2O A tg (90—θ)O A=2ctg θ其中θ是Z 1=[u 1v 1w 1]和Z 2=[u 2v 2w 2]的夹角,故cos θ=u 1u 2+v 1v 2+w 1w 2u 12+v 12+w 12u 22+v 22+w 22(a )原子切变图 (b)图(a)中ΔO AA ′的放大图●基体原子 ○孪晶原子 孪晶面原子图7 fcc 金属退火孪晶的不全位错机制取Z 1=[1-1-2],Z 2=[112]代入上式,得cos θ=1/3 θ=70.53°于是g =2ctg 70.53°=0.707由于(111)面间距为a3,故距孪晶面第一层的(111)面原子切动距离为g a 3=0.7073a =66a 显然,66a 是a 6〈112〉不全位错扫过(111)面时所产生的位移。

其大小等于〈112〉方向原子间距的1/3。

如果在相互平行且相邻的一组(111)面上各有一个a 6〈112〉不全位错扫过,则第一层(111)面上原子切动距离为66a ,第二层为63a 第三层为62a (此时正好为-[112]原子间距(图7(a ))……,第n 层·4·陕 西 工 学 院 学 报第12卷为66na 。

切变结果便形成了一片孪晶。

由于不全位错是按极轴机制[2]运动的。

因此在高温加热过程中,退火孪晶会不断长大。

4.2 退火孪晶的作用由退火孪晶的形态知,穿晶型退火孪晶使原粗大奥氏体晶粒得到了细化;中止型退火孪晶则因“劈裂”效应破坏了原奥氏体晶粒的完整性。

两种退火孪晶均增加了原奥氏体晶界的数量,在随后的缓冷或非平衡组织加热转变时,新相的形核数目将增加[7],可细化晶粒。

5 结论5.1 中碳结构钢过热组织中存在退火孪晶。

退火孪晶马氏体是中碳钢过热组织的特征之一。

5.2 中碳钢退火孪晶的形态分“穿晶型”和“中止型”。

前者按横向机制形核长大,后者按纵向机制形核长大。

5.3 退火孪晶有利于细化晶粒。

参 考 文 献1 C .R .Br oo ks .Hea t T reatment Str uct ur e a nd Pr oper ties of N on -fer ro us Alloy s .A SM .,M e ta ls Pa rk .1982,552 卢光熙,候增寿.金属学教程.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228,2953 刘禹门,贺志荣.金属学报,1989,25(2):A 1374 赵坚.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81,17(1):385 S.S.Go relik.Recr ystalliza tio n in M etals a nd Alloy s.M ir Publishers,M oscow.1981,1946 贺志荣.西安交大硕士学位论文,19857 贺志荣.陕西工学院学报,1989,5(1):31Th e M orpholog y and Fo rming M echanism of Annealing Twinin M edium Carbon SteelsHe Zhirong X ie Niansuo Zhang Yonghong(Dept .of M .E .,Shaanx 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M orpho logy a nd fo rming mechanism of a nnealing twin in m edium carbon steels hav e been studied with optica l microscope .Annealing tw in is o ne of th e fea tures o f ov erheat-ing structure in medium steels,a nd its m orpho logy ca n be classified into “cro ss ”type and “break off ”type,and its forming mechanism is respectiv ely breadthewise a nd leng thw ise fo r-ma tion .Annealing twin is in favo r o f fining g rains .Key words :M edium Carbom Steel ;Annealing Twin ;Mo rpholog y ;Forming M echa nism ·5·第3期贺志荣 解念锁 张永宏 中碳钢退火孪晶的形态及形成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