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单元9古诗三首 从军行-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从军行》(课件
默读《从军行》,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 的注释,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你在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呢?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地方都有什么特点? 你会给孤组什么词?
青海湖
祁连山
玉门关遗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在我们学过的爱国诗词中,有“死前恨不 见中原”,期待着旧业光复的陆游的《示 儿》,也有生死都要无愧为英雄豪杰之气 魄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每一个时代, 都有爱国主题的诗词,每一个时代,都有 爱国将士杀敌报国的动人事迹。这节课,
我们又将学习一首爱国诗词——《从军 行》。
《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 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 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 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准 读熟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读到这里,你有些,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 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 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 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 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 更点出了这座“孤城”西拒吐蕃,北 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同学们想象一下,戍守在这样一座孤城之中 的将士们会有怎样的心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边塞战事多吗?从哪里看出来?(百战、 穿。)由此,你想到什么?
你在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呢?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地方都有什么特点? 你会给孤组什么词?
青海湖
祁连山
玉门关遗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在我们学过的爱国诗词中,有“死前恨不 见中原”,期待着旧业光复的陆游的《示 儿》,也有生死都要无愧为英雄豪杰之气 魄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每一个时代, 都有爱国主题的诗词,每一个时代,都有 爱国将士杀敌报国的动人事迹。这节课,
我们又将学习一首爱国诗词——《从军 行》。
《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 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 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 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准 读熟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读到这里,你有些,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 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 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 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 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 更点出了这座“孤城”西拒吐蕃,北 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同学们想象一下,戍守在这样一座孤城之中 的将士们会有怎样的心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边塞战事多吗?从哪里看出来?(百战、 穿。)由此,你想到什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从军行》古诗三首PPT课件
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背诵其它的边塞诗。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写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用 毛笔写一写。 3、积累其它的边塞诗。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从军行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青海长云暗雪山,你觉得该怎么读?
青海 长云 暗雪山
读了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 样的景象?
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 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 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你觉得有何不同?
孤城遥望玉门关
倒文
这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卷?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 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 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 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 —玉门关。
(
),
(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 。 优优翼翼文文教教
第九课 古诗三首
从军行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
第1课时
0 1 初知边塞诗
目 0 2 初读古诗,了解作者 录 0 3 再读古诗,合作学习
0 4 感悟诗意,朗读体会
0 5 指导写字,拓展延伸
接龙游戏
同学们,我们读过不少古诗,老 师想让同学们展示一下,我开个头,看 谁能接下去,好吗?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这些诗都是反映什么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共31张PPT)
内容 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指点朗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参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理解词语
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 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产生战争。
诗歌主旨
通过描写边塞悲壮、开阔而又迷漫暗淡的景物描写,衬托 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和戍边将士不畏艰巨,守卫边疆的豪情 壮志。源自拓展延伸 (一)边塞诗表现的思
想感情分类
1.描画边塞雄奇壮丽的特殊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拓展延伸 (一)边塞诗表现的思 想感情分类
2.描写艰苦猛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 下 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拓展延伸 (一)边塞诗表现的思
拓展延伸
(三)边塞诗 的风格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大方高 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 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随堂检测
1. 组词 海( 大海)( 海水 ) 关( 开关 ) ( 关口 ) 2.比一比,再组词。 砂 (砂砾 ) 海( 海水) 暗(黑暗 ) 沙( 沙子) 悔(后悔 ) 黯(黯淡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参军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想象诗句所描画的画面,体会远征将士的爱国之心,破 敌之志。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共16张PPT)
说说你好像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
品读赏析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磨终破 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参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女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合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参军行》
唐·王昌龄
王昌龄的《参军行》 一诗穿越千年,成为 我们民族共同记忆的 是将士们的英勇顽强、 精忠报国的雄心壮志! 它既是那个时代边塞 诗的主旋律,穿越千 年,它也应该是我们 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悟诗情
唐朝中期70年间战争数量到达228次
战士人数达10万人以上的战争有36次 战士人数1万人以下的战争有110次
黄沙百战穿金甲,
唐朝的对外战争
与突厥的战争共4次,历时100多年 与奚契丹的战争共9次,历时100多年 与回纥[hé]的战争共3次,历时71年 与突骑施的战争共2次,历时9年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参军行
(唐)王昌龄
“参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 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品诗境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பைடு நூலகம்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 【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孤城】当时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孤城。
向英雄致敬
诗读中一写读了,哪你些看景到物了呢怎? 样的画画面一呢画?和同桌 说一说
如此广阔的边塞,却只 有戍边战士的身影,你
感受到了什么?
品诗境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 【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孤城】当时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孤城。
9古诗三首《从军行》ppt课件(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我会用“我认为这是一场
的战
争,我是从第 句诗中的
字看出来
的。”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黄沙 百战穿 金甲
黄沙 百战穿 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 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将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连铁甲 战衣都磨破了,他们下定决心,不打败入 侵的敌人,誓死不回家 。)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青海湖上空的乌云一
片连着一片,遮暗了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驻守在边疆孤城的战士, 向西遥望就是玉门关。将
黄沙百战穿金甲,
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 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他
们下定决心,不打败入侵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敌人,誓死不回家。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 长云 暗雪山, 孤城 遥望 玉门关。
黄沙 百战 穿金甲, 不破 楼兰 终不还。
塞下曲
李白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谢谢指导!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1、读 诗 句 2、想 画 面 3、悟 诗 情
自主探究
自由朗读三、四句 古诗,说说你仿佛看到 了怎样的画面?
合作探究
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自读 三、四句,请在相关的关键字下面打上三角形,并写上批注。
1、自读自悟。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合
青海长云暗雪山
•那你从“暗”字体会到什么?
青海长云暗雪山
• 那你从“暗”字体会到什么? (我从“暗”字体会到了边塞的环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
②“孤城遥望”让人感受到“孤 城”中的人“孤”,这“孤城” 不 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将士们久住 “孤城”,举目无亲,孤苦伶仃,思 家怀乡。
【诗意】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 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戍边将士战斗、生活
西北边塞辽阔的景象 的典型环境
前两句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将士们为保 家卫国血战到底 的豪迈气概,这 也是诗人爱国之 情的体现。
不破楼兰 终不还!
朗读指导
齐读诗的后两句,前一句要读得压抑低沉,后 一句要读出戍边将士的气势和豪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多诵读 悟诗情
主题概括
《从军行》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 ( 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诗的( 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 染战争气氛。( 后两句 )集中概括了 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 决心破敌的豪情。
穿透,磨破
黄沙百战穿金Leabharlann , 第三、四句由情 不破楼兰终不还。景为交直融接的抒环情境。描写转
西域古国名,这里 泛指西域地区的各 部族政权
从这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听到了哪些声音?
黄沙漫天、将士的铠 甲都磨破了
刀剑撞击声、厮杀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 样的情感?
古诗小资料
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 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 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 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 国的一束奇葩。
作者简介
王昌龄 字少伯,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 人。擅长七言绝句,他的边塞诗 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积极 向上的精神。
【诗意】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 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戍边将士战斗、生活
西北边塞辽阔的景象 的典型环境
前两句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将士们为保 家卫国血战到底 的豪迈气概,这 也是诗人爱国之 情的体现。
不破楼兰 终不还!
朗读指导
齐读诗的后两句,前一句要读得压抑低沉,后 一句要读出戍边将士的气势和豪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多诵读 悟诗情
主题概括
《从军行》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 ( 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诗的( 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 染战争气氛。( 后两句 )集中概括了 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 决心破敌的豪情。
穿透,磨破
黄沙百战穿金Leabharlann , 第三、四句由情 不破楼兰终不还。景为交直融接的抒环情境。描写转
西域古国名,这里 泛指西域地区的各 部族政权
从这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听到了哪些声音?
黄沙漫天、将士的铠 甲都磨破了
刀剑撞击声、厮杀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 样的情感?
古诗小资料
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 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 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 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 国的一束奇葩。
作者简介
王昌龄 字少伯,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 人。擅长七言绝句,他的边塞诗 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积极 向上的精神。
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
青海长云暗雪山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 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 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 云。
雪山:即祁
青海长云暗雪山,
连山,山巅 终年积雪。
译文:青孤城遥望玉门关。
孤城:即玉 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 在今甘肃敦煌西。一 作“雁门关”。
译文:守边将士壮志不灭,不 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 两句诗把战斗之艰苦、 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 把战士们的决心写得铿 锵有力、掷地有声。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 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 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 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 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 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 声。
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 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 “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 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 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破:击垮。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 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 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 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其 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 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 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 说法)。
黄沙百战穿金甲,
穿:磨穿。
金甲:铠甲。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课件
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环境描写,衬托了戍边将 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思乡
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观书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即将破晓
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景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理解 仅仅是移民在“望”吗?
诗人寄托了深切的同情,借遗民之 口,表达自己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 表达诗人的满腔悲愤和热切期盼。
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保 家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忧 国
卫 孤城遥望玉门关。 五千仞岳上摩天。 忧
国 黄沙百战穿金甲, 遗民泪尽胡尘里, 民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恶劣 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的绵延阴云使雪 山暗淡无光,孤城与玉门 关遥遥相对。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思乡
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观书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即将破晓
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从军行
唐.王昌龄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景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理解 仅仅是移民在“望”吗?
诗人寄托了深切的同情,借遗民之 口,表达自己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 表达诗人的满腔悲愤和热切期盼。
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保 家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忧 国
卫 孤城遥望玉门关。 五千仞岳上摩天。 忧
国 黄沙百战穿金甲, 遗民泪尽胡尘里, 民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恶劣 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的绵延阴云使雪 山暗淡无光,孤城与玉门 关遥遥相对。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课件(共47张PPT)
理解诗意
默读古诗,结合注释和插图,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形容很高。仞,古代计
长度,是虚指。
算长度的一种单位。
形容很长。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黄河
华山
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
高高的华山高耸入云。
读了前两句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对偶
黄河、华山代表着北方的壮丽山河。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单元主题: 责任
语文要素: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
言、神态的描写,体 会人物的内心。
习作:尝试运用动作、语言、
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 内心。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9 古诗三首
从军行
[唐]王昌龄
解诗题
从军行
标题中加“歌”“引”“吟”“行” 等都属于乐府诗。“从军行”,乐府曲名, 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从军” 就是参军。
夸张
黄河、华山气势雄伟,富有生气。
读这首诗前两句,读出山河的壮美。
稳重有力,读出读 出中原的开阔、森 严、壮美。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痛苦
悲伤
你觉得此时诗 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指在金统治地区的 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 中原宋朝老百姓。 这里借指金政权。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眼泪流干了,形容 十分悲惨、痛苦。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低沉、缓慢,读出读出边
孤城遥望玉门关。 关的凄凉、肃杀之感。
黄沙百战穿金甲,
语速稍快,语调高昂,读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边关战士的气势豪情。
主旨概括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共21张PPT)
参军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参军行》,并理解诗中的基本词 义和句子结构。 通过对诗中关键词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感悟、教师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和感受《参军行》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照阅读等方式,自主探索和发现诗中 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参军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 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将士的忠诚和勇敢,激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 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理解《参军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把握诗的整体意 境和情感。 通过朗读和背诵,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诗的内容。
家国情怀反应
通过“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传 递出边塞军人对故国的深情迷恋 以及守卫国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英雄主义颂扬
“黄沙百战穿金甲”体现了将士 们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奋勇作战的 英雄本质,颂扬了他们不怕牺牲
的Hale Waihona Puke 雄主义精神。战争的悲壮感通过描述边塞的荒凉景象 和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 诗歌流露羁縻出战争的残 酷与悲壮。
难点:
深入体会诗中的意象和深层含义,理解古代将士的复杂 情感和精神世界。 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诗中的情感相结合,形成 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预习导学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 音,读通诗句。对于不 熟悉的字词,可以查阅 字典或词典。
学习注释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 西安)人。他是盛唐时期的 边塞诗人,以写作边塞诗和 闺怨诗而著称,其诗作情感 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尤以“高适、王之涣”并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参军行》,并理解诗中的基本词 义和句子结构。 通过对诗中关键词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感悟、教师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和感受《参军行》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照阅读等方式,自主探索和发现诗中 的深层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参军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增强 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将士的忠诚和勇敢,激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 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理解《参军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把握诗的整体意 境和情感。 通过朗读和背诵,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诗的内容。
家国情怀反应
通过“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传 递出边塞军人对故国的深情迷恋 以及守卫国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英雄主义颂扬
“黄沙百战穿金甲”体现了将士 们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奋勇作战的 英雄本质,颂扬了他们不怕牺牲
的Hale Waihona Puke 雄主义精神。战争的悲壮感通过描述边塞的荒凉景象 和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 诗歌流露羁縻出战争的残 酷与悲壮。
难点:
深入体会诗中的意象和深层含义,理解古代将士的复杂 情感和精神世界。 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诗中的情感相结合,形成 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预习导学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 音,读通诗句。对于不 熟悉的字词,可以查阅 字典或词典。
学习注释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 西安)人。他是盛唐时期的 边塞诗人,以写作边塞诗和 闺怨诗而著称,其诗作情感 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尤以“高适、王之涣”并称。
部编版(五四制)9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共10张PPT)
黄沙百将士生活的艰苦和战斗的惨 烈,抒发了他们的雄心壮志, 表达诗人的爱国热情。
感 谢 凝 THANK YOU 听 与 指
词语解释:[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 区的各部族政权。
诗意:黄沙早已磨穿了身经百战的将士的坚硬的铠甲,但他们 决心不攻破楼兰誓不回去。
句析: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将士们不计生死奋勇杀敌, 不破楼兰不归的誓言。抒发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祖国的豪情 壮志。
课堂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参军 行》。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 情。
理解古诗词一
[参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 战士的生活。
[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 北。
知识讲授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诗意:青海湖上浓云遮暗了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句析:从远远回头望玉门关,表现了战士思 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
知识讲授三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 《参军行》
要点:理解古诗词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目录
1、导入 2、知识讲授 3、课堂练习
4、小结
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 学习了很多古诗。如 《出塞》、《凉州 词》、《塞下曲》。 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 习边塞诗——《参军
作者简介
王昌龄(王江宁,698年—757年),字少伯,河东 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西安 )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他早年贫苦,30岁左 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负博学 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 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 晓所杀。其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有“开天圣手”“诗天子”的美誉,代表作有《参军行 七首》《出塞》《闺怨》等。
感 谢 凝 THANK YOU 听 与 指
词语解释:[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 区的各部族政权。
诗意:黄沙早已磨穿了身经百战的将士的坚硬的铠甲,但他们 决心不攻破楼兰誓不回去。
句析: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将士们不计生死奋勇杀敌, 不破楼兰不归的誓言。抒发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祖国的豪情 壮志。
课堂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参军 行》。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 情。
理解古诗词一
[参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 战士的生活。
[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 北。
知识讲授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诗意:青海湖上浓云遮暗了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句析:从远远回头望玉门关,表现了战士思 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
知识讲授三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 《参军行》
要点:理解古诗词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目录
1、导入 2、知识讲授 3、课堂练习
4、小结
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 学习了很多古诗。如 《出塞》、《凉州 词》、《塞下曲》。 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 习边塞诗——《参军
作者简介
王昌龄(王江宁,698年—757年),字少伯,河东 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西安 )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他早年贫苦,30岁左 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负博学 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 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 晓所杀。其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有“开天圣手”“诗天子”的美誉,代表作有《参军行 七首》《出塞》《闺怨》等。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9 古诗三首
《从军行》
唐·王昌龄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说说诗中最 能表现诗人志向的是哪一句?
朗读指导
《从军行》要表现出将士们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朗读基调应该是豪迈 奔放的,最后两句感情浓烈,朗读时 要用铿锵有力,充满坚定的语气。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 / 长云 / 暗雪山, 孤城 / 遥望 / 玉门关。 黄沙 / 百战 / 穿金甲, 不破 / 楼兰 / 终不还。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从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 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 活,所以这是一首边塞诗。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从军行
青海 雪山 景
孤城 玉门关
百战穿金甲 情
不破终不还
环境恶劣 士气高昂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说明战事时 间之长, 战斗之艰苦。
从这两句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我们可以感受到边境的荒凉、条件的 恶劣、战争的频繁艰难,还有将士们不畏 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
《从军行》
唐·王昌龄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读完诗文,说说诗中最 能表现诗人志向的是哪一句?
朗读指导
《从军行》要表现出将士们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朗读基调应该是豪迈 奔放的,最后两句感情浓烈,朗读时 要用铿锵有力,充满坚定的语气。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 / 长云 / 暗雪山, 孤城 / 遥望 / 玉门关。 黄沙 / 百战 / 穿金甲, 不破 / 楼兰 / 终不还。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从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 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 活,所以这是一首边塞诗。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从军行
青海 雪山 景
孤城 玉门关
百战穿金甲 情
不破终不还
环境恶劣 士气高昂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说明战事时 间之长, 战斗之艰苦。
从这两句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 从军行 人教部编版精品课件(24张PPT)
我们可以感受到边境的荒凉、条件的 恶劣、战争的频繁艰难,还有将士们不畏 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
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金甲
楼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形象点出 边塞战场
的特征
战事频繁
形容时间之久, 战斗之艰苦,以 及不把敌人消灭 誓不还家的决心
立誓破敌 决战决胜
你们从这两句诗体会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表达了将士誓要平定外族侵略、保卫 边疆的豪情壮志,也抒发了诗人对英 勇无畏的将士们的崇敬与赞赏之情。
感 谢 观 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暗、孤形象表现了边塞(悲壮、开阔 而又荒凉)的景象。
试着试着用 自己的话说
说意思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 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B 1.“青海长云暗雪山”让人感到环境的( )
A.晴朗,明媚
B.荒凉,阴沉
2.你觉得玉门关处于一个怎么样的地 方?
处于茫茫戈壁滩,显后两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虚指,很多次, 上百次
黄沙百战穿金甲, 磨穿 磨破
不破楼兰终不还。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 区少数民族政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 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 回家乡。
从 军 行
你们可以从题目《从军行》看出什么?
1.军旅题材 2.边塞、战争诗
简介作者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
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 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尉。因 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 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 政及刻画宫怨之作。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 长云 暗雪山,孤城 遥望 玉门关。 黄沙 百战 穿金甲,不破 楼兰 终不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 -从军行课件
说明了地理形 势的重要性和戍守 战士们的重大责任 以及里之外 的玉门关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里一个“遥望”是想象,夸张的手法 使之“视通万里”,突现了戍边将士那全局 在胸、重任在肩的历史责任感。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出了怎样的 边塞之景?
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地之景:荒凉 环 思归之情:深切 境
久戍之苦:残酷 抒 破地之志:豪壮 情
悲凉的环境描写更衬托出了战士誓死保家 卫国的决心和气概。
请你说说这首古诗的大意。 诗意: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 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 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 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 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表现出了边塞战 场环境的荒芜苍凉之 景。
对比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说明边塞 说明战事 环境恶劣。 很频繁。
说明战事时 间之长, 战斗之艰苦。
从这两句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我们可以感受到边境的荒凉、条件的 恶劣、战争的频繁艰难,还有将士们不畏 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
不破楼兰终不还
坚定的信心和必 胜的信念,有令人热 血沸腾的震撼力。
穿:磨破。 金甲:铠甲,古代兵士穿的战衣。 破:击败。
诗意: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 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 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从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 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 活,所以这是一首边塞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古往今来,无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戍守 边塞。让我们学习接下来的三首古诗,一起回 到那个烽烟四起,马革裹尸还的时代,感受战 士们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共16张PPT)(1)
初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古诗的意思。
层层浓云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汉置边关名,在今 甘肃敦煌西。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云雾,遮得连绵
诗Leabharlann 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
意
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诗句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暗”字体现了戍边将士低落、孤
寂的心情,以及对故土和故乡亲人的
参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沙的恶劣环境,身经“百 战”的惨烈经历,“金甲”磨穿的 艰苦卓绝,不仅未使主人公斗志颓 废,而是历练得更为坚强,斗志更 加高昂。
保家卫国的 决心
问题探究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
通过对塞外广阔的战场景象和猛烈征战生 活的描写,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
再读古诗,读出感情,尝试背诵。
暗
思念。
初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古诗的意思。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打败
西域古国名
返回故乡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
诗 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 意 誓不返回故乡。
诗句赏析
飞起的尘沙, 环境恶劣
百余次战争,暗 示战争频繁、猛 烈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课前导入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对【爱国】这个词语有自己 深刻的见解,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根据前期的学 习,你能说出来哪些诗句呢?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从军行》课件(共24张PPT)
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的景物,然后借助插图, 想象诗句描画的画面吧。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读到这些词,你想到了什么地方?
它们描写的是哪里的环境?
西北边塞
的景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指的是青海湖,“雪山”指的是祁连山,再加上 一座“孤城”以及远方的“玉门关”……你的脑海中出现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由“黄沙”“百战”“穿”感受到边塞环境的恶劣、战 争的残酷;由“终不还”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从这两句诗中,你好像看到了哪些画面?听到了哪 些声音?
看到漫天的黄沙,看到将士们身上的铠甲都磨 破了;听到刀剑的撞击声、震天动地厮杀声,以及 将士们与敌斗争到底的誓言。
“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以谁的口吻说的?从中你 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怎样的情感?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请大家把《参军行》先认认真真地读两遍,要读准字 音,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来。
(1)教师范读,学生用“/”在书上画出节奏。 (2)指名读。
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 法。除此之外,学习古诗的方法还 有哪读这首古诗,读完后想想整首诗的意思。如果有不理 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边读边与同桌讨论。
熟读成诵
参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_暗__雪__山_,孤城遥望_玉__门__关_。 黄沙_百__战__穿金甲,不破楼__兰__终不还。
总结全诗
“秦时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即使战争如此残酷,可守边的将士们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总结全诗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塞外风沙肆虐的恶劣环 境,感受到了守边战士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更感 受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决心以及誓死报国的壮志豪 情,这凄美、悲壮,向上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指导朗读:读出孤寂、忧伤的语气。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疆这样艰苦,守边将士又是怎样 做的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 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 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齐读末句,读出激 昂、坚定的语气。
课前搜搜
乐府诗: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 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 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 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 的郊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 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 称之为乐府民歌。
课前搜搜
玉门关简介: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 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 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 (公元前116年-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 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
谢谢
从军行
自主预学
1.预学教材P53,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有哪些学习要求呢? 本单元主题是爱国为主题,学习要求有: (1)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2.预学第9课《古诗三首》之《从军行》,熟读古诗,自学生 字和新词。
什么是乐府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
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 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 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 不返回家乡。
青海长云暗雪山
理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结合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这一句描写了几个 景物?( 青海长云雪山 ) (2)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怎样呢?( 环境恶劣 ) (3)一个“暗”字,给人以什么
孤城遥望玉门关
理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结合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 孤城遥望
(2)这句意思: 这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 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 思念家乡
黄沙百战穿金甲
(3)“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 什么? “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 “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 “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 斗之艰苦。
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 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 题材的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
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 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 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 (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 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 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 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 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 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 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 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 细腻。有《王昌龄集》。
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意思。 (1)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 置神威军戍守。 (2)长云:层层浓云。 (3)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4)孤城:即玉门关。 (5)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6)破:一作“斩”。 (7)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城地区的各部族政权。 (8)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自主展学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 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 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这节课,你们将 一起学习一首乐府诗《从军行》。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 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歌”“引”“曲”“吟”“行”等, 都属于乐府诗。《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 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我们今天学习 的是其中的第四首《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军 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疆这样艰苦,守边将士又是怎样 做的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 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 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齐读末句,读出激 昂、坚定的语气。
课前搜搜
乐府诗: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 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 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 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 的郊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 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 称之为乐府民歌。
课前搜搜
玉门关简介: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 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 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 (公元前116年-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 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
谢谢
从军行
自主预学
1.预学教材P53,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有哪些学习要求呢? 本单元主题是爱国为主题,学习要求有: (1)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2.预学第9课《古诗三首》之《从军行》,熟读古诗,自学生 字和新词。
什么是乐府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
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 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 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 不返回家乡。
青海长云暗雪山
理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结合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这一句描写了几个 景物?( 青海长云雪山 ) (2)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怎样呢?( 环境恶劣 ) (3)一个“暗”字,给人以什么
孤城遥望玉门关
理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结合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 孤城遥望
(2)这句意思: 这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 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 思念家乡
黄沙百战穿金甲
(3)“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 什么? “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 “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 “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 斗之艰苦。
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 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 题材的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
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 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 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 (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 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 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 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 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 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 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 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 细腻。有《王昌龄集》。
结合注释,理解词语意思。 (1)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 置神威军戍守。 (2)长云:层层浓云。 (3)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4)孤城:即玉门关。 (5)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6)破:一作“斩”。 (7)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城地区的各部族政权。 (8)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自主展学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 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 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这节课,你们将 一起学习一首乐府诗《从军行》。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 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歌”“引”“曲”“吟”“行”等, 都属于乐府诗。《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 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我们今天学习 的是其中的第四首《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军 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