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在诗的国度里--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模式初探

合集下载

浅谈新课标视野下的古诗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标视野下的古诗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标视野下的古诗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40首文质兼美的古诗,其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但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的本身,所以诸如填鸭式、注入式的串讲,信口开河式的问答等充斥着课堂。

笔者认为新课标理念下的古诗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整合——增强学生感受《标准》中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的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在古诗的教学中可以将多种方式进行整合应用,如把图画、音乐、散文甚至是相关的生活场景整合到古诗的教学中去,这对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是大有帮助的。

如我在教学《春日》中“无边光景一时新”一句时,学生对“景物一下子焕然一新”的字面意思能理解,但是他们缺乏相关的感受,不能在大脑中形成景物“一时新”的表象,也就是学生不能受到美好事物的熏染,不能体验到欣赏美好事物带来的愉悦情感。

我就出示多幅图片,让学生找找能感受到“一时新”的图。

于是有的同学从茵茵绿草中感受到了“一下子焕然一新”,有的同学从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中感受到“焕然一新”。

我还让学生读读朱自清的《春》,学生从“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中也感受到了春天的田野“焕然一新”。

我还让学生自己到田野中去找找能感受到“焕然一新”的景物。

这样,学生对“无边光景一时新”有了清晰的表象,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自然也能深刻地体会到了。

二、设疑——引导学生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如《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一“绿”字;《江雪》“独钓寒江雪”句中一“钓”字;《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句中一“裁”字,等等,在学习中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育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古诗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而在新课程下,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也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新课程的理念、高中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古诗歌教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灵活选择和调整。

古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下,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引导学生感悟情感交融的艺术魅力古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精神内涵往往包含丰富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古诗歌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古人的情感交融和世界观意识,在审美体验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古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通过学习古诗歌,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品味。

3.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和表达古诗歌的形式多样,要求学生通过对古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表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高中学生的特点与古诗歌教学在进行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时,需要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高中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审美取向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1. 认知能力较强高中学生在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力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风格、题材、意境的诗歌作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品味能力。

2. 情感体验丰富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都十分丰富和深刻,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富有情感的古诗歌作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情感出发,感悟诗歌的美和情感共鸣。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诗歌鉴赏作为语文的一大板块,也承受着更高的教育任务和教学压力。

传统的诗歌教学注重“背诵默读”,重视“文化内涵”,但要求学生“机械式”地背诵诗歌内容,缺少对学生个性化需要的关注。

而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须要遵循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规律,关注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发展,以及社会现实的需求,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开展可行的学法探究,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情感化”教学,引发情感共鸣诗歌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由于学生阅历有限,诗歌里的丰富情感无法感性获取。

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追求,以及他们所面对的焦虑、烦恼等情感,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

当老师通过与学生自身情感联系的方式剖析诗歌的生命力时,学生可以感受到内心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从内心激发出强烈的情感体验和体会,帮助他们真正领会诗歌。

这种情感化的诗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存在感,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从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提高写作素养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不仅意蕴深刻,还有着独特的韵律和韵味。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对诗歌中的韵律和韵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这一情况,诗歌教学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探索不同层次的诗歌鉴赏技巧,其中最为有效的技巧即是通过写作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和感悟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体验诗歌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美感,并通过写作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这种“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

三、“多元化”教学,拓宽知识视野在新课程下,诗歌鉴赏的教学方法应当多元化,因为一个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效果与乐趣。

采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包括多媒体展示、实景体验、多样性阅读和网络学习等等,可以创设与学生相适应的课堂氛围和教学风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前言:高中语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2017年开始实施的,在这次改革中,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学生而言,如何有效地学习诗歌鉴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究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学习诗歌鉴赏。

一、概述诗歌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学习诗歌鉴赏的过程中,除了要熟悉各种诗歌形式和技法,还要对作者的背景、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等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要注重学生的鉴赏能力训练,重视学科融合,加强思维能力培养,推动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

二、学习方法1、了解诗歌历史文化背景诗歌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都会影响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

了解诗歌的历史文化背景是诗歌鉴赏的基础。

2、学习鉴赏技巧要想准确理解一首诗歌,需要学习一些鉴赏技巧,如了解诗歌的形式、格律、意象、修辞等。

掌握这些技巧对于理解诗歌和分析诗歌的意义非常重要。

3、注重思维训练在诗歌鉴赏中,学生需要通过思维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来深入理解诗歌,提高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

因此,在学习诗歌鉴赏时,教师需要注重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4、多角度探究一首诗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在分析诗歌时,除了注重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还需要注重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深入分析。

三、教学策略1、注重学科融合诗歌鉴赏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诗歌鉴赏与历史、哲学、文化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相融合,使学生在鉴赏诗歌时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2、提高学生探究兴趣诗歌是一种充满魅力的文学形式,能够激发人们的感受力和思考能力。

因此,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体验诗歌的魅力,如朗诵、创作、演讲、绘画等,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喜爱程度。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古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古诗歌的教学,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注意古诗歌的价值。

古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珍贵财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古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宣传古诗歌的价值,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歌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古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韵律美。

通过欣赏古诗歌,学生可以启发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并且对于理解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古诗歌的美,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古诗歌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语言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

通过学习古诗歌,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们要注重将古诗歌与当代生活相结合。

古诗歌是历史的产物,但它的艺术价值是永恒的。

通过将古诗歌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歌的内涵和意义,并将其运用到当代生活中。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将古诗歌与当代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古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理解生活的一把钥匙。

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虽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古诗歌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将古诗歌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歌,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希望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育环境下,高中语文古诗歌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策略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策略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策略探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分析了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诗歌教学策略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

提出了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策略,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提高诗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诗歌教学、策略、多媒体、创作兴趣、传统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发展方向、结语。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诗歌教学也在不断进行变革与发展。

背景介绍部分将对当前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概述,强调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后续正文部分的讨论做铺垫。

在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文学赏析和背诵阶段,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也成为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展现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这些方面入手,引导读者对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探讨传统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诗歌教学策略。

通过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方法,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研究旨在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有效的指导,为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启发与帮助,推动诗歌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更好地开展诗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探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诗歌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诗歌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诗歌的学习,可
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整体素养发展。

2. 新课改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
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各种形式的诗歌作品,并让学生
自己创作和表达。

3. 教学策略和方法:在诗歌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朗读、解析、背诵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特点;可以通过情境
营造、图像展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可以通过创作、演讲等方式来培
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评价和反思:在诗歌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评价要全面、客观和有效,不仅关注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批判思
维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同时注
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反思。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诗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策略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策略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策略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策略。

首先分析了诗歌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并指出了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

随后探讨了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的情感与思想等具体策略。

最后总结了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的重点策略,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对教师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诗歌教学、策略、多元化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审美能力、情感、思想、教师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诗歌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性诗歌教学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情感情操的培养,文学修养的增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诗歌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时代的变化,新课程标准也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诗歌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诗歌教学要求的分析,提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的情感与思想,并从中总结出适合新课程标准的诗歌教学策略,为教师们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借鉴。

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教师的启示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为诗歌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正文2.1 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诗歌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认知,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朗诵、讨论等方式去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新课标”下现代诗歌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现代诗歌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现代诗歌教学初探【摘要】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

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现代诗歌的教学呢?第一,注重现代诗歌的朗读训练。

第二,创设有新旧知迁移的教学思路。

第三,捕捉诗歌中的意象,欣赏意境。

第四,从仿句练习入手,鼓励学生能写出自己的诗作。

第五,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新课标现代诗歌教学在课改的形势下,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中学语文新教材的训练要求, 中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高质量的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并适当的进行诗歌联读与扩读。

2 .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态,丰富学生情感。

3.指导学生认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类型,指导学生了解、积累有关作家作品知识。

4.进行诵读涵泳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背诵优秀诗作,丰富语言积累。

5.在诵读中指导学生整体的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

6.行诗歌鉴赏的训练,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激发鉴赏兴趣,提高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

7 .在诵读、理解、品析与赏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透过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教材中诗作的教育教学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从课文教学来看,应做到既突出课文教学重点,又体现可实际操作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第一,注重诗歌的朗读训练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说法阐明了诗的作用。

中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读诗的重要性。

我在教学〈〈有的人》这首诗时,首先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即读出诗的节奏来。

节奏, 诗句中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有规律的短暂的停顿叫做节奏。

教师示范第一段后,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停顿。

其次,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的抑扬顿挫。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对古诗词的标准要求是“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这两个目标体现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更突出“欣赏”、“体验”,强调了“积累”和“运用”。

因此,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必须以新课标作为标准进行改进,摆脱以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探求更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并坚持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理想、信念和爱的教育,来引导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当前的诗歌教学中却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重咬文嚼字,轻整体感悟;重分析,轻诵读;重应试能力,轻综合素养。

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味同嚼蜡。

我认为在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中,应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去品,让学生去悟,让学生去写。

在此谈谈我不成熟的做法。

一、诵读中品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

我国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喊出来色吗?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低声吟诵,动情之处引吭高歌呢?在读中,体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寞之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凉之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净之意。

在读中,体会李白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

但在朗读中,教师要做适当的指导点拨:语调的低沉,语速的缓慢可以读出低落、沉闷;语调的略高,语速的略快可以读出激愤、急迫;语调由低到高,语速由慢到快,可以读出情感的变化。

同时,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

这样就容易体会作者的感情和作品丰富的内涵。

二、想象中悟意许多诗本身侧重于虚写,读诗就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借助联想和想象,找出他背后的深层意蕴。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全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全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诗歌教学(全文)【摘要】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课标下。

诗歌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学,这是语文教师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从诗歌的特点入手,提出诗歌教学的策略: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抓住诗眼,把握诗歌的“情”与“志”,引导学生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加强鉴赏实践,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诗歌教学技巧能力诗歌是人类的母语,它是一种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也是最集中体现语言“文学性”的一种样式。

它具有音乐性、抒情性、凝练性、形象性等特点,通过阅读鉴赏诗歌,可以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

所以诗歌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也理所当然成为当前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

新课程标准对于诗歌阅读教学能指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诵读诗歌可以让读者感受诗歌的外在形式美,对诗歌产生感性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充分体验诗歌的韵律之妻、形象之美,得到审美的愉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当然,这种诵读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学生的自由朗、读,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起到指导的作用,对学生朗读时音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句子的停顿、情感的把握等方面作必要的点评,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总之,务必让学生多诵读,有节奏地诵读,读出感情,读出作品独特的神韵。

2 抓住诗眼。

走近,把握诗歌的“情”与“志”闻一多在《冬夜评论》里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

”古语说:“诗言志。

”可见,诗不仅缘情而且言志。

在教学中,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和志趣理想,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2.1 注重析字析句,找出诗歌的闪光点,挖掘诗歌的感染力凝练含蓄地表达情感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经典的作品中常有极富表现力并透露诗人情感的字词或句子,我们称之为诗眼。

它们是诗人的匠心所在,也是诗文的精华。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随着新课程的推行,高中语文教育在不断更新和优化中,对于诗歌鉴赏的学法也有了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在传统的诗歌教学中,学生往往对于诗歌的欣赏和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欣赏诗歌,成为了当前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进行探究,并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诗歌鉴赏。

一、了解诗歌鉴赏的特点诗歌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美感的文学形式,它以紧凑的语言、凝练的形式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情感和思想的深刻感悟。

诗歌的鉴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于诗歌形式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品味诗歌,形成对于诗歌鉴赏的独特见解。

二、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1. 文学欣赏课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对于文学欣赏课程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在文学欣赏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对于经典诗歌进行深入的鉴赏和品味。

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对于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诗歌进行广泛的了解和积累,从而形成对于诗歌的独特见解和品味。

2. 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提倡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因此在诗歌鉴赏课程中,可以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意义。

通过展示诗歌的艺术形象和音乐表现,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诗歌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诠释诗歌的内涵。

3. 开展课外诗歌比赛和诗歌朗诵活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诗歌鉴赏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诗歌比赛和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更好地感悟和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通过诗歌比赛和朗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热爱和创造力,形成对于诗歌的深刻感悟和领悟。

新课标下高中古诗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高中古诗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高中古诗教学之我见古诗教学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核心素养为根本,体现学科的开放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自主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那么,在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立足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以诗解诗,增加基础知识积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国古诗词历史悠久,知识体系庞大。

要想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让学生读懂古诗文本,了解古诗的内涵,积累足够多的古诗知识。

以诗解诗,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一个古典诗词学习方法。

以诗解诗不同于传统的逐字逐句解析诗词的学习方法,它主张通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拓宽古诗教学空间,进而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了解。

如杜甫的《登高》,从诗体来看,是一首感怀抒情、悲秋伤怀诗。

从格律来说,是一首七律。

从时间来看,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

从语言和风格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精练,通篇对偶,风格“沉郁顿挫”。

结合这首诗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以诗解诗:1. 选取几首与这首诗同一种风格的杜甫的七律如《蜀相》《曲江对酒》等,让学生开展联袂阅读、比较阅读,使学生了解杜甫七律的特点。

2.将杜甫同时期的几位著名诗人的作品,如王翰的《雁湖》、李颀的《送魏万之京》,与这首诗放在一起品读、赏析,让学生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因为年老而壮志未酬的悲痛。

3.抓住古诗中的关键字词,如“白”“下”“来”等,让学生想象诗人主观情绪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营造的艺术世界,感受诗人在字词使用方面的技巧。

这样以诗解诗,可以拓宽古诗教学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二、创新载体,营造趣味教学意境作为古典文学的代表,古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古诗为许多人所喜爱。

浅析“新课标”下的古诗教学

浅析“新课标”下的古诗教学

浅析“新课标”下的古诗教学新《课程林准》建议,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有“重视一方,忽视另一方”的教学思想是错误的。

如何发挥古诗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在教学实践上探索出一种古诗阅读教学思路,即以“读”为主线,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分层次阅读,由浅入深地鉴赏,形成“预习——范读——译读——品读——鉴读”的教学思路。

现以《使至塞上》为例讲述。

一、指导预习,注重探究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学内容充分熟悉和思考的基础上,所以预习古诗时,不是让学生把诗歌读几遍就完事了,而应该提出一些要求以引起思考:每句诗的意思你都懂了吗?你读出了诗的言外之意吗?你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你发现了不懂的问题吗?读诗不仅要读出“言内之意”,还要读出言外之意;读诗不仅要读出所写内容,还要读出作者情感。

故设计了前三个问题以引起学生思考,最后一个问题是希望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在《使至塞上》的预习中,学生基本能初步读懂内容和情感,有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诗文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描写了怎样一种意境?应如何理解这其中的深刻含义?(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它告诉了读者什么?二、范读诗歌,初步感知教学之始,宜采取范读的教学方式。

范读是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作品中静止的感情转变为真情实感,把学生带进作品的意境中,与作者的心灵沟通,接受作品的感染熏陶,传达作品的喜怒哀乐等感情。

这样就能使学生处于“愤”、“悱”的活跃状态,为后面深层次的理解、品味做准备。

范读的方式有多种:教师配乐范读,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放录音磁带,多媒体展示图片配乐朗读。

这几种形式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用一种,其中多媒体展示图片配乐朗读的效果最佳。

读完后,可让学生谈谈感受,在全班交流。

学生可畅所欲言地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新课标下初中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初中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探究

新课标下初中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探究
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探究
现代诗歌在新课标下,在中学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有效的教学是推动学生学习掌握现代诗歌的关键。

然而,怎样能够提高现代诗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欣赏现代诗歌的能力,让学生在现代诗歌欣赏中得到心灵上的愉悦呢?
首先,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是提高现代诗歌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若干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技术、互动式口语活动、考查性练习、模拟情境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能够建立起了解现代诗歌的新视角。

其次,及时概括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歌,也是促进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因素。

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思路,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现代诗歌的内涵,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现代诗歌,更容易在分析、欣赏问题
上取得胜利。

最后,通过丰富的活动,丰富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有效提高学生“连锁式”的理解能力,既能够从诗的精神价值与气息上了解,又能够从诗的形式结构上深入探究。

总之,现代诗歌是一门有趣又重要的学科,有效的教学是促进现代诗歌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新课标下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让现代诗歌教学更加有效。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诗歌鉴赏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一直是学生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因为诗歌对语言和文化的要求较高,且常常被认为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随着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

本文将从学法探究的角度出发,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问题分析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往往以传授文本知识为主,教师通过讲解和解析诗歌内容、结构、意境等来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下难以主动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意蕴;二是诗歌鉴赏的学法过于机械和简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学生的鉴赏能力往往得不到提升。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需求,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探索。

二、学法探究的基本原则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中,重要的是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让学生成为诗歌鉴赏的主体。

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要与时俱进,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来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法。

要关注学法的实用性,学法应该是灵活和适用的,能够指导学生在实际的诗歌鉴赏中取得效果。

三、学法探究的具体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法探究中,可以尝试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拓展和丰富学法。

比如说,可以注重情感的培养和感悟,通过一些情感教育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感悟诗歌的内涵。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比如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来呈现诗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来提升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比如要求学生模仿古诗文的形式来进行创作,从中体会古代诗人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魅力。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初探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示出来,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焕发出不可遏止的勃勃生机:课堂理念——由知识本位转向人文关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课堂内涵——由“灌水”走向“点火”,使课堂教学增值;课堂交往——由孤独走向互动,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

不管是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语文版、山东版的必修选修教材,还是新课程下各地各校不同版本的实验课程,在文学类阅读中,古今中外的诗歌所占比重不小。

诗是人文的歌手,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感的造化。

诗歌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新课程理念给了诗歌教学以驰骋的广阔天地,新的理念、策略、方法有利于突破原有的教育教学的窠臼。

就高中诗歌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对语文课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探索诗歌教学的内在规律,大力弘扬诗歌最重要的审美功能。

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学传统的认同,让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诗歌,接受美的熏陶呢?我在高中的诗歌教学实践中,做过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从思想情感层面探索诗歌教学的有效性诗歌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教师通过符合学生实际的先进教学法,让学生掌握诗歌的特点,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感受能力,让学生有切实的收获与发展。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欲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诗歌,首先需要教师对诗歌有无限的热爱,惟有如此,教师在课堂上才能给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

如我自己喜欢读诗,时常在诗旁写些感受,偶然被学生看到,他们也学着在读诗后写些旁批。

其次需要教师对诗歌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而不应只会转述教参或某名家的分析。

第三是需要把学生的领悟放在首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对诗歌有了深刻的感悟后,不应把课堂看成是自我表演的舞台,强迫学生扮演粉丝,而要认真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方法,实现诗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诗歌教学-精品文档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诗歌教学-精品文档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诗歌(shīgē)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古典诗词教学,正是贯彻这一理念和实践这一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

那么(nà me),如何通过诗词教学让学生确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入手。

一、抓住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sòngdú)。

发挥其主动性古典诗歌语言凝练精辟,讲究押韵,平仄组合,节奏感强。

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

诵读是让学生一开始学习就能感受古典诗歌美的手段,最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如学习白居易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学生找出押韵的字:西、低、泥、蹄、堤,诵读起来琅琅上口,有一种前后呼应的回环美,令学生耳目一新,体会到诗歌语言音韵的和谐美,这样就初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划分诗歌的节奏,而节奏是有章可循的,如上面所举诗歌便可按“二二三”式划分节奏。

划分节奏后,诵读起来更显抑扬顿挫,既可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之美,更可进一步体会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美,进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在教学实践中,声情并茂的诗歌最初(zuìchū)给学生施加影响的,是它的音乐美。

因此,诵读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动性的有效手段。

二、鉴赏(jiànshǎng)诗歌语言的凝练美,让学生背诵积累,丰厚其文化底蕴诗歌语言(yǔyán)凝练精辟,生动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能激发学生的联想。

留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

许多诗句句式富有特点,形式优美,含义丰富,深得学生的喜爱,让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并背诵,能高效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 了解 诗歌 的基本特点 , 提高学生对诗歌 阅读 和鉴赏的认
曾对诗歌作 了这样 的阐述 : “ 诗是 一种最集 中反 映社会 生活 的文 识。这是诗歌理解必不可少的步骤 。《 诗・ 大序》 中说 : “ 诗者 , 志之 学 样式 , 它饱含着 丰富 的想 象和感情 , 常常 以直接抒情 的方式 出 所之也 。 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 言之不足 , 故嗟 现, 而且在精炼与和谐 的程度上 , 特别是在节奏 的鲜 明上 , 它 的语 叹之 , 嗟叹之不足 , 故咏歌之。” 诗是作者感情 冲动的产物 , 贵在真
何其芳 的《 秋天》 一诗时 , 便配 以一副黄 叶满地 的幻灯片和钢琴 曲 《 秋 日的私语》 ,导语 的情 与眼前的景诱发 了学生 的主观情 感 , 这 种情感渗透 到诗歌 的教 学中使审美 客体( 审美对 象 ) 和审美 主体
( 欣 赏者 ) 的情感交 流融合 , 共鸣升华 , 形成 了一个 “ 满是秋 ” 的情
过去 的诗歌教学很讲究按照诗歌 的结构 进行 “ 起、 承、 转、 合” 会组织起来 , 使“ 好读诗” 蔚然成风。
的分析 , 往往忽视 了感情是诗歌 内涵 的载体。诗歌是高度概括地
三、 充 分 感 知诗 歌 意境 , 导 悟
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 的一种文学体裁 。现代诗人 、 评论家何其芳
以读促 写, 以写代读 ,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水平 。 辅 以多媒体课件 的流动播放 , 形 成 了一种 时空艺术 , 使 学生忘却 意韵 , 自我 , 融入作 品的意境之 中。诗歌最具可读性。从一定意义上说 , 如果不凭借忘情投入地读 , 对诗歌 必有 隔膜之感 。“ 好诗不厌 百回
谈 对诗歌教学 的一点探索。

出喜欢哪句诗 , 而且能说 出喜欢 这句诗的原 因, 表述也很有特 色 。
第三步 , 是通过想象再 现诗 的情 景 , 通过教 师和学生 的读 , 让学生 导语是创设情感 意境 的突破 口, 也是 强化课堂教学心理 场的 用语言来 描述诗意 ,因为诗歌 的音乐性需 要我 们声情并茂 地表 第 一步。教师用生动的导语 , 配 以多媒体 的音乐和画面在一种 和 达 , 诗歌的集 中性需要借 助想象拓展 , 诗 歌的跳跃 性需要借 助想
否吻合 , 对诗句 的理解 , 诗歌 的建筑美 、 绘 画美 、 音 乐美等都 可 以 作为诗歌品评的突破 口。这样学生就 能进 一步 了解诗歌 、 热爱诗
歌, 从而提高 自己的欣 赏品位 。
五、 针对豆蔻年华 , 导 写
感 意境 , 这样就很容 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氛 围。
二、 渲染情感的场景 。 导读
言, 有别于散文 的语言 。” 诗歌是非实用性 的文学样式 , 无论是创 实无伪 。因此 , 读诗入境首先要入感 情之境 。为了帮助学生“ 悟” , 作 和鉴赏 , 理应 具有最大 的 自由度。 教师要有 相当充盈 的诗歌知识积淀 ,加上 自己对诗歌 的挚爱 , 才 我 国曾有 “ 诗教 ” 的传 统 , 近代渐趋衰 落 , 在中小学语 文教学 有可能将 学生引入金碧辉煌 的诗歌殿堂之 中。“ 悟” , 也可 以理解 中也成 了薄弱的一环。 大多数教师喜欢诗 , 但 却觉得诗难教 。 在诗 为整体感 悟 , 可 以引导学生简单地归 纳诗意 , 这是诗歌 的第一 步。 歌 教学 中 , 面对教 材缺 、 方法少 、 起点低 等不利情况 , 我 们更应该 第二 步 : 可 以让学生找 出 自己喜欢 的诗句和词语来读 、 来体会 , 学 寻找一条适合新课标的诗 歌教学新路 。下 面就笔者的教学体 验浅 生的理解往往 是丰 富多彩的 , 真知灼 见时有闪现 , 他 们不仅 能说
2 0 1 4年 2月 1 8日
课 改研 究
驰骋在诗的国度里
— —
新课标下 的诗歌教学模式初探
文/ 郑 鉴 玲

要: 诗歌教 学注 重“ 诗是情感 的产物”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 学生的知识 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 情感 、 态度 与价值观 的培养 。因
此, 教 师必须打破过去对诗歌进行肢解的枯燥分析 , 融入对诗歌情感 的把握 与理解。从情境导入 、 方法导读 、 整体 导悟和知识导评 等几 个方面来进行课 堂诗歌教学。 关键词 : 情感; 方法导读; 整体导悟
的 强烈 兴 趣 也 必 须 在 教 师考 虑 之 列 。笔者 在 用 如力无疑是一种锻炼 。
四、 教 之 以 诗 歌鉴 赏方 法 , 导 评
诗歌具有 高度 的概 括性 、 鲜明 的形 象性 、 浓厚 的抒情性 与和 谐的音乐 性。诗歌是极具凝缩性 的文章 , 读而不评达 不到诗歌 阅 读 的能力培养 目标 。鉴赏评价要在诗歌的内容 、 形象 、 语言 和表达 技巧方面下: r : 夫。如意境与意象知识 , 内容情感 和选 择的意象是

创 设 情 感 意境 , 导 入 新 课
谐 的氛围中酝酿一种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 , 学生则会 由 此产生一种 情感反射 , 积极 配合教师 的教学 行为 , 形成 一种 与教 材 内容相应 的情 绪氛围 、 一种情感体验 、 一种语义境 界 , 为课 堂教 学 打下 良好 的情感基 础。同时 , 如何使学 生产生对诗歌 内容把握
郭 沫若 在《 文艺论集》 中描 述道 : “ 立在海边 , 听着一种轰 轰烈
中学生正是作诗的年龄。他们往往思维敏捷 , 对生活 、 对未来
也是迅速感知世 界 、 感知生 活的最佳时期 , 往往能有 烈 的怒涛卷 地吼来 的时候 , 我们不仅要血跳 腕鸣 , 我们 的精神 更 充满了憧憬 , 让学生 仿写 同类诗 要生 出一种 勇于进取 的气 象。” 听节奏有 力的涛声能引发人 的情 感而发。在指导学生鉴赏优秀诗歌 的基础 上 , 相同题材或相 同体裁 , 在实践 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诗 的内涵与 思, 听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 , 自然能引发学生 的审美情感 , 更何况 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