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量子点多功能探针的电化学传感器

合集下载

量子点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方法

量子点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方法

量子点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方法引言: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专门用来监测生物分子或细胞活动的装置,它已经在医学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量子点技术的发展给生物传感器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其独特的荧光特性以及可调控性使得它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传感器材料。

本文将重点探讨量子点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方法。

一、量子点技术概述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颗粒,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

它们的尺寸可控制在数纳米到数十纳米之间,具有窄的发光峰宽、高光量子效率和较长的激发寿命,可以显示出持久且稳定的荧光。

这种特性使得量子点在生物传感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二、量子点作为光标的应用量子点具有广泛的波长可调节性,使其成为理想的光标分子。

可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大小和组成来调节其发射的波长,以适应不同的生物分析需求。

由于量子点的窄发光峰宽,它们可以对不同生物分子的荧光信号进行更加准确的监测和记录。

这使得量子点能够作为生物传感器中的优良探针,用于检测和测量生物体内的重要物质,例如蛋白质、酶、细胞分子等。

三、量子点技术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中的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传统上,有机染料常被用作FRET的信号接受体。

然而,由于有机染料发光强度低、易于褪色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

而量子点作为光稳定的荧光探针可以较好地替代有机染料,实现更准确的FRET检测。

通过将量子点作为接受体,可以实现对信号的放大和稳定,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四、量子点技术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免疫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生物分子、蛋白质等特定分子的传感器。

目前,常见的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法。

而借助于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免疫传感器的性能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量子点的窄发光峰宽使得不同标记物的信号可以很好地分离,提高了检测的选择性。

此外,量子点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额和较短的激发寿命,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分析的传感器。

它利用电极与检测物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通过测量电荷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电流、电势等信号来实现分析检测。

因为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便捷操作、实时性等优点,电化学传感器在化学分析和医学诊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一、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材料是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因此,材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电化学传感器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电极材料方面,石墨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材料。

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导电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可以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同时,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也不断优化,例如化学气相沉积、化学还原等方法,使得石墨烯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敏感膜材料方面,纳米材料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例如,纳米金粒子具有很高的表面积和复合物形成能力,可以提高电极表面上的反应速率和传感器的灵敏度。

另外,还有氧化物、有机材料、碳纳米管等敏感膜材料,能够更好地实现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二、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除了材料方面的研究,技术方面也在不断地发展。

以下将针对一些前沿技术进行介绍。

1、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新型的化学分析技术,它将纳米材料等表面增强效应与拉曼光谱相结合,能够实现对微量分析样品的检测。

因此,SERS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中,使得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好的重现性和选择性。

2、微流控技术微流控技术是利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制造微流动芯片,控制微流动行为,实现微量液体的混合、分离、传输和检测。

利用微流控技术可以实现检测样品的自动化处理和高通量分析,能够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三、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诊断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量子点是由于量子限制效应而产生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大小在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材料,量子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

其在成像深度、时间分辨率、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具有优势,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一、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1、荧光成像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峰比有机荧光染料更窄,且抗光变色性好,因此在生物成像中,常用于荧光研究。

过去,生物荧光成像主要利用非生物发光源,如荧光显微镜或闪光灯,但这种成像方式存在照射伤害、荧光衰减等问题。

而利用量子点发光特性进行荧光成像,因光致荧光产率高、光稳定性好而得到广泛应用。

而且单个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光谱特征独一无二,可以根据不同的激发波长特异性地标记物质,可以实现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观察和定量探究。

2、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影像技术。

利用磁共振成像可以扫描人体内部各个结构,不无创伤且分辨率高。

但其缺点是无法利用已知的方式来选择特定的结构来扫描,因而会按照一定的过程扫描全部区域,消耗时间较长。

利用量子点可以将MRI技术的分子靶向性、光学探针的生物发光等组合起来,导致新的思路被提出:量子点标记磁共振成像。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选择性地将特定的量子点标记为靶标生物标记,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与标记物有关的成像数据提取出来。

二、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的研究进展1、量子点作为生物标记物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作为标记物常用于荧光成像。

其主要优点在于,与传统的无机晶体荧光染料相比,他们发射光谱更窄,抗光照和光损伤性能更好。

同时,由于量子点荧光发射峰相对固定不变,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质,可以根据标记物质浓度和及时性来提高标记效果。

2、发展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是目前生物成像领域研究的关键。

在标记成像的时候,标记的分子量、大小和被观察的分子的存在状态等都是制约其在生物成像区域的应用的重要因素。

二硫化钼量子点电化学传感

二硫化钼量子点电化学传感

二硫化钼量子点电化学传感1.引言1.1 概述概述二硫化钼量子点(MoS2 QDs)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光学性质。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化学传感材料,MoS2 QDs 在生物传感、环境监测、能源储存等领域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MoS2 QDs 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较大的电化学活性,使其能够有效催化电化学反应,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本文将系统地讨论MoS2 QDs在电化学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MoS2 QDs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其次,我们将重点关注MoS2 QDs在生物传感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在生物传感方面,MoS2 QDs能够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和细胞。

在环境监测方面,MoS2 QDs能够检测和测量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气体等污染物。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MoS2 QDs在能源储存领域的应用潜力。

由于其出色的电化学性能,MoS2 QDs可以用作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电极材料,可以提高储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最后,我们将对MoS2 QDs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MoS2 QDs在电化学传感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有趣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解决,如稳定性和量产性等问题。

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MoS2 QDs的制备方法,并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

总之,本文将深入探讨二硫化钼量子点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相信MoS2 QDs作为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材料,将在生物传感、环境监测和能源储存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2. 正文:2.1 第一个要点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二硫化钼量子点的电化学传感应用。

首先,我们将探讨二硫化钼量子点的特性和制备方法,包括合成方法、表征技术等。

然后,我们将介绍二硫化钼量子点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包括对某些离子、分子或生物分子的检测和分析,以及在环境、医药和生物领域的应用等。

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近年来,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已经成为了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它的特点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稳定性等优势,可用于检测生物分子、药物和细胞等。

因此,它在生物医学诊断、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量子点的特点量子点是一种尺寸在纳米级别的半导体结构物。

由于量子尺寸效应的存在,量子点具有高效的发光和吸光特性,同时具有具有宽的发射光谱、高荧光强度、优异的荧光性质和高度的光稳定性。

这些特性使得量子点成为了研究和开发生物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二、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检测分子生物学活性的方法。

它以量子点为探针,利用分子识别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和信号分析技术,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选择性的检测和分析。

传统的生物传感器大多采用荧光染料作为探针,但其具有亚稳定、激发光损伤和光棕色现象等不足之处。

而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因其稳定性高、发射光谱窄,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避免了其他杂质的影响,因此成为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

三、应用场景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和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如检测癌症标志物、基因检测、细胞成像等。

其中癌症标志物检测是其中的研究热点,量子点可以作为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探针。

例如,在胃癌诊断中,量子点可以同时检测血清中多种癌症标志物,如细胞角蛋白19(CK19)、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比传统方法的检测效果更好。

在肺癌检测中,将量子点修饰在纳米纤维上,可以制备出高灵敏度的检测器。

除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外,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方面也具有高应用价值。

例如,将量子点修饰在纳米纤维中,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的污染物等。

另外,量子点在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也有很大的潜力。

四、发展趋势基于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环保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基于量子点的高效药物筛选和评估技术,以提高药物开发成本和效率。

量子科技在生物传感中的创新应用教程

量子科技在生物传感中的创新应用教程

量子科技在生物传感中的创新应用教程生物传感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检测和监测生物体内特定分子或生物过程的工具,已经在医学、生物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传统的生物传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对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和快速性的要求。

量子科技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在生物传感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量子科技利用微观粒子的量子效应实现精确的测量和控制,为生物传感技术带来了许多创新应用。

本教程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量子科技在生物传感中的创新应用。

首先,量子点探针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标记物质,在生物传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纳米颗粒,其具有较窄的荧光发射峰、长寿命和较高的抗光漂性能。

这些特点使得量子点探针能够用于实现高灵敏度的生物分子检测。

例如,在癌症早期诊断中,我们可以利用表面修饰的量子点来选择性地结合癌细胞标记物,并通过荧光信号来实现早期癌症细胞的快速、准确检测。

其次,量子磁共振(QMR)技术是一种利用量子效应进行高灵敏度生物分子检测的方法。

QMR技术通过在磁共振系统中引入量子比特来实现对样品中目标分子的检测。

与传统的磁共振技术相比,QMR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这使得QMR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新冠病毒的检测中,我们可以利用量子磁共振技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毒的存在,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

此外,量子点纳米磁共振成像(QD-MRI)技术是一种利用量子点标记物进行磁共振成像的技术。

传统的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对比剂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然而,对比剂的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

与传统的对比剂相比,量子点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替代品用于进行磁共振成像。

通过将量子点标记到特定的生物分子上,我们可以实现对特定生物过程的准确成像,从而帮助了解生物体内的功能和功能。

最后,利用量子纠缠的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在生物传感中的安全通信和传输。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摘要: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是将高灵敏度的电化学发光和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学科研究的成果。

电化学发光主要应用在免疫系统、生物酶等方面的研究,而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在临床领域中有较明显的成果。

因此,本文将从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两个方面,对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尤其在医学方面能够有更多突破,实现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研究;应用现状;一、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概念(一)电化学发光的概念电化学发光即电致化学发光,是一种通过在电极上施加一定电压,用来引发物质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反应产生的能量激发发光物质由基态迁移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物质不稳定会返回基态,在这一过程中会伴随光信号产生,产生光信号后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实现对目标物的检测。

ECL分析法不仅具有仪器简单,灵敏度高,还具有试剂用量少、时空可控性强等优点,现阶段,电化学发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生物分子和其他生物分子检测中。

(二)免疫传感器的概念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和高超的物理转换器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类器件。

由于免疫反应具有强的特异性,加之物理转换器的高的灵敏度,使得免疫传感器也成为一种有效检测样品的方法,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

目前,免疫传感器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检测等领域。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概念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电化学发光与免疫传感器结合起来的一种具有很高免疫特性的一种装置。

利用电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的传感技术,再结合特异性免疫反应,最终可以达到一种对临床中微量物质进行定量的检测。

二、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是将抗体或者抗原通过一定方式负载在电极上作为识别探针,当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后,其产生的复合物与电化学发光信号之间建立一定关系,然后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对目标物进行检测。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过程来实现信号转换和检测的传感器。

近年来,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普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从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种类、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势来检测化学物质的质量或浓度的传感器。

它主要由电化学电极、电子传输器和信号转换器三个部分组成。

电化学电极是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能够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电流或电势信号。

电子传输器则是用来传输电极产生的电信号,以促成整个传感器的工作。

信号转换器则是将电信号转换成人类能够识别的物理量,例如电压、电流、频率等等。

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传感器能够非常准确和灵敏地检测化学物质的存在并且测量它们的浓度或其他属性。

这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医疗、环保、食品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种类在早期的电化学传感器中,大多数传感器是基于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的检测实现的,并且它们需要复杂的电化学操作和仪器。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也随之涌现,这些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无机电化学传感器无机电化学传感器基于无机化合物或离子的电化学反应,因此它们能够检测出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氨气、氰化物等。

无机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2.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出特定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酶等。

生物传感器通常采用酶、抗体等生物体作为生物识别元件,并且它们能够高度灵敏和选择性地检测出化合物浓度。

3. 有机电化学传感器有机电化学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是基于有机物质的电化学反应,比如,传感器可以检测出溶液中的有机物质浓度、显影剂浓度、污水中有机物浓度等。

这种传感器也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特异性强等优点。

基于量子点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肿瘤细胞及其标志物

基于量子点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肿瘤细胞及其标志物

基于量子点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肿瘤细胞及其标志物吕少萍;管勇;刘云霞;杜怡峰【摘要】目的研究利用电化学方法来检测肿瘤及其标志物的方法.方法首先利用适体DNA作为稳定剂合成CdS和PbS两种量子点,再将这两种量子点分别修饰在聚苯乙烯微球和磁性微球上,从而形成纳米探针.然后通过捕获DNA的作用将探针固载至电极表面.当目标细胞出现的时候,双链DNA解旋,探针会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目标蛋白结合.再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目标细胞表面的探针所释放出来的离子数量以此测定肿瘤细胞及其标志物.结果此种方法可以检测肿瘤细胞的最低浓度为1.0×102 cells/ml;单个MCF-7靶细胞表面上的MUC1目标蛋白的数量约为6.41×104个,HER-3目标蛋白的数量约为3.47×104个.结论单个微球载体一次可以固载几十甚至几百条DNA,所以这种设计方案可以使得探针具有放大效果,进而显著地提高肿瘤细胞检测的灵敏度.【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10【总页数】5页(P725-729)【关键词】量子点;肿瘤细胞;标志物;电化学检测;适体【作者】吕少萍;管勇;刘云霞;杜怡峰【作者单位】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青岛266042;山东大学医学院附属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4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NPS)是发生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在肿瘤没有发生转移的情况下,而引起自身其它部分或者器官的神经系统病变。

其表现常为肌肉,周围神经,甚至脊髓或者脑的功能性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的同时,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如果能及早的发现以及诊断治疗,那么就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生物传感器以及纳米材料的出现为这类疾病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应用方法。

量子点传感器的原理与制备步骤

量子点传感器的原理与制备步骤

量子点传感器的原理与制备步骤量子点传感器是一种基于量子点结构的传感器,利用量子效应的特性来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检测和测量。

量子点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能源、安全检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量子点传感器的原理和制备步骤。

一、量子点传感器的原理量子点传感器利用量子效应的特性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检测和测量。

量子点是一种纳米尺寸的半导体结构,其在三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束缚能半径时,会出现量子尺寸效应。

这种效应使得电子和空穴在量子点中被约束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能级呈现出离散的能带结构。

由于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具有窄的能带宽度和尺寸可调性,使得量子点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

量子点传感器的原理主要包括能带结构调控和态密度调控两个方面。

能带结构调控是指通过调节量子点的尺寸和形状,改变量子点内电子和空穴的能级分布,从而实现对物理量的检测和测量。

态密度调控是指通过调节量子点的表面配体或掺杂杂质,调节量子点的电子态和空穴态密度,以增强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二、量子点传感器的制备步骤1. 材料准备:制备量子点传感器的材料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表面配体或掺杂杂质等。

通常采用的半导体材料有硒化镉(CdSe)、硒化铅(PbSe)等。

材料的选择要根据传感器要检测的物理量进行合适的匹配。

2. 量子点的制备: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液法和气相法两种。

溶液法是将半导体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合成稳定的量子点溶液。

气相法是通过控制气相反应条件,在高温下使反应气体中的原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量子点。

3. 量子点的修饰:为了增强量子点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常常需要对量子点进行表面修饰。

表面修饰主要包括配体修饰和杂质掺杂两种方式。

配体修饰是在量子点表面吸附合适的有机配体分子,通过改变配体的性质来调控量子点的电子态和空穴态密度。

杂质掺杂是将适量的杂质引入量子点中,通过调控杂质的浓度和类型来改变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和能级分布。

量子科技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量子科技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量子科技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方法探讨引言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生物识别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高新技术,其主要用于实时监测生物体内的生化参数。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量子科技正逐渐应用于生物传感器中,并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量子科技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方法,涵盖量子点生物传感器、量子纳米晶体生物传感器以及量子化学传感器。

一、量子点生物传感器量子点是一种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纳米材料,其粒径一般在1-10纳米之间。

量子点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领域。

目前,应用量子点的生物传感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首先,量子点生物传感器可用于实时检测生物体内的重金属离子。

重金属离子是一类对人体有害的痕量元素,如果体内积累过多,容易引发健康问题。

传统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通常较为复杂和耗时,而量子点生物传感器具备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其次,量子点生物传感器还可用于监测生物分子的活性。

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科学家需要了解药物分子与靶位点的结合情况以及药效的变化。

通过将量子点与药物标记结合,可以实时观察药物分子与靶位点的交互作用,为药物研发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此外,量子点生物传感器在细胞影像学领域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生物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于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量子点的可调节发光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细胞探针,可以用来观察细胞内特定分子的分布和运动轨迹,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二、量子纳米晶体生物传感器量子纳米晶体是一种特殊的纳米材料,它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光电特性,在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究和探索量子纳米晶体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方法。

首先,量子纳米晶体生物传感器可用于实时监测氧气浓度。

氧气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和代谢作用,监测体内氧气浓度可以提供重要的生理信息。

利用量子纳米晶体的光电转换性质,可以制备出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氧气传感器,实现对氧气浓度的实时监测。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封面考试科目:仪器分析考试得分:________________ 院别: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专业:分析化学学生:饶海英学号:授课教师:考试日期:2012 年 1 月10 日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电分析技术的发展,电化学传感技术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临床诊断和药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电化学DNA传感器、电化学氧传感器、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这些传感器在各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免疫传感器传感器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核心是传感器。

传感器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和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电子线路所组成,是将一种信息能转换成可测量信号(一般指电学信号)的器件。

传感器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三大类。

本文以化学传感器尤其是电化学传感器进行研究。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也称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简称ECL,是通过电极对含有化学发光物质的体系施加一定的电压或通过一定的电流,电极氧化还原产物之间或电极氧化还原产物与体系其它共存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某种不稳定的中间态物质,该物质分解而产生的化学发光现象。

电致化学发光技术是电化学与化学发光相结合的检测技术,该技术既集成了发光与电化学分析技术的优点,又具有二者结合产生的可控性、选择性、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及动力学响应围宽等新优势[ 1~3 ]。

电化学传感器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①吸附型:通过吸附方式将修饰物质结合在电极表面得到的修饰电极为吸附型化学修饰电极。

可以制备单分子层和多分子层。

根据吸附作用力的不同,又可分为平衡吸附型、静电吸附型、LB膜型、SA 膜型、涂层型。

量子点在荧光探测中的应用

量子点在荧光探测中的应用

量子点在荧光探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量子点这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

其中,量子点荧光探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量子点的结构和荧光探测的基本原理入手,探讨量子点在荧光探测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免疫检测、化学传感器和光电器件等方面。

一、量子点的结构和制备方法量子点是一种由一个或多个原子构成的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子性质。

它的尺寸通常在10~100纳米之间,由于量子效应的存在,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呈现出禁带宽度与尺寸相关的现象。

对于典型的半导体量子点,其大小与其能带结构的差异将导致其电子能级间距(即发射波长)的变化。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十分多样,如溶剂热合成、微乳液法、油水界面法、共沉淀法等,其中溶剂热合成是较为常用的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热分解有机金属前体在合成溶液中形成一定大小的纳米晶体,再经过一定的后处理如表面修饰和分散,最终获得高质量的荧光量子点。

二、量子点荧光探测的基本原理量子点荧光探测是指使用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通过其较小的颗粒尺寸和独特的能带结构来实现高亮度和高稳定性的荧光信号。

其基本原理是电子的激发与复合过程。

当被激发后,量子点内部发生电子空穴对的形成和复合,放出荧光信号。

荧光信号的强度与所用的量子点的尺寸、表面修饰以及激发条件等相关。

三、量子点在生物免疫检测中的应用生物免疫检测是近年来研究生物分子与晶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原理的热点领域。

利用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和分析诸如蛋白质、DNA、肌酐等生物分子。

通过将量子点与生物分子结合,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快速、敏感且定量的定位及检测。

同时荧光性质使得对生物样品更容易的检测。

四、量子点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化学传感器是一种基于荧光、吸收等物理性质的分析方法。

利用化学传感器可以检测食物、环境污染、药物等物质,特别对于高毒性、易腐蚀和病原体的检测更加实用。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能够通过氧化还原、酸碱等化学反应进行响应,因而在化学传感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量子点在光电传感器中的应用

石墨烯量子点在光电传感器中的应用

石墨烯量子点在光电传感器中的应用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简称GQDs)是一种新型的碳基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独特的结构特征,因此在光电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光电传感器的原理以及石墨烯量子点在光电传感器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剂热法、电化学法、激光剥离法等。

其中,溶剂热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石墨烯氧化物,并通过高温处理和超声处理,最终形成石墨烯量子点。

另外,电化学法和激光剥离法也能制备出高质量的石墨烯量子点。

二、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光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是通过外界光的照射,使光敏材料中的光子被激发,从而引发载流子的产生,进而形成电信号。

光电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感光元件,常用的有光敏二极管、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等。

感光元件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后续的电子电路进行处理。

三、石墨烯量子点在光电传感器中的应用石墨烯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在光电传感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光敏元件灵敏度的提升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光电材料,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较长的寿命以及优异的光吸收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光敏元件的灵敏度。

在光敏元件中添加石墨烯量子点,能够使其在可见光和红外光谱范围内具有更高的吸收率,从而提高光敏元件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2. 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石墨烯量子点具有优异的电荷传输特性,能够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在光电转换器件中引入石墨烯量子点,可以提高光子的捕获效率,并且减少载流子的复合,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3. 多功能性的应用石墨烯量子点不仅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以在光电传感器中实现多功能的应用。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石墨烯量子点可以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荧光成像和癌症治疗等领域。

四、总结石墨烯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碳基纳米材料,在光电传感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探针与诊断技术

纳米探针与诊断技术

Jaswal等用两种方法分别对HeLa细胞用量子 点标记,首先用二氢叶酸包裹量子点,然后通 过内吞作用将量子点标记在HeLa细胞的囊泡内, 标记的量子点第12天仍稳定存在于细胞中;另 外通过量子点与生物素连接而成的量子点一生 物素(QDs-avidin )荧光探针,对表面生物素 化的HeLa细胞膜进行特异性的标记,结果表明: 标记的半导体量子点在活细胞内能连续承受激 发光(5Omw,488nm laser)照射14小时而荧光强 度不发生明显的减退,在12天后细胞内仍能检 测到可见荧光。
主 要 材 料
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简介
主 要 材 料
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简介
实 验 方 法
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简介
实 验 方 法
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简介
实 验 方 法

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简介
(四)量子点偶联蛋白
实 验 方 法
水相合成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简介
2、光学特性
① 激发光波长范围宽且连续分布,而发射波 长的范围窄且呈对称分布,斯托克斯位移大, 不同半导体材料的量子点或同一材料不同粒径 大小的量子点在同一光源照射下发射出不同颜 色的光.
② 具有严格的量子尺寸效应,通过改变量子点 粒径大小可获得从紫外到近红外范围(即从蓝 色到红色波长范围)内任意点的光谱。
2、对生物分子的运动、分布及信号传导的研究
Lidke等用量子点联合荧光蛋白技术对人 表皮癌细胞A431的HER家族erbB介导的信号传 导进行可视化的研究.他们先将人表皮癌细胞 A431的erbBl ,erbB2分别与绿色荧光蛋白和黄 色荧光蛋白融合,得到稳定的表达后,将量子 点与表皮生长因子(EGF)连接而成量子点一表 皮生长因子荧光探针( QDs-EGF),直接可视化 观察了QDs-EGI与erbB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这 些信号分子受刺激后它们的运动情况。

基于量子点的光电探测器技术研究

基于量子点的光电探测器技术研究

基于量子点的光电探测器技术研究随着人们对新兴技术的关注,量子点技术作为一种前沿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学、光电学和生物学等领域。

其中,基于量子点的光电探测器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光通信、光雷达、光电子计算、光谱学等领域,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探测器技术。

一、量子点光电探测器技术的优势量子点光电探测器技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纳米晶体量子点的光电效应材料制备而成的探测器技术。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灵敏度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具有优异的光电流响应特性,其灵敏度较传统半导体光电探测器高出数倍。

(2)高速度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响应速度极快,在高速通信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小尺寸由于量子点材料的微小尺寸,因此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具有小尺寸和轻质的特点。

(4)波长转化利用量子点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微观结构调节等方法,可以实现对不同波长的光的转换。

上述优势使得量子点光电探测器技术在通信、遥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基于量子点的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目前,制备基于量子点的光电探测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生长法生长法是目前制备量子点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对基底表面进行特定的准备和处理,再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溅射等方法在基底表面沉积材料,最后通过控制材料在基底表面的扩散、生长和热处理等过程,实现量子点的生长。

(2)溶液法溶液法制备量子点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金属离子或有机物分子进行控制在适当溶液中的沉积、还原、热化学反应等步骤,最终形成半导体纳米晶体量子点。

(3)离子束刻蚀法离子束刻蚀法是一种利用离子束加工材料表面实现微加工的方法。

通过对材料表面的加工,制备出特定尺寸的量子点阵列。

三、量子点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与应用量子点光电探测器是目前较为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其性能及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下面我们将从性能和应用两个方面分析量子点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1)性能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噪声小、波长可调和灵敏度高等优势。

量子传感器的应用案例介绍

量子传感器的应用案例介绍

量子传感器的应用案例介绍量子传感器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测量的高精度仪器,其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量子传感器应用案例,以展示其在各个领域中的潜力和影响力。

1. 磁场测量量子传感器在磁场测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超导量子干涉仪被广泛用于测量微弱磁场变化。

这种传感器利用超导性质和量子干涉效应,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小至几纳特斯拉量级的磁场变化。

这对于地磁场监测、地下矿藏勘探以及生物体内磁场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2. 时间测量量子传感器在时间测量领域也表现出色。

一例是利用硅微线构建超灵敏的时间测量仪,能够测量到飞秒级别的时间间隔。

这种超灵敏的测量技术在光通信、精密计时、测量装置校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此外,利用量子随机性制备的时间标准也被用于精确测量光频、电频等物理量。

3. 光谱分析量子传感器在光谱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利用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光谱测量,用于环境污染监测、生物分子检测等领域。

此外,量子计算机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望在光谱计算、量子模拟等方面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4. 惯性测量量子传感器在惯性测量中具有独特优势。

例如,利用冷原子技术构建的惯性传感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速度、角速度和重力测量。

这种传感器在导航、地震监测和航天器姿态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此外,基于光晶格和布洛赫振荡的量子时钟也被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勘探。

5. 环境监测量子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利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制作的传感器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压力和湿度测量。

这种传感器在智能建筑、能源管理和气象预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基于光纤干涉技术的光学微波传感器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气体浓度、气压和温度等参数。

6. 生命科学量子传感器在生命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利用量子点标记技术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用于疾病早期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

《分析科学学报》2020年第36卷总目次 第1-6期

《分析科学学报》2020年第36卷总目次 第1-6期

‘分析科学学报“2020年第36卷总目次 第1-6期研 究 报 告001 交流伏安法快速检测生活饮用水中卡那霉素残留量韩贤达,俞志刚,吴 垚,江 欢,罗 芳,向阳可佳,周偲灿,罗亚兰(1)………………………………………007 F e 3O 4@S i O 2@A g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苯唑西林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徐娅娟,黄 烁,李利军,程 昊,黄文艺,冯 军(1)………………………………………………………………013 基于活化铅笔芯电极的扑热息痛电化学传感器郑 霄,陈苏靖,李芳芳,邓 娟,郑冬云(1)……………………019 前列腺癌细胞核酸适配体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禹新良(1)……………………………………………………………026 银纳米粒子信号放大检测天蚕素B 的研究苏秀霞,徐 佳,张 婧,杨 冬,刘 欢(1)…………………………033 含碳点水凝胶荧光试纸的制备及其对F e 3+的检测赵霄向,吴永利,高建平,刘 宇,邱海霞(1)…………………159 新型二氧化硅纳米毛细管开管柱的制备及其电色谱性能的研究刘元元,李 静,王 彦,闫 超(2)……………166 原儿茶酸对人血清白蛋白淀粉样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王 瑞,朱文清,郑 洁,张国文(2)…………………………171 基于智能手机二维码检测技术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快速筛查张宇航,张校亮,谭 慷,李晓春(2)………………177 超声波辅助/疏水性低共熔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的多环芳烃何婷婷,周 彤,谭 婷,万益群(2)……………………………………………………………………………………183 磁性茶籽壳活性炭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三嗪类除草剂李小蒙,邵子纯,王旭坤,朱雅文,张雯宇,高仕谦,张占恩(2)……………………………………………………189 即抛型氧化石墨烯/血红蛋白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对H 2O 2的测定樊 璨,裴新月,周 亮,黎夏彤,舒 婷,吴 诗,闵 清,王 诗(2)…………………………………………195 磁性F e 3O 4@T p B D 复合材料用于磁固相萃取食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 马甜甜,庞月红,钱海龙,严秀平(2)……200 石墨烯-聚三聚氰胺修饰电极制备及对水果酸度测定张晓静,吴 湾,谷 慧,龙云飞,陈 述(2)………………317 改性S i O 2聚合物微球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行为霍宇平,李忠平,董 川(3).............................................324 石墨烯-管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贝类中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万译文,杨 霄,黄向荣,索纹纹,何 咏,曾春芳(3)........................................................................331 几种纳米荧光能量受体的比较周国华,叶明强,吴腾育(3).....................................................................339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测定烟标印刷光油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路 萍,李 莹,王 玉,李海山,王 静(3)....................................................................................347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的林泽兰内酯B 在大鼠体内代谢研究秦伟瀚,李晓明,阳 勇,李 卿(3)................................................................................................353 葛花中异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分离及鉴定吴 桐,黄 彧,侯万超,夏建丽,刘春明,李赛男(3).....................359 电化学方法监测氯化胆碱离子液体-乙醇胺混合吸收液吸收C O 2黄 青,胡 杨,戴 伟,曾国平,李 杰,吴 田(3)........................................................................465 黑果枸杞中花色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王天琦,马兆成,吴军民,王建国,余琼卫,冯钰锜(4)...............471 聚乙烯亚胺官能化核-壳型磁性钴纳米粒/血红蛋白传感器制备及过氧化氢的测定裴新月,黎夏彤,樊 璨,舒 婷,吴 诗,闵 清,王 诗(4)............................................................477 新型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诺氟沙星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李笑轩,李利军,何雨涵,程 昊,冯 军(4)....................................................................................484 响应面法优化-高分辨质谱鉴定玛卡中蛋白熊雅茹,傅 红,杨 方(4)...................................................491 基于纳米多孔镍铂与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多巴胺的检测周 行,肖 雷,杨小芳,张书飞,王庆飞,崔荣静(4)........................................................................497 金属有机骨架101(C r )-固相萃取环境水体中分散染料高仕谦,李小蒙,鲍秀敏,景建军,邵子纯,王思远,赵德泽(4)............................................................50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宋立新,张云霞,芮超凡,何 娟,谷立峰(4)...508 磁固相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测定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曲 博,王 慧,丁 杰,于爱民(4)...........................695 激光共聚焦扫描成像-荧光相关光谱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董辰博,李福才,董朝青,蔡 萍,任吉存(5)............701 聚3,4-乙烯二氧噻吩/碳纳米管/T i O 2电化学传感器构建及其在细胞检测中的应用厉 婷,徐加泉,黄卫华(5)......710 基于F e (Ⅲ)卟啉金属有机框架构建的比色传感器用于H 2O 2快速检测马敬南,祝俊伦,陈苗苗,文 为,张修华,王升富(5)........................................................................717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光热定点释放的研究吕松伟,叶思远,尤蓉蓉,黄卫华(5)..................725 不同尺寸球形纳米金粒子修饰电极在高浓度抗坏血酸共存下选择性测定多巴胺王婷婷,杨莉莉,李 元,鲍昌昊,唐旻奕,程 寒(5)........................................................................734 新型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11种β2-兴奋剂的检测徐 玮,毛乐宝,陈苗苗,张修华,王升富(5)......741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T b 3+@U i O -67-b p y d c 的宽范围p H 荧光传感器吴舜华,孙羽乘,郭小峰,王 红(5)......747 基于R u S i @P E I 纳米粒子构建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普萘洛尔戢凯伦,徐 玮,王 颖,熊成义,张修华,王升富(5)........................................................................753 镍纳米粒子自支撑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葡萄糖传感性能研究刘 珊,齐凯丽,陈荣生(5)........................759 高灵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研究鞘糖脂类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小鼠模型的生物标志物邓樱花,曾国平,张洪权(5) (Ⅰ)765 牛源A 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免疫检测郑冰洁,胡长敏,胡涌刚,郭爱珍(5)…………………………………………770 电化学储能电池正极界面反应活性的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原位分析王 玮,王玉娇,冯平源,周万里,王康丽,程时杰,蒋 凯(5)……………………………………………………775 基于金纳米粒子修饰石墨烯碳糊电极的同型半胱氨酸电化学传感张靖芳,郑 霄,臧柳园,郑冬云(6)…………782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衍生多孔碳材料用于同时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多巴胺黄乐舒,陈泇冰,鲁猷栾,郑 寅,石 震(6)…………………………………………………………………………789 基于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水果中的多效唑欧阳秋丽,万益群(6)………………………795 基于壳聚糖-3,6-二(苯基氨基甲酸酯)-2-(苄基脲)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蔡明兰,熊金辉,郝菊芳,何保江,柏正武(6)…………………………………………………………………………801 基于C u -金属有机骨架/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的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电化学传感器鲁猷栾,陈泇冰,黄乐舒,穆新伟,石 震,郑 寅(6)………………………………………………………………809 U i O -66/β-环糊精杂化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制备及应用李英杰,靳志向,秦世丽,高立娣,唐艺旻,林肖同,刘树仁(6)............................................................研 究 简 报037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金银花和山银花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谱-效关系研究万 丹,张水寒,沈冰冰,袁清照,蔡 萍(1)....................................................................................042 多粘类芽孢杆菌H Y 96-2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贾 杰,郑瑞峰,李淑兰,张道敬(1)....................................047 纳米A u /核酸适配体/硅量子点荧光传感体系用于黄曲霉毒素B 1分析检测易守军,黎 燕,张 敏,何 盼,赵 敏,唐春然,曾云龙(1)............................................................052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盆炎净中3种活性成分袁志鹰,肖青青,李 哲,谢梦洲,黄 培,童巧珍,黄惠勇(1)............................................................057 与草甘膦特异结合的核酸适配体筛选及应用秦鸣蔚,张晓萌,靖 乐,宋玉竹,张金阳,夏雪山,韩芹芹(1)...063 F e 3O 4-S i O 2-氧化石墨烯-氨基酸离子液体复合材料磁性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离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C d (Ⅱ)顾 颖,李 萌,朱霞石(1).................................................................................069 分散微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样中3种氯霉素类和11种激素类药物残留粟有志,李艳美,周 均,尚 爽,李 芳,王兴磊(1)........................................................................075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辣椒中多种禁用着色剂李 玮,艾连峰,马育松,陈瑞春,郭春海(1)....................................................................................081 通过式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42种兽药残留张林田,陆奕娜,黄学泓,林 文,李冠斯,吕坚铃(1)........................................................................088 Q u E C h E R 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干中的80种农药残留刘 俊,杨 飞,粟有志,李 芳,李艳美(1)...095 芦荟大黄素在石墨烯/聚多巴胺/金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检测阳 敬,兰 慧,吴其国,蓝伦礼,庄晨曦,赵 佳(1)........................................................................101 新型光催化体系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环丙沙星降解机理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梁丽娟,朱智甲,王春梦,田君梅,梁 凯,刘保江(1)........................................................................106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银耳中的8种农药残留姚清华,李 捷,柯秋璇,颜孙安,林 虬(1)....................................................................................111 基于小波变换-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的草莓糖度检测研究张 娟,原 帅,张 骏(1).................................116 基于纳米T i O 2和金纳米星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H g 2+的研究庄玉娇,巫仙群,王宇蕊,文 勉,罗贵铃,孙 伟,牛燕燕(1)............................................................121 基于荧烷的一种化学反应型探针对S 2-的识别研究黄 昆(1)...............................................................126 荧光聚多巴纳米粒子在血红蛋白检测中的应用常 超,路普亮,赵艳芳(1)................................................131 基于D -果糖合成的碳量子点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孙雪花,杨娇莉,柴红梅,高楼军(1)..............................135 三波长吸收光谱法测定药物中地奥司明张淑琼,江 虹,刘 艳,向 容,李 琴(1).................................139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愈创甘油醚对映体翟明翚,韩 爽,王 颖,陈志伟,苏立强(1).........205 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橙黄决明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影响伍洋科,李 莎,蒋菲娅,颜 笑,刘 文(2)....................................................................................212 氯霉素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章 琦,赵 薇,韩迎红(2)......................................................217 还原氨氧化衍生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葡萄酒中三种芳香醛茅 龙,汪 耀,何振宇,林亚维(2)......223 巯基β-环糊精/还原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膜修饰电极间接检测3,3',4,4'-四氯联苯王清华,陈 文,蒋宇婷,钱 蕾,潘白凤(2)....................................................................................229 冬虫夏草中砷的形态分析与评价邵劲松,胡耀娟,刘苏莉,季正芯,高丽英,陈昌云(2)..............................235 一种高灵敏及高选择性荧光 关-开 分析测定谷胱甘肽的方法研究覃小宁,秦 蒙,凌芊芊,梁淑彩,鄢国平(2)...240 分散液液微萃取-悬浮固化-液相色谱法测定杂粮中的4种农药残留武文英,任丽媛,赵文霏,陈振家,荆 旭,王晓闻(2)........................................................................245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一次性塑料餐盒红外光谱分析马 枭,姜 红,杨佳琦,刘轩侨(2).................................250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二异丙基萘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荣维广,梁思慧,杨 润,吉文亮,刘华良,宋宁慧(2)........................................................................255 钛酸钠纳米管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敌敌畏丁 绮,曹宝月,申 月(2)...................................................260 基于瑞利光散射技术检测肉食中残留氯唑西林刘 艳,黄 剑,毛小凤,何树华,江 虹(2) (Ⅱ)265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生态纺织品中五氯苯酚残留李志刚(2)…………………………………………270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荧光增白剂陈东洋,张 昊,冯家力,曾 栋,袁春晖,刘先军,李帮锐(2)……………………………………………………275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高氯酸盐彭西甜,夏珍珍,胡西洲,郑 丹,彭茂民,刘 丽,张 仙,夏 虹(2)…………………………………………280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参种植土壤中48种农药残留姚蕴恒,吴信子,白龙律,田海峰,任秀丽(2)…287 柑橘黄龙病检测的近红外光谱集成建模方法贺胜晖,李灵巧,刘 彤,刘振丙,杨辉华(2)………………………291 离子液体中噻吩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于 洁,敖思琦,杨 俏,田 鹏,周婉秋,康艳红(2)…………………295 微流控电阻抗检测系统构建及其应用张思祥,竭 霞,胡雪迎,李 默,张英杰,周 围(2)……………………299 基于便携式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仪检测血红蛋白任肖锋,郑大威,王惠琴,张 萍,林太凤,卫晓丹(2)…………364 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R u (b p y )2+3体系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邻苯二酚罗祥瑞,吴芳辉,董天涯,孙文斌,余爱民,周 东(3)………………………………………………………………369 基于磁性C 12烷基壳聚糖硅胶复合材料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酚类化合物黄琼兰,胡静荣,邢淇玮,胡晶晶,杨 珍,张慧娟(3)………………………………………………………………37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李 艳,许舒欣,刘海培,张远清,胡 玮,李小强,程文播(3)……………………………………………………379 复合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楚善明,苏立强,于亭亭,靳岩爽,韩 爽,王 颖(3)………………………………………………………………385 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体中代森锰锌残留量杨 松,柏 杨,王文利,许乐园,高 云,王 苓,邹 楠,慕 卫(3)…………………………………………390 废水中H g 2+快速检测试纸条研制铁文利,王 莉,李春光,彭赵旭(3)……………………………………………395 自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薰衣草中挥发性成分李紫薇,李 芳,粟有志,管永正,罗新泽,韩凯乐,张学超(3)……………………………………………………400 活化碳布电化学传感器对尿酸的检测研究牛博怀,王文廉(3)………………………………………………………405 空心Z n O 微米花材料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P b (Ⅱ)方法研究黄 婷,袁光辉,张 爽,张 静(3)…………………410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肉中头孢拉定残留金晓峰,焦仁刚,赵 贵,栾庆祥,黄 鑫,章厉劼,王庆红,孙真峥,黄 瑾,周光华,雷学昌(3)……………415 一种阳离子交换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蛋白质的吸附性能研究贺茂芳,张 博,胡娅琪,唐一梅,张育珍(3)…………………………………………………………………………421 罗非昔布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刘昭清,万 众,江 政,庹 浔(3)………………………………427 碳/金纳米电极制备及其对丁基黄药的测定冯俊燕,钱功明,徐作行,程翔宇,丰明佳(3)………………………43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在热带水果中的残留量张 月,韩丙军,李萍萍,黄海珠(3)……………………………………………………………………………………435 基于适配体银纳米粒子比色传感测定A s (Ⅲ)的研究陈倩倩,顾翔源,杨泽怡,张 瑞,陆姗姗,朱颖越(3)……439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饲料中环丙氨嗪李献锐,王 娜,王贝贝,籍雪平,刘学锋(3)…………………………513 石墨烯量子点负载姜黄素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研究张秋兰,朱 智,洪 洋,倪永年(4)…………………………518 一种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Z n 2+选择性识别宋丽雪,姚媛君,董 川,韩 辉,王 丽(4)…………………523 基于抑制壳聚糖-金纳米材料类酶活性的半胱氨酸检测姜翠凤,李卓健,朱 洵,夏浩浩,徒华健(4)……………528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赵超群,刘 柱,袁 堃,罗金文(4)……………535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鼠脑组织中D -丝氨酸和L -丝氨酸的含量王 颖,张 勇,何 婷,陈荣祥(4)…541 旅游鞋鞋底物证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联合检验研究张景顺,姜 红,马 枭,王 丹,陈煜太(4)…………………………………………………………………………547 搅拌棒吸附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农业废水中二氯吡啶酸残留量王雪平,耿 悦,朱惠斌(4)…………55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铀锆铌混合材料中12种杂质元素含量杨 平,邓传东,曾 诚,盛红伍,赵 峰,乔洪波(4)………………………………………………………………559 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双酚A 和壬基苯酚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汪仕韬,纪丽君,龚 珊,夏宝林,张维益,殷晶晶,姚卫蓉(4)……………………………………………………563 基于碘-罗丹明B 复合型荧光探针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戴兴德,薛林科,白 莹,赵 欢,张小林(4)…………567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8种直接染料和6种合成色素白 洋,潘 城,任小英,胡朝阳,谢 勇,黄永辉,黄何何(4)……………………………………………………572 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毛思浩,刘 柱,梁晶晶,陈万勤,徐潇颖,赵超群,王 峰(4)……………………………………………………815 基于金-铜纳米复合粒子修饰的甲硝唑分子印迹传感器的研究郭宣利,王文廉(6)…………………………………821 展青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苹果汁分析中的应用闫士华,谢子奇,张露晓,罗云敬(6)…………827 球形F e 3O 4/氧化石墨烯磁性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常亮亮,刘 鹏,乔成芳,徐 珊,曹宝月,李 蕊(6)………………………………………………………………833 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徐潇颖,梁晶晶,赵超群,陈万勤,刘 柱(6)…………………………………………………………………………839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畜禽产品中的羟甲烯龙王 晗,赵晓亚,叶 诚,……………………………………尚吟竹,周 艳,车志彦,陈新艳,郑茜玥,谭 杰,吴建安,王 鹏(6)844 利用苏玛罐-预冷冻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空气中的108种挥发性有机物吴晓妍,谭 丽(6) (Ⅲ)85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营养强化奶粉中核苷酸含量陈万勤,陈晶燕,周 霞,陈碧莲,徐潇颖,刘 柱,梁晶晶,王 峰(6)…………………………………………857 光谱法研究甲苯达唑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顾佳丽,王思宇,杨 丹,黄曦瑶,何 茜,秦洪伟(6)………863 微波提取-电喷雾电离-离子迁移谱法快速筛查止咳平喘化痰类中成药中4种化学成分郭亚格,李珺沬,刘圆圆,马振宇(6)……………………………………………………………………………………869 细胞色素P 450酶C Y P 3A 4与双酚A 的相互作用研究张文强,刘红艳,唐 琳,谢世伟,易忠胜,单 杨(6)……874 多壁碳纳米管滤过型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蕉中氟唑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残留乐 渊,刘春华,尹桂豪,王明月(6)……………………………………………………………………………………879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鼠肝脏中S -腺苷甲硫氨酸和S -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及应用张 宁,汪文龙,李韵晴,王新航,司露露,唐 深,陆彩玲,秦 富,李习艺(6)…………………………………884 荧光钯纳米簇的合成及用于对2,4-二硝基酚的检测杜孝艳,温广明,李忠平(6)……………………………………889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的痕量硒和锗袁 源,陈海杰,蒲海钦,李 根(6)………895 基于罗丹明-高半胱氨酸荧光探针对H g 2+的检测李爱玲,赵秋媛,王红斌,周丽波,张艳丽,谭 伟,张丽珠(6)……………………………………………………仪器研制与实验技术579 提高扫描电镜能谱空间分辨率的方法研究任小明,蔡志伟(4)………………………………………………………综述与评论143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表面活性剂检测中的应用李 琪,李青鲜,乔庆东(1)…………………………………………443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生物样品定量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刘金辉,郑令娜,汪 冰,陈明丽,王 萌,丰伟悦(3)………………………………………………………………584 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及其检验方法研究进展王继芬,唐淑臣,龚晓晓,蒋宇航,吴翟灵,桑国通,何欣龙(4)…591 R G B 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刘国宏,于竞翔,任丽君(4)…………………………………………………………………597 食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分析技术研究进展孔祥一,林 鹏,方恩华,庄丽丽,郑子龙,徐敦明(4)………………615 肼基标记试剂在质谱生化分析中的应用于 越,周颖琳,张新祥(5)…………………………………………………623 病毒即时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刘书琳,张宇鹏,余 聪,刘昊阳,李康铭,庞代文(5)………………………630 代谢组学研究癌症代谢机制㊁纳米毒性和疾病标志物的开发胡 深(5)………………………………………………639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体外诊断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李顺基,肖育劲,陈 鹏,刘笔锋(5)………………………………646 比率型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刘香梅,曹俊涛,刘彦明(5)…………………………………………………655 荧光各向异性信号放大策略研究进展范垭玲,田智全,庞代文,张志凌(5)…………………………………………662 冷榨油品质控制及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王 甜,徐淑玲,吴邦富,吕 昕,谢 亚,周爱军,陈 洪,魏 芳(5)…………………………………………671 合成纳米孔/通道的离子传输性质刘国畅,陈 威,刘笔锋,赵元弟(5)……………………………………………677 恒温无酶核酸扩增用于m i c r o R N A 分析的研究进展龚珂珂,李丰哲,王 红,王富安(5)…………………………683 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用于细胞研究进展周 莹,张国军,李玉桃(5)……………………………………………690 F e 3O 4磁性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罗 维,郭茹瑶,薛冰纯,王 慧,刘二保(5)…………………900 纳米材料修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李 晖,廖跃华,徐晓慧,王 彬,曾冬冬(6)……………技术交流14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海绵铪中的18种杂质元素邓传东,李 洁,孙 琳,廖志海,程思奇,赵 峰,浦晨晨(1)……………………………………………………154 碳量子点/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溴氰菊酯检测中的应用李满秀,任光明,胡文欣,刘莉莉,王苗苗(1)……304 快速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林地土壤中9种金属元素倪张林,韩素芳,莫润宏,叶彩芬,汤富彬(2)…………………………………………………………………………309 Q u E C h E R S 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咖啡中丙烯酰胺林 涛,李茂萱,邹艳虹,赵金化,范泽剑,邵金良(2)………………………………………………………………313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味精中硫化物含量刘盼西,刘丰奎,刘 聪(2)……………………………………………449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减肥类保健食品中的6种成分钟艳琴,史 莹,王丹琪,肖 双(3)……………………45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包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中9种重金属汪仕韬,周 敏,殷晶晶,顾 咪,蒋梦苇,李 钒,姚卫蓉(3)……………………………………………………457 高灵敏瑞利光散射法测定药物及人血中美司那何树华,刘晓红,周清清,江 虹(3)………………………………461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增敏荧光法测定不同蔬菜中甲萘威张海容,何 艳,陈金娥(3)………………………………606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直接测定草甘膦和草铵膦及其代谢物杨华梅,杭 莉,刁春霞,张雪梅(4)……611 高灵敏双波长吸收光谱法测定药物中维生素B 12江 虹,刘殷子顺,李 琴(4)……………………………………906 通过式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鸡蛋中的8种兽药残留金晓峰,焦仁刚,赵 贵,栾庆祥,黄 鑫,周泽晓,王庆红,孙真峥,……………………………………………谢丽丽,郭 靖,王关吉,汤 翠,赵赞伟(6)9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拉坦噻吗滴眼液中拉坦前列素和噻吗洛尔的含量杨 园,谷亦平,崔 然(6) (Ⅳ)。

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研究

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研究

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研究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化学与荧光原理相结合的新型传感技术。

它可以通过监测溶液中的离子、分子或生物分子等物质,实现对环境污染、生命科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快速检测和分析。

本文将从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的原理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电化学与荧光技术结合起来,以荧光信号变化作为电化学反应的反应指示器。

当荧光探针受到电化学诱导,如电化学氧化、还原或电化学腐蚀、锌接合等作用时,探针的荧光性能通常会发生变化,包括荧光光谱发生变化、荧光亮度的增加或减少等。

荧光变化可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的变化来实现对其反应的监测。

比如,当探针受到电化学氧化作用时,荧光信号发生蓝移,而荧光亮度却会被提高,当探针受到电化学还原作用时,荧光信号发生红移,荧光亮度会被下降。

二、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的应用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生命科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快速检测和分析。

1.环境污染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可以用于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和监测。

比如,可以测定镉、铅、汞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这些重金属离子对于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毒性相当强。

同时,还可以利用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来检测环境中的氨氮、硫化物、硫酸盐等物质。

2.生物医学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在生物分析中也有广泛应用。

如在细胞生物学中,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可以用来测定细胞内的pH值和离子含量,同时也可以检测分子相关的信息,如DNA分子、激素、酶、抗体等。

3.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也可以采用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

通过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可以检测出有害的微生物、重金属离子、农药残留物等,以确保食品和饮料的安全性。

三、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的发展前景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经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未来,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一方面,将研究更多类型的电化学荧光传感器,并增强其对复杂样品的检测;另一方面,将继续发展微型电化学荧光传感技术,使其更加便携和方便携带,以便在现场实时监测中投入使用。

量子点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量子点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量子点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量子点是一种纳米尺度的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近年来在生物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量子点在生物分析中的一些主要应用,包括荧光标记、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以及光热治疗等。

1、荧光标记量子点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它们能够产生强烈的荧光。

与传统的荧光染料相比,量子点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和稳定性,这使得它们成为生物分析中的理想荧光标记物。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利用量子点将目标物标记为特异性抗体,从而可以追踪和定位肿瘤、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2、生物传感器量子点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作为生物传感器。

由于量子点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它们可以用于检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使用量子点检测DNA、蛋白质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过程,并可用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3、药物输送量子点还可以用于药物输送。

由于量子点的尺寸较小,它们可以进入细胞内部,因此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量子点中,研究人员可以更精确地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目标细胞,从而减少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4、光热治疗量子点还可以用于光热治疗。

当量子点受到激光照射时,它们会产生热量,这可以用作杀死癌细胞或其他病原体。

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方法相比,光热治疗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更少的副作用。

总结量子点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许多独特的优势,包括高荧光强度、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能够进入细胞内部的能力。

这些特性使得量子点成为生物分析中的强大工具,并有望在未来为医学研究和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量子点是一种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

近年来,随着量子点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文将介绍量子点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及其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在生物和医学中,量子点可以用于疾病检测、药效评估等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

例如,量子点可以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的特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基于新型量子点多功能探针的电化学传感器1引言在过去的十年,量子点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在生物医学的应用而引起人们越来越高的研究兴趣[1]。

自从硅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ECL)被Bard[2]首次发现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ECL得到了很大的关注[3,4,5],基于QD的ECL分析技术已经迅速发展到许多领域[6,7,8]。

在众多的DNA检测技术中,电致化学发光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如成本低廉,分析范围广,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等,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9,10,11]。

而且,适体作为单链核酸可以与蛋白质分子或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近几年,量子点ECL也应用于目标适体检测[12-16]。

然而,基于量子点的ECL信号还不高,迫切需要探索新技术增强量子点的ECL信号。

Dendrimers是高度分支的树枝状大分子,末端具有很多官能团,容易功能化[17,18]。

据报道,树枝状聚合物纳米簇已经合成,并应用于肿瘤细胞的活体检测[19]。

而且,树枝状高分子/ CdSe-ZnS量子点纳米结构也被应用于癌细胞的ECL检测中[20]。

DNA杂交检测在分子生物学、疾病诊断、基因表达研究等领域非常重要[21]。

而且,癌症是当今最紧迫的影响健康的问题。

根据报道,对癌细胞的灵敏监测能提供一种监控疾病发展的简单和有效的方法[22-24]。

因此,研究对癌细胞精确和灵敏的识别和检测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基于适体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热点研究领域[25-27]。

因此,我们提出了用树枝状量子点纳米簇作为多功能探针,通过电化学和电致化学发光技术检测DNA和癌细胞。

CNTs/ 金纳米粒子以其表面积大、稳定性高、生物活性好等优势成为了固定生物分子的一种可靠的放大平台。

特别是dendrimer/QDs 纳米簇作为信号放大探针应用于电致化学发光和电化学检测DNA和细胞的方法中。

而且,利用磁性纳米粒子固定细胞适体,极大简化了分离过程。

本文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简便、低损耗的精确检测DNA 和癌细胞的方法和技术。

2实验部分2.1 材料和仪器2.1.1材料所有合成的寡核苷酸均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购买。

寡核苷酸的序列如下:表2-1 方案1的DNA序列Table 2-1 The Sequences of the DNA in Scheme 1氧化镉(CdO, 99.99%),醋酸镉(99.9%, powder),硒粉(99.9%, powder), 硫磺(99.9%, powder), 三辛基磷(TOP, 90%), 油酸(OA, 90%), 1-十八烯(ODE, 90%),巯基丙酸(MPA, 99.8%) 和6-巯基-1-己醇(MCH) 是从Aldrich公司购买的。

第五代树枝状高分子聚合物(ethylenediamine core, generation 5)溶剂从Sigma-Aldrich (上海) 贸易有限公司购买的。

乙基-(3-二甲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EDC)从Sigma购买的。

Fe3O4-Au核壳磁性纳米粒子(MNPs,Fe3O4@Au) (~50 nm)从陕西Lifegen有限公司购买的。

羧基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500 nm, 10 mg/mL)和磁力架从天津市倍思乐色谱技术开发中心购买的。

多壁碳纳米管(CNTs, CVD method, purity >95%, diameter 30–60 nm, length 0.5–15 μm)从国药化学试剂公司购买的。

氯金酸(HAuCl4)和柠檬酸三钠从上海试剂公司购买的。

所有的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所有实验均用二次水。

多种pH值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 0.1 M)通过混合不同量的NaH2PO4 and Na2HPO4原液。

细胞:Ramos 细胞和CEM细胞都是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购买。

细胞是在补充了10 %胎牛血清(FBS)和100 IU/mL青霉素- 链霉素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在每次实验前,用细胞计数器对细胞密度进行测定。

之后,大约一百万细胞分散到RPMI 1640细胞培养基缓冲液中,在3000 rpm下离心5分钟, 三次分散到培养基后,分散到1 mL的细胞缓冲液中。

整个过程,细胞保持在冰浴4 ºC.2.1.2实验装置电化学和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是用MPI-A电致化学发光分析仪(西安瑞迈电子科技公司),采用三电极系统测得的。

金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Pt电极为对电极。

检测过程中,光电倍增管(PMT)的光波长为200-800V,光电倍增管电压为500–800V。

电化学阻抗谱(EIS)用CHI 660C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公司,中国),使用与ECL检测相同的三电极系统。

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是用JEOL JSM-6700F型仪器(日立)记录的。

光致发光谱(PL)是用RF-540型分光光度计(岛津)测得。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 SEM)用JEOL JSM-6700F。

2.2 CdSe-CdS量子点的合成根据文献[28-29],0.0514 g of CdO,1.066 g 的醋酸镉, 17.6 mmol 油酸和20 mL 十八烯放入到250 ml的圆底烧瓶中。

将混合物加热到150 °C,通氮气除气,进一步加热到300 °C。

在这个温度下,将事先准备好的溶液迅速注射到反应的烧瓶中。

溶液是将0.0315 g 硒粉和0.128 g 硫粉溶解到3mL的三辛基磷中。

注射后,反应烧瓶的温度控制在300 °C保持4~5分钟,然后冷却到室温。

合成的量子点加入20 mL氯仿和过量的丙酮纯化3次,最终重新溶解到甲苯溶液中。

2.3可溶于水的量子点的制备根据文献[30]用巯基丙酸(MPA)替换附着在量子点表面油酸的方法如下:取10 mL分散在氯仿中的量子点加入到100 mL的圆底烧瓶中,向溶液中加入2 mL巯基丙酸。

获得的反应混合物加热到60 o C 1小时,冷却至室温。

用离心机6000 rpm 将包裹巯基丙酸的量子点离心分离出来,用氯仿纯化两次,最终溶解到10 mL pH= 8的二次水中,这样就获得了可溶于水的量子点。

2.4制备PAMAM dendrimer NCs/CdSe-CdS QD-DNA探针根据文献[31]将树枝状纳米簇准备好。

取200μL 2mg/ml 的PAMAM 大分子,通过加入200 μL NHS-PEG-NHS (250 mM 溶解于DMSO)交联6个小时,未交联上的聚合物通过多次洗涤清除。

然后,向100 μL 量子点溶液(pH=7.4 PBS)中加入0.1 M EDC (50 μL) 和0.025 M NHS (50 μL),对量子点活化1小时。

活化好的量子点溶液与树枝状纳米簇溶液按照3:1的比例进行混合,反应至少2小时后,用离心机4000 rpm离心5分钟。

移去上清液,沉淀再次溶解到200 μL PBS 中。

接着,将200 μL 1.0 × 10-6 M 生物条码DNA (bbc)-DNA和20 μL 1.0 × 10-6 M 探针DNA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温和的搅拌,在37 o C下孵育过夜。

2.5制备可溶性PDDA-CNTs碳纳米管(CNTs)采用在硫酸和硝酸3:1的混合物中超声搅拌3小时的化学方法制得。

获得的CNTs通过离心分离,用蒸馏水反复洗涤,直到pH值为7。

将0.5 mg/mL CNTs 溶解于含0.5 M NaCl 的0.25% PDDA 水溶液中,超声30分钟进行分散,最终获得均匀的黑色悬浊液。

2.6制备用于DNA检测的ECL传感器用于ECL检测DNA和细胞的dendrimer NCs/CdSe-CdS QD探针的制备原理和步骤如下图:图2-1 dendrimer NCs/CdSe-CdS QD探针的制备示意图Figure 2-1 Schematic fabrication procedure of the dendrimer NCs/CdSe-CdS QD probe在砂纸上将金电极(直径为4 mm)用1.0-, 0.3- 和0.05-μm的α-Al2O3抛光粉抛光,用二次蒸馏水冲洗后,进行超声处理。

在电极修饰之前,将裸金电极在0.5 M的硫酸溶液中,在电压–0.2 至 1.5 V之间进行扫描,直到出现稳定的、可重复的循环伏安峰为止。

然后依次用无水乙醇、二次水彻底冲洗电极表面,并用氮气吹干。

接着,将电极沉浸于GNPs溶液中30分钟。

用氮气吹干后,将电极沉浸在1.0× 10-6 M 巯基修饰的cDNA溶液中,室温下过夜,然后在1 mM MCH 溶液中沉浸1.5小时,来封住未被覆盖的金电极表面,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非特异性结合。

三明治式的杂交按照以下两步进行操作:首先,修饰了cDNA-的金电极在适当浓度的tDNA溶液中37 °C孵育1.5小时,用0.1 M PBS作为缓冲溶液。

然后,将修饰了tDNA/cDNA/Au的电极拿出来,沉浸在包含有dendrimer NCs-QDs探针的0.1 M PBS缓冲液中,37 °C孵育1小时,这样就得到了用tDNA 制备的三明治结构。

在每一次杂交步骤后,电极都要用0.1 M PBS缓冲溶液进行冲洗,除去非特异性吸附的序列,然后进行ECL测量,检测DNA的浓度。

2.7 ECL 检测将修饰好的电极放入到0.1 M K2S2O8和0.1 M KCl溶液的0.1 M PBS (pH 7.4)中,在0-1.5 V的电压范围内进行扫描。

测量ECL信号与DNA浓度的关系。

2.8 MNPs-probe 生物复合物的制备首先,取20 μL 的Fe3O4@Au MNPs加入到1.5 mL微量离心管中,用500 μL PBS缓冲溶液冲洗三次。

第二,将MNPs分散到pH 为7.4的PBS缓冲溶液中,取50 μL of 1.0 × 10-6 M巯基修饰的适体加入其中。

巯基修饰的适体在加入到Fe3O4@Au之前用TCEP (10 mM)活化1小时。

在室温下轻轻震荡16小时后,适体-Fe3O4@Au共轭物再在溶液(0.3 M NaCl, 10 mM Tris-HCl, pH 8.2)中老化24小时。

多余的试剂用磁力架清除,接下来加入100 μL dendrimers-QDs-DNA 探针溶液,37o C下孵育2小时即可得到MNPs-探针生物复合物。

2.9细胞的电化学实验MNPs-探针生物复合物放到100 μL含有不同数量细胞的PBS溶液中,室温下孵育50分钟。

接着,从MNPs-探针生物复合物上解除的dendrimer NCs/QDs-探针通过磁力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用电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